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电影版和小说版的区别

合集下载

《城南旧事》小说与电影叙事艺术比较

《城南旧事》小说与电影叙事艺术比较

读写频道《城南旧事》小说与电影叙事艺术比较□李慧颖摘要:《城南旧事》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表现艺术,在叙事艺术方面具有差异性。

从叙事视角来看,小说是以儿童视角进行回忆,电影是用双重视角去追忆往事。

从叙事结构来看,小说是以散文化结构进行结构编排,电影是以串珠式结构进行结构安排。

从叙事话语来看,小说以抒情性为主,电影则以意境见长。

通过分析《城南旧事》小说和电影在叙事艺术上的不同,可以加深读者对于《城南旧事》的理解。

关键词:《城南旧事》;小说;电影;叙事艺术《城南旧事》是当代著名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2000年被列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新课标中学生必读丛书”,书中多篇内容被选入中学教材。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电影《城南旧事》也成为学生进一步了解书中内容的有效载体。

导演吴贻弓于1982年改编了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电影自问世以来就饱受好评。

本文将主要从叙事的角度来比较这部经典之作在小说和电影上的差异性。

一、叙事视角的差异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小说《城南旧事》是以小英子的儿童视角进行的童年往事回忆,而改编后的电影《城南旧事》在小说特有的儿童视角的基础上增添了导演视角。

小说《城南旧事》是以小英子的儿童视角展开对童年的回忆。

《惠安馆》中的秀贞在旁人的眼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可是在小英子的眼睛里“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林海音《城南旧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以下引文均同)秀贞在和小英子讲小桂子的故事后,小英子全然没有考虑过“小桂子在哪”这个问题,“我一边走着一边想,跟秀贞这样玩儿,真有意思;假装有一个小桂子,还给小桂子做衣服。

”在小英子的视角下,秀贞是一个很好的朋友,没有太多的世俗化考虑,只是依照自己的本心去感受。

当小英子看见骆驼身上挂着铃铛,就去问父亲这其中的缘由,听到父亲成人化的回答后,小英子则说:“一定是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城南旧事》:从小说到电影的“同”与“异”

《城南旧事》:从小说到电影的“同”与“异”
事》 一经 公 映 , 便获 得 良好 的反 响 , 于 18 后 9 3年 获得第 三届 中国 电影 金鸡 奖最佳 导演奖 、 第二届 菲 律宾 马 尼拉 国际 电影 节最 佳 故事 片金 鹰 奖 和 18 9 4年第 十 四届 南斯 拉夫 贝尔 格 莱德 国 际儿童 电影 节最佳影 片思 想奖 等 电影《 南 旧事》 好地继 承 了小 说《 城 较 城南 旧
指整 体上 无 连贯 统一 的 中心 贯穿情 节 , 而是通 过 几 个相 互 间 并 无 因果 联 系 的 故事 片 断 连缀 而 成 的影 片 文本结 构 …缀合 式 团块结 构 的总体 叙 … 述 特征 是 : 间线索 上 的分段 性 。 化 的情节 线 , 时 淡
彭 笑远
( 北京青年政 治学院传播 系, 北京 10 0 ) 0 1 2
摘要 : 小说《 城南旧事》 改编为电影《 南旧事》 城 是成功的, 这种成功来 源于改编 中的“ 与 同” “ ” “ 在 于 : 述视 角相 同、 述结 构相仿 、 情 方式与叙 述 节奏相 似 ;异 ” 于 : 节 异 。 同” 叙 叙 抒 “ 在 情 故事的删减与人物设置的变化、 人物心理与性格描写上的差异。电影《 城南旧事》 的改编正
电影 《 城南 旧事 ) 9 2年 由上海 电影 制 片厂 ) 8 1
拍摄完 成 片 由伊 明根 据女作 家林海 音 的同名 本 小 说 改编 . 名导 演 吴贻 弓执 导 。电影 《 南 旧 著 城
无 论 是小 说 还是 电影 ,城 南 旧事 》 均采 用 《
收论是作家林海音还是导演吴贻弓他们的内在艺术气质都表现出诗化的散文化的特点即在小说和电影中注重对情境的刻画和情绪的营造而故意淡化故事情节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叙述视角相同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城南旧事均采用收稿日期本文系年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个人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课外阅读】城南旧事电影版和小说版的区别

【课外阅读】城南旧事电影版和小说版的区别

【课外阅读】城南旧事电影版和小说版的区别《城南旧事》以它那清新和隽永的散文叙事镜语表现了一个时代“童年往事”般的心理路程。

在影片中,小英子是故事中的叙事人,但由于她的年幼,这就必然消解文本的深层语意欲望对象缺席的象征意味,从而也推卸了小英子的社会行为承担责任。

影片最大的魅力就是编导有意让真正的叙事人即成年后的“小英子”(也可说是吴贻弓或者林海音)与被叙述的故事拉开时空距离,使影片的叙事风格笼罩了一段惆怅、朦胧的情感色彩。

