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看医学的发展

合集下载

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

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

进入 2 1世 纪科 学与人 文 的融合 是 时代 的主题 ; 生
人们 被淹 没在 海量 数据 的汪 洋 之 中 , 渴 求 生命 的淡 而 水, 当下 亟需 系统 论 意 义指 导 下 的还 原 分 析 。医 学 生 命科 学 中 的系统论 是 贝塔 朗菲 ( et a f ) 1 4 B r ln y 在 9 8年 a 创 立 的一 门逻辑 与数 学 领域 的科 学 , 上世 纪末 又 提 出 系统生 物学 概念 及其 理论 和方法 。 中医学与 系统论 的 关系 , 于上 个世 纪 8 0年代 以来 , 用 系统 论 、 制 论 、 运 控
维普资讯
20 第九 卷 0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期
*V 1 o 1 o. N . 9
本 期 中 医药 现 代 化 科 技 论 坛 :
系统 生物 学 与 中 医药 的发 展
编 者按 “ 系统 生物 医学” 系统论 与 医 学在 全 新 的技 术 背景 下 的 结合 , 系统 理 论 指 导 下 , 人 是 在 把 体作 为一 个 完整的 系统加 以研 究。通过 大规 模提 取各 类 生物信 息 , 入研 究基 因组 、 白组和代谢 组 等 深 蛋 生物信 息与环 境信 息 的相 互 作 用 , 阐明发病机 理 , 究新 的诊 断和 治 疗技 术 , 而 引领 现 代 医学进 入 预 研 从 测性 、 防性 和个 性化 的 时代 。 中医学 是 生命 科 学 的一 个 组 成部 分 , 一 个 复 杂的 巨系统 , 整体 观 ” 预 是 “ 、 “ 态观 ” “ 证观 ” 中医理论 的特 色, 系统 生物 医学的研 究 思路 不谋 而合 。 动 、辩 是 与 20 0 6年 l 1月 1 6—1 7日, 北京 召开 了主题 为 “ 在 系统 生物 学与 中 医药 的发 展 ” 的香 山科 学会 议 第

“还原论”到“整体论”:治疗脑部疾病的关键可能在我们的肠道中

“还原论”到“整体论”:治疗脑部疾病的关键可能在我们的肠道中

“还原论”到“整体论”:治疗脑部疾病的关键可能在我们的肠道中为什么我们在试图揭示各种类型的大脑退行性变化的原因方面只取得了如此小的进展呢?现在我们经常听到关于我们对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和关节炎等疾病有所突破,但是当讨论转向大脑或精神疾病时,似乎就有点失望了。

现在的医学研究坚持以“还原论”(reductionist)的心态进行着。

还原论认为复杂的系统、事物、现象可以将其化解为各部分之组合来加以理解和描述;也就是说,人体被看作是各部分和系统的简单总和,而且认为每个部分都是独立于其它部分和系统的发挥功能。

许多人把还原论的提出者归于17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尔,他在1637年发表的论著中提出一个建议,“如果一个问题过于复杂以至于一下子难以解决,那么就将原问题分解为一些足够小的问题,然后再分别解决”,这就是还原论的方法论。

几百年来,遵循这种方法论,各门学科确实取得了巨大进展。

脑科学的研究中亦是如此,研究工作试图将导致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大脑退化的原因集中在神经系统。

这些都是现代医学无法治愈的堪称灾难性的疾病。

很可能正是这种还原论的方法,将大脑及其各种脑部疾病视为与身体其它部位分开而存在,使我们不能发现导致这些可怕的疾病的根本原因并进行治疗。

与这种普遍存在的还原论相反的是“整体论”(holism)的观念。

整体论认为身体各个部位和系统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整体,并且认为这些看似分开的部分实际上也影响着身体其它部分。

再举一个例子。

现在俄罗斯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全世界的球迷为之狂欢。

每一场比赛的进球,从还原论的角度将专注于每一位得分的球员。

另一方面,整体论的观点则是专注于整个团队。

一个球员的优秀并不能决定团队的最后胜利,所有球员的默契配合才是最后制胜的关键。

我们的身体亦是如此,身体各个部分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可能破坏我们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影响我们的整体健康。

中医药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

中医药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

2007 第九卷 第一期 V o.l9N o.1本期中医药现代化科技论坛: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的发展编者按 ∀系统生物医学#是系统论与医学在全新的技术背景下的结合,在系统理论指导下,把人体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加以研究。

通过大规模提取各类生物信息,深入研究基因组、蛋白组和代谢组等生物信息与环境信息的相互作用,阐明发病机理,研究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从而引领现代医学进入预测性、预防性和个性化的时代。

中医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整体观#、∀动态观#、∀辩证观#是中医理论的特色,与系统生物医学的研究思路不谋而合。

2006年11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的发展#的香山科学会议第291次学术讨论会,陈竺教授、刘德培教授、王永炎教授和陈凯先研究员担任会议执行主席。

医药学、中医药学、中西医结合、生命科学、系统科学、哲理数学、化学等相关学科的35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中心议题有∀系统生物医学与中医药#、∀复杂性系统科学方法与中医药的发展#、∀系统生物学的思路和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医学发展趋势和前景分析#。

与会专家围绕系统生物(医)学、复杂性系统科学与中医药的发展、中医的发展如何借鉴系统生物医学等现代生命科学文明成果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

为使广大读者深入了解会议的核心内容,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心协助下,本刊组约了会议的重点稿件将陆续刊载,以飨读者。

中医药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王永炎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北京 100700)摘 要:本文论述了中医药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

作者认为: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需要在整体论、系统论指导下的还原分析,应融入非线性复杂性科学;中医药学是科学人文水乳交融的学科,他体现了中医学原创思惟、原创成就与原创的优势;组学的发展,带来了海量的数据,对海量数据的处理亟需系统论意义指导下的还原分析;中医从整体论的角度出发,从望闻问切对神色、形态、症状、体征信息的收集、观察,进一步分析证候,证候就是一种生理、病理的过程与状态。

