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无线传输干扰原理

合集下载

2.4G干扰

2.4G干扰

2:软压采集卡类
25878-13Z CX23880,881,882,883-39 CX23416-17 SAA6579T SAA6752HS SAA7108E SAA7111AHZ SAA7113H SAA7114E SAA7114H SAA7115AHL/HL SAA7117AH SAA7118E/H SAA7119E/H SAA7120H
TSB81BA3PFP TSB82AA2PGE
TI双芯片
TSB12LV26P2T TSB41AB3PFP
SAA7113 SAA7130 SAA7134 CX23881/2/3
如有需要交流可至电 0755-28594869 MO:1351058 2672 Q Q:8580 6690 邵生
3:嵌入式DVR
TW2700 TW2804 TW2814 TW2815 TW 2816 TW2824 TW2834 TW2835 TW2836
4:消費類
TW8800 TW8806 TW8807 TW8808 TW9906 TW9908 TW9910 TW9920
5:PCI橋芯系列芯片
8 D( ^/ ?* Z# @3 ?0 t3 \1 b: j4 F& ~) y i: c
以上说的都是几率高低。几率低不等于完全不受干扰。几率高也不一定就一定干扰。倒是了解2.4G无线电波传输的特点,避免在容易受到干扰的环境中玩模型来的更实际一些。% f/ C/ @: L( @! ^& A
! Y! D5 ?7 m* j建议:
2.4G的频率比40/70M的频率高了30-60倍。根据波长×频率=光速的原理,2.4G(大约0.12米)的波长是40/70M波长(大约4.2-7.5米,短波,是我们常见的短波电台的波长几分之一)的30-60分之一。也就是绕射能力很弱。这个频段属于微波频段。微波由于绕射能力弱,所以传输基本是视距直线传输。中间不能有可以格挡无线电波的东西。中间只要有可以格挡无线电波的东西,比如金属板(铝箱箱体的金属板,金属导体是很好的无线电波屏蔽材料),信号强度就会大大下降。由于无线电波存在干涉的现象,而微波波长很短。所以靠近金属物体即使没有被遮挡,也可能会因为金属板反射的无线电波折回,与发射的无线电波发生干涉(叠加后有些地方信号增强、有些减弱)而造成信号强度下降。而象树叶之类的较大面积的自然生物或者物体对微波也有一定的遮挡作用(没有金属那么强,但还是有,另外因为树叶是晃动的,所以干扰可能是不规律、间断的)。所以如果在有树林环绕的地方玩飞机(郊外被公路和山边树林环绕的场地,公路边一般有防护林带),2.4G的控最好不要让飞机飞出远处的树林之外(被树林遮挡的短时间内,操控者根据遮挡前的航线、速度和飞行时间的测算(心算)来保证飞机不撞树并绕过树林飞回来)。因为由于2.4G受到的衰减更大,所以失控的概率更高(不一定就失控,因为发射机的功能如果较大,可以克服衰减,也不会失控)。另外雾气(空气中悬浮的微小的水滴)、雨水、烟雾、沙尘对微波都有散射和反射作用。会降低接收机的信号强度,并可能会造成失控。有个间接的实际例子可以证明微波的这个缺点。中国移动在2000年与中国电信(后来的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的前身)刚分家的时候,凑巧又赶上用户大发展,不得不大量快速上无线基站。基站到移动交换机需要有有线传输。但由于建站太快,来不及拉光缆(非常稳定可靠),就不得不用微波传送电话信号。那时的手机在城区用户密集地区掉话率要比现在高2个数量级。特别是雨雪天气、用户投诉率会急剧上升。原因就是因为微波传输性能在雨雪天会变差的特点。后来移动不得不到处挖沟埋光缆,逐步替换微波连接的基站。2、3年后才缓解了这一问题。; L; L1 V. m5 h- N: y- X. M

无线电波的传输与干扰

无线电波的传输与干扰

无线电波的传输与干扰无线电波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波,能够在空气中传输电磁信号。

广泛应用于通信、遥控、雷达、无线电视等领域。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波的传输与干扰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一、无线电波的传输无线电波的传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发射功率、频率、障碍物、天气、地形等因素。

发射功率是指无线电发射机所输出的辐射功率,通常用瓦特(W)或毫瓦(mW)来衡量。

发射功率越大,无线电波的传输距离就越远。

频率是指无线电波的频率,通常用赫兹(Hz)来衡量。

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其传输性能也不同。

高频率的无线电波能够穿透建筑物和障碍物,但传输距离较短;低频率的无线电波传输距离较远,但难以穿透障碍物。

障碍物是指无线电波在传输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物,如建筑物、山体、森林等。

这些障碍物会影响无线电波的传输距离和质量,甚至导致信号丢失。

天气和地形也会影响无线电波的传输。

例如,在天气晴朗时,无线电波的传输距离会更远,而在阴雨天时,无线电波的传输距离会减短。

二、无线电波的干扰无线电波的干扰指的是无线电信号之间的相互影响。

无线电信号相互作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同频干扰、异频干扰、多径干扰等。

同频干扰是指相同频率的无线电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例如,当多个无线电台在相同频率上同时发射信号时,会发生同频干扰,导致无线电信号质量下降或丢失。

异频干扰是指不同频率的无线电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例如,当移动电话和微波炉同时工作时,微波炉的辐射会产生干扰,影响移动电话信号的接收和质量。

多径干扰是指无线电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被反射、散射、绕射等多种因素影响,产生多条信号路径,导致相互干扰。

例如,在城市中的无线电信号容易受到高楼大厦等建筑物的影响,产生多径干扰。

三、无线电波传输和干扰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无线电波传输和干扰问题,科技界和工业界在不断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

