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制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化工废水和废气处理工程技术方案

化工废水和废气处理工程技术方案

化工废水和废气处理工程技术方案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越来越多,它们所含的有害物质也越来越复杂。

如果这些废水和废气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和破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因此,化工废水和废气处理技术方案十分重要。

一、化工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方案化工废水的处理工程一般分为预处理、生化处理、沉淀/吸附/过滤处理和后处理等几个阶段。

1. 预处理预处理的作用是去除水中较大的杂质和固体颗粒物,以减少后续处理工程的负担。

预处理工程主要包括:(1)格栅筛选:利用格栅的间隙和倾斜角度将废水中的较大杂质筛掉,如漂浮物、水藻等。

(2)砂石滤池:利用滤石或滤沙过滤出较大的固体颗粒物。

2.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指通过生物活性池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生化处理工程主要分为接触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两种。

(1)接触氧化法:即将废水与空气充分接触,并施加搅拌,以加速氧化降解。

接触氧化法可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颜色。

(2)活性污泥法:即将废水和一定量的微生物混合在一起,在具有足够氧气的环境下,利用生物菌群将有机物转化成无害物质。

活性污泥法需要维护一定的菌群,同时也需要掌握好操作技巧,才能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3. 沉淀/吸附/过滤处理沉淀/吸附/过滤处理主要针对废水中的悬浮性杂质及有机、无机物、重金属离子。

(1)沉淀法:通过沉淀剂将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迅速沉淀至污泥层,达到固液分离目的。

(2)吸附法:在废水中加入适量的吸附剂,将其与废水中的目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形成沉淀。

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3)过滤法:利用滤网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等分离出去。

4. 后处理后处理工程主要是对废水进行加药消毒、中和、调节工况等处理,以达到最终排放标准。

后处理工程对于废水的排放质量调节十分重要。

二、化工废气处理工程技术方案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一般含有较高的粉尘、污染气体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

医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医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医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1. 引言医药废水是指由医药生产、医疗机构和研究单位排放的含有药品残留物、微生物和有机物质的废水。

由于医药废水的复杂性和对环境的潜在危害,正确处理和处理医药废水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医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2. 设计目标本设计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医药废水的高效处理,达到以下要求:- 减少药物残留物的浓度,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风险;- 去除废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质,以防止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 确保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3. 设计方案根据医药废水的特点和处理要求,我们提出以下设计方案:3.1. 前处理前处理是医药废水处理的第一步,旨在去除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油脂和其他可溶解污染物。

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颗粒吸附等。

3.2.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医药废水处理的核心步骤,通过利用微生物去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药物残留物。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和生物膜反应器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确保维持合适的生物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降解效果。

3.3.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为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微量杂质和药物残留物。

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高级氧化和膜分离等。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单一的深度处理方法或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处理。

3.4. 二次处理二次处理是为了确保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在深度处理后对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

常用的二次处理方法包括消毒、pH调节和余泽处理等。

4. 设计参数设计参数是设计方案中的关键要素,对工程运行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医药废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需要确定以下设计参数:- 废水流量;- 废水组成和药物残留物浓度;- 处理工艺和装置的尺寸和容量;- 生物中微生物的负荷和生长条件;- 深度处理方法的投加剂量和处理时间;- 二次处理方法的消耗品使用量和操作条件。

5. 结论本设计方案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医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化工废水处理工程方案

化工废水处理工程方案

化工废水处理工程方案一、前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化工废水处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

化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化工废水处理工程既是对环境负责的举措,也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本文旨在对化工废水处理工程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从工程目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化工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废水处理方案。

二、工程目的1.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化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化工废水处理工程的首要目的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 降低企业成本:对化工企业来说,将废水处理成合法排放水质对企业成本有一定影响,通过化工废水处理工程可以降低处置费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成本。

3. 合法排放:依法合规排放是企业的基本责任,通过化工废水处理工程,可以保证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确保企业合法经营。

三、工程规划1. 废水来源化工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清洗和排放,以及废水处理设施。

废水的特点包括:水量大、pH值低、有机物浓度高、难降解有机物超标,重金属污染严重等。

2. 废水处理目标根据废水的特点和成分,制定合理的处理目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降低COD、BOD和重金属浓度、实现资源化利用。

3. 工程流程化工废水处理工程的工程流程应包括初次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等环节。

初次处理主要包括固液分离、沉淀、流程调节等环节;生化处理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等环节;深度处理主要包括膜分离、吸附等处理环节。

四、工程设计1. 废水处理工艺选择根据化工废水的特点,工程设计应采用生物处理、吸附、膜分离等组合工艺,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达到对不同成分的高效处理。

2. 设备选型根据处理工艺的选择,设备选型应考虑处理量、操作稳定性、能耗、维护成本等方面的综合因素,选用国内外优质的设备,确保工程运行稳定、可靠。

XX制药厂生产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XX制药厂生产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XX制药厂生产废水处理设计方案一、废水产生情况及性质1. 生化需氧量(BOD):300~500 mg/L2. 化学需氧量(COD):600~800 mg/L3. 总悬浮物(TSS):400~600 mg/L4. 总氮(TN):40~60 mg/L5. 总磷(TP):5~10 mg/L二、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根据废水的性质和流量,综合考虑经济性、可操作性和环境效益,我们设计采用以下工艺流程进行废水处理。