从系统论到还原论看中国近现代医学的发展

从系统论到还原论看中国近现代医学的发展

Vo 1 . 2 8 No . 2
J u n . 2 0 1 5
观事 物而 不善于 用定 量测定 ,只善用哲 学 思想指 导 医学 ,缺乏数 理统计 学方 法来 验 证 医学 ; ( 4 ) 多 以实 践 经 验 ,而 缺 乏 实 验 论 证 J 。 上 述 主 要 因素结 合 的结果 ,导致 西方 医学 逐渐取 代 了传统
思 维 ,故 其说 服 力 不 足 ; ( 2 )论 表 象 较 多 ,内 部 实质 较少 ,由此而来 论 客观整 体详 细 ,论 微观
结构不足,论功能变化详细,论机体微结构运动
不 足 ;( 3 )主要 用 直观 的定性思 维方法 判 断客
作者简介 :梁子聪 ( 1 9 8 6一) ,男,在 读硕 士研 究生,主要从事 中医药基础及临床研 究。

8 2・
第2 8卷 第 2期 2 0 1 5年 6月
黔 南 民 族 医 专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Q i a n n a n Me d ic a l C o l l e g e f o r 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
地位 。 中国和西方 两种 完全不 同 的医学 流派之 间
医学理论体系,具有浓厚的中医特色。中医理论 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 ,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整
体和谐 、协 调 和 统 一 ,认 为人 体 是 一 个 有 机 整 体 ,既强调人 体 内部环 境 的统一 性 ,又注 重人 与 外界 环境 的统 一 性 ¨ J 。 因此 人 体 的 健 康 或 者疾
此受到牵连。《 黄帝 内经》也 阐述人体的整体系 统中各个器官之间相互联系,单一器官发病必然 逐渐累及其他器官 ,如 “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 当先实脾” 等,为中医认识人体 生理病理提供 了理论 依据 ,并 作 为后人认 识 、诊断 、治疗 、预

探讨中医学还原论思想与系统论思想[权威资料]

探讨中医学还原论思想与系统论思想[权威资料]

探讨中医学还原论思想与系统论思想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中医学与西医学在对人体健康与疾病同一对象进行研究中发现了不同的现象和规律,指导中西医学研究人员的哲学思想不同以及思维方式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

通过对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伤寒论》、《瘟疫论》的研究,探索发现中医古籍中的还原论思想与系统论思想,以深刻理解中医学术形成的深刻哲学背景。

关键词:还原论思想;系统论思想;中医学B028 文献标志码:A 1002-2589(2014)08-0051-02众所周知,中西医之间的学术思想存在着深刻的差异。

一般认为,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孕育这两种医学的哲学背景不同,以及在各自的哲学背景下产生的思维方式不同。

西医学的哲学背景是古希腊的原子论,随着16世纪以后欧洲原子论思想的复兴,在自然科学研究中逐步形成了还原论思维方式,西医学很自然地借鉴并采纳了还原论思维方式。

中医学的哲学背景是中国古代的元气论,元气论对世界的理解与西方的原子论非常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中医学接受了元气论的思想,把它贯彻到临床实践中,很自然地形成了朴素系统论思维方式。

所以,学术界普遍认同中西医之间的学术差异内在本质是系统论与还原论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

这就容易使人们产生误解,误认为中医学中只有朴素系统论思维,而没有还原论思维。

笔者认为,中医学在病因寻求中多有还原论思想,而在病机分析以及治法探讨中多采用系统论思想。

一、中医学中的还原论思想“还原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认为复杂事物是一些更为简单、更为基本的成分的组合物,主张把复杂事物分解为简单的成分来研究,从低层次规律来解释高层次现象,把宏观现象降解为微观现象,从微观现象来解释宏观现象。

西医学在16世纪开始的医学革命中冲破神学的禁锢,移植自然科学的还原论思维方式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知识发展了对人的还原研究,形成了医学还原论思维。

西医学的还原研究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

论还原法与系统法在现代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论还原法与系统法在现代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论还原法与系统法在现代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王宏梗
【期刊名称】《医学与社会》
【年(卷),期】2000(013)002
【摘要】@@ 科学发展史表明,一门学科的发展除了依赖于科学技术对它的渗透,还依赖于研究方法的发展.医学的发展亦不例外,还原方法在医学发展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现代医学向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发展、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体系之后,在其进一步发展中,就暴露出还原方法的历史局限性.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王宏梗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州,35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2
【相关文献】
1.浅谈PACS系统在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J], 胡智军;吴向阳
2.用乙炔还原法和15N同位素稀释技术测定花生的固氮作用 [J], Khan,MK;陈永水
3.我国比较医学研究的开创、发展及在现代医学科学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J], 贺争鸣;李冠民;荣瑞章;李根平
4.薛晓艳:
重症医学在现代医学发展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J], 陈延新;麦丽斯
5.“实验还原法”突破光合作用曲线难点 [J], 田洪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学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

医学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

医学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医学研究中的系统论与还原论是两种重要的理论方法,它们在医学研究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系统论与医学的关系)

系统论与医学的关系)
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物质要素)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具有以下特点:整体性、有机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和预决性。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2)结合临床工作,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人体就是一个系统。从西医上面讲:由各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结构叫系统。人体共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现代西医随着科学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可是人体生命系统和疾病形成的病因问题,使西医治愈不了艾滋病、癌症、糖尿病等许多疑难病。而中医理论则是把人体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反对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片面观点,中医里面的经络和穴位,引出来了人体另外的一个生命循环系统,揭开人体另外的奥秘,这就是人体隐形循环系统与人体生命的联系,是人类的伟大成果。因此,我们临床医生在工作中不要孤立的看待患者的某一种疾病,要用系统的观点来诊断疾病治疗疾病,为患者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学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

