中国历代皇帝死因大全

合集下载

19位帝王驾崩之谜 这些致死原因现在仍在发生!

19位帝王驾崩之谜 这些致死原因现在仍在发生!

19位帝王驾崩之谜这些致死原因现在仍在发生!5个清帝“年关难受”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讨论所讨论员阎崇年,曾经在央视的《百家讲坛》里提出这一现象——清朝12个皇帝中,有10个人是在两个时间段死的:一个是在冬天,农历的腊月、正月;一个是在夏天,农历的七月、八月。

阎教授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在清朝的12个皇帝中死于腊月、正月的皇帝有康熙(农历十一月)、同治、顺治、乾隆、道光,一共5位;死于七、八月夏季的,也是5个人,嘉庆、咸丰、努尔哈赤、皇太极、雍正《黄帝内经》认为“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

就说人体有病,阴阳失调,在他跟时间的节律相违反的时候,就加重,就可能死亡。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腊月、正月易死人并不是一个偶然或神奇的现象,而是于某些方面疾病在这种气候下高发有关。

满族贵族的饮食沿习了他们早先在东北的生活习惯,看清帝的食谱,虽然各类菜肴丰实,但蔬菜水果所占比重特别少。

阎崇年指出,清帝喜食“厚味”,嗜吃肉类,尤其是肥猪肉和肥鸭肉。

从清宫的档案里可以看出,一个皇帝吃饭,一天供应大油一斤。

清宫里头萨满祭祀,杀猪,杀猪前先把猪的耳朵用蜡灌上,灌它叫,叫“领牲”,然后就杀了。

把猪血接上后去皮。

在坤宁宫,支起大锅灶就在那儿煮,皇帝等就在炕上,就吃这个“胙肉”,即祭肉。

乾隆帝的饮宴菜肴中以鸡、鸭、鱼、猪、羊、鹿、鹅肉等为主,即使是早膳中也有肥鸭肉消失。

他爱吃一种“苏造肉”,就是用五花肉加上丁香、官桂、甘草、砂仁、蔻仁、肉桂等九味药料烹制而成的一道厚味肉菜。

由于皇帝们爱吃肉,皇宫里为了肉的保鲜也是想尽方法。

医学史讨论专家梁峻教授介绍说,在清朝的皇宫里就已经有了“冰箱”。

他们的“冰箱”当然不是用电的,而是烧制的厚厚的瓷皿,有盖,外面是绿色的琉璃瓦。

梁峻分析说,由于瓷本身较凉,厚厚的可用来隔绝外界的热气,里面再放上冰块,肉就放在冰块上,盖上盖子,肉就可以保鲜好几天了。

除了饮食上多油腻之外,在一年中最冷的季节里,平常很留意运动的皇帝们活动量就大大削减。

中国古代哪位帝王死状最惨?这五位肯定可以名列前茅!

中国古代哪位帝王死状最惨?这五位肯定可以名列前茅!

中国古代哪位帝王死状最惨?这五位肯定可以名列前茅!皇帝被称为“真龙天下”权利至高无上,掌握全天下的生死大权,可是并非所有的皇帝都像我们知道的那样风光无限,有些皇帝过得非常不如意,那么,在这些不如意的皇帝中,有哪几位死于非命而且死状非常惨烈呢?NO.5 晋景公姬獳被粪淹死晋景公,名姬獳,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的孙子,在位十九年,说起来也是为明君,在位期间知人善用,政绩不凡,可是这样一位好君王却因为有一天拉肚子去厕所,不小心掉进了茅坑中被粪淹死了。

《左传》,仅用了一句话描写这一事件:“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NO.4 明光宗朱常洛精尽而亡明光宗朱常洛是明朝帝第14位皇帝,也是有名的“一月天子”,在位仅29天。

朱常洛好色,宫中美人无数,以至于纵欲过度,虚弱而病了,就在这个时候,大臣李可灼见机献上“红丸”两颗,没想到皇帝吃后一命呜呼,这就是明朝有名的悬案“红丸案”。

皇帝椅子还没坐稳就驾崩了,可以说是纵欲而亡。

所以清朝皇帝引以为戒,选秀不选美人,以免美色误国。

NO.3 清朝同治帝载淳死于梅毒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是慈禧太后的亲儿子,因为和慈禧太后关系不好,就连后宫也被亲母牢牢掌控,郁郁不得志只能偷偷摸摸去小胡同找妓女,染上了“梅毒”。

这位年仅19岁的小皇帝因此一命呜呼,据说死时“下部溃烂,臭不可闻”,“洞见腰肾而死”。

NO.2 梁武帝萧衍活活饿死萧衍是大梁的开国皇帝,也是《琅琊榜》当中梁帝萧选的原型,这位皇帝在位48年,是魏晋南北朝中难得一见的明君,他文成武功皆治,勤政善任,生活节俭。

但是他晚年沉溺佛教,开始懈怠政事,以至于发生了“侯景之乱”,大将的以下犯上让梁武帝猝不及防,已经86岁高龄的他被迫困在建康台城中,数日内没有粮食供应的他,就这样被活活饿死了。

NO.1宋徽宗死后被油炸要说起历史上有名的皇帝,那宋徽宗赵佶肯定名列前茅,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才子”皇帝,艺术造诣登峰造极,但是他又是亡国之君,在“靖康之变”时被金兵俘虏成了阶下囚。

唐朝总共21位皇帝 5位竟死于同一原因!

唐朝总共21位皇帝 5位竟死于同一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朝总共21位皇帝 5位竟死于同一原因!导语:唐朝是隋朝后的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从建立到最终灭亡,一共21个皇帝即位,其中有非常出名的唐高祖李渊,唐太宗唐朝是隋朝后的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从建立到最终灭亡,一共21个皇帝即位,其中有非常出名的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等。

而这21位皇帝有的因患病而死,有的因宫廷政变而亡,但其中至少有5位是因为同一原因而死!盛唐开国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一代君主,雄才大略。

可惜天嫉英才,他只活了50岁,在他晚年时身患重疾,因服用丹药而丧命。

据说这丹药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当时唐朝继承魏晋的风气,服用丹药在当时特别流行,很多皇帝都有这个爱好。

