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情况分析
三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三年级经典诵读教案【篇一:三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三年级诵读教学计划吴清凌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大部分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不够高,对古诗的意境体会浅薄,因此学生常常是背诵容易,巩固难。
因此本学期将采取“抓中间、带两头”的方式全面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即:抓尖子生,带动后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古诗文诵读活动行列中。
除此之外,三年级还将坚持“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的十六字原则,根据坚持经典诵读与课改结合,坚持经典诵读与品德教育结合,坚持形式与过程并重的方针。
我们选用的“读诗”教材是《小学必背古诗70首》并进行适当的课外补充,根据教材的深浅,我们在诵读数量上对不同学生进行了划分:尖子生本学期完成十七首古诗的诵读,后进生要完成9首课标必背古诗的诵读。
二、教学目标为了弘扬传统优质文化,汲取民族的源头活水,不断深入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使三年级形成浓厚的诵读氛围提高学生的古诗背诵能力,陶冶情操,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现根据学校古诗文诵读开展情况和目前三年级的实际,特拟定本班古诗文诵读计划。
三、主要措施1、、创设班级诵读环境,激发学生诵读热。
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使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并从中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要注意在班级内营造古诗文诵读氛围,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丰富活动形式。
(1)实行“课前一吟、每日必读,熟读成诵。
各班级语文课教师要注意把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每日集体诵读五分钟。
(2)开展竞赛,激发热情。
要充分利用每周一节的诵读课,开展古诗文诵读竞赛活动,如:诗句接龙、归类对诗、你问我答。
(3)开辟诗园,创设文化氛围。
班级要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开辟诗画园地(书写古诗文、古诗文配画、改写古诗文等)。
成立诗社,学以致用。
学生练习写作诗词。
(4)评比“班级诵读能手。
坚持一周一检查、一月一测评、学期一总结”的基础上,学期末要继续开展班级诵读能手评比活动。
低年级报告经典诵读调查分析总结及调查表
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及分析茂名市第十六小学语文课题组一、调查说明我们给一二年级890名学生的家长发了调查问卷,对他们关于经典诵读活动的看法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统计如下:二、我们从表中数据分析:1、从1、2题的调查数据看,家长不会主动给孩子买经典诵读类的书籍,如果老师推荐的话则会买。
可是这应该是基于考虑有助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而买的,不是真正认识到经典诵读的重要性。
2、在“国学热”这个问题上有65%的家长选择了“从没了解过”,这证明家长根本没有重视“国学热”也没有重视经典诵读。
4、对促进中华文化传承的作用中,家长的认可度达到了75%,说明家长对经典诵读活动的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是高度认同的。
我们可以由此入手,推进家长对经典诵读的参与度。
5、有65%的家长认为孩子诵读经典诗文会对其提高道德修养有所帮助。
我们认为家长的认可主要在诵读内容《三字经》、《弟子规》里都有孝亲感恩的内容,是家长、学生都比较感受得到的作用,教师对学生道德促进的看法范围比较广泛,经典诵读对道德成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是万能的,道德教育还应与其它教育载体相结合。
6、对于经典诵读活动是否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有74%的家长认为有加重。
而在家长是否担心孩子参加了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后,学习成绩下降的问题上仅有15%的家长表示不担心。
说明经典诵读活动给一部分学生还是带来一定学习压力和负担,这需要特别重视和改善。
7、家长对学校组织采用的经典诵读形式和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可还有38%的家长不支持学校继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说明家长对经典诵读活动还存有一定的意见,我们的诵读形式还应更有效,更儿童化,尚待继续创新改进。
三、结论与建议通过对一二年级的家长的调查,我们认为:1.经典诵读活动确实是一项对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它能让学生在对母语的热爱中提高爱国情感,提升母语素养,受到传统美德熏陶,传承中华文化。
2.小学生的经典诵读活动材料要有所选择,选取确属“经典”的精华部分,剔除不适合现代社会、与科学、民主精神违背的内容,诵读经典目的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不是复古。
朗诵活动分析报告
朗诵活动分析报告一、活动背景朗诵活动是一种文化交流与艺术表演的形式,通过朗诵文学作品,传递情感、展示才艺,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这种活动在学校、社区和文化场所中经常举办,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活动形式朗诵活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常见的有课堂朗诵、晚会朗诵、比赛朗诵等。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朗诵,也可以从统一选定的作品中进行朗诵。
一般来说,朗诵活动要求参与者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朗读作品,并且需要一定的表演能力,通过声音、语速、语调、动作等方式将作品中的情感传达出来。
三、活动目的朗诵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朗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增强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2.培养审美情趣:朗诵活动可以接触和欣赏各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于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增强情感表达能力:朗诵活动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作品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4.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朗诵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演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四、朗诵活动的影响朗诵活动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广泛。
首先,通过朗诵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对于学习和职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朗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于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此外,朗诵活动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并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品中的情感。
五、朗诵活动的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尽管朗诵活动有着广泛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学生在朗诵活动中缺乏表演能力,无法真正将作品中的情感传递给观众。
