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栽培与管理讲课教案
《板栗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要领》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板栗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要领》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板栗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要领》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板栗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要领》一、板栗栽培概述板栗的生长习性与分布板栗(学名:CastaneamollissimaBlume),属壳斗科栗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果树品种之一。
板栗生长习性表现为喜光、耐寒、耐旱、适应性强,生长速度中等。
板栗树根系发达,能耐瘠薄,但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更佳。
板栗花期为45月,果期为910月。
板栗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区,其中以华北地区栽培最为广泛。
板栗的经济价值与市场需求板栗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果实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加工成糖炒栗子、栗子糕、栗子酱等多种美食。
此外,板栗叶、壳、仁等均有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板栗的需求逐年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因此,发展板栗产业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
板栗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板栗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栽培技术不断提高。
许多地区已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实现板栗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栽培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病虫害防治、品种改良、栽培模式更新等。
为提高板栗产量和品质,今后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推广优良品种,提高板栗品质。
通过选育、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板栗的口感、外观和营养价值。
2)创新栽培模式,提高生产效率。
研究新型栽培模式,如密植、矮化、设施栽培等,以提高板栗产量和采摘效益。
板栗栽培技术课件

(三)整形修剪 1.幼树整形:板栗在生产上推广的树形主要是开心形,其整 形方法是在50-60厘米高度短截定干,促使苗木在整形带内 发生分枝,从中选留2-3个角度好、生长健壮的枝条培育为 主枝,第二年选留第二层主枝,并在第一层主枝上留2-4个 侧枝,定植3-4年成形。常用的修剪方法有短截、疏剪、缓 放、摘心(20公分时摘去l~2公分;30公分时摘去7~l0公分) 等。 2.成龄结果树的修剪:主要是结果母枝和结果枝组的选留和 培养,每平方米投影留枝12至16个,及时轮替更新,保持树 势健壮,树冠紧凑。 3.衰老期的修剪:从大枝的中部或基部截去,促其抽生大型 更新枝,重新形成树冠。为了避免更新时树体一次损伤过重, 可根据大枝的衰老程度分年更新,逐步改造复壮。更新时, 剪、锯口不能靠近新枝,否则更新枝会因大伤口而引起衰弱, 尤其是老弱栗树的伤口愈合能力弱,木质部容易干裂腐烂, 需留长4~5厘米的短桩,以免引起新枝的衰弱和死亡。
水城县位于北纬21°37′~27°13′、东经103°36′~109 °35′的云贵高原 东斜坡面上。
• 境内山峦重叠,丘陵起伏,地势变化大,在全省形成三个地貌台阶:
800~1200m之间东、南边缘丘陵低热河谷区;1200~1500m的北部高原丘 陵区;1500~2000m的西北部高原山区。
• 由于地形地势的变化,形成明显的地区性气候差异。从全县范围看,可分
二、育苗技术
(一)实生苗繁育。实生苗造林,不能保持母树的 特性,单株差异大,结实晚,品质不稳定,不适于 集约化栽培。但实生苗繁育成本低,适应性较强。 实生繁殖时要选择健壮、高产、抗逆性强、品质好 的母树上的种子,完全成熟后采收,经沙藏处理, 进行催芽后播种。播种分直播和畦播,直播是将板 栗种子直接播在定植穴内,每穴放种子3-4粒, 覆土5厘米左右。幼苗出土后加强管理,秋季或次 年春季选留一壮苗,其余拔掉或间移。畦播要选择 交通方便的苗圃地,清杂、平整作苗床,施足基肥, 开沟条播,株距15厘米左右,行距25-30厘米。每 亩播种量100公斤左右,出苗0.6-1.5万株。
果树栽培教学课件-第十八章 板栗

• 知识目标:掌握板栗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 术相关知识。 • 能力目标:能进行板栗园的周年生产管理。
一、主要优良品种
• 栗为山毛榉科栗属植物。主要的种类有: 板栗、锥栗、茅栗、日本栗。