医学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

・理论研究・医学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3李梢1王永炎2(1清华大学北京100084李梢,男,31岁,医学博士,副教授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No .2003CB517106,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No .20036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30200365,90209002(2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100700摘要:探讨系统论与还原论在医学研究中的关联关系,认为医学研究中应重视系统意义下的还原分析,重视“实体到功能”与“关系到功能”的交融,提出设计、计算与实验等从还原到系统的研究策略与方法。

并对新世纪科学背景下,医学、生命科学的一些发展动向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朝向“信息与系统”的医学研究的若干趋势,及其对中医药现代研究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系统论;还原论;系统生物学;医学;中医药中图分类号:R2203在当前生命、信息、材料等众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大科学背景下,医学、生命科学的发展也不断呈现新的动向,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临床医学注重从经验模式向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模式转变,医学、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正从20世纪的还原论研究转向21世纪的系统论研究[1]。

以整体性研究为特征的系统生物学(Syste m s B i ol ogy 成为“21世纪医学和生物学的核心驱动力”[2],并朝向了预测(Predictive 、预防(Preventive 及个体化(Pers onalized 的新的医学模式[3]。

以上趋向既是医学生命科学长期积累的结果,又是其发展的必然。

本文试对医学研究、发展过程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系,做一初步探讨。

1系统论与还原论在医学研究中的关联关系111还原论与系统论的特点“还原论”认为整体乃部分之和,整体可分解为各个局部来认识。

医学、生命科学的研究走过了漫长的、以还原论为基础的科研道路,促进了经典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的形成,以及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的发展,并推动了近代科学的昌明。

医学模式的四个发展阶段

医学模式的四个发展阶段

医学模式的四个发展阶段医学模式(medicalmodel)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总体的认识,并成为当时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也是一种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

在医学的发展进程中大体经历了四种医学模式。

1.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起源于原始社会,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相信“万物有灵”,将疾病看作是神灵的惩罚或恶魔作祟所致。

人们治疗疾病的手段或者祈祷神灵的保佑或宽恕,或者采取驱鬼或避邪的方式免除疾病。

今天在一些偏远地区或某些文化中还可见到这种模式的遗迹。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大约与公元前3000年左右出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人体的物质基础和疾病的客观属性医学教育`网整理。

以中国古代中医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及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等人提出的“体液学说”等为代表。

这一模式的哲学观以朴素的唯物论、整体观和心身一元论为基础。

3.生物医学模式公元十四、五世纪以来,西方文艺复兴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也大大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

哈维创立了血液循环说并建立了实验生理学的基础,摩尔根尼关于疾病的器官定位的研究、以及魏尔啸创立的细胞病理学等一系列成果奠定了现代医学的基石,也标志着生物医学模式的建立。

到今天为止。

生物医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和细致。

但是,这一模式也使心身二元论和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成为主导,使人们忽视了疾病与健康的相对性以及人的生物、心理、社会诸因素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

因此这一模式本身也存在着内在的缺陷,并在医疗实践中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模式的挑战”,批评了生物医学模式“还原论”和“心身二元论”的局限,并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

这一模式并不排斥生物医学的研究,而是要求生物医学以系统论为概念框架、以身心一元论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医学教育`网整理,既要考虑到病人发病的生物学因素,还要充分考虑到有关的心理因素及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将所有这些因素看作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7)医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7)医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7)医学发展的三个阶段(7)医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哲学研究告诉我们,⼀个正确理论的产⽣有三个阶段。

第⼀是感性阶段,第⼆是分析研究阶段,第三是理论研究阶段。

医学是⼈类对⽣命规律的认识,这个认识也离不开哲学所揭⽰的这三个阶段。

与认识过程这三个阶段相对应,医学也就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与感性认识阶段对应的是古代经验医学,与分析研究阶段相对应的是现代实验医学,与理性认识阶段相对应的应当是系统医学(后现代理论医学)。

⼀古代经验医学许多有悠久历史民族都有⾃⼰经验医学,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我们中国的中医学。

经验医学就是将经验直接应⽤于临床⽽对医学机制的说明,不是⽤医学这门⾃然科学,⽽是⽤物质运动的⼀般理论,即⽤哲学理论来解释。

古代的这种容⾃然科学与哲学为⼀体的哲学叫做“⾃然哲学”从原因到结果之间的⼀段空⽩,只能⽤哲学推理相联系。

⼈们公认,这种理论属“⿊箱理论”。

经验医学所产⽣的时代是在⼈类社会的古代,它所研究的物质对象是⼈体的整体,它所⽤的研究⽅法是⿊箱理论,它思维⽅法是朴素的辩证法。

本⽂在《⼆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中的《(⼆)感性认识阶段——古代⾃然哲学——朴素辩证法》⼀节的论述中,已经对:1 古代整体论科学。

2 关于整体论的说明(1)整体论的特点:(2)整体论的局限3 朴素辩证法不是辩证法等内容进⾏了说明。

中医学作为⼀个古代经验医学,完全符合这些论述所说的内容。

这⾥就不再重复。

中医问题是本⽂讨论的重点。

但是,我们的⽅法是在准备了必要的知识以后再开始讨论。

我们为⼤家准备的知识,是关于科学发展和医学发展的过程和内容的全⾯的宏观的知识。

知道了科学技术总的发展情况,知道了医学技术总的发展情况,也就知道了中医在宏观科学技术和宏观医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位置,也就知道了中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法。

在我们传统的讨论中,⼤家往往是就事论事,就⾃⼰的知识发表⾃⼰的意见,因为每个⼈知识⾯的不同,意见也不相同,并且因为没有共同的知识结构,也不能使⾃⼰接受别⼈的意见。

