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栽培技术论文
《板栗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要领》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板栗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要领》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板栗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要领》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板栗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要领》一、板栗栽培概述板栗的生长习性与分布板栗(学名:CastaneamollissimaBlume),属壳斗科栗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果树品种之一。
板栗生长习性表现为喜光、耐寒、耐旱、适应性强,生长速度中等。
板栗树根系发达,能耐瘠薄,但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更佳。
板栗花期为45月,果期为910月。
板栗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区,其中以华北地区栽培最为广泛。
板栗的经济价值与市场需求板栗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果实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加工成糖炒栗子、栗子糕、栗子酱等多种美食。
此外,板栗叶、壳、仁等均有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板栗的需求逐年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因此,发展板栗产业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
板栗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板栗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栽培技术不断提高。
许多地区已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实现板栗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栽培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病虫害防治、品种改良、栽培模式更新等。
为提高板栗产量和品质,今后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推广优良品种,提高板栗品质。
通过选育、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板栗的口感、外观和营养价值。
2)创新栽培模式,提高生产效率。
研究新型栽培模式,如密植、矮化、设施栽培等,以提高板栗产量和采摘效益。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板栗是一种常见的果树,也是人们喜爱的食物和健康的零食之一。
它的果实肉质饱满,味道甜美,富含营养,被誉为“坚果之王”。
板栗的种植早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且目前板栗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介绍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一、种植适宜条件板栗是喜湿润气候的植物,对气温和光照要求较高,适合生长在海拔300-1500米、年均气温10-18摄氏度、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的地区。
土壤方面,板栗喜欢富含有机质的疏松土壤,以黄褐土、黄壤或者黄棕土为最适宜,酸碱度在PH值4.5-6.5的范围内为最佳。
二、品种选择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四个板栗品种:春幼、华龙、世界一号和鲁香。
春幼和华龙适合生长在北方地区,世界一号和鲁香适合南方地区。
在选择板栗品种时,要根据自身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品种。
三、繁殖方法板栗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通过嫁接的方式繁殖。
种子繁殖适用于自然环境中种植的板栗树,而嫁接繁殖适用于人工种植和控制品种的板栗树。
种植板栗的时候要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种子或者接穗,并在适宜的季节进行操作。
四、栽培技术1. 地块准备:选择土地平坦、排水良好的区域,除去杂草和石块,施入若干有机肥料。
2. 栽培方式:板栗可以采用条根栽植和孤根栽植两种方式。
条根栽植是将板栗苗木的树根直接埋入土壤中,而孤根栽植则是将板栗苗木的树根埋在孤立的土块中。
3. 种植密度:板栗的种植密度根据栽培方式不同会有所差异。
一般情况下,条根栽植的板栗的行距为3-4米,株距为2-3米;孤根栽植的板栗的行距为5-6米,株距为2-3米。
4. 施肥管理:板栗对营养需求较高,每年应配施适量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
在丰产期,可以适量增施钾肥和磷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提高产量。
5. 病虫害防治:板栗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栗疫病、栗斑病、栗蛀虫等。
在生长季节需要定期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如喷洒农药和采取物理防治措施。
6. 管理修剪:板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修剪,以促进树冠的形成和开花结果。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板栗是一种果实丰满、颗粒饱满的坚果,深受人们喜爱。
在我国,板栗栽培历史悠久,而且栽培面积广泛。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造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首先,选地是板栗栽培的重要步骤。
板栗偏爱稍酸性土壤,对土壤要求不高。
但要注意选择有良好排水性的土壤,避免水涝和积水现象。
此外,板栗树对气候的适应性强,比较耐寒,但在南方炎热地区要避免高温对树木的伤害,因此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也是必要的。
