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开题报告书
中西方文化餐桌礼仪的差异开题报告
姓名
专业
英语
年级
学号
时间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吃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因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吃的方式从而产生了“吃的礼仪”。其中包括了餐桌礼仪。不同地域的国家的餐桌礼仪都截然不同。本文则从众多国家中挑选了中国与美国来讲述其餐桌礼仪的不同,以及产生不同的原因。虽然餐桌礼仪只是一个很小的礼仪方式,但它却体现出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文明发展,而且随着世界各国的接触越来越密切,不同文化礼仪之间也会逐渐产生影响。因此,了解其他地域的文化礼仪变得十分重要。地域、文化、餐桌礼仪、文明发展等文化差异中,餐饮在我们的生活中从始至终都是重要的部分之一,当然也成为了文化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拥有不同的餐饮文化。当你在和使用不同方式进餐的人吃饭时,如果你不了解他的饮食文化的话,那你就会陷入尴尬。我们不可能将全世界的饮食文化全都列举出来。那么就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中国与美国在餐桌上的文化差异。
论文内容:一、宴会礼仪,二、座次安排等研究。
四、参考文献
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朱燕:《现代礼仪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胡文仲、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殷莉、韩晓玲《英语系与与民俗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林莹、毛永年:《西餐礼仪》,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杜莉、孙俊秀:《西方饮食文化》,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
阎冬:《筷子与刀叉-中西饮食文化比较》,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段洁:《餐桌礼仪与口才》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中西方国家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2011.04.16~2011.05.13修改论文,递交第三稿
2011.05.28~2011.05.29参加答辩
预期成果以论文形式呈交。
特色或创新之处
本选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进行分析,从而从整体上进行分析与总结,尽可能全面的概括了中西方饮食文化中存在的差异,使大家可以对此有一宏观概念,进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好的把握。
研究方法:查阅资料和文献,网上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
技术路线:去图书馆,在网上查阅资料、参考文献,通过网络进行调查。
实验方案: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分析总结出关键点,从而提出若干相关问题通过网络进行调查。
可行性分析:随着学习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电脑软件以及网络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很方便快捷的查阅资料,并完成网上问卷调查。因此,本方案可以实行。
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通过对参考资料和文献以及网上资料的研究分析,列出论文的结构,理清思路,按论文结构和进度表进行写作。
2010.12.05~2011.01.14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2011.01.15~2011.03.11完成论文初稿,并交导师审批
2011.03.12~2011.04.15修改论文,完成论文第二稿
应用前景:对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能够促进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例如,在我国饮食文化中对色、香、味、美感是相当讲究的,而在西方国家,更注重营养的搭配,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更好的将色香味与营养搭配相结合,从而使饮食文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中西方饮食差异开题报告
中西方饮食差异开题报告1. 引言本文主要研究中西方饮食差异,并探讨其原因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越来越频繁。
了解中西方饮食差异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增进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2. 中西方饮食差异的背景中西方饮食差异可以追溯到两个文化的历史和地理背景。
中国饮食文化悠久,讲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注重中医养生和养生食材的搭配。
西方饮食文化则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饮食习惯,注重食物的味道和营养价值。
此外,气候和地理条件也对中西方饮食差异产生了影响。
中国气候较为温暖潮湿,以稻米、小麦和大豆为主要粮食作物;而欧洲气候较为寒冷,以麦类和马铃薯为主要农作物。
3. 食材选择的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在食材选择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菜强调根据季节和地域选择食材,注重平衡五味的搭配。
以米饭、面食、豆制品、蔬菜和鱼肉为主要食材。