第三代生命科学论之“整体论-还原论-系统论”螺旋发展

第三代生命科学论之“整体论-还原论-系统论”螺旋发展

《第三代生命科学论》之——“整体论-还原论-系统论”螺旋发展作者:颜丙强张涛还原论是整体论的辩证否定,系统论又是对还原论的辩证否定,科学的思维方式出现了“整体论-还原论-系统论”的三段论螺旋发展,在前进、上升中表现出深刻的内在继承性和历史逻辑性。

1、正确认识整体论、还原论、系统论三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整体论、还原论、系统论三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要认识从古代整体论到近代还原论,再到现代系统论,是思维方式发展的历史必然。

另一方面,又要正确认识整体论、还原论、系统论三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原则差别。

在今天,要特别注意认清从还原论向系统论转变的必然性,以及系统论思想原则上区别于还原论思想的根本特征。

一种说法,系统论是整体论与还原论的相加或统一。

这种概括有一定道理,强调了系统论吸收了整体论和还原论的各种合理内核,是基于又高于整体论与还原论的。

但是,这样讲述抹杀了系统论的新发展及其与整体论、还原论的原则性区别。

系统论不但吸收了整体论和还原论的所有合理内核,而且克服了整体论和还原论的局限,更重要的是,它有了新的创造,提出了只属于系统论的全新的观点和方法,这主要体现在系统论所特有的基本原理中。

系统论是一种划时代的新发展,已经在螺旋式发展轨迹上进到了高一层次。

2、系统论与整体论的联系与区别系统论吸收并发展了整体论的整体观点,强调了整体与部分的原则性差别,把注意的重心放在系统整体上。

但是,整体论没有打开整体,不了解整体内部的复杂内容,更不了解整体性的根源。

系统论对整体的研究吸收了还原论的合理内核,打开了整体,认识了整体内的各种复杂情况,克服了整体论的局限。

同时,又克服了还原论在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时,割断和破坏各种相互关系的局限,揭示了相互关系的存在及其重大意义,并从更深层次上揭示出相互关系的有序性机制和自组织机制,阐明了系统的整体性的根源和达到整体最佳的途径,因而具有更加完备的性质。

3、系统论与还原论的联系与区别系统论是在还原论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吸收了还原论的一切合理内核。

中西医矛盾的背后——东方的系统论对西方的还原论

中西医矛盾的背后——东方的系统论对西方的还原论

中西医矛盾的背后——东方的系统论对西方的还原论现代不少人由于西方科学解释不了中医,就抱残守缺,把经典作为真理的标准,这其实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真正的真理在中间,中医来源于哲学,科学来源于精密仪器的观察,两者本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为什么一定要对立起来呢?哲学之所以有价值,就是因为它是建立在万物归一的基础之上的,它告诉我们,人和万物一样,不仅由同一种物质组成,也由同一个原理支配,所以,人存在与发展的原理就是万物存在与发展的原理,认识了自己,也就认识了自然。

哲学就是一门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大自然最普遍规律的学问。

显然,哲学方法其实就是系统方法,它根据万物在运动原理上的统一性,通过系统间的类比来认识万物。

有了这种方法论,我们就可以从宏观系统来认识微观系统,从可观察的系统现象来认识不可观察的系统现象,进而得到对自然更本质的认识。

西方科学解释不了中医,并不是中医不科学,而是整个西方科学体系的前提假设出了问题,它一不承认物质在空间中的连续性,使生命问题成了不解之谜;二不承认物质彻底的统一性,使普遍联系问题成了不解之谜。

正是这些核心问题解决不了,西方科学至今对自然秩序的存在无法解释,更不可能解释秩序的人。

西医学建立在西方科学之上,它不仅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忽视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这样的医学本身就是很局限的,拿它来解释中医,无疑就是缘木求鱼。

中医是建立在对人与自然、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认识之上的,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得出了疾病的外因是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认识到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就得出了疾病的内因是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

而研究人与自然、整体与局部关系的科学是什么?当然是系统科学。

也就是说,中医背后的科学体系是气一元论基础上的系统科学,而西方科学的核心是还原论体系,它当然解释不了以系统科学为支撑的中医。

那么为什么西方科学走向了还原论?东方科学却走向了系统论呢?原来,科学都是建立在假设之上的,有什么样的前提假设,就有什么样的科学体系。

从还原论到系统论浅析医学的发展(一)

从还原论到系统论浅析医学的发展(一)

从还原论到系统论浅析医学的发展(一)浅析西医还原论的发展模式与中医系统论的发展模式,从两种医学的发展模式看中、西医学的理论结合。

还原论是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如生命运动)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机械性方法。

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被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不因外在因素而改变其本质,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本质 〔1〕 。

这在诊治疾病中就强调局部定位,这一特点与传统的原子论自然观是一致的。

这就把人视为“机器”,把疾病视作机件失灵,由此西方医学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寻找失灵的机件上,着眼从部分、细节和微观机制上研究和诊治疾病。

他们沿着人体的层次结构,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进而到量子水平;从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领域,对各个层次上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对医学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且形成了近代生物医学模式,西医学的主要成就就是在运用分析还原方法取得的。

当今医学领域内,有一种趋势就是研究的问题越微观就越科学,微观才是生命的本质。

西医学的精华就是通过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途径将人体还原为独立的器官、组织、细胞、蛋白或基因,希望通过对单个细胞,蛋白或基因的研究找出影响生命运动规律(即导致疾病)的最微小最特异的生物学变化。

但它侧重于线型关系,忽视致病因素的因果网络作用,把医学研究的视角仅仅投射在人体自身某一层次的病变上,只重疾病、重治疗、重个体、重局部病变、重生物性因素。

很多疾病有可还原性的一面,可找到特定部位,或微观机制的生理、病理变化。

但部分与整体、生命现象与非生命现象之间有质的不同,因此,人体和疾病有不可还原性的一面。

完全用还原方法来探求错综复杂的疾病现象是不可能获得对疾病的全面认识的。

例如,在现代社会,居于前三位死因的心血管疾病、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心理紧张、人格差异、行为不良和环境污染等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光靠生物学手段要解决这类疾病的防治问题显然鞭长莫及 〔2〕 。