在影片开始的情景里,小英子学着骆驼咀嚼的模样,这不仅反衬了她内心的天真和童稚,更为重要的是奠定了她在影片中的叙事视点。

全片大多数镜头是以小英子的低视角的主观镜头拍摄的,这样,随着小英子那纯真目光的追溯,“一切都离我而去”的伤怀情绪显得尤为真切,同时也显得更加凄婉和痛楚。

从影片的内容上看,故事中所讲述的人物命运可以说是相当凄惨的,但语调还是相当温婉。

如秀贞发疯了,是因为与她相好的大学生从事地下革命活动被警察抓走,生死不明。

导演是用秀贞那哀伤的画外音讲出来的,镜头在当年曾居住过这对恋人的房屋内缓缓地移动,那朱红的被剥落的墙壁和窗户仿佛烙下了他俩情感的印迹。

这些都为影片提供了丰富的视听想象空间,使观众沉浸在一种特定的情绪之中。

秀贞与那大学生的自由恋爱为宗族礼法不能容忍,私生的孩子却作为耻辱扔到齐化门,直至母女俩相见后去火车站,以至最终惨死于火车巨轮之下,似乎是那个社会给她们安排的必然归宿。

影片为了表现这一悲惨的人物命运,精心拍摄了雨夜送别的场面,让火车烟囱冒出的白烟吞没了整个大远景的镜头画面,大雨中,给母女俩送行的小英子晕倒了。

画外传来买报声的叫喊:瞧一瞧,母女俩被火车压死了。

导演在这里没有让小英子幼小的心灵承受太多的打击,也不想让她纯净的眼睛蒙上太厚的灰尘,一切沉重的精神浩劫都推到了幕后,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相反,在表现年幼的妞儿和小英子相互关爱和体贴上,导演却有意依仗各种视听形象的延续和积累,来渲染内心情感氛围的弥漫和扩散。

《城南旧事》电影观后感

《城南旧事》电影观后感

《城南旧事》电影观后感《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被誉为“南城老北京”“市井老北京”最重要的回忆录之一。

这部作品以赤子般娓娓道来的叙述,展现了民国年间老北京的悠悠往事,给读者带来了精神还乡般的心灵慰藉。

而电影版《城南旧事》则以影像化的形式,将这段往事呈现在银屏上,自上映以来,便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

电影风格清淡、隽永,与小说的基调完全一致,是以儿童的天真反写人生的残酷。

英子纯净懵懂的眼神,如同一面镜子,平等地照见世间的善恶。

而她的这份童心越是纯粹,观众便愈发感觉到苍凉。

电影的主题或许是离别,童年伙伴的遇难、父亲的离世、乳母的回乡等突如其来的离别,充斥着英子原本如白纸一般干净的童年。

“长亭外,古道边”的旋律不时作为背景音萦绕在观众耳畔,然而,冲淡的忧伤和弱化的冲突,让这一沉重的主题变得轻盈甚至含混,营造出哀而不伤的氛围。

一些似是闲笔的生活流镜头,如驼铃、下课铃、破窗、矮墙等,则将观众的注意力拉回到对老北京市井人情的回忆里。

这些镜头描绘出一副古城北京街巷的民国风俗画,这也是该片作为散文式电影最突出的特征,也是其最接近文学的地方。

它如诗和散文一般浪漫、松弛、无功利,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老北京的独特韵味。

19 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以自然与童心作为最重要的两大主题,借以拯救机器文明主宰下的现代社会里人性的异化,让强烈的情感、自由的意志、崇高的想象力、纯真的好奇心回到人们心中。

吴贻弓导演的这部上映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影片,与当时盛行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一并,疗愈了特殊历史时期之后人们被冰封的心灵。

在改革的春风下,观众多年来封闭、迟钝的心灵终于得以解放,自然的天性终于得以回归。

而《城南旧事》里干净纯粹的童年乌托邦,正是寄托了一代电影人崇高的社会理想与时代使命。

这份热忱至今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电影中的主人公英子是一个善良、聪明、勇敢的女孩,她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感受世界,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和关爱他人。

中小学作文《城南旧事》读后感以及与电影《城南旧事》的区别

中小学作文《城南旧事》读后感以及与电影《城南旧事》的区别

上周一(指2014年2月24日),我们学习了《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它选自林海音的著名作品《城南旧事》。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篇幅不长,因此老师在第三天,也就是上周三,布置了阅读《城南旧事》的任务。

同时在第三天上午的两节连续的语文课(作文课)上,老师给全班同学播放了《城南旧事》电影版。

回家之后,我阅读了《城南旧事》,发现电影与原著相比有一些增减。

《城南旧事》共分六个部分,分别是“冬阳童年骆驼队”、“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其中第一和第六部分内容很少,只是一前一后的总结性文字。