中唐唐宪宗李纯,原名李淳,他是唐顺宗的儿子。

在李纯即位的那段时间里,他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取得明显成果。

同时李纯还参与削弱藩镇势力,在历史上有名的“元和中兴”,使得政府的威望得到振兴。

这本是一位不错的皇帝,但他花费很多时间寻找“长生不老”的仙丹,而最后竟被宦官利用这个弱点,用丹药将他害死。

他最终也没有找到他要的仙丹,却因此而丧命,不知道是不是天意?唐穆宗李恒,原名李宥,他是唐宪宗的第三个儿子。

唐穆宗即位期间,他整天沉迷于宴席之乐,不学无术,也不关心政务。

当时任用的几个宰相都觉得藩镇势力已被平定,放松警惕而消兵。

唐穆宗即位后,首先为自己的父亲报仇,处罚了当时为父亲炼丹的方士。

可是谁料到后来他自己也沉迷于丹药,重蹈他父亲的覆辙,最终因丹药中毒而亡。

唐武宗李瀍,后改名李炎。

唐武宗在位期间,他崇奉道教,因佛教势力扩大,后来他在赵归真这位道士的大力鼓动下,下令拆毁所有的生活常识分享。

清朝康熙皇帝的简介及死因

清朝康熙皇帝的简介及死因

清朝康熙皇帝的简介及死因人们都说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大家也很想知道清朝康熙皇帝的死因是什么?下面店铺为大家推荐一些清朝康熙皇帝的简介及死因,希望大家有用哦。

清朝康熙皇帝的简介玄烨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子,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其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庶妃。

顺治帝生前没有册立太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他临终时接受汤若望的建议,因玄烨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选其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

当年正月初九日(2月8日),玄烨即位于太和殿,时年仅6岁(虚岁8岁),颁诏大赦,并改明年为康熙元年。

顺治遗诏同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玄烨8岁丧父,母亲重病时,玄烨“朝夕虔侍,亲尝汤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10岁丧母,玄烨昼夜守灵,水米不进,哀哭不停。

康熙后来回忆说,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另一方面,康熙平定三藩,统一台湾,使清朝的疆土进一步扩大。

当时大清疆域,东起大海,西至葱岭,南到曾母暗沙,北达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陆地总面积为1300万多平方公里。

在位期间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遏制沙俄扩张,亲征准噶尔,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

康熙有丰富的水利知识。

他六巡江南视察河工,对每项水利工程都能作出具体指示。

他最后一次南巡(康熙四十六年一至三月)是亲自考察泗州西溜淮套是否可以开河才去的。

经过实地考察,他正确地予以否决。

但是,晚年因选择继承人失误,两度废立皇太子,造成长达20余年的诸皇子为夺储位的结党争斗,致使吏治懈怠,朝中党派林立,官场腐败之风颇盛,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清朝康熙皇帝的死因康熙是怎么死的,下面是一些历史考证的推测,一起看看。

其一,《永宪录》载:“己丑(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八)上不豫。

传旨:偶冒风寒,本日即透汗,自初十日至十五日静养斋戒,一应奏章,不必启奏。

东汉历代皇帝-12个病死2个被毒死

东汉历代皇帝-12个病死2个被毒死

东汉历代皇帝:12个病死2个被毒死东汉是继西汉之后国力强盛、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一个王朝。

末期,由于豪强势力膨胀,导致了军阀大混战。

东汉王朝中后期,完全被宦官,外戚交替掌握。

造成社会动荡,政权不稳。

最终分裂亡国。

东汉共有14个帝王(包括少帝刘懿),其中病死的11帝,国亡被废后病死的1帝,为权臣废黜后毒死的1帝;被毒杀的1帝。

当然据百度百科的信息显示,东汉(公元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一统的朝代。

为区别于西汉之前汉,故又称后汉。

东汉首都洛阳被称为东京,因此又以东京为东汉的代称。

共有十二帝,历经196年。

(其中,前少帝刘懿和汉少帝刘辨不算在内。

)今日武林军事介绍东汉历代皇帝。

东汉历代皇帝1. 世祖光武皇帝:刘秀(东汉开国皇帝、刘邦九世孙)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东汉王朝开国皇帝正式载入历史,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刘秀在位33年,病死,终年63岁。

葬刘秀于原陵。

2. 显宗(孝明皇帝)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显宗(孝明皇帝)汉明帝刘庄(公元28年-公元75年),初名刘阳,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光烈皇后阴丽华,东汉第二位皇帝,公元57年―公元75年在位。

汉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

汉明帝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

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

同时,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

汉明帝将佛教引进入中国重始佛教开始在中国流行。

汉明帝在位期间,吏治清明,社会安定。

汉明帝刘庄在位18年,病死,终年48岁。

东汉历代皇帝葬于显节陵(今河南洛阳市东南)3. 肃宗(孝章皇帝)汉章帝刘炟肃宗(孝章皇帝)汉章帝刘炟(57年-88年4月9日),汉明帝刘庄第五子,母贾贵人,东汉第三位皇帝,75年9月5日-88年4月9日在位。

历史趣谈历史清朝12位皇帝为啥大都半死于非命?

历史趣谈历史清朝12位皇帝为啥大都半死于非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清朝12位皇帝为啥大都半死于非命?
导语:为了维持皇帝高高在上的神秘感,常常掩盖一些事实。

比如皇帝的死因。

这个情况在清朝尤为突出,小编今天翻了一下,发现清朝十二位皇帝,竟然
为了维持皇帝高高在上的神秘感,常常掩盖一些事实。

比如皇帝的死因。

这个情况在清朝尤为突出,小编今天翻了一下,发现清朝十二位皇帝,竟然一大半死于非命。

小编这就给大数一数。

1.努尔哈赤
这位孤狼带着兵马,宣称跟明朝有七大恨,冲向了山海关,结果被袁崇焕堵在了宁远。

红衣大炮一炮轰伤。

最后不治而死。

2.皇太极
他死得莫其妙。

在54岁时,突然死在办公室的桌子上。

清朝的宣传是工作操劳过度,算烈士,称为“端坐而崩”,可能是加了夜班。

但民间有说法,一说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偷嫂子,跟皇太极的庄妃合谋把皇太极毒死(还有一说是用枕头捂死的),但从官方文件推测,也可能是胖死的,因为太胖了,患上心血管病,又加夜班,所以猝死。

3.顺治
这位大家都知道了,因为心爱的董妃去世,他当和尚到寺庙挂单,单了二年,很快就挂了。

4.康熙
大家可能以为康熙是正常死亡了吧,活了68岁,死亡很正常啊。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认为是雍正做了手脚。

当时有一个叫曾静的人,这个人反清复明,被雍正抓了,他当时就宣传是雍正给康熙送了一碗人参汤,康熙就死了。

而一个在北京的意大利人马国贤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北宋末代皇帝宋钦宗是怎么死的?