• 主要的优良品种: 红光栗 、红皮油栗 、明拣栗 、镇安大板栗、 燕山红、燕魁 、燕山早丰、沂蒙短枝、石 丰 、九家种、处暑红、它栗、广西油栗等。
(三)光照
板栗为喜光树种。光照不足时,内膛枝条易枯死, 产量降低。
(四)土壤
• 适宜于微酸性的土壤,pH的适应范围为4.6~7.0, pH5.5~6.5最好。 • 对土壤类型的适应性较广,除极端沙土和黏土外, 均能生长。
(五)地势
• 温带地区的经济栽植要求在海拔500m以下。
• 在15°以下的向阳缓坡建园较好。
(三)灌水与保墒 1.灌溉
发芽前 • 新梢速长期 • 果实迅速膨大期
2.节水保墒
• • • • 挖蓄水池积蓄雨水 地面覆盖 使用土壤保水剂 采用滴灌技术
小 结
• • • • • • 板栗的主要优良品种 板栗对栽培环境的要求 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与生产管理 花果管理 整形修剪 土肥水管理
思考题
三、生长发育与管理
(一)萌芽和新梢生长期
• 板栗的芽:混合芽、叶芽、休眠芽。
此阶段的管理: • 疏芽和萌芽后复剪: 枝条的上部外侧选留3~5 个饱满芽,其余全部疏掉。 • 叶面喷肥:叶面喷0.3%的尿素液。 • 幼树摘心: 营养枝首次一般留25~30cm摘心, 以后每长出20cm摘心一次,直至9月上旬。 • 适当疏除雄花序: 保留混合花序以下1~2个雄 花序,其余疏除。 • 防治病虫: 芽萌动时,喷3~5波美度的石硫合 剂,防治红蜘蛛、栗大蚜、白粉病等。
大班科学教案板栗

大班科学教案板栗一、教学目标•了解板栗的生长环境和特点•掌握板栗的种植方法和养护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动手能力二、教学准备•板栗的样本或图片•种植板栗的土壤和盆栽•盖上盖子的透明塑料容器•纸和铅笔三、教学活动1. 引入(10分钟)•让学生观察板栗的样本或图片,引导他们描述板栗的外观特点和常见的生长环境。
•提出问题:你们家附近有板栗树吗?你们吃过板栗吗?2. 学习板栗的种植方法(20分钟)•让学生观察盖上盖子的透明塑料容器,并解释这个容器的作用。
告诉学生在盖子下面放入湿润的土壤,然后将板栗种子放在土壤中。
•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种植实验,让每个学生在盖子下面种植一颗板栗种子。
3. 实践操作:观察板栗的生长过程(30分钟)•安排每周一次的观察板栗的活动,学生可以用纸和铅笔记录每周板栗的变化和生长情况。
•引导学生观察板栗的发芽、生长和变化过程,并帮助他们解答关于板栗生长的问题。
4. 学习板栗的养护技巧(20分钟)•教学板栗的养护方法,包括定期给板栗浇水、光照和温度的要求等。
•教学板栗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让学生了解如何防止和治疗板栗的常见病害。
5. 总结(10分钟)•让学生回顾板栗的种植和养护过程,帮助他们总结所学知识。
•提醒学生在实践种植和养护板栗时要注意的事项,如避免过度浇水、注意观察植株的健康状况等。
四、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他们对板栗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的技巧以及对养护知识的理解程度。
•检查学生在每周观察板栗的记录笔记,评价他们是否能准确记录板栗的生长过程和变化情况。
五、教学延伸•要求学生将实践种植和养护板栗的过程写成报告,包括观察记录和总结,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组织学生参观农场或植物园,实地观察板栗的种植和养护情况,加深对板栗的了解。
•进一步拓展科学活动,让学生研究板栗的营养成分和食用方法,探索板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板栗的种植和养护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科学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板栗栽培管理技术大纲

《板栗栽培管理技术》教学大纲总课时:8课时一、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能够掌握板栗的栽培、板栗园的管理、板栗树的整形、修剪、嫁接和采收、贮藏。
二、课程内容:(一)、生育特性板栗对气候、土壤、温度、水分的生长发育要求。
(二)、栽培管理技术1、板栗园地选择2、板栗品种的选择3、合理配置授粉树4、合理密植5、合理施肥6、灌水7、整形修剪1)、短截剪去一年生枝的一部分。
短截可促进分枝,增强树势,紧凑树冠,减少雄花,调整营养物质的分配。
对旺树、旺枝可采用延迟修剪,等萌芽后进行短截。
2)、回缩是对多年生枝短截。
多用于生长衰弱、结果部位外移,内膛光秃严重的多年生枝。
3)、疏枝即对生枝、档光枝和内膛的纤细枝从基部疏除。
4)、戴帽剪在不同摘心次数的新梢轮痕附近进行冬季短截。
在新梢轮痕上留通2-4个小芽短截叫戴活帽修剪,如处理得当,则帽上小芽和轮痕下大芽才能抽生结果枝。
在新梢轮痕上不留芽短截叫戴死帽修剪,使轮痕下大芽抽生结果枝。
一般情况下,枝势不强的搞戴死帽剪,枝势强旺的搞戴活帽剪。
5)、缓放缓放就是不剪。
主要作用是分散营养,缓和树势。
对旺树多采用缓放修剪。
6)、拉枝和刻伤对树冠内未采用摘心的强旺辅养枝,于春季树液流动到芽开绽期间将其拉平,并在需要发芽部位的各芽子上方进行刻伤,使其抽生强旺枝,到冬季修剪时,再将缓放拉平的枝回缩到抽生强枝的部位上。
7)、摘心当新梢生长到30厘米时,将新梢顶端摘除。
主要用在旺枝上,目的是促生分枝,提早结果。
每年摘心2-3次。
初结果树的结果枝新梢长而旺,当果前梢长出后,留3-5个芽摘心。
果前梢摘心后能形成3个左右健壮的分枝,提高结果枝发生比例,同时还能减缓结果部位外移,8)、除雄在枝上只留几根雄花序,将其余的摘除。
其作用主要是节制营养,促进雌花形成和提高结实力。
