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关系。高校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其和谐与否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和科研。

一、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它是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产生的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社会关系首先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老师作为教育者,担负着传道授业的责任,既要言传还要身教。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一方,他们接受老师的教育,学习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为成为社会人才作必要的准备。师生双方作为独立的人格主体是平等的。但是我们也看到,高校师生关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高校师生具有年龄上的差异性。大部分师生之间还是存在着年龄的差距。当今社会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师生双方对于很多事物的看法、观点等往往不同,也就容易出现代沟。

其次,高校师生在知识水平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教师一般比学生具有更长的学习经历,从总体水平来讲,老师也就具有比学生更多的知识储备,教师在知识总量上往往会超出学生很多。知识上的差距决定了师生关系有着不平等的一面。

再次,高校师生在社会阅历方面存在着差异。高校教师也是生活于世俗社会中的人,深处市场经济浪潮中的大学教师不再是某种道德和价值的符号,日益地职业化。而大学生还处于社会生活的准备阶段,校园生活相对单纯些。因此,师生关系的这种社会阅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

二、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随着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与高校扩招步伐的迈进,我国高等教育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师生关系随之出现了变化,产生了新的问题。

1.校园环境发生变化,师生关系日趋复杂

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为课堂上的教授关系,而且还表现为课堂外师生的交往互动。传统的尊师爱生关系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在当今校园,很多学生称自己的老师为“老板”。教学关系,变成了一种老板与员工之间的雇用与被雇佣关系。这是师生关系复杂化的又一表现。

2.受市场经济影响,师生关系更加功利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世俗、功利正在冲击着师生关系。学生本着功利目的来上学,以便将来能更好地就业;教师本着功利目的来教,教是谋生的手段,也是达成更高的生活期望的途径。在这种功利目的驱使下,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变成了经济人之间的市场交换行为,即师生关系变成了知识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卖方与买方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双方都是经济人,具有某种平等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不平等性,即他们的交换活动相对有利于教师一方,交换中师生双方更多地考虑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在法律上所应享的权利以及对对方所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而对于他们之间的伦理关系与在伦理上所应担当的道义责任考虑很少。这就自然使得师生关系变得比较僵硬了。

3.师生交往互动较少,师生关系日益冷漠化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学生私下称老师为“熟悉的陌生者”,高校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课堂为师生,课外即路人。学生们除了在课堂上见到老师,课外和老师很少沟通和交流。究其原因,近年来的扩招,使得我国高校师生比例普遍失调,加上很多高校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科研上,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师生之间沟通减少是师生关系冷漠的重要原因。

三、改善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建议

1.转变观念,树立新型师生观

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平等地对待学生,充当好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把教育教学过程和研究探索结合起来,能动地实现教学相长。同时,教师还应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给予正确引导。学生也要转变原来的师道权威、惟教师是从、自己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观念。只有转变师生的观念,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2.通过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促进师生交流

交往是师生关系得以建立的基本途径。大学校园师生交往渠道的狭窄,使师生交往受到一定的阻碍,影响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另外,功利主义等市场经济思想也给校园文化氛围带来了负面影响,人文关怀不足,师生关系过于现实。为此,一方面,学校可以制定相关师生定期交流的制度措施,为师生交流提供时间和空间保证,规范和促进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另一方面,高校要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要注意发掘我国古代的文化精华,陶冶师生,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密切师生之间的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师生感情,形成尊师爱生的和谐氛围,减少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

3.加强教师个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为师当先为人”。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师本身所拥有的真诚仁爱、宽厚包容、认真负责、风趣幽默等优良品质通过课堂的生动教学吸引学生主动投入知识的学习,而教师身上的积极元素在潜移默化中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成就理想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名德才兼备、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对学生会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和良好的影响,并在学生当中树立威信,受到学生的欢迎,使得学生更敬师、亲师,从而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融洽。

4.健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需以学生健康的人格为基础。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改善高校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对于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要正确引导、进行感化,排解他们的压力,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其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能辩证客观地判断周围的人和事,避免养成偏激的心理。此外,还应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帮助身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克服人交往方面的不足。

高校师生关系既复杂,又有一定的可变性,受到各方面的影响。面对信息时代的大学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发生的新变化,高校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的修养,与学生交流沟通,结合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极调整师生关系,创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