其次,整地是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和良好的透气性。
在整地过程中,需要将地表的杂草和树根彻底清除,然后深松土壤,使空气和水分更好地渗透到土壤中。
这样可以为板栗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接下来是造林工作。
在板栗栽培中,选择合适的树种和苗木质量非常重要。
板栗的主要品种有威严、丰产和秋魅等。
选择好品种后,可以选择育苗或购买苗木栽种。
在板栗的栽种过程中,要注意栽植距离和株行间距的确定,通常株距为5-6米,行距为6-7米。
为了保证树苗的生长良好,还可以在树坑中加入沙土、腐熟有机肥料等改良土壤。
施肥是板栗丰产栽培的关键步骤,它对板栗的生长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板栗的不同生长阶段,施肥的方法和肥料的类型也有所不同。
在板栗树发芽初期,可以施加适量的氮肥,促进新梢的生长。
进入生长季节后,可以适量施加磷、钾肥和有机肥料,以提供养分供给。
在板栗结果期要及时补充氮肥,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生长。
板栗的病虫害防治是栽培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板栗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黑星病、软腐病、蚜虫和栗钟虫等。
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合理间隔施肥,定期修剪树冠,及时清除病虫害源,喷洒农药等。
另外,合理的田间管理也能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
总结起来,要想使板栗丰产,关键是选地、整地、造林、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保持土壤肥力和良好的透气性、选择合适的树种品种和苗木、合理施肥和精心病虫害防治,就能够使板栗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
浅谈板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一)

浅谈板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一)论文关键词板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论文摘要从园地选择、栽植、整形修剪、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板栗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为板栗生产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板栗生长快,管理容易,适应性强,抗旱抗涝,耐瘠薄,能在荒山大量发展,寿命长,一年栽树,百年受益。
板栗不仅是优良的果树,也是绿化荒山造林树种。
太湖县地处皖西南,利用自身的特点,现发展板栗超过1.73万公顷,板栗产业已成为太湖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
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一套适于该地的板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现将其总结如下。
1园地选择园址要选择阳坡或半阳坡,光照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土层厚度60cm以上,有机质含量达2%,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性好,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土壤pH值为6~7的弱酸性或微酸性的山坡地。
建园时要集中连片,便于科学管理,形成商品基地。
对于坡度8~15°的丘坡,可等高栽培;坡度15~25°的山坡地,应修筑梯田;坡度大于25°时,最好不栽板栗,若栽应挖鱼鳞坑。
2栽植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进行,采用一至二年生的嫁接苗。
选择适宜于太湖县的优质品种,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配置,板栗园中一般应采用3~5个优良板栗品种互为授粉,授粉品种配置距离主品种20~30m,配置数量按主品种数量的1/10或1/20搭配。
为保证板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栽培密度应实行早期密植、盛产期稀植的原则。
即前1~8年,定植板栗苗1485~1665株/hm2,栽培规格为2m×3m。
8年后通过移栽或间伐,达到450~600株/hm2即可。
在栽植的上一年挖好大穴,穴的直径1~2m,深1m,穴内分层填入基肥和表土。
定植苗应选择干粗、芽饱满、根系发达、嫁接苗愈合良好、根颈粗达1cm、苗高达80cm的壮苗。
先将选栽苗木的根系进行剪整,剪去幼树主根的较长部分,后将整根后的幼树放入配有生根粉或根宝的泥浆池内浸泡10~30min备用,栽植时要将苗根系放在栽植穴中心,使根系向外伸展摆匀,用熟土覆盖根系,并轻轻提苗。
板栗栽培管理技术

板栗栽培管理技术
板栗是一种美味可口的坚果,深受人们的喜爱。
为了获得高产、高
质的板栗,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们将从土壤、肥料、水分、病虫害等方面,介绍板栗栽培管理技术。
一、土壤管理
板栗喜欢生长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栽培板栗前,应
先进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同时,应注意控
制土壤酸碱度,保持土壤pH值在6.5-7.5之间,这有利于板栗的生长
和发育。
二、肥料管理
板栗生长期长,对养分需求量大。
在栽培板栗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
板栗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在板栗生长初期,应以氮肥
为主,促进板栗的生长;在板栗结果期,应以磷、钾肥为主,促进板
栗果实的发育。
三、水分管理
板栗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
在干旱地区,应注意增加灌溉量,保持土
壤湿润;在多雨地区,应注意排水,避免板栗根系受水淹。
同时,应
注意避免板栗长期缺水或过度灌溉,以免影响板栗的生长和发育。
四、病虫害管理
板栗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证板栗的生长和发育,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在防治病虫害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方法,避免对板栗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板栗栽培管理技术是保证板栗高产、高质的关键。