1.初级处理废水经过收集污水管道进入砂沉池,通过重力沉降,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泥沙,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

砂沉池的出水通过调节池进入下一步处理工艺。

2.生化处理经过初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生化池进行生物降解。

生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设置曝气系统,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微生物进行降解。

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3.深度处理为了更彻底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有机氮、总磷等,设计引入深度处理工艺。

首先,酌情添加硫酸亚铁等化学药剂,将废水中的总磷和重金属阳离子与铁离子形成沉淀物,经沉淀池分离;然后,废水流入好氧池,继续进行氧化降解。

4.消毒为了保证最终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设计采用紫外线消毒法进行废水杀菌和去除残留有害物质,确保废水无害化。

5.污泥处理处理工艺中产生的污泥经过浓度池的浓缩,然后通过离心机脱水,得到较为干燥的污泥固体。

污泥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或焚烧处理。

三、处理设施设计参数1.砂沉池:设计容积100m³,停留时间为1小时。

2.生化池:设计容积200m³,反应器停留时间为24小时,曝气量为900m³/h。

3.深度处理池:分为化学沉淀池和好氧池,各自设计容积分别为50m³和80m³,停留时间分别为2小时和12小时。

4.紫外线消毒装置:设计通过流量为500m³/h的废水,保证紫外线照射时间大于30分钟。

5. 污泥处理设施:设计污泥脱水系统,处理污泥量为每天200kg,脱水率达到60%。

化工企业废水循环处理工程设计

化工企业废水循环处理工程设计

化工企业废水循环处理工程设计一、项目背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废水的排放是不可避免的。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式是将废水直接排放至环境中或者进行简单化学处理后排放。

这种废水处理方式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并且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许多化工企业开始采用废水循环处理工艺,将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循环利用。

二、设计目标本项目的设计目标是建立一套适用于化工企业的废水循环处理工程,实现废水的高效处理和循环利用,达到以下效果:1. 排放标准:废水经处理后,排放标准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环保法规的要求。

2. 循环利用:废水处理后可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清洗等工艺,达到节水和减少废水排放的目的。

3. 处理效率:废水处理工程具备处理废水的高效率和稳定性,确保连续生产过程中废水的及时处理和循环利用。

4. 经济合理: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应考虑投资和运营成本,尽量选择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和设备。

三、设计内容1. 废水收集系统:设计废水收集系统,包括收集污水的管道和设备,确保废水能够顺利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2. 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废水预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去除悬浮物、沉淀物和可溶性有机物等。

3. 生物处理系统:设计生物处理系统,运用生物处理技术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如生化池、活性污泥法等。

4. 净化处理系统:设计净化处理系统,对经过生物处理的废水进行进一步净化,如过滤、吸附、膜分离等。

5. 循环利用系统:设计循环利用系统,将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清洗等工艺,达到节水和减少排放的目的。

6. 辅助设施:设计废水处理工程的辅助设施,包括污泥处理系统、废气处理系统等,确保废水处理工程的顺利运行。

7.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废水处理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废水处理的自动监测和控制。

四、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本项目的投资主要包括设备采购、工程施工、土地和厂房建设等方面的费用。

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能源消耗、维护费用、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费用。

制药厂生产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制药厂生产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制药厂生产废水处理设计方案1.高浓度:制药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品和原料通常都具有高浓度,因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含量较高。

2.多种有机物:废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如溶剂、有机酸、有机碱等,其中含有的化学药品还可能有毒性。

3.高COD和BOD: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浓度较高,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4.高PH值:废水的PH值通常较高,需要经过调整才能进一步处理。

5.高色度:废水中的有机物会使水体呈现出深色,影响美观。

1.预处理:包括固体分离、调整PH值和异味去除等步骤。

a.固体分离: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需要通过沉淀、过滤等方式进行去除。

b.调整PH值:废水中的PH值通常较高,可以通过加入酸或碱来进行调整,一般将其调至中性范围。

c.异味去除:废水中可能含有异味物质,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去除。

2.生化处理:利用生物活性池进行生化降解,去除COD和BOD等有机物。

a.常规的生物活性池:通过由反应釜、曝气系统和填料组成的池体,利用厌氧和好氧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b.高级氧化技术:如臭氧处理、紫外线光解法等,可用于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