浅谈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看医学的发展

浅谈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看医学的发展

浅谈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看医学的发展摘要:本文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还原论、系统论和医学的概念,并指出医学的两大体系—西医和中医差异的背后是各自起源的哲学基础不同,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其方法论上。

具体来说,西医是在还原论指导下发展而成的,而中医则是在系统论的指导下发展壮大的。

进入21世纪以来,医学飞速发展,中西医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还原论指导下的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医学发展的需要,显现出不容忽视的缺陷。

于是系统论指导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诞生了。

在新的医学模式下,西医和中医两大医学体系也逐渐走向了一条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发展道路。

中西医结合是医学还原论和系统论有机结合的最佳形式,必将推动医学发展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还原论系统论医学医学哲学基础医学模式还原论是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形而上学方法。

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被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不因外在因素而改变其本质,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本质。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

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创立的。

系统论原则是整体性原则、结构功能原则、目的性原则及最优化原则。

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

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同时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医学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处理人健康定义中有关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状态的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

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看医学模式的转变

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看医学模式的转变
科 的 研 究 成 果 表 明 , 疾 病 表 现 形 式 的 认 识 , 由 传 统 的 对 已
研究 , 可推知整 体现象 的本质 。 在1 、7 早 6 1 世纪 , 由于 力学 和物理学的巨大成功 , 仿佛 任何科学问题都可以还原为物
理问题而得到解释 , 原论 也就应运而生了 。 可避免 , 还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 9 120 )5 0 1— 2 0 2 6 9 (0 6 0— 0 3 0 还原论是将 物质的高级运动 形式 ( 如生命 运动 ) 归结
为低 级 运 动 形 式 ( 机 械 运 动 )用 低 级 运 动 形 式 的 规 律 代 如 , 替 高 级 运 动 形 式 的 规 律 的形 而 上 学 方 法 。还 原 论 认 为 , 各 种 现 象 都 可 被 还 原 成 一 组 基 本 的要 素 , 基 本 要 素 彼 此 独 各
V 1 2 No5 o . 4. . Oc . o 6 t2 o
20 0 6年 1 0月
从还原 论到 系统论看 医学模式 的转 变
王 小英 .况立 洪 2
(. 1凯里学院政经系 ,贵州 凯里 56 0 5 0 0;2贵阳医学院 ,贵州 贵阳 5 0 0 ) . 50 0
[ 摘
要 ] 简 要 介 绍 还 原 论 及 系统论 的基 本 原 理 , 阐明 从 还 原 论 指 导 下的 生物 医 学 模 式 向 系统 论指 导 下 的 生 物一
物学的问题也就必须在物理 、 化学的层次加 以阐明才算是
得 到 了根 本 解 释 , 就 是 必 须 还 原 为 物 理 化 学 问 题 。 这 也 在
种 思 想 指 导 下 , 学 研 究 1 向微 细 方 向 深 人 , 大 体 水 医 3益 从

还原论和系统论的关系

还原论和系统论的关系

还原论和系统论的关系以还原论和系统论的关系为标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还原论是一种哲学观点,强调通过分析和解构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原理。

它的核心思想是将复杂的现象分解为简单的组成部分,通过研究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最终揭示事物的真相。

还原论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和归纳的过程,将事物还原到最基本的元素或原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

例如,在生物学中,还原论的方法被用来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分析细胞的组成和功能,揭示生命的基本原理。

而系统论则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观点,认为事物不能仅仅通过分析和解构来理解,而应该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事物的性质和行为是由其内部和外部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所决定的,而不仅仅是其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

系统论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研究事物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事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理解事物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例如,在生态学中,系统论的方法被用来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分析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揭示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还原论和系统论在方法和观点上存在一些不同。

还原论更注重分析和解构,将事物还原到最基本的元素或原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

而系统论更注重整体性和综合性,将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关注事物内部和外部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然而,尽管还原论和系统论在方法和观点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和结合的。

在实际的研究和应用中,还原论和系统论可以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还原论的方法来分析和解构事物,揭示其基本的元素和原因。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系统论的方法来研究事物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了解事物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通过将还原论和系统论相结合,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认识事物,得到更准确和深入的研究结果。

还原论和系统论是两种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分别强调分析和解构以及整体性和综合性。

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看医学的发展

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看医学的发展

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看医学的发展宦娣西南大学药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通过分析还原论及系统论的哲学观念,指出中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关键词:还原论,系统论,中药1.还原论与系统论1.1还原论还原论是主张把高级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的一种哲学观点。

它认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种现象都可看成是更低级、更基本的现象的集合体或组成物,因而可以用纸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

还原论派生出来的方法论手段就是对研究对象不断进行分析,恢复其最原始的状态,化复杂为简单。

近现代科学特别是物理学运用许多具体的研究方法,例如,实验方法,模型方法,统计与概率方法,类比方法等等,科学巨匠牛顿在构建他的引力学说中甚至还使用过历史方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牛顿和莱布尼兹发明了微积分,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数学分析方法,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在自然科学中,还原论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方法是把研究对象分解成部分,以为把每个部分都研究清楚了,整体也就清楚了。

按照这一方法论,当今生物学对生命的研究也到了基因层次,应该说已经研究得很“深入”了。

但现实情况却告诉我们,认识了基本粒子还不能解释大物质构造,知道了基因也不一定能回答生命是什么,这些事实使科学家们认识到“还原论不足之处正日益明显”。

这就是说,还原论方法由整体往下分解,研究得越来越细,这是它的优势方面,但由下往上回不来,回答不了高层次和整体问题,这又是它不足的一面,所以仅靠还原论方法还不够,还要解决由下往上的问题。

这就要求科学家要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问题。

1.2系统论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联系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

