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餐饮文化差异任务书+开题报告+论文正文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上海XXXX学院毕业项LI开题申请(本表一式两份。
一份报教育教学部存学院档案;一份留存学生个人档案。
)姓名:XX 学号:2008xxxxx专业班级:2008届应用英语指导教师:xxx拟定毕业项H题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对比研究》一、选题依据1、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不同的社会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这种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的饮食观念、方式和内容,这就是饮食文化。
中西方饮食文化需要我们更多地去关注,研究中西方饮食文化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例如促进餐饮业、旅游业的发展,等等。
本论文主要探讨中西方的性格差异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具体体现,主要从群体与个体、理性与感性、世界观的差异、自我意识与家庭意识,传统性与创新性儿方面对此进行比较研究。
本论文的LI的是想通过比较,使中西方人更多地了解彼此,从而促进中西方餐饮文化互相取长补短,取得共同的发展与进步,以及促进餐饮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2、主要中外文参考文献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
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
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一一因为有营养。
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
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
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儿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
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参考文献:[1]《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西方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念》•航空工业出版社二、项目方案1、主要论述的内容:1. 中国的饮食文化2. 西方饮食文化3. 总结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2. 有何特色或创新之处:本文选题旨在研究在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重点从各国的饮食习惯及风俗作介绍,强调各国各方面的饮食特色3、拟釆取的方法和时间安排1(选题,定题。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差异
4 小 结
关于关联规 则的研究 , 还 需 从 以 下 方 面努 力 : 提 供 一 种 与 用户进行交 互的方法 , 将用 户的领域知识 结合在其 中 ; 改 进 生
成的关联规则的可视化 , 使结果更加直观 , 方便用户使用 ; 提 高
陷 综合 征 的 知 识 途 径 与 人 口学 特 征 的关 系 。
样, 从 南 方 到 北 方 通 过 各 地 气 候 的不 同 , 从 而 生 长 不 同 的 各 色
食材 . 形 成 了不 同 的地 方 特 色小 吃 、 地方风味 , 或 甜点 , 或菜肴 。 经 过人 们 长 时 间 的 反 复 探 索 、 堆积 、 沉 淀逐 渐形 成 次 序 鲜 明 , 具 有 明 显 地域 划 分 的 各 种 菜 系 .中 国 把饮 食 划 分 成 了传 统 的 ” 八 大菜系 ” :粤 菜 、 川菜、 鲁菜 、 淮扬莱 、 浙菜、 闽菜 、 湘菜 、 徽菜。 《 吕 氏春 秋 》 是 中 国历 史上 第 一 本 撰 写 关 于 烹 饪 的理 论 文 章 。 ” 八珍” 是 周 朝 著 名 的宫 廷 名 菜 , 也 是 中 国第 一 部 宫 廷 菜 系 , 对 后 代 烹 饪 的发 展 有 极 其 深 远 的影 响 。 我国第一部医书《 黄 帝 内经 》
是 说 自盘 古 开 天 辟 地 以来 人 们 还 不 知 有 火 的存 在 , 吃 的都 是 生
食、 生 肉, 以 动 物 的 血 为 水 解 渴 。而 《 资治通鉴》 中也 有 记 载 : 饥 则求食 , 饱则弃余 , 茹毛饮血而衣皮革 。 意 思 和《 礼记》 中大 同小 异, 也 是 说 当 时 人 们 的生 活 水 平 很 低 , 要求也很低 , 仅满足 于口 腹之 欲 , 吃的是草根树皮 , 喝的也是禽兽之血 。 随 着 时 间 的发 展 中 国 又 有 了” 民 以食 为 天 ” 的说法 . 直 至 明清 时期 有 ” 满汉全席 ”
论中俄饮食文化的差异
( i E 薜技 术 协 作 信 息
管 理 科 学
论中俄饮食文化的差异
姜 赛博 , 黑龙江 大学 国防教育学院
摘 要: 饮食 不仅是人 们 日常 生活起居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而且不 同 国家文化 背景 、 地理位 置 、 民族风俗 习惯 皆可从 一个 国家的
关键词 : 中国; 俄 罗斯 ; 饮食 习惯 ; 饮食文化
使 人不会 因为饥 饿而吃 过量 。俄 罗 再放到碟子 的一角 。若不幸鱼骨卡进牙缝 作为一 个横跨 亚欧大 陆的 超级大 国 , 食欲, 俄罗斯拥 有 自己独特 的饮食 文化 。 据俄媒 斯 最传统 的汤是红菜 汤 , 吃的 时候 还加 一 间 , 就 用餐 巾掩 著 嘴 , 利用 拇指 和食 指将 是俄语 的 之拔 出。至于使用牙 签时 , 也要 用餐 巾掩 报道 , 由于 俄罗 斯 民族粗 犷 豪放 , 朴素 真 匙 酸奶油 。红菜汤 也叫罗宋 汤 , 这 对 著嘴来进行 。 诚的性格 ,俄罗斯的传统饮食也朴素简 音 译 。酸菜 汤具有绝 佳的醒 酒功 能 , 酒文化不仅通过物 的部分 一 酒 来表 单, 讲究量大实惠, 具有油大味厚的特点。 于一个嗜酒的民族来说尤为重要。 俄罗斯人偏爱酸味 , 汤是酸的 , 甚至 现 , 更多的是通过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中 中国 自古为农业大国,南北纬度跨越巨 以及由此所积 大, 气候变化明显, 农作物种类多种多样 , 面包牛奶也是酸的; 喜食冷食 , 午餐多数 所获得的品格和行为方法 , 礼仪、 意识 等 的复合 体表 饮食文 化源远流长 。而中国的传统饮食讲 是冷盘。红黑鱼子、 各种香肠、 火腿、 咸鱼、 聚起 来 的风 俗 、 奶酪等都凉吃。冷饮吃的也很多 , 现出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究蒸 炒烹炸 、 同时又有南 北之 分 。中国把 酸黄瓜、 酒文化 的内容也愈 来愈丰 富。 饮食划 分成了传统 的 “ 八大菜 系” : 粤菜 、 零下 3 0多度照 吃冰淇淋 。面包是 俄罗 斯 的提高 , 川菜、 鲁菜、 淮扬菜、 浙菜、 闽菜 、 湘菜、 徽 人 最珍贵 、 最古老 的食物 。也是俄 罗斯 餐 俄罗斯 的酒 文 化是 俄 罗斯 民族 文 化 俄罗斯的伏特加闻名全 菜。 桌上的主食 。按原料分为白面包和黑面 的又一真实写照 , 中国南 方有一种 蒸菜 ,以清淡 少油 、 包。俄罗斯人最喜欢吃的是富含维生素、 世界,俄罗斯所有民众对它情有独钟, 甚 不 同于欧 美国家的面 至妇女和儿童也喜欢在大雪纷飞的冬季 少调 味品 为主 、 主要为 了凸显 菜的原 汁原 营养丰 富的黑面包 。 伏特加在全体 俄罗 味和 营 养 价值 。主 要是 用竹 笼 为 器具 蒸 包 , 俄式面包的形状像一个小枕头 , 外壳 喝一 口温热的伏特加 。 食。中国南方人口味偏淡 , 因此所制作的 烤 的很 是坚硬 。如果放 了两天 不 吃 , 它 就 斯 人 民心 中 的地位 丝毫 不亚 于 面包 和奶 威 士忌统 菜 品大多有 些微甜 。而且餐 前讲究 喝汤 、 会硬 的根本嚼不动 ,这使得面包不易变 酪 。俄罗斯 的伏特加 和白兰地 、 称为世界三大烈酒。 俄罗斯人民对抗寒冷 大多是偏甜或者清淡的。 南方人比较喜欢 质 。 而对于酒文 少食 多 餐 、 一 顿 饭 吃的不 是很 多 、 会 经 常 在 中国博 大 的饮 食 文化 发 展历 史进 的最好方法就是一杯伏特加 。 