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以歌剧演绎轻松的课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对艺术文化的需求逐渐增长,初中音乐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锻炼身体,更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天赋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歌剧演绎轻松的课堂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歌剧,还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1、了解歌剧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背景、特点和流派。
2、能够欣赏歌剧的音乐,感受歌剧的情感和表现力。
3、掌握歌剧演绎的基本技巧,包括歌唱、舞蹈、表演等。
4、能够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歌剧演绎,展现自己的才艺。
二、教学过程1. 歌剧欣赏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知名歌剧片段,让学生了解歌剧的音乐特点,提高对歌剧的欣赏能力。
比如可以播放《茶花女》、《唐璜》、《魔笛》等著名歌剧。
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和表情等方面,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歌剧的情感和表现力。
2. 歌剧知识介绍在歌剧欣赏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歌剧的历史背景、特点和流派等方面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歌剧的了解。
这部分教学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和讲解相结合,比如可以通过展示歌剧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歌剧的起源、发展和流派等方面的知识。
3. 歌剧演绎实践在了解歌剧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歌剧演绎实践,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歌剧,并提高表演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设定一些小组,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歌剧表演,模拟真实歌剧演出的场景。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角色形象的塑造、舞台表现的协调和歌声的演绎等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表演水平。
4. 歌剧展示和评价在歌剧演绎实践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和评价。
学生可以互相欣赏演绎结束后六个小组以歌剧形式呈现的故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各种不同的歌剧形式的欣赏,并从中感受到不同角色的表达情感的不同方式。
随后,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同时也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有所收获,更好的认识己,增强自信心。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分析(优秀5篇)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分析(优秀5篇)音乐课堂优秀案例篇一教学目标:1、认真聆听《回声》,知道音乐中表现回声的方法,感受音乐与大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认识力度记号f,p,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在实践中正确运用。
3、通过学唱《友谊的回声》,鼓励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追求友谊并建立美好的友谊。
教学重点:力度记号在音乐中的实践运用。
教学难点:音乐中表现回声的方法,后半拍起唱的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谈话: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老师和一位同学来合作一下,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现象?2、你知道回声吗?(激发兴趣,让学生说一说)师小结:回声是发生在山谷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回声和我们发出的声音(我们把它称为原声)相比,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二、欣赏《回声》1、引入:音乐家发现了这一奇妙的自然现象,有音乐家就想到用音乐来表现回声。
当然,这个作品中的回声并不是对着山谷唱歌,而是两个合唱队模拟出来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你知道这两个合唱队是怎样配合着表现回声的吗?2、认识力度记号:像我们刚才不同力度的演唱在音乐中有专门的音乐记号,叫力度记号,刚才我们在演唱中用了两种不同的力度,fP,(出示强弱)歌曲里表现原声的用了哪种记号?表现回声的呢?3、再次聆听回声(出示歌谱)感受乐曲中强弱的对比三、发声练习男女声分组唱,随老师的琴声唱一唱歌曲,用自己的声音表现一下回声。
处理:歌曲其他部分用中强的力度来演唱,表现叙述的语气。
四、学唱歌曲引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友谊的回声》,先听一听歌曲,想一想,为什么叫友谊的回声?指名学生回答,师小结:面对山谷,我们发出怎么样的喊声,山谷就会传给你怎么样的声音,这其实就像我们人与人之间,你对别人付出了怎么样的真心,别人就会对你有怎么样的友谊,这就是友谊的回声。
1、欣赏歌曲,随音乐轻轻唱一唱歌曲。
2、个别指导A 、出示:我喊一声,喊一声,噢,噢,噢。
初中模拟课堂音乐教案
初中模拟课堂音乐教案课程名称:初中音乐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民族乐器,培养学生对乐器演奏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一首民族乐曲《梁祝》2. 学习民族乐器演奏技巧3. 进行小组合作演奏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民族乐曲《梁祝》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 学生分享对乐曲的感悟和欣赏心得。
二、学习民族乐曲《梁祝》(15分钟)1. 教师介绍《梁祝》的背景、创作特点及艺术价值。
2.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梁祝》主题曲,注意掌握乐曲的节奏和音准。
3. 教师针对学生演唱中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学习民族乐器演奏技巧(20分钟)1. 教师展示民族乐器演奏技巧,如二胡、琵琶、笛子等。
2. 学生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学习,跟随教师练习基本演奏技巧。
3. 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演奏,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四、小组合作演奏(15分钟)1. 学生自由组合,形成若干个小组。
2. 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民族乐曲进行合作演奏。
3.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和鼓励。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
2. 学生对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有所掌握。