其次,朗诵活动在学校中往往只是作为一项课堂活动进行,缺乏足够的宣传和参与度。
进一步改进朗诵活动的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引入表演技巧培训:为了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可以引入一些基础的表演技巧培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作品中的情感。
开展诵读的情况汇报
开展诵读的情况汇报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一项名为“诵读”的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现在我将对这次活动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在学校内部宣传了这次活动,通过校园广播、班级通知等方式向全校师生宣传了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我们强调了诵读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其次,我们组织了一场诵读比赛,邀请了学校的语文老师和文学爱好者作为评委。
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中每个班级推荐若干名学生参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产生了决赛选手。
决赛现场,同学们积极参与,他们精心准备,用心诵读,展现出了良好的朗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一些老师和作家来学校进行诵读分享,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优秀的诵读者,激发他们对诵读的兴趣。
这些诵读者以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将经典名篇、美文佳作娓娓道来,引发了学生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诵读的向往。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诵读活动中设置了一些小型的朗诵会,让学生们有机会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朗读技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次诵读活动,我们发现学生们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在诵读时表现出了更多的情感和表现力,也更加喜欢朗读和阅读。
同时,这次活动也让学生们更加了解了文学作品,增强了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诵读的兴趣。
总的来说,这次诵读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学生们在活动中收获颇丰,老师们也对学生们的表现感到满意。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的朗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会得到更大的提升,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校今后能继续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小学生经典诵读现状及对策
浅析小学生经典诵读现状及对策【摘要】经典作品是一个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复兴国学是炎黄子孙的责任。
本文将通过对大庆市小学生经典诵读情况的调查来分析黑龙江省小学生经典诵读的现状及产生原因,并具体从国家教育制度、师资队伍建设、营造社会读书氛围三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以期改变经典阅读的尴尬境地。
【关键词】小学生;经典诵读;现状分析;对策研究“汉语热”和“国学热”已引起文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加强小学生经典诵读已成为复兴国学的关键。
同时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直面、诵读、感受经典,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吸收多元文化养料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对于复兴国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指导小学生经典诵读的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一、小学生经典诵读的现状分析笔者对大庆市小学生经典诵读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经典诵读状况不容乐观,表现为经典诵读数量偏少,经典诵读质量偏低,经典诵读时间偏短、学生经典诵读兴趣不高。
小学生阅读经典的数量偏少,表现在仅限于课文中选录的篇目,没有相应的经典选读教材。
从目前的教材来看,所收录经典篇目占课文全部篇目的比例较低。
例如:被选入语文教材的《草船借箭》和《赤壁之战》两篇文章出自《三国演义》,在访谈过程中,学生都能说出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但被问及《三国演义》里的其他文章时就抓耳挠腮了。
同时因为没有开发相应的国学教材,或者说国学教材还很不成体系。
这样小学生所接触的文学经典根本无法满足小学生的知识需求,更无法完成国学教育从娃娃抓起的计划。
小学生经典诵读质量不高,表现为无法确切理解文学经典,好的学生只是能够背诵,部分学生连背诵都达不到。
据调查:唐诗宋词(《登鹳雀楼》、《悯农》等)篇幅较小的文章90.3%学生都能背诵,像寓言(《揠苗助长》《亡羊补牢》)等较长的文章50.6%学生能熟练背诵,27.8%学生在一星期以后就忘到脑后。
小学生诵读经典的时间偏短。
试论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
试论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作者:唐旭栋来源:《新课程·下旬》2018年第10期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五千年发展历史留下的最珍贵的宝藏,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所拥有的一笔财富。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启迪智慧,陶冶品质,承载着道德理论观、人生价值观。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对学生的道德思想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关系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传递。
分析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现状;建议传统的中国文化含有极强的内聚力、渗透力、融合力和再生力,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人生哲理,国学经典教育在历史传承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牙牙学语开始,国学教育就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很小的孩子就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知道《百家姓》,也知道孔融为什么让梨,司马光为什么砸缸。
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现状,分析改进的方法,促进国学经典教学。
一、国学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学瑰宝,具有永恒的传承价值,是和谐发展的文化根据,凝聚着先人智慧和民族美德。
国学经典诵读,在多元化的社会,对积极的生活态度的养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重要的作用。
《论语》《弟子规》《大学》《孟子》《三字经》等经典作品,对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明辨价值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形成都影响深远。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形态交流,多元化、复杂化的文化意识形态,尤其是小学生在接触到不同的思想交流的情况下,容易迷失自我。