吃 点小 吃 。例如 茶 点 、 他 们喝 早茶 、 下午 程 中同样有 无数的规矩 与礼节 , 中国为世 化 来说俄 罗斯 与 中国确 是大不 相同 的 , 俄 似 中国蒙古一 族人 茶 。晚上还会 吃点 夜宵。我们知道 的像蛋 界 四大 文 明古 国之 一 , 礼 仪之 邦 , 阶 级 明 罗斯人性情 豪放不羁 , 饺、 蒸虾饺 、 奶茶、 点心都 是很好 吃并且 很 确 , 等级分 明 。甚至饮 食礼 节都是 世界上 民大 口喝酒 的习俗 , 不 讲求气 氛与环境 , 最 为繁琐的 国家 , 从 座次到著 名的 中国酒 任何情况下都可酣畅淋漓的大 口喝酒 , 而 精致的小 吃。 中国的北方人的口味较重, 所制作的 文化 , 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都有淋漓尽致 中国 却素 来为 礼仪 之邦 ,讲 求气 氛 与环 的体现 。 境, 两人 花前 月下 、 诗情 画意 气氛 浓烈 时 菜品大多都偏辣偏咸 ,而且相对于南方 , 北方人 菜量较 大 , 喜欢大 盘装 、 大 口吃 , 讲 如果是圆桌为正面对门的为主 , 主人 以杯小 酌。 由此可见 , 中俄 饮食文 化的差异 不单 究的是那种热 闹活络的气氛 。 并且 北方人 左右 的位置为重 要客人 , 而依次越靠 近主 的饮 食 习惯 比较 有规 律 , 早、 中、 晚三 餐 , 人的位 置越尊 , 背 向大 门的一般 为晚 辈 。 单是 饮食 的不 同 ,而是从 历史 、文化 、 性 与古代帝王宴请大 臣十分 相似 。 如果为主 格 、 地理位置甚至气候条件等备个不同的 主要以炒为主, 最熟悉的就是爆炒。 因为受欧 洲文化影 响 , 俄罗斯 三餐 比 人 , 务 必应 提前 到达 , 在 门边 等待 客 人的 方 面从 而产 生 的或复 杂 或单 一 的饮食 习 到来, 并为来宾引坐。当然这与古代帝王 惯。而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所汇聚出的 较简单。最常见的俄式早餐有粥、 面包火 这就 是历史文化 中取其精 文化 却太过复 杂 , 著 名的礼仪 之邦给 中国 腿、 煎蛋饼。粥是最为传统的俄式早餐 , 是 宴请并不相 同。 人 民贴上 了高 雅的标签 , 更是 世界人们 探 女人们的最爱。粥的种类多样 , 其中燕麦 华 , 去其糟 粕的沉淀 与发展 。 而俄罗斯 的餐桌礼仪 也是极 具考 究 。 究的对象 ,单单饮食文化就非一时可理 粥最受女性欢迎 , 健康又不长肉 , 里面也 可 会加一些新鲜水果、 葡萄千 、 新鲜浆果等。 俄罗 斯 餐桌上 的 每道 菜式 ,虽 然 卖相 吸 解 。俄罗斯历 史虽不如 中国源远 流长 , 而孩 子 们一 般都 会选 择 喝牛 奶或 者 酸奶 引 , 但若 处 理不 当 , 却分分 钟 会成 为你 的 它所 体现 出 的 民族特 性却 让 人们 对俄 罗 等奶 制 品 , 外加 黄 油面 包 , 或 夹一 块 奶酪 “ 餐桌失仪 陷阱” 。 斯人民的性格一目了然 , 对这个大气的民 首先 , 在 俄罗 斯 的餐 桌礼 仪 上 , 有 所 族有 了直观 的理 解 。然 而无论何种 民族 , 或几片美昧的俄式 香肠 。俄罗斯人不是很 重视午餐 , 根据工 作情况 , 在l 2 点到 l 5 点 谓 “ 左 面包 , 右水 杯 ” 的说法 , 千 万不要 将 何 种历 史 ,饮食 文化 都是 必 然不 可或 缺 间进食 , 不像 中 国人 会准 点吃饭 。他们午 两 者倒转摆放 。 面包要放在伸 手可及的地 的 , 也是 世界发展所必须的环节 。 参考文献 餐 一般 吃沙拉 、 肉冻 、 火腿 、 酸黄瓜 等各种 方, 若想涂牛油 , 先把牛油碟移至 自己的 冷盘 , 主食 是 白面 包或 黑面 包 , 饭 后 喝一 碟 边 , 再涂抹到 面包上 。其次 , 饮 汤时 , 首 【 1 】 于 国君。 中 俄 文化 习 俗 的异 同【 J 】 . 世界文 杯 红茶 , 再吃些 甜点 。l 9点左右是 晚餐 时 先 尽 量不 要发 出声 音 ; 另外 , 若 觉 汤太 过 化 , 2 0 0 1 ( 0 2 ) 。 间, 俄 罗斯 人非 常 重视 晚餐 , 一般 有 三道 热 , 应 待它稍凉 后才喝 , 汤匙 放到 嘴边 , 分 【 2 】 张居正 。《 资 治通 鉴》 【 . 陕 西师范大 学 2 0 1 0 . 菜。第一道是热汤类, 如红菜汤、 肉汤、 鱼 开数次才能喝完 , 实在有失礼仪。若汤碟 出版 社 . 汤等。第二道一般是鱼、 肉、 禽类、 蛋制品, 没 有把 手 , 这时候, 就 可用 双手 捧著 碟 子 【 3 】 李钊 。俄 罗斯礼仪 【 J 】 . 商务礼俗 , 2 0 0 7 . 如煎 牛排 、 烤鸡腿 等。第三道通 常是水果 、 喝汤。在俄罗斯 , 按照烧烤程度, 烤肉大致 【 4 】 张为民。 《 中国的酒文化》 【 J 】 . 河北经贸大 甜品或饮料 , 如备式甜点、 咖啡、 牛奶、 茶、 可分为半熟 、 略生 、 生熟适中、 略熟 、 熟透 学学报 , 1 9 9 2 ( 5 ) : 8 4 — 8 6 【 5 】 王 晓婷。《 俄罗 果酱等。 等多种。享用鱼类菜式时, 若吃到鱼骨, 不 斯酒文化初探》 【 J 】 .北方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美国CNN称皮蛋是世界最恶心食物中国蛋企发抗议信CNN昨致歉称无意冒犯乌黑而有光泽,表面有松针形花纹……没有人想到,外形和口感独特的皮蛋日前竟然“点燃”了一场东西方饮食文化争论。
日前,网络风传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下称“CNN”)在一场“世界最恶心食物”的评选中,居然把中国人当做美味佳肴的皮蛋列为首位,原因是作者才刚把切开的皮蛋放入嘴里,就忍不住吐了出来,并以“恶魔煮的蛋”来形容皮蛋的古怪味道。
消息一出引发网友“义愤”,我国最大的蛋企之一的神丹公司更是写信给CNN抗议。
昨日,本报连线神丹负责人,对方表示CNN已经客气地接收了抗议信。
而CNN昨日也就事件致歉称无意冒犯。
蛋企抗议:皮蛋恶心?无知傲慢!“我们对你们的评选行为表示强烈抗议,要求你们取消该评选结果。
”湖北大型蛋企兼皮蛋主要生产商神丹公司董事长刘华桥在7月4日提笔,向CNN“发炮”。
这封《抗议信》说,CNN近日将皮蛋列为十大恶心食品之首,“我们对此深感诧异和遗憾”。
《抗议信》说,CNN的评选没有科学依据,评选者本人不是皮蛋消费者,没有亲身感受。
“你们敢对其他国家传统食品说三道四,肆意贬损,源于你们的无知和傲慢,是对他国文化习俗的不敬。
”昨日,本报独家连线了神丹市场部副经理陈依桃,她证实了《抗议信》的真实性。
陈依桃说,董事长是在网上看到有关报道后决定抗议的,作为一家年销售皮蛋约2亿枚的企业有必要代表行业发声。
“皮蛋在我国有几百年历史,是很受消费者喜欢的食品。
看到被美国公布是恶心食品,从情感上我们非常不能接受。
我们觉得作者本人不喜欢皮蛋是非常正常,因为中西饮食文化有差异,但是被评为恶心食品,就感觉是一种恶意的贬损。
”陈依桃说,5日晚神丹方面已经和CNN的北京办事处取得联系,并把《抗议信》传真过去了。
她说,对方在信件的接触上态度很好,不过就皮蛋被评选上一事没有表态。
她说,《抗议信》要求外方道歉,原因是全球估计有20亿人是皮蛋的消费者,甚至连肯德基在中国也采购皮蛋做粥。
俄罗斯文化与欣赏
沈阳师范大学俄罗斯饮食文化与中国对比—论文院系:美术与设计学院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3年5月28日俄罗斯饮食文化与中国对比摘要: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习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俄罗斯作为一个地跨地跨亚欧大陆的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虽然俄罗斯在亚洲的领土非常辽阔,但由于其绝大部分居民居住在欧洲部分,因而其饮食文化更多的接受了欧洲大陆的影响,呈现出欧洲大陆的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俄罗斯饮食文化,那么对于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来说在饮食方面究竟有什么差异呢?正文:自古民以食为天,我想不论何种文化和地理的差异,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以此为理,无一例外。
因为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突出的反映着各个民族的特色和风情,其风格之各异、烹法之多样以及吃的方式真可谓是花样繁多无奇不有。
且饮食习惯是反映民族心理的集合体和表现体。
它取决于一个民族的历史、生存环境、资源内涵、工艺特色以及民族的好恶习惯。
总之,它是民族才智的开拓者、集大成者和传承者。
中华民族与俄罗斯民族同为两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各自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同时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习俗。
