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刘三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说《刘三姐》
夏敏
刘三姐的故事,从唐代流传至今,己有千余年的历史了,解放后,也经历了数十个风雨春秋,至今仍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群众文化生活十分关心和重视,当肖甘牛老师于1955年夏,把在宜山县(今宜州市)听到的刘三姐故事传说,整理成《歌仙刘三姐》,稿投向全国发行的《新观察》杂志后,很快得到了发表。
次年8月,当时的宜山地委、宜山专署机关报《宜山农民报》,又发表了宜山文化馆周伟、罗茂坤和民间老艺人吴老年用山歌形式撰写的《歌仙刘三姐》。
从此,“刘三姐”故事受到了世人之瞩目。
随之有人把它编成戏剧进行演唱,1959年8月底9月初,《广西日报》分5期刊登了柳州市创作的《刘三姐》剧木(第三方案),之后,广西各地先后掀起了大演大唱《刘三姐》高潮。
为弘扬民族文化,1960年4月中旬,广西全区举行了《刘三姐》文艺会演,演出各种形式的《刘三姐》。
据《广西日报》公布的统计数,全区演出各种文艺形式《刘三姐》的专业和业余文艺单位达到1009个,演、职员人数为5800余人,观众达1200万人次,形成了人人争看、个个传唱的空前盛况。
1960年间,长春电影制片厂又把《刘三姐》拍成电影,向全国发行,新加坡等一此东南亚国家先后购进此片进行放映。
《刘三姐》不仅名扬全国,而且饮誉海内外。
“刘三姐”故乡在哪里?
刘三姐故事出名以后,人们很自然的谈及其故乡问题。
对此,大家众说纷纭,或说是歌迷的化身,或说在各自的一处,《广西侨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还发表过两篇各不相同的论述文章。
翻开旧宜山县志(卷二)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刘三太(当地壮语),相传唐时下枧村越女(越,为壮族的旧称),性爱唱歌。
其兄恶之,与登近河崖砍柴,三太身在崖外手攀一藤,其兄将藤砍断三太落水……
今其落水崖高数百尺,上有木扁担斜插崖外,木匣悬于崖旁,人不能到,亦数百年不朽”。
至于“刘三姐”在民间的故事传说则更多了,其中有这样一首山歌:“山高不过多灵山,水深不过眉目潭;唱歌不过刘三姐,打鱼不过李十三”。
有鉴于以上两点,所以,普遍地认为宜山就是刘三姐故乡。
在《刘三姐》第三方案剧本中,刘二的唱词就是:“罗城逃到宜州地,租人田地度光阴。
”在电影《刘三姐》中,亦有“是从宜山来那个刘三姐吗”之句。
更为主要的是,在广西诸多书报中,例如《广西名胜纪游》、《广西风物志》,以及具有权威性的《广西市县概况》等书刊,还有《广西日报》、《广西科技报》、《南宁日报》、《柳州日报》、《河池日报》乃至《深圳特区报》等,均一致认定:宜山(今宜州市)就是刘三姐的故乡!
《刘三姐》剧本是谁最先创作?
在多种《刘三姐》剧本中,是谁最早创作?据悉是宜山中学的邓昌龄老师所为,他于1954年即写了彩调剧《刘三姐》,只是没有上演,故鲜为人知。
另从报刊上进一步得到证实,如1988年3月15日的《广西广播电视报》和1988年9月出版的《广西之最》一书,均提到最早创作《刘三姐》剧本的是邓昌龄。
《刘三姐》先上哪台?