在栽培板栗时,应注意土壤、肥料、水分、病虫害等方面的管理,以提高板栗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板栗栽培技术与管理

板栗栽培技术与管理板栗是一种人们常见的美味坚果,也是一种有着较高经济价值的果树。
板栗的栽培技术和管理对于保证板栗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板栗的栽培和管理中,主要涉及到土壤选择和改良、良种选择和繁育、栽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板栗的栽培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环境。
板栗喜爱酸性土壤,pH值在4.5-6.5之间,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
在土壤改良方面,可以在种植前进行充分翻土,进行深耕,以改善土壤结构和通透性。
此外,添加有机肥料也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养分供应。
其次,板栗的选择和繁育包括良种的选择和繁殖。
在选择板栗良种时,可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的优质品种。
对于进口品种,还需要了解其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在繁殖方面,板栗可以使用扦插、嫁接和种子繁殖等方法。
扦插和嫁接是常用的繁殖方法,可以保留优良品种的特性,并缩短生长周期。
接下来,板栗的栽植技术也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板栗的栽植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块,远离高风险地区,避免水淹。
栽植时需要注意栽植深度和株距,一般株距100-150cm,并且需要保持整齐排列。
同时,还需要留意栽植季节,一般适合在春季或秋季栽植。
施肥是板栗栽培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板栗对营养物质的要求较高,需要合理施肥以保证生长和产量。
在栽培的前期,可以添加磷酸二铵、磷酸三铵等磷肥来促进板栗生长。
中后期可以使用氮、磷、钾复合肥料来提高产量。
施肥时需要注意数量和时间的合理安排,避免过度或缺乏养分的情况。
另外,板栗的病虫害防治也是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板栗病虫害有癌病、炭疽病、蚜虫等。
对于这些病虫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预防和控制。
生物防治包括利用天敌和昆虫捕食者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物理防治可以使用围栏、陷阱和喷洒机具等工具来防治病虫害。
化学防治是指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药剂来控制病虫害。
综上所述,板栗栽培技术与管理对于保证板栗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板栗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和香味的坚果类作物,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要使板栗丰产,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板栗的品种选择、土壤要求、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板栗丰产的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是栽培成功的关键之一。
根据栽培的目的和地理环境的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板栗品种非常重要。
优良的板栗品种有糯米板栗、沙县板栗、麻杆板栗等。
这些品种具有耐寒抗旱的特点,适应性强,更容易丰产。
土壤要求是栽培成功的关键之二。
板栗喜欢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选择栽培地点时,要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含水量适中的地段。
在土壤改良方面,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料,如畜禽粪便和骨粉,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栽培管理方面,合理的施肥是丰产的关键。
板栗对养分需求较高,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注重施肥。
一般来说,板栗树每年需要施肥2到3次。
首次施肥应在春季萌芽前进行,此时可以使用氮磷钾复合肥料。
随后,在产生新梢或进入果实膨大期时,再次施肥,以补充树体的养分需求。
在果实采摘前一个月再次施肥,可以增加果实质量和产量。
在灌水、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方面也要做好相应的管理。
板栗对水分需求较大,因此要根据天气情况合理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修剪是保持板栗树的结构和营养平衡的重要措施。
修剪可以删除病虫害源,改善光照条件,促进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板栗的产量和品质。
板栗丰产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土壤要求、施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合理的选择品种、改良土壤、科学施肥以及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以提高板栗的产量和品质。
我相信只要掌握好这些栽培技术,就能够成功地种植出丰收的板栗。
板栗栽培技术与管理

土肥水管理
通过合理的整形修剪,培养通风透光、负载量适中的树体结构,提高板栗品质和产量。
整形修剪
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防,及时采取生物、化学等方法防治病虫害,保障板栗生长健康。
病虫害防治
根据市场需求和品种特点,确定合适的采收时间和方法,同时加强储存管理,防止霉变和腐烂。
采收与储存
品牌建设
产品营销策略与市场拓展
生长环境
板栗的分布与生长环境
历史
板栗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就开始种植板栗。
经济价值
板栗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坚果,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同时也是工业用油和医药用材的重要来源。
板栗栽培的历史与经济价值