3. 学生在小组合作演奏中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分享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总结案例, 教师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 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丰富教学资源:通过总结案例,教 师可以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以 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案例总结价值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总结案例,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情况,从而提高教学 质量。
案例中的教学过程和结果具 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案例目的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 养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 趣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 现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 造力
初中生 音乐教师 音乐教育研究者 音乐教育管理者
案例适用对象
初中音乐课堂 教学案例描述
案例主题
音乐欣赏: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创作: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表演: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和自信心 音乐与社会:通过音乐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拓宽学生的视野
案例分析结果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反思:需要加强音乐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初中音乐课堂 教学案例总结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 审美能力
案例总结内容
教学效果: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 氛活跃
案例内容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介绍音乐基础知识,如音高、节奏、旋律等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如让学生参与音乐创作、表演等 教学效果: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
案例实施过程
课前准备:选择合 适的音乐教材,准 备教学用具和设备
初中课辅音乐教案
初中课辅音乐教案1. 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如音符、节奏、音阶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如钢琴、吉他等。
3.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和演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知识:音符、节奏、音阶等。
2. 歌唱技巧: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 乐器演奏技巧:钢琴、吉他等基本演奏方法。
4. 音乐作品:选取适合初中生演唱和欣赏的歌曲和器乐曲。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动听的歌曲,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音乐知识讲解:讲解音符、节奏、音阶等基本音乐知识,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
3. 歌唱技巧训练:教授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呼吸练习和歌唱练习。
4. 乐器演奏技巧学习:介绍钢琴、吉他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基本的演奏练习。
5. 音乐作品欣赏:播放选取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音乐元素。
2. 示范法:教授歌唱和演奏技巧,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跟随练习。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歌唱和演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欣赏法: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歌唱和演奏比赛:组织歌唱和演奏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生学习的音乐教材,如《初中音乐教程》。
2. 乐器:钢琴、吉他等乐器,用于教学和实践。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研究(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研究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案例研究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初中阶段,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初中音乐教学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音乐教学,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案例选取了我国某初级中学八年级的一个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第八册中的一首歌曲《茉莉花》。
这首歌曲曲调优美,歌词富有诗意,是我国著名的民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茉莉花》的曲调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民歌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通过音乐教学,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不同版本的《茉莉花》音频,让学生感受这首歌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茉莉花》的背景,使学生对这首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基本教学(1)教授曲调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茉莉花》的曲调,通过示范、讲解,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旋律中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教授歌词教师向学生解释歌词的意义,让学生感受歌词中的美好情感。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注意纠正发音和韵律,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3. 实践教学(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声部进行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协作,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准确地演唱自己的声部。
在分组练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合练。
注意调整音准、节奏和音色,使整个班级能够呈现出和谐的音乐效果。
4. 创意拓展(1)编排舞蹈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旋律,自行编排舞蹈。
