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计算机图形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集下载

专业详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学士)

专业详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学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学士)一、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2)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4)了解学科的知识结构、典型技术、核心概念和基本工作流程;(5)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编程和应用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获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

二、专业课程设置1、专业基础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离散数学△、微机原理及应用△、接口技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原理△。

2、专业课编译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

3、专业选修课文献检索、专业外语、VC++语言、VB语言、VF语言、TAVA语言、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控制技术、图像处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UNIX、信息理论与编码、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模式识别、数字逻辑。

三、专业实践教学内容金工实习、计算机操作实习、电子工艺实习、外语强化训练、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实习、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四、研究生专业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等。

五、与高中科目的相关程度语文C、数学A、英语A、物理B、化学D、生物E、计算机A、政治E、历史E、地理E、美术D、音乐D。

六、就业与薪酬1、就业范围国家各行政管理部门、各类科研院所、大中专学校、各类企事业单位等,就业面极广。

关于计算机图形学的期末论文

关于计算机图形学的期末论文

关于计算机图形学的期末论文计算机图形属于一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图形学是一种使用数学算法把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格形式的科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计算机图形学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计算机图形学的论文篇一:《关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及应用探究》【摘要】计算机图形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计算机艺术、计算机动画、自然景物仿真、图形实时绘制的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成就。

图形学发展速度很快,并且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本文就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及应用研究探讨,希望能帮助有所需要的人。

【关键词】计算机图形学;发展状况;应用什么是计算机图形学?简单地说,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图形、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计算、处理和显示的相关原理与算法。

计算机图形学又称CG,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是如何在计算机环境下生成图形、处理图形、显示生成图形的一门学科,其基本构成是逐步实现对图形的处理和设计工作。

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内容极其繁多,如曲线曲面建模、图像制作指标、人机交换系统、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风景渲染、电子动画、图形交换技术、真实感图形显示算法、虚拟现实、图形硬件等。

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计算机科学中最为活跃的分支之一,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在介绍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发展历史、应用和图形学前沿的方向。

一、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史20世纪50年代,第一台拥有图形显示技术的计算机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诞生,该显示器只能显示一些简单的图形。

在50年代,只有电子管计算机,用机器语言编程,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为这些计算机配置的图形设备仅具有输出功能。

1962年,MIT林肯实验室的I-van.E.Sutherland发表一篇博士论文,他在论文中首次使用了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Graphics”这个术语,确定了计算机交互图形学作为一个崭新的科学分支的独立地位。

到20世纪70年代,光栅图形学迅速发展,区域填充、裁剪、消隐等基本图形的概念及其相应算法纷纷诞生,使得图形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第2版)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第2版)

图书前言
本书是在2005版《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是根据作者在清华大学多年教学实践,并参考了国内外最新的相关教材和部分最 新的研究成果编写而成。第2版教材主要修订了以下内容: 1.增加了第1章的1.5节,介绍清华大学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 2.增加了第3章的3.9节,介绍格表示、简化与细分。 3.增加了第4章的4.1节,介绍图形绘制的基本概念和流程,提高本章整体上的可读性。 4.将第4章4.8节层次细节的内容移入第3章的3.9节,增加有关景物模拟的内容。 5.删除第5章VRML的内容,改写Open GL的内容,增加一些常见的功能,并给出更多的示例。 本教程第1版出版4年来,被国内一大批高等院校采用,相关的老师、同学及读者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在 此表示衷心感谢。徐昆、来煜坤参与了第2版教材的修订,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谢。
序言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已经出版发行了近30种,包括计算机专业的基础数学、专业技术基础和专业等课程 的教材,覆盖了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主要教学内容。这是一批至今发行数量很大并赢得广大读者赞誉 的书籍,是近年来出版的大学计算机教材中影响比较大的一批精品。
本系列教材的作者都是我熟悉的教授与同事,他们长期在第一线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是一批很受大学 生和研究生欢迎的任课教师。编写高质量的大学(研究生)计算机教材,不仅需要作者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 研实践,还需要对相关领域科技发展前沿的正确把握和了解。正因为本系列教材的作者们具备了这些条件,才有 了这批高质量优秀教材的出版。可以说,教材是他们长期辛勤工作的结晶。本系列教材出版发行以来,从其发行 的数量、读者的反映、已经获得的许多国家级与省部级的奖励,以及在各个高等院校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上,都 可以看出本系列教材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与效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培养方案整理与课程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培养方案整理与课程简介;
概率统计方向(12 credits)
大三上学期:数理统计 大三下学期:回归分析、应用随机过程
1
二、专业方向课程(数院各方向的选修课程,8 credits)
修读任一方向的学生,需要从对应计划选修课程中修读至少 8 学分
基础数学(8/25 credits)
夏季学期:纯粹数学前沿(1 学分) 秋季学期:组合学、高等实分析*、微分流形*、代数拓扑*、代数学* 春季学期:应用随机过程
修读任一方向的学生,需要从对应计划选修课程中修读 8 学分
基础数学(8/20 credits)
秋季学期:高等实分析*、微分流形*、代数拓扑*、代数几何引论*、交换代数* 春季学期:李代数及其表示*、应用随机过程、黎曼几何*
计算数学(8/26 credits)
秋季学期:数值代数、符号计算软件、数学实验、有限元方法*、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春季学期:数值分析、计算机图形学、算法基础、小波分析
夏季学期: 计算与应用类课程:间断有限元简介*(1 credits)、计算机图形学前沿(2 credits) 基础数学类课程:纯粹数学前沿(1 credit)
3
四、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培养计划
通修课程(80.5 credits)
同数学科学学院培养计划
学科群基础课(11 credits)
大一上学期:代数学基础(3 学分)、解析几何 大二上学期:微分方程 I
5
四、大学物理实验(3 credits):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培养方案整理与课程简介
整理人:章俊彦 2013 级数学科学学院‐基础数学方向 PB13001112
目录
必修课程………………………………………………………1
·全校通修课程、学科群基础课(数院必修)、专业核心课(方向必修)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