现状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板栗栽培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同时,板栗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品种单一、病虫害严重、管理粗放等问题。
高效灌溉技术
灌溉系统
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包括水源、输水管和喷灌设备等,以满足板栗生长的水分需求。
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抗病性强、果实品质好的优良品种。
品种选择
采用插皮接、芽接等高接技术,在春季进行高接换种,提高树体品质和产量。
高接技术
加强高接后的管理,如除萌、解绑、修剪等,确保新品种的生长发育。
后续管理
温度管理
湿度管理
病虫害防治
保鲜技术
板栗贮藏期间要保持适当的湿度,以防止过度干燥引起失水或开裂。
贮藏期间要注意防治病虫害的侵袭,如发现病虫害应及时进行处理。
为了保持板栗的品质和延长其贮藏期,可以采用一些保鲜技术,如使用保鲜剂、气调贮藏等。
板栗栽培的经营管理
05
03
种植密度
根据地势和土壤肥力确定合适的种植密度,一般每亩种植30-40棵。
浅谈豫南大别山区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浅谈豫南大别山区板栗丰产栽培技术论文关键词板粟;生长特*;丰产栽培技术;豫南大别山区论文摘要介绍了豫南大别山区板粟丰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栽植、抚育、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以供板粟种植户参考。
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是栗属的一个种,原产我国。
它是重要的干果,富含糖、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矿物元素,鲜食、炒食、作菜肴、加工罐头、栗粉、栗面等均可。
据有关资料报道,在20世纪80年代信阳外贸出口商品中,茶叶达到150t,板栗达到3298.26t,曾经和信阳毛尖茶享有同等声誉。
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经营管理滞后、品种老化等原因,板栗产业发展出现了停滞不前,甚至萎缩的现象,信阳板栗生产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危机。
并非板栗本身产量低,而是栽培管理技术、立地条件等原因所致。
只要品种选择得当,立地条件适宜,栽培管理技术跟上,板栗获得丰产是可能的。
1生长特*板粟于3月底至4月初萌芽,4月上旬展叶,5月底至6月初开花,6月中旬栗蒲形成。
8月下旬坚果开始发育,果重增加最快的时期是8月下旬至10月上旬,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11月中下旬落叶,落叶后至翌年3月中旬为休眠期。
嫁接板栗3~4年投产,7~8年后进入盛果期,40~50年后产量逐年下降。
在密植栽培的情况下,2年投产,4~5年进入盛果期,20~30年产量下降。
而散生板栗,百年以上仍可大量结果。
2丰产栽培技术2.1选地板栗为喜光树种,光照充足则花芽分化、开花授粉和果实发育较好。
栗园应建在生态良、好无污染并远离废水污染源和固体废弃物的地方,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生产区域,在信阳各县区大部山地都适宜种植。
板栗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砂土和重黏土外均能生长。
一般选海拔≤500m,坡度≤25°,坡向为南坡、东南坡,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石质和砂质土壤为好。
2.2整地平原区采用全垦加大穴整地,穴长、宽各80cm,深60~80cm。
板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 (2)

板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论文关键词]农业科技板栗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摘要]通过调研和实践,对陕西的乡土干果树种板栗的营养价值、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做详细论述,很有推广和实用价值。
板栗是斗科乔木经济树种,是我国特产的干果树种之一,在陕西主要分布于秦岭、大巴山、关中的秦岭北麓、渭北的黄龙山区也有一定分布。
在陕西栽培历史悠久,约有3000多年历史。
果实富含营养,含淀粉67-70%,脂肪2-7%,糖分4%,蛋白质7%左右。
既可生食、炒食、煮食、磨粉,又能制成糖果、糕点等,同时又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
一、生物学特性板栗是落叶乔木,一般树高10-20米,树皮呈不规则深裂,褐色或黑褐色。
叶互生,矩圆状披针形,疏生锯齿为短状尖头,长7-15厘米。
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直立、细长、雌花序着生于雄花序茎部。
板栗不仅耐寒力强,而且相当耐热、耐旱。
在年平均温度为10-15℃,四月间气温在16-20℃之间,冬季极端最低温度不低于-25℃的地区,都适应于板栗生长。
一般年降雨量在500-1000毫米的地区生长最适宜。
对土质要求一般是微酸性土壤,PH值为4.6至7.5。
阳性树种,最忌阴蔽,幼苗在遮光条件下会因光合作用受限而枯死。
树冠郁闭内膛光照不足,易造成枝叶细弱,甚至枯死,致使结果部位外移,降低产量。
因此栽植建园时要注意光照条件,密度合理和及时修剪。
二、栽培技术栽植穴一般深、宽各70厘米。
春季栽植应在先一年秋季挖穴,使土壤充分熟化。
栽植前拾尽大石块,将表土、腐殖质、枯枝落叶填入坑内,有条件时取好施入绿肥。
栽植深度以苗木根茎低于地表5-10厘米为佳,栽植密度随立地条件而定在荒坡上可适当密植,每亩40-60株,成林后间伐,最后每亩保留20株左右;退耕或林粮间作的山地,可按每亩16-20株的密度1次定植,未成活的及时补齐。
栽植时间,春秋两季均可。
秋植在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进行;春植在土壤解冻后到发芽前进行。
气候寒冷的地区,以春植为宜;气候暖和的地区,以秋植最好。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板栗是一种美味可口的坚果,深受人们喜爱。
而要种植丰产的板栗,需要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板栗的选种、种植、管理等方面,介绍一些丰产栽培技术。
一、选种选种是板栗丰产栽培的第一步。
优质的种苗是保证丰产的关键。
首先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比如寒冷地区可以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
其次,要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势旺盛的种苗。