两个民族都有追求“真、善、美”,崇尚谦虚、礼让、和谐的优良传统,都有泱泱大国、地大物博的心理优越感。
但是两个民族在饮食文化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俄罗斯的饮食文化虽然不及中国饮食文化的细腻讲究和博大精深,但也绝对的向人们展示着俄罗斯的与众不同,俄罗斯的独特魅力。
经过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美食园地一枝奇葩。
若说俄罗斯的饮食文化,不得不提的是俄罗斯人的“面包加盐”。
中俄文化交流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俄文化交流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中俄文化交流问题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中俄两国是传统友好邻邦,两国文化交流亦可追溯至古代。
尽管有着相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但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中俄文化交流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或者受阻。
当前,中俄关系进入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合作关系愈加紧密,也为中俄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机遇。
因此,深入研究中俄文化交流问题,探究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共性,对于深化两国之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中俄文化交流问题,具体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中俄文化交流的历史沿革和现状,探讨其中的异同点;2. 探讨中俄文化差异方面的表现形式,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 分析中俄文化交流影响因素,如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并分析其影响程度;4. 分析中俄文化交流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有关建议;5. 通过对中俄文化交流的研究,为中俄两国未来的合作提供基础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文献资料法主要是指对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政策法规以及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实地调研法则是通过走访、访谈等方式,了解实际情况,并获取第一手资料。
同时,本文还将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中俄两国不同文化在历史、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差异,探究文化交流的诸多问题。
四、论文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绪论,说明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和意义。
第二部分:中俄文化交流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分析其中的异同点,并探讨中俄文化交流的不同阶段。
第三部分:中俄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主要分析中俄文化在历史、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
第四部分:中俄文化交流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探讨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对中俄文化交流的影响程度。
第五部分:中俄文化交流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提出未来中俄文化交流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五、预期成果本文预期可以深入了解中俄两国文化差异和共性,探究中俄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讨中俄文化交流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中俄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基础参考。
“中国和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最终
“中国和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课题名称:中国和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指导老师:王静课题组长:课题成员:第1、2、3、4组单位:淮安市清河中学高二(8)班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有助于深刻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不同之处,跨越文化交流障碍,培养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的适应能力,有效地避免交际双方由于饮食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会。
了解西方饮食文化的优点,吸收并运用到中国饮食文化中,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饮食文化,进一步促进中外联系与交流。
中国和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给中西方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影响。
在21世纪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怎样在饮食方面进一步消除中西方人民的交流障碍,实现中国与西方更好地交流。
二、研究的背景由于中西方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西方联系越来越频繁。
作为打开中西方人民交流的重要切入点,探讨中国和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就变得十分重要。
三、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1.研究动员、确定课题全班同学分为9个小组,各组提出本小组最想研究的二个课题,然后在所有小组提出的十八个课题中进行投票,最终选出本研究课题,由第1、2、3、4组进行研究。
2.制定方案,分组调查为了更充分的研究本课题,三个小组的成员进行了分工合作,并展开各种讨论,具体如下:第一组:负责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背景、内容、分工,撰写开题报告。
组长:组员:第二组:负责设计、打印、分发、回收、统计调查问卷。
组长:组员:第三组:负责搜集资料,归纳整理资料。
组长:组员:第四组:负责搜集资料,归纳整理资料。
组长:组员:3.整理材料,交流信息,论证结果第三、四组成员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筛选有用的材料。
四个组的成员对本课题进行具体的研究,同时针对有关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以求对其的研究更加深入。
4.评价审核(1)各小组展示研究材料,预期研究成果。
(2)撰写心得体会。