其中,最常见的方案包括调频、频段选择、发射功率的调节、抗干扰技术等。

调频是一种通过调整无线电发射机的频率等信息来控制信号传输距离和质量的技术。

微波传输和应用场景

微波传输和应用场景

微波传输和应用场景1. 引言微波传输是一种利用微波电磁波进行通信和传输的技术。

它在现代通信和科技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微波传输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2. 微波传输的原理微波传输是利用微波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微波是电磁波的一种,具有较高的频率和较短的波长。

微波传输的原理是通过发射器产生微波信号,经过传输介质传播到接收器,再将信号转化为可读的信息。

3. 微波传输的特点微波传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高速传输:微波具有较高的频率,可以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

- 大容量传输:微波传输可以同时传输多个信号,实现大容量的数据传输。

- 抗干扰能力强:微波信号的传输受外界干扰较少,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 传输距离较短:由于微波传输受到空气、建筑物等因素的影响,传输距离较短。

4. 微波传输的应用场景4.1 通信领域微波传输在通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无线通信,如手机和卫星通信。

微波信号可以在大范围内传播,实现远距离的通信。

同时,微波传输的高速和大容量特性,也使得它成为无线宽带通信的重要技术。

4.2 数据传输微波传输可以用于数据中心和网络的互联。

在大型数据中心中,微波传输可以实现不同数据中心之间的高速连接,提供快速而稳定的数据传输服务。

此外,微波传输还可以用于连接偏远地区的网络,提供可靠的网络接入。

4.3 卫星通信微波传输在卫星通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卫星通信需要将信号从地面传输到卫星上,再由卫星转发到目标地区。

微波传输可以实现地面到卫星的高速传输,保证卫星通信的稳定和可靠性。

4.4 雷达系统雷达系统是利用微波信号来探测和跟踪目标的技术。

微波传输在雷达系统中用于发射和接收雷达信号。

微波信号的高速和精确性,使得雷达系统可以实现准确的目标探测和跟踪。

4.5 医疗领域微波传输在医疗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微波传输可以用于医学成像,如MRI和CT。

微波信号可以穿透人体组织,获取人体内部的图像信息,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

微波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微波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微波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微波技术是当前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的一种射频技术,是将电能转换为电磁波的一种方法,具有高速和高频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卫星通信、雷达测量等领域。

下面将从微波技术的基础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微波技术的基础原理微波技术是利用高频电磁波的传递和反射特性,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其基础结构包括一对分立或单管射频放大器、高频调制器、混频器及频率合成器,以及微波处理模块等。

微波信号的传输距离取决于发射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其传输距离一般在50公里以内,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稳定、高速的传输,适用于点对点通信和广域网通信等多种应用场景。

二、微波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领域1. 无线通信微波技术在无线通信中应用非常广泛。

无线通信中,微波承载着通信信息进行传输,它的传输距离可以非常远,速度也能够达到非常快。

微波通信的优点在于其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同时也能满足加密传输等高级需求。

微波通信是当前广泛使用的通信方式,比如说电话、网络、卫星等通信系统。

2. 卫星通信微波技术在卫星通信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卫星通信中的微波数据传输是在太空中进行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数万公里或数百万公里。

微波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这种长距离传输时信息信号衰减的问题,同时还能够保证信息传输的质量。

微波技术可以实现卫星通信的数据传输和定位功能,特别是在重载荷传输和频段分配上,微波技术优势更为明显。

3. 雷达测量雷达测量是利用微波技术来测量目标的距离、方位和高度等信息的一种技术。

雷达测量中,微波信号通过目标反射后再回到雷达探测器进行接收,测量出目标的距离、方位等信息。

雷达测量的应用范围广泛,可在气象、海洋、航空等领域中实现目标检测、监测等功能。

三、微波技术在通信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波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

未来,微波技术将进一步提升通信传输速度和传输质量,同时也将加强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如与光通信技术的融合,将实现更高速、更低延迟的通信。

微波通信原理

微波通信原理

微波通信原理
微波通信是一种利用微波作为传输介质进行通信的技术。

微波通信具有传输速
度快、传输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在现代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微波通信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微波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波的特性进行信息传输。

微波是一种波长
较短、频率较高的电磁波,其波长通常在1毫米到1米之间。

由于微波具有较高的频率,因此可以携带更多的信息,并且能够实现更高的传输速度。

此外,微波在大气中的传播损耗较小,因此适合用于远距离通信。

微波通信系统通常由发射设备、接收设备和传输介质三部分组成。

发射设备负
责产生并发射微波信号,接收设备则负责接收并解码微波信号,传输介质则承担了传输微波信号的任务。

在微波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传输介质包括空气、光纤、卫星等,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微波通信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卫星通信、雷达系统等领域。

在无线通信领域,微波通信可以实现移动电话、无线局域网等系统的通信功能;在卫星通信领域,微波通信可以实现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链接;在雷达系统中,微波通信可以实现目标探测和跟踪等功能。

总的来说,微波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在现代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波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微波成像仪资料的无线电频率干扰

微波成像仪资料的无线电频率干扰

微波成像仪资料的无线电频率干扰[摘要]微波成像仪的作用是提高地表参数的遥感探测能力。

它是卫星的的主载荷之一,能够全天候实时动态跟踪监测台风等强对流天气,获取全球海洋上空大气可降水总量、地面降水量、云中液态水含量、洪涝与土壤湿度和干旱监测的重要信息;为灾害性天气监测、水循环研究、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提供重要数据。

无线电频谱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无形的自然资源,其有很多特征,比如有限性、排他性、复用性、易污染性、非耗竭性以及固有的传播特性等。