历史趣谈:北宋末代皇帝宋钦宗是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北宋末代皇帝宋钦宗是怎么死的?
导语:宋钦宗赵桓死于1156年,因病而死,一说参加马赛被乱马践踏而死。

宋钦宗剧照宋钦宗赵桓(1100年―1156年),是北宋末代皇帝。

生于元符三年(1
宋钦宗赵桓死于1156年,因病而死,一说参加马赛被乱马践踏而死。

宋钦宗剧照
宋钦宗赵桓(1100年―1156年),是北宋末代皇帝。

生于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十三日,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人南下大举入侵时,徽宗禅让帝位,赵桓被迫即位,是为钦宗,在位1年零2个月。

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和敏锐力。

其是历史上懦弱无能的昏君,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

金兵围攻汴京,却无力抵抗。

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病死于燕京,终年57岁,葬于永献陵(位于今浙江绍兴东南宝山)。

死因:另据遗《大宋宣和遗事》,1156年6月,金主完颜亮命钦宗出赛马球,钦宗皇帝身体孱弱,患有严重的风疾,又不善马术,很快从马上摔下,被乱马铁蹄践踏死。

五年後,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钦宗死讯传到南宋,其弟高宗赵构表面上痛不欲生,内心却暗自窃喜,终于可以心安了,七月,为其上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庙号钦宗。

宋钦宗剧照
完颜亮(海陵王)上台后,做了一系列动作,比如迁都燕京,改革行政体制,颁布“正隆官制”,大肆屠杀守旧的女贞贵族等等,最后完成了金国封建专制的转变。

完颜亮还有一个最大的野心,就是消灭南宋,一统江山。

在他巩固了自己的权力之后,就开始动员金全国的力量准备南侵。

为了南侵,。

中国帝王自杀殉国的五种主要死法大盘点

中国帝王自杀殉国的五种主要死法大盘点

“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觽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中国帝王非正常死亡原因主要有三类:一自杀,二他杀,三纵欲。今天先聊“自杀”。其自杀方式主要有自刎、上吊、投水、自焚、服毒等五种。
自刎所谓刎,就是割脖子;自刎,就是自己把自己的脖子割断,这是早年帝、王们自杀的主要方式之一,终刎颈于属镂”。属镂,是中国历史上很著名的一把宝剑,吴王曾赐予伍子胥自刎用,与越王勾践剑一样出名。当初越大夫文种用计使夫差杀了伍子胥,吴灭亡后,勾践难容功臣,文种也未能好好地活下去,勾践以同样方式令他用属镂自刎,刘基叹息的就是这事情。这是史上很典型的“自刎案例”,当然这不是发生在帝王身上。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长河中,帝王将相不计其数。仅封建朝代,从始皇帝嬴政,到末皇帝溥仪,史书上记载的有名有姓的皇帝有490多位,至于自己宣布称王称霸的就更多了。按理说,有一位帝王就应该一位帝王陵,实际上,陵寑数量总数与帝王总数是不一致的。原因很简单,其中不少帝、王系非正常死亡。每一次宫廷政变,每一次王朝更迭,每一次江山分裂,就意味着血流成河,就会有人死于非命。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帝、王中,选择这种自杀方式的比较多,最著名的当数项羽的“乌江自刎”。这位生前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虽然最后未能当上皇帝,但以这种“霸王的方式”结束楚汉之争,还是颇为英雄的,一直为后辈世人推崇,广受称道。

历史上“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九大帝王

历史上“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九大帝王

出师未捷身先死第九名东晋明帝司马绍死因:病逝享年:27岁后果:东晋此后一直皇权不振,权臣辈出,统治阶级的内斗极大的影响了北伐大业。

众所周知,西晋出了个白痴皇帝司马衷,引起了八王之乱,最后西晋也在内斗中被北方少数民族灭亡。

西晋皇族司马睿在江南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在健康重新建立了东晋,让汉人王朝终于有了一块偏安之地。

而捉摸不定的上天就像要补偿司马家族似的,赐给了司马睿儿子司马绍超群的智慧,而后者就是东晋第二位皇帝,也就是被史书称为“聪明绝顶”的晋明帝。

司马绍自小就聪明伶俐。

三岁那年,有一次他正在父亲晋元帝司马睿议事的地方玩,刚好有一个长安的使者来了。

等使者走了之后,司马睿有心考司马绍,便说:“你说是长安离我们远呢,还是太阳离我们远呢?”司马绍想也不想就说:“我看见有人从长安来,却没有看见有人从太阳来,当然是长安近太阳远!”次日,司马睿设午宴会群臣时又向司马绍问道:“你再想想,是太阳离皇宫近呢,还是长安离皇宫近?”司马绍回答:“我们抬头就看见太阳,却看不见长安,当然是太阳离我们近。

”父亲心里暗暗称奇,同一件事有两个不同的答案,但都各有理据,这孩子果然机敏聪慧。

当然,靠小聪明是治理不好国家的,司马绍同样也拥有大智慧。

即位第二年,大将军王敦起兵叛乱,明帝亲自率军讨伐,很快平定了叛乱。

这时候东晋王朝内患已除,皇帝英明,本是有大作为的时候,然而仅仅过了一年,晋明帝司马绍就忽得暴疾而亡,东晋王朝就像一个失去了英明舵手的巨船,从此便在无休止的世族、皇族相争中消耗、沉沦下去。

第八名汉章帝刘炟死因:病逝享年:31岁后果:带走了两汉王朝400年间最后的盛世,开启了东汉外戚和宦官轮流执政的黑暗时代。

汉章帝刘炟,东汉王朝的第三个皇帝,十九岁登基,即位第二年建年号为建初,后来又改元元和、章和,共在位十三年。

汉章帝统治时代是东汉皇朝臻于富强的极盛时期,章帝继续奉行光武帝、明帝之世所推行的发展社会生产、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而且在经济发展、政局稳定的基础上,章帝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经营,通过用兵,使得西域重新称藩于汉。

中国历代皇帝死因大全

中国历代皇帝死因大全

中国历代皇帝死因大全根据24史,及其他史料,从秦始皇起,直到清末,2000多年的封建皇帝的死因,简记于下(北朝,辽,金诸帝未列入)秦秦始皇贏政(贏这个字字下面中间应为女)公元前246年即位。