而当前开展的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纯粹的传统文化,学习国学可以慢慢从这些最质朴的认知中找到生活学习中难以解决的各种思想问题,从而获得对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开明和启示。
因此,国学经典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可忽视的引导教育作用。
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现状国学经典诵读,贯穿着整个学习的过程,《论语》的诵读,《史记》的诵读,都富含人生哲理,但是当前国学经典教学调查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去改进。
校园诵经典情况汇报
校园诵经典情况汇报近年来,校园诵经典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和推广。
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校园诵经典旨在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修养,增强道德情操,培养优秀的文化传统。
为了了解校园诵经典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和汇报。
首先,我们对全国范围内的学校进行了调查,发现校园诵经典活动已经成为了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许多学校,校园诵经典已经被纳入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的活动。
学校通过举办朗诵比赛、课堂诵读、主题班会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其次,我们发现校园诵经典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现代文学经典等各个领域。
学校通过选取经典诵读材料,如《论语》、《史记》、《红楼梦》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哲理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同时,也有许多学校引入了外国经典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雨果的小说等,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另外,校园诵经典活动的形式多样,不仅有传统的朗诵比赛和课堂诵读,还有一些新颖的形式,如校园诵经典演讲比赛、诵读驿站、经典诵读节等。
这些形式的创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也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最后,我们发现校园诵经典活动已经成为了学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
许多学校通过邀请家长参与校园诵经典活动,使家长也能够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氛围,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道德情操。
总的来说,校园诵经典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积极的开展和推广,成为了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和参与方式,校园诵经典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也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校园诵经典活动的推广和深化,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经典诵读_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经典诵读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提升经典诵读教学水平,我校决定开展经典诵读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研讨、实践探索、交流分享等形式,推动经典诵读教学在学校的深入开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经典诵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教师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自觉性。
2. 探索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提升经典诵读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培养学生的经典诵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活动内容1. 经典诵读理论研讨-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解读经典诵读的意义、原则和方法。
- 组织教师观看经典诵读教学案例,分析优秀教学经验。
- 开展教师经典诵读教学心得交流会,分享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和体会。
2. 经典诵读教学实践- 教师根据所选经典篇目,设计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 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校级比赛。
- 开展经典诵读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经典魅力。
3. 经典诵读教学成果展示- 组织教师进行经典诵读教学经验交流,分享成功案例。
- 对经典诵读教学成果进行评选,表彰优秀教师和学生。
- 利用学校宣传平台,展示经典诵读教学成果,扩大活动影响力。
四、活动安排1. 准备阶段(第1周)- 成立经典诵读教研活动小组,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
- 制定活动方案,报学校领导审批。
- 组织教师学习经典诵读相关理论,为活动做好准备。
2. 实施阶段(第2-6周)- 第2周:专家讲座,理论研讨。
- 第3周:教师设计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 第4周:学生经典诵读比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 第5周:经典诵读主题班会,学生展示经典诵读成果。
- 第6周:教学经验交流,评选优秀成果。
3. 总结阶段(第7周)- 教研活动总结,对活动进行评估。
- 教师撰写活动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教训。
五年级学生语文经典诵读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语文经典诵读学情分析
一、现状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近五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
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
4、通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拓宽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
三、教材重点难点
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
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加强训练,方法多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2、持之以恒,不断地加强积累。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4、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
5、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改设想:
在教学生习作时,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表达真情实感。
幼儿园国学诵读教学案例分析
幼儿园国学诵读教学案例分析案例一:国学经典教学在幼儿园的实践背景:某幼儿园为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决定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
该课程主要围绕《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国学经典展开。