3.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和无机盐等污染物,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a.活性炭吸附:将废水通过活性炭吸附柱进行处理,去除残余的有机物和色度。

b.膜分离技术:如微滤、超滤和反渗透等,可用于去除悬浮物、细菌和溶解性盐等。

4.回用处理:对废水进行再处理,使其达到回用标准,用于生产中再利用。

a.捕捉有用物质:通过离子交换等技术,将废水中的有用成分分离出来,用于再生产中。

b.进一步净化:使用更高级的处理技术,如电化学氧化、微生物燃料电池等,去除更微量的污染物。

5.污泥处理:由于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盐,需要专门处理。

a.浓缩和脱水:通过离心机、压滤机等设备将污泥进行浓缩和脱水,减少处理量。

b.热解和焚烧:对污泥进行热解或高温焚烧,将有机物破坏,并转化为无害物质。

江苏化工废水处理工程方案

江苏化工废水处理工程方案

江苏化工废水处理工程方案引言随着化工工业的发展,废水处理成为一项关键的环保措施。

江苏省作为我国化工产业的重要区域之一,面临着大量化工废水的治理问题。

本文将针对江苏化工废水处理工程,提出一套方案,以确保废水的高效处理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陈述江苏化工废水处理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1.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2.废水处理设备和工艺需要耐腐蚀、高效稳定;3.废水处理过程需要满足相关环保法规标准。

解决方案步骤一:废水预处理废水处理的第一个步骤是预处理,目的是去除悬浮颗粒物和沉淀物,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负担。

预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气浮沉淀:通过引入气泡使颗粒物聚集成浮沉粒,然后通过沉淀池将其去除。

2.滤料过滤:利用不同粒径的滤料对废水进行过滤,去除较小的颗粒物。

步骤二: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废水处理的核心步骤,通过生物活性菌群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具体步骤包括:1.好氧生物处理:将废水引入好氧生物池,并添加适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促进生物菌群的繁殖和有机物的分解。

2.厌氧生物处理:将好氧处理后的废水引入厌氧生物池,通过厌氧菌的作用将有机物进一步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步骤三:深度处理深度处理主要是针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行去除。

常见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1.化学沉淀: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重金属形成难溶性沉淀物,然后通过沉淀池将其去除。

2.吸附处理:利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达到去除的目的。

步骤四:消毒处理消毒处理是为了杀灭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防止废水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消毒和氯消毒等。

实施计划根据以上方案,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计划:1.设计和建设废水处理设备和工艺流程,确保能够满足废水处理要求。

2.完善各处理步骤的操作细节,保证每个步骤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3.定期对废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4.建立严格的废水处理管理制度,加强对废水处理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化工废水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化工废水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化工废水处理工程施工方案1. 背景化工废水是一种含有高浓度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进行化工废水处理工程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2. 目标本工程的目标是设计和施工一套高效的化工废水处理系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保证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安全排放或进一步利用。

3. 工程设计方案根据化工废水的特点,本工程将采用以下处理工艺:3.1 前处理单元• 格栅过滤器:用于去除大颗粒杂质,防止管道堵塞。

• 沉淀槽:用于沉淀固体颗粒和部分悬浮物。

• 调节池:调节废水的pH值和温度,为后续处理工艺做准备。

3.2 生化处理单元• 生物反应器: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 曝气系统:充足的氧气,促进生物降解反应的进行。

3.3 深度处理单元• 活性炭吸附: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残留和部分重金属离子。

• 膜分离技术:采用反渗透膜过滤,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微小颗粒和溶解物。

4. 施工步骤4.1 地基处理在施工现场进行地基处理,确保设备的稳固安全安装。

4.2 设备安装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对各处理单元设备进行安装和连接。

4.3 管道布置布置各种进出水管道和连接管道,保证废水可以顺利流入处理设备。

4.4 电气连接进行电气布线和设备连接,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4.5 调试运行对整个废水处理系统进行调试运行,确保各设备之间的协调工作正常。

4.6 系统优化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使其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5. 安全管理施工现场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工人遵守安全规定,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

6. 环境保护在处理工程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环保法规,保护环境,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7. 运行维护完成施工后,要建立健全的运行维护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保养,确保废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

8.化工废水处理工程的施工方案需要全面考虑工艺设计、施工步骤、安全管理等因素,确保系统设计合理、施工顺利、运行稳定,并且符合环保要求。

XX制药厂生产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XX制药厂生产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XX制药厂生产废水处理设计方案1.废水产生和特点1.1高浓度有机物: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品和溶剂会导致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包括残留药物、溶剂和有机添加剂等。

1.2高浓度无机物:制药过程中使用的无机盐和酸碱溶液会导致废水中无机物浓度较高,包括盐类、硫酸、硝酸和氢氯酸等。

1.3高浓度悬浮固体:制药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溶解和悬浮在废水中,包括残留固体药品、研磨剂和过滤剂等。

2.废水处理流程设计基于上述废水特点,设计了以下废水处理流程:2.1预处理: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去除,以保护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采用物理方法,如混凝沉淀和过滤,将悬浮颗粒去除。

此外,还将废水进行调pH处理,以适应后续处理设备的要求。

2.2生化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废水送入生化反应池中进行生化降解。

通过引进厌氧菌和好氧菌来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提供适宜的温度、氧气和营养物质等条件来促进菌群的生长。

2.3深度处理:为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采用深度处理工艺。

可结合活性炭吸附、沉淀、膜过滤等技术,将废水中的目标物质完全去除或降低至符合排放标准。

2.4余热回收: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能。

设计了余热回收系统,将废水中的热能回收利用,用于加热工艺用水或为其他生产设备提供热量,以达到能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