50岁出巡到河北省邢台平乡县沙丘平台病死,可能是被赵高杀死。

二世皇帝胡亥公元前209年即位。

被赵高逼宫自杀。

西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即位。

年老病重时,家庭矛盾尖锐。

刘邦要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因此吕后可能对他下毒手。

因为四皓未必能保住太子的地位。

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即位,因反感和畏惧吕后,忧惧而死,年24。

(?)少帝及吕后(吕稚)公元前187年即位。

少帝年幼,太后临朝。

太后死,文帝立,杀少帝王。

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即位。

死年46岁。

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即位。

死年48岁。

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即位。

死年71(以下年过50岁,而正常死亡的不记岁数)。

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即位。

无子。

死年23岁,死得可疑。

(?)昌邑王刘贺公元前74年即位。

随即因为荒淫被废,故无谥号,死因不明。

宣帝刘询公元前73年即位,死年43岁(?)元帝刘奭(“奭”音shì即读“氏”)公元前48年即位,死年43岁(?)成帝刘骜公元前32年即位。

死年46岁。

是与赵飞燕姐妹淫欲过度而亡(疑服用了寒食散---春药)哀帝刘欣公元前6年即位。

与董贤(男色)胡搞而死。

无子,死年26岁。

平帝刘衎(公元元年即位。

被岳父王莽杀死,死年41岁。

孺子婴公元6年即位,被王莽篡位杀死(新)王莽公元6年即位,国亡被杀,分首枭尸。

更始帝刘玄公元23年即位被缢杀。

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即位明帝刘庄公元58年即位。

死年48岁章帝刘炟公元前76年即位。

死年31岁。

(?)和帝刘肇公元前89年即位。

死年27岁。

(?)殇帝刘隆公元106年即位。

只活了1岁。

安帝刘祜公元107年即位。

死年32岁。

(?)顺帝刘保公元126年即位。

死年30岁。

(?)冲帝刘炳公元145年即位只活了3岁。

中国古代皇帝为什么大多数活不过四十岁

中国古代皇帝为什么大多数活不过四十岁

中国古代皇帝为什么大多数活不过四十岁中国历代皇帝中有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209人,这209位皇帝平均寿命39.2岁,大多数都是“四十不活”,而中国古代人口的平均寿命可达57岁,那么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短寿的原因何在?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古代皇帝短寿的原因,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代皇帝短寿的原因第一,皇帝群体中非正常死亡比率高。

中国历代王朝,包括江山一统的大王朝和偏安一隅的小王朝,一共有帝王611人,其中,正常死亡的,也就是死于疾病或者衰老的339人;不得善终的,也就是非正常死亡的272人,非正常死亡率为44%,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

第二,皇帝这个群体的整体生命质量较差,生存压力巨大,因此出现人格异常、心理变态甚至精神分裂的几率较常人高许多。

翻开二十四史的本纪部分,那些一开始使我们惊愕、恶心,后来使我们麻木、厌烦的发疯变态行为实在是“罄竹难书”。

在近四分之一的帝王传记中,都记录了人格异常、心理变态甚至精神分裂的表现。

第三,内忧外患,积劳成疾,治国无力,天下不平,劳心过度,终致过早地使生命夭折。

第四,极度的挥霍和无节制的纵欲,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

“万恶淫为首”,后宫佳丽三千,如果说色字头上一把刀的话,那三千佳丽岂非不是刀林剑丛吗?印光大师曾说:“世界上因为不知道忌讳而冒昧犯淫的,以及因为贪淫好色而导致死亡的,不晓得有几千万亿。

自古以来,皇帝的福气最大,但却往往因纵欲贪淫,而无法长寿。

印光常觉得世间人几乎十有八九是直接及间接因为色而丧命的,这是印光所以要流通《寿康宝鉴》的原因。

”古代的长寿帝王的人物代表自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1911年清朝灭亡2100多年间,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大约60多个王朝,除去偏安一隅的小王朝帝王,主要有300多位帝王,相继活跃在历史舞台上。

在众多的帝王中,活到古稀之年以上的仅有区区10人,即汉武帝刘彻70岁、三国东吴太祖大皇帝孙权72岁、梁武帝萧衍86岁、改唐国号为周的武则天81岁、唐玄宗李隆基78岁、宋高宗赵构81岁、元世祖忽必烈80岁、明太祖朱元璋71岁、清高宗乾隆89岁、慈禧太后73岁。

中国古代的皇帝们大多短命是什么原因_皇帝为什么都那么短命

中国古代的皇帝们大多短命是什么原因_皇帝为什么都那么短命

中国古代的皇帝们⼤多短命是什么原因_皇帝为什么都那么短命 有史以来,皇帝总是要⽐普通⼈短命得多,⽽且⼤都是开国的皇帝⽐较长寿,越到后来,就越是短命。

下⾯店铺给⼤家分析皇帝们⼤多短命的原因,欢迎⼤家来阅读。

皇帝短命的原因 前⼏年我⽆聊时,忽发傻劲,拿中国各个朝代和皇帝的寿命,作过⼀个统计。

最短命的王朝是南北朝(例如南朝的“宋”,在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中,算是最长命的王朝,共五⼗九年,⽽五⼗九年中,却换了⼋位皇帝。

最短命的“齐朝”,⼆⼗四年中换了七位皇帝),但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皇帝有死于⾮命的,有被废⽴的,这个不算。

其次皇帝寿命平均最短的是东汉,开国的皇帝刘秀(汉光武帝)算是最长命的了,活到六⼗⼆岁。

其他⼗⼆位皇帝,有四位都是未过⼗岁,在孩童时代就夭折的。

有六位皇帝是三⼗岁左右就死掉的,只有两位皇帝活过四⼗岁(明帝和献帝)。

⼗三位皇帝总共的岁数是三百⼋⼗五岁,平均寿命不到三⼗岁。

⽐较来说,最长命的王朝是中国最后的⼀个王朝——清朝,从⼊关之后算起⾄⾟亥⾰命⽌(⼀六四四年⾄⼀九⼀⼀年),共⼆百六⼗⼋年,只不过换了⼗位皇帝,其中还有⼀位“古稀天⼦” 乾隆,活到⼋⼗九岁,算是历代皇帝中最长命的(⽆信史可考的、传说中的长命皇帝不算)。

清代⼗位皇帝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呢?有数得计:顺治(⼆⼗四),康熙(六⼗九),雍正(五⼗⼋),乾隆(⼋⼗九),嘉庆(六⼗⼀),道光(六⼗九),咸丰(三⼗⼀),同治(⼗⼋),光绪(三⼗⼋),宣统(六⼗⼀),⼗位皇帝总共的岁数是五百⼀⼗⼋岁。

平均寿命不到五⼗⼆岁,亦不过“中⼈之寿”⽽已! 这种现象,看似奇怪,实是理所必然。

我们平常也可看到,劳动⼈民多是健康长寿,⽽富贵⼈家娇⽣惯养的⼦弟,却常常都闹⽑病,经不起风吹⾬打。

富贵⼈家尚且如此,何况“贵为天⼦”的皇帝。

皇帝的家庭是与社会隔离的,也是与⼤⾃然隔离的,他们过着皇宫的阴暗⽣活,⼜哪⾥会长命?⽽且更⼤的原因是,荒淫的⽣活⽅式本来就等如慢性⾃杀,就是健康的⼈也受不了,更何况那些皇帝在遗传上已经是体质脆弱的呢! 溥仪的⾝体本来也很弱,据《末代皇帝》⼀书说,他的许多⽑病,还是由于在俘虏营中的时候,⼀⽅⾯得到适当的医疗,⼀⽅⾯从事合乎体⼒的劳动,因⽽才转弱为强,健康起来的。

中国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中国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中国宫廷投毒三大秘法?中国古代皇家投毒谜案复旦大学“投毒案”令人震惊,研究生黄洋竟被毒杀了。