中间四个部分是主要内容,每个部分各讲了一段故事,每段故事都有一个中心人物。

“惠安馆”的中心人物是“秀贞”,“我们看海去”的中心人物是蹲在草地里的贼,“兰姨娘”的中心人物是“兰姨娘”,“驴打滚儿”的中心人物是“宋妈”。

这部小说是林海音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写的是在旧时北京城南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小说和高尔基的《童年》类似,都是通过小孩好奇的眼光来认知世界,用自己独特的看法对待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

因此她也不可能辨别一切事物的是非,比如她无法分清海和天、好人和坏人。

小说的字里行间既有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也有大量的心理描写。

没有这些心理描写,直接引出后文会让人不理解原因。

小说中的很多情节都为下文埋了伏笔。

例如在“惠安馆”部分中,先对妞儿的外貌进行了描写——眼底下有两个泪坑,这才让林海音和秀贞相处时发现秀贞也有两个泪坑以后,结合秀贞的描述,最终发现妞儿就是秀贞失散多年的小桂子。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中更有好几个做铺垫、埋伏笔的地方。

如“妈妈今早的眼睛红肿着”、爸爸的夹竹桃的败落、老高的话语都为文末“爸爸的花儿落了”埋下伏笔。

而这些都是在电影中不能表现出来的。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把文字转变成影像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所取舍。

把几天才能阅读完的一部小说压缩成90分钟的电影,对导演的要求很高。

城南旧事电影版与小说版的区别

城南旧事电影版与小说版的区别

城南旧事电影版与小说版的区别针对小说版本的《城南旧事》和电影版本的《城南旧事》这两个文本的各自特点进行简述,分析两者的文本区别,下面就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小说文本的《城南旧事》《城南旧事》原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小说,它有五个独立并列的短篇,即《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以及《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连缀而成。

这5个故事独立存在,又以小女孩儿英子的视角一一展开,勾画出一幅幅二三十年代北平的风物人情以及欢乐与哀伤、微笑与哭泣的人生戏剧。

这部作品有着强烈的自叙色彩,可视为一种“成长小说”,成长的时光与故乡的岁月相交织,故乡的世事悲欢、各色人物不仅促使小说主人公的成长,故乡也成为她成长的见证。

古老北平的各色风土人情作为承载成长的生活背景,被细腻的文字一一刻画:北京城南的胡同、四合院,西山脚下的毛驴,以及供给生活用水的水井水槽,无一不展现当时的风情。

除此以外,作品是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看当时人们生活的悲喜,因此,尽量避开了“是非”、“对错”和“好坏”,从而使读者的眼光不停留在具体事件的道德评判中,而着眼于小女孩儿眼中的风景和情感。

作品中以一个孩子懵懂而稚嫩的观念来摒弃成人世界根深蒂固的偏见,以童真的目光来看待疯女人秀贞和妞儿、为资助弟弟而盗窃的偷儿,将人类本性的善良和单纯坦然地呈现出来。

这种在平淡的生活中抒发情感,又从动情的往事中寻觅诗意,并在精心寻求和表现诗意的过程中去追求情绪统一的文本,赋予了影片诗的意境和耐人寻味的情绪韵味,提供给观众别样的诗电影的审美体验。

正是由于这种强调诗意化意韵而非意识形态的特点,使这部作品恰好与中国第四代导演的风格相吻合。

导演吴贻弓和编剧伊明将其拍成电影,在国内取得了很好的评价,并成为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作品。

作为电影文本的《城南旧事》第四代导演很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追求中国宁静致远的诗意化风格,怀念过去纯美的日子。

所以,小说的内容、风格以及所想表述的情感,都与第四代导演的风格特征非常吻合。

小说与电影改编的比较研究城南旧事

小说与电影改编的比较研究城南旧事

小说与电影改编的比较研究城南旧事摘要:I.小说与电影改编的比较研究背景- 城南旧事小说与电影改编的简介-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II.小说与电影改编的比较- 故事情节的比较- 人物塑造的比较- 叙事方式的比较- 艺术风格的比较III.小说与电影改编的优劣分析- 小说与电影改编的优点- 小说与电影改编的不足之处IV.小说与电影改编的影响分析- 对原著的影响- 对读者与观众的影响- 对电影产业的影响V.结论- 小说与电影改编的比较研究总结- 对未来小说与电影改编的建议正文:I.小说与电影改编的比较研究背景《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初版于1960 年。

它以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可视作她的代表作。

导演吴贻弓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获得了巨大成功,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人。

本文旨在比较小说与电影改编的异同,并就改编的成功与否给予分析和评价。

II.小说与电影改编的比较1.故事情节的比较小说和电影在故事情节上基本一致,都讲述了英子在北京城南的小胡同里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光。

