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绪论第一次课[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神经病学-绪论PPT教学课件

神经病学-绪论PPT教学课件

2021/01/21
11
一、意识障碍
1、意识 2、意识的内容 3、意识的结构 4、意识障碍
2021/01/21
12
意识
consciousness
意识是指大脑的觉醒程度,是 机体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 解的功能,并通过人们的语言、躯 体运动和行为等表达出来。
2021/01/21
13
意识的内容
2021/01/21
8
五、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终点:
3 、无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
1) 恶性肿瘤
2) 神经变性病:Alzheimer病
运动神经元病
脊髓空洞征
3)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Friedreich共济失调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腓骨肌萎缩征
4) 朊蛋白病
5) AIDS/HIV所致神经系统损害
2021/01/21
(1)病变:为脑干上部或丘脑的网状激活系统及前 额叶—边缘系统损害所致,而大脑半球及其传出 通路无改变。
(2)临床表现:少见①可有无目的睁眼或闭眼球运动, 能注意检查者及周围的人,貌似觉醒,但缄默不 语。 ②不能言语,不能活动,大小便失禁。③伴 有自主神经症状。
(3)检查:对刺激无反应,四肢不能活动,肌肉松弛, 无锥体束征。
16
二、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1、伴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1)嗜睡 2)昏睡 3)昏迷
2、伴意识内容改变的意识障碍 1) 意识模糊 2) 谵妄状态
3 、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1) 去皮层综和症 2)无动性缄默 3) 脑死亡
2021/01/21
17
伴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1)嗜睡:Somnolent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 处于睡眠状态。患者能被叫醒,醒后基本正 确地交谈,尚能配合检查,刺激停止后即入 睡。精神萎靡,动作减少。

神经病学总论--绪论 ppt课件

神经病学总论--绪论 ppt课件
枢出现功能亢进. • 联断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急性严重病
变,引起在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 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暂时丧失。
绪论
诊断步骤
定位诊断
病史和体格检查,特别 神经系统体检。 神经解剖生理知识分析,确定病变解剖部位。
定性诊断
起病方式,演变过程,个人史和家族史,临床检查 资料,-病因病理诊断.
根据定位选择某些实验室或辅助检查。
绪论
神经系统损害的 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损害的 定位诊断
Case analysis
A 62-year-old man with a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suddenly awakens with weakness of the right face ,arm and leg. on examination ,he has moderate weakness of the right face ,arm and leg associated with brisk reflexes on the right and a right extensor plantar response.
真性球麻痹 延髓双侧运动核或及其纤 维 多为首次发病 咽反射 下颌反射 阴性
假性球麻痹 双侧皮质或皮质脑干束
多发并不同一侧 咽反射 下颌反射 阳性
XII Hypoglossal
Protrude tongue – Push through cheek – to test strength
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
本质和病因完全不同的 两组症侯群
真性球麻痹 假性球麻痹 临床表现 两者容易混淆
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鉴别
病变部位
病史 生理性脑 干反射 病理性脑 干反射

《神经病学讲课》ppt课件

《神经病学讲课》ppt课件

神经病学 Neurology
• 是研究CNS、PNS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预后和预防 的一门临床医学门类
是神经科学(Neuroscience)的一 部分。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
中枢神经系统(CNS)----脑、脊髓周 围神经系统(PNS)----脑神经、脊神 经
半h 来医院时曾呕吐一次,Bp180/120mmHg,患者示意左侧头痛,检查发 现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上下肢肌力均为2级,右偏身感觉障碍。 • 此患可能是左基底节区出血。
定性诊断应注意的问题
• 一老年病人,患糖尿病及脑动脉硬化多年,无高血压病史,午睡后发现右 半身麻木,手及上肢轻度无力,晚饭后家人发现症状加重,遂在附近社区 医院静脉滴注血管扩张药,翌日晨起发现讲话不清,偏瘫进一步加重而来 住院。检查: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2~3级,右侧 Babinski征(+),右偏身感觉障碍。
②用神经解剖学及生理学知识对临床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确定病变的部位-定位诊断。
③根据起病方式、疾病进展过程、个人史、家族史及临床资料,分析筛选可 能病因,确定病变的性质--病因诊断或定性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准则
1. 首先,明确神经系统病损的水平 中枢性(脑、脊髓),周围性(周围神经 或肌肉),其他系统疾病并发症。
• ③播散性:侵犯脑、周围神经或肌肉等两侧对称的结构,如代谢性及中毒性脑 病、多发性神经病、周期性瘫痪等。
• ④系统性:病变选择性损害某些功能系统或传导束,如运动神经元病、亚急性 联合变性。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准则
• 3. 定位诊断通常要遵循一元论原则 尽量用一个局限性的病灶来解释患者的全部临床表现,如果不合理而无 法解释,再考虑多灶性或弥散性病变的可能。