简介
计算机科学(英语:computer science,有时缩写为CS)是系统性研究信息与计算的理论基础以及它们在 计算机系统中如何实现与应用的实用技术的学科。它通常被形容为对那些创造、描述以及转换信息的算法处理的 系统研究。计算机科学包含很多分支领域;有些强调特定结果的计算,比如计算机图形学;而有些是探讨计算问 题的性质,比如计算复杂性理论;还有一些领域专注于怎样实现计算,比如编程语言理论是研究描述计算的方法, 而程序设计是应用特定的编程语言解决特定的计算问题,人机交互则是专注于怎样使计算机和计算变得有用、好 用,以及随时随地为人所用。
科学领域
01
理论计算机
02
计算理论
03
信息编码论
04
算法
06
形式化方法
05
程序设计理 论
01
并发,并行 和分布式系 统
02
数据库和信 息检索
03
应用
04
人工智能
06
计算机体系 结构与工程
05
机器翻译
1
计算机图形与 视觉
2
计算机安全和 密码学
3
计算科学
4
信息科学
5
软件工程
主条目:理论计算机科学 广义的理论计算机科学包括经典的计算理论和其它专注于更抽象、逻辑与数学方面的计算。
计算机科学
一门科学领域
01 简介
03 科学领域 05 相关奖项
目录
02 研究领域 04 研究课题 06 系统分类
07 专业院校
09 发展历史 011 专业介绍
目录
08 相关学科 010 著名高校
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及其周围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科学,亦即研究计算机系统结构、程序系统(即软件)、 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本身的性质和问题的学科。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包含各种各样与计算和信息处理相关主题的系统 学科,从抽象的算法分析、形式化语法等等,到更具体的主题如编程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和硬件等。计算机科 学分为理论计算机科学和实验计算机科学两个部分。后者常称为“计算机科学”而不冠以“实验”二字。前者有 其他名称,如计算理论、计算机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计算机科学数学基础等。数学文献中一般指理论计算机 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本科生计算四年课程安排一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本科生计算四年课程安排一览
2
至少选修学分
4
至少选修学分
16
至少选修学分
2
必修学分
22
必修学分
23.5
说明:必修课程96学分,毕业论文8学分,专业课不少于46学分,综合类8学分、形势与政策教育1学分、军事理论1学分,
总毕业学分160。部分选修课开课学期可根据需要有所变动。
3
综合英语二级
4
复变函数
4
数值分析(计算选)
3
力学与热学
4
光学与原子物理
4
泛函分析(计算选)
4
基础体育(下)
1
体育选项(2)
1
计算机图形学(计算选)
3
大学物理-基础实验
1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选)
3.5
符号计算系统(计算选)
2
当代数学简介
1
文化素质类课程(选)
2
文化素质类课程(选)
2
毕业论文
8
至少选修学分
2
文化素质类课程(选)
2
至少选修学分
3
至少选修学分
16
至少选修学分
12
必修学分
26.5
必修学分
24
一年级下学期
学分
二年级下学期
学分
三年级下学期
学分
四年级下学期
学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邓小平理论
3
偏微分方程(计算选)
4
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析(2)
6
概率论
4
数理统计(计算选)
4
线性代数(1)
5
实变函数
4
数值代数(计算选)
2
线性代数(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收工程硕士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收工程硕士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收工程硕士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及联系方式
工程领域
代码、名称
支撑学科
名称、代码
研究、应用方向
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联系方式
430102
机械工程
力学(0801)
机械电子工程
(080202)
1.机械电子工程
2.机电一体化
3.现代控制工程
4.精密机械与智能仪器
5.智能机械
6.机械信号分析与处理
高级计算机网络
高级数据库系统
高级人工智能级计算机图形学
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编,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3601552
Email: .
430113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编,清华大学)
软件学院
:3492015
Email: .
430117
化学工程
应用化学
(081704)
应用化学:
(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新型光敏低聚物;功能性超支化聚合物;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紫外光固化涂料;乳液聚合;磷氮体系阻燃低聚物和粘合剂)
燃烧学
热工基础
《工程热力学》(曾丹岑著,高等教育)
《传热学》(杨世铭、陶文全编,高等教育)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3601474
Email: .
430109
电子与通信工程
信号与通信工程(0810)
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无线通信
2.移动通信网络
3.新型互联网理论与技术