3.设备选型及布置根据废水处理流程设计,选型了以下主要设备:3.1混凝剂和药剂投加系统:用于混凝剂和药剂的投加,促进颗粒和有机物的沉淀和降解。

3.2混凝沉淀池:用于混合废水和混凝剂,触发颗粒的聚集和沉淀。

3.3过滤设备:用于去除混凝沉淀池中沉淀后的颗粒,保护后续处理设备。

3.4生化反应池:采用一套生化反应池系统,包括好氧池和厌氧池。

通过适宜的温度、氧气和营养物质等条件,促进菌群的生长和有机物的降解。

3.5深度处理设备:包括活性炭吸附装置、沉淀池和膜过滤设备等。

用于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3.6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余热回收装置、换热器和热能利用设备等。

制药废水设计方案

制药废水设计方案

制药废水设计方案1.引言制药废水是一种高浓度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制药废水的处理和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将基于最先进的技术和科学原理,设计一套高效、可靠的制药废水处理系统。

2.治理目标本工程的治理目标是将制药废水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出水质量稳定可靠,达到可重复使用或直接排放标准,同时保证处理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3.工艺流程本工程选用了一系列的工艺,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

3.1预处理预处理主要包括沉淀和过滤。

废水首先进入预处理单元,通过凝聚剂和絮凝剂的加入,在高速搅拌下发生凝聚作用,沉淀除去悬浮物和颗粒物质。

然后将废水通过过滤系统,去除溶解在水中的胶体和微粒。

3.2生化处理生化处理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采用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通过持续进水搅拌与生物拆分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并大幅度减少悬浮物和颗粒物。

生物膜法则采用MBBR(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工艺,利用生物膜吸附和降解有机物。

3.3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出水质量。

该工艺主要采用高级氧化工艺,如臭氧和紫外光,以氧化和降解难以去除的有机物和微生物。

4.设备选择为了实现高效处理,本工程将选用以下设备:4.1过滤设备选用自动化过滤器,能够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胶体和微粒,保证生化处理的顺利进行。

4.2MBR设备选择高效率的MBR膜生物反应器设备,具有良好的沉淀效果和稳定运行特性,可实现良好的COD和BOD去除率。

4.3MBBR设备选择适用于制药废水处理的高效率MBBR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具有耐腐蚀性和高转化效率。

4.4高级氧化设备选用高效的臭氧发生器和紫外光发生器,以确保深度处理的效果,降解难以去除的有机物和微生物。

5.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了保证工艺运行的稳定和可靠性,本工程将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监测和控制设备。

通过实时监测废水质量和关键参数,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运行参数,并实现远程控制和操作。

某化工项目含氟废水处理方案

某化工项目含氟废水处理方案

汇报人:2023-11-17•项目背景与问题定义•含氟废水处理技术方案•方案比选与实施计划目录•预期效果与风险评估•结论与建议01项目背景与问题定义某化工项目概述该化工项目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氟化物使用,导致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氟离子。

规模与产量项目规模为中等,预计年产废水量约为XX吨。

来源含氟废水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清洗、冷却等工艺环节。

危害氟离子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排放未经处理的含氟废水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含氟废水的来源与危害处理效果不稳定:传统处理方法如化学沉淀法在处理不同浓度的含氟废水时,处理效果波动较大。

二次污染:某些处理方法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物,需要进一步处理,增加了处理难度和成本。

成本高:现有处理方法中,一些高效的技术和设备引入导致处理成本较高,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作为示例,具体的项目背景和问题定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

现有处理方法的局限性02含氟废水处理技术方案B CD原理通过向废水中加入化学试剂,使氟离子与试剂中的阳离子结合生成难溶的沉淀物,从而达到去除氟离子的目的。

优点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于大规模废水处理。

缺点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产生的沉淀物需要进一步处理,可能存在二次污染。

常用试剂常用的化学试剂包括石灰、氯化钙、硫酸铝等。

化学沉淀法A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氟离子吸附到吸附剂表面或内部,从而达到去除氟离子的目的。

原理常用吸附剂优点缺点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树脂、陶粒等。

处理效果好,不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产生的废渣较少。

吸附剂需要定期更换或再生,操作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利用某些微生物对氟离子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氟离子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去除氟离子的目的。

原理常用的微生物包括某些细菌、藻类等。

常用微生物处理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化学试剂,产生的废渣少,对环境友好。

优点处理效果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微生物的培养和维护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

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设计方案一、概述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是生产手性药物,由于生产线产生的污水不但污染物浓度高,而且还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治理,将会给周围的环境带来恶劣的影响,也会影响公司的形象。

为了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者有机结合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生产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

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我公司受厂方委托进行污水处理工程的方案设计。

根据厂方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结合本公司多年处理医药行业生产污水的经验,现提出如下设计方案,供XXXX医药化工有限公司领导及上级环保主管部门审定。

二、设计依据2。

1、污水水质、水量厂区来水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高浓度工艺污水,包括水洗污水、中和=20t/d;另一部分是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和地污水、蒸馏污水和冷凝水,水量为Q1=80t/d。