神经病学绪论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神经病学绪论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神经病学绪论
主讲:XX XX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
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 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开始上课!
神经病学 Neurology
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周 围 神 经 系 统 (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 及 骨 骼 肌 疾 病
(muscular diseases)的病因、发病机制、临
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
学科。
神经病学:最具发展前景的学科
解剖复杂、生理功能疑问众多
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 死亡率、致残率高
仅脑血管病发病率、 死亡率、致残率以及住院费用 居各项疾病前列,我国0亿元.
研究手段及方法日新月异 相关基础科学发展迅猛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神经病学
neurology
神经眼科学 神经耳科学 神经心理学 神经内分泌学 神经肿瘤学 神经影像学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Anatomy 解剖学 Developmental biology 发育生物学 Biophysics 生物物理学 Pharmacology 药理学 Cell biology 细胞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分子生物学 Computer science 计算机科学 Psychology 心理学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
全面的相关知识 逻辑的思维方式 规范的检查手段 严谨的工作态度 全面的病史询问 系统的体格检查 准确的辅助诊断
美国把20世纪九十年代定为“脑的十 年”。 1997 年 19 个国家参与的“人类脑 计划”在美国正式启动。2001年9月,中 国正式成为参与“人类脑计划”的第 20 个国家。 诺贝尔奖多次授予神经科学家。

神经病学总论PPT

神经病学总论PPT

早期正常,晚 早期迅速减
期减退
退
晚期盲点扩大, 向心性视野
周边缺损
缩小
假性视乳 HP眼底改变 头水肿
正常 常不受影响
正常
不定
眼底 视乳头隆起 〉2个屈光度
视网膜血管 V淤血
出血
可见点片状
〈2个 A、V充血
少见
〈2个 血管充盈

可达3-6个 A硬化改变 多且广泛
二、视乳头异常
2、视神经萎缩
➢ 表现为视力减退或消失,瞳孔扩大,光反射减退 或消失。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魏伯实验 (Weber)
居中
偏向患侧
偏向健侧
许瓦巴赫试验 正常 (Schwabach)
(二)核性损害
1. 感觉核:脊束核损害表现为洋葱皮样、分离性感觉障碍 2. 运动核:咀嚼肌麻痹,肌萎缩
第五节 面神经
一、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 为混合神经,主要成分为运动神经,次要成分为 中间神经,含有内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感觉和 躯体感觉
1.运动纤维:行程,分布,中枢支配 2.感觉纤维:味觉;一般躯体感觉 3.副交感神经纤维
➢缩瞳和会聚不一定同时受累 ➢会聚不能见于帕金森病及中脑病变 ➢缩瞳反应丧失见于白喉(损伤睫状神经经节)或累及中脑的 炎症
4、特 殊 瞳 孔
(1)阿罗瞳孔
➢ 表现两侧瞳孔较小,大小不等,边缘不整,光反射消失而 调节反射存在
➢ 由顶盖前区的光反射径路受损所致,见于神经梅毒、偶见 MS或带状疱疹
(2)艾迪瞳孔
累,以动眼神经多见,常为不完全性,瞳孔回避)
❖ ①动眼神经麻痹:略 ❖ ②滑车神经麻痹:略 ❖ ③外展神经麻痹:略 ➢ 三对神经合并麻痹:略。常见于海绵窦血栓或