而西方饮食更加注重肉类和奶制品的摄入,以及根据食物的味道和口感进行搭配。
西方餐桌上常见的主食有面包、土豆、肉类和奶制品等。
4. 调味品的使用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中调味品的使用差异也非常明显。
中国菜注重以中草药和香辛料增添菜肴的味道和香气,如葱、姜、蒜和花椒等。
西方饮食则更注重盐、胡椒和各种香草的使用,以增强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5. 烹饪方法的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烹饪方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烹饪技巧和烹饪时间上。
中国菜偏爱烹调、炖煮和蒸的方式,以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
西方菜则更注重烤、炸和炖的方式,以突出食材的口感和颜色。
6. 餐饮文化的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在餐饮文化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人习惯于共享餐桌上的食物,认为饭菜的分享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而西方人更注重个人搭配和吃饭的形式,如主食和配菜分开摆放,指定分餐时间等。
7. 饮食差异对健康的影响中西方饮食差异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同的影响。
中国传统饮食注重荤素搭配、五谷杂粮和蔬菜的摄入,富含膳食纤维和各种维生素,有助于消化系统的健康和代谢的平衡。
浅谈中西方餐桌礼仪的相关文化
浅谈中西方餐桌礼仪的相关文化浅谈中西方餐桌礼仪的相关文化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 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 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
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 了解了两者的不同以防止失礼于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的浅谈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类膳食結构开始发生变化,中西方餐具开始出现不同。
不同的餐具代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不同宗教和不同的饮食习惯。
我们吃东西时往往不会去在意餐具,目前很多学者在大量研究中西方餐桌礼仪及相关文化,却忽视了餐具文化本身的吸引力。
餐具的外观可以展示的流行元素。
它的发展可以反映人类文明的发展。
餐具的发明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和饮食文化的发展需要。
从饮食文化和世界上餐具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是不同的。
我们研究餐具文化可以感受这种不同,有利于中西方交流。
一、中国和西方国家餐具的差异1、中国的筷子在中国,人们主要的餐具是筷子和勺。
筷子只是两个小棍子,但人们可以用来吃各种各样的食物。
在古代,筷子不仅是一种餐具,也是占卜的工具。
据《礼记》记载,人们在先秦时代是直接用手吃饭的。
之后,由于人们无法用手直接烧烤食物,竹子成为架烤食物和翻转食物的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聪明的祖先逐渐学会了将竹子切成细条,这便是筷子的雏形。
2、西方的刀叉在西方国家,刀叉是人们的主要餐具。
西方国家使用刀叉的历史大约有45个世纪。
西方餐具通常是刀叉一套,与简单的用筷子相比,刀叉具有更多功能,有着细致的分工,通常人们用刀切割,用叉子吃。
刀叉是西方最具代表性的餐具,出现比筷子更晚。
西方餐具的最初起源是与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相关的。
为了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他们必须学会充分利用锋利的狩猎工具。
生肉通常比较大块,因此切割和饮食的过程十分依赖于锋利的工具。
3、中国餐具筷子的使用在中国,在你吃食物之前,筷子应该放在碗的右边,吃完后需将筷子放在碗的中间。
中西方商务餐桌礼仪文化分析
中西方商务餐桌礼仪文化分析第一篇:中西方商务餐桌礼仪文化分析中西方商务餐桌礼仪文化分析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也迅速带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文化的发展。
根据文献的记载,早在我国周代,饮食礼仪就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
餐桌礼仪在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用餐不仅是满足生理需要,而且也是重要的社交经验,体现着一个人的教养和素质。
而在西方国家的宴客形式,从正式到非正式,远远多于中国。
西方的商务餐桌礼仪不仅形式多样,而且正式程度上也多样化。
大致说来有:席位的宴青(seated dinners),自助餐(buffet dinners),正式午餐(luncheons),招待会(receptions),鸡尾酒会(cocktail parties),聚餐会(BYOB and BYOF=Bring your own bottles and bring your own food),野餐(picnics),茶会(tea parties)等。
1.中西方商务餐桌礼仪文化概述中国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
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
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
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
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
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