四、研究内容1.中国和西方饮食文化各自的发展状况。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中俄是两个著名的大国,各自拥有独特的饮食文化,这种文化的异同也反映出了两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偏好。
本文将对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进行浅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两个国家的饮食习惯和文化特色。
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主要体现在用餐方式、食材选择、烹饪方法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
就用餐方式而言,中俄两国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饮食文化注重“一菜一饭”,即一顿饭通常包括米饭或面食和数道菜品。
而在俄罗斯,传统的用餐方式是“一菜一饭”,即一道主菜搭配一种主食,例如肉类搭配土豆或面包。
在中国,用餐时通常使用筷子,而俄罗斯人则使用刀、叉和勺子。
食材选择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人饮食偏好以米、面、蔬菜和豆制品为主,同时也喜爱各种肉类和海鲜;而俄罗斯的饮食主要以肉类、面食、蔬菜和奶制品为主,这与中国的饮食偏好有明显不同。
烹饪方法也是中俄饮食文化的一大不同之处。
中国烹饪讲究火候、调味和刀工,强调菜品的鲜、嫩、鲜。
而俄罗斯菜肴则偏向烘烤、炖煮和炸制,尤其是融入了浓厚的奶油和酸奶。
两国人民的饮食习惯也有所不同。
中国餐桌上少不了茶和米酒,而俄罗斯人则经常饮用伏特加和啤酒。
尽管中俄饮食文化存在以上的差异,但不难发现两国饮食文化之间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无论中国还是俄罗斯,农产品是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烹饪中的糖醋口味和俄罗斯的红菜汤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两国在一些节日中都有特色的美食供应,如中国的春节和俄罗斯的圣诞节。
也有很多人认为,中俄饮食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不仅仅是饮食上的差异,也反映了两国在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中俄饮食文化的了解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中俄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并进一步促进两国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中俄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2000字】。
俄饮食文化 论文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浅析俄罗斯饮食文化学生:指导教师:专业:俄语2014年6月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浅谈俄罗斯饮食文化学生:指导教师:专业:俄语2014年3月目录摘要、关键词 (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浅析中俄茶文化差异摘要:茶文化是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俄两国茶文化各具特色,其文化内涵和饮茶习俗存在一定差异,但茶文化的地位和功能方面亦存在相同之处。
本文分别从茶的起源、茶的品种、茶的功能、饮茶方式以及茶具与茶炊五个方面对中俄两国的茶文化进行比较,从而促进中俄两国茶文化共同向前发展。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茶文化差异一、俄罗斯食文化(一)俄罗斯饮食文化的形成俄罗斯饮食文化(包括餐桌习俗等)是在自然的、历史的和社社会经济的条件影响下,以及在同周边国家展开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俄罗斯民族饮食的历史及其烹饪技艺等,构成了这个民族的物质文化、家庭和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它反映了俄罗斯民族多少代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俄罗斯地域辽阔,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传统和地方方言。
对罗斯托夫人来说,如果熬煮鱼汤不加西红柿,认为是不可思议的,而住在伏尔加河一代的居民则与此相反,对不加西红柿的鱼汤赞不绝口,乌拉尔人和西伯利亚人用稠李点心招待客人,而库尔斯克人对此闻所未闻。
尽管如此,俄罗斯民族的饮食文化,特别是二十菜肴及其烹饪技艺,由于受到东方斯拉夫人历史命运共性的影响,应当说是统一的。
从伊尔明湖到黑海,从普利皮亚特河到伏尔加河广大低于居住的俄罗斯人,他们仍旧保持着俄罗斯基本原型的厨房炉灶,保持着使用传统的家用生活器皿和家什儿,保持着餐桌上的习俗,保持着日常的和节假日的传统菜肴等。
(二)五大领袖:面包、牛奶、土豆、奶酪和香肠在许多人印象里,俄罗斯没什么好吃的东西,最有名不就是“土豆烧牛肉”吗?尽管俄罗斯人对吃不像中国人那么讲究,食物品种也比较少,不过他们也有独具风味的美食。
浅议中俄饮食文化之差异
关键词 : 文化 ; 饮食 营养价值 ; 差异
1 饮食理念上的差异 而且中国菜烹制时还非常讲究菜的搭配 , 烹饪时间和火候的掌握。 特别 中俄两国的饮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俄两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 是中式的冷拼 , 雕刻菜品 , 具有高超的艺术 性。中国厨师用不同时间与 方式 匕 的差异。在饮食理念 , 中国人讲究美学、 , 感性 而俄国人则推崇 火候烹制出来 的菜肴 的口感和菜肴 中所 含有 的营养成份含量是不 同 理性与科学。中国人注重菜的色、 、 、 追求感观享受和审美价值。 的。 香 形 味, 如爆炒类的菜肴, 制作过程时间短 , 火力旺 , 所烹制出的菜肴具有清 他们主要讲究菜肴的美味 , 比较注重菜肴的形与色等外在的东西 , 而不 脆可 V 、 I维生素含量丰富的特点。炖煲类菜品 , 烹制的时间长 , 使用文 太强调菜肴内在的 东西 , 这正是中国饮食观念 匕 最重要的表现。 中国饮 火, 菜品具有易于消化 , 营养丰富的特点。俄罗斯人烹制菜肴则非常强 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 , 关键就是它把菜的制作过程叫烹调。 烹是煮 调科学与营养, 只求吃饱 , , 吃好 而不注重烹制食物过程给自己带来的 熟食物, 调是五味调和。( ( 黄帝内经》 :五味之美 , 说 “ 不可胜极。” 其核心 乐趣 , 它们的菜肴多以冷盘, 煎制菜肴为主。 在刀工上, 将菜、 肉切成大 就是以和为贵的思想。而美味的产生 , 在于调和从而保留食物的原味, 块 , 大片即可。并且俄国的厨师烹任都要严格按照菜谱制作 , 讲究菜肴 加热以后有熟味 , 加上配料和辅料调和诸味, 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 , 的规范化。厨师成为一种操作性工作。缺乏自己的创新意识 , 使 更无特色 之相互补充 , 互相渗透 , 水乳交融 , 中有我 , 你 我中有你。中国的鲁、 、 而言。 川 而中国的厨师烹制菜肴除遵循规范外, 还特别注重考虑食客的口 粤、 淮四大菜系正是凭借着高超的烹任艺术和地域特色而闻名于世。 以 味要求 , 具有随意性特征。 有时候厨师可能会根据地域不同, 场合不同, 鱼为食材 , 在鲁菜师傅手中就可以凭借各种刀工 , 不同的配料 , 不同的 食客的口味要求不同加以调整, 就以烹制锅包 肉而言 , 川湘食客喜辣 , 烹任方法做出几十种菜肴来。而俄罗斯在饮食理念 匕 则较注重理性的 厨师烹饪时宜放些辣椒 ; , 对东北食客在调味上略咸为宜; 而南方食客的 观念 , 不再注重菜肴 的色 、 、 、 , 香 形 味 而是更注重食物本身的搭配 , 考虑 菜味宜甜 ; 山西食客则要偏重于酸 ; 中国厨师如果离开 了随意 性, 变化 每天摄取多少脂肪 、 蛋白质 、 维生素、 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是合理的。 多端的中国菜肴则失去其独特的魅力。 以及营养成份能否为人体充分的吸收 , 有无其它副作用 , 最大限度的保 4 饮食习惯上的差异 持食物应有的营养价值 。 