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茉莉花》的优美旋律,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2)举办小型音乐会组织学生举办小型音乐会,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艺。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案例,教师发现以下问题:1.部分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对音准和节奏的掌握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音乐教案初中生
音乐教案初中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中国民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茉莉花》,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唱奏技巧。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茉莉花》的曲调、歌词及其文化背景。
2. 民歌的特点和分类。
3. 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及表现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茉莉花》的学唱和演奏,了解民歌的特点。
2. 难点:音乐基本元素的运用和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民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欣赏:播放《茉莉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 歌曲解析:详细介绍歌曲《茉莉花》的曲调、歌词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深入了解歌曲。
4. 学唱歌曲:教授歌曲的唱法,让学生跟唱,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5. 演奏练习:教授歌曲的演奏技巧,如笛子、琵琶等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歌曲《茉莉花》所表达的情感,了解民歌在情感表达上的特点。
7. 音乐知识拓展:讲解民歌的分类及其特点,使学生对民歌有更全面的了解。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茉莉花》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9.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歌曲《茉莉花》,提高歌唱和演奏技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歌唱和演奏能力: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歌唱和演奏水平。
3. 学生音乐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学生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了解学生对民歌的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歌曲《茉莉花》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喜爱,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中学音乐教研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我校音乐教研组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
本文将分享一个中学音乐教研案例,以期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
二、案例介绍1. 案例背景我校是一所普通中学,音乐课程作为学校特色课程之一,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音乐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音乐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校音乐教研组决定开展一次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2. 案例目标(1)提高教师对音乐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丰富音乐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3. 案例实施(1)组织教师学习音乐教材教研组组织教师对音乐教材进行深入学习和研讨,要求教师熟悉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目标。
同时,鼓励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教材进行个性化解读,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
(2)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教研组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观摩活动,邀请优秀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让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观摩课后,组织教师进行评课,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探讨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方法。
(3)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例如,针对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教师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①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比赛、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③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开展学生音乐素养测评活动为了检验教研活动的效果,教研组组织了一次学生音乐素养测评活动。
测评内容包括音乐知识、音乐技能、音乐欣赏等方面。
测评结果为教研组提供了改进教学的方向。
4. 案例成果(1)教师对音乐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提高;(2)音乐教学方法得到丰富,学生参与度明显提高;(3)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光辉的历程》设计理念:1、弘扬民族文化,增强爱国意识以“光辉的历程”为主题,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艰辛历程,唤起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军人、珍惜今天的情感。
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鉴赏和教唱优秀的军队歌曲作品。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等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学生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爱国主义品格。
设计思路:一、确立主题本课以“光辉的历程”为主题来展开这一节课。
学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当兵的人》;通过欣赏,了解中国军队走过的历程。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材1、学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观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3、在感受、体验、了解歌曲的基础上,接纳讨论的方式,拓展探究中国军队的光辉历程。
讲授目标:1、学会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了解歌曲的节奏特点和音乐形象,并有感情的演唱。
2、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了解歌曲所表达的人民对毛委员和军队的热爱之情。