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
则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由于受到拜占庭文化启发,而制定一系列精到的礼仪。
到了罗马帝国的查里曼大帝时,礼仪更为复杂而专制,皇帝必须坐最高的椅子,每当乐声响起时,王公贵族必须将菜肴传到皇帝手中。
浅谈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
浅谈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浅谈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导语:餐桌礼仪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不断扩大。
下面是浅谈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
欢迎阅读及参考!人们的餐桌礼仪的变化,是经过很长时间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地域形成的,在人们完整生活秩序中,餐桌礼仪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十分注重。
餐桌礼仪包含着饮食文化、餐具、进餐方式、离席礼仪等一系列,反映了出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样式和文化取向。
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 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 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了解每个地方不同的餐桌礼仪文化有助于防止失礼于人。
可以简单的从以下几个礼仪方面了解中西方餐桌文化:一、餐桌气氛上的差异在中国,中国人平日好静, 一坐上餐桌,喜欢客气敬酒,然后便滔滔不绝聊天, 相互让菜, 尽情享受美食。
这样才能突出主人的热情好客,餐桌上的热闹才能反映出宾客的内心的快乐。
而在西方,就餐的时候不能大声喧哗,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地去静静切割自家的盘中餐,一般都是最后餐点或者咖啡上了以后小声耳语交流。
总的来说是西方餐桌上静, 中方餐桌上动,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
二、餐具上的不同。
在中国,餐具较简单一般只有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几种,而西方分有刀叉匙杯盘等,刀叉又会细分成很多种。
茶杯,咖啡杯为瓷器并配有小碟,水杯、酒杯多为玻璃制品。
由於中国人喜欢全体共享菜肴,餐桌大多数是圆形或方形,而不是西方人多用的长形餐桌。
三、进餐礼仪的不同在中国,宾客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
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
吃的菜品会很丰富,而且要符合宾客要求。
宾客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
中西餐餐桌礼仪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在商务宴请、国际会议等场合,中西餐的餐桌礼仪成为沟通的重要桥梁。
为了提高自身的餐桌礼仪素养,更好地融入国际交流,我们组织了此次中西餐餐桌礼仪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掌握基本的餐桌礼仪知识,提高个人形象。
二、实训内容1. 中西餐餐桌礼仪概述(1)中餐餐桌礼仪中餐餐桌礼仪强调尊老爱幼、团结友爱。
入席时,先请长辈和女士就座;用餐时,要注意餐桌上的礼节,如使用公筷、公勺、不大声喧哗等。
(2)西餐餐桌礼仪西餐餐桌礼仪注重个人修养、礼仪规范。
入席时,男士要为女士拉椅子,女士先入座;用餐时,注意餐具的使用顺序、礼仪规范,如刀叉并用、不用手抓食物等。
2. 中西餐餐具使用(1)中餐餐具中餐餐具主要包括筷子、勺子、碗、盘等。
使用时,要注意夹菜、舀汤等动作的规范,避免将餐具直接伸入他人盘中取菜。
(2)西餐餐具西餐餐具包括刀、叉、勺、杯等。
使用时,要根据食物种类和用餐顺序,按照从外向内、从大到小的原则摆放。
用餐时,应先使用刀叉,再使用勺子。
3. 中西餐用餐顺序(1)中餐用餐顺序中餐用餐顺序一般分为:冷盘、热炒、主菜、汤、甜点、水果等。
用餐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适当调整。
(2)西餐用餐顺序西餐用餐顺序一般为:开胃菜、汤、主菜、沙拉、甜点、咖啡或茶。
用餐时,要遵循从外向内、从大到小的原则。
4. 中西餐餐桌礼仪禁忌(1)中餐餐桌礼仪禁忌1. 不当着他人面剔牙、挖耳;2. 不当众脱鞋、脱袜;3. 不当众咳嗽、打喷嚏;4. 不当众吃得很响。
(2)西餐餐桌礼仪禁忌1. 不当众剔牙、挖耳;2. 不当众脱鞋、脱袜;3. 不当众咳嗽、打喷嚏;4. 不当众吃得很响;5. 不用手指抓取食物;6. 不将刀叉直接放在盘子上。
三、实训总结通过本次中西餐餐桌礼仪实训,我们深刻认识到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掌握了基本的餐桌礼仪知识。
以下是我们对本次实训的总结:1. 尊重他人,遵循餐桌礼仪,展现个人素养。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一、引言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标志,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由于历史、地理、气候、经济和宗教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二、饮食习惯1. 中餐的特点中餐以米饭、面食为主食,搭配各种菜肴。
中餐讲究五味调和,追求色、香、味、形俱佳。
中餐注重烹调技巧,讲究火候、烹饪时间和烹调方法的配合。
2. 西餐的特点西餐以面包、肉类和蔬菜为主食,搭配各种调味汁和配料。
西餐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强调烤、煮、炸等烹调方式。
西餐讲究个人独立食用,每个人有自己的盘子和餐具。
三、饮食结构1. 中餐的饮食结构中餐一般由主食、菜肴、汤品和小吃组成。
主食通常是米饭或面食,菜肴包括荤菜、素菜和海鲜等,汤品则是充实餐桌的必备之物。
小吃则是中餐文化的一大特色,如包子、饺子、馄饨等。