可以通过观察树形、叶色、枝条等来判断种苗的健康状况。
二、种植板栗适合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
首先要进行地力的改良,可以施加有机肥料,如腐熟的畜禽粪、腐熟的堆肥等。
然后进行整地,耕翻土壤,使其疏松透气。
接下来根据板栗的生长特点,进行合理的栽培方式选择。
可以选择行栽、株栽或带双行沟栽等方式。
栽植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株行距和株株距,以利于板栗的生长和通风。
三、管理1.浇水:板栗生长期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但不能过量。
一般情况下,每次浇水的量为10-20升,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2.施肥:板栗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大,可以在生长季节每月追施一次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堆肥。
还可以适量使用复合肥料,但要避免施用过量,以免引起肥料烧根。
3.病虫害防治:板栗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栗斑病、栗锈病、板栗蚜等。
可采用合理的防治措施,如定期喷洒农药、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等。
4.修剪整形:板栗树的修剪整形可以促进树体生长和枝条分枝,提高产量。
一般情况下,修剪应在冬季休眠期进行,注意保持适当的树冠形态,使光线能够充分照射到树体各个部位。
5.杂草控制:在板栗生长期,要及时清除周围的杂草,以免影响板栗的生长和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板栗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栗斑病、栗锈病、板栗蚜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早期症状,如叶子变色、斑点、卷曲等,以便及时防治。
2.合理施药:可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和程度,选择适当的农药进行喷洒。
使用农药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和频繁使用同一种农药,以防止病虫害对农药产生抗药性。
板栗栽培技术论文

板栗栽培技术论文板栗是我国特产的优良木本粮食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板栗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医药功效,树皮和总苞材质可用于工业原料。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板栗栽培技术论文,仅供参考!板栗栽培管理技术篇一摘要介绍了板栗栽培管理技术,包括育苗、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板栗;育苗;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板栗适应性强,既耐干旱,又耐瘠薄,栽培容易,管理方便,产量可靠,号称“铁杆果树”,既是栽培果树,又是绿化荒山的好树种[1]。
现将板栗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育苗1.1实生苗和砧木苗的培育栗果成熟时,选丰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的优良树作采种母树。
当果实充分成熟,拾取自然落果,选充分成熟、大小整齐、无病虫害果作种子。
栗果怕干、怕湿、怕热、怕冻,果实采收后必须立即沙藏,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当沙藏种子发芽率达30%左右进行;秋播多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播种时,种子要平放在土中,倒放和直放均不利于初生根和茎的生长。
畦播按行距30~40 cm开沟,再按株距10~15 cm点播,然后覆土,幼苗出齐后加强田间管理。
1.2嫁接苗的培育枝接时间一般在砧木芽开始萌动、树皮易剥开时为宜,方法有劈接、皮下接、插皮舌接等[2]。
枝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粗壮充实,刀要快,操作迅速,切面长而平,形成层对齐,包扎要紧密,外套塑料袋,增湿保湿。
春季和秋季使用带木质芽嫁接成活率高,春季在4月中下旬,秋季以8月下旬嫁接为宜。
在春季枝、芽接后1个月,秋接后10~15 d,即可检查嫁接成活情况。
接芽干枯、穗条明显干皱的已无成活的可能,应立即进行补接。
接芽新鲜膨大,叶柄自行脱落的已成活,要及时剪去接芽以上的砧木。
除萌要做到除早、除了。
萌条发生快,在清明后2个月内,每隔5 d要除萌1次。
成活后的嫁接幼苗生长快,新梢容易折断或从接口处撕裂。
因此,需在新梢旁立一长约1 m的支柱或借助新梢旁其他枝条,将新梢固定。
西峡县板栗高效栽培技术.doc

西峡县板栗高效栽培技术摘要总结了西峡县板栗高效栽培技术,包括环境要求、栗园建立、丰产管理技术等内容,以期促进西峡县板栗高产。
关键词板栗;高效;栽培;技术;河南西峡板栗是木本粮食果树之一,果材兼用。
我国的板栗由于坚果的品质特别优良, 涩皮容易剥离,特别是抗逆性、抗病性强,除了具备栗属植物耐旱、耐瘠的通性外,对栗胴枯病和墨水病也有强的抗病性,在世界食用栗中享有盛名,为世人所珍视。
作为果树栽培的板栗,为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从品种选择、授粉树配置到栗园道路、水利、房屋等基础设施,以及园地防风、水土保持等都耍求进行合理的规划。
商业化栽培的栗园,土地规划中应保证生产用地的优先地位,并使各项服务于生产,其他用地保持协调的比例。
板栗果实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树皮、果实到壳、叶、根都可以入药,乂是很好的工业原料。
种植板栗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牛态效益。
掌握好板栗的牛条环境等条件要求,不断探索提高板栗高效栽培技术,提高板栗产量。
1环境要求1」立地条件地形要求:板栗属北方落叶果树,喜光、抗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广。
宜栽培在海拔300〜1 200 m阳坡,坡度在35。
以下的山坡中下部或河平原地,忌排水不良的低洼积水地。
土壤要求:板栗喜山地黄棕壤土,土层厚40 cm以上,质地疏松,湿润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石砾少,排水通气的砂质壤土。
忌沙土、重黏土、含钙质或盐碱性大的土。
1.2气候条件温度:板栗生长发育所需的年平均温度宜在10〜15 °C,开花期适温为18〜25 °C。
8—9月为果实膨人期,平均气温在20 °C以上可保证高产稳产,而冃空苞少,单粒重大,果实商品率高。
降南量:由于地域栽培的差异,板栗自然形成了南方耐湿品种和北方抗旱品种。