欣赏歌曲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能力,创造并表现音乐作品能力,提高了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增进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要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1、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并掌握弱起节奏的特点,为歌曲创编军乐队打击乐器的伴奏音型。
2、通过合作交流,鼓励学生介入尝试创作和表演的综合活动。
教学准备:1、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学唱有关中国军队的歌曲;布置演唱和表演任务,让有特长专业的学生课前积极和本组内成员配合演练,以便在课上表演时能够作到游刃有余。
2、教师准备图片、音响、影象等有关的材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讲授内容。
初中音乐教育故事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在我国,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阶段是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
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我校音乐教师开展了一系列音乐教育活动。
本文以一次音乐课堂为例,讲述了一位初中音乐教师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帮助学生成长的故事。
二、案例1. 案例背景某中学七年级(1)班,共有40名学生。
该班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家庭背景各异。
在音乐课堂上,部分学生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但仍有部分学生对音乐兴趣不高,课堂纪律较差。
2. 案例经过(1)发现问题在一次音乐课上,教师发现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较差。
为了提高课堂效果,教师决定从音乐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制定方案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方案:① 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 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③ 注重课堂纪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实施过程① 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教师组织了以下音乐活动:A. 举办音乐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B. 开展班级合唱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C. 观看音乐电影,感受音乐的魅力。
② 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分析作品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③ 注重课堂纪律教师通过以下措施提高课堂纪律:A. 建立班级音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监督、相互帮助;B.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C. 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适当惩罚,教育学生遵守纪律。
(4)案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七年级(1)班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表现出以下变化:①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纪律良好;② 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能够欣赏和鉴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③ 学生在班级合唱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反思1. 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锻炼意志品质。
教案范例初中音乐
教案范例初中音乐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作品《我和你》,能够从音乐中回顾奥运会的精彩瞬间,感受奥运的人文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歌曲演唱,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音乐内涵,并加强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知识与技能:学习调式概念,能够用清晰、圆润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用清晰、圆润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难点:掌握音乐演唱时的声部以及音区。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播放2018年奥运会入场视频,并提问:同学们知道老师播放的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回答:是的,老师播放的是奥运会的场面,那么奥运会几年举办一次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是人类的大聚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有一首众所周知的歌曲,将当年的大聚会推向高潮。
老师顺势揭示课题《我和你》。
(二)初步感知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我和你》,并提问:希望同学们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聆听歌曲,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的速度是缓慢的。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是深情的。
(三)探究学习1.发声练习,教师提醒学生采用开口音a进行练习,注意声音的共鸣和呼吸的控制。
2.学习歌曲《我和你》,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分析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和表达方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尝试运用不同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展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歌曲演唱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注意音准、节奏和声部的和谐。
2.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歌曲演唱和音乐理解方面的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初中声乐讲课教案范文
初中声乐讲课教案范文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对声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声乐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教学重点:1. 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的旋律和歌词。
2. 声乐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
2. 声乐技巧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二、教学歌曲(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