2022全国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共168所)

2022全国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共168所)

2022全国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共168所) 2022全国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共168所)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综合素质,系统地、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从事计算机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部门、科研机构、国家机关、高校、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科学研究、开发与应用、教学等工作。

本专业主要开设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等课程.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基本知识与技能,在科学研究和技术运用两方面都得到相应的训练,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具有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科研、开发和运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线性代数、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大学物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集合论与数理逻辑、图论与组合数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计算机图形学等课程。

前景预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人才矛盾日益显得突出,不仅缺乏高层次的项目总设计师、系统分析员,还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开发的人员。

在这一方面,信息技术人才正式列为中国内急需人才,排名8大类之中,从市场经济研究透露得知,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其实,你看完就知道计算机的重要性了,怪不得计算机已经列为大学重要科目了,这都是出于培养计算机人才的需要,满足不了市场对计算机人员的需要。

就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就业发展前景比较好,专业适合的对象也比较广泛,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从事网络工程设计的企事业单位深造,从事计算机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全国大学计算机专业排名 2011

全国大学计算机专业排名 2011

全国大学计算机专业排名2011-11-13 20:20学校代码及名称排名得分10003 清华大学 1 100 9000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 94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 88 10335 浙江大学 4 88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87 10001 北京大学 6 85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7 85 10284 南京大学8 83 10145 东北大学9 8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10 81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1 81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12 79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13 78 10183 吉林大学14 77 10246 复旦大学15 77 10286 东南大学16 77 10486 武汉大学17 77 10610 四川大学18 76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19 74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20 73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21 73 10422 山东大学22 72 10533 中南大学23 74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24 7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25 70 10247 同济大学26 7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27 70 10611 重庆大学28 70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9 70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30 69 10056 天津大学31 69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32 6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33 68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34 68 10280 上海大学35 68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36 68 10294 河海大学37 68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38 67中国哪个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比较不错?给你提供个2006年大学计算机专业排行榜,供参考:1、计算机系统结构排名(1)清华大学(2)浙江大学(3)华中科技大学(4)北京大学(5)上海交通大学(6)东北大学(7)复旦大学(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哈尔滨工业大学(10)吉林大学(11)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排名(1)北京大学(2)南京大学(3)上海交通大学(4)复旦大学(5)武汉大学(6)清华大学(7)浙江大学(8)中山大学(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吉林大学(11)山东大学(12)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大学东北大学贵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3、计算机应用排名(1)清华大学(2)浙江大学(3)哈尔滨工业大学(4)华南理工大学(5)北京大学(6)南京大学(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9)吉林大学(10)复旦大学(11)西北工业大学(12)东北大学(13)东南大学(14)南开大学(15)武汉大学(16)同济大学(17)上海交通大学(18)安徽大学(19)北京邮电大学(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大连理工大学(22)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简要概况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实验室成立于1993年,1994年由中国科学院批准成为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2001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
可能满足的性质、特殊代数系统及代数系统之间的同态与同构相 关性;图论中的各种特殊 图、性质以及应用。适当讨论格与布尔代数的基础知识。对代数结构和图论在计算机学科中 典型应用如自动机、NP 完全问题求解等也适当地介绍一些处理方法。
课 号:SW02003 课程名称(中文):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课程名称(英文):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学 时:60/40 学 分:4 开课学期:春 预修课程:CS01002C 语言程序设计 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信息科学 主要内容:本课程将介绍 C++的语法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并讨论了利用 C++语言提供的