面冲洗污水,水量为Q2公司为三班制,在设计时水量适当留有余量。

设计水量为Q=100t/d(5t/ h),水质的监测数据为:CODCRcr: 60000mg/l;甲苯: 8。

3mg/l;-N: 33。

1mg/l;NH3PH:3.0—3.5;2。

2、执行污水排放标准处理后的厂区总排放口水质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及当地环保局要求的标准,见下表:处理达标后的尾水最终排放到厂区附近的王港河内。

2。

3、设计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本废水处理项目的设计,施工与安装严格执行国家的专业技术规范与标准,其主要规范与标准如下:●《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TJ13-86●《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18-36●《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426-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10-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7—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89●《城市污水处理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CJ3025—93●《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J69-84●《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1-90●《钢结构设计规范》 GB17—88●《水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DJ20-78●《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DJ20—7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J108-87●《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4—83●《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TJ307-74●《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TJ231—7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6-8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92●《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8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供水排水用铸铁闸门》 CJ/T3006-92 ●《电动装置技术条件》 JB2921—8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HG/T20573—95 ●《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2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50054—92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3。

化工制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化工制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化工制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一、工艺流程设计:1.混合调节:利用中和反应槽对废水进行酸碱中和,将废水pH值调节到适宜处理的范围。

2.沉淀处理:将调节后的废水进入沉淀池,利用重力作用将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通过沉淀析出。

3.细菌降解:通过投加适量的降解菌群,利用菌群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生化降解,将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二、设备选择:1.中和反应槽:采用耐酸碱性能好、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如FRP、PP 等,以保证反应槽的长期稳定性。

2.沉淀池:选择容量较大的沉淀池,采用倒角设计,促进颗粒物自动沉淀,并设置泥泵及时清除沉淀泥浆。

3.生化降解池:选择具有较高降解效率的降解菌群,并设备曝气装置,保证菌群的正常生长。

三、运行调节:1.根据废水的实际情况,合理设定中和槽的加碱量和加酸量,保证废水pH值达到处理要求。

2.对于沉淀池,要根据水质情况定期清理沉淀物,避免沉淀物淤积影响沉淀效果。

3.生化降解池中,要进行定期发酵操作,保证降解菌群的活性和数量,以确保废水有机物的完全降解。

四、安全措施:1.废水处理工程应设置密闭容器,防止废水挥发和泄漏,减少环境污染。

2.废水处理工程应设有监测仪器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废水处理异常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经济与环保:1.废水处理工程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经济合理的设备和工艺,考虑设备投资、运营成本和维护费用等因素,以降低处理成本。

2.废水处理工程应符合环保要求,达到相关排放标准,确保处理后的废水不会对环境和周围生态系统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化工制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应从工艺流程、设备选择、运行调节、安全措施、经济与环保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以实现高效、经济、环保的废水处理效果。

制药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制药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制药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一、废水的组成和特性1.有机物含量高:制药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机废物和中间产物,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

2.高浓度:制药厂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等的浓度较高,需要进行高效的处理。

3.变化性强:制药厂的品种繁多,生产工艺变动频繁,导致废水组成和性质的变化较大。

二、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指标1.COD:是衡量废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需要达到排放标准。

2.BOD:用来评价废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含量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SS:废水中悬浮物的含量,需要通过工艺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4.NH3-N:废水中的氨氮含量,对水体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5.TP:废水中的总磷含量,需要通过合适的处理工艺来降低其含量。

三、废水处理工艺选择针对制药厂废水的组成和特性,可以选择以下常用的废水处理工艺:1.生物处理技术(1)厌氧处理:利用厌氧菌分解有机物质,产生沼气,适用于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废水处理。

(2)好氧处理:通过好氧菌的作用,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适用于有机物浓度较低的废水。

(3)厌氧-好氧串联法:将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结合起来,既能降解有机物,又能节约能源。

2.化学处理技术(1)混凝-沉淀技术:通过混凝剂使废水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凝聚成大颗粒,然后通过沉淀使之沉降。

(2)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浓度降低。

(3)氧化技术:通过氧化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如臭氧氧化、高级氧化技术等。

四、工艺流程设计1.初级处理:包括调节池、格栅、沉砂池等。

调节池用于调节废水的流量和水质,格栅用于去除较大的固体颗粒,沉砂池用于去除沉积物。

2.生物处理:采用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相结合的工艺,首先进入厌氧池进行有机物的分解,然后进入好氧池进行生物降解,最后通过沉淀池去除悬浮物。

3.化学处理:采用混凝剂进行混凝,然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再通过过滤设备去除细小颗粒。

制药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原始

制药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原始

制药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原始在制药生产过程中,废水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制药生产废水处理的工艺设计方案,涉及废水的处理过程、技术选择以及设备配置等相关内容。

1. 废水特性分析制药生产废水的特性主要包括有机物质含量较高、PH值不稳定、化学品含量复杂等特点。

因此,在设计废水处理工艺时,需要考虑这些特性,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达到废水处理的效果。

2. 废水处理工艺设计2.1. 初步处理初步处理是废水处理的首要步骤,主要包括除砂、除油、调节PH值等工作。

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例如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油脂去除,同时调节PH值到适宜的范围。