在广西,戏剧界中有桂剧、壮剧、彩调剧、粤剧以及木偶剧等,《刘三姐》究竟先上哪家台呢?据《河池日报》1987年6月8日的报道,“三姐”先上的是宜山桂剧团舞台。
1957年5月,宜山桂剧团根据作家肖甘牛提供的《刘三姐》故事情节,以及黄文祥、民歌手兰二娘提供的生活素材,该团谭瑞光、阳鹏飞、龚瑞珍、刘燕君等,采用搭桥式的办法,先拉出个框架,然后由韦相杰执笔,整理成五场桂剧。
为解决桂剧唱腔不便对歌问题,便采用桂林山歌来对唱。
经过紧张的排练,便在当年的9月,桂剧《刘三姐》破大荒地登上了宜山桂剧团舞台。
宜山文艺代表团红极一时
1959年上半年,柳州市为向建国10周年献礼,其中该市彩调团上演了彩调剧《刘三姐》,演出获得成功。
当时宜山县委领导意识到这是一出好戏,于是决定宜山也要上演《刘三姐》,对此,县委第一书记韦勋尤下了很大功夫。
组织上,在文化馆原文艺辅导队的基础上,由20人增至40人,并宣布成立宜山文艺代表团,团长刘自楚、副团长罗茂坤。
作为“刘三姐”故乡的文艺工作者,大家干劲十足,经过半个月的紧张排练,终于在当年9月17日(农历八月十五)进行了首场演出,也很受观众好评与喜爱,故连演了15场之多。
同年11月中旬,该团应百色地委的邀请,专程为其四级干部会及百色观众演出,此行一共演出了13场。
当该团从百色返宜,途经南宁时,还向自治区领导和南宁观众作了8场汇报和演出,其中区人民政府主席韦国清以及到广西工作的张云逸大将,在观看演出结束后,和演员们一同合了影;《广西日报》还于1959年12月5日,以“彩调《刘三姐》叶绿花红——宜山文艺代表团南宁演出极受欢迎”为题发表通讯报道,这一切均给演职员们很大的鼓舞。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宁演出期间,广西的戏剧界、文学界、音乐美术界,以及《广西日报》等,借此机会,先后分别召开了座谈会。
当时在南宁召开的区地县管工业的书记和三级妇联主任会,也分别召开了座谈会,会上大家盛赞此次演出的成功,同时也提了好些意见和建议。
《广西日报》在12月上旬,先后刊登了30
多位与会者的发言摘要。
同年12月下旬,该文艺代表团又应邀到梧州去演出。
1960年元月,柳州专区举行《刘三姐》文艺会演,参演的有20个文艺团体,宜山县荣获第一名。
该文艺代表团成立时间不长,但其活动范围之广,观众之多,反响之大,以及所获的殊荣,都是宜山文艺界前所未有的,可算是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刘三姐》的苦与甜
在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各方面蒙受了巨大的冲击和损失。
这期间以电影《刘三姐》为代表的文艺作品亦难以幸免,不断地受到口诛笔伐。
《广西日报》在大批判期间,发表了“动员起来,打一场批判大毒草《刘三姐》的人民战争”和“彻底批判大毒草《刘三姐》”的通栏大标题及不少批判文章,其主要论点是,只讲唱山歌、不讲武装斗争,宣扬
了阶级斗争熄灭论。
例如宜山县革命委员会通讯报道组和河池地区革命委员会通讯报道组,于1970年8月10日,联合以“决不许‘刘三姐’歪曲阶级斗争历史”为题,发表了长篇批判文章。
此外,有些相关人员还受到了株连,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自党中央领导粉碎了“四人帮”以后,拨乱反正,逐步清除了极“左”思潮,人们自发地欢呼:“打倒‘四人帮’,文艺得解放!”从此《刘三姐》苦尽甜来,广西一些文艺团体先后又重新排演《刘三姐》,观众们又有机会重睹《刘三姐》的风采。
为了创新,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于1996年冬及1997年春,在“刘三姐”故乡——宜州市,又拍了《刘三姐》15集电视剧,1998年2月己在宜州试播,相信不久定会和全国观众见而!
千百年来,刘三姐从民间传说,到登上大雅之堂,乃至电影银幕和电视荧屏,充分地说明了“刘三姐”故事深受世人之敬仰。
文艺界创作的《刘三姐》,实践证明,不愧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同时,亦是广西文史上很值得重抹的一笔。
文史春秋2003年07期44-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