8、板栗嫁接方法1)、嫁接时期2)、嫁接方法○1劈接法、○2切接法、○3插皮接法(又称皮下接、插接)、○4腹接法、○5双舌接法、○6嵌芽接法、○7芽苗砧嫁接法9、疏花疏果和授粉:10、采收与贮藏:。
板栗栽培技术与管理

土肥水管理
通过合理的整形修剪,培养通风透光、负载量适中的树体结构,提高板栗品质和产量。
整形修剪
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防,及时采取生物、化学等方法防治病虫害,保障板栗生长健康。
病虫害防治
根据市场需求和品种特点,确定合适的采收时间和方法,同时加强储存管理,防止霉变和腐烂。
采收与储存
品牌建设
产品营销策略与市场拓展
生长环境
板栗的分布与生长环境
历史
板栗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就开始种植板栗。
经济价值
板栗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坚果,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同时也是工业用油和医药用材的重要来源。
板栗栽培的历史与经济价值
现状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板栗栽培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同时,板栗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品种单一、病虫害严重、管理粗放等问题。
高效灌溉技术
灌溉系统
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包括水源、输水管和喷灌设备等,以满足板栗生长的水分需求。
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抗病性强、果实品质好的优良品种。
品种选择
采用插皮接、芽接等高接技术,在春季进行高接换种,提高树体品质和产量。
高接技术
加强高接后的管理,如除萌、解绑、修剪等,确保新品种的生长发育。
后续管理
温度管理
湿度管理
病虫害防治
保鲜技术
板栗贮藏期间要保持适当的湿度,以防止过度干燥引起失水或开裂。
贮藏期间要注意防治病虫害的侵袭,如发现病虫害应及时进行处理。
为了保持板栗的品质和延长其贮藏期,可以采用一些保鲜技术,如使用保鲜剂、气调贮藏等。
板栗栽培的经营管理
05
03
种植密度
根据地势和土壤肥力确定合适的种植密度,一般每亩种植30-40棵。
板栗栽培技术教学课件

3、板栗为雌雄异花同株植物。雄花序为柔荑花序, 一个枝上可着生10个左右的雄花序,在花序上每 3~5朵雄花组成一簇,数十簇螺旋排列于花轴上 组成一个花序,共有小花100朵左右。雌花序球状, 每一雌花序有2~5朵雌花,以3朵居多,生于有刺 总苞内。结果枝的中上部往往连续于每节叶腋都 着生雄花,并在最上部的1~4条雄花序基部着生 1~2个雌花序。
3、茅栗(C.seguinii)
别名:野板栗。多呈灌木状,亦有半乔木状,高达6~ 12m。总苞内通常有坚果3个,有时可达5~7个,果小, 径约1.5cm,可食。
(二)板栗主要品种
全国板栗品种有300多种。已形成南方与北方两大品种群。 1、南方品种群,不耐严寒,以嫁接繁殖为主,品种性状比较
稳定,果形较大,含糖量较低,而淀粉含量高,肉质偏粳性, 适于菜用。 2、北方品种群,较耐寒,多用实生繁殖,性状变异较大,果 实小,蛋白质和糖分的含量较高,淀粉含量低,肉质细腻, 具有糯性,适于炒食。
板栗栽培技术
一、栽培意义 二、分布 三、种类与品种 四、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五、苗木培育 六、栽培管理技术 七、采收与初加工
4、板栗木材质地坚硬,耐湿抗腐,是高档板材。
5、板栗树皮和总苞含4.0~13.5%的单宁,可提 炼烤胶,是重要工业原料树种。
6、板栗寿命长,适应性较强,适于大面积荒山 造林,维护生态。
处暑红
品种类型 早 熟 品 种
中 熟 品 种
晚熟 品种
品种名 双舍大红袍 京山红毛早
宋家早 燕山早丰
处暑红 燕红 石丰 金丰 海丰 红果
长刺板红 魁栗 上光
九家种 铁粒头 青毛软刺 炮车2号
板栗树的栽培及技术管理

板栗树的栽培及技术管理汇报人:目录•板栗树的栽培•板栗树的管理•板栗树的结果与收获•板栗树的种植效益与前景•附录:相关数据与图表01板栗树的栽培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板栗品种,以保证生长良好和产量稳定。
适合当地环境考虑用途考虑丰产性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的品种,如炒食、糖炒、加工等。
选择产量高、果实大、皮薄易剥的品种。
0302011 2 3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以利于板栗的生长。
选地进行深翻、整平,并施入充足的基肥,以满足板栗树生长所需。
整地根据地形、土壤肥力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一般以每亩种植30-40株为宜。
种植密度种子处理将选好的种子进行沙藏或催芽处理,以促进发芽和生长。
播种一般在春季进行播种,采用条播或点播的方式,播种后覆土、浇水。
覆盖在播种后进行地面覆盖,以保持土壤湿度和防止杂草生长。
02板栗树的管理成年树修剪成年树修剪主要为了维持树体结构、更新枝条和促进开花结果。
修剪一般在夏季进行,主要剪除病枝、枯枝和重叠枝,并剪短过长的枝条。
幼树修剪幼树修剪以整形为主,一般在早春进行,主要通过定干、留枝等步骤,培养主枝和侧枝,形成牢固的树体骨架。
老树更新修剪老树更新修剪主要是为了促进新枝生长、更新树冠和恢复树势。
修剪一般在春季进行,主要剪除老枝、弱枝和病枝,并短截部分枝条以促发新枝。
基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如畜禽粪便、植物秸秆等。