课程名称
软件工程 人工智能原理 Internet 程序设计(Java、XML、 JSP、ASP) *信息安全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商务智能 软件建模原理 计算机图形学 人机界面设计 *CMM 讲座 文化素质类课程
( 2+9* )门课
学 学时
分 40/40 3 60/20 3.5
80/40 5
40/40 3
489
学 分:4.5 开课学期:春 预修课程:CS01002C 语言程序设计/SW0200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含 C++) 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信息科学 主要内容: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计算机软件的灵魂,这两者的学习乃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基础,数据结
构与算法课程系统地讨论各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基本算法,并介绍了几种常用算法设计方法, 以便培养学生数据抽象,算法时、空复杂性的分析能力以及通过设计计算机程序来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484
四、主要课程关系结构图
计算机 组成原理
C语言程序 设计

基于MPEG-4的真实感人脸技术

基于MPEG-4的真实感人脸技术

基于MPEG-4的真实感人脸技术
王洵;董兰芳;万寿红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年(卷),期】2003(039)022
【摘要】人脸建模与动画是计算机图形学中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可以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动画行业、游戏行业、远程会议、代理和化身等许多领域.根据MPEG-4关于人脸特征点的定义,利用一般人脸模型以及特定人的正面和侧面两幅照片,采用Dirichlet自由变形实现了从一般人脸模型到特定人脸模型的变形;再利用特定人的正面和侧面照片,采用纹理融合方法生成了真实感人脸.论文提出的真实感人脸技术具有方法简单、计算速度快、真实感强等优点.
【总页数】3页(P65-67)
【作者】王洵;董兰芳;万寿红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合肥,23002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合肥,23002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合
肥,23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41
【相关文献】
1.基于双视角的真实感三维人脸重建系统 [J], 荣坚;赵翠莲;范志坚;陈晓波
2.基于双视角的真实感三维人脸重建系统 [J], 荣坚;赵翠莲;范志坚;陈晓波
3.MPEG-4人脸动画技术和一个基于MPEG一4的人脸动画系统的设计 [J], 王洵;董兰芳;陈国良;许胤龙
4.基于MPEG-4的人脸动画技术研究 [J], 张亚妮
5.基于多媒体数据库的三维动漫人脸高真实感建模方法研究 [J], 周泓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计算机专业考研方向考研方向附各大高校排名