2.2.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的过程,主要通过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合理设计生化处理工艺,选择适当的微生物菌剂,保证废水中有机物质得到有效的去除和降解。

2.3. 进一步处理除去有机物质之外,废水中可能还含有其他化学品成分,如重金属离子等。

需要进一步采用深度处理工艺,如膜分离、离子交换等方法来去除废水中的杂质,确保废水的安全排放。

3. 设备配置与工艺流程根据制药生产废水的特性和处理工艺的设计要求,可以配置以下设备来实现废水处理:•沉淀池•除油器•调节池•生化处理池•混凝沉淀池•膜分离设备•离子交换设备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初步处理、生化处理、进一步处理等步骤,通过这些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可以实现对制药生产废水的有效处理和净化。

4. 总结与展望制药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废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方法和设备配置。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我们有信心通过不断的改进与创新,建立更加高效、环保的废水处理工艺,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本文对于制药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的初步了解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制药废水治理工作的关注与重视。

化工废水工程设计方案

化工废水工程设计方案

化工废水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和意义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工厂已经或即将建成投产。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废水排放,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化工废水工程设计方案应运而生。

该方案旨在通过设计和建设合理的废水处理设施,将化工废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工程目标和原则1.目标:将化工废水处理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环保水,实现零排放或近零排放,并尽可能地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2.原则: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遵循“先预防、后治理”的原则,采用成本低、效益高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保障废水处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达到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工程流程和技术路线1. 废水采集与预处理:将化工厂产生的废水经过收集管道输送至废水处理厂,通过格栅除渣和调节池进行初步的预处理,去除大颗粒、浮沫、油脂等。

2. 生化处理:将预处理过的废水通过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分解,使废水中的COD、BOD等污染物得到降解。

3. 深度处理:经过生化处理的废水还需进行深度处理,以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含量,采用活性炭吸附、膜分离等技术进行处理。

4. 再生水处理:将深度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再生水处理设备处理,得到符合水质要求的再生水,比如用于工业生产生活用水等。

5. 残余污泥处理: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余污泥也需进行处理,采用脱水、干化或焚烧等方法处理后,实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

四、工程设计和设备选型1. 设计参数:根据化工厂产生的废水排放量、水质、处理要求等,确定处理设备规模、参数等设计参数。

2. 设备选型:根据工程设计参数确定采用适当的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设备、再生水处理设备等,选型时需考虑设备的性能稳定性、处理效果、能耗等。

3. 自动化控制:废水处理工程应实现自动化控制,装备PLC控制系统、SCADA系统等,保证整个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000m3-d化工废水处理厂设计

2000m3-d化工废水处理厂设计

2000m3-d化工废水处理厂设计2000m3/d化工废水处理厂设计---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个2000m3/d化工废水处理厂的设计方案。

废水处理厂的设计应考虑处理大量工业废水并达到环境污染排放标准。

以下是本设计方案的详细描述。

2. 废水处理工艺废水处理工艺是确保废水能够得到有效处理的核心。

本设计方案将采用以下工艺流程:1. 预处理: 废水首先经过物理预处理,包括筛除杂质、沉淀固体悬浮物等步骤。

预处理:废水首先经过物理预处理,包括筛除杂质、沉淀固体悬浮物等步骤。

2. 生化处理: 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生化处理单元,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处理。

生化处理: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生化处理单元,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处理。

3. 沉淀: 处理后的废水经过沉淀单元,使悬浮物沉淀到污泥中,得到更清澈的水体。

沉淀:处理后的废水经过沉淀单元,使悬浮物沉淀到污泥中,得到更清澈的水体。

4. 消毒: 为确保排放水质达到标准,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紫外线消毒等。

消毒:为确保排放水质达到标准,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紫外线消毒等。

3. 设备配置以下是本设计方案中所选用的主要设备和工具:- 预处理设备: 包括格栅、沉砂池等预处理设备。

预处理设备:包括格栅、沉砂池等预处理设备。

- 生化处理设备: 采用活性污泥法,需要搅拌器、曝气装置等设备。

生化处理设备:采用活性污泥法,需要搅拌器、曝气装置等设备。

- 沉淀设备: 包括沉淀池、污泥脱水装置等沉淀设备。

沉淀设备:包括沉淀池、污泥脱水装置等沉淀设备。

- 消毒设备: 选择紫外线消毒设备,确保废水达到消毒标准。

消毒设备:选择紫外线消毒设备,确保废水达到消毒标准。

4. 控制系统为了实现废水处理的自动化和稳定性,本设计方案建议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方面:- 自动监测: 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来实时监测废水的参数和水质指标。

制药厂废水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制药厂废水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制药厂废水处理工艺方案设计制药厂废水处理工艺方案设计随着制药业的迅猛发展,制药厂废水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制药废水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制药厂废水的处理工艺方案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制药废水的特点和处理要求,设计一种高效可行的废水处理工艺方案,以期为制药厂废水处理提供参考。

一、制药废水的特点1. 多种有机物质:制药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如有机酸、有机溶剂、激素等。