神经病学总论 ppt课件

神经病学总论 ppt课件

高级中枢受损
中枢急性严重病变
下 级 中 枢 功 导致与之功能相关
能亢进(锥体束): 的远隔部位神经功
肌张力高
能抑制:
腱反射亢进
,病变水平
病理反射(+) 以下迟缓性瘫,即
脊髓休克
7
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3)—临床表现的多变性
1 各种原因的
颅内压高
突然脑疝死亡
2 重症肌无力
神经病学总论
神经病学总论
(第一章绪论)
2
神经病学
“神经病”不是“精神病”(大脑功能紊乱导致 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障碍)
是研究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和骨 骼肌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由内科学发展而来
主要研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研究
3
解剖+临床症状和体征 辅助检查
病史特点 定位 血管病变、感染、肿瘤、外伤、变性、中毒
遗传、自身免疫、先天发育等
17
刺激症状
释放症状
休克症状
神经结构损害 正 常功能缺失: 优 势 半 球 侧 梗 塞 出现失语、对侧偏 瘫和感觉障碍 面 神 经 炎 出 现 同 侧面肌瘫痪 脊 髓 横 贯 性 损 害 导致病变平面以下 运动、感觉和尿便 功能障碍
神经组织受激惹 过度兴奋:
大 脑 皮 层 运 动 区:癫痫发作 感 觉 神 经 根 : 疼痛
危象
呼吸肌麻痹
3
肌萎缩侧索硬化:
早 期 : 肌 肉 萎 缩 和锥体束征 病 情 进 展 , 肌 肉 萎缩的加重,锥体 束损害体征可以被 下运动神经元的受 累掩盖
8
密切观察体征的变化!
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4)— 疾病的难治性

《神经病学总论一二》PPT课件

《神经病学总论一二》PPT课件

感觉障碍-解剖学基础
不同点
传导径路不同是分离性感觉障碍 (痛温觉受损, 触觉保留)的基础
深感觉\精细触觉纤维自后根神经节发出, 在同 侧后索上行, 至薄束核\楔束核
后角细胞司痛温觉, 发出纤维交叉至对侧脊髓 丘脑束上行
髓内感觉传导束的排列(图2-15)
➢ 脊髓丘脑束自外向内骶\腰\胸\颈(SLTC)排列 ➢ 薄束\楔束自外向内颈\胸\腰\骶(CTLS)排列
第十节 躯体感觉障碍 Disorders of Somatic Sensation
感觉障碍-概念
感觉-作用于各感受器的
各种形式刺激 在人脑中反映
1. 一般感觉 ❖ 浅感觉(痛\温\触觉)
来自皮肤\粘膜 ❖ 深感觉
(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 来自肌肉\肌腱\骨膜&关节 ❖ 皮质感觉 (复合感觉:实体觉\图形觉\ 两点辨别觉\定位觉\重量觉 1. 特殊感觉--视\听\嗅\味
支配一片皮肤感觉 (31个皮节) ➢ 每个皮节均由3个后根重叠 支配--三根定律(图2-17) ➢ 脊髓损伤上界比查体平面 高1(–1)
节段性感觉支配
乳头平面 脐平面 腹股沟平面 上肢桡侧 上肢尺侧 股前 小腿前面 小腿及股后 肛周、鞍区
胸4 胸10 胸12 颈5-7 颈8-胸2 腰1-3 腰4-5 骶1-2 骶3-5
感觉障碍-解剖学基础
颈\腰&骶部脊神经前支 形成颈丛\腰丛&骶丛
节段性支配关系有助于定位诊断 周围神经(体表分布与脊髓的 节段性分布不同)图2-18, 2-19
感觉障碍-症状分类
抑制症状
完全性感觉缺失(e.g, polyneuropathy) 分离性感觉障碍 (e.g, syringomyelia)