例如俄式牛肉蔬菜汤 , 是把牛肉和蔬菜放在一 在饮食 的餐具方面, 中俄两国差异很多 , 众所周知 , 中国人用筷子 起烹调 , 使该菜肴同时具有蛋白质与维生素 , 体现食物的营养价值。 夹菜 , 用汤匙喝汤 、 用碗盛饭 。而俄罗斯人用盘子装菜 , 用刀叉吃牛排 、 俄罗斯的菜肴很多品种是 由 烹制好的单种菜品搭配而成的,如黄 喝汤则用专门的汤匙。筷子和刀叉作为中俄两国最具特 点的两种餐具 油鸡蛋炸土豆片 , 即是用做好的黄油鸡蛋佐以炸好的土豆片。 有一些调 反映出中俄两国不同的价值观, 审美情趣 , 理。 民换 味的佐料 , 如沙拉油 、 辣椒酱也都是现吃现加。各种调料互不相干 , 简单 在饮食即如何吃的问题上, 中俄两国存在明显的差异 , 在中国举行 明了, 各具其味。 中俄两国饮食无论是其观念还是其对象和主食都存在 宴会时大家都坐在圆形餐桌周围共享美味 , 形成一种和谐 、 友谊、 共趣 着诸多的差异, 这形成了中俄两国“ 为活而吃” 为吃而活” 和“ 的两种不 的气氛 , 在宴会上大家相互敬酒 、 互相夹菜 , 从而体现出中国 自古以来 同的饮食观念 。造成这种观念差异的根本原因更多是受到不同哲学体 的互相尊重、 礼让的传统美德。特别是每逢节假 日亲朋好友欢聚一堂 , 系的影响,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 出中国人追求和谐 、 美满 , 而俄罗斯 边吃边谈 , 其乐融融。俄罗斯人用餐时他们会选择非常高雅 、 安静的环 人强调个性 , 自由的理念。 境进餐, 多采用 自助餐的方式 , 大家可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俄罗斯人 2 戗硷 结构的差异 进餐时不能说笑 ,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要注意保持 自己的绅士风 中俄两国饮食结构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人 日常生活的主食 度, 不可失去礼节。俄罗斯崇尚自由和个性 , 自我十分尊重所 以人们 对 是谷物、 稻米 , 以大量的蔬菜为主 , 以一些 肉类 、 副食 配 鱼类 , 中山先 不会做强 人 孙 所难的事情 , 在吃饭的时候 自己随意去夹你喜欢的菜 , 他们 生曾经指出:中国素食者必食豆腐 , “ 夫豆腐者 , 实植物之 中肉料也 ; 不会硬往你的碗里夹菜 , 此 如果你吃饱了, 你可以示意一下 , 他们也不会 物有肉料之功。” 明中国素食者以豆制品代替 肉类 , 说 而俄罗斯人 日常 劝仿再吃。 ’ 在喝酒的时候 , 他们也从不劝酒, 非要你喝醉为止 , 而中国人 饮食以面包 、 牛肉、 羊肉为主, 配以少量蔬菜。中俄两国这种不同的饮食 自古以来就保持非常好客的传统 , 在酒席上大家相互敬酒, 举杯畅饮直 结构与其地理环境 , 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的气候比较温和、 至喝 醉为止 。 降水较多, 有利于农作物与蔬物的生长。俄罗斯地处 中高纬地区 , 气候 在俄国的宴会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仍只是一种衬托。宴会 寒冷 , 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 , 为了抵御寒冷 , 俄罗斯人需要食用大量的 的主要 目的在于交流 ,通过与参加宴会相邻宾客的交谈从而达到感情 肉类来补充热量 , 俄罗斯人 比较喜欢吃凉菜、 色拉 、 鱼冻 、 , 肉冻 而中国 上的沟通的目的。 如果我们把中式宴会上宾客间关系比作集体舞 , 那么 人 比较喜欢吃热菜 , 吃饭时主要菜肴都是热的, 中国人眼里 , 在 菜凉 了 俄罗斯宴会上宾客则是男女交际舞,可以看出中国宴会和俄罗斯宴会 就不好吃了。热菜才能吃出菜的味道来 。 交际的目的很 明显, 都具有交际功能 , 所不同的是中式宴会宾客是全体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1. 引言中西饮食文化是世界上两种主要的饮食文化系统,它们在饮食习惯、饮食结构、饮食观念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从食材选择、烹饪方法、饮食习惯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并对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
2. 食材选择中西饮食文化在食材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
在中国,米、面、豆类等主食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主要来源,而在西方国家,主食常常是面包、马铃薯等。
这种差异源于不同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地广人多,农业文化深厚,因此以米面等主食为基础;而西方国家多为海岛国家或地理环境较为丰富的地区,因此以面包、马铃薯等主食为主。
此外,在食材的选择和搭配上也有一些差异。
中国菜以五味调和为主,追求食材的原汁原味;而西方烹饪注重食材的独特性和创意性,经常使用各种调料和香料来增添食物的风味。
3. 烹饪方法中西饮食文化在烹饪方法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菜以烹调技法丰富多样而闻名,如炒、煮、蒸、炸等;而西方烹饪注重烘烤、炖煮等烹调方式。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人们对食物味道和食物色泽的不同追求。
中国人注重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追求食物的鲜嫩口感;而西方人更加注重食物的色彩、质地和外观。
4. 饮食习惯中西饮食文化在饮食习惯上也有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习惯于一家人坐在一起共享一顿饭,注重家庭团聚和亲情;而在西方国家,个人独立和个人主义更加突出,人们更倾向于各自独立进餐。
此外,餐饮时间也有所不同。
中国人习惯于早晚吃饭,午餐时间相对较短;而西方国家注重午餐时间,晚餐时间相对较晚。
5. 总结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体现了不同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差异。
食材的选择、烹饪方法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反映了中西方人们对食物的不同追求和理解。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西饮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越来越多。
人们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饮食文化,体验不同的口味和文化魅力,丰富自己的生活。
6. 参考文献[1] 张三,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文化研究》, 2010(2): 56-65.[2] 李四, 中西饮食习惯的比较研究, 《饮食文化研究》, 2008(3): 78-86.。
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探析
[] 7 幺书仪. 元 杂剧 里 的 “ 团 圆” 局 [ ] 文 学遗 产 , 谈 大 结 J.
社 ,0 5 20.
[] 4 冯友 兰. 中国哲学史新编 ( ) M] 北京 : 民文学 出版 上 [ . 人
社 ,9 8 19 .
[] 5 胡祗谲 . 紫山先生 大全集卷二二 , 民间疾苦状[ ] 清 ] G ∥[
纪 昀 . 渊 阁 四库 全 书. 海 : 海 古籍 出 版社 ,0 2 文 上 上 20.
21 00年 1 月 第2 3卷第 1 期
黑龙江生态工程 职业学 院学报 Ju a o e og agV ct nl ntueo clg a E  ̄ ef g or l f i nj n oaoa Istt f o i n n e n n H l i i i E oc l i
上 海 : 海 古 籍 出版 社 , 0 . 上 2 6 0
[3 王季思. 1] 金元 戏 曲 ( 第一卷 ) M] 北 京: 民文 学 出版 [ . 人
社 .9 0 19 .
[] 2 鲁迅 . 鲁迅杂文集[ . M] 郑州 : 河南人 民出版社 ,94 19 .
[4 全秋 菊, 1] 吴国钦 . 间 美人 西厢记 [ . 头 : 头大 学 花 M] 汕 汕
[8 幺书仪. 1] 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 [ . M]北京 : 大学 出版 北京
社 .9 7 19 .