这些有机物质的存在会增加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指标,同时也增加了废水的污染性。

2. 粒子悬浮物:制药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的加工、储存、输送等环节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颗粒物。

这些粒子悬浮物的存在会影响废水的澄清效果,降低废水处理效率。

3. 高度酸性或碱性:制药废水中常含有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会导致废水的酸碱度极端,对常规处理方法造成一定困扰。

二、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方案设计针对制药废水的特点,综合考虑处理效率、成本和资源利用率,本文设计了以下工艺方案:1.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主要针对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进行去除。

采用化学物理方法,如混凝、絮凝等,能较好地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

通过调整pH值和加入适当的混凝剂、絮凝剂,可以使悬浮物迅速凝聚沉淀,达到初步净化的目的。

2.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废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本方案设计采用活性污泥工艺,即在生物反应器中投加含有种子菌的活性污泥,通过厌氧反应和好氧反应使有机物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此外,为了避免废水中的抑制物质对菌群的影响,可以适当增加中间处理环节,如曝气、调节营养物质的投加等。

3. 高级处理高级处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废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而设计的工艺环节。

通过采用化学氧化、吸附等技术,有效去除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和色度物质。

其中,化学氧化主要通过氧化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氧化分解,而吸附则利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AOX mg/L <6500 <200 <20 <5.0
5.0
8.0
磷(酸盐)
mg/L pH
<4000
/
<100
<10
/
<0.5 6~9
1.0
6~9
/
6~9
2.2 厂区废水收集系统
企业废水可分为三部分:1、高浓度工艺废水。水量 7.2 m3/d,包括分
层废水、离心或过滤母液、水洗废水等。这部分废水排放量小、但 COD、
*****(自然水体)。
―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污水处理站设计水质水量及出水标准见表 2.2-1
序 号 名称 1 高浓废水
预处理后 2 生产废水 3 生活污水
二级
三级
水量 m3/d 10 10 190 180
/ /
―6―
污泥浓缩池 污泥脱水
污泥外运处置
2.4 流程说明 2.4.1 高浓度工艺废水预处理
高浓度工艺废水,实际水量 7.2m3/d,含有较高浓度的无机盐和有机 氯(AOX),对生物毒性较大,必须经过脱氯除盐处理。
高浓度工艺废水 AOX 浓度较高,AOX 不但难以生化降解,而且对微 生物有一定的毒性,本工程在车间内采用加热水解办法对其进行脱氯预处 理。废水中的大部分 AOX 能通过水解使之转换成醇、醛、酮或酸等,可 以提高其生物可降解性及可处理性,水解通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加热可 以加快水解反应的速度。实验表明,控制在 pH 在 12 以上,温度在 80~90℃ 之间,在此过程中,AOX 的去除率可以达到 70%以上。
COD mg/L <10000 <5000 <1500 <400
150
500
表 2.2-1
BOD mg/L <2000 <1600 <400 <250
30 300
设计水质水量
NH3-N mg/L <2200 <100 <30 <10
25
/
盐分 mg/L <70000 <1000 <1900 <500
CODCr 盐
CODCr 盐
CODCr 盐
CODCr 盐
CODCr 盐
CODCr 盐
CODCr 盐
CODCr NH3-N 总N AOX 磷(酸盐)

37000 2200 16500 82400 23000 3100 1600 4100 45400 19600 4900 1800 4050 50300 9161 2171 3510 6487 3913 68856 1000 2500 1500 3000 500 1500 50 500 1000 2000 600 1500 1500 2000 878 1885 400 500 809
1.3 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污染源强分析
涉及到企业商业机密,其工艺流程及污染物分析略去。
废水 类别
工 艺 废 水
废水来源 / / / /
kg/批 2069.47 2283.63
988.56
表 1.3-2 废水水质水量
废水量
污染物浓度
t/d
t/a
污染因子
(mg/L)
2.90
724.31
CODCr NH3-N AOX 总N
臭氧在废水处理中应用十分普遍,臭氧能氧化芳烃、卤烃等难以生物 降解的有机物,通过实验表明,对该公司头孢系列废水的 COD 去除可达 到 15%以上,对有机氯的去除达到 10%。
采用以上联合处理工艺后,使总的 COD 和 AOX 预处理效果分别达到 达到 20%-30%和 10%~15%。有效降低高浓度工艺废水中 COD 的同时, 降低废水的生物抑制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继的生化处理及达标 排放创造条件。
43 69 127 77 2529
―2―
2、实行清污分流、不同性质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 高浓度工艺在车间分类收集,经车间、污水处理站二级预处理后将混 合工艺废水的 COD 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确保废水经综合工艺处理后达 标排放。 3、工艺废水和部分生产废水(主要为洗锅水、水冲泵废水)采用架 空管路封闭输送。 4、针对公司污水水质及产品变化的特点,选用适用性强、技术先进 可靠、工艺成熟稳妥、处理效果高、运行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的污水处 理工艺。 5、采用较为先进的控制系统,保证污水处理系统连续稳定运行;在 满足达标排放的前提下,选用技术先进的节能设备,降低污水次数,尽可能节约用地。 1.5 设计范围及分工交接 本工程设计范围为*******制药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区块内(从废 水入口到排水计量井之间)的设备、建构筑物、电气、自控仪表等。生产 车间到废水处理区块入口之间、排水计量井以外的工程由建设单位另行委 托设计。废水进水、排水、供水于废水处理区块围墙外 1m 处与建设单位 交接。供电在配电柜进电总线处交接。
经过脱氯预处理的工艺废水中尚含有较高浓度的无机盐成分,对后期 生物处理具有抑制作用,不宜接入污水处理系统,采取闪蒸脱盐工艺,浓 缩废液外运焚烧处理或进行盐的回收,馏出物经冷凝后进一步行采用零价 铁还原技术脱氯,小试及中试研究表明,对于中低浓度废水的脱氯率可达 到 90%以上。
经上述脱氯、脱盐处理的高浓度工艺废水接入综合废水调节池。 2.4.2 混合工艺废水预处理