但是,电影在改编过程中删减了部分情节,比如妞儿的身世,秀贞的故事等,使得故事更加紧凑。

2.人物塑造的比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内心世界描绘得更加深入。

例如,小说中妞儿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电影则相对简单。

3.叙事方式的比较小说采用回忆录式的叙述方式,以英子的视角展现故事,给人一种童真、怀旧的感觉。

而电影则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更加客观、全面地展现故事。

4.艺术风格的比较小说以文字描绘生活,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而电影则通过影像、音乐、表演等多种艺术手法,将故事呈现得更加立体、生动。

III.小说与电影改编的优劣分析1.小说与电影改编的优点小说和电影改编都保留了原著的精髓,体现了作者对城南旧事的深深眷恋和对童年的回忆。

解读《城南旧事》小说与电影“同”与“异”

解读《城南旧事》小说与电影“同”与“异”

解读《城南旧事》小说与电影“同”与“异”作者:武原春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3期摘 ;要:在中国当代的儿童文学中,《城南旧事》以其怀旧感伤的笔调,宁静致远的文风以及童真童趣的语言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1982年,经过改编的同名电影搬上银幕,同样获得了空前的好评,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这无疑都是成功的,这种成功不仅在于两者的“同”,更在于两者的“异”。

“同”是指视角相同、风格相同、基调相同;“异”是指故事结构不同、人物设置与塑造不同、个别情节的修改。

本文试图通过对比两种文本之间的“同”与“异”,来探讨两种不同的艺术媒介对同一题材的不同演绎,找到二者成功的原因。

并且,《城南旧事》作为一个成功的范例,在今天看来,依旧是值得借鉴的。

关键词:《城南旧事》;小说;电影;异同[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02小说《城南旧事》的作者是著名的台湾女作家林海音。

林海音原名林英子,小名叫英子,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5岁时随父母一起迁居北京城南并在那里度过了她的童年时代,《城南旧事》就是对这段难忘时光的记述。

由伊明改编、吴贻弓执导的同名影片《城南旧事》于1982年拍摄完成并上映,这部电影曾在40多个国家上映过,并且获得了包括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菲律宾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等在内的多项国际、国内大奖。

一、同一性(一)视角相同1.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文本与电影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

第一人称叙述是指文章中以当事人的口吻来进行叙述的笔法。

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在文章中出现。

在小说《城南旧事》的开篇《惠安馆》中,一开头便这样描写:“太阳从大玻璃窗透进来,照到大白纸糊的墙上,照到三屉桌上,照到我的小床上来了。

”[1]这样,小说便奠定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即通过“我”(小英子)的眼睛来看待世界,通过“我”的口吻来叙述故事。

浅析电影《城南旧事》对小说原著精神的尊重

浅析电影《城南旧事》对小说原著精神的尊重

浅析电影《城南旧事》对小说原著精神的尊重作者:汤栩伦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04期摘要:本文聚焦电影《城南旧事》对小说的改编;基于对小说原著主旨精神的认识,对比电影《城南旧事》对小说的改编之处,主要从电影的拍摄内容和拍摄手法两个方面,分析《城南旧事》的电影改编对小说原著精神的尊重。

关键词:城南旧事;电影改编;原著精神《城南旧事》是作家林海音根据自己的童年记忆写的一部小说,1982年由导演吴贻弓改编拍摄成了电影。

电影自上映后广受欢迎,获得多项大奖。

可以说,《城南旧事》这部电影的改编是十分成功的,而电影能收获较高的成就和赞誉,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电影对小说主题精神的还原和尊重。

一、原著小说《城南旧事》所传递的主旨精神小说《城南旧事》所要传达的主旨精神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叙述童年时期的故事,描绘北京城的风景人物,表达作者对童年时光及北京故地的怀念相思之情;二是通过作者笔下人物的一次次告别,表现了人生旅途之中不得不面对的离别和成长所带来的疼痛。

(一)童年回忆与旧城故地——沉沉的相思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代序》中写道——“为了回忆童年,使之永恒,我何不写些故事,以我的童年为背景呢?”,《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作者也提及“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

”可以看出,“回忆童年”是小说最初的主题。

可见,“回忆童年”是林海音书写作品的初衷,也是这部作品初始时要为读者所呈现的内容。

作者通过对过去童年故事的叙述,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通过描绘北京城的一草一木,表达了对旧城故地的思念。

小说中,冬日的骆驼队、新帘子胡同、淳朴的北京女人宋妈等,都弥漫着浓郁的老北京味道,令全文笼罩着淡淡的怀旧氛围,透过这些风土故物、人情往事,《城南旧事》传递出来的,是作者对童年和故地“沉沉的相思”。

