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生成性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生成性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案例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这就要求要求教师遵循“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捕捉寻常时刻,了解幼儿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关注幼儿的生成活动。

所谓生成活动是指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自主产生的活动。作为中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发展其社会交往机会也越来越多,幼儿在游戏、在交往过程中自发产生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如何捕捉这些生成活动,并将之与区域活动融合,成为目前我主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二、案例描述

案例一——“内容的生成”

时间:11月8日。地点:大型玩具边的小桥。

户外活动中,我带着孩子们来到大型玩具边的小桥上。孩子们有的捡起地上的树叶,有的拔来野草放在手上,说请我吃。于是我灵机一动:“这些东西没有烧怎么吃呢?”王景源说:“那我们来烧烤吧!”在他的响应下,孩子们玩起了烧烤的游戏:王景源自告奋勇地当厨师,张艺轩说当服务员,有的还捡来树叶当食物、石头当烧烤架、杯子当调料罐,还有胡艺怀、林冠城坐在石凳上专注地磨面,说等会做成大饼来烤一烤,整个活动时间里,孩子们一直热衷于这个游戏,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由自主地参与其中。户外活动结束后,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场地。回到教室后,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谈话:“今天我们玩了什么游戏,你是怎么玩的?”大家七嘴八舌地回忆着刚才的游戏,最后经大家讨论,决定将这个活动作为下午区域的活动之一。并建议家长双休日带孩子去玩一次烧烤以积累经验。

案例二——“材料的制作”

时间:11月11日。地点:中三班活动室。

周一下午,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谈话:“你去烧烤过吗?烧烤时需要什么材料?”由于先前经验的积累,及兴趣的支配,孩子们很积极地回答着:烧烤需要炉子,我烤过肉,烧烤时还有撒点盐……于是,我将孩子们的回答罗列在黑板上,并归类成6大块,由每一组自选一块进行烧烤区的筹备:啦啦组制作主食、快乐小鱼组制作调料罐、海绵宝宝组制作蔬菜、

爱心天使制作海鲜、亮晶晶组制作烧烤架、小豹组制作肉类。虽然提供的材料只有一些泡沫纸、废旧纸盒,一次性筷子,但是经过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还是制作出了各种精美的材料,特别是亮晶晶组的烧烤炉简直像极了!活动临近尾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烧烤区已经初具模样了!

案例三——“角色的设置”

时间:11月21日,地点:烧烤区

今天,烧烤区开展了。王景源和谢靖萱先来到烧烤区,王景源当的是小厨师,谢靖萱当的是服务员,其他孩子也来到烧烤区当小顾客。没一会,谢靖萱也拿出了一个烧烤炉,当起了厨师,而其中的两位小顾客,跑过来当了服务员。活动后,我组织了谈话:“烧烤区有哪些角色?怎样区分?”林冠城说:“可以给厨师和服务员挂个牌子。”傅子畅说:“你给厨师戴个帽子,服务员有围裙嘛!”经过大家投票决定,采取傅子畅的办法。

案例四——“菜单的由来”

时间:11月26日,地点:烧烤区

谢靖萱又在烧烤区玩,她当的是服务员。此时她手里拿着一张纸,边问小顾客要吃什么,边记录着“112213”。我走过去问她:“萱萱,你拿着纸干什么?”她答道:“我是服务员嘛,小顾客要吃什么,我要记录下来,我就问潘老师可以给我一张纸吗,她就给我了!”活动结束后,我们围绕萱萱的这个举动进行了谈话,随后,进行了烧烤区菜单的设计。

三、案例分析

1.捕捉生成点

案例一中,孩子们已经有将野草、枯叶当做“菜”的行为,却没有一个活动给之冠名,与之串联。于是,我适时地提出了建议:“这些东西没有烧怎么吃呢?”当然,此时我也没有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本来我是想让他们来玩饭店的游戏),而是想听听孩子们的建议。接下来王景源的一句:“我们来玩烧烤吧。”正中我下怀,虽然与我预设的不一样,却是由孩子们自发生成而来,那我何乐而不为呢!

2.分析可行性

在孩子们玩烧烤活动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不停地思考着:“在班中开展烧烤区的可行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我班目前开设的区域以益智、操作性的活动为主,缺乏社会性活动,开展烧烤区就弥补了这一缺失。其次,烧烤是时下比较流行的活动之一,深受我们这群80后父母的喜爱,好多家长自备了烧烤材料,每逢节假日,他们经常会组织几个家庭一起参与烧烤活动,孩子们也就积累了烧烤的经验。

3.关注价值点

在案例三中,在观察孩子们活动的同时,我也积极寻找着价值点。如,当发现在厨师及服务员的角色设置上出现了问题,我认为这是孩子们的角色意识不足,烧烤区的配备以及活动规则制定的不够完善,因此,在活动后,立即组织了孩子进行谈话,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4.支持孩子们的活动

活动虽由孩子生成,但我相信教师对活动的支持,将是孩子们积极开展这项活动的动力源泉。如在案例三中,当孩子筹备烧烤区的材料时,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材料,如:泡沫纸、一次性纸杯、纸盒、塑料绳、颜料等,在孩子们的实际操作中,也有几位孩子相出了其他的材料,我也尽全力满足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这项任务。在案例一中,孩子们玩烧烤游戏兴致勃勃地时候,我也没有打断他们,而是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以实际行动支持他们,肯定他们的继发行为。

5.让孩子成为活动的“推手”

从上述四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是活动的设计者、推动者,他们是游戏真正的主人。在案例二中,他们一起合作筹备属于他们的烧烤店,尽管我知道孩子们设想的还不够完美,在游戏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坚信有问题,才会促使孩子们去思考,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如,当萱萱在给小顾客点菜时发现菜太多了、记不住,她会主动问老师讨要纸张,来记录。由此引发了我们对菜单制作的思考。虽然孩子们的行进脚步有点慢,但是他们在一次次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其游戏水平得到不断地提升、丰富,我们的烧烤区活动也随之逐步走向完善,因此,这样的等待值得。

四、教育反思

幼儿的生成活动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教师对幼儿的回应教育是有限的,有选择的。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及时捕捉到孩子们对烧烤这一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始终坚持以孩子自发的行为为推手,关注、支持他们的活动,让他们成为游戏的主人。如今,由幼儿自发生成的烧烤区活动已在我班落地生根,目前孩子们对这个活动的兴趣也正浓厚。这将时刻提醒我密切关注孩子,要把幼儿无意的生成行为转为具有发展意义的行为,努力提升自身教育价值的判断及活动环境的创设能力。下阶段活动思考:

1.如何提升烧烤区中幼儿的经验,拓展活动内容?

2.如何以烧烤区为点推动班中其他区域的发展,使之与班内其他区域联动?

陶子幼儿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