2. 西餐的饮食结构西餐一般由前菜、主菜和甜点组成。
前菜通常是冷盘或沙拉,主菜则是肉类或鱼类,甜点则是餐后的甜品。
西餐的饮食结构注重菜品的层次感和口味的搭配。
四、饮食文化习俗1. 中餐的文化习俗中餐有许多与传统文化和节日有关的习俗。
比如,过年时吃年糕和饺子,寓意团圆和好运。
中秋节时吃月饼,象征团圆和祈福。
此外,还有一些与饮食禁忌相关的习俗,如不吃熊掌、鲨鱼翅等。
2. 西餐的文化习俗西餐文化中也有一些与特定场合和习俗相关的饮食。
比如,圣诞节时吃火鸡和布丁,感受节日的欢乐。
结婚庆典上通常会有蛋糕和香槟,象征甜蜜和幸福。
西餐文化也注重餐桌礼仪,如使用正确的餐具、刀叉的使用方法等。
五、饮食观念和健康意识1. 中餐的饮食观念和健康意识中餐注重食物的平衡和营养的摄取。
中餐追求五谷杂粮的均衡搭配,强调食物的热量和营养成分的搭配。
中餐文化中有许多与健康相关的养生食谱和食疗方法。
2. 西餐的饮食观念和健康意识西餐注重食物的质量和新鲜度。
浅析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浅析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差异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源自于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的不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中西餐桌礼仪的文化差异。
首先,坐姿和动作方面的差异是中西餐桌礼仪的一大特点。
在中国,我们习惯于直立坐,在进餐时会保持端正的姿势。
手通常放在桌面上,但不要用肘部放在桌面上,这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
而在西方,进餐时更注重自由和放松的氛围。
他们常常交叉双腿,双手不一定要放在桌面上,可以置于膝盖上或者伸展在餐巾上。
此外,西方人在进餐时更灵活自如地使用刀叉等餐具,而中国人则更习惯于使用筷子。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国人讲究的是庄重和肃静,而西方人则更注重舒适和自由。
其次,在餐桌上的社交礼仪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我们通常会使用餐筷或者餐勺从共享的盘中夹食物,然后放在自己的碗或盘中。
这种行为代表着分享和尊重,也是团结和社交的象征。
而在西方,每个人有自己的餐盘,他们通常不会用自己的餐具夹取其他人的食物。
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隐私,不太喜欢与他人共享食物。
再次,餐具使用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我们通常使用筷子作为主要的餐具,而西方人则使用刀叉等餐具。
刀叉的使用要求更加规范和有序,西方人在进餐时会根据菜品的不同使用不同的餐具。
而在中国,我们使用筷子的灵活程度更高,可以吃到更小的食物,如米饭和豆子等。
此外,西方人使用餐刀时要将刀放在右手,切割食物时需要手指抵住刀柄。
与之不同的是,中国人使用筷子时通常会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筷子,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筷子的前端。
最后,餐桌上的礼节和用餐顺序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我们通常会有主菜和配菜之分,先吃主菜后吃配菜。
而在西餐中,通常会有多道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食用,先从前菜开始,再到汤、主菜和甜点。
此外,在西方,进餐时不常见咀嚼声和大声喧哗,他们更注重文雅和安静地享受用餐的过程。
而在中国,进餐时不经常讲话被视为不热情,咀嚼声也被认为是食物美味的象征。
综上所述,中西餐桌礼仪存在着诸多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下对于礼仪、社交和个人空间的不同看法和价值观。
中西餐桌礼仪报告
中西餐桌礼仪报告
做的菜。
面对丰盛的宴席,主人会说“已经倾其所有来招待大家” 的话。
对中西主人的餐桌话语进行推理,很容易得出:中国人遵循了“贬己尊人”的原则。
而西方人强调效率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在交际中十分注重自身面子的需要。
通过中西餐桌礼仪的比较,不仅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传统,还折射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
中西方国家的餐桌上的文化互相影响,相互融合,使得两者都变得更加的完美和科学。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对立统一价值观,努力的去相互理解,相互适应,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抛弃他们自己的风俗和价值观。
餐桌礼仪的发展需要在结合自身的特点的同时对外来的礼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能够发展的更加具有时代性。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中美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篇一:摘要:随着国际化交流越来越频繁,饮食文化已经成为国际交流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中西方在饮食分化方面的差异非常明显。
本文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深刻理解了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跨越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化进行融合。
关键词:饮食文化;跨文化交际;差异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007-01一、中西饮食文化文化是复杂的,它包括信仰、知识、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习得的任何习惯与才能,人类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但是随着人类群体的不同范围,文化的体现也出现了差异。