施用时间一般在秋季,施用量根据树体大小和土壤肥力而定。
基肥追肥一般以速效氮、磷、钾肥为主,根据树体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适量施用。
施用时间一般在春季和夏季。
追肥叶面肥是一种高效的营养补充方式,一般以微量元素肥料为主,如铁、锌、硼等。
喷施时间一般在生长季节,喷施浓度根据说明书而定。
叶面肥板栗树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溃疡病等。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以及在发病初期使用药剂进行防治。
板栗树的虫害主要有栗实象鼻虫、栗透翅蛾等。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捕捉、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板栗栽培技术》课件

探索板栗在烹饪、医药和其他领 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相关的商机。
介绍世界各地举办的板栗庆典, 以及该文化庆典对产业发展的影 响。
描述常见的板栗虫害,如木虱、叶蛾和木虱 蛾,以及综合防治方法。
板栗的营养需求和施肥技术
主要营养元素
了解板栗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并学习如何通过施 肥满足其生长需求。
施肥技术
探索板栗的施肥方法和时间表,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板栗的产业前景
市场需求
应用领域
文化庆典
了解全球板栗市场的趋势和潜力, 以及板栗产品的消费方式。
探索板栗生长所需的理想土壤条件,以及如何评估和改进土壤。
2 光照和温度
了解板栗对光照和温度的需求,并学习如何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3 水分管理
掌握合适的灌溉方法和水分管理策略,以确保板栗的健康生长。
板栗的育苗和移栽方法
育苗
介绍板栗的育苗过程,包括种子处理、播种和育苗 盆的选择。
移栽
探讨将嫁接的苗木移栽到园地中的最佳时机和方法。
板栗的园艺管理
1
修剪技术
学习适当的修剪方法,以促进板栗树形
病虫害监测
2
的形成和增强产量。
了解常见的板栗病虫害,以及如何进行
监测和控பைடு நூலகம்。
3
果实采摘
掌握板栗果实成熟的标志,以及正确的 采摘和储存方法。
板栗病虫害防治技术
1 常见病害
介绍板栗常见的病害,如胸腔病、褐腐病和 白粉病,以及预防控制措施。
2 常见虫害
《板栗栽培技术》PPT课 件
欢迎来到《板栗栽培技术》的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探索板栗的栽培技 术,从生态环境和育苗方法到园艺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让我们一起来了 解并享受这一领域的知识。
第二篇板栗栽培管理技术(教案).docx

第二篇板栗栽培管理技术第一章板栗育苗技术要点一、采种:每年秋季当果实充分成熟后,栗苞开裂时采收。
二、种子贮藏:采收后采用常规灭虫,灭菌处理后放入低温房内贮藏三个月, 翌年元刀利用湿沙贮藏催芽以备播种。
地准备:苗圃地应选择上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水方便的沙质壤土域垠土地块,播种而每亩撒肥2—3吨农家肥或80-100斤磷酸二钱,翻耕耙平后作畦。
畦面宽1.加,灌水备播。
四、播种:每种播种用量300—500市斤,以春播为主,在3月上旬开始播种,播种方法,用条播法,即在整好的苗圃地内,按30厘米行距开沟,再按株距10厘米左右播种,播时种子平放。
五、苗期管理:一般播种后三周内幼苗可出齐,当幼苗真叶展开后,进行第一次追肥,5月上旬和7月上旬分别追第二次和第三次肥,每次每亩用尿索或磷酸二氨10-15公斤。
苗期要多次进行屮耕除草,以疏松土壤保持适宜垠情,集中养分,促进苗木快速生长。
第二章板栗嫁接技术一、板栗接穗的选择,釆取和贮藏1、板栗接穗母树的选择:必须选择品种优良、无病虫害、生t健壮、丰产稳产的屮年生栗树为采穗母树。
2、接穗的采集:在采接穗的母树外围剪取一年生发育良好,组织充实,芽体饱满的结果母枝或发育枝作为接穗。
徒长枝不能作为接穗。
一般当地资源充足可随接随采。
如嫁接量大持续时间长时,须在发芽前一个月将接穗采冋。
3、接穗的贮藏:嫁接季节前采集的接穗要进行蜡封贮栽,将接穗50或100 株打成一捆,挂好品种标签贮藏,贮藏温度3—5°C为宜,不能高于10°C。
(1)蜡封接穗时必须注意以卜•几点:①密切注意蜡液温度,其温度应在90—100°C,不能低于80°C o②蘸蜡迅速准确,将剪好的接穗拿住一头,将另一头迅速地在蜡液屮蘸一下, 再倒过来同样蘸另一头。
浸蘸时间不能超过三秒。
③不能重复蘸蜡。
④腊封好的接穗应分散开、散热。
(2)矿蜡封穗法:常用两种方法。
①水浮锅法:用两个大小不等的铝锅,小的套在大锅上,将大锅盛上1/3的水置炉上加热,当水开后把装冇矿蜡的小铝锅放在水而上,当矿蜡充分溶解后即可蜡封接穗。
板栗栽培技术与管理

板栗栽培技术与管理板栗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是其美味和营养丰富的果实。
板栗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是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的关键。
本文将重点介绍板栗的栽培技术和管理。
一、选择合适的品种板栗的栽培品种种类繁多,不同品种的生长条件和产量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选择板栗品种时,应根据自己的栽培条件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如繁殖性栽培、经济效益等。