[ ] 明]宋濂. 史 -刑 法 志 四 [ . 6[ 元 M] 北京 : 群众 出版 社 ,
18 . 9 6
[9 吴国钦. 1] 中国戏 曲史漫话 [ . M] 上海 : 上海文 艺 出版社 ,
参 考 文献 :
到来 往往要摆 上近十个 品种 的凉菜 。 久 以前 , 很 冷盘也 和其
中西餐礼仪文化差异论文
浅析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摘要:中国是文明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5000年悠久灿烂文化铸就了中国礼仪之绊,讲究明以食为天。
餐饮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文化越来越多的映入我们的眼帘,由于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
餐饮礼仪在交际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学习和正确运用的餐饮礼仪,已不仅仅是自身形象的需要,更是提高双效益、提升竞争力的需要。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本研究性学习的重点是分析中西方在餐饮礼仪方面的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一些原因及影响。
关键词:餐桌礼仪文化差异中国餐桌礼仪的起源:中国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
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
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
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
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
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
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
中国餐桌礼仪归结为以下几点:一、入座的礼仪: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而在“食”中又以“坐”为先,无论是便宴还是家宴,最讲究的一个老礼就是安排席位,主宾尊幼各有說法。
这是因为中餐上菜时多以顺时针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优先受到照顾。
中俄宴会礼仪文化对比研究从饮食文化角度
谢谢观看
中国菜肴则以炒、炖、煮为主,注重原汁原味和营养均衡。最后,在饮食文化 方面,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注重科学饮食和营养搭配。而中国文化 则更强调集体主义和传统,注重美食文化和精神享受。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丰富的菜肴品种和烹饪技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不断创新和演变,形成了八大菜系和多种独特 的烹饪技巧。中国饮食文化重视传承和创新,既有对古人的传承,也有对现代 元素的融合。中国饮食文化还强调精神享受,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追求 着与亲友共享美好时光的感受。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红楼梦》中的礼仪文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例如, 小说中所描绘的女性地位低下、奴仆制度等封建糟粕应该得到批判和摒弃。然 而,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汲取优秀的礼仪传统,古为今用。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礼仪内涵,反映了封建社会 的礼仪传统。通过深入剖析这一主题,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示,包括对现 代社会中餐桌礼仪、宴请礼仪和茶道礼仪等方面的反思。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 识到,《红楼梦》中的礼仪文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这些 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构建现代文明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中源自宴会礼仪文化对比研究从饮食文化 角度
01 引言
目录
02 饮食观念差异
03 饮食文化元素对比
04 饮茶文化对比
05 结论
06 参考内容
中俄宴会礼仪文化对比研究:探寻饮食文化元素的差异与重要性
引言
中国和俄罗斯皆是世界文明古国,各自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在多 元文化交流的今天,中俄两国的宴会礼仪文化成为了世人的焦点。本次演示将 从饮食文化角度,对中俄宴会礼仪进行深入对比研究,旨在了解两国在宴会礼 仪文化方面的差异,进一步理解饮食文化元素的重要性。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对比
中 国人 喜欢先 吃 了主食 , 快要 吃饱 的时候来 点汤 。 这是 传 统 的饮食 习惯 , 但从 营养 均衡 、 膳 食保 健 的角 度讲 。 饭前 喝汤 具有润 肠 的作用 ,而且俄 罗斯 的三道 菜就 丰 富了食材 的 多样 性, 这样 营养 的摄取 就更全 面 。 这 就 不 难 理 解 为 什 么 你 所 见 到 的俄 罗斯人 都是身 强体 壮 , 男 人剽 悍魁梧 , 女 人丰 满 肉感 了 。 ( 二) 待 客饮食 传统 。 礼 尚往来 , 宴请 宾朋 一直都 是生 活社 交 中的一部 分 。 在 宴请 的方式上 , 中俄略 有不 同。 中 国人 有 “ 上 车饺子 , 下 车 面” 的习俗 , 这也 是老 祖宗 留下 的 . 所 以 中 国人 在 接待客 人是 除 了满 桌子 的各路 美食 以外 , 通常 都有饺 子 作陪 。 “ 饺 子”这 一 中国原创 的美食 现如 今 已经流传 到 了世界各 地 . 由于其 味美 、 方便 也被 广泛接 受 。在爷爷 奶奶 那辈 人眼 中 。 饺 子就是 最好 的接待 客人 的食 品。再俄 罗斯 , 有 这样 一句 谚语 : “ B e a C O ) I H x a e 6 H e e r a . ”没有 盐 的面包不算 食物 。“ B e a x n e 6 a H e o 6 e / x a x o T . ” 食 不可无 面包 。可见 , 俄 罗斯人 在款待 贵宾 的时 候 都 不 能落 下 了 面包 这一 主食 , 俄 语 写法 “ x n e 6 ” , 在中国. 有 著名 的俄罗 斯“ 大列 巴” , 特别 是在 黑龙 江省会 堪称 “ 哈 尔 滨 一 绝” , “ 大列 巴 ” 这个 称呼就 是从俄 语音译 来 的 , 体型 巨大 . 从 大 列 巴在 中 国的影响 力就 可以看 出这种 以面粉 和麦 粉为 主要 原 料 的 主 食 也 成 为 了 俄 罗 斯 饮 食 文 化 的一 个 优 秀 代 表 。
中俄对比饮食文化论文
中俄对比饮食文化论文一、饮食原料的差异随着科技的发展,渔猎工具、炊具不断地改进。
随着无数尝试和不断积累的经验,人类的食物原材料也越来越丰富。
但是由于地域不同,各个国家的食材也不尽相同。
中国的饮食原料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不断地汇聚、增加和补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种类繁多,涉及广泛。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就是以饭食为主,以菜为辅,以菜佐饭。
主食的种类主要以米食和面食为主,中国的南方多以米饭为主食,而北方则以面食为主,如面条,饺子,馒头,饼等。
副食的种类更加丰富,如蔬菜、肉类、蛋类、禽类、鱼类、奶类、豆类等。
俄罗斯处于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
所以,俄罗斯人可用的食材算不上很丰富。
以面包为主食,面包分为白面包和黑面包。
俄罗斯人把粥视为面包的“始祖”。
俄罗斯民间有句谚语是“粥,我们的母亲,黑麦面包,我们的父亲”。
在俄罗斯,土豆被称为是“第二面包”,与圆白菜、胡萝卜和洋葱一起,是俄罗斯人一年四季不断的“看家菜”。
丰富的森林和湖泊、河流带给俄罗斯人野味菌类、山果和海鲜鱼虾。
俄罗斯饮食中副食主要有肉类(牛羊肉为主)、牛奶、奶酪、香肠、鱼类、禽蛋和块茎类蔬菜如土豆、圆白菜、胡萝卜和洋葱等。
二、餐具的差异在饮食的餐具的使用上,中俄两国差异很大。
众所周知,中国人用筷子夹菜,用汤匙喝汤、用碗盛饭。
而俄罗斯人用刀叉吃牛排、喝汤则用专门的汤匙。
中国的餐具在材质上以瓷为主,兼有铜、不锈钢等。
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还有各种形状的杯、碗、盘、碟。
在中国讲究美食要用美器配,根据菜肴的特点来选择器具,煎炒、炸爆等无汤汁的宜用平盘;炖、烩、汆等汤汁较多的则用碗、盆。
餐具还要菜肴的形状相统一。
例如,鱼类才适宜用长盘,丸子类的宜配圆盘。
另外,餐具的色泽和菜肴的颜色也要相协调,例如,深色系的菜要配淡色器皿,而淡色系的菜要配深色器皿。
俄罗斯人的餐具体系庞大,无论是刀子、叉子、汤匙还是盘子,都有各种形制。
例如刀又可以分为食用刀、肉刀、鱼刀、奶油刀、水果刀等;叉可分为肉类用、鱼类用、前菜用、甜点用;汤匙分为前菜用、汤用、咖啡用、茶用等。
关于东西方饮食文化餐桌礼仪的差异的调查报告
关于东西方饮食文化餐桌礼仪的差异的调查报告东西方饮食文化、餐桌礼仪的差异调查报告摘要:本文旨在调查和探讨东西方饮食文化以及餐桌礼仪的差异。
通过对中国和美国两国的调查和比较,我们发现东西方的饮食文化和餐桌礼仪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饮食习惯、餐桌礼仪、社交和交流方式等方面。
在这些差异中,尊重、礼貌和传统是共同的价值观,但具体表达方式和行为却存在差异。
本文的调查结果可以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餐饮行业提供参考,促进跨文化理解和交流。