任何无线电设备通讯均离不开无线电频率,而基于上述的排他性与有限性的特点,无线电很容易受到干扰,从而影响到微波成像仪的检索产品和成像数据的质量。

本文对风云三号卫星上微波成像仪和无线电频率干扰做了概述,同时简介了两种检测无线电频率干扰的两种方法,即光谱分析法和主要成分分析法。

并以美国地区2011年5月12日获取的卫星资料为例,采用光谱差分法对该地区的无线电频率干扰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风云三号卫星;MWRI;RFI;光谱差分法1风云三号卫星概述1.1卫星简介风云三号(FY-3)气象卫星是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

FY-3卫星基础于FY-1卫星,在功能和技术上都有较大的提升。

卫星的主要任务:(1)天气预报,特别是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全球的温、湿、云辐射等气象参数。

(2)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

(3)探索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并为气候诊断和预测提供所需的地球物理参数。

(4)提供全球及地区的气象信息,为各种专业活动提供气象服务。

卫星轨道参数为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轨道标称高度约为836km ,轨道倾角为98. 75°,卫星发射窗口为降交点地方时10 :00~10 :20 ,升交点地方时13 :40~14 :00。

FY-3是由多颗卫星组成,它分为两个批次来生产及研发,发射后将应用15年左右用于在轨连续业务。

1.2风云三号星载遥感仪器技术性能1.2.1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具有10 个光谱通道,星下点分辨率1. 1km ,扫描范围为±55. 4°,扫描器转速360r/ min ,每条扫描线采样点数2048 ,量化等级10bit ,定标精度为可见光和近红外通道5 %(反射率),红外通道1 k(270 k),具有星上定标功能。

浅析影响微波通信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

浅析影响微波通信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

浅析影响微波通信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微波通信是一种以微波作为载波进行通信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雷达等领域。

微波通信的稳定性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通信质量和传输速率。

本文将从环境因素、设备因素和干扰因素三个方面,浅析影响微波通信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环境因素1. 自然环境天气条件是影响微波通信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

气象条件会影响微波的传播特性,比如多云、雨雪天气会导致信号衰减,影响通信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天线增益较大、功率较大的传输设备,以增强信号的穿透能力。

2. 地形条件地形条件也会对微波通信产生一定影响,山区、城市建筑密集地带等地形特点会影响信号的传播。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合理的传输路径,采用合适的天线高度和方向来减小地形对信号的影响。

二、设备因素1. 天线设计天线是微波通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安装质量直接影响通信质量。

合理的天线设计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减少信号损耗。

2. 设备选择微波通信设备的选择也会直接影响通信质量。

合适的发射功率、频段选择、天线增益等参数对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三、干扰因素1. 电磁干扰微波通信在使用过程中面临的电磁干扰问题十分严重。

这些干扰源可以是来自其他设备如电视、无线电等,也可以是人为频繁开关设备导致的电磁辐射。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选择频率较低的工作频段,使用滤波器和屏蔽罩等手段来减小干扰。

2. 多径效应微波通信中的多径效应会导致信号叠加、衍射等问题,影响信号的接收质量。

对于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分集技术、天线阵列等方法来减小多径效应的影响。

影响微波通信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因素、设备因素和干扰因素。

为了提高微波通信的质量和稳定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微波通信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满足人们对通信质量的需求。

信号干扰原理

信号干扰原理

信号干扰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信号干扰是指在通信或电子设备中,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信号发生失真、降低质量或无法被正常解析的现象。

信号干扰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电磁干扰:当通信线路或电子设备处于电磁场中时,电磁波会辐射出去,与其他设备的电磁波相互干扰,导致信号的受损。

例如,电视机靠近微波炉时会出现图像扭曲或声音干扰的现象,这是由于微波炉的电磁辐射影响了电视信号。

2. 导线干扰:当多个电子设备共用一根导线时,由于各个设备的信号相互干扰,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这种干扰主要是由于导线上的电流变化引起的电磁场相互作用。

例如,当电话线和电源线共用一根导线时,电话信号可能会受到电源线上的电流变化的影响而发生干扰。

3. 外部噪声干扰:环境中存在各种噪声源,如电力设备、电气系统、发电机等,它们会产生噪声信号,对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

例如,在无线通信中,电视塔、微波发射站等大功率信号源会产生强烈的干扰信号,导致手机通话质量下降或无法正常通话。

4. 自身噪声干扰:电子设备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噪声信号,如电源噪声、放大器噪声等。

这些噪声信号会与待传输的信号混合在一起,降低信号的信噪比,从而影响信号的质量。

为了减少自身噪声干扰,设备制造商通常会采取合适的滤波和屏蔽措施。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减小信号干扰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增加信号的传输功率、增加信号的编码纠错能力、使用合适的屏蔽材料降低电磁辐射等。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设备结构、信号处理算法等,可以有效降低信号干扰,提高通信和电子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微波传播原理

微波传播原理

微波传播原理微波传播是指通过微波信号在空间中传输信息的过程。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范围通常在300MHz到300GHz之间。

微波传播原理涉及到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天线的辐射和接收、信号的传输和衰减等方面。

微波传播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它们以光速传播,并且垂直于彼此和传播方向。

微波信号通过天线辐射出去,然后在空间中传播,最后被接收天线接收到。

微波传播的特性与频率有关。

在微波频段,电磁波的传播受到大气、地形、建筑物等因素的影响。

微波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衰减、散射和多径效应等现象。

衰减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减弱的现象,主要由于大气吸收和散射引起。

散射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表面或介质不均匀性时发生的方向改变。

多径效应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过不同路径到达接收点,导致信号叠加产生干扰。

为了克服微波传播中的衰减和干扰问题,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首先是天线技术,通过设计合适的天线来提高信号的辐射和接收效果。

天线的增益和方向性对于微波传播至关重要。

其次是信号处理技术,通过调制、编码和解码等方法来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此外,还可以采用中继站和转发器等设备来延长信号传输距离和增强信号强度。

微波传播在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通信领域,微波传播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无线通信,如手机通信、无线局域网等。