2. 教师教授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3.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演唱技巧。
三、声乐练习(15分钟)1. 教师教授声乐技巧,如呼吸、共鸣、发音等。
2. 学生进行声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声乐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四、歌曲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主唱、伴唱等)。
2. 学生根据角色进行歌曲演唱,教师进行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演唱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的主题和声乐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授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和学生进行声乐练习,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声乐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演唱技巧。
在歌曲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展示了自身的声乐成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声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声乐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声乐成长,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在本学期刚开学的第一周,我在初一年级的音乐课。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那节课是让同学们学唱歌曲《青春舞曲》(第一课时)。
就在学唱乐谱时,发生了一件“意外”事件,就是这件事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二、情景描述那天是我上初一一班的第一节课,上课前我进行了认真的备课,并做了精美的课件,心想这节课学生一定会喜欢,应该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铃声一响,我自信地走进了教室,随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常规课堂行为的结束,我们进入了导入学唱新歌《青春舞曲》的环节。
我作了如下地导入:首先我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维吾尔族的舞蹈,同学们马上就说出这是维吾尔族的舞蹈。
然后,我让学生说了一些他们所了解的民族舞蹈,学生回答的也丰富多彩:西藏舞、傣族舞、壮族、蒙古族等。
接着,我对学生做了如下提问:“根据大家自己所了解掌握的知识,大家说说看为什么维吾尔族的舞蹈从动作音乐表达上有如此大的不同呢?”学生都纷纷说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最后我概括的作了一下结论:不管音乐还是舞蹈它们的起源都离不开劳动······维吾尔族不仅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而且是一个非常勤劳的民族。
根据自己个人的教学经验,从学生的眼神中我可以得知,他们这时很想去感受一下维吾尔族的音乐,于是我说:“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维吾尔族的歌曲。
”在欢快地歌声中学生情不自禁地做着律动,很认真的听完了一遍。
然后,我们又一起学唱了歌曲。
接着,我说让我们试着唱一唱乐谱,我给大家伴奏,就在大家唱的高兴时,忽然听到教室前面的一个角落冒出一句“不和谐的声音”。
随之,教室里爆发出了一阵哄笑声。
我一听这腔调就知道是岩同学耍的“洋相”了。
说起来有趣,这位同学在课余时,经常在走廊上播放手机音乐并大声唱歌,并以此为傲。
他的家庭条件比较普通,是当地的佤族,整天穿着比较脏的衣服,行为习惯也不是很好,所以同学们都有点看不起他,我从同学们的哄笑声中感受到同学们在嘲笑他。
快乐学习初中音乐——音乐教学案例分享
快乐学习初中音乐——音乐教学案例分享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通过学习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操。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欢乐中学习音乐,成为每个音乐教师追求的目标。
以下将分享几个快乐学习初中音乐的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一:音乐与身体动作结合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利用身体动作帮助学生学习音乐,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首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用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一起舞动。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还能帮助他们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
教学案例二: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是一种快乐的学习方式。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概念和技能。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有趣的音乐游戏,如“找拍子”、“听音辨别”等。
学生在游戏中既能发展自己的音乐感觉,又能加深对音乐学习内容的理解。
同时,音乐游戏还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学案例三:多媒体与音乐结合现代科技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音乐与图像、视频结合起来,创造出更丰富多样的音乐学习场景。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通过播放音乐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音乐软件和应用,让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和编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技术能力。
教学案例四:音乐实践体验学习音乐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乐器演奏等。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知识和技能,并体验到音乐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比赛和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总结起来,快乐学习初中音乐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活动和课堂内容,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通过音乐与身体动作结合、音乐游戏、多媒体与音乐结合以及音乐实践体验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分享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分享每位音乐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设计精彩的教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分享一些成功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希望能为广大音乐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一、节奏感培养——打击乐合奏比赛目标:通过打击乐合奏比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步骤:1.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打击乐器,如鼓、木鱼、铃片等。