神经病学绪论症状定位诊断课件新PPT课件

神经病学绪论症状定位诊断课件新PPT课件

❖脑部病变导致的失语症可表现为自发谈话、
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等六种基本障
碍。
-
25
失语症的分类
❖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共同特点-复述均有障碍; 包括: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传导性失语。
❖经皮质性失语:(transcortical aphasia)又称为分水岭区失 语综合征,共同特点-复述相对保留;包括:经皮质运动
■ 闭锁综合征(looked-in syndrome)
表现为四肢及桥脑以下颅神经麻痹,仅能以眼 球运动示意于周围环境建立联系。看似昏迷, 实为清醒,桥脑腹侧病变所致。

-
21
脑死亡
■◐全脑所有功能不可逆 性的丧失、终止。
■◐在高碳酸血症足以引 起呼吸驱动的情况下 仍无自主呼吸。
■◐存在心血管的自发孤
经遗传性疾病、阮蛋白病、AIDS导致的
神经系统损害。
-
6
大脑各叶功能
前额叶 - 负责思维、计划,与个体的需求和情 感相关。
顶叶 - 响应疼痛、触摸、品尝、温度、压力的 感觉,该区域也与数学和逻辑相关。
颞叶 - 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 枕叶 - 负责处理视觉信息。 边缘系统 - 与记忆有关,在行为方面与情感有
性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完全性失语( global aphasia) ❖命名性失语(anomic aphasia)
❖皮质下失语综合征(subcortical aphasia syndrome)包括丘
脑性失语、底节性失语
-
26
❖Broca失语:非流利性失语,口语表达障碍最突出, 病变部位为优势半球Broca 区(额下回后部)及相应 皮质下、脑室周围白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病因:缺氧性脑病、大脑皮质广泛损害的脑血管病及 外伤等。
二、无动性缄默症(akinetic mutism)
• 1、临床表现:患者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四肢不能活动,也 可呈不典型去脑强直状态,可有无目的睁眼或闭眼运动,睡 眠-觉醒周期可保留或有改变,如呈睡眠过度状态。伴有自 主神经功能紊乱,如体温高、心跳或呼吸节律不规则、多汗 、皮脂腺分泌旺盛、尿便潴留或失禁等,肌肉松弛,无锥体 束征。


意识反应:包括清醒、嗜睡、昏睡、
意识模糊。
昏迷:
意识内容变化为主的意识障碍
模糊(confusion)状态:
病人被唤醒后,反应淡漠,在回答下列三个问题中至少有一 个错误:1)你叫什么名字? 2)你在什么地方? 3)现在 是哪年哪月?
谵妄(delirium)状态
以兴奋症状为主的急性脑功能障碍,有认知、注意 、定向、记忆功能受损,可有冲动及攻击行为。
昏迷的临床思维方法
意识障碍
脑代谢性疾病
颅内结构受到损害的疾病
(如药物过量、颅内感染)(中风、颅内血肿)
Glasgow昏迷量表
睁眼反应
自动睁眼
计分
言语反应
4 回答准确
呼唤睁眼
3 回答有错误
刺痛睁眼
2 答非所问
不睁眼
1 只能发声
不能言语
计分
运动反应
计分
5 按吩咐动作
6
4 刺痛能定位
5
3 刺痛时躲避
4
脑电图(EEG) 脑电地形图(BAEM) 诱发电位(EP) 神经传导速度(NCV) 经颅多普勒(TCD)
神经系统疾病
常见症状
➢ 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 ➢ 视觉障碍和眼球活动障碍 ➢ 旋晕和听觉障碍 ➢ 晕厥和痫性发作
➢ 意识障碍 ➢ 感觉障碍 ➢ 瘫痪 ➢ 不自主动作 ➢ 共济失调
第一部分:意识障碍
(3)昏迷(coma):不能唤醒。
1) 浅昏迷:强刺激有反应。抑制达皮层水平。
2) 中昏迷:抑制达皮层下水平。
3) 深昏迷:反射消失,生命体征改变。
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达脑干水平。
首先,唤醒病人!逐步增加刺激的强度:叫喊、摇动、强痛刺激。
有意识反应吗?至少表现有下列四项功能之一:言
语应答、眼球的定向运动、遵嘱运动、以及躲避疼痛。
醒状昏迷
一、去皮层综合症(apallic syndrome):
• 1、临床表现:患者能无意识地睁眼闭眼,光反射、角膜 反射存在,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无自发性言语 及有目的 动作,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姿势(去皮层强直状态), 可有病理征。因中脑及桥脑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未受损,故 可保持觉醒-睡眠周期,可有无意识咀嚼和吞咽动作。
• 2、病因:为脑干上部或或丘脑的网状激活系统及前额叶-边 缘系统损害所致。
三、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
• 1、临床表现:患者几乎全部运动功能丧失(四肢和 桥脑及其以下脑神经均瘫痪),患者不能言语、不 能吞咽、不能活动,但意识清醒并能以睁闭眼或眼 球的上下活动与周围建立联系。
神经病学绪论第一 次课
神经系统症状
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四组
• 1.缺损症状:神经组织受损而使正常神经功能减弱或缺失, 如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失语等;
• 2.剌激症状:神经结构受激惹后产生的过度兴奋症状,如大 脑皮层受剌激产生的各型癫痫、腰椎间盘脱出剌激相应的神 经根而出现的坐骨神经痛等;
3.释放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使其对低级中枢神经的 控制减弱而出现的症状,如锥体束征、肌张力的增高、腱反 射的亢进等; 4.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急性局部性严重病变,引起 与之功能相关的远离部位的神经功能短暂缺失,如急性脑出 血时的急性期时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咸低或消失、病理反射 阴性的脑休克;脊髓急性损伤而出现的脊髓休克。
语言功能区 主要有四个
语言运动中枢 书写中枢 语言感觉中枢 阅读中枢
位于额下回后部 位于额中回后部 位于颞上回后部 位于顶叶角回
分类
根据失语症临床特点及病灶部位进行分类
觉醒程度变化的意识障碍(Consciousness)
• 机体处于唤醒状态,至少表现有下列四项功能之一:
! Hello
抬手
言语应答 眼球的定向运动 遵嘱运动
去除疼痛
(1)嗜睡(somnolence):持续倦睡状态,可唤醒,