在雷达领域,微波传播可以实现目标的探测和跟踪。

在卫星通信领域,微波传播可以实现地球上不同地区之间的通信。

微波传播原理是通过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来实现信息的传输。

微波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克服衰减和干扰问题。

微波传播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通信和探测提供了便利。

《微波通信原理》课件

《微波通信原理》课件

个人移动通信的发展
总结词
随着个人移动设备的普及,微波通信在 个人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信方式。
VS
详细描述
个人移动通信是微波通信的重要应用领域 之一。通过微波通信技术,人们可以使用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 进行语音、视频通话和数据传输,极大地 丰富了人们的通信方式和生活方式。
ERA
微波通信定义
微波通信是一种利用微波频段的电磁 波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
它利用频率在0.3GHz至300GHz之间 的电磁波,通过定向天线将信号传输 到远方,实现信息的传递。
微波通信特点
传输容量大
微波频段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 ,可以实现高速、大容量的信
息传输。
传输质量稳定
微波信号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时 受气象和地形影响较小,传输 质量较为稳定。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微波通信原理》PPT课件
• 微波通信概述 • 微波通信系统组成 • 微波传播特性 • 数字微波通信原理 • 模拟微波通信原理 • 微波通信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目录
CONTENTS
01
微波通信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大气中的水蒸气、氧气和气溶胶等成分对微波信号产生吸收和 散射,导致信号衰减。
02
不同的大气条件(如湿度、温度和气压)对微波衰减有显著影
响。
大气衰减随频率增加而增大,因此高频率微波在传播过程中损
03
耗较大。
反射、折射与散射
1
微波遇到障碍物时,会部分地被反射、折射和散 射。
2
障碍物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对反射、折射和散射 有重要影响。

微波信号的传输与处理技术

微波信号的传输与处理技术

微波信号的传输与处理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物件开始渐渐涉及到无线网络,而所有的机器设备感知和交互所需要的网络都是通过微波信号进行传输与处理。

微波信号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可以在短距离范围内进行高速传输并保持稳定。

本文将介绍微波信号的传输和处理技术。

一、微波信号的传输对于微波信号的传输而言,我们首先需要将信号以一定的方法传输至特定的接收设备中,这个过程涉及到一些技术的细节。

1.微波天线微波天线是一种能够收发微波信号的装置,在微波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微波天线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如同手机必须配备天线才能接收网络信号一样,微波天线也可以增强信号的稳定性和传输速度。

微波天线的种类有很多,包括方形天线、圆形天线和梯形天线等,根据所需的传输距离和传输速度进行选择。

2.信号传输媒介微波信号的传输媒介包括了空气、电缆和光纤等。

微波信号通过空气传输的速度最快,但是信号传输过程中会受到风吹和其他因素影响,造成信号质量变差。

电缆能够保证传输的稳定性,但是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信号会因为受到张力或弯曲而发生信号质量降低的情况。

光纤传输速度更快,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也更好,但是光纤价格昂贵,使用时需要考虑经济成本。

3.传输距离微波信号传输的距离是根据天线的收发距离来决定的。

传输距离过长会造成信号衰减,降低传输速度和质量,因此需根据不同的传输距离选择正确的天线和传输媒介。

二、微波信号的处理在微波信号的传输过程中,经常需要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以达到预期的传输目标。

1.滤波器滤波器是处理微波信号的基本工具,它能够从传输信号中过滤掉一些噪声和干扰信号。

在信号的传输过程中,由于环境差异和设备的不同等原因,会导致噪声的出现,影响信号的传输速度和质量。

为了过滤这些噪声,我们需要使用滤波器对信号进行处理。

2.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用于增强微波信号的强度。

当信号的传输距离较长或信号受到遮挡时,信号强度会降低。

为了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和速度,我们需要使用功率放大器来增强信号的强度,以保证信号能够稳定地到达接收设备。

微波传输原理

微波传输原理

微波传输原理微波传输是一种通过微波频段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它在现代通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微波传输原理涉及到电磁波的传播、天线的辐射和接收、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微波传输原理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

首先,微波传输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波频段的电磁波进行信号传输。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具有高频率和短波长的特点,能够在大气中进行远距离传播。

在微波传输系统中,发送端通过微波发射设备将信号转换为微波信号,然后通过天线进行辐射;接收端的天线接收到微波信号后,再通过微波接收设备将其转换为原始信号。

这一过程涉及到天线的辐射和接收技术,以及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技术。

其次,天线是微波传输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发送端的天线需要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并进行辐射,而接收端的天线则需要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转换为电信号。

天线的性能直接影响着信号的传输质量,因此在微波传输系统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天线的类型、方向性、增益等参数,以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

另外,微波传输系统中的调制与解调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

调制是指将原始信号转换为适合在传输介质中传播的调制信号,而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调幅、调频和调相等多种方式,不同的调制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传输场景。

解调技术的发展也对微波传输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现代微波传输系统中通常采用数字解调技术,能够更好地抵抗噪声干扰和信号衰减。

总的来说,微波传输原理涉及到电磁波的传播、天线的辐射和接收、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基本原理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优化微波传输系统,提高其传输质量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对微波传输原理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微波的抗低频干扰原理

微波的抗低频干扰原理

微波的抗低频干扰原理
微波的抗低频干扰原理是基于微波电路的特性利用频率选择性进行干扰抑制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如下:
1. 频率选择性:微波电路的工作频率通常在几十到几百GHz范围内,远高于低频干扰信号的频率(通常在几十Hz到几千Hz)。