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

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看医学模式的转变_王小英

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看医学模式的转变_王小英

还原论是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如生命运动"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形而上学方法$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被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不因外在因素而改变其本质#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本质$早在!"%!#世纪#由于力学和物理学的巨大成功#仿佛任何科学问题都可以还原为物理问题而得到解释#还原论也就应运而生了$不可避免#生物学的问题也就必须在物理%化学的层次加以阐明才算是得到了根本解释#也就是必须还原为物理化学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医学研究日益向微细方向深入#从大体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到达基因水平$当今医学领域内#有一种趋势就是研究的问题越微观就越科学#微观才是生命的本质$医学的精华就是通过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途径将人体还原为独立的器官%组织%细胞%蛋白或基因#希望通过对单个细胞#蛋白或基因的研究找出影响生命运动规律!即导致疾病"的最微小最特异的生物学变化$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也聚焦于单个生物分子的改变上#认为每种疾病的发生仅由单个生物分子$蛋白或基因"的异常改变所引起#这个分子控制着其余的疾病过程#只要寻找到这个分子#再发展一种相应的药物去对抗就能治愈疾病$于是出现了以人体解剖学和抗生素为代表的生物医学模式$例如在癌症的研究方向#各国科学家都在致力于找到每种癌症的发病基因谱#发现异常基因#再将正常基因植入体内替代异常基因#以达到根治癌症的目的$试想#如果真能成功#那么人们将不会再谈癌色变$诚然#生物医学模式在保护人类的健康以及对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中#确实发挥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大大提高了医学的诊疗水平$然而由于该模式对疾病认识的片面性及局限性#造成医务工作者在防冶疾病的过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注意疾病的生物因素方面#而忽视了疾病许多重要的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中介作用$当还原论指导下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人类医学研究的需要时#这就需要更先进的方法论及更完善的医学模式#系统论及系统论指导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自然进入了人们的研究领域$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创立的$系统论原则是整体性原则%结构功能原则%目的性原则及最优化原则$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同时#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论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它不仅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而且也为解决现代社会中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系统观念正渗透到各个领域$在医学领域#将系统论运用于医学研究也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表明#对疾病表现形式的认识#已由传统的单因单果向多因单果以及多因多果的深层次转化#因而对疾病的认识也不只限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而发展成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高度统一#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牵涉到另外两方面#如躯体疾病可以引发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引发的适应不良可导致社会功能障碍#社会因素如人际关系紧张%矛盾冲突%压力等又可以导致心理困难出现#产生紧张%焦虑%抑郁%困惑%烦恼等$而长期的心理矛盾又是身心疾病产生的原因#所以应从生物%心理%社会三轴系统着手全面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预防$过去临床医师对待病人的基本任务是诊断及治疗#重视病人的生物!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王小英!!,/"-"#女#江西南昌人#凯里学院政经系副教授$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看医学模式的转变王小英!!况立洪"!!0凯里学院政经系#贵州凯里.."****(0贵阳医学院#贵州贵阳..****"!摘要"简要介绍还原论及系统论的基本原理!阐明从还原论指导下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系统论指导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其各个医学模式对疾病诊断治疗的作用!特别是在癌症研究方面的意义!并进一步构画了未来医学模式的蓝图#!关键词"还原论$系统论$医学模式!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第(/卷第.期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3!(/!42!.(**"年!*月"25678329:25;<=8>;?5@A<2548;@2783B=8C<=6D>E233=F=GC;!(**"!1!上接第"页#$!微观上创立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反"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农村女性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传统文化观念根深蒂固!我们应抓住村民自治的好机会!建立参与型政治文化!促使农村女性改变思想观念!敢于进行利益表达"首先!加强民主自治精神的宣传!制度的建立是迅速的!但精神的普及却是长期的!为使农村民主进一步深入人心!需要广泛宣传村民自治的民主精神!使村民和农村干部认识到村民自治的民主内涵!从而防止村民自治的走形"另一方面使农村女性意识到村民自治不仅仅是民主选举!更重要的是确立全体村民而不是少数村干部对村级事务的最高决策权!使她们认识到自己是村民自治的主体!唤起了农村女性的主体意识"实践告诉我们!当农村女性的主体意识被唤起!实现#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时!把参与国家的社会事务管理%参与村民自治看成是自己的份内事!以主人翁姿态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村庄建设时!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才有希望!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才有前途"正如英国学者赫而德指出&#如果公民有作为公民而积极行动的实际权利!也就是说!当公民享有一系列允许他们要求民主参与并把民主参与视作一种权利的时候!民主才是名副其实的民主’$(!)同时!自治信息要公开!农村女性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加上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闭塞!她们一直就少有民主体验!对于民主的形式和内容都缺乏了解*如果自治信息也如闺中之女!未能确实有效地将政治信息传递给农村女性!农村女性自然是难以参与自治*其次!完善改进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社会政治制度"它不仅改变农村的管理体制!它还改变人!包括农村女性的习惯%价值判断及其行为"如直接选举村委会成员的制度!让农村女性在民主管理中接受民主教育!一方面选举让她们感到自己是村落的主人!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从客体地位向主体地位转移"另一方面各种形式的竞选演说!激活了农村女性内心中参与的愿望!调动了农村女性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如此反复多次!自然在偏僻封闭的农村营造出民主的氛围%民主的环境"另外新出现的个人竞选的提名方式!它没有性别区分!没有潜在的性别约束!农村女性可以走到前台!脱离国家的襁褓!抛开比例性照顾!行使自己的提名权和选举权"实践告诉我们完善自治制度!改变传统的%权威趋向的政治文化!让农村女性真正参与自治!让农村女性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民主!才能看到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春天"参考文献!(")女村官&参政路上携手行(#)!中国妇女报!$%%&’"%’%(! ($)丰连根!李国征!等!四书五经全译,易经&)一*(+)!中州古籍出版社!,%%%&,-&!(&)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长沙&岳麓书院/,%%%&"(!!(0)吴理财!宗族与村庄政治(12345)6($%%&’%0’%7)"899:;33<<<6==>?6@>A6=B"(()C法D米歇尔!福柯福柯集)编选E(+)!杜小真!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FF7&$&F!(!)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FF7&&F7!"责任编辑!吴平#方面!忽视病人的心理%社会环境方面!导致许多心身疾病久治不愈*现代医学模式则要求临床医师在了解病人疾病和病史时!应从病人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变化出发!对病人所患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及诊断!从而制订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同样是在癌症的研究方面!以往人们都是致力于癌症的基因研究!认为找到癌基因就能解释癌症的本质!即重视生物因素的作用!但由于现代社会步伐加快!竞争日益加剧!往往一个人没有经过完善的社会化!其社会心理因素常常表现为恐惧%焦虑%紧张%绝望等一系列综合征!这些心理症状又是癌症的重要致病因素*因此单从基因水平来研究癌症本质是具有片面性的!只有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考虑才能真正认识癌症引起的原因*综上所述!由还原论指导下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转化成系统论指导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长足进步!人们不但重视生物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而且开始重视不良的心理%行为以及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作用!从而能更全面%更有效地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但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并不是最终的医学模式!今后我们还要以系统论作为指导思想!继续探索!找到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医学模式*未来社会!生物-心理-自然-社会医学模式将会展现在我们面前!除了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也日益被重视!人是在地球生物圈中进化形成的!人的生存需要空气%水%土壤和食物*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天体变化%四季的气候变化%空气质量和大气压力变化%地质变化%水质变化%动植物变化等生态环境的改变都势必影响人体的机能状态*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们正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但伴随而来的是树木的滥砍滥伐%工业废气废水及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等等不和谐因素!最终导致大气臭氧层的变薄%酸雨的增加及台风暴雨的肆虐等*人们生活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自身机能状态将发生适应性改变!如果适应不良将导致疾病发生!当今世界!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数逐年增多!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数量更是高居不下!除了人们熟悉的细菌%病毒感染及吸烟因素与之有关外!大气环境污染也成为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因此!我们不能以牺牲自己居住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科技的发展及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善待地球也就是善待人类生命*将自然因素和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融入在医学模式中是社会一大进步!人们将不再单纯地注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是将疾病研究重点上升到医学预防保健的高度!因病治病是下策!只有将疾病防患于未然才是上策!只有这样!全民健康才能真正得到保障!才能真正建立和谐社会*"责任编辑!吴克非#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月!!!!!!!!!!!!!!!!!!!!!!!!!!!!!!!!!!!!!!!!!!!-0。