四峡县年降雨量接近900 mm,南北品种均适宜栽培。
光照:板栗是喜光的阳性树种,要求充足的光照,重点板栗产区4-10 月的日照时数为250 h左右。
板栗密植栽培技术种植技术

在贮藏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温度过高会导致果实变质;温度过低会导致果实冻害。
通风控制
在贮藏过程中,需要注意通风的控制。通风不良会导致果实变质;通风过度会导致果实失水过多而变硬。
湿度控制
在贮藏过程中,需要注意湿度的控制。如果湿度过高,会导致果实腐烂;如果湿度过低,会导致果实失去水分而变硬。
品种选择
种苗选择
培育管理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2-3年生嫁接苗,苗高80-100厘米,地径1.5-2.0厘米。
在培育期间,及时除草、浇水、施肥和修剪,确保苗木正常生长。
03
种苗的选择与培育
02
01
种植密度
根据立地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一般情况下,每公顷种植3000-4000株。
种植方式
实例一:高密度丰产栽培技术
种植密度
采用纺锤形树形,修剪时保持中央领导干的优势,使树高控制在3米左右,以增加光照和便于采摘。
树形和修剪
在春季萌芽前和秋季落叶后各施一次基肥,每亩需施用复合肥约50公斤。同时根据需要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度。
施肥和灌溉
实例二:丘陵山地栽培技术
选地和整地
选择丘陵山地地形,根据坡度和土层厚度进行整地,坡度较小的可整成梯田,坡度较大的则可整成鱼鳞坑。
xx年xx月xx日
板栗密植栽培技术种植技术
CATALOGUE
目录
板栗密植栽培技术概述板栗密植栽培的种植技术板栗密植栽培的病虫害防治板栗密植栽培的采收与贮藏板栗密植栽培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板栗密植栽培技术种植技术实例
01
板栗密植栽培技术概述
板栗密植栽培技术是一种通过提高单位面积内种植密度,以增加板栗树产量、优化土地利用率和提升经济效益的种植技术。
板栗栽培技术一览

板栗栽培技术一览【导语】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板栗栽培技术一览(共4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板栗栽培技术一览板栗栽培技术1、板栗园地选择。
板栗园应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忌土壤盐碱,低湿易涝,风大的地方栽植。
在丘陵岗地开辟粟园,应选择地势平缓,土层较厚的近山地区,以后逐步向条件较差的地区扩大发展。
2、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应以当地选育的优良品种为主栽品种,如炮车2号、陈果1号等,适当引进石丰、金丰、海丰、青毛软刺、处暑红等品种。
根据不同食用要求,应以炒栗品种为主、,适当发展优良的菜栗品种,既要考虑到外贸出口,又要兼顾国内市场需求。
同时做到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
3、合理配置授粉树。
栗树主要靠风传播花粉,但由于栗树有雌雄花异熟和自花结实现象,单一品种往往因授粉不良而产生空苞。
所以新建的栗园必须配制10%授粉树。
实践证明,信阳市用处暑红作授粉树较好。
4、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基本措施。
平原栗园以每亩30—40株,山地栗园每亩以40—60株为宜。
计划密植栗园每亩可栽60—#株,以后逐步进行隔行隔株间伐。
5、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栗园丰产的重要基础。
基肥应以土杂肥为主,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提供较全面的营养元素。
施用时间以采果后秋施为好,此期气温较高,肥料易腐熟;同时此时正值新根发生期,利于吸收,从而促进树体营养的积累,对来年雌花的分化有良好作用。
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追肥时间是早春和夏季,春施一般初栽果树每株追施尿素—公斤,盛果期大树每株追施尿素2公斤。
追后要结合浇水,充分发挥肥效。
夏季追肥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进行。
这时施速效氮肥和磷肥可以促进果粒增大,果肉饱满·,提高果实品质。
根外追肥一年可进行多次,重点要搞好两次。
第一次是早春枝条基部叶在刚开展由黄变绿时,喷%-%尿素加%一%硼砂,其作用是促进基本叶功能,提高光合作用,促进罐花形成;第二次是采收前1个月和半个月间隔lO一15天喷2次%的磷酸二氢钾,主要作用是提高光合效能,促进叶片等12官中营养物质向果实内转移,有明显增加单粒重的作用。
板栗栽培技术

板栗栽培技术摘要介绍板栗对外界环境的要求,总结其栽培技术,包括苗木繁殖、栗种选择、播种、苗期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板栗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板栗;栽培技术;管理板栗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植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经济价值很高。
种仁肥厚甘美,营养价值丰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还有较多的维生素;木材质硬,是良好的建筑材料。
树皮和枝叶的含鞣酸很多,可提取工业原料,是出口土特产,被称为中国甘栗,闻名于世界。
板栗适应性较强,栽培容易;适于上山下滩,既是木本粮食类果树,又是绿化沙滩、荒山的良好造林树种,应该认真做好板栗树的栽培管理。
1 板栗对外界环境的要求1.1 光照板栗为喜光性树种,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生长结果。
光照不充足,易引起树冠内膛小枝衰老枯死,结果部位迅速外移,产量降低。
因此,山地栽植时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坡地,以东南、南或西南坡向的地方最为适宜。
1.2 温度板栗对温度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年平均温度为10~16 ℃,生长期(4—10月)平均气温为16~20 ℃,冬季不低于-25 ℃,开花期的最适温度为17~27 ℃,低于17 ℃或高于27 ℃影响对授粉受精不利,影响结果[1-4]。
8—9月为果实增大期,平均20 ℃以上的气温可有利于坚果生长[1-4]。
1.3 水分板栗对雨量的适应性也较强,一般年降雨量为500~2 000 mm的地方都可种植板栗,但以500~1 000 mm的地方最为适宜。
物候期不同,则对水分的要求和反应也不同,花期雨量过多,妨碍授粉受精,结实率低[1-4];秋季板栗属于灌浆期,如果水分充裕,则有利于坚果的迅速生长和产量提高,若过于干旱,容易产生空苞[1-4]。
1.4 土壤含有机质较多、通气良好的砂壤土多适宜板栗生长,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并且有利于大量的菌根产生。