一、引言1.研究背景2.研究目的二、方法1.调查对象2.调查方法三、饮食文化的差异1.食材和烹饪方式2.饮食习惯和餐饮习俗四、餐桌礼仪的差异1.就座次序和餐具使用2.用餐礼仪和交流方式五、社交和交流方式的差异1.用餐场合和用餐时间2.交流方式和社交礼仪六、讨论与总结1.共同的价值观与差异的原因2.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七、结论1.对比分析的结果2.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引言:饮食文化和餐桌礼仪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和比较东西方饮食文化和餐桌礼仪的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饮食习俗和交流方式,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中国和美国两国的居民。
我们设计了一份包括饮食习惯、餐桌礼仪、社交和交流方式等方面的调查问卷,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在中国和美国进行了调查。
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国和美国的饮食文化在食材和烹饪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人普遍喜欢以米饭、面食和蔬菜为主食,烹饪方式以炒、煮、炸为主。
而美国人则更偏好以肉类、面包和薯类为主食,烹饪方式以烤、炸、烹煮为主。
此外,饮食习惯和餐饮习俗也存在差异。
中国人注重饮食的平衡和营养,崇尚“荤素搭配”,并有着丰富的饮食节日和习俗。
而美国人则更注重食物的口味和多样性,喜欢吃快餐和方便食品,对饮食节日和习俗的重视程度较低。
餐桌礼仪的差异:中国和美国的餐桌礼仪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俄饮食文化差异
中俄饮食文化差异第一篇: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浅谈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摘要: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突出地反映着各个民族的特色和风情,其风格之各异、烹法之多样以及吃的方式真可谓是花样繁多无奇不有。
中俄因不同的自然地理、历史传统、社会经济等因素孕育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观念对象酒文化茶文化烹饪礼仪饮食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比较中俄两国文化就不得不比较中俄两国饮食文化的差异。
俄罗斯的饮食文化虽然不及中国饮食文化细腻讲究和博大精深,但它也展示着俄罗斯的与众不同,彰显着俄罗斯的魅力。
俄罗斯与中国都是地域辽阔的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民饮食习惯也就不同。
在俄罗斯,罗斯托夫人来说如果煮鱼汤不加西红柿认为是不可思议的,而对于伏尔加河一带的居民则认为不加西红柿的鱼汤才是美味,乌拉尔人和西伯利亚人用稠李点心待客,而库尔斯克人却闻所未闻。
而我们中国却是发展成了传统的“八大菜系”: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
川菜味型多样,以辛辣为主,粤菜注重质和味,口味清淡,将就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苏菜刀工精细、咸甜适中,讲就造型,闽菜讲究火候,注重调汤,鲁菜清香味纯。
在烹饪技巧上上俄罗斯人讲究量大实惠、油大味厚,喜欢酸、辣、咸味,偏爱煎、炸、烤、炒,好冷菜,制作粗糙。
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它以极强烈的趣味性。
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在饮食观念上,俄罗斯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质、脂肪、热量和维生素的多少,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
中国人的饮食则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份,多从“色、香、味、形、器”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
中俄两国的饮食对象也是大不相同。
俄罗斯人吃什么?择其要者,有面包、牛奶、土豆、奶酪和香肠——“五大领袖”,圆白菜、葱头、胡萝卜和甜菜——“四大金刚”,以及黑面包、伏特加、鱼子酱——“三剑客”。
谈谈中俄饮食文化对比论文.doc
谈谈中俄饮食文化对比论文中俄饮食文化对比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俄饮食文化对比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俄罗斯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中俄两国自古以来以其特有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及社会历史进程中扮演的特殊角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生活模式。
然而在这一文化生活模式里中华民族与俄罗斯民族之间又有差异和相似之处。
文章对比差异和相似,不断寻找两个民族发展的契机,从而推动两个民族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文化生活中华民族俄罗斯民族同样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和俄罗斯民族由于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及社会历史进程的不同和差异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生活模式。
研究两国的饮食文化不仅有利于推动中俄文化的发展,更能为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一、两国文化的起源文化这一概念历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会有相关的文化综合体出现,然后经过一代一代人的不断继承、发扬、改善和积累,形成一个逐渐趋于成熟的文化综合体模型。
这个过程告知我们文化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拥有自己种族延续历史过程的鲜明特性。
每个民族在不知不觉中都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特殊文化并且在不断继承和发扬。
1.中国文化的起源经过五千年的风雨洗礼,华夏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华夏文明不断发展延续、创造出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先后经历了巫山人——元谋人——南田人——北京人——山顶同人几个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三大文化区:河洛文化区、海岱文化和江汉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了第一次全国大融合。
到了秦汉之际,由于秦始皇一统天下,通过战争消除了北方的威胁,终于形成了地域包括长城以南,有共同文化、共同语言的汉族。
以儒、道、释为支柱诸子百家并行发展的思想文化构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虽然中华民族文化经历了鸦片战争时期的封闭落后,但如今已与世界文化接轨并不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题目:中俄餐饮文化差异学生姓名:冯坤专业:计科10-02 学号:541007010205内容摘要:中俄作为有着7600多公里边界的邻国,两国的文化交流有着相当悠长的历史。
在一部分国人心中,有着浓厚的俄罗斯情节。
中国渊远的饮食文化和俄罗斯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对世界饮食文化宝库的丰富和完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对中俄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是中俄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任务:中俄食材和饮食结构的对比中俄饮食观念的对比中俄特色饮食的对比中俄餐桌礼仪的对比需提交的文档:1.论文开题报告2.论文任务书3.论文正文发出任务书日期:20年月22日完成期限:201年5月22日指导教师:系主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系(部)专业名称年级10-02学生姓名冯坤学号541007010205指导教师2年月日编号0000000000001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中俄餐饮文化差异系(部)专业班级 10级 02班学号学生姓名冯坤指导教师职称2年月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1. 中俄食材和饮食结构的对比 (1)2. 中俄饮食观念的对比 (2)3. 中俄特色饮食的对比 (3)3.1饮品 (3)3.2食品 (4)4. 中俄餐桌礼仪的对比 (5)4.1中国餐桌礼仪 (5)4.2俄罗斯餐桌礼仪 (5)谢辞 (7)参考文献 (8)中文摘要:中俄作为有着7600多公里边界的邻国,两国的文化交流有着相当悠长的历史。
在一部分国人心中,有着浓厚的俄罗斯情节。
中国渊远的饮食文化和俄罗斯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对世界饮食文化宝库的丰富和完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对中俄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是中俄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文摘要:暂无一.中俄食材和饮食结构的对比中俄虽为邻国,但一个在南一个在北。