综合废水调节池

物化——生化综合处理

化学混凝沉淀

多相催化氧化技术

厌氧—好氧生物处理



达标排放
2.3 工艺流程
图 2.2-1 污水处理总体思路
根据处理的废水水量、水质及处理要求,本方案采用车间预处理与污
水站集中处理、物化处理与生化处理相结合的工艺思路,工艺流程如图
2.3-1 所示。
―5―
无机盐浓度较高,分别为 10000mg/L 和 70000mg/L 左右,有机氯浓度高
达 6000mg/L,处理难度较大,必须经过脱盐除氯预处理。2、中低浓度生 产废水。水量 182.6 m3/d,主要有实验室废水、设备清洗水、地面冲洗水
以及废气处理用水等,其特点是水量相对较大, COD 浓度相对较低,约 为 800~1500mg/L。3、生活污水。水量 177.6 m3/d,其中 COD 浓度约为
高浓度生产废水 预


加热水解脱氯
还原脱氯
闪蒸脱盐
浓缩液焚烧处理
中低浓度生产废水
工艺废水调节池 Fe-C 催化氧化还原处理
混凝沉淀
加药系统
中间水池
O3 H2O2/催化剂
生活污水
过滤 O3 催化氧化 综合废水调节池
混凝沉淀

厌氧


A/O 生物处理

二沉池
混凝沉淀
O3
O3 催化氧化
达标排放 图 2.3-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经脱盐除氯后的高浓度工艺废水与其他中低浓度生产废水一并接入 到工艺废水调节池进行水量与水质的调节。
预处理工艺采用:催化 Fe-C 氧化还原——混凝沉淀——O3/H2O2 均相 催化氧化联合处理新工艺。
催化 Fe-C 氧化还原:Fe-C 微电解对混合化工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表明,COD 的去除效果可达到 10-15%左右,同时, 能有效的对 AOX 进行去除,有关实验研究表明,AOX 经过 Fe-C 微电解 后生成相对应的醇、酸等物质,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在此基础上,在 铁屑中加入非均相催化剂后,处理效果有明显的提高,且在酸性较弱的条 件,取得同样的处理效果。催化铁氧化还原方法材料易得、成本低廉、能
2 工艺设计
2.1 设计水量、水质及出水标准 2.1.1 设计水量及水质 本项目实际废水产生量 367.4m3/d, 确定设计水量为 380m3/d, 其中高
浓度工艺废水 10m3/d,生产废水 190m3/d,生活污水 180 m3/d。 2.2.2 设计进水水质及处理要求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经处理达到 GB8978-96 二级排放标准后排入
集至车间外废水收集池,在由集水池用泵或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站。其他
公用工程废水及生活污水、一般清洗废水直接排入污水管道。该公司全厂
必须实行清污分流,分别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收集系统。经常检修污
水收集系统的管道、泵、阀,避免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
废水收集处理总的设计思路如图 2.2-1:
―4―
O3/H2O2 工艺是高级氧化工艺(AOP)中的一种,它具有以下特点:(1) 能产生大量非常活泼的羟基自由基 HO·,其氧化能力(2.80V)仅次于氟 (2.87V),它作为反应的中间产物,可以诱发后面的链反应;(2)HO·可 以无选择地直接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反应将其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害 盐,不会产生二次污染;(3)由于它是一种物理化学过程,很容易加以控 制,以满足处理需要,甚至可以降解 10-9 级的微污染物。O3/H2O2 氧化降 解有机物的过程非常的高效。O3/H2O2 工艺几乎是所有高级氧化过程中最 有效的水处理方法,尤其是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
3500 6250 1750 6150 18750 6250 3000 45650 44400
合计
/
367.40 91850.61
CODCr 总N AOX 盐
CODCr 磷(酸盐)
总N AOX

CODCr 磷(酸盐)
总N AOX

CODCr NH3-N 总N AOX 磷(酸盐)

CODCr 盐
CODCr 盐
1.2 设计依据 1、企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企业工艺废水物化处理小试报告; 3、地质勘探报告; 4、工艺废水水量调查; 5、《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 号); 6、《关于印发**省工业废水处理前期设计编制内容和深度格式暂行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