类似的一幕19年前曾在清华大学出现,该校化学系女生朱令被人为投铊中毒。

其实,投毒是古今最常见的谋杀手段,在古代宫廷谋杀案中最为典型,许多皇帝被毒杀真相,至今成谜。

其中有三大秘密投毒手法最具代表性。

酒中置毒——典型案例:汉平帝被鸩弑案投毒嫌疑人:大司马王莽在中国几百个大小皇帝中,第一位直接被毒杀的皇帝,是汉平帝刘衎。

刘衎是西汉最后一位皇帝,原名刘箕子,即位后易名。

他出生于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是汉元帝刘奭的庶孙,中山王刘兴之子,母亲卫姬。

中国宫廷投毒三大秘法图:疑遭王莽毒杀的汉平帝刘衎画像刘衎是西汉两名小皇帝中的一位,9岁当皇帝;另一位小皇帝是汉昭帝刘弗陵,8岁即位。

《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汉哀帝刘欣在未央宫驾崩后,太皇太后王政君主持大政,把受汉成帝刘骜宠幸的大司马董贤撤职,其职位由新都侯王莽取代。

当年9月,箕子被迎立为皇帝。

王政君是王莽的姑妈,她将自家侄子捧上高位,给日后王莽篡位埋下了祸根。

而王政君太老,刘衎太小,又给王莽提供了独揽大权的机会。

为排除异己,王莽干脆找个理由,将皇帝舅舅家卫姓一族灭门,斩草除根。

为了彻底绑架皇帝,又把14岁的女儿王嬿嫁给12岁的刘衎当皇后。

成皇帝老丈人后,王莽野心更大。

元始五年(公元5年),刘衎知道母亲娘家受害的实情后,脸露不悦。

王莽看到后,担心日后生事,为绝后患,顿起杀机。

当年十二月的腊日,王莽利用给皇帝献酒的机会,在酒中下了毒药。

刘衎饮后中毒,不久“崩于未央宫”。

王莽投毒一事见于《资治通鉴》,在《汉纪二十八·孝平皇帝下》中有这样的文字:“莽因腊日上椒酒,置毒酒中。

”刘衎中毒发病后,气常上逆,说不出话来,最后连遗诏都未能留下,而王莽还假惺惺地表示愿意代刘衎去死。

对于王莽投毒真相,史家意见并不统一,有的认为是无稽之谈,因为比《资治通鉴》成书更书的《汉书》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大部分都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大部分都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大部分都是怎么死的?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大部分都是怎么死的?古为今用2016-05-20 14:25:00在中国历史上,帝王拥有近乎绝对的生杀大权。

一个人犯罪不只是一人遭殃,满门抄斩甚至是诛连九族的如家常便饭。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杀人者在杀人的同时,自身的处境亦危机四伏,时时有掉脑袋的凶险,甚至连最不会杀人的宫女,都可能能联合起来杀皇帝。

大概统计,有超过60位大大小小皇帝是这样死掉的。

这些被他杀的皇帝起因各异,式样也是五花八门。

以“凶手”为主线,死于非常命的皇帝的“杀法”有:近臣杀、宦官杀、子杀、叔杀、父杀、母杀、妻杀、兄弟杀、祖母杀、外公杀、岳父杀、兵杀、俘杀等。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被杀害率为31%,活不到40岁的高达50%,寿命超过60岁的只有15%。

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2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其中一共有61位被杀。

而且大多数直系皇族的最后命运都非常惨,满门抄斩的断子绝孙的隐姓埋名的沦落奴仆的。

倒是两个少数民族的皇族得以保全性命,元顺帝跑回了大漠,清皇室被袁世凯优待了。

俘杀中国历史上,堂堂一国之君被外族捕俘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最著名的就是明英宗朱祁镇了,于正统十四年(1149年)在土木堡之战中被瓦剌生俘。

但很幸运,朱祁镇保住了一条命。

被放回的朱祁镇九年后,竟然还能重新当上了皇帝。

但更多的情况下,俘后都会被杀掉。

另一个被俘名人是宋徽宗赵佶。

这个皇帝很有艺术天赋,如果不是当皇帝,应该是史上杰出的文人之一,平生著作极多。

由于皇帝喜欢舞文弄墨,赵佶当政时文艺繁荣,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即为此绘就,敬献于他。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赵佶被金兵俘走。

帝王驾崩的说法

帝王驾崩的说法

帝王驾崩的说法
帝王驾崩的说法
许多古代皇帝在统治国家多年后,悄然驾崩。

这些皇帝的驾崩不仅是
国家的巨变,也是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对于这些驾崩事件,历史
上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说法。

1. 气绝而亡
气绝而亡是一种被广泛传播的驾崩说法。

根据史籍记载,许多皇帝在
驾崩前会失去脉搏,呼吸困难,最终气绝而亡。

这种说法也符合医学
上的一些规律,例如心跳停止,呼吸停止等。

2. 毒杀
毒杀是一种被广泛流传的驾崩说法。

古代皇帝有很多敌人,或者是自
己的家族成员内斗也很常见。

因此,有很多人认为这些皇帝是被人毒
杀而亡。

毒杀的种类也有很多,包括草药、重金属和其他化学制品等。

3. 心脏病发作
有些皇帝驾崩时,是因为突然的心脏病发作导致的。

心脏病是一种严
重的疾病,很难预防和治疗。

考古学家经常会在古代皇帝的墓穴中发
现一些心脏病药物,这也证明了心脏病可能是导致皇帝驾崩的一个主
要原因。

4. 被扼杀
有些皇帝驾崩时,是因为被扼杀导致的。

这种说法很多人也比较认可。

古代皇帝大多是独裁者,对自己的掌权非常重视。

因此,一些皇帝可
能因为争权斗利而被其他权力集团扼杀。

总之,帝王驾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

为我们研究历史,了解国家演变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线索。

虽然历史上对帝王驾崩的说
法众说纷纭,但我们仍然应该从多个角度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