2. 教师为每个小组编排一段简单的节奏乐曲,确保每个小组的部分各不相同。
3.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小组间开始互相合奏,形成完整的乐曲。
4. 举行打击乐合奏比赛,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二、音乐表演——独唱比赛目标:通过独唱比赛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和自信心。
步骤:1.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并准备演唱。
2.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声乐指导,包括发声、音准、音域等。
3. 每个学生轮流进行独唱表演,并在学生之间进行评选。
4. 举行音乐表演比赛,评选出最佳独唱演唱者。
三、创作音乐——合作创作歌曲目标:通过合作创作歌曲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步骤:1.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从不同主题出发进行歌词创作。
2. 学生们根据歌词编创旋律和伴奏,可以使用乐器或者电子音乐软件进行创作。
3. 小组之间分享创作成果,并互相借鉴和改进。
4. 举行合作创作歌曲比赛,评选出最佳作品。
四、音乐游戏——乐理知识竞赛目标:通过乐理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步骤:1. 教师设计一套乐理知识的题库,包括音符、节拍、调性等方面的问题。
2.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
3. 回答正确者可获得相应分数,回答错误者扣除相应分数。
4. 举行乐理知识竞赛,评选出得分最高的小组。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加入合奏、表演、创作和游戏等有趣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音乐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创造富有活力的音乐课堂。
初中音乐经典教案
初中音乐经典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传统的民歌《茉莉花》,理解其歌词含义和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1. 歌曲《茉莉花》的词曲分析。
2. 歌曲的演唱技巧及表现手法。
3. 音乐活动的设计及实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茉莉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简要介绍《茉莉花》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点。
二、歌曲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词曲特点,如旋律线条、节奏韵律等。
2. 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三、演唱技巧及表现手法(20分钟)1. 教师示范演唱《茉莉花》,讲解演唱技巧,如气息控制、音色调整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茉莉花》,教师及时指导纠正。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音乐活动(15分钟)1. 教师设计音乐活动,如合唱、对唱、舞蹈等,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
2. 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播放《茉莉花》歌曲,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跟唱《茉莉花》,巩固所学演唱技巧。
二、歌曲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挖掘歌曲的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三、演唱技巧及表现手法(2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2. 学生进行小组演唱,互相学习、交流。
四、音乐活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如情景剧、音乐剧等,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2. 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茉莉花》歌曲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旋律、演唱技巧等。
2.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如合作意识、创造性思维等。
3. 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程度,以及对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
模拟课堂初中音乐教案
以下是一篇模拟的初中音乐教案,以《茉莉花》为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茉莉花》,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基本特点,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词曲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茉莉花》,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茉莉花》,并能够理解其歌词的含义。
2. 难点:掌握《茉莉花》的旋律特点,尤其是音程的跳跃和节奏的处理。
三、教学用具:1. 钢琴2. 录音机3. 歌谱4. 教学挂图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茉莉花》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茉莉花》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歌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习歌词,解释歌词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2)旋律学习:教师弹奏钢琴,引导学生跟随旋律演唱歌曲。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高、音长和节奏。
(3)歌曲分析:教师分析《茉莉花》的旋律特点,如音程的跳跃、节奏的变化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 实践活动(15分钟)(1)分组演唱: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演唱形式(如独唱、齐唱、对唱等),展示对《茉莉花》的理解和表现。
(2)即兴创作: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茉莉花》的旋律,即兴创作新的歌词或旋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堂的学习内容,回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如演唱、讨论等。
2.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茉莉花》的学习成果。
3. 创新能力:评价学生在即兴创作环节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案,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茉莉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协作精神。
初中学音乐优秀教案
初中学音乐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通过欣赏经典古典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古典音乐的基本概念:古典音乐是指从欧洲中世纪到现代的一系列音乐作品,包括交响乐、室内乐、独奏、合唱等。
2. 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从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到现代。