二、选择适宜的土壤板栗喜欢在土壤条件较好的地方生长。
它们偏爱沼泽土壤,对于排水能力较差的土壤,板栗的生长效果不理想。
在栽培板栗之前,应对土壤进行必要的改造,如疏松土壤、改善排水等。
此外,板栗对土壤的酸碱度也有一定要求,最适合的土壤酸度为pH值为4.5~7.5三、合理施肥板栗对养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对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较大。
因此,在栽培板栗时,应合理施肥,以满足板栗生长所需的养分。
通常应根据板栗的生长阶段和土壤养分含量来确定肥料的种类和用量。
在板栗生长的初期,尤其是在幼苗期,氮肥的供应至关重要。
在果实成熟期,应适当增加磷、钾肥的供应,以促进果实的发育。
四、适当修剪和整形板栗的修剪和整形对其生长和产量有很大影响。
修剪主要包括去除枯死和病虫害枝干、促进新梢生长、平衡枝干分布等。
板栗的整形通常在春季进行,目的是调整树冠形态、增加日照量和空气流通,并为后期结实创造条件。
五、病虫害防治板栗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的侵袭,如板栗黄鳞虫、板栗病毒病等。
为了防止病虫害对板栗的危害,可以采取一些常用的防治措施,如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对板栗进行检查和处理等。
六、适时浇水板栗对水分需求较大,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和果实发育期。
因此,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但也要注意不要过量灌溉,避免造成根部窒息和病害的发生。
七、合理采收和储存板栗的采收时机非常关键,一般在果皮变褐色,棕色斑点开始出现时,即可进行采收。
采收后,要及时进行果壳和果肉之间的分离,以避免果实腐烂。
板栗栽培技术与管理

板栗栽培技术与管理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板栗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但是,板栗的栽培技术与管理并不简单。
本文将介绍板栗的栽培技术与管理,帮助种植板栗的农民更好地进行种植和管理。
一、板栗基本概况板栗(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属于壳斗科栗族板栗属落叶乔木或乔灌交替植物。
板栗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果树之一,具有肉质丰满,口感细腻,味道香甜等优点,被誉为“乡土果王”。
二、板栗栽培技术1.地力要求板栗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土壤深厚的山地和河谷地带。
种植板栗前要充分考虑地力问题,土地肥沃,具备一定的水源和排水能力。
2.出苗技术板栗种子需浸泡2-3天,提高发芽率,然后筛选好种子,进行催芽,每100克种子用500毫升水,加入适量氯化钾浸泡24小时,每3-4小时换一次水。
水温每日控制在20℃左右,观察到种子裂开,可通过拨开种皮、把种子取出来,在发芽盆中移栽。
定植时要注意树实植深度与根颈高度,保留2-4个主干,移植后及时浇水保湿。
3.管理技术(1)修剪技术:板栗适度修剪可以促进冠幅的合理发育和新枝的增长,促使优势的枝条有充分的生长空间。
树冠修剪以形成总体上尖锐的锥形冠为原则,应在苗期4-5年生时进行。
(2)施肥技术:板栗施肥宜以稳定为主,每年要施用基肥和追肥,每棵树以10公斤左右为宜,可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进行相应的施用肥量调整。
(3)病虫害防治:在栽培过程中,应加强白粉病、炭疽病、细菌性溃疡病、斑点病等病害的预防和治疗。
针对板栗的主要害虫——板栗棉球虫,应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
(4)灌溉技术:板栗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必须避免积水,以防病虫害的滋生。
时间、量和方式的合理掌握非常重要,最好在晴天或早晚时段进行灌溉。
三、板栗的收获及后期管理1.收获时间板栗一般在每年10月底至11月初开始收获,为了保证开壳率和品质,应尽量避免雨季和温度过低的天气收获,最好选在晴朗或阴天气候收获。
2.后期管理板栗采摘后,一定要及时整理,去掉杂质和堆放在地上的落叶等,以免板栗受到病菌的侵染。
(PPT课件)燕山板栗栽培管理新技术

燕红
板栗产业链中的栽培技术问题
目前常见板栗修剪技术
均强调“更新”
开心控冠修剪法 双枝双剪修剪法 压冠开心修剪法
强调了“控冠”, 以预防郁闭
技术成型最早
应用最多 最成体系
轮替更新控冠修剪法
板栗轮替更新控冠 修剪技术体系
1
密植幼树 早果丰产 栽培技术
2
盛果期大 树轮替更 新控冠栽 培技术
3
低劣老树 更新复壮 栽培技术
传统技术 (栽树 先果后型 (栽树
嫁接
整形
结果
嫁接
结果
整形)
第一部分
密植幼树早果丰产 栽培技术
密植幼树早果丰产整形修剪技术
第一部分
——传统幼树管理技术
传统技术幼树整形过程
传统幼树管理技术
嫁接后第1年
嫁接后第2年
嫁接后第3年
密植幼树早果丰产整形修剪技术
实生 苗培 养2年
(3)园子一旦建立,就不进行品种更新。
适合当地的品种 才是好品种
建立栗园,高产优质品种,建议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品种丰产、优质原则。以当地选出的优种为主栽品种,适当引入外地优 良品种。
(2)因地制宜原则。
(3)成熟期一致原则。选择成熟期一致的品种,可有效减少看护时间和劳动 强度。 (4)避免品种太多过杂原则。 (5)抗寒性强原则 (6)初嫁接品种谨慎原则