中国历代皇帝死因大全

中国历代皇帝死因大全
宪宗蒙哥公元1251年即位。死于钓鱼山,年52岁。
世祖忽必烈公元1260年即位。
成宗铁穆耳公元1295年即位。死年42岁。(?)
武宗海山公元1308年即位。死年11岁。(?)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公元1312年即位。死年36岁。(?)
英宗硕德八刺公元1321年即位。被奸party弑,年21岁。
泰定帝也孙铁木耳公元1324年即位。死年36岁。疑被弑。(?)
郁林王萧昭业公元494年即位,被废杀,年22岁。
海陵王萧昭文公元494年即位,被废杀,年15岁。
明帝萧鸾公元494年即位,死年47岁。死前得暗疾,是壮阳药中毒。
东昏侯萧宝卷公元501年即位,亡国被杀,年19岁。是暴君。
和帝萧宝融公元501年即位,让位被杀,年15岁。
梁·武帝萧衍公元502年即位,被侯景逼,饿死,年86岁。
后主陈叔宝公元583年即位,亡国投降(?)隋文帝杨坚(541-604),581年称帝,在位24年.604年,杨坚被其子杨广杀死,时年64岁。
炀帝杨广(569-618),604年即位,在位15年.618年,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时年50岁。
xxxx公元618年即位。
太宗李世民公元627年即位。病痢死,死年53岁(可能被暗杀)。
xxxx(万历)公元1573年即位。
光宗朱常洛公元1620年即位。服红丸中毒死。年39岁。闹成红丸案,丑名远扬。
熹宗朱由校公元1621年即位。死年23岁。(?)
思宗朱由检(崇祯)公元1628年即位。国亡自缢。
xx
福王朱由崧公元1644年即位。亡国被杀。
唐王朱聿键公元1645年即位。亡国被杀。
明帝司马绍公元323年即位,病死,年27。(?)
成帝司马衍公元326年即位。病死,年22。(?)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末代皇帝各是谁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末代皇帝各是谁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末代皇帝各是谁盘点中国历史上九个末代皇帝的命运:每一个朝代的“王”,或曰“皇帝”,一开始“创基”时大都有一点本领或业绩。

到了末代的“王”或“皇帝”,就成了这样那样的可怜虫。

秦朝末代皇帝:秦二世秦始皇之所以称为始皇是想让自己的帝业“以我为始,承袭万年”,可是仅仅传到第二世就灭亡了。

秦二世胡亥是被自己的宦官赵高杀死的。

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汉献帝是大汉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他的一生都在别人的掌控之中,一直到被曹操的儿子曹丕逼迫退位。

隋朝末代皇帝:隋炀帝隋朝和秦朝一样,都是在第二世的时候灭亡的。

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开挖大运河就是他干的,虽然开挖运河劳民伤财,但是大运河的开通对后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隋炀帝因为各地起义不断,最终被迫自杀。

唐朝末代皇帝:昭宣帝大唐的末代皇帝是昭宣帝,最后被人毒死。

想想唐太宗的丰功伟业,我们不得不为他的不肖子孙感到惋惜。

北宋末代皇帝:北宋的宋徽宗其实北方的末代皇帝应该是宋钦宗赵恒,宋徽宗末年金兵南下攻打开封,宋徽宗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赵恒自己逃到了杭州。

后来金兵把宋徽宗和宋钦宗赵恒一起掠到了北方,史称“靖康之耻”。

南宋末代皇帝:南宋的宋昺帝宋昺帝是南宋的末代皇帝,年仅几岁的宋昺帝在被元军打败后连同传国玉玺一起投海了,也有人说是被他的宰相背着跳海了。

元朝末代皇帝:成吉思汗的末代后裔成吉思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少有的军事奇才,在他的带领下曾经创建了地跨欧亚非的强大帝国。

成吉思汗死后一百四十年一共传了十四代皇帝,到了元顺帝的时候元朝灭亡。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崇祯帝是明朝的末代皇帝,李自成攻破京城以后,崇祯帝杀死妻儿后吊死在九宫山。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溥仪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1911年在袁世凯的逼迫下宣布退位,1967年在北京死去。

溥仪在位时的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

宣统皇帝溥仪不仅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

历史上的奇葩皇帝:象棋皇帝“闷来时,取过象棋来下,要学作士与象,得力当家。

中国历代亡国之君的下场

中国历代亡国之君的下场

1.中国历代亡国之君的下场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是朝代数量最多、更替最频的国家。

因之,末代皇帝也就有长长的一大串。

中国的封建社会最漫长。

因其漫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称之为“具有特殊的超稳定性”。

但这种“超稳定性”,又恰恰伴之以内部的混乱和动乱,相互推翻的事从来相继不断。

一方面是“稳定”而一方面是“频乱”,时时出现“你死我活”式的恶性变革,这实在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

每一个朝代的“王”,或曰“皇帝”,一开始“创基”时大都有一点本领或业绩。

到了末代的“王”或“皇帝”,就成了这样那样的可怜虫。

他们到死,也不会有所感悟,找不出颇具理性的原因。

这就需要后人即今人替他们做一点应有的思考。

他们的行状,当然只限于中国历史上的事。

1.1. 夏桀夏禹的第十四代孙子叫夏桀。

中国第一个时间较长的王国,在此人手上丢掉。

他的荒谬有个例子:说他为了修建以玉为主体建筑的宫室,就占地十里,高十丈,费时七年。

如此昏庸,安得不亡!被夏禹赐给商地的头领契的第十四代孙子汤,颇有德才。

曾被夏桀投进监狱,后来还是逃掉了,最终带领自己的军队推翻了夏桀。

桀最后的下场是只带领了他的小姨子妹喜,双双饿死在安徽省的南巢山中。

1.2. 商纣商汤时颇有作为,毕竟只属于个人行为。

而商朝的第三十个王即商纣王(亦称帝辛),就十分荒唐了。

纣青年时代是个了不起的人。

不仅力大,模样漂亮,而且颇有功绩。

尤其是攻打东夷,开发中国的东南地区,都有过不寻常的贡献。

但此人后来的行为,是人人都熟悉的。

除了溺于酒色之外,还“发明”了剖心、挖肝、炮烙等酷刑。

周武王组织联合部队在牧野与商军一战获胜,攻陷商代最后的首都朝歌,子受辛在大吃大喝一场后,自焚在鹿台上。

像商纣王这样,亡国而自杀的王,并不多。

请大家继续看。

1.3. 周赧王周朝(包括西周和东周)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朝代,延续了八百年。