(二)无奈的离别与必然的成长——淡淡的哀愁而小说的另一个主题,则是离别与成长。

浅谈《城南旧事》小说与电影之区别-副本

浅谈《城南旧事》小说与电影之区别-副本

浅谈《城南旧事》小说与电影之区别《城南旧事》原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此文是她个人自传,本文以一个小女孩英子的视角将她童年的经历娓娓道来,分为五个独立的篇章--《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蓝姨娘》、《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向我们展示了二三十年代北平的时代背景,人物之间的悲欢离合。

然而,将一部小说改编为同名电影,必然需要将部分内容进行改动以突出电影在短短几小时内意图向观众展示的内容与精神。

电影中对小说文本中的删改和增添的部分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蓝姨娘情节的删除作为五大篇章之一的《蓝姨娘》一部分为何会在电影中消失?为何要在英子一家的人物中将其抹去?显然,这体现了作者对本电影基调的一个态度。

导演吴贻弓曾说:“我被城南旧事中那种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地打动了,整部小说充满了朴素、温馨的感情。

当这部影片上映后,这种情感同样打动了无数的观众。

”从导演的这段话不难看出他对这部电影最基本的一个态度,温馨、朴素、淡淡的忧伤,而显然如果将蓝姨娘的部分放入,会使其显得较为突兀。

蓝姨娘作为风尘女子,姨太太,那个封建社会的产物,不论是她本身的形象还是与英子父亲之间的暧昧关系,都会破坏本文的基调,也破坏了一个模范父亲的高大形象,为电影最后一个故事父亲的花儿落了一部分的叙述留下障碍。

另外,电影的时长有限,导演只能选择其中更具代表性的故事进行拍摄,更典型地叙述小说的核心理念和情感。

二.对父亲形象的更高大塑造原著中的父亲形象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旧时代的文人,他会在日本喝花酒,在家里抽大烟,和蓝姨娘眉来眼去等等。

尤其是文章中的这段话,年幼的英子看到蓝姨娘为父亲烧烟,两人之间涌动着暧昧而与此同时她母亲正在怀孕操劳着家务的场景更深刻地体现出父亲这一旧文人形象。

“我坐在小板凳上看蓝姨娘的手看愣了,那烧烟的手法真是熟巧。

忽然,在喷云吐雾里,蓝姨娘的手,被爸一把捉住了,爸说:‘你这是朱砂手,可有福气呢!’蓝姨娘用另一只手把爸的手甩打了一下,抽回去手,笑瞪着爸:‘被胡闹,没看见孩子?’爸也许真的忘记我在屋里了,他侧抬起头,冲我不自然地一笑,爸的那副嘴脸!我打了一个冷战,不知怎么,立刻想到妈,我站起来,掀起布帘子,走出卧室,往院外的厨房跑。

小说与电影改编的比较研究城南旧事

小说与电影改编的比较研究城南旧事

小说与电影改编的比较研究城南旧事【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二、小说《城南旧事》的概述三、电影《城南旧事》的概述四、小说与电影的异同五、改编的成功与否分析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城南旧事》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初版于 1960 年。

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可视作她的代表作。

1983 年,导演吴贻弓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获得了巨大成功,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人。

本文将对小说与电影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并就改编的成功与否给予评析。

二、小说《城南旧事》的概述《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

小说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展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北京城南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英子身边各种人物的悲欢离合。

作品以真挚、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英子的小伙伴妞儿等。

三、电影《城南旧事》的概述电影《城南旧事》是由吴贻弓执导,根据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

电影主要讲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时发生的三个故事,其中包括英子与疯女人秀贞的友情,英子帮助小伙伴妞儿寻找父亲等。

电影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展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北京城南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英子身边各种人物的悲欢离合。

四、小说与电影的异同小说与电影的基本情节和故事背景相似,都以英子童稚的双眼为视角,展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北京城南地区的风土人情。

然而,在具体的人物刻画和情节处理上,小说与电影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电影中英子与疯女人秀贞的友情更为深厚,而在小说中,英子对秀贞更多的是同情。

此外,电影中英子帮助小伙伴妞儿寻找父亲的情节,在小说中并未出现。

五、改编的成功与否分析总体来说,电影《城南旧事》的改编是成功的。

电影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调整,使得作品更加紧凑和集中。

我国影片城南旧事多方面吸取和融合古典散文

我国影片城南旧事多方面吸取和融合古典散文

我国影片城南旧事多方面吸取和融合古典散文(原创版)目录1.影片《城南旧事》概述2.古典散文对影片的影响3.影片与古典散文的相同点4.影片与古典散文的不同点5.总结正文1.影片《城南旧事》概述影片《城南旧事》是一部改编自林海音同名小说的电影。

影片通过描述小女孩英子在城南度过的童年时光,展现了 20 世纪初北京市民的生活和城市风貌。

影片以其细腻的描写、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2.古典散文对影片的影响古典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韵味和内涵,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学和艺术。