燕山板栗栽培管理新技术
2015年板栗产业问题
大部分地域普遍现象
产量高,大年 价格低,增产不增收
个别地域和农户
产量高,大年 价格略低,增产增收
增 收 原 因
早熟板栗价格高
好品种
好的 栽培 技术
品质好,栗果标粒比例 高,价格高
党课材料:板栗种植技术

板栗种植技术一、板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板栗是我国栽培最早的经济林木之一,较喜光照,在土壤PH4.5--7.5内,年均温l0度以上,生长期均温16—20度,冬季最低气温零下25度内均可栽培。
板栗适应性强,分布广,栽培容易,产量高,山地、沙滩等均可经济栽培。
二、栽培品种毛板红、九家种、浅刺大板栗、处曙红等三、培育壮苗种子处理:板栗种子怕干、怕热、怕冻,种子粒选后,用磷化铝熏杀虫,用100倍甲基托布津液杀菌,种子处理后,用清洁湿润的河沙层积贮藏。
播种:3月上旬--4月上旬,按行距一尺,株距五、六寸点播,要求当年实生苗茎粗0.8厘米以上,苗高1米以上,根系发达,每亩育苗一万株。
适时嫁接:板栗枝条内有大量的单宁物质,嫁接不容易成活,所以要选择好时期,注意嫁接方法,以提高成活率。
秋季8--10月,适宜芽接。
春季在发芽前20天,树液尚未充分流通前可进行劈接、切接。
而采用皮下接,应当在新稍展叶,树液充分流动之后,大约砧木萌发新稍20天后进行嫁接。
接穗要在萌发前及早采回,用沙贮藏于阴晾的低温保管,有条件也可利用冷冻室贮藏。
四、栽植密度时间攀西地区以秋植为主,有水源灌溉条件的地区可以春植。
平缓坡地可全面整地,坡地要修筑成水平梯地,坡度大的采取鱼鳞坑整地。
栽植密度,一般成片造林为每亩栽22--33株,株行距为5x6米至4x5米。
栽植前要施基肥,选用2--3年生、根系完整的大苗,栽时根颈露于地面,不要栽得过深。
栽后灌水,再覆土封窝。
五、板栗管理栗林管理主要是抓好水土保持、水肥管理和修枝整形。
在板栗树盘挖一米深的沟,深施有机肥,板栗生长期内,应于2--3月份,6--7月份和8--9月份中耕除草,促进生长结果,“春创树、夏创花、秋季创地栗个大”。
结合中耕创地施用速效氮肥2--3次。
板栗空苞,是缺硼所致,可采取在秋冬环状施肥时施入硼砂0.5公斤,或是在花期喷施0.2%尿素、0.2%的硼酸进行根外追肥。
1、板栗整形整形修剪时期一般在冬季,树形主要有自然开心形、变则主干形、主干疏散分层形。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教案

板栗栽培技术(第1课时)板栗是木本粮食果树之一,果材兼用。
我国的板栗由于坚果的品质特别优良,涩皮容易剥离,特别是抗逆性、抗病性强,除了具备栗属植物耐旱、耐瘠的通性外,对栗胴枯病和墨水病也有强的抗病性,在世界食用栗中享有盛名,为世人所珍视。
一、板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板栗在丘陵、山地、荒坡、沙滩均可栽植。
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强。
但仍要注意按照生长发育要求的环境条件,做到适地栽培,以获取优质高效。
板栗对温度的适应性强,年均温在3℃~25℃的地区均有分布。
板栗开花要求17℃~25℃这样较高的气温,花粉发芽的适温为24℃左右。
低于15℃,高于27℃影响授粉受精和着果,8~9月间果实增大期需20℃以上的平均气温。
栗为喜光树种。
各重点板栗产区4~10月的日照时数为250小时左右。
一般来说,降水量较少,光照充足、气候干燥的地区,栗品质好,商品价值高。
不同品种对降水量要求各不相同,南方栗区为1000~2000毫米。
二、板栗果林营造方法作为果树栽培的板栗,为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从品种选择、授粉树配置到栗园道路、水利、房屋等基础设施,以及园地防风、水土保持等都要求进行合理的规划。
商业化栽培的栗园,土地规划中应保证生产用地的优先地位,并使各项服务于生产,其他用地保持协调的比例。
一般板栗种植占地90%,道路占地4%~5%,办公管理用房、蓄水池、粪池共占地4%~5%。
为提高板栗成活率,促进板栗及早投产,要求做到挖大坑、栽大穴。
挖大坑即加大栽植穴,深翻熟化穴土,可促进幼树根系旺盛生长,尤以在土层薄的山地,效果更加明显。
一般要求植穴深1米,宽1米左右。
山地鱼鳞坑栽树时,多挖成1米深,1.3米宽、1.6米长的长方形大坑,并要在定植前一年挖好,加入草皮土,经过雨季,土壤熟化有利苗木成活。
山区及丘陵地整修水平梯田,宜开挖宽1~1.5米,深0.8米的定植沟,每公顷施农家肥15~20吨。
现有果园中的“小老树”,多是因为植穴小,有碍根系生长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栗栽培与管理板栗栽培与管理一、适地适树标准是什么?答:1、能顺利成活;2、能正常生长;3、稳定性较强;4、不出现“小老树”。
二、简述合理密度的意义?答:1、可以促使幼林及早郁闭;2、保证林木产量高、质量好;3、能增强森林的防护作用;4、能降低造林成本。
三、板栗优良品种的标准是什么?答:1、高产与稳产;2、树冠较矮;3、适应性、抗病虫能力强;4、品质优良。
四、影响板栗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温度;2、湿度;3、光照;4、氧气。
五、如何防止栗红蜘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答:1、涂干。
5月上中旬,在主干上涂40%乐果乳剂5-10倍液;2、喷药。
5月上中旬和6月上旬喷40%乐果1500倍液;3、熏蒸。
危害盛期,用300-400倍氨水在同一天早、中、晚3次喷施1、板栗生产的意义?板栗原产我国,他与枣、桃、杏同为我国古代五大名果之一。
板栗果实的营养丰富它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含量高于普通大米和面粉30余倍。
板栗树形美观,寿命长具有较强的抗烟尘能力,是理想的荒山绿化及净化环境的树种。