开国的文王、武王确实有异乎寻常的作为,但到了末代子孙周赧王就成了可怜虫。

他所管辖的,只剩了三四十座城池和三万多人口。

趣味讲历史:古代帝王之死

趣味讲历史:古代帝王之死

隋炀帝
(杨广)
身死国灭
隋炀帝荒唐误国
•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杨广见天下大乱,已心灰意 冷,无心回北方,命修治丹阳宫(今南京),准备迁居 那里。从驾的都是关中卫士,他们怀念家乡,纷纷逃归。 这时,虎贲郎将元礼等,与直阁裴虔通共谋,利用卫士 们思念家乡的怨恨情绪,推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 发动兵变,杨广闻变,仓皇换装,逃入西阁。被叛军裴 虔通、元礼、马文举等逮获,杨广欲饮毒酒自尽,叛军 不许,遂命令狐行达将其缢弑,时年五十岁。
《芈月传》里刚愎自用的秦武王,举鼎身亡,贻笑千古……
秦始皇 嬴政
《秦王扫六合》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好大喜功的秦始皇 三大工程拖垮帝国……
秦始皇 求仙问药,死于路途。享年49岁。
三征高丽
三征高丽 旷古绝今
• 第一次隋朝军人超过一百三十万,运输民夫是军人的两倍。乙支 文德屡次诈降,疲敝隋军,平壤城紧固,撤退时追击,损失军队 超过34万。
• 第二次隋朝出兵至少六十余万 ,正当攻城准备就绪,辽东城情况 危急的时候,杨玄感造反的消息传来,隋炀帝密召诸将,密令撤 军。
• 第三次隋朝出兵近百万 ,隋军相继逃亡,隋炀帝车驾到达怀远镇。 这是隋朝国内已经大乱,所征之兵多数未能按期到达,高句丽也 困弊,隋朝来护儿趁机要向平壤进军,高句丽王高元害怕,于是 遣使请降,退兵。
圆寂 殉国 亡 涅槃 夭折
羽过化世登仙星去陨世坐寿逝化终世正殉寝捐职躯老驾鹤
天子死曰崩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 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礼记·曲礼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代皇帝死因大全根据24史,及其他史料,从秦始皇起,直到清末,2000多年的封建皇帝的死因,简记于下(北朝,辽,金诸帝未列入)秦秦始皇贏政(贏这个字字下面中间应为女)公元前246年即位。

50岁出巡到河北省邢台平乡县沙丘平台病死,可能是被赵高杀死。

二世皇帝胡亥公元前209年即位。

被赵高逼宫自杀。

西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即位。

年老病重时,家庭矛盾尖锐。

刘邦要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因此吕后可能对他下毒手。

因为四皓未必能保住太子的地位。

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即位,因反感和畏惧吕后,忧惧而死,年24。

(?)少帝及吕后(吕稚)公元前187年即位。

少帝年幼,太后临朝。

太后死,文帝立,杀少帝王。

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即位。

死年46岁。

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即位。

死年48岁。

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即位。

死年71(以下年过50岁,而正常死亡的不记岁数)。

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即位。

无子。

死年23岁,死得可疑。

(?)昌邑王刘贺公元前74年即位。

随即因为荒淫被废,故无谥号,死因不明。

宣帝刘询公元前73年即位,死年43岁(?)元帝刘奭(“奭”音shì即读“氏”)公元前48年即位,死年43岁(?)成帝刘骜公元前32年即位。

死年46岁。

是与赵飞燕姐妹淫欲过度而亡(疑服用了寒食散---春药)哀帝刘欣公元前6年即位。

与董贤(男色)胡搞而死。

无子,死年26岁。

平帝刘衎(公元元年即位。

被岳父王莽杀死,死年41岁。

孺子婴公元6年即位,被王莽篡位杀死(新)王莽公元6年即位,国亡被杀,分首枭尸。

更始帝刘玄公元23年即位被缢杀。

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即位明帝刘庄公元58年即位。

死年48岁章帝刘炟公元前76年即位。

死年31岁。

(?)和帝刘肇公元前89年即位。

死年27岁。

(?)殇帝刘隆公元106年即位。

只活了1岁。

安帝刘祜公元107年即位。

死年32岁。

(?)顺帝刘保公元126年即位。

死年30岁。

(?)冲帝刘炳公元145年即位只活了3岁。

(?)质帝刘缵公元146年即位被梁冀毒杀,年9岁。

桓帝刘志公元147年即位死年36岁。

(?)灵帝刘宏公元168年即位死年34岁。

(?)献帝刘协公元189年即位。

本立少帝辩,被董卓废为弘农王。

年14岁(可能后来也被杀死),而立其弟刘协。

协后被曹丕废为山阳公。

(?)三国魏·文帝曹丕公元220年即位,死年40岁。

(?)明帝曹睿公元227年即位。

死年36岁(?)齐王曹芳公元240年即位。

被司马师废立。

(?)高贵乡公(曹髦)曹髦,曹丕孙,曹霖的儿子。

公元254年十四岁即位,公元260年被司马昭杀死。

时年19岁。

元帝(曹奂)曹奂,曹操孙,燕王曹宇的儿子。

公元260年即位,265年被司马炎所废,被封为陈留王。

死于302年,死年57岁。

蜀汉·昭烈帝刘备公元221年即位后主刘吴·大帝孙权公元222年即位。

会稽王孙亮公元252年即位。

被废自杀。

景帝孙休公元258年即位。

死年30岁。

寝疾口不能言。

似乎服丹药中毒。

末帝孙皓公元264年即位,亡国被俘(?)武帝司马炎公元265年即位,久病,死后杨骏专权。

死年55岁,死因可疑。

惠帝司马衷公元290年即位。

食饼中毒死,年48岁。

怀帝司马炽公元307年即位。

后为匈奴刘聪俘杀,年50岁。

晋愍帝司马邺公元313年即位,别匈奴刘聪俘杀。

东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年即位。

忧愤成疾死。

年47岁。

明帝司马绍公元323年即位,病死,年27。

(?)成帝司马衍公元326年即位。

病死,年22。

(?)康帝司马岳公元343年即位。

病死,年23。

穆帝司马聃公元345年即位。

死年19岁。

(?)哀帝司马丕公元362年即位。

信方士言,断谷饵药,以求长生,后药发,不能理政,一年后死。

年25岁。

废帝司马奕公元366年即位,有瘘病,被桓温废为东海王,瘘病是淫欲过度所致。

(?)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1年即位。

病死,年53岁。

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73年即位。

为张贵人所弑,年35岁。

安帝司马德宗公元397年即位,被刘裕缢死,年37岁。

恭帝司马德文公元419年即位。

被刘裕废为零陵王,后被杀。

南朝宋·武帝刘裕公元420年即位少帝刘义符公元423年即位。

被废杀,年17岁禅公元223年即位。

亡国被俘。

文帝刘义隆公元424年即位被太子劭所弑。

孝武帝刘骏公元454年即位死于玉蜡殿,不言死因。

年35(?)前废帝刘子业公元465年即位。

因狂暴杀人过于桀纣,被杀,年17岁。

明帝刘彧公元465年即位,暴病死,年34岁。

后废帝刘昱公元473年即位,狂暴杀人过于前废帝,被杀,是暴君。

顺帝刘准(下面还有个十字)公元477年即位。

被篡杀。

齐·高祖萧道成公元479年即位郁林王萧昭业公元494年即位,被废杀,年22岁。

海陵王萧昭文公元494年即位,被废杀,年15岁。

明帝萧鸾公元494年即位,死年47岁。

死前得暗疾,是壮阳药中毒。

东昏侯萧宝卷公元501年即位,亡国被杀,年19岁。

是暴君。

和帝萧宝融公元501年即位,让位被杀,年15岁。

梁·武帝萧衍公元502年即位,被侯景逼,饿死,年86岁。

简文帝萧纲公元550年即位。

为侯景所弑。

元帝萧绎公元550年即位,亡国,被魏人杀。

先下令焚烧古今图书14万卷,是文化罪人。

敬帝萧方智公元555年即位,禅位。

陈·武帝陈霸先公元557年即位。

文帝陈蒨公元560年即位。

废帝陈宗伯,公元567年即位,后被其叔陈顼废(?)宣帝陈顼公元569年即位,被子叔陵弑杀。

后主陈叔宝公元583年即位,亡国投降(?)隋文帝杨坚(541-604),581年称帝,在位24年.604年,杨坚被其子杨广杀死,时年64岁。

炀帝杨广(569-618),604年即位,在位15年.618年,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时年50岁。