在黏重、通气性不好、雨季排水不畅(易积水)的土壤上不利于生长[1-4]。
土壤酸碱度对板栗生长影响明显,适宜的pH值范围为4~7,但最适宜pH值为5~6的微酸性土壤。
西部山区板栗栽培技术论文

西部山区板栗栽培技术论文1选种育苗取经沙藏并已有1/3露出白芽头(幼根)的板栗种,用粗筛筛出细沙(或手拣出种子),当胚根长至1~2…cm时切(或剪)掉胚根一半后再播种,可抑制直根生长,促进侧生须根发达,加速幼苗生长发育。
当地下5…cm地温10℃以上时开始播种,将胚芽朝下每隔10…cm摆放1粒种子,覆土压紧。
播种后应视土壤墒情浇水,如土壤较干,可浇1次透水,待地表略干后,用耙搂1下,以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土壤板结,影响出苗。
2苗期管理板栗播种后,精心管理,1年生幼苗可达60~80…cm,个别能达到1…m左右。
2.1施肥、浇水出苗后注意保墒,及时松土除草,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适时排灌。
6月上旬~8月上旬追肥2次,每次间隔1个月,在苗木间开沟,撒肥、覆土、浇水,每667…m2施10~15…kg尿素等氮肥。
2.2病虫害防治为防治常见的干枯病,可在6、7月份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800~1 (000)倍液交替喷2~3次。
2.3越冬管理立冬至小雪期间,苗圃浇1次封冻水,以利保墒,防止春旱,然后进行覆土防寒。
覆土防寒要在土壤结冻前2~3…d进行。
先用犁将垄沟(或步道)趟起,然后将碎土向垄面一方覆盖,使苗梢向一边倾倒,切勿从苗上头向下盖土。
覆土厚度超过苗梢3~4…cm,盖后耙平,并将垄两侧的土拍实。
覆土要匀、严,以免土壤透风引起冻害。
覆土后要经常检查,发现露苗及时补盖。
待翌春起苗前1周,分两次撤去覆土,这样有利于苗木逐渐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
撤土不宜过迟,否则覆土化冻下沉,粘附苗木影响生长,且不便作业。
春季萌芽前,再浇1次返青水,以利苗木返青。
3板栗苗栽植技术3.1整地板栗园应选择土壤pH值为6~6.5、疏松肥沃、阳坡或半阳坡,在富含有机质、湿润且排灌良好的砂质或砂岩、花岗岩风化的砾质土壤上生长最好,在粘重土壤上生长和结实都较差。
秋栽、春栽均可,秋栽一般是11~12月份,春栽一般以2月下旬~3月下旬为宜。
邢台西部山区通常采取水平沟整地方式,在栽植前1年的冬季,沿坡面每隔6…m开挖1条环山水平沟,沟深80~100…cm,宽1…m,每667…m2施农家肥5…000…kg,与表土掺匀施入沟底,而后将沟填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栗栽培技术论文摘要介绍了板栗栽培管理技术,包括育苗、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板栗;育苗;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板栗适应性强,既耐干旱,又耐瘠薄,栽培容易,管理方便,产量可靠,号称“铁杆果树”,既是栽培果树,又是绿化荒山的好树种[1]。
现将板栗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育苗1.1实生苗和砧木苗的培育栗果成熟时,选丰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的优良树作采种母树。
当果实充分成熟,拾取自然落果,选充分成熟、大小整齐、无病虫害果作种子。
栗果怕干、怕湿、怕热、怕冻,果实采收后必须立即沙藏,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当沙藏种子发芽率达30%左右进行;秋播多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播种时,种子要平放在土中,倒放和直放均不利于初生根和茎的生长。
畦播按行距30~40 cm开沟,再按株距10~15 cm点播,然后覆土,幼苗出齐后加强田间管理。
1.2嫁接苗的培育枝接时间一般在砧木芽开始萌动、树皮易剥开时为宜,方法有劈接、皮下接、插皮舌接等[2]。
枝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粗壮充实,刀要快,操作迅速,切面长而平,形成层对齐,包扎要紧密,外套塑料袋,增湿保湿。
春季和秋季使用带木质芽嫁接成活率高,春季在4月中下旬,秋季以8月下旬嫁接为宜。
在春季枝、芽接后1个月,秋接后10~15 d,即可检查嫁接成活情况。
接芽干枯、穗条明显干皱的已无成活的可能,应立即进行补接。
接芽新鲜膨大,叶柄自行脱落的已成活,要及时剪去接芽以上的砧木。
除萌要做到除早、除了。
萌条发生快,在清明后2个月内,每隔5 d要除萌1次。
成活后的嫁接幼苗生长快,新梢容易折断或从接口处撕裂。
因此,需在新梢旁立一长约1 m的支柱或借助新梢旁其他枝条,将新梢固定。
在嫁接后30~40 d进行松绑。
当新梢长到60~80 cm时,将新梢的顶芽摘除,使其分枝。
成活的幼苗易遭金龟子、甲虫、介壳虫、蚜虫及白粉病等危害,应及时预防和防治。
及早做好除草、施肥、抗旱、排涝等工作。
2建园板栗园一般建在背向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土壤pH值5.5~6.5、土壤湿润、排水良好的地方。
栽植密度根据立地条件、品种特性和技术措施而定,一般栽300株/hm2左右,如选择矮化栽培技术,平地栽450~600株/hm2,山地栽600~900株/hm2。
凤阳县板栗栽植,秋季春季均可,以春栽为多。
板栗苗根系恢复能力差,起苗时应多带土,防止伤根过多。
栽植时挖大坑深、宽1 m以上、客好土、施基肥、栽大苗、保好根、灌足水、浅栽踏实、保墒防旱是提高栽植成活率的关键[3]。
3土肥水管理凹地栗园土层薄,栽植穴小,应随树龄增长、树盘的扩大,定期扩穴和深翻改土,中耕除草和刨树盘也很重要。
在栗树整个生长过程中,增加氮、磷肥均有良好的效果,基肥应在果实丰收后的秋季施入,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少量速效氮肥和磷肥效果更佳,第1次追肥于早春萌芽前后进行,施速效氮肥;第2次追肥在果实膨大期进行,施用速效性氮、磷、钾肥,促进果实增大,种仁饱满。
基肥施50 kg/株左右,追肥施尿素100 g/株,大树和结果多的树要多施肥。
4整形修剪4.1幼树整形修剪一是疏散分层形。
有明显的中心干,一般干高80~100 cm,骨干较少,角度张开。
主枝5~7个,分为3~4层,按3、2、1排列,各主枝枝间有较大空隙,可着生大量结果枝组。
二是自然开心形。
无中心干,只有3~4个斜生的主枝,着生在主干的上部,在主干上又长出侧枝,形成比较稀疏、开张、通风透气良好的树冠,结果部位比较多,是一个比较丰产的树形。
4.2结果树的修剪根据栗树生长结果习性,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修剪方法[4]。
分散修剪,即对强树强枝,适当多留结果母枝、发育枝和徒长枝,使营养分散,缓和树势枝势,形成较多的结果母枝,提高产量。
集中修剪,即对弱树弱枝,通过回缩顶端枝,疏除细弱枝,控制结果部位外移,阻缓树冠扩展,使养分集中到保留的枝条上,由弱变强,形成较强壮的结果母枝。
4.3衰老树更新修剪当栗树进入衰老期,应及时更新,根据衰老程度,将大枝从中、下部截去,促其萌发重新形成树冠。
为保证每年有一定的产量,可根据各个大枝的衰老程度,有放有缩,放缩结合,轮替更新直至衰老树更新为止。