目标: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引发幼儿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实施方案:1.选取适合幼儿的经典文本,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朗读。
2.结合故事情节和相关实物,让幼儿深入了解经典文化背景和含义。
3.采用互动识字法,通过图片、动画等方式让幼儿能够快速识记经典文本中的常用汉字。
4.加强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组织幼儿进行朗读比赛、演讲、剧本表演等活动。
成果与启示:1.幼儿的国学基础得到了夯实,有望在今后接受更深层次的国学教育。
2.幼儿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
案例二:个性化学习在幼儿园国学诵读教学中的应用背景:某幼儿园开设了国学诵读课程,但因幼儿年龄、兴趣爱好等方面差异大,部分幼儿对课程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目标:通过个性化学习,提高幼儿园国学诵读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实施方案:1.针对不同幼儿的个性化需求,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阅读材料。
2.利用科技手段,为幼儿提供优质的线上学习资源,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互动性。
3.加强课堂互动,让幼儿通过互动游戏、小组交流等方式体验式地学习。
4.关注幼儿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
成果与启示:1.通过个性化学习,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得到了满足,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2.利用科技手段,将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使课程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
3.加强课堂互动,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教育效果。
4.及时反馈和调整,确保幼儿得到个性化的关注和陪伴。
一年级第二学期经典诵读分析
一年级经典诵读班级:姓名:二〇一五年三月三月经典诵读篇目《早春》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sū),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京城的街道上雨丝纷纷,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胜过了绿杨满城的暮春。
注释这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又称《初春小雨》①呈:恭敬地送给。
②天街:朱雀大街(长安外郭城正门明德门与皇城正门朱雀门之间,也是长安城的中轴线)。
③润如酥(sū):滋润如酥。
酥: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④最是:正是。
⑤处:时。
⑥绝胜:远远胜过。
⑦皇都:长安。
⑧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唐代诗人。
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水部此处代指工部。
劝学诗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
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没有勤奋学习。
注释①三更灯火:三更半夜,很晚了。
②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③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④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suō lì],独钓寒江雪。
译文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注释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无,没有。
人踪:人的踪迹。
灭: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4.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5.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经典诵读案例分析
经典诵读案例分析经典诵读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诵读经典,我们班开展了阅读中华经典书籍的课外阅读活动,并总结了以下经验:首先,我们营造了一个诗意盎然的氛围,构建了墙壁文化。
我们在教室的空间和角落中,用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教育墙壁。
我们班的教室墙壁开辟了“品味书香”“读书留言板”等各具特色的栏目,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书香。
其次,我们采用了相机指导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国学经典蕴含了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优秀诗词歌赋,浓缩了汉语韵律、词章之美。
我们认为,对优秀诗词歌赋,只要能熟读成诵就可以了,至于它们的内涵可以不求甚解。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熟读,让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兴趣自然就产生了。
我们采用了多样的诵读方法,如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一小组领读,其他小组跟读,“小老师”指黑板,学生全体齐读。
同时,我们也鼓励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多样的诵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三,我们坚持持之以恒,保证学生每天诵读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我们开展了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每天指定诗词,让学生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之”,在潜移默化中研究。
同时,我们也采取了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放学排路队的时间,开展诵读活动。
排着整齐的路队,吟诵着国学的经典,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线。
最后,我们也采用了多样的形式,将评价与激励结合起来。
我们在每周的课堂上进行诵读比赛,评选出优秀的诵读者,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这样可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诵读,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总之,经典诵读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我们班通过开展阅读中华经典书籍的课外阅读活动,建立了一个诗意盎然的氛围,采用了相机指导的方法,持之以恒地开展诵读活动,并将评价与激励结合起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人欣慰的变化。
学生们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机械地背诵,更是通过理解、表达和分享,深入领悟到其中的道理和精髓。
幼儿经典诵读开展情况汇报
幼儿经典诵读开展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幼儿园在幼儿经典诵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此向大家汇报一
下开展情况。
首先,我们在幼儿经典诵读的活动安排上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我们将诵读活动
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经典诵读,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诵读,激发他们对经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我们注重培养幼儿的诵读兴趣和能力。
