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导师培训学习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导师培训学习心得

感谢公司给予我参加此次企业导师培训的机会。学习的过程固然辛苦,七天时间也转瞬即逝,但回顾收获却满怀欣喜。下面就向领导以及诸位同事汇报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一、知与行

“知之者不易,行之者尤难”,“……行之可勉,唯终实难”。这两句话是我在学习了《绩效管理》后的最大感受。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让企业“基业长青”,使员工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成长,并从中受益。但现实中的情况是,绩效管理的推行阻力重重,这与大家对其存在认识偏差有关。通过程鹏老师的讲解,我才了解到,绩效管理系统是一个动态循环,在整个绩效期间,管理者要随时观察、记录和总结绩效,并及时向员工反馈,针对遇到的问题与员工探讨,提供指导建议。这颠覆了我之前对绩效管理的认知,让我有了“原来如此”、豁然开朗之感。绩效面谈也是绩效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在现实中却施行得并不到位。除了一些心理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

家并没有这样一种意识。因此,此次的培训就显得非常及时和必要了。

通过培训,先修正大家在以往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偏差,树立起正确的绩效管理意识,熟悉掌握较为完整、系统的绩效管理内容、步骤、方法,这是第一步。

接着,要推动大家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积极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绩效管理的推行阻力重重,有一方面是与管理者、员工以往的习惯发生冲突的缘故,而改变习惯又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同样道理,任何一种思想或想法只要不断地重复,也会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影响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我们的行为。至于我们的行动,只是在潜意识支配下的被编辑好的程序而已。而且,绩效管理内容博大精深,短短一天半的课程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们既要经常复习此次培训的内容,又要继续不断深入地学习其它未涉及到的内容,更要勇于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

然后,我们要在实践中,及时反馈、修正偏差。员工对采取绩效管理后会给自身带来何种的影响心存疑虑,也是推行绩效管理时所遇阻力的原因之一。我们在绩效管理的实际操作中,既要坚持其基本步骤、

基本方法,又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对施行措施的效果及时反馈,并带着遇到的问题继续深入学习,加深理解,细致分析,修正不适宜的措施,使员工明白企业以及员工自身最终可以从绩效管理的施行中获益,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配合。

最后,将以上步骤坚持下去,循环往复,最终达到绩效管理的良性循环。

二、道与术

郑长福老师在《公众演说与魅力表达》课程中介绍了诸多演说技巧,比如万能三点式提炼法、活动发言魔法公式、四种开场方式等等。但在课程将要结束时,郑老师告诉我们,技巧是“术”,只能锦上添花;只有向听众传递真情实感,言之有物,才是根本,才是“道”。

“道”是原则,理念、思想、方向,“术”是实现“道”的步骤、方法。如果将企业的良性发展称之为“道”,那么课程中《绩效管理》所传授的就是“术”。“道”与“术”又是相对的,如果将绩效管理称之为“道”,那么课程《管理沟通》、《部署辅导与培育技巧》中所传授的就是“术”。

在工作中与领导、同事、下级沟通,对下属进行工作指导或接受上级工作指导,是司空见惯的事,但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通过《管理沟通》、《部署辅导与培育技巧》两门非常有针对性的课程的学习,让我们对以往出现的沟通、辅导问题进行了反思,我们意识到沟通、辅导、培育是有方法和技巧的,这些方法、技巧也是每个人通过一定程度的训练,都可以掌握的。比如,领导给我们布臵了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以各种理由向领导推脱,或者表面上接受,之后采用“拖字诀”。于玢老师告诉我们,正确的办法是,要勇于接受有困难的任务,之后通过制订不少于一份的具有可行性的实施方案,提出解决困难所需的资源,供领导决策时选择参考。在制作多种方案时,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多元、思考问题时更有深度,能力就在不知不觉时逐渐提高。又比如,陈亮老师通过实例引导我们总结出了一套沟通引导的谈话方法,介绍了联想集团的复盘方法论。沟通引导的谈话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提出开放式的问题,避免采用“为什么……”、“如何……”式的提问,逐渐引导员工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时间点,培养员工主动分析问题、完成任务的习惯。复盘则是一种易于掌握,非常有效的总结方法,分为四步: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如果加上设立目标,运作执行,就是一个完整的循环

往复的闭环管理系统。复盘是一个不断学习、总结、反思、提炼、和持续提高的过程,值得我们借鉴。

白梁多老师在讲授《情商管理》课程时,提到了《华严经》中的一句话,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给我的启示是,在运用各种方法、工具(“术”)以图实现目的时,只有时刻铭记当初设定该目的时的初衷(“道”),才不至于迷失或偏离方向。我想,这对此次学习,乃至于未来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之时,也是适用的。

三、质与量

学习完《绩效管理》课程后,我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在设定绩效的目标值时,原则上要求其可“量化”,但其实在进行绩效考核时,还有部分的分数来自于“质化”,这部分通常与态度、方法、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等有关,比较主观一些,无法透过量化的数值来衡量,更多是透过观察而来,而正因为这一部分较主观,所以时常成为绩效考核中的缺口。

要做好绩效考核,其实“量化”与“质化”指针都很重要,就像学习成绩,会有部分来自于书面考试,但也会有部分来自于老师的印象分数或者课堂表现,成绩若偏重“量化”,则运气成分就会出现;若偏重

“质化”,则可能流于主观给分。因此两者都有各自可能面对的问题。

那么该如何在现实中科学地设臵绩效管理体系

考核的指标,达到“质”与“量”的平衡呢?有个“轮扁斫轮”的故事: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匠轮扁,对正在读书的齐桓公说,“砍削木材制作轮子,轮孔宽舒则滑脱不坚固;轮孔紧缩则轮辐滞涩难入。只有不宽舒不紧缩,才能手心相应,制作出质量最好的车轮。这里面有规律,但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靠自己从实践中摸索出规律。同样,如何达到“质”与“量”的平衡,培训老师只能提供比较原则性的的解答,我想,这也需要我们在绩效管理的推行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才能有可能接近这一目标,或者说境界。

郑长福老师在《公众演说与魅力表达》课程结束前说,课程的结束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几位老师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