3. 经典古典音乐作品欣赏: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贝多芬《月光奏鸣曲》、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古典音乐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哪些古典音乐作品或者音乐家?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古典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结合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典音乐。
2. 重点介绍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著名音乐家的代表作品,分析其音乐风格和特点。
三、作品欣赏(20分钟)1. 教师播放经典古典音乐作品,如《G弦上的咏叹调》、《土耳其进行曲》、《月光奏鸣曲》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欣赏,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等方面,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课堂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经典古典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讨论。
2. 各组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互相交流学习。
3.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强调古典音乐对个人素质提升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多学习古典音乐。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3. 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古典音乐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欣赏经典作品,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初中教唱音乐教案
初中教唱音乐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感受茉莉花的美丽与芬芳。
2. 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准确地演唱《茉莉花》。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歌曲《茉莉花》的旋律和歌词。
2. 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高音部分。
2. 歌曲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
2. 乐谱。
3. 花朵道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茉莉花》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引导学生谈论对茉莉花的印象,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二、教学歌曲(15分钟)1. 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2.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 针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教师进行单独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三、歌曲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感,讨论如何用歌声表达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歌唱水平。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5分钟)1. 教师播放《茉莉花》的录音,让学生跟唱。
2. 针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二、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花朵道具,用歌声和动作表现茉莉花的美丽。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评价和建议。
三、歌曲展示(10分钟)1. 每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自己对《茉莉花》的理解和表现。
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茉莉花》的情感表达。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参加音乐活动,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茉莉花》的演唱水平。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案例优秀7篇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案例优秀7篇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篇一1、学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以及配乐散文朗诵《荷塘月色》。
2、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让学生感受欢快、活泼的风格特点,使学生了解音乐与文化作品在描绘夏日景像上异曲同工之妙笔,感受其审美意境。
1、启发学生用自然、流畅、舒展的声音演唱《夏口泛舟海上》,并能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情感。
2、掌握三拍子的特征及歌曲中音乐表情记号的作用。
第一环节:导入:1、播放歌曲《宁夏》;2、用语言导人。
第二环节:学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1、接下来,老师要带同学们到美丽的大海上泛舟,请同学们在感受大自然美景的过程当中,也感受一下音乐的情绪。
2、引导学生边听边感受歌曲的旋律、情绪有什么特点,播放录音范唱。
3、请同学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4、老师小结歌曲的风格特点。
5、复听。
6、发声练习。
(1)用“u”练唱《茉莉花》。
(2)用轻声高位演唱《茉莉花》。
7、老师范唱新歌,学生用“啦”轻声哼唱旋律。
8、学生边轻声演唱歌词边用右手划三拍子,强调三拍子的节奏律动感。
9、齐唱歌词。
10、结合打击乐器,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风格特点。
11、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调动学生的演唱情绪。
第三环节:欣赏配乐散文《荷塘月色》1、播放《荷塘月色》范读。
2、请同学们从音乐和文学配合的特点,谈谈自己的听后感。
3、老师分析音乐与文学的结合特点。
4、全体同学配合音乐,有感情的朗诵《荷塘月色》。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篇二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2.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3.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一是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二是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难句的理解:一课时: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学生静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
任课教师:惠钟
一、案例背景
在本学期中我在初二年级的音乐课时。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那节课是让同学们学习第三单元《雪域天音》(第一课时)。
