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课题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
【教材版本】
张玉森,陈伟清.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张玉森.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教学参考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张玉森.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习题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多媒体课件——基础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等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理解会计等式的含义、等式中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参见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教学参考书》P8
1.教学重点: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平衡公式。
2.教学难点:理解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原理。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1.教学媒体:配套多媒体课件《基础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2.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为主,采用将理论融入实际的方式讲授,达到培养学生求学兴趣、实践能力的目的;结合配套教学光盘的使用,使学生直观地掌握会计平衡公式。
通过案例,给学生提出不同的思考问题,将会计六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六要素静态与动态的等式关系。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地穿插配套教学光盘的内容,运用学生讨论、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按其经济内容的基本分类,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反映了企业价值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是构成资产负债表的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反映了企业价值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是构成利润表的要素,六要素构成了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在认识六要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即会计要素间在总额上必然相等的一种关系式。
二、新授课
1.案例分析(30分钟)
李华与王明共同出资创办了ABC电脑公司。李华出资60000元,王明出资40000元,ABC电脑公司开业大吉!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共同思考:
(1)ABC电脑公司现有资产总额是多少?——(100000元)
(2)这些资产怎么取得的?——(投资人投入的)
教师分析讲解:
假设ABC电脑公司准备无负债经营,因此,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是:
ABC电脑公司现有资产是100000元,这些资产来源于李华和王明的出资,资产=所有者权益。
正式开业后,ABC电脑公司瞅准市场行情,从东方厂购入计算机元件一批,价款150000元,因自有资金不足,欠购货款50000元,从而走上负债经营之路。
教师讲解分析:
这笔经济业务发生后,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现有资产150000元,分别为欠供货商东方厂货款50000元,称为负债,所有者权益100000元。因此,此时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ABC电脑公司很快地将全部计算机元件按照180000元的售价出手,经营中发生各项费用支出10000元。
教师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计算:
ABC电脑公司赚了多少钱?
收入180000元-采购成本150000元—经营中的费用10000元=20000元
即收入—费用=利润
教师讲解分析:
(1)ABC电脑公司获利后,原来会计等式就转化为下面的形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即 170000=50000+100000+20000
由此可知,利润的实现导致了资产的增加。
(2)到了会计期末,利润应全部归入“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又恢复到基本等式形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ABC电脑公司归还了全部欠款,恢复到无负债经营状态。
ABC电脑公司开业时投资人投入资本为100000元,经营一段时间后(在无负债经营的情况下)资产为120000元,增加了20000元,即公司的资产增加了20%。经营效果不错。
2.案例总结归纳
教师根据案例总结、归纳,学生讨论(40分钟):
(1)ABC电脑公司开业时有多少资产?其来源渠道?
ABC电脑公司开业时有100000元的资产,是李华、王明投资人投入的,属于所有者的权益。
(2)后来ABC电脑公司的资产由100000元增加到150000元,其中增加的50000元的资产由谁提供呢?
是债权人提供的,属于公司的负债。
教师结合案例,使用配套光盘——第二章第二节,学生看演示:
任何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必须拥有或控制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它们一方面表现为特定的物质实体存在形式,如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库存商品等,另一方面表现为相应的要求权,即这些经济资源是如何取得的,归谁所有。
通过案例可知:
企业的资产是投资人(李华、王明)和债权人(东方厂)提供的,所以他们要对企业的资产享有一定的要求权利,人们把对企业资产的这种要求权利,称为“权益”。
资产与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资产说明经济资源的运用情况,权益说明经济资源的来源情况,他们在总额上必然是一种相等的关系,即“资产=权益”。
权益作为对资产的要求权,一部分是债权人权益,我们称为负债;另一部分是投资人权益,我们称为所有者权益,因此上述公式可以进一步表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我们通常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称为会计第一等式,它直接反映出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它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日资产和权益的静态等式关系。
结论1:资产与权益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资产不能离开权益而存在,没有无资产的权益,也没有无权益的资产。
结论2: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也必然有一定数额的资产,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存在着必然相等的关系。
教师暂停课件演示,根据案例继续提问:
(3)ABC电脑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实现了多少利润?
ABC电脑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实现了20000元利润。
教师结合案例,使用配套光盘——第二章第二节,学生看演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日的资产和权益的静态等式关系。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发生各种收入、费用,从而形成利润。利润本身就揭示了收入和费用客观存在的联系,我们通常把“收入-费用=利润”称为第二会计等式。
从企业产权关系上看,利润归属于资本所有者,若公司实现利润,将使所有者权益增加,相应的资产也会增加;若公司发生经营亏损,则使所有者权益减少,相应的资产也会减少。这样,会计等式就扩展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这一会计等式反映了企业经营成果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产生的影响,反映了在会计期间内尚未进行期末结算前的任一时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到了会计期末,企业将收入与费用相配比,计算出当期的利润或亏损,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利润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