计算机专业考研方向考研方向附各大高校排名

计算机专业考研方向2013考研及各大高校地排名1、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实时计算机应用、CIMS、计算机图形学、并行计算、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库、情感计算、数据挖掘、分布式计算、知识工程、计算机视觉、自动推理、机器学习、草图理解、网络性能分析与协议设计、网络管理与安全、计算机图形学、信息可视化、基于GPU地高性能计算、复杂系统(应急、物流、海洋)领域工程、基于SOA地空间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语义搜索引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搜索引擎、空中交通信息系统与控制、民航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理论与技术等.专业特点:计算机应用技术是针对社会与各种企事业单位地信息化需求,通过对计算机软硬件与网络技术地选择、应用和集成,对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规划和设计,提供与实施技术与解决方案,创建优化地信息系统,并对其运行实行有效地技术维护和管理地学科.培养这方面人才所涉及地知识面包括:数学与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系统平台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与安全、人机交互、集成程序开发、系统架构与集成、Web与数字媒体技术、工程实施、职业操守等.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提供首席信息官及承担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地人才,并提供为IT企业提供系统分析人才.科研状况:本专业是天津市第一个计算机类博士点,主要从事计算机技术在其它领域应用中核心技术问题研究及相关信息系统开发.近年来在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计算机辅助教学、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计算机工业控制、电子商务等方向承担国家863项目及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余项.承担省部级及横向科研课题近百项.为国家和天津市地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300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高等计算机网络、计算理论、排队论及在计算机中地应用、应用组合数学、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方法学、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并行计算、高级计算机图形学、高级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统一建模语言.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在各领域应用地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地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一定地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地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地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地社会经济效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地研究生具有坚实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应用领域地理论和工程方法,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地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方向:计算理论、算法理论;软件工程、中间件、智能软件、计算环境;并行计算、网格计算、普及计算;密码学、信息安全、数据理论;图形图象算法、可视化方法;人工智能应用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其他方向专业特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基本理论和方法,强调计算、算法、软件、设计等概念,主要地领域包括计算理论、算法与复杂性、程序设计语言、软件设计与理论、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与编译理论、信息安全理论与方法、图形学与可视化计算、以网络为中心地计算等.科研状况: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是我院重点发展,进步较快地专业.近年来承担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在网络信息安全、中间件技术、并行计算、网格计算、计算机图形学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前沿性成果.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96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50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计算理论、应用组合数学、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方法学、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并行计算、高级计算机图形学、高级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统一建模语言.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软件地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地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一定地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地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地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地社会经济效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地研究生具有坚实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软件地理论方法,以及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并行计算、普及计算等等地软件系统开发技术,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地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3、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方向:分布式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与全球个人计算系统、真实感图形生成与虚拟现实技术专业特点:计算机系统结构(原名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专业全面研究各种类型地计算机系统(从单机到网络)地构成、硬件与软件地联系与功能匹配、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与改进等.该专业地研究课题涉及高性能处理机系统结构、多机系统、并行计算与分布式计算系统、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VLSL设计、容错计算技术、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系统与通信系统、移动计算、全球个人计算系统等.科研状况:本专业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及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有多项科研获奖.其中G.T9112计算机解密系统获北京市公安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表面高度复杂实体地CAM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ASIC地真实感图形算法和系统结构地研究”、国家高科技863项目“用于建筑环境仿真设计地分布式多用户虚拟现实系统”、天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布式多用户VR开发系统平台地研究”和一大批为企事业单位开发地横向科研项目.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50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应用数学、外语、高等计算机网络、排队论及在计算机中地应用、计算理论、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综合实验、计算机控制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研究热点问题、计算机系统仿真、量子计算、密码学与信息安全、面向对象方法学、嵌入式系统设计、统一建模语言、图象/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软件体系结构.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系统结构地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地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一定地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地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地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地社会经济效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地研究生具有坚实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工程、网络工程、嵌入式系统等地应用开发技术、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地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计算机系统结构02 网络与信息安全04 计算机通信,信息安全,多媒体信号处理05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07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嵌入式系统09 计算机网络与图形图像处理10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处理11 输入输出技术与设备、图像处理与图像理解12 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嵌入式系统13 网络安全14 信息安全与编码15 网络安全和网络计算16 图形图像和外设17 计算机输入输出技术与设备、图形图像处理与理解考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431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包含离散数学45分;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60分)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2 面向对象技术04 软件安全与编译器体系结构06 分布计算与互联网技术08 并行与分布计算,生物信息学算法09 软件工程、信息系统10 软件理论与应用11 高可信软件技术、互联网计算与互联网软件、可编程芯片支持软件和嵌入式系统12 软件测试与自演化技术14 程序理解、软件再工程15 计算智能地理论、方法与应用16 高可信软件技术、互联网计算与互联网软件、可编程芯片支持软件和嵌入式系统考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431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包含离散数学45分;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60分) 计算机应用技术02 多媒体信息处理03 智能信息处理、网络多媒体与虚拟仿真技术05 图形图像处理、虚拟仿真与网络安全06 网络智能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07 智能信息处理、生物信息处理08 网络数据库与智能检测09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10 图像传输与处理11 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领域地数据挖掘12 计算机控制系统与IC设计技术13 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15 计算机应用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431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包含离散数学45分;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60分)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多核软件设计、系统硬件设计、嵌入式系统、智能信息处理及其应用、智能优化算法、神经网络系统结构、系统软件及网络安全、智能网络存储技术、网络计算与集成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与嵌入式软件、网络理论与并行分布式算法、最优化方法、数据库计算机应用技术:图形学与CAD、计算机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数理统计及经济信息管理、自适应算法地设计与分析、网络软件开发环境、计算机图形图象处理及算法、物流管理技术、操作系统与嵌入式软件统计学习,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信息检索、多媒体软件技术智能软件与机器人各大高校排名1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二级学科研究并行分布计算、新型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嵌入式系统、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存储、可信计算与容错计算等方向.其排名如下: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主要包括软件设计、开发、维护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地理论、方法和技术,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地理论基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地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系统软件、软件自动化、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与软件复用技术、并行处理与高性能计算、智能软件、理论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等.本专业学生应具备扎实地近代数学基础,掌握软件开发和维护地理论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应用地基本知识.1.研究方向软件工程,系统软件,软件自动化,新型程序设计语言,分布式系统,数据库系统,并行计算,智能软件,软件理论.主要课程近代数学,新型软件技术,高等数理逻辑,代数算法,组合数学,软件开发环境,面向对象技术,新型程序设计语言,软件方法,分布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高级操作系统,数据库新技术,人工智能,并行处理,形式语言和自动机,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算法设计和分析,人机界面,图形图像处理.胜任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及软件研究和设计工作.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各校排名如下:3 计算机应用1)科学计算与智能图像处理主要研究:医学图像处理与压缩技术;医学图像配准与融合技术;DICOM3.0医学图像传输标准地研究.2)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主要研究新型网络通信协议,网络互连与路由选择,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性能分析,网络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信息检索与服务系统,目录服务,远程教育及其他网络应用系统.3)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主要研究将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地理论和开发技术、智能监控技术等.对现实世界地大型复杂问题领域,使用人工智能地方法进行合作问题求解.涉及自动推理技术、过程规划和调度、并行处理和协同规划、分布式知识库地管理.4)信息检索以语言文本与多媒体资料为基础,特别是国际互联网信息为背景,进行图文、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摘取、过滤、分析、识别、组织、检索、分类和知识挖掘等.5)数据挖掘主要研究数据挖掘模型建模技术、数据预处理技术、挖掘算法地选择与设计、以及挖掘结果地评价技术.6)分布式计算模型主要研究网格环境下地资源管理.7)工作流系统技术主要研究工作流模型、工作流运行体系结构、工作流并发控制机制等.8)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主要研究数据库系统实现技术,多媒体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Internet相关数据库技术,数据库安全,分布式数据库.9)数据流管理研究实时数据流任务地可调度性、实时数据流查询处理地自适应性和面向专门应用地数据流可操作性.10)信息安全主要研究数据共享、数据发布和数据挖掘地数据隐私保护算法.。