影片《城南旧事》在改编过程中,多方面吸取和融合了古典散文的元素,使得影片更具有中国文化底蕴。

3.影片与古典散文的相同点首先,影片与古典散文在叙述方式上具有相似之处。

影片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进行叙述,通过“我”的眼睛,展现了英子在城南度过的童年时光。

这种叙述方式与古典散文中的“我”的视角相吻合,给人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

其次,影片与古典散文在描写手法上也有相似之处。

影片中对骆驼咀嚼的细节描写、儿童心理的细腻刻画等,都与古典散文的描写手法相似,给人一种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的感觉。

4.影片与古典散文的不同点尽管影片《城南旧事》在多方面吸取和融合了古典散文的元素,但仍有与古典散文不同的地方。

首先,影片是以影像形式呈现,而古典散文则是以文字形式呈现。

其次,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是基于林海音的小说改编的,而古典散文则多以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为题材。

5.总结总之,影片《城南旧事》在改编过程中,多方面吸取和融合了古典散文的元素,使得影片更具有中国文化底蕴。

电影世界中的文学经典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无

电影世界中的文学经典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无

电影世界中的文学经典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无无绪论单元测试1.刚诞生的时候,电影只是()的短篇。

A:几分钟 B:几小时 C:几秒 D:几十秒答案:几分钟2.电影是()世纪当之无愧的伟大艺术。

A:十八 B:二十 C:十九 D:十六答案:二十3.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电影大师()就曾经总结过,“电影越来越多地到文学和戏剧宝库中取材。

”A:罗伯特·布列松 B:安德烈·巴赞 C:吕克·戈达尔 D:贝纳克思答案:安德烈·巴赞4.()曾经说过:“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

这就是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

”A:马克思 B:普希金 C:普列汉诺夫 D:托尔斯泰答案:普列汉诺夫5.现代艺术家()曾经说过:“每门艺术都不得不通过自己特有的东西来确定非它莫属的效果。

”A:克里斯托弗 B:迪佛 C:波洛克 D:格林伯格答案:格林伯格6.文学形象与电影形象的相通之处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A:虚构性 B:图像性 C:现实性 D:隐喻性答案:虚构性;图像性;现实性7.以下对电影形象视觉表达过程描述正确的说法是()这几个方面。

A:这长出来的十分之一秒足以填满画格之间的空隙,形成类似于现场观看物象运动的视觉效果。

B:电影形象视觉表达的基础是视觉暂留的光学原理。

C:观众眼膜对物象的保持时间要比实际接触的时间长十分之一秒。

D:电影胶片的标准放映速度是每秒24个画格。

答案:这长出来的十分之一秒足以填满画格之间的空隙,形成类似于现场观看物象运动的视觉效果。

;电影形象视觉表达的基础是视觉暂留的光学原理。

;观众眼膜对物象的保持时间要比实际接触的时间长十分之一秒。

;电影胶片的标准放映速度是每秒24个画格。

8.以下对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的区别归纳正确的说法是()。

A:文学语言是诉诸想象的,而电影语言则是诉诸感官的。

B:文学语言多以时间叙述完成空间构造,而电影语言则是以空间构造带动时间叙述。

《城南旧事》:从小说到电影的“同”与“异”

《城南旧事》:从小说到电影的“同”与“异”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Novel and Movie Versions of My Memories of Old Peking 作者: 彭笑远[1]
作者机构: [1]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传播系,北京100102
出版物刊名: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38-4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城南旧事》;小说;电影;改编;相同;相异
摘要:小说《城南旧事》改编为电影《城南旧事》是成功的,这种成功来源于改编中的"同"与"异"。

"同"在于:叙述视角相同、叙述结构相仿、抒情方式与叙述节奏相似;"异"在于:情节故事的删减与人物设置的变化、人物心理与性格描写上的差异。

电影《城南旧事》的改编正是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按照电影的表现方式进行了新的再创作才取得了改编的成功。

《城南旧事》小说与电影叙事艺术比较

《城南旧事》小说与电影叙事艺术比较

作者: 李慧颖[1]
作者机构: [1]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学语文
页码: 64-65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期
主题词:�城南旧事》;小说;电影;叙事艺术
摘要:�城南旧事》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表现艺术,在叙事艺术方面具有差异性。

从叙事视角来看,小说是以儿童视角进行回忆,电影是用双重视角去追忆往事。

从叙事结构来看,小说是以散文化结构进行结构编排,电影是以串珠式结构进行结构安排。

从叙事话语来看,小说以抒情性为主,电影则以意境见长。

通过分析《城南旧事》小说和电影在叙事艺术上的不同,可以加深读者对于《城南旧事》的理解。

《城南旧事》读后感及电影《城南旧事》的区别城南旧事读后感.doc

《城南旧事》读后感及电影《城南旧事》的区别城南旧事读后感.doc

《城南旧事》读后感及电影《城南旧事》的区别_城南旧事读后感上周一,我们学习了《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它选自林海音的著名作品《城南旧事》。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篇幅不长,因此老师在第三天,也就是上周三,布置了阅读《城南旧事》的任务。