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都是各自文化的浓缩。
中西国家文化底蕴的不同导致饮食风格也大不相同。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它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影响深远,占据了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地位。
西方国家因为曾经作为殖民地,拥有大量的移民,因此融合了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明。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原因分析1、中西方饮食观念差异因为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思想,西方人坚持科学理性的饮食观念,讲究科学营养,所以西方饮食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之间的搭配。
食物搭配是否营养均衡、摄入的卡路里是否合适、营养成分能否被彻底吸收等这些问题在西方饮食文化中成为了一门烹饪学问。
西方人要求保持食物的营养,对食物的色香味没有很大的要求,很少将饮食当做精神享受。
在西方的宴席上,西方人讲究餐具和用料,讲究原料的搭配,在中国看来西方的饮食是很机械的。
但是中国人较为注重饮食的艺术性,对饮食的口感要求较多,但对营养方面比较不注重。
中国人觉得食物除了可以解决温饱,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在中国的饮食观念中,对食物味道的追求大于对营养的追求,这就导致中国的饮食过于注重食物的口感,具有片面性。
关于东西方饮食文化餐桌礼仪的差异的调查报告
关于东西方饮食文化餐桌礼仪的差异的调查报告东西方饮食文化、餐桌礼仪的差异调查报告摘要:本文旨在调查和探讨东西方饮食文化以及餐桌礼仪的差异。
通过对中国和美国两国的调查和比较,我们发现东西方的饮食文化和餐桌礼仪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饮食习惯、餐桌礼仪、社交和交流方式等方面。
在这些差异中,尊重、礼貌和传统是共同的价值观,但具体表达方式和行为却存在差异。
本文的调查结果可以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餐饮行业提供参考,促进跨文化理解和交流。
一、引言1.研究背景2.研究目的二、方法1.调查对象2.调查方法三、饮食文化的差异1.食材和烹饪方式2.饮食习惯和餐饮习俗四、餐桌礼仪的差异1.就座次序和餐具使用2.用餐礼仪和交流方式五、社交和交流方式的差异1.用餐场合和用餐时间2.交流方式和社交礼仪六、讨论与总结1.共同的价值观与差异的原因2.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七、结论1.对比分析的结果2.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引言:饮食文化和餐桌礼仪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和比较东西方饮食文化和餐桌礼仪的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饮食习俗和交流方式,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中国和美国两国的居民。
我们设计了一份包括饮食习惯、餐桌礼仪、社交和交流方式等方面的调查问卷,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在中国和美国进行了调查。
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国和美国的饮食文化在食材和烹饪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人普遍喜欢以米饭、面食和蔬菜为主食,烹饪方式以炒、煮、炸为主。
而美国人则更偏好以肉类、面包和薯类为主食,烹饪方式以烤、炸、烹煮为主。
此外,饮食习惯和餐饮习俗也存在差异。
中国人注重饮食的平衡和营养,崇尚“荤素搭配”,并有着丰富的饮食节日和习俗。
而美国人则更注重食物的口味和多样性,喜欢吃快餐和方便食品,对饮食节日和习俗的重视程度较低。
餐桌礼仪的差异:中国和美国的餐桌礼仪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餐桌礼仪开题报告
餐桌礼仪开题报告餐桌礼仪开题报告一、引言餐桌礼仪是人们在用餐时应遵循的一套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方式。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交往的增加,餐桌礼仪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国际差异、重要原则和实际应用等方面探讨餐桌礼仪的意义和作用。
二、历史背景餐桌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文明社会。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餐桌礼仪已经成为了上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中国,餐桌礼仪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周礼》中就有关于餐桌礼仪的规定,而在明清时期,宴会礼仪更是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问。
通过了解餐桌礼仪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三、国际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餐桌礼仪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例如,在中国,用餐时要注意使用筷子,并避免将筷子插入饭中。
而在西方国家,刀和叉是主要的餐具,用餐时要注意刀叉的使用顺序和手势。
此外,不同国家对于用餐时的交流方式和礼貌要求也存在差异。
了解这些国际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在国际交往中更加得体地表现自己。
四、重要原则餐桌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和礼貌。