因此,微波电路对低频信号的传导能力很弱,进而阻断了低频信号的干扰。

2. 工作频段选择:微波设备通常通过频带选择滤波器选择特定的工作频段。

频带选择滤波器可以通过在微波电路中引入适当的衰减器或共振器实现,使微波设备只接收特定频段内的信号,从而达到抑制低频干扰的目的。

3. 接地策略:在微波电路设计中,要合理地设计和布局接地,减少低频干扰信号的传导路径。

通过使用大面积接地板、地面屏蔽、地线隔离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降低低频干扰信号对微波电路的影响。

总的来说,微波的抗低频干扰原理主要是利用微波电路的频率选择性和工作频段选择以及合理的接地策略,通过屏蔽和阻断低频干扰信号的传导路径,从而达到抑制低频干扰的效果。

传导及辐射型干扰诊断实验原理

传导及辐射型干扰诊断实验原理

传导及辐射型干扰诊断实验原理一、传导干扰诊断实验原理传导干扰是指通过导电介质将一个干扰源的干扰信号传递到另一个电路或系统。

这种干扰可以是通过电源线、信号线、地线等传导介质引入的。

在传导干扰诊断实验中,通常需要测量干扰源对被干扰对象的影响,以及被干扰对象的响应。

实验步骤:1. 确定干扰源和被干扰对象,并连接它们之间的传输线;2. 开启干扰源,观察被干扰对象的响应;3. 调整干扰源的强度或波形,观察被干扰对象响应的变化;4. 测量被干扰对象的噪声电压、噪声电流等参数;5.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干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二、辐射干扰诊断实验原理辐射干扰是指通过空间电磁波将一个干扰源的干扰信号传递到另一个电路或系统。

这种干扰可以是通过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等辐射介质引入的。

在辐射干扰诊断实验中,通常需要测量干扰源对被干扰对象的影响,以及被干扰对象的响应。

实验步骤:1. 确定干扰源和被干扰对象,并将它们放置在不同的距离;2. 开启干扰源,观察被干扰对象的响应;3. 调整干扰源的强度或波形,观察被干扰对象响应的变化;4. 使用电磁场探测器测量被干扰对象周围的电磁场强度;5.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干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三、电磁兼容性测试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正常运行并不对其他设备产生不可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以确保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实验步骤:1.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测试计划;2. 在电磁兼容性测试实验室中进行测试;3. 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4.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整改和优化设计。

四、信号完整性分析信号完整性是指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失真、不延迟、不出现错误的特性。

在高速数字电路的设计中,需要进行信号完整性分析,以确保数字信号的正确传输。

实验步骤:1. 使用示波器等仪器测量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2. 分析信号的质量和传输特性;3. 对不满足信号完整性要求的信号进行整改和优化设计。

无线网络中的干扰问题与解决方案

无线网络中的干扰问题与解决方案

无线网络中的干扰问题与解决方案无线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随着无线设备的不断增多和无线信号的相互干扰,网络的稳定性和速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本文将探讨无线网络中的干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干扰问题的来源1.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指由电磁波产生的无线信号间的相互干扰。

这种干扰可能来自其他无线设备、家电、电视、微波炉等。

例如,微波炉使用时产生的高频辐射会干扰无线网络的正常工作。

2.信号干扰信号干扰是指无线网络中多个信号源之间的相互干扰。

当多个设备同时使用相同的频率,信号干扰将变得更为明显。

此外,障碍物如墙壁、家具等也会削弱信号强度,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3.频谱拥挤随着无线设备的普及,频谱资源变得非常有限。

频谱拥挤导致各种无线设备的信号之间互相干扰,从而降低了网络的连接速度和稳定性。

二、解决方案1.优化信号强度首先,我们可以优化无线信号的强度,以提高网络的连接速度和稳定性。

放置无线路由器时应尽量避免障碍物,如墙壁、家具等的遮挡;还可以调整无线路由器的天线方向,以增强信号覆盖范围。

此外,通过升级无线设备的天线或使用信号放大器等设备,也可以进一步增强信号强度。

2.频道优化其次,频道优化也是解决无线网络干扰问题的重要措施。

在无线路由器的设置界面中,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Wi-Fi频道。

通过选择少数人使用的频道,可以减少与其他网络的干扰。

此外,还可以使用频谱分析仪来监测当前使用的频道情况,以找到最佳的无线信号频道。

3.设备间距离将无线设备彼此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的间隔,是减少信号干扰的有效方法。

特别是当多个设备位于同一房间时,互相之间的距离应该合理分布,避免相互干扰。

此外,在设备之间合理布置墙壁、家具等物品,也可以减少信号干扰。

4.使用双频无线路由器双频无线路由器可以同时在2.4GHz频段和5GHz频段工作。

2.4GHz频段具有更远的传输距离,但容易受到其他无线设备的干扰;而5GHz频段传输速度更快,但传输距离相对较短。

WIFI的干扰源

WIFI的干扰源

WIFI的干扰源
1、物理的障碍物,不仅阻挡微波无线信号,它还能把电磁的能量给吸收掉,生成弱电流泄流掉,因此,无线信号在环境中最大的金属物体的障碍物是内有钢筋网的楼板,这个方向的信号几乎没有穿透的可能。

要能穿透,信号也是非常的弱;
2、房子的空间都比较拥挤,空间不够开阔,其中房间中的墙壁是最主要的障碍物。

由于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是无线微波频段。

微波的最大特点就是近乎直线传播,绕射能力非常弱,因此身处在障碍物后面的无线接收设备会接到很微弱的信号,或没有收到信号;
3、IEEE 802.11b/g标准的工作频段为2.4GHz,而工业上许多设备也正好工作在这一频段如:微波炉、蓝牙设备、无绳电话、电冰箱等。