在诵读活动中,我们不仅注重幼
儿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还注重他们的语音语调、语速语音的准确性和流畅度,引导他们用心去感受经典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诵读表达能力。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的诵读比赛和活动。
通过举办诵读比赛,我们激发
了幼儿对诵读的热情,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家长参与的家庭诵读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感受经典的魅力,营造了家庭共读的氛围。
此外,我们还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我们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
长介绍了幼儿经典诵读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家中和孩子一起进行诵读,共同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幼儿经典诵读的开展,不断丰富诵读活
动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幼儿对经典文学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诵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幼儿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幼儿受益于经典文学的魅力。
通过以上的努力和探索,我们相信幼儿经典诵读活动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让幼儿在诵读中感受快乐,感受成长,感受经典文学的魅力。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语文经典诵读质量分析报告
语文经典诵读质量分析报告【语文经典诵读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语文经典诵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修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语文经典诵读的质量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学生诵读经典的水平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
二、诵读水平分析1. 音准问题:部分学生存在发音不准确、语调不准确等问题,导致整体语感欠佳,影响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表情表达问题:很多学生在诵读时缺乏表情和语境感,显得机械化,难以表达文字的意义和感情。
3. 语调抑扬不够:诵读中缺乏对文字的情感还原,没有很好地诠释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4. 学生参与度不高:由于传统的诵读模式缺乏互动和趣味性,部分学生对诵读经典缺乏积极参与和主动表达的欲望。
三、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1. 音准问题解决方案:加强发音训练,可通过录音比对、同伴互评等方式,进行准确发音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音准水平。
2. 表情表达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经典文本,分析其中的感情和情景,培养学生对文字含义的解读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诵读时更多地运用肢体语言和音调的变化,增加表情表达力。
3. 语调抑扬不够解决方案: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诵读之前,通过分析经典文本中的情感、节奏以及重音的位置等,更好地把握节奏和语调。
同时,可以进行多样化的音乐诵读训练,加强学生对音调的感知和把握。
4. 学生参与度不高解决方案: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比赛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创设趣味性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
四、评价与建议语文经典诵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修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本次质量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诵读中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不少学生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诵读水平。
鉴于此,建议教师加强对诵读的指导与培训,提高学生的语音素养和表达能力,创造更好的诵读环境和氛围。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让学生在诵读中能够真正体会到文字的美丽和力量。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分析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分析一、引言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而经典诵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1.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经典诵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培养传统文化情感。
2. 提升语文素养经典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经典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经典诵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以上三点说明了开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必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内容的设计1. 选材原则选材应当突出经典性、传统性和时代性,如选取《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为诵读材料。
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适合小学生接受的内容。
2. 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内容应当有机组织,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进行合理安排,使学生能够逐步领悟和掌握所学内容。
3. 注重文化渗透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中,要注重文化渗透,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并加以引导和解读。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1. 唤起学生的兴趣在经典诵读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唤起学生对诵读的兴趣,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2. 注重启发式教学经典诵读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和认知启迪的过程,教师应当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分析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分析一、指导思想中华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并推动“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二、目的意义1、传承中华文化。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初步学习、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使小学生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不断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2、弘扬人文精神。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在背诵中提高境界、多样内涵、开阔眼界、净化灵魂、启迪智慧,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力行人格、诚信品质等,使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助推学生的生命崇尚,推动人与自然发展。