在用餐时,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食物选择和饮食习惯。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用餐场合的规定和礼仪要求。
除此之外,用餐时要注意与他人的交流,避免过度吵闹或沉默寡言。
此外,餐桌礼仪还包括对餐具的使用和摆放,以及对食物的品尝和咀嚼方式等方面的规范。
这些重要原则是我们在用餐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
五、实际应用餐桌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修养和素质的体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用餐场合,如家庭聚餐、商务宴请和社交活动等。
在这些场合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场合的要求,灵活运用餐桌礼仪,以展现自己的风度和修养。
例如,在商务宴请中,我们要注意与客户或合作伙伴的交流,并避免过度饮酒和争论。
而在家庭聚餐中,我们要尊重长辈的意见,并主动帮助服务。
通过实际应用餐桌礼仪,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形象。
浅谈餐桌上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餐桌上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第一篇:浅谈餐桌上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餐桌上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一、选题目的:通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及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比较,不仅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传统,还折射出不同民族心理、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即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家庭结构简单;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家庭结构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多为四代同堂等。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
因此,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对比研究过程中,各自的优、缺点显而易见。
这种研究有利于文化的正迁移作用,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促进本民族语言、人文文化的发展。
二、选题依据:在当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饮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不同的国家在饮食文化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它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丰富的饮食文化,西方饮食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化也形成了具有西方特色的饮食文化。
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行探讨,能够更好地增强跨文化的交际成果,从而进一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选题意义:各个地域自古以来都是民以食为天,只是由于地域的异,造就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互补与兼容。
三、论文写作的指导思想以及研究方法1、指导思想根据唯物主义辨证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所学专业知识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对论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建立相关模型,并力争做到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从餐桌礼仪析中英餐饮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cultures.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lies in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o introduce the seating arrangements in both cultures; the second part is to expound the differences in setting dinnerware in both cultures; the third part is to present the serving order of courses in both cultures; the last part is to introduce the different table languages and behaviors.
culture is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Thus, when a Westerner invites someone to eat something, even though in this situation, they eat and drink respectively. However, it ’s self-evident that the image that people sit at a round table, eating and drinking together, clearly shows a lively scene.