如果附近有较强的磁场存在,那么无线网络肯定会受到影响;
4、如果在无线环境中存在多台无线设备还有可能存在频道冲突,无线信号串扰的问题;
5、距离无线设备及电缆线路100米内的无线电发射塔、电焊机、电车或高压电力变压器等强信号干扰源,也可能会对无线信号或设备产生强干扰;
6、信号实在室外传播天气情况对无线信号影响也很大,如果是在雷雨天或天气比较阴沉的时候信号衰减比较厉害,而晴天里信号能传输的距离会更远;。

wifi信号干扰 原理

wifi信号干扰 原理

wifi信号干扰原理在无线通信中,WiFi信号干扰是指其他无线设备或外部干扰源对WiFi信号的传输和接收产生的影响。

WiFi信号干扰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指其他发射器或设备产生的电磁信号与WiFi信号重叠或干扰。

例如,蓝牙设备、无线电话、微波炉、电视、无线摄像头等都可能产生电磁干扰。

这些干扰源发出的信号可能会与WiFi信号在相同的无线频段上传输,导致数据传输的错误或中断。

2. 邻近WiFi网络干扰:当附近有多个WiFi网络同时存在时,它们之间的信号可能会相互干扰。

这种干扰称为邻近WiFi网络干扰。

由于WiFi网络使用的是共享的频段,如果邻近的WiFi网络使用相同的信道或附近的信道重叠,就会导致干扰,降低数据传输速率和性能。

3. 多径效应干扰:多径效应是指无线信号在传播路径中被障碍物反射、折射或散射后,到达接收器的多个路径不同的效应。

当多个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相互干扰,就会出现多径效应干扰。

这种干扰会导致信号衰减、信号时延、相位失真等问题,从而降低信号质量。

4. 阻塞物干扰:频率选择性表面(FSS)或建筑物结构都可能产生阻塞物干扰。

阻塞物可以是金属板、混凝土墙、家具等,它们会阻隔WiFi信号的传播路径,导致信号被衰减、反射或散射。

为了减少WiFi信号干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更换信道:通过选择不同的WiFi信道,尽量避免与邻近的WiFi网络产生信号干扰。

可以使用无线扫描工具来检测附近的可用信道,并选择较少被占用的信道。

2. 距离隔离:尽量将无线路由器或接入点放置在远离干扰源的位置,减少外部干扰对WiFi信号的影响。

3. 技术改进:使用高性能的WiFi设备和最新的无线通信技术,例如802.11ac或802.11ax标准,可以提供更好的信号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4. 屏蔽干扰源:对于电磁干扰源,可以采取屏蔽措施,例如使用屏蔽箱、屏蔽罩等来隔离干扰源。

5. 优化网络设置:调整无线路由器的功率、信道带宽、传输速率等网络设置,以优化WiFi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微波通信抗干扰改进措施

微波通信抗干扰改进措施
和稳定性。
采用光纤到户(FTTH)等先进 技术,降低最后一公里传输的干
扰问题。
在光纤传输系统中加入光放大器 、光衰减器等器件,对光信号进
行调节和优化。
电磁屏蔽与接地处理
对传输线路进行电磁屏蔽处理,减少外部电磁场对信号的干扰。 采用合适的接地方式,将设备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降低地电位差和地环路干扰。
民用领域微波通信抗干扰挑战
电磁环境复杂
民用领域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各 种电磁干扰源众多,对微波通信
造成较大影响。
频谱资源紧张
随着无线通信业务的快速发展, 频谱资源日益紧张,微波通信频
段受到严重挤压。
设备性能限制
民用微波通信设备在性能、成本 等方面存在限制,难以满足高抗
干扰要求。
成功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抗干扰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抗干扰技术将不断创新和 完善,为微波通信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保障。
频谱资源共享与动态分配
未来频谱资源将实现共享和动态分配,提高频谱利用率, 缓解频谱资源紧张问题。
智能化抗干扰系统
智能化抗干扰系统将成为未来微波通信抗干扰的重要发展 方向,通过智能化算法和自学习机制,实现自适应抗干扰 和优化通信性能。
提高抗干扰能力可以保障微波通 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抗干扰技术是微波通信领域的重 要研究方向。
02
硬件设备抗干扰措施
发射机改进措施
01
02
03
提高发射功率
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前提下 ,适当提高发射功率可以 增强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采用线性功放
线性功放能够减少信号失 真,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从而降低干扰的影响。
扩大接收机的动态范围, 使其能够适应更大范围内 的信号变化,减少干扰的 影响。

无线信号干扰原理

无线信号干扰原理

无线信号干扰原理
无线信号干扰是指在无线通信过程中,外部因素干扰信号传输,从而导致信号质量下降或无法正常传输的现象。

以下是无线信号干扰的几种原理:
1. 多径传播干扰:当无线信号在传输路径上遇到建筑物、地形或其他障碍物时,会产生多条传播路径。

这些不同路径上的信号在接收端会产生干涉,导致原始信号的失真或衰减,从而干扰了正常的信号传输。

2. 频率干扰:在无线通信中,频段是有限的资源。

当不同设备或者信号源占用相同的频段时,就会产生频率干扰,使得信号互相干扰,从而降低信号的质量。

3. 天气干扰:气象现象如雷暴、电磁辐射、大雨等都会引起频段内无线信号的干扰。

这些天气干扰会引起信号的衰减、延迟或失真,从而影响无线通信的可靠性。

4. 邻近设备干扰:无线设备之间互相干扰也是一种常见的干扰原因。

例如,当无线路由器或蓝牙设备过于靠近时,设备之间的信号可能会相互干扰,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5. 电磁辐射干扰:电子设备的工作时会产生电磁辐射,这种辐射在一定范围内可能对其他无线设备产生干扰。

例如,电视机、微波炉、手机等设备的工作会对无线通信产生干扰。

为了减少无线信号的干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使用更高的信号频率或更宽的频带;
- 使用更先进的信号编码和解码技术;
- 增加信号的传输功率;
- 增加信号的容错率和纠错能力;
- 合理规划设备布局,避免设备过于密集造成互相干扰;
- 采用屏蔽和滤波器等辅助措施,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