板栗经济价值较高,是发展山区经济及山区农民迅速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国里产区农民历史上有以栗代粮的传统习惯,山区农民称之为“铁杆庄稼”。
因此,随着我国人民对影视营养多样化和生态环境优化的需求增加,大力发展板栗生产,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2、板栗生产的现状与前景如何?全国广泛分布。
中国板栗产量世界之最,且一直在稳步上升。
我县分布普遍,总面积在30 万亩以上。
但产量小而不稳,产业仍处于“原生态”。
3、栗属植物主要种类有哪些?4、我国板栗优良品种的标准是什么?我国板栗优良品种的标准为:高产与稳产。
树冠较矮。
适应性、抗病虫能力强。
品质优良。
5、我国主要栽培的优良品种有哪些?我国生产中栽培的主要板栗优良品种可分为北方栗和南方栗两大品种群。
我县主栽品种有镇安大板栗、安栗13号等。
6、板栗的生长习性是什么/7、板栗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有哪些?8、板栗生长发育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有哪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板栗能在干旱贫瘠的土壤生长,但要其生长结果良好,须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或砾质壤土。
板栗喜酸性,盐碱性土壤不适宜载板栗。
9、优良苗木应具备哪些条件?根系。
苗干。
苗木顶芽饱满。
10、如何选择优质接穗?首先必须是一年生的枝条。
必须是具有健壮的、生长发育良好的营养枝。
最佳的接穗应是充实饱满,充分成熟与硬化的新梢。
要采集枝条健壮、节间短的枝条。
接穗要从已结果的树上采集。
接穗必须从无病害的树上采集。
11、品种资源及规模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1)安栗一号:1999年由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从本地板栗群体品种中选育成功。
树冠圆头型,枝条分生角度小,结果枝较长,结果枝率85%。
芽孢近三角形,顶端尖锐,总苞重87g,刺束中密,每个总苞内有坚果2.67粒。
种皮浅棕褐色,油光发亮,色泽美观,单果重12.6g,每千克86.2粒,果肉淡黄色,香味浓,种皮易剥离,出籽率45.2%,成熟期为9月中下旬。
由于其枝条分生角度小,顶端优势强,生产中应加强修建,适宜于密植高产栽培。
(2)安栗二号:1999年由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从本地板栗群体品种中选育成功。
树冠自然开心型,树姿极开张,分枝角度大,结果早,刺束稀,短而硬,每苞内有坚果2.72粒。
种皮深褐色,光滑无毛,色泽美观,单果重9.3g,每千克108.9粒,出籽率45.7%,成熟期9月上旬。
栽培上适宜于矮化栽培。
(3)镇安大板栗:又名魁栗,是我省板栗产区的传统品种,原产于陕西省镇安、柞水一带。
该品种树冠圆头形,树形呈多主枝自然开心形,树势开张,自然分枝良好,树势强,枝条略下垂,寿命很长。
嫁接3-4年开始结果,15年进入盛果期。
盛果期在60年以上,株产可达300kg以上,果实成熟期为9月中旬。
总苞大,圆形,针刺长,每丛8-12根。
坚果大,扁圆形,单果重11g。
果皮薄,淡褐或褐色,有光泽,种仁涩皮易剥离、嫁接后第二年即可结实。
经区域试验和示范推广,特别适宜于在陕西商洛、汉中、安康等地山地栽植。
该品种近年来已在包括项目区在内的秦巴山区成功推广并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受到了山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4)旬阳大板栗:原产于安康、旬阳、石泉的早实优良板栗品种。
树势高大强健,自然圆锥形,嫁接苗第四年开始结果。
单株产量可达40公斤,单果重9.4克。
果皮薄且脆,深褐色,涩皮易剥离。
种仁淡黄色,质脆味淡,品质中上。
5月上旬开花,9月中上旬果实成熟,抗逆性强,耐干旱,耐瘠薄,丰产性好。
(5)柞板11号 1999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柞水县板栗研究所选育成功。
树势强,早实、丰产性强,坚果扁圆形,棕红色,油光发亮,单果重8g,种仁可溶性糖9.27%,品质优良。
抗病虫能力较强,适宜于秦巴山区600-1100m地区栽培。
安栗1号、安栗2号和镇安大板栗3个品种在紫阳县引入时间较早,是紫阳板栗产业发展的主要品种,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栽植,各品种栽植面积均在15000亩以上、项目区亦各有800亩以上,可为低效板栗改造提供充足的接穗,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板栗园18万亩。
综上所述,在紫阳县建立板栗产业基地示范点,从资源角度考虑,条件是完全具备的。
4.1 丰产栽培示范(1)园地选择。
板栗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只要年平均气温10~17℃以上,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均可种植。
板栗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泛,但因其为深根性果树,且抗性较弱,应选择深厚肥沃,保水力强的土壤较为适宜。
板栗为喜光果树,要求光照充足,在山地建园时应选择南向坡为佳。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2)栽植。