三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
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导读:饮食文化、餐具、进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礼仪等则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样式和文化取向。
以下是小编整理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不少人在吃西餐时,都会担心“失礼”。
其实,所谓餐桌礼仪是为了让餐膳可以不受阻碍和破坏,而得以顺利流畅地进行的实用守则。
谨记“整齐、清洁和保持安静”三项原则便可无往而不利。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是很多的,下面就我所知道有一些方面与你共享一下:宴会礼仪(1)在当你应邀赴宴时,你对同桌进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谈话,大概要比对饮食要更感兴趣。
因此进餐时,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声响,少一些动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时,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
有时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把它取也,放在旁边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双叠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开。
千万别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乱揉。
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或脏物。
千万别用它来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从汤开始。
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汤匙,它就在你的右边的盘子旁边。
不要错用放在桌子中间的那把匙子,因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酱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
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开始。
她不会像中国习惯那样,请你先吃。
当她拿起匙或叉时,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样做了。
中华橱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中华橱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尚品企划和中华橱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华橱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中华橱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阶段:2012年11月6日-2012年11月30日,完成开题报告书。
第三阶段:2012年12月1日-2013年12月25日,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第四阶段:2013年12月26日-2013年12月31日,按照指导教师要求进行修改。
第五阶段:2013年1月1日-2013年1月18日,完成毕业论文定稿,按照学校要求将毕业论文打印并装订成册一式两份,交至指导教师。
[8] 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方案设计:
本文采用立论的方法进行论证。
文献研究法:阅读关于中西方餐桌文化的相关文献,通过了解中西餐桌文化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2012年10月30日-2012年11月5日,与指导教师见面,按照指导教师规范的论文题目,开始开展初期任务,搜集好相关文献资料,做好开题准备。
河北金融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商务外语系20届商务英语专业
学生
姓名
论文
题目
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
指导
教师
职称
讲师
指导教师研究方向
翻译
专业
带头人
课题论证: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快,中西方文化碰撞尤为频繁,而礼仪是社会文化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餐桌礼仪在礼仪交际中更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我们交流与合作的前提和试金石。学习和运用正确的餐桌礼仪,不仅仅是自身形象的需要,更是民族文化的象征。
姚周辉在论文《解读不尽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写道汉族主要从事农业,主食以小麦、玉米、稻米等为主,辅以蔬菜、豆制品和鸡、鱼、猪、牛、羊肉等副食,茶和酒是传统饮料。以大米为主食的,习惯将大米做成米饭、粥或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以小麦为主食的,习惯将麦面做成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讲究并善于烹任,是汉族的一大饮食特点。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民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的粤、闽、皖、鲁、川、湘、浙、苏等八大菜系,闻名于海内外
2、目的及意义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深刻的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是文化融合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充分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并借鉴西方文化,求同存异,只有这样这样我们才能建立我们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可和深刻觉悟,建立一套完整的餐桌礼仪体系。
三,论文的架构
本文主要从中西方餐桌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他们的主要内容进行论证,并分析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主要差异。
四,写作难点和重点
难点:关于中西方餐桌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的内容,国内外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并不多,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缺乏这方面的研究资料,系统性的研究资料更是屈指可数,使写作有了一定的难度。
二,文献综述
张亚红在论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及餐桌礼仪的对比》中写道通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及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比较,不仅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传统,还折射出不同民族心理、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即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家庭结构简单;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家庭结构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多为四代同堂等。
重点:深刻了解中西方的餐桌礼仪文化并深知其差异,是本文写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并借鉴西方文化,建立一套完整的餐桌礼仪体系。我们借鉴西方文化,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深得其精髓,加以研究,使之与我国的优秀文化充分融合。
五,写作的创新点
1:对于中西方餐桌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的内容,国内外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并不多,没有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所以本文会介绍其起源与发展,古今结合,中外融合,使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卞浩宇,高永晨在论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写道在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Clyde认为,价值观是“个人或集体所持有的一种显型或隐型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它具有一定的民族性。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动模式、方式和目的中作出选择。”在中国,群体文化,也就是集体主义,是主导价值观。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更加强调个体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个体的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风格。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在饮食上。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而受个体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却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A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
2:国内外学者大多对餐具,餐巾,座位,上菜等固有事物进行比较,而少有对餐桌气氛进行比较的,对餐桌气氛的比较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
六,主要参考文献列表
[1]卞浩宇,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第4卷, (2)
[2]陈歆.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职业圈. 2007,(20)
[3]张亚红.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及餐桌礼仪的对比.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 (4)
刘礼堂、黄薇在学术论文《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饮食文化》中写道一般说来,长江上中游地区民间的主食大体以稻米为主。而麦子和其它杂粮也占一定比如巴蜀一带,早在汉代即“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我们认为在江南主要是长江上中游地区,民众日常生活中。主食应以饭、粥为多,饼类当然也有,但恐非是主要的。在南方的主要副食中.如上所说鱼类占有很大比例.肉食似是次要的。
[4]姚周辉.解读不尽的中国饮食文化.民俗研究季刊. 2002,(2)
[5] 赵东.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 (03)
[6]刘礼堂、黄薇.唐代长江中游地区的饮食文化.唐史研究
[7] 毕继万.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