综上所述,无线信号干扰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要减少干扰,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干扰原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化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波无线传输干扰原理随着无线技术的日益发展,无线传输技术应用越来越被各行各业所接受。

微度数字无线图像传输作为一个特殊使用方式也逐渐被广大用户看好。

其安装方便、灵活性强、性价比高等特性使得更多行业的监控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建立被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的连接。

微度无线监控技术已经在现代化交通、运输、水利、航运、铁路、治安、消防、边防检查站、森林防火、公园、景区、厂区、小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将监控点的图像、声音、控制、报警、管理等通过无线方式实时传输至几十公里外的地方。

第1章. 地面对微波传播的影响地面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其中包括有两个方面,一是地面的电特性,二是地球表面的物理结构,包括地形起伏、植物和任意尺寸的人造结构等。

地面的电特性可以用三个参量――磁导率、介电系数和电导率来表示,他们对地面波的传播特性有很大的影响。

但在微波视距传播中,天线都是高架的,可以完全忽略地面波成分,地质情况仅影响地面反射波的复合相位。

所以说,相对而言,地面的几何结构的影响则是主要的。

第2章. 什么是电波的视线距离由于地球是球形,凸起的地表面会挡住视线。

视线所能到达的最远距离称为视线距离。

视线距离是决定于收发天线的架设高度的。

天线架设越高,视线距离越远,因此在实际通信中,应尽量利用地形、地物把天线适当架高。

由于地面是球形的,当电波传播的距离不同时,其情况也不相同。

我们通常依据接收点离开发散天线的距离分成三个区域,即亮区,阴影区和半阴影区。

第3章. 地面反射的影响在视距传播方式中,收发两点之间除有直射波外,还经常存在着经由地面反射或散射后而到达接收点的反射波获散射波。

地表面的菲涅尔区:若天线的架设高度比波长大得多,而且地面又可视为无限大的理想导体时,则地面的影响可以用镜像法来进行分析。

在镜像天线和接收点之间电波传播的主要空间通道,就是一个以这两点为焦点的椭球体,该椭球体与地面相交处形成一个以椭球为边界的地区。

只有这一地区的反射才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这一地区范围以外所产生的反射或散射在接收点均不产生显著的影响。

这一地区就称为反射地面上的有效反射区。

工程上常把第一菲涅尔区视为对传播起主要作用的区域,因此可以得出相应的地面上小反射区的大小。

3.1 光滑地平面上的反射当电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不同媒质的光滑界面,而界面的尺寸又比波长达很多时,就会发生镜面反射。

实际天线辐射的是球面波,但当波源与反射区相距很远时,到达反射区的电波可视为平面波,因而可以用平面波的反射定律。

通信距离较近时,可以不考虑球形地面的影响,而把地面看成是平面地。

电波在光滑平面地上传播的主要特点是直射波和地面反射波在接收点处形成干涉场。

3.2 光滑球面地上的反射当通信距离较大时,地面上有效反射区的范围也相应增大,这时就不能再视地面为平面而必须考虑地球的曲率的影响,其一是在利用折射波和反射波干涉的概念计算接收点场强时,不能利用式4-17计算,因为这一公式是根据平面地上的反射情况推导出来的,而在球面地上直射波和反射波的波程差与平面地时不同,其次是电波在球面上反射时有扩散作用,因此必须考虑由此引起的电场强度的变化。

第4章. 粗糙不平地面上的反射实际地面都是起伏不平的,光滑地面是不存在的,所谓镜面反射只是一种理想情况,但是,从地面的起伏情况对电波传播的影响程度来看,波长与地面起伏高度之比则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例如,起伏高度为几百米的丘陵地带,对超长波来说可以认为是十分平坦的地面。

但对分米波特别是厘米波来说,即是地面有一位小的起伏,它就能与波长向比拟,而对电波传播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地面尚可视为光滑地面的标准,若地面严重凹凸不平,则粗糙地面对电波的反射不再是几何光学的镜面反射,而是向各个方向漫反射,这种漫反射的反射波能量发散到各个方向,其作用相当于反射系数降低。

如果地面非常粗糙,则可忽略反射波,除了很少例外,实际地面对电波的反射均属于半散射情况,既有镜面反射的成份又有漫反射的成分。

地面越粗糙,波长越短,则漫反射的成分越突出,镜面反射的成分越弱。

在相同的条件下,颠簸的投射角越小,则镜反射成分越强。

实际上,影响反射系数大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地面的起伏高度影响反射稀疏,而且这种起伏分布的疏密程度和地面电参数也影响着反射系数;对于不同的极化波,反射系数也不一样。

只有很平的地面才接近于镜面反射;地面上生长的各种植物,一般使镜面反射系数下降;频率越高,电波投射角越大,则漫反射的成分就越强。

第5章. 实际球面地上的绕射传播由于地面是球形的,有时因天线架设高度不高,或通信距离较远,接收点落入阴影区或半阴影区范围,则电波传播的路径将要受到地球突起高度的阻碍产生较大的绕射损失。

为了判定球形地面对电波传播的阻挡作用,我们必须估算地球的凸起高度。

地球表面由于有山岗、丘陵、凹地、建筑物等等,所以地面形状与光滑球面地有很大的区别。

即使地球球面凸起高度对电波传播不起阻挡作用,地面上的山地丘陵等还会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还需要引入另外一个物理量――传播余隙。

所谓传播余隙,系指收发两天线线的联线与地形障碍物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电波绕过传播道路上障碍物的现象就称为绕射,当电波眼光滑地面从一点传播到另一点时,连线所确定的球冠部分就是这种障碍。