为了提早结果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应推行矮化密植栽培,并选用嫁接苗,方可提早丰产。
嫁接苗定植后2~3年即可挂果,4~5年即可进入丰产期,而实生苗需8~10年方能挂果,15年才能进入丰产期。
栽植株行距3×4米,初植密度定为56株/亩(根据品种的生长特性,初植密度可以达到110株),以后可根据保留和生长情况进行移植或疏伐。
板栗为雌雄同株异花果树,且同一植株上雌花与雄花一般不同时盛开,故要求不同植株间进行授粉,因而,只有成片栽植的板栗园才能获得丰产。
板栗以秋季(9~11月)或萌芽前定植最为适宜,在栽植前可先挖大穴(长、宽、深各80厘米)分层压入有机肥、磷肥、泥土,然后定植于穴上,浇足定根水,并用杂草覆盖树盘以利成活。
栽后要及时定干,防干旱死苗等。
(3)田间管理。
①耕作。
板栗园进行深耕压绿或压入有机肥是提早幼树结果和大树丰产的有效措施,深耕时期在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春季于萌芽前进行,夏秋两季在雨后进行,并结合施肥和将杂草埋入土内。
应从定植穴处逐年向外进行深耕,深度以60~80厘米为宜,但须防止损伤直径1厘米以上的粗根。
板栗幼树生长较慢,行间土地可间作豆科作物或绿肥。
成年果园每年4~9月用除草剂除草2~3次,于秋冬中耕一次。
②施肥。
氮和钾是板栗的主要组成元素,而氮多于钾,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在缺磷的土壤中也必须补充磷和钙,同时还要增施有机肥。
幼树施肥应采取薄施勤施的原则,定植当年至发芽后开始追肥,每月1次,到9月底施一次基肥,第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2~4年,每年于3月、6月、8月、10月共施4次肥即可。
成年树(指嫁接苗定植第4~5年后)每年施基肥1次,追肥2次即可。
基肥于秋季采果后结合土壤深耕压绿时施用(9~10月),亩施有机肥(畜禽粪水)5000千克,磷肥5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尿素15千克。
追肥共施2次,第一次追肥于发芽前施用,亩施猪粪水1500千克,尿素20千克。
第二次追肥于硬核期(6~7月)施用,以利于增加果重和促进花芽分化,可亩施猪粪水2500千克,尿素30千克,硫酸钾2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
③灌水。
板栗喜湿润,耐涝,抗旱力弱,灌水是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在生长期间若土壤干旱缺水,则坐果率低,果皮厚,种仁发育不饱满;施肥后如不灌水,也不能充分发挥肥效。
同时,要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板栗健康生长。
4.1.1 优良品种示范优良品种示范建设地块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相对平坦、土层深厚,具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进行集约经营。
重点推广在紫阳栽培性状表现突出的安栗1号、安栗2号、镇安大板栗等地方优良品种作为紫阳板栗产业基地示范点建设的示范栽培品种,为紫阳县板栗产业发展奠定良种基础。
栽植株行距3×4米,初植密度定为56株/亩(根据品种的生长特性,初植密度可以达到110株),以后可根据保留和生长情况进行移植或疏伐。
栽植时,按照田间设计对不同无性系进行排列与组合,并绘制无性系分布图,以免造成品种和无性系混乱。
优良品种示范面积500亩,分布在城关、高滩两个乡镇,其中城关镇面积200亩,分布在新田、青中村,新田村面积50亩,青中村面积150亩;高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滩镇面积300亩,分布在牌楼村200亩、龙虎村面积100亩。
4.1.2栽培技术示范结合紫阳县域自然条件,结合板栗栽培的技术措施,制定符合紫阳板栗生产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规定,利用本地收集、生产的繁殖材料和现有的育苗条件,在塑料大棚或温室内育苗,选用二年生嫁接苗,板栗丰产栽培技术示范重点通过园地选择、精细整地、良种壮苗、合理密植、认真栽植、抚育管理、整形修剪、病虫防治、适时采收等9个方面的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达到丰产稳产。
新建标准化栽培示范林示范面积3000亩。
其中城关镇面积1500亩,分布在新田、青中村,其中新田村面积825亩,青中村面积675亩;高滩镇面积1500亩,分布在牌楼、龙虎村,其中牌楼村面积950亩,龙虎村面积550亩。
4.1.3 最新研究成果、新技术应用示范为保证示范点建园造林成活率,本方案要求使用保水剂、生根粉、地膜覆盖等抗旱造林实用技术。
栽植时用保水剂、生根粉等对苗木根系进行蘸浆处理。
造林所需的苗木应做到随起随栽,乘墒栽植。
确需调运,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减少运输途中苗木的损伤和水分的丧失,提高造林成活率。
保水剂、生根粉等抗旱造林新技术应用示范面积150亩。
其中城关镇新田村面积50亩,高滩镇牌楼村面积100亩。
4.2 改造示范林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通过低产林改造示范点的辐射带动,改造低产低效园2000亩,涉及城关镇新田、青中2个村和高滩镇牌楼、龙虎2个村。
其中城关镇示范点1255亩,其中新田村480亩、青中村775亩;高滩镇示范点745亩,其中牌楼村面积345亩,龙虎村面积400亩。
采用全面、块状、带状、行间、株间改造,淘汰劣质品种使用优良品种,变低效低产园为优质丰产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