同时在第三天上午的两节连续的语文课(作文课)上,老师给全班同学播放了《城南旧事》电影版。

回家之后,我阅读了《城南旧事》,发现电影与原著相比有一些增减。

《城南旧事》共分六个部分,分别是冬阳童年骆驼队、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其中第一和第六部分内容很少,只是一前一后的总结性文字。

中间四个部分是主要内容,每个部分各讲了一段故事,每段故事都有一个中心人物。

惠安馆的中心人物是秀贞,我们看海去的中心人物是蹲在草地里的贼,兰姨娘的中心人物是兰姨娘,驴打滚儿的中心人物是宋妈。

这部小说是林海音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写的是在旧时北京城南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小说和高尔基的《童年》类似,都是通过小孩好奇的眼光来认知世界,用自己独特的看法对待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

因此她也不可能辨别一切事物的是非,比如她无法分清海和天、好人和坏人。

小说的字里行间既有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也有大量的心理描写。

没有这些心理描写,直接引出后文会让人不理解原因。

小说中的很多情节都为下文埋了伏笔。

例如在惠安馆部分中,先对妞儿的外貌进行了描写眼底下有两个泪坑,这才让林海音和秀贞相处时发现秀贞也有两个泪坑以后,结合秀贞的描述,最终发现妞儿就是秀贞失散多年的小桂子。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中更有好几个做铺垫、埋伏笔的地方。

如妈妈今早的眼睛红肿着、爸爸的夹竹桃的败落、老高的话语都为文末爸爸的花儿落了埋下伏笔。

而这些都是在电影中不能表现出来的。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把文字转变成影像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所取舍。

把几天才能阅读完的一部小说压缩成90分钟的电影,对导演的要求很高。

电影增加的是一些在原著中没有的对话,不多,主要是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南旧事》以它那清新和隽永的散文叙事镜语表现了一个时代“童年往事”般的心理路程。

在影片中,小英子是故事中的叙事人,但由于她的年幼,这就必然消解文本的深层语意欲望对象缺席的象征意味,从而也推卸了小英子的社会行为承担责任。

影片最大的魅力就是编导有意让真正的叙事人即成年后的“小英子”(也可说是吴贻弓或者林海音)与被叙述的故事拉开时空距离,使影片的叙事风格笼罩了一段惆怅、朦胧的情感色彩。

在影片开始的情景里,小英子学着骆驼咀嚼的模样,这不仅反衬了她内心的天真和童稚,更为重要的是奠定了她在影片中的叙事视点。

全片大多数镜头是以小英子的低视角的主观镜头拍摄的,这样,随着小英子那纯真目光的追溯,“一切都离我而去”的伤怀情绪显得尤为真切,同时也显得更加凄婉和痛楚。

从影片的内容上看,故事中所讲述的人物命运可以说是相当凄惨的,但语调还是相当温婉。

如秀贞发疯了,是因为与她相好的大学生从事地下革命活动被警察抓走,生死不明。

导演是用秀贞那哀伤的画外音讲出来的,镜头在当年曾居住过这对恋人的房屋内缓缓地移动,那朱红的被剥落的墙壁和窗户仿佛烙下了他俩情感的印迹。

这些都为影片提供了丰富的视听想象空间,使观众沉浸在一种特定的情绪之中。

秀贞与那大学生的自由恋爱为宗族礼法不能容忍,私生的孩子却作为耻辱扔到齐化门,直至母女俩相见后去火车站,以至最终惨死于火车巨轮之下,似乎是那个社会给她们安排的必然归宿。

影片为了表现这一悲惨的人物命运,精心拍摄了雨夜送别的场面,让火车烟囱冒出的白烟吞没了整个大远景的镜头画面,大雨中,给母女俩送行的小英子晕倒了。

画外传来买报声的叫喊:瞧一瞧,母女俩被火车压死了。

导演在这里没有让小英子幼小的心灵承受太多的打击,也不想让她纯净的眼睛蒙上太厚的灰尘,一切沉重的精神浩劫都推到了幕后,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相反,在表现年幼的妞儿和小英子相互关爱和体贴上,导演却有意依仗各种视听形象的延续和积累,来渲染内心情感氛围的弥漫和扩散。

通过四次拍摄藤箱里的小油鸡和荡秋千的镜语抒写,刻画了她俩内心的童真纯朴、伤感失意、离愁别恨,以及辛酸孤独的种种情愫,这种情感一直贯穿在影片那舒缓而又沉静的节奏感中。