唐高祖李渊公元618年即位。

太宗李世民公元627年即位。

病痢死,死年53岁(可能被暗杀)。

高宗李治公元650年即位。

造镜殿(四面有镜),服春药得病(苦头痛,不能视,召侍医秦鸣鹤诊之,……天后在帘中,不欲上疾愈,怒曰:此可斩也)。

死年虽然56岁,但未得好死,可能是被武则天下的毒药毒死。

中宗李显(又名哲)公元684年即位。

705年复位。

被韦后鸩杀。

睿宗李旦公元684年即位。

710年复位。

几为故太子重俊所杀天后武照(上明,下空)公元684年临朝,公元690年称帝,国号周。

玄宗李隆基公元712年即位。

迷恋杨贵妃,几乎亡国。

肃宗李享公元756年即位。

在张后和李辅国的尖锐斗争中死去。

年52岁,死因可疑。

张后侍肃宗于长生殿,“使者逼后下殿,并左右数十幽人于后宫,宦官宫人惊骇逃散,于卯,上崩。

”可能是在无人侍寝时被弑。

代宗李豫公元762年即位。

死年52岁。

德宗李适公元780年即位。

因太子病,悲叹而亡,年64岁。

顺宗李诵公元805年即位。

“得风疾,不能言。

”可能是饵药中毒。

又史记载:“乙末,制以积痰(正确写法要少个炎)未复,其军国政事,权令皇太子纯句当。

”死年46岁。

风疾,积痰(正确写法要少个炎)都是托言。

宪宗李纯公元806年即位。

“服金丹,多暴怒,左右宦官往往获罪,有死者,人人自危;庚子,暴崩于中和殿。

死年43岁。

时人皆言内常侍陈弘志弑逆,其party 娄讳之,不敢讨贼,但云药发,外人莫能明也。

”穆宗李恒公元821年即位。

“方士稍复因左右而进,上饵其金石之药。

”中毒暴亡,年30岁。

敬宗李湛公元825年即位,为宦官苏佐明所弑,年18岁文宗李昂公元826年即位,死年33岁,可能为宦官仇士良等所弑武宗李炎公元841年即位."上饵方士丹药,性加躁急……道士以为换骨。

上秘其事。

“死年33岁。

宣宗李忱公元847年即位。

“上饵医官李玄伯,道士虞紫芝,山人王乐药,疽发于背。

八月,疽甚,……上已崩,年五十。

”也是服了壮药,毒发生疽。

懿宗李漼公元859年即位。

史不言何病死,年41岁。

可能服用了金丹。

他是迎来佛骨的,但佛骨迎来了,并不能救自己的命。

僖宗李儇(“儇”音“喧”Xuān,)公元873年即位,史言“上疾”,不明说其病,死年27岁,也是服药中毒。

昭宗李晔公元889年即位。

被宦官废立,后复位,被朱温弑杀。

哀帝李祝公元904年即位,亡国禅位,后被鸩杀,年17岁。

五代后梁太祖朱晃(又名温)公元907年即位。

被子篡位,杀。

末帝朱友贞公元913年即位,国亡被杀。

后唐庄宗李存李存勖公元923年即位。

国乱被箭杀,年42岁。

明宗李嗣源公元926年即位。

几乎被篡杀,死年68岁。

闵帝李从厚公元934年即位。

被废杀。

末帝李从坷公元934年即位,国王,自焚。

后晋高祖石敬瑭公元936年即位出帝石重贵公元942年即位。

被契丹虏去。

后汉高祖刘知远公元947年即位。

隐帝刘承佑公元948年即位。

国亡,为乱兵所杀。

后周太祖郭威公元951年即位世宗柴荣公元954年即位,死年39岁。

(?)恭帝柴宗训公元959年即位。

禅位,封郑王。

(?)北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60年即位。

有“烛影斧声”之说,但历代存疑,可是他死因的确可疑,其弟光义权太大,他的即位不是炮制一个“金匾之盟”可以解释的。

现DK古又有一种观点,认为赵氏家族有神经系统疾病。

太宗赵光义公元976年即位真宗赵恒公元998年即位仁宗赵祯公元1023年即位。

中毒暴亡,因争立太子被害。

英宗赵曙公元1064年即位。

“得疾不能语”死因可疑。

神宗赵顼公元1068年即位。

得疾病“风眩不语”。

死年38岁(?)哲宗赵煦公元1086年即位。

徽宗赵佶公元1101年即位。

常出宫嫖名妓李师师,国亡被虏死。

钦宗赵桓公元1126年即位。

国亡被虏死。

南宋高宗赵构公元1127年即位。

禅位于孝宗。

孝宗赵昚公元1163年即位。

禅位于光宗。

光宗赵惇公元1190年即位。

(?)宁宗赵扩公元1195年即位。

《考异》:“史相继进金丹百粒,有顷,上崩。

”理宗赵昀公元1225年即位(?)度宗赵禥公元1265年即位。

“嫔妾进御,辰诣阁门谢恩,主者书其日月,及帝之初,一日谢恩者三十余人。

”所以是荒淫而死。

死年33岁。

一夜玩了三十多个女人,一定是吃快了寒食散。

恭帝赵显公元1275年即位。

国亡被俘。

端宗赵是(字打不出,音是)公元1276年即位。

国亡投降,被杀,年11岁。

帝赵昺公元1278年即位。

国亡,蹈海死,年9岁。

元太祖成吉思汗公元1206年即位。

(?)太宗窝阔台公元1229年即位。

(?)定宗贵由公元1246年即位。

在位三年即死,年43岁,无子。

死因可疑。

宪宗蒙哥公元1251年即位。

死于钓鱼山,年52岁。

世祖忽必烈公元1260年即位。

成宗铁穆耳公元1295年即位。

死年42岁。

(?)武宗海山公元1308年即位。

死年11岁。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公元1312年即位。

死年36岁。

(?)英宗硕德八刺公元1321年即位。

被奸party弑,年21岁。

泰定帝也孙铁木耳公元1324年即位。

死年36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