5采收当板栗的球果变成黄绿褐色,苞口裂开,露出坚果,坚果皮已变为赤褐色或棕褐色,完全成熟的坚果自然脱落即可采收。
采收的方法:一是拣拾自然落果,每天早晚各拾1次;二是在总苞部分开熟之后,用长竿打落拾取,打下总苞放通风干燥处,每隔3~5 d洒水1次,10 d 左右总苞自然开裂,然后取出果实,及时进行贮藏。
6 参考文献[1] 余加跃.板栗栽培管理[J]. 中国林业,202120:59.[2] 张荣妹.板栗栽培管理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215:110-111.[3] 杜长城,李银,赵国明,等.无公害农产品板栗栽培管理技术规范[J].天津农林科技,20211:20-23.[4] 李国春.板栗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211:27-28.摘要介绍板栗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施肥、水分管理、整形修剪、疏花疏果、防虫治病、采收与贮藏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板栗;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6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106-0112-02板栗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功用。
对肾虚疗效良好,故又称为“肾之果”,特别对老年肾虚、大便溏泻更为适宜,常食不仅能强身愈病,同时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
板栗还能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
因生吃板栗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故一次不宜多吃一日最多吃8~10颗,且温热甚者不宜食。
最好在两餐之间把栗子当成零食,或当佐料做在饭菜里吃,而不是饭后大量吃,以免摄入热量过多,不利于体重保持。
新鲜板栗易变质,若误食发霉板栗能引起中毒,故不宜吃变质栗子。
同时因其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VC等多种营养素,VC含量比西红柿还高,更是苹果的十几倍,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1]。
板栗对土壤、温度的适应性很强。
在丘陵、山地、荒坡、沙滩均可种植。
选择排水良好、pH值5~6的微酸性砂质壤土,合水镇板栗基地多为红壤或黄壤土,忌土壤盐碱,低湿易涝。
温度上只要满足板栗开花期17~25 ℃的气温,花粉发芽适温约24 ℃,适宜授粉受精和着果的温度为15~27 ℃,果实膨大期平均气温高20 ℃的地区都能栽种。
板栗为喜光树种,在降水较少、日照充足、气候干燥的地区,栗果品质好,商品价值高。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养生保健观念愈来愈强,板栗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扩大,价格也随之大幅上涨。
同时为响应兴宁市委市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三高”农业的号召,作为梅州特产板栗的主产区,兴宁市合水镇具有悠久的板栗栽种历史。
近几年更是掀起种植的热潮,不少农民开荒种植板栗。
对于即将挂果或是已经挂果的栗树园,做好栗园的日常管理,迎接盛产期的到来,以便尽早回收种植成本。
在此,该文着重介绍已经成园的栗树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栗园丰产的前提。
除氮、磷、钾外,板栗的生长还需适量的钙、镁、锰、锌、硼等微量元素。
板栗为高锰植物,需钙量也较大。
缺硼则影响授粉受精,适量施硼,可防止花而不实,降低空蒲率。
1.1 基肥基肥应以农家土杂肥或厩肥等有机肥为主,因其既提供丰富的大量和微量元素,同时改良土壤,促进土壤供肥保水。
以采果后秋施为好,宜早不宜迟[2]。
因秋季气温高、肥料腐熟快;同时由于新根发生旺盛,断根后伤口愈合快,容易吸收并积累营养,增强树体越冬抗寒能力,且利于次年雌花分化。
生产中基肥常结合深翻改土扩穴时施入,成年树株施腐熟有机肥80~100 kg、尿素0.3 kg、磷肥1.0~1.5 kg、硼砂0.15 kg,与表层熟土充分混合埋入沟内。
埋肥时,表土放底层,底土放表层。
1.2 追肥追肥以速效氮为主,配合磷、钾肥。
如遇干旱则要结合浇水,以充分发挥肥效。
7年以下幼树,按照“淡施勤施,少量多次,先少后多,先淡后浓”的原则追肥,在3―4月开花前施花前肥,幼龄树株施尿素或硝铵或硫胺0.5~1.0 kg或人粪尿80~100 kg,盛果期大树株施尿素1.5~2.0 kg。
果实膨大期即7―8月间施壮果肥,促进果粒果肉饱满,提高栗果品质。
株施尿素0.5 kg、过磷酸钙1.5~2.0 kg、钾肥0.8~1.0 kg。
1.3 根外施肥根外追肥1年可多次,春季基部叶转绿期,叶面喷0.1%磷酸二氢钾+0.2%尿素,使叶片厚绿。
5―6月叶面喷布0.3%硫酸锰和2%~3%硫酸镁。
花期喷0.2%硼砂,可提高坐果率。
果实膨大期,于采果前1个月间隔10~15 d喷0.1%磷酸二氢钾2次,单粒重明显增加。
采果后9月底和1月上旬各喷0.3%~0.5%尿素1次。
栗树施肥具体可根据产量和树体自身表现来调节施肥量。
老叶黄绿、枝梢略带赤色,说明缺氮;分枝少而节间徒长,表示缺磷;成熟叶略带萎黄、边缘有红色灼痕,表示缺钾;缺锰时,叶内失绿严重、呈筋骨状、叶脉失绿较轻、严重时叶片焦黄脱落;缺镁时,老叶先出现症状,从叶缘起脉间发黄、落叶提早。
缺硼则嫩枝顶端萎缩、嫩叶变厚、皱缩、质脆、空蒲多、坚果小、迟熟。
缺素症可以通过追施速效肥,或根外追肥加以矫正[3]。
1.4 施肥方法①环状沟施:沿树冠滴水线开环状沟,施入肥料。
②条状沟施:在树冠外围的相对两侧挖沟,施入肥料。
次年条状沟的位置轮换到另外相对两侧。
③射状沟施:即以树干为中心,在树冠边缘部位等距离挖4~6条放射沟,树冠内外沟长各占1/2,次年轮换开沟位置。
沟宽、沟深40~50 cm,沟长视树冠大小而异。
2 水分管理板栗较喜水,早春萌芽和果实膨大期遇干旱各灌水1次,可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高温干旱前夕,对全园灌水后,利用绿肥、杂草和作物茎秆进行树盘覆盖,覆盖厚度20 cm以上。
雨季注意排水,勿使栗园积水。
3 整形修剪栗树修剪分冬剪和夏剪。
冬剪最佳期为落叶后15 d至春芽萌动前15 d,主要方法有短截、疏枝、回缩等。
夏剪是指生长季节内的抹芽、摘心和疏枝。
3.1 3年内的初栽树整形修剪的目标是加快树冠的形成。
故应轻剪,选留主、副枝时,尽量多留辅养枝,但以不妨碍骨干枝生长和扰乱树形为前提。
反之,应疏剪掉。
3.2 幼树和初果树的修剪采取冬剪与夏季摘心相结合。
挂果前的幼树仍需扩大树冠,培养丰产树架,故以摘心为主,夏季长出新梢30 cm时,留25 cm摘心,如此反复摘心2~3次,促抽新枝,形成紧凑树冠。
冬季则适当短剪主干、主枝延长枝,培养副主枝,疏剪密生枝和位置不当的徒长枝[4]。
初果树则以冬季修剪为主,及时短截、回缩过长的结果枝,疏剪衰弱枝、病虫枝、密生枝、交叉枝、内膛荫枝及部分强旺枝,促使内膛通风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