显然,路径中点处的地球凸起高度最大。

从电磁学的基础知识可知,只有当障碍物大小与波长接近时,绕射线香菜显著。

因此,对微波而言,沿光滑球面的绕射是极其微弱的。

由于微波绕射传输损耗是严重的,因而在实际通信线路中应该避免接收点落入阴影区内,这就要求提高天线的架设高度。

工作中,只要把其中一个天线升高,就能有效的降低或避免球面绕射损耗。

这时菲涅尔椭球区是倾斜的,最近地面出的第一菲涅尔区半径减小,而在该处的地球凸起高度也比路径中点处的小,因此地面不以伸进第一菲涅尔区。

当两天线高度相同时,在路径中点处的菲涅尔区半径最大,地球凸起高度也最高,这对避免球面地的绕射损耗是最不利的。

在处理山脊绕射时,一般采用一个半无限大金属导体屏来代替刃形山脊,可以求出确定的函数表示式,以便估算世纪山峰对超短波、微波所引起的绕射传输损耗。

综上所述,地形对电波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面的反射和对障碍物的绕射。

其影响的情况可以通过三个参量来表示,即(1)收发之间的直射线与电路最高点之间的余隙值。

(2)地面反射系数值。

(3)表示障碍物宽度和位置的参数值。

第6章. 散射通信的基本概念及特点散射通信是利用空间媒质的不均匀性对电波的散(反)射作用,实现超视距传播的一种通信方式。

目前有对流层散射、电离层散射、流行余迹散射通信及人^造** 射层通信等方式,其中以对流层散射通信应用的较为普遍。

对流层是大气层中的最底层,通常是指从地面算起到搞达13千米多的区域。

被太阳辐射受热的地面通过大气的垂直对流作用,使对流层加热。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的温度、压强、水气压都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形成逆温层,此外,由于上升气流的不均匀性而形成许多涡旋气团,使温度、湿度不断变化,在涡旋气团内部及其周围的介电系数(或折射指数)由随机的小尺度起伏,形成了所谓的不均匀的介质团。

当超短波、微波无线电波投射其上时,就引起散射现象。

利用对流层对电波的散射作用而进行的通信,称为对流层散射通信。

由于散射波相当微弱,即传输损耗很大,(一般超国200分贝),因此,对流层散射通信要采用大功率发射机、高灵敏度接收机和高增益天线,这种通信方式,通信容量较大,可靠性较高,单跳跨距可达300~500千米,一半用于无法建立微波中继站的地区,例如用于海岛之间或跨越湖泊、沙漠、雪山等地区。

第7章. 对流层的电气特性因为对流层折射指数N使大气的气象参数--大气压强p、温度T、和水汽压强e决定的。

在有些气象条件下,在某一高度范围内的大气温度、湿度出现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当出现逆温时,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上升,使折射指数N急剧下降,形成有明显边界的突变层,由于各种气象原因引起的突变层,有较稳定结构和偶发性两种,前者持续时间长可达几小时,而偶发性的突变层一旦出现后,维持时间不长约为数分钟,但出现次数频繁,层的厚度可以从几米到你百米,其水平尺度一般为几千米。

在对流层中除了有规则的空气流动外,还经常存在着湍流运动。

一般说来,和液体一样,气体的运动可以是片流,也可以是湍流。

片流的特征是有规则性,一层相对于另一层,以一定的速度运动,而湍流是及不规则的,在任何时刻,空间任一点出的气流速度都是以随机方式,在某平均值附近脉动,并且这种脉动速度可以和平均速度向比拟。

对流层中折射指数或介电系数的起伏是一随机过车程,它既是时间的随机函数,又是空间的随机函数。

随机过程的研究通常是用相关函数或空间普密度来进行,而衡量大气湍流强弱的一个重要统计量是介电系数的起伏强度。

通常,用来表征对流层湍流特性的参数主要有两个:即介电系数的起伏强度和湍流团的平均尺寸。

介电系数起伏在空间的变动,可以看作是无限多空间谐波分量之和,相应的谱密度称为空间谱,气地频分量携带着最大的能量,而更小尺寸的涡旋则有很小的能量。

由于空间谱和相关函数是一对傅里叶变换,因此,对流层中无线电波的散射过程既可以从相关函数出发进行讨论,也可以从空间谱的概念出发进行研究。

第8章. 衰落现象在近距离,产生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晚上天波和地波同时存在,因电离层的电子浓度及其高度随机变化,使天波的射程也随即改变,接收点处的天波和地波电场间的相位差也跟着改变,从而使合成场强产生衰落。

当接收点在地面波传播范围以外,则衰落是由不同反射次数的天波引起的。

第9章. 信号场强的日变化信号场强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这是中波传播的特点之一。

因为白天场强完全由地面波决定,晚上则增加了天波成分。

根据天波与地波场强的相对大小,可分为三个区域:9.1 在离开发射机较近的区域,即使在夜间,地面波场强也远大于天波成分,故接收点场强几乎与昼夜无关。

9.2 在略远地区,白天接收场强决定与地面波而夜晚由于天波出现,其场强可与地面波相比,故使合成场强产生衰落现象。

9.3 在很远地区,白天地面波不能到达,晚上则可以收到很强的天波信号。

在北纬地区的冬季电离层吸收不很大,即使在白天也可收到一定强度的信号。

第10章. 信号场强的年变化由于反射中波的电离层--E区的电子浓度夜间几乎与季节无关,故信号场强年变化很小。

而白天的电子浓度则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即夏季白天电子浓度比冬季白天大,因此电离层吸收也较大。

另外,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夏季是一年内有较多雷雨的季节,强烈的雷雨活动使噪声电平剧烈增大,所以夏季白天天波传播情况不佳,信噪比较冬季低得多。

第11章. 其他因素的影响11.1 太阳活动11年周期对中波传播影响不大,随着太阳活动的增大,场强衰减仅略有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