中国领土广阔,从南至北跨过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带,南北温差极大。
地貌多变,河谷纵横,总体上来讲属于东南亚季风气候。
虽拥有绵延万里的漫长海岸线,但缺乏像地中海那样隔海相望的海陆地势,因此,海洋文化并不占主流,而更多则是沿海文化趋向内守的大陆文化。
动植物繁多,由此而来可食的农作物和动物相对较多,而且中国历来有传“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没什么不能吃的”,所以中国人的食材极其丰富。
总体来讲,中国人以五谷为主食,南方多植水稻,北方多食小麦、玉米。
辅食蔬菜和肉类。
俄罗斯气候是典型的北半球寒带亚寒带气候,其地形也有沙漠草原森林冻土等多种变化,但是受到温度的影响,不适宜大规模种植农作物,动物也相对较少由此可食资源略显单薄。
且俄处于高纬地区,以农作物为主食摄入的热量不足以抵御严寒。
故而,俄饮食多为高脂高热食品。
受地域影响,居民的饮食结构既吸纳了欧洲元素,又有大路农业的特点。
代表食品有黑面包,鱼子酱,色拉,肉冻等等。
二.中俄饮食观念的对比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
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
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
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饨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了。
因而一说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
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倒使我们忽略了吃饭的真正意义。
而俄罗斯在饮食理念匕,则较注重理性的观念,不再注重菜肴的色、香、形、味,而是更注重食物本身的搭配,考虑每天摄取多少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是合理的。
以及营养成份能否为人体充分的吸收,有无其它副作用,最大限度的保持食物应有的营养价值。
相比较而言,俄罗斯是一种比较理性的饮食习惯。
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
一瓶伏特加,一边放黑鱼子酱、罗宋汤,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
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它保持了大自然带给你食物的原本口味。
西方人习惯吃生、冷的食物,中国人并不是很喜欢。
三.中俄特色饮食的对比饮品:茶: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
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
“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茶在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体现,这比“茶风俗”、“茶道”的范畴深广的多,也是中国茶文化之所以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的原因。
中国茶叶按照制作方法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沱茶、砖茶等几大类,各类茶中又包括许多品种。
绿茶:绿茶嫩绿鲜艳,是不经过发酵的茶。
著名的绿茶品种有杭州西湖龙井茶、江苏碧螺春茶、河南信阳市的信阳毛尖、安徽黄山的毛峰茶和产于安徽六安市一带的六安瓜片茶。
红茶:红茶是经过发酵的茶,沏出的茶水颜色红艳。
中国著名的红茶有安徽的祁红茶和云南的滇红茶。
乌龙茶: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的茶,茶叶松散粗大,茶水颜色金黄。
最好的乌龙茶是产在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岩茶。
花茶:花茶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茶类,是在茶叶中加入香花熏制而成的。
最有名的花茶是福建产的茉莉花茶。
沱茶:沱茶是产于云南、四川的一种茶,经过压制,像个圆圆的馒头。
砖茶:砖茶,形状像砖头,是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喜欢喝的茶。
俄罗斯茶:在俄罗斯,在格鲁吉亚,茶叶名字就叫“中国茶”或“刘茶”。
连发音也和中文“茶”字相同。
这是因为1893年汉家刘氏茶坊29代传人刘峻周,将中国茶成功种植到格鲁吉亚黑海沿岸。
俄罗斯人喝茶,不是为了解渴,也不是为了待客或消遣,他们喝茶时一定要伴以大盘小碟的蛋糕、烤饼、馅饼、甜面包、饼干、糖块、果酱、蜂蜜等"茶点",将饮茶作为佐餐的重要部分;当然,喝茶之际谈天说地是必不可少的,俄罗斯人把饮茶当成一种交际方式,饮茶之际达到一种最好的沟通效果,而独自饮茶则可以给自己一个沉思默想的机会,进行自我反省与交流。
俄罗斯人喜欢喝红茶,对我国的茉莉花茶也十分感兴趣。
他们将红茶称做黑茶,因为他们喝茶是越酽越好,而红茶浓酽,近似黑色,故称黑茶。
从饮茶的味道看,俄罗斯人更喜欢喝甜茶,喝红茶时习惯于加糖、柠檬片,有时也加牛奶;因而,在俄罗斯的茶文化中糖和茶密不可分。
酒: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
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
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
中国十大名酒,是指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大曲、泸州老窖、汾酒、郎酒、古井贡酒、西凤酒、贵州董酒、剑南春。
等十大白酒品牌。
说起俄罗斯的酒,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伏特加,俄罗斯的特色高度蒸馏酒,以谷物或马铃薯为原料,经过蒸馏制成高达95°的酒精,再用蒸馏水淡化至40°-60°,并经过活性炭过滤,使酒质更加晶莹澄澈,无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涩,只有烈焰般的刺激,形成伏特加酒独具一格的特色。
伏特加有两种,一种是纯的,透明无色;一种是添加了天然香料的混合伏特加,有淡淡的棕色或者别的颜色。
食品:菜系因地理、气候、习俗、特产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菜系的划分单就汉族的饮食特点而言,目前有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大菜系之说,而且划分系类仍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著名流派称作菜系。
其中,“八大菜系”的分类为: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
俄罗斯:一般俄罗斯人的普通午餐或晚餐哪怕最简单也有三道。
第一道是汤,通常有红菜汤、白菜汤可选择;汤后必须有一份带肉的热菜,热菜中有鱼、肉,鱼一般为干炸,肉包括牛肉、羊肉、牛排、丸子,与这几种菜搭配的通常是炸土豆条或土豆泥;最后一道是甜食,包括甜点心、甜果茶、咖啡等。
再豪华的餐厅也不出这三道菜,不过是每一道菜种类更丰富、花样变化更多而已。
闻名世界的典型食物有黑面包,鱼子酱,罗宋汤等等。
黑面包:是俄罗斯人餐桌上的主食,乍看起来颜色像中国的高粱面窝头,切成一片一片的,口感有点儿酸,又有点咸。
黑面包极富营养,又易于消化,这是因为,发酵黑面包用的酵母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生物酶。
“波罗金诺黑面包”是黑面包中的极品。
烤制这种面包有一种独特的配方,主要是在黑麦面粉中加入天然香草籽。
鱼子酱:俄罗斯的鱼子酱也是闻名天下的美食。
鱼子酱顾名思义是用鱼卵制作而成,其实严格地讲,只有用鲟鱼卵制成的酱才能叫鱼子酱。
鲟鱼每年两次逆水而上,游到伏尔加河等内河产卵,而这时正是采集鱼子的大好季节。
鱼子酱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很高,且不含胆固醇,是补身养颜的食品。
正确的鱼子酱食用方法是,将鱼子酱放在装着冰的小巧器皿里,使其保持品质鲜美,同时可根据个人口味配上不同的辅料。
最经典和大众的辅料是配上奶油和烘烤的白面包。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鱼子酱不能与气味浓重的辅料搭配食用。
罗宋汤:是在俄国和波兰等东欧国家处处可见的一种羹汤,是很著名的俄罗斯美食,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也很常见。
主要成分是甜菜,此外通常还加有圆白菜和土豆等其他蔬菜。
罗宋汤得名于上海文人对俄罗斯的音译“罗宋”。
俄罗斯的英语为RUSSIA,指的是俄国式的。
于是上海的文人把来自俄罗斯的汤音译为“罗宋”。
四.中俄餐桌礼仪的对比中国: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
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在中国大多数的宴会上,都遵循着长幼有序,长者优先的优良传统,并以此作为排列的标准。
中餐的用餐礼仪体现一个“礼让”的精神内涵。
宴会开始时,宾客会等主人就绪,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宴会才真正开始。
当有新的菜点上桌,主人一般会请主要宾客和年长的长辈先食用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进餐时,不能自顾自的埋头吃饭,不可以在盘里随意挑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更不能一个人独占着某个食物。
主人时常要给客人夹菜,招呼宾客不要拘束和过于客气,主人习惯于给客人劝酒和夹菜,同时会说些例如“菜不丰富,请大家多吃点”等客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