基础医学研究进展的还原论与系统论

基础医学研究进展的还原论与系统论

基础医学研究进展的还原论与系统论
卢雯静
【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
【年(卷),期】2005(026)023
【摘要】从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到糖组学,以还原论为哲学指导的医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辉煌成果,与此同时,以系统论为哲学指导的系统生物学也日益受到关注,更被誉为新世纪生物学、医学研究的核心驱动力.还原论是系统论的基础和条件,而系统论则是还原论的归宿和终点,整个基础医学的研究进展经历了一场由还原论到系统论、再实现还原论与系统论辩证统一的演化过程.医学科学的发展历程闪耀着人类哲学理性思考的光辉,同时哲学思维也对医学研究进展做出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卢雯静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2
【相关文献】
1.探讨中医学还原论思想与系统论思想 [J], 郭锐;刘霁堂
2.从系统论到还原论看中国近现代医学的发展 [J], 梁子聪
3.还原论和系统论 [J], 宋牮
4.从还原论、整体论到系统论:环境法学方法立场的省思 [J], 杜寅;高颖
5.从还原论、整体论到系统论:环境法学方法立场的省思 [J], 杜寅;高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看医学的发展摘要:本文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还原论、系统论和医学的概念,并指出医学的两大体系—西医和中医差异的背后是各自起源的哲学基础不同,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其方法论上。

具体来说,西医是在还原论指导下发展而成的,而中医则是在系统论的指导下发展壮大的。

进入21世纪以来,医学飞速发展,中西医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还原论指导下的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医学发展的需要,显现出不容忽视的缺陷。

于是系统论指导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诞生了。

在新的医学模式下,西医和中医两大医学体系也逐渐走向了一条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发展道路。

中西医结合是医学还原论和系统论有机结合的最佳形式,必将推动医学发展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还原论系统论医学医学哲学基础医学模式还原论是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形而上学方法。

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被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不因外在因素而改变其本质,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本质。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

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创立的。

系统论原则是整体性原则、结构功能原则、目的性原则及最优化原则。

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

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同时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医学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处理人健康定义中有关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状态的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

现在世界上医学主要有西方微观西医学和东方宏观中医学两大系统体系。

在漫长的医学发展史上,起源于不同文化的医学体系有着明显的内在的哲学差异。

还原论思维是形成西医学术特色的内在根据,要正确地认识西医学的特色及其与中医学的差异,需要深入地理解还原论思维的性质和特点[1]。

还原论思维的思想基础是原子论,原子论的基本观点转化成为还原论思维的基本原理"还原论思维的主要原理是:第一,组合一分解。

原理认为世界万物是由分散存在的原子组合而成的,因而可以分解,可以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再把部分分解为更小的部分,直到认为适宜的程度。

第二,原子一还原。

原理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只要一层一层地降解,还能到其本原—原子,就可找到事物或现象的终极原因和解释。

第三,粒子一实体。

原理原子论设想的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体粒子,因此还原的目标是要寻找到作为事物本原的实体粒子(原子或其化身)。

把这样的原理贯彻到科学研究中,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来研究,从部分来解释整体;把高层次降解为低层次来研究,从低层次来解释高层次;把宏观现象降解为微观现象,从微观现象来解释宏观现象。