就在拓展引导时,发生了一件“意外”事件,就是这件事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二、情景描述
那天是我上初二3班的第一节课,上课前我进行了认真的备课,并做了精美的课件,心想这节课学生一定会喜欢,应该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铃声一响,我自信地走进了教室,随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常规课堂行为的结束,我们进入了导入学《雪域天音》的欣赏环节。
我作了如下地导入:首先我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藏族风俗习惯以及饮食建筑的图片,同学们马上就说出这是藏族。
然后,我让学生说了一些他们所了解的民族舞蹈,学生回答的也丰富多彩:西藏舞、傣族舞、壮族、蒙古族等。
接着,我对学生做了如下提问:“根据大家自己所了解掌握的知识,大家说说看为什么维吾尔族的舞蹈从动作音乐表达上有如此大的不同呢?”学生都纷纷说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最后我概括的作了一下结论:不管音乐还是舞蹈它们的起源都离不开劳动······藏族不仅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而且是一个非常勤劳的民族。
根据自己个人的教学经验,从学生的眼神中我可以得知,他们这时很好奇,于是我说:“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藏族的歌曲。
”在欢快地歌声中学生情不自禁地做着律动,很认真的听完了一遍。
然后,我们又一起学唱了歌曲。
接着,我说让我们试着唱一唱乐谱,我给大家伴奏,就在大家唱的高兴时,忽然听到教室前面的一个角落冒出一句“不和谐的声音”。
随之,教室里爆发出了一阵哄笑声。
我一听这腔调就知道是“杨”“建”同学耍的“洋相”了。
说起来有趣,这两位同学在课余时,经常在走廊上鬼喊鬼叫,并以此为傲。
他的家庭条件比较好,成绩也中等,但行为习惯也不是很好,是班上的捣蛋鬼所以同学们都爱看他的笑点他。
就在这一刹那,我想了许多关于如果处理这种突发事件的方法,如果不制止他这种行为继续让他捣乱那么会影响课堂纪律。
如果像以前一样,对于违反了课堂常规的同学进行严厉批评,那么原本轻松的课堂气氛就会变的很不愉快了。
正当我打算先停下来,我一脸阴沉默不作声,带着严厉的目光投向了“杨”“建”同学,可是我瞬间被石化了,只见“建”同学“老油条”般装出一副知错的模样,然后双手“啪”的拍响,然后再把另一只手轻轻地放在脸上表示自己掌嘴!我的心被触动了。
在刹那间把他的行为再反思了一下:这一行为到底有没有闪光点?“新课标”理念告诉我们应该“鼓励创造”。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可能他是属于“乱来”,但至少这也是他的一个过人之处,我何不借机来鼓励其他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呢?“新课标”理念告诉我们,不能扑灭他本能的“创造火花”,更不能歧视他行为上的偏差。
相反,我要利用好这次难得的机会,挖掘学生音乐创作潜能的开发,于是,我心平气合的对“建”同学说:“刚才,我们被你突然的“袭击”吓了一跳,这是你的不对了,但我觉得你唱的歌很优美别具一格,否则,同学们怎么会被你逗笑了呢。
你能再为同学们唱一遍吗?”他很羞涩得站了起来,又唱了一遍,并且唱的认真富有感情,教室里一下子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我庆幸自己没有一棒子将其“打死”,我笑着对大家说:“你们不要小看“建”同学,你们可知道很多好得歌曲也是这样哼唱出来得,但要唱得好听,也有一定得困难。
不信你们也来试着哼唱一下。
经过同学们得哼唱尝试,我让一些同学进行展示,看哪位同学唱得好听。
这时,课堂气氛一下子非常活跃起来,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要求试唱,岩同学
也更加有了兴致,积极参与到了表演地行列。
结果可谓丰富多彩,有情绪比较欢快的,有情绪比较抒情的,这些都充分展示了同学们多彩的个性和丰富创造力。
我及时地对每一位同学进行了鼓励。
让他们能体验到创作中地乐趣,体会到创作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地。
这时,同学们沉浸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我看着他们自信和喜悦地脸庞,看到他们体验到得成功与快乐,我知道他们创造思维的大门正在被悄悄开启!
三、分析与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音乐给人的想象插上高飞的翅膀,使人的创造性、创新思维潜能力得到开发。
作为“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中善于创新、善于发掘、善于鼓励、学会欣赏。
本案例中,一个调皮的学生触动了我对音乐教学的思考,并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哼唱,这样的机会其实是非常多的,但这种时机往往也稍纵即逝,所以教师要及时抓住这种时机。
因此,音乐教师必须要成为音乐课堂中的“有心人”擦亮眼睛,在教学中寻找和捕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利时机。
我通过对本案例的反思,觉得以下几点对我启发很大:
1、营造和谐、轻松、有序的课堂气氛。
教师在课堂上应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情绪变化,用亲切、幽默、诙谐、委婉的言语或技巧营造和谐、轻松、有序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下,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
2、正确看待学生的闹,鼓励学生的创造。
本案例中,该同学表面上随意“瞎唱”,其实是他内心真情的自然流出,表现了他本能的创作兴趣。
我们不能随意地将本能的创作兴趣扼杀在摇篮之中。
3、创新教学应从学生音乐创造天性和实际经验出发,循序渐进。
音乐可以不依赖谱而存在,音乐才是生来就有的。
对于他们来说,哼唱比写谱容易得多。
如果要求缺乏感性经验的创作,势必会扼杀他们的创作兴趣,影响教学的实效性。
本
案例中,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实际的识谱经验,从感性到理性,先让学生哼唱,再引向对比学习,较好的落实了“双基”教学。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从一个学生到每个成功的创作,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的音乐创作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的特殊性。
4、开放教学过程,实施生成教学。
课堂教学永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位教师在课前都不可能完全预测课堂上所要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们有迅速捕捉到学生输出的各种信息,随时反思,随机应变,这种能力。
传统教学以教学过程的“程序化”。
课改倡导“开放教学”,倡导实施“生成教学”。
本案例把定位转变为“以生成为本位”,不只是忠实的实施课前所制定的计划,而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有明显的变化,有所提高。
5、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生。
成长中的学生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宽容、谅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与引导,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发现错误,案例中委婉地指出了他的错误,因此,他能非常乐意的接受。
同时,教师把他的闪光点放大,引导其他学生像他一样来进行编唱,从而使他获得了自信,欣赏换成了指责、批评,我想我们都将会看到另一种情景:他肯定会有逆反,对课失去兴趣。
四、小结
课堂上也许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发生,对于发生的事情,由于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想法,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对于这样的事情如何解决更好,也希望与大家共同切磋。
通过这个案例,也希望各位同仁能够从中可以吸取一点经验和教训,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及时抓住教学契机,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共同致力于音乐课堂教学,把音乐课堂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