现有反应的延迟。 。
(2)昏睡(stupor):熟睡状态,痛刺激/高喊可唤醒 ,简单答话。
2 刺痛时肢体屈曲 3
1 刺痛时肢体伸直 2
无运动
1
轻度:13-15 中度:9-12 重度:4-8 脑死亡:3
第二部分 失 语 症
sphasia
失语与构音障碍
➢ 构音障碍(dysarthria)
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的病变,造成发音器官肌无力及运动 不协调所致
➢ 失语症 (sphasia)
由于脑损害所致的语言交流能力障碍
• 2、病因:多见于脑血管病等引起的桥脑基底部病变 ,损害双侧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
脑死亡(brain)
临床表现:1、过度昏迷:病人对外界环境刺激如口语 或疼痛毫无反应,无任何自发性运动;2、自主呼吸 停止,须用呼吸机维持换气;3、光反射消失及瞳孔 散大固定、角膜反射消失、玩具头试验眼球无运动、 眼前庭反射消失、咽反射等五项重要的脑干反射障碍 ,持续时间至少12小时;4、脑电图呈一条直线,对 任何刺激无反应,至少维持30分钟;脑干听觉诱发电 位引不出波形;5、腱反射、腹壁反射及颈以下对疼 痛刺激反应可消失,也可存在;6、须除外药物中毒 、低温和内分泌代谢等。有去大脑或去皮层强直发作 说明脑干仍有功能,不能诊断为脑死亡。
意识的概念
机体感受到自身和环境的存在、并用语言和行为
作出适宜表达(反应)的一种功能。
意识形成的假设:





上 行

状 激
丘脑
密 切
活 系
脑干网状结构
相统

意识内容与大脑皮层有关
放射致大脑皮层
ARAS
ARAS





上 行

状 激
丘脑
密 切
活 系
脑干网状结构



意识内容与大脑皮层有关
放射致大脑皮层
神经疾病的诊断步骤
资料收集 详细了解病史、体格检查
定位诊断 用神经解剖生理知识来分析体检所 得的阳性体征,初步确定病变的部位
定性诊断 根据病史、起病方式、病程、伴发 症状来判断疾病的性质
特殊的辅助检查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核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