可以说,没有还原论思维方式,就没有现代的整个西方医学。

这种思维方式至今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占统治地位。

西医学的还原论思维既遵循着还原论思维的一般原理,又具有医学专业的特征,其基本特点可概括为:第一,遵循还原论的组合一分解原理,"认为人的整体由部分组合而成,复杂的高层次由简单的低层次组合而成,因而具有可分解性,可以解剖研究为基础,把人的整体分解为各部分,再把各部分分解为更加细小的部分,从部分微观来解释整体!宏观"。

第二,遵循还原论的原子一还原原理,"把作为生物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高度统一的人还原为生物学客体,再把人的生理、病理内容还原为物理化学过程,最终目标是寻找作为疾病本质的微观实体和作为病原本质的微观粒子"。

还原论思维在历史上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它克服了整体论思维的局限,开辟了打开整体向部分微观深入的道路,使科学认识第一次达到了精确严格的程度。

这是近400年来自然科学获得巨大进展的一个基本条件。

但还原论思维也存在局限性:第一,组合一分解原理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世界和事物不仅有可分解还原的一面,更有不可分解、不可还原的一面,还原论思维无法理解和研究不可分解、不可还原的对象和内容"人也是分化系统,虽然可以把人体分解为器官、组织、细胞,但这些部分离开人体就不能单独存在。

整体的性能不能分解为部分的性能,不能把人的整体属性、功能、行为分解为器官、组织、细胞的属性、功能、行为。

第二,原子一还原原理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世界本原的原子不存在,世界的本原不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实体粒子。

现代科学认为,能量实际上是构成所有基本粒子的实体,从而也是万物的实体。

不能把高层次的现象和规律还原为低层次的现象和规律,在事物的层次结构中,不可能在下一层次找到上一层次的性能及其本质。

第三,还原论思维在医学领域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

人是最典型最高级的分化系统,虽然从特定的角度可以进行一定的分解、还原研究,但人在本质上是不可分解、不可还原的。

人的不可分解、不可还原的特性更基本内容更多样,但都落在还原论思维的视野之外。

第四,原论思维不适合研究复杂性现象和规律。

还原论思维通过还原、降解,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但是,复杂现象的复杂性内容和机制是不可简化的。

例如,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特性,相互作用、功能性结构等,还原论思维无法涉及这些内容的研究。

朴素系统论思维是形成中医学术特色的内在根据,要正确地认识中医学的特色及其与西医学的差异,需要深入地理解中医学的朴素系统论思维的性质和特点[2]。

中医学之所以形成朴素的系统论思维,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方面,在客观上,中国没有西方那样的原子论!还原论思想,虽然早期曾出现过类似的思想观点,但没有得到发展,在中国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元气论—朴素系统论思想。

中医学是在这样的思想母体中孕育成长起来的。

另一方面,在主观上,中医学具有其他医学所没有的特殊条件,即几千年的发展没有间断过,并且一直掌握着世界上最大的临床样本,在临床实践中长期地大量地反复地接触和认识世界上最典型的系统—人。

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系统特性和系统规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必然地反映到中医学的认识中,形成其系统论思维。

中医学接受了中国传统的系统论思维方式,把它贯彻到临床实践中,很自然地侧重于研究和掌握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系统特性和系统规律,形成了中医学的朴素系统论思维。

这主要体现在:在学术思想上,所持的观点与还原论思维相反,不是组合一分解,原子一还原观,而是分化一整体,元气一系统观,把人理解为分化系统,强调其整体性、不可分解性、不可还原性,理解和调节其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特性。

在学术内容上,气化、阴阳、藏象、经络、辨证论治等理论及其在临床的应用,所反映和调节的主要是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系统特性和系统规律,人的整体性、联系性、动态性、有序性等特性和规律,都得到深刻的反映和有效的调节。

在防治方法上,是遵循着人的系统特性和规律进行考察和调节,形成了朴素的系统方法。

近几十年来,关于中医学思维方式的性质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研究,所取得的基本认识是,朴素系统论思维是中医学思维方式的本质,是形成中医学术特色的内在根据,是中医学在未来发展中具有的一种优势;中西医之间学术争鸣的内在本质是系统论与还原论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3]。

通过近几十年来的研究,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由还原论指导下的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中,对疾病认识的片面性及局限性造成医务工作者在防冶疾病的过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注意疾病的生物因素方面,而忽视了疾病许多重要的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中介作用,不利于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的生理机体健康。

于是当还原论指导下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能完适应人类医学发展的需要时,也就需要更先进的方法论及更完善的医学模式。

系统论及系统论指导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自然进入了人们的研究领域[4]。

在该模式下,生物、心理、社会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高度统一。

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牵涉到另外两方面,如躯体疾病可以引发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引发的适应不良可导致社会功能障碍,社会因素如人际关系紧张、矛盾冲突、压力等又可以导致心理困难出现,产生紧张、焦虑、抑郁、困惑、烦恼等。

长期的心理问题矛盾又是身心疾病产生的原因,所以应从生物、心理、社会三轴系统着手全面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预防[5]。

综上所述,由还原论指导下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转化成系统论指导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过程,同时也是中西医克服各自缺陷,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的过程。

这无疑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长足进步[6]! 人们意识到不但要重视生物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而且开始重视不良的心理、行为以及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作用,从而能更全面更有效地提高疾病的诊疗防治疾病的水平,保障人类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1] 试论医学还原论_顾兆康·哲学与医学·1983年第8期[2] 探讨中医学还原论思想与系统论思想_郭锐·哲学研究·1002-2589(2014)08-0051-02[3] 医学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_李梢.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第28卷第5期2005年9月[4] 以系统论为指导全方位贯彻现代医学模式_谭得俅·医学与社会·1999年8月第12卷第4期[5] 医学发展趋势和前景分析_苏式兵·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第9卷第1期[6] 中西医结合是系统论与还原论统一的最佳形式_丰哲·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 年第3 卷第1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