正因为如此,小英子离别时的愁绪叠化在《骊歌》的旋律中,想恋着那荡悠悠的秋千,想恋着那毛茸茸的小鸡。

在她那回瞻留恋的目光里,辗转出一种沉重的叹息,滋生出一种纤美而又忧伤的诗意,正如影片中那屋檐下的夜雨,荡涤成水圈,成涟漪般的弥散开来。

如果说影片的上半段落,小英子还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她感受到的那些残酷的现实只是新奇,那么到了下半段从小英子在病床上苏醒开始,却是一场梦魇的逃脱和突围。

从这以后,小英子开始成熟起来了,她也逐渐领会到了世间的复杂与苦楚。

世界对于天真纯朴的小英子来讲。

本应象海跟天那般绚丽多彩。

在影片中两次出现吟诵《我们看海去》的片断就鲜明地寄予导演的这一主观愿望。

在荒草园里,小英子遭遇了和蔼而又憨厚的小偷。

萦绕在他俩头顶上的乌鸦的嘶鸣和聒噪声似乎就昭示着一种宿命的悲剧氛围。

从小英子和小偷的几次交谈中,我们知道小偷是好人,社会现实却逼良为盗。

传统的文化教养和不堪负荷的生活压力导致了他精神和行为的双重分裂,使他在偷盗别人钱财的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苦难。

可在小英子那纯洁善良的目光背后,她不经意间又害了小偷。

她把一尊小佛像(这可喻指小偷寻求出路的内心需要)送给了一个摇拨浪鼓的便衣警察,却成了小偷被抓的一个依据。

在小英子含着泪花的眼里,又一个朋友离她而去了。

在她还来不及忏悔的心灵里,又抹上了一道情感的伤痕。

正为著名诗人北岛在《触电》中写的那样: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握手/一声惨叫我的手被烫伤/留下了烙印。

当善良的小英子内心逐渐浸染着人生的苦楚和忧伤时,她的家庭也遭到了接二连三的不幸。

先是小英子的爸爸平静地离去,化作台湾墓地里的一方石碑。

而她父亲的墓地里六次红叶叠化的镜头,无疑将影片贯穿的离别主题推向了高潮,接着宋妈告别了小英子一家,骑上丈夫牵来的小毛驴儿回家乡去了,留给这位善良女人的是失去儿女的落寞与孤独。

这时的小英子趴在马车后坐上,含着泪花无限依恋地挥别了她童年时的生活家园和精神巢穴。

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影片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

缠绕在影片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影片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但这又不尽然,因为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城南旧事”已经不可能是原来的事情了。

她有着小英子童年往事的烙印,但更多的是吴贻弓或者林海音想象中的“城南旧事”,是他们记忆中挥散不去的一瓣瓣心香,是他们情感深处发酵过的一坛陈年老酒,所以他们用自己的心滋润着孕育着那段“城南旧事”。

他们所描述的那个“大时代的小故事”,不再是以痛心疾首的忏悔意识来追忆,而是以一种豁达从容的祥和心态来体味。

所以影片中许多的生活细节都洋溢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都保存了一份难得的温馨:象学校的阵阵钟声和孩子们的阵阵歌声,还有那辘轳井,那水车,以及在烈日下吐着舌头的狗和那条幽静而蝉声如雨的小巷……经过他们的艺术渲染和升华便有了生命。

当我们随着影片中的人物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各自命运时,你会惊喜地发现:随着“一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影,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长篇小说,也可视作她的代表作。

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乐的一家。

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城南旧事》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八十年代还被搬上银幕,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人。

它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

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半个多世纪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

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
这一切都让英子感到新奇,为之着迷。

会馆门前的疯女子、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妈、沉疴染身而终眠地下的慈父……他们都曾和英子玩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

为何人世这般凄苦?不谙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却又不得其解。

50多年过去,如今远离北京的游子,对这一切依然情意缱绻。

那一缕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记忆里,永不消退,也深深地打动着我。

读《城南旧事》,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因为她不刻意表达什么,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说它自己。

那样地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样地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地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心
电影只是选举了几个典型的事例来写,而图书则是用文字写出了作者的感受以及在字里行间,都透漏出一种哀伤的感情基调,如《爸爸的花儿落了》,前后呼应,在现实中穿插会议,并且有很多句子都在暗示爸爸将要离开人世,生命之花要凋落。

两种方法都是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书上是特写感受,而电影,则是特写英子的脸部表情还有她那双乌黑透亮的眼睛,通过英子的眼睛,让我们知道,英子什么都懂,如对待“蹲在草地里的人”英子知道那个人是小偷,但却并没有去鄙视他,而是一视同仁,还有那个疯粮,是她的邻居,英子并没有因为她是疯子而鄙视她,同样,英子对她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不顾家人的劝阻去帮助她的邻居找回小桂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