3、加强思想建设。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学生吸取不竭的精神营养。
4、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通过背诵开拓学生的科学知识层面,体会汉语语言的魅力,培育学生对文学的嗜好,奠定坚实的文字功底,提升自学能力,为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三、活动内容1、背诵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为主题的中华背诵诗文或小学教材中发生及所推荐的经典古诗词、传统意义的儒家文化经典和蒙学读物;此次背诵形式不减半,须采用普通话,人数不少于2人,不少于8人(不含演奏),严禁舞者,表演时间不少于5分钟。
2、围绕春节、元宵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向同学们经典文学作品。
每位同学选择其中一本阅读后写一篇读后感,经指导老师点评后,20xx年2月10日每班推荐3篇参评,校大队部将组织评选优秀读后感。
3、背诵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主题的中华背诵诗文或中小学教材中发生及所推荐的经典古诗词、传统意义的儒家文化经典和蒙学读物(例如《三字经》、《论语》等)此次背诵形式不减半,须采用普通话,人数不少于2人,不少于8人(不含演奏),严禁舞者,表演时间不少于5分钟。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传统诗词与古文启蒙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传统诗词与古文启蒙教育案例分析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家长们对幼儿园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启蒙教育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这个背景下,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传统诗词和古文的启蒙教育方式备受瞩目。
本文将对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探讨其在传统文化传承和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同时也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的背景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指的是在幼儿园中,通过诵读传统诗词和古文,让幼儿在享受诗文之美的同时感受我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语感、情感和思维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的背景包括但不限于:当今社会教育模式的不断变革,关注传统文化传承的热潮,以及家长们对幼儿教育质量的不断追求。
通过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传统诗词和古文被融入幼儿园教育的日常教学活动之中,为幼儿提供了更多了解和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
案例分析:传统诗词的启蒙教育在浙江省某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他们将《千家诗》等传统诗词作为启蒙教育的内容,每周安排一到两次的诗词诵读活动。
在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的课堂上,老师们会通过讲解诗词背后的含义、历史典故以及诗词作者的生平故事等,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
幼儿们也会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朗诵练习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语感。
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仅是在简单地重复诗词的内容,更是在感受和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古文的启蒙教育除了传统诗词,古文也是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北京某幼儿园中,他们引入了《三字经》、《弟子规》等古文经典,以启蒙教育的方式来传承原汁原味的我国传统文化。
在这个幼儿园中,老师们会根据幼儿的芳龄和理解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古文内容进行诵读和解读。
通过与传统故事、历史事件的结合,幼儿们不仅仅是在诵读古文,更是在了解我国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面,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情感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诵读进展情况及分析
一、经典诵读教材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拥有“亲近结母语——日有所诵”国学经典诵读读本,文本体裁丰富多样,有儿歌、童谣、童诗、中外诗歌、古诗词曲、晨读对韵等等。
同时也精选了《论语》、《孟子》、《老子》、古代寓言、古代散文中易于儿童记诵和接受的章节。
本书每学年分为一,每册分为上下卷,每卷有16个单元,以对应每个学期中的16周。
二、经典诵读课程开设情况
我班每周开展两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数学教师担任辅导,通过每周三、周五晨课让学生进行诵读活动。
三、数据统计分析
我班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每月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背读3——4页的内容,周三读,周五验收、评比。
根据学生的读背情况,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读背任务,在晨读课上由小组长负责验收读背内容的完成情况,并为背的较好的同学签字和读背时间。
每月一评比,对读背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我班有半数学生都能完成读背内容。
但对读背篇目较难时,也有部分学生完成较难。
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总体情况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
将“经典诵读活动”传承、继续、并将之发扬广大:保证学生人手有教材;有固定的国学课及诵读国学的时间;定期开展国学诵读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开展“读书之星”等评选,取得了以下成效:
1、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2、陶怡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
存在问题:
1、国学教学形式单一,仅仅在早读时间学习、诵读。
2、活动开展不够,应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轻松、快乐地
学习、诵读。
下一步工作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为:
1、与活动结合
将古诗文诵读贯穿于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吟诵、演唱、舞蹈、情景剧表演等文艺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办与古诗词相关的板报、专栏、以及个人小诗集等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
2、与学科结合
与语文科相结合,让经典诵读与识字、阅读、表达相伴而行,并最大限度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拓展和延伸,实现语文教学与经典古诗文诵读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