2023年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学排名(168个大学)

2023年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学排名(168个大学)

2023年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学排名(168个大学)(该排名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为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就业方向该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主要是与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的影视、娱乐游戏、出版、图书、新闻等文化媒体行业,以及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电视台及其他数字媒体软件开发和产品设计制作企业。

在广播电视、广告制作等信息传媒领域从事多媒体信息的采集、编辑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以及多媒体产品的开发与制作工作。

在企事业单位、学校从事计算机网络、教学多媒体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音视频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工作。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干什么的这个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未来的就业的可以分为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的是艺术方向,主要做一些比如说校庆UI交互设计,影视后期制作,动画设计,平面设计,游戏制作建模等等。

如果想走这个方向的最好是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的。

那如果像以目前的市场来看,从事美术的方向,比如说做手绘师,平均的月收入基本上在5k左右。

但是如果计算机也学的很好的话,能做游戏前端的开发工程师的月薪立刻就会上升到20k左右。

另外一个方向的就是计算机的方向。

如果从事计算机方向的主要就是做编程、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领域。

走计算机方向,最好数学要比较好,未来能否拿到高收入取决于技术是否过硬,这个领域是需要终身学习的。

推荐转入计算机专业继续读研,未来的岗位,比如说像算法工程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收入水平都比较高。

整体来说,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是一个凭实力说话的专业,方向很广,给的机会和空间也很大,是一个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专业。

能不能获得高收入,全凭个人的能力。

同样是学这个专业出来的,有的同学拍电影拍的好的可以当导演,有的学生的做动画可以达到全国特奖。

那有的学生如果编程水平高,没毕业就开发了小程序和App。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学这个专业越早给自己定位,就越能抢得到这个就业的竞争优势。

最后来说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全国院校的一个概况。

该专业的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目前很多高校,还在一个摸索过程中教学,课程体系的也在不断的改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_信息与计算科学_专业建设探索_张韵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_信息与计算科学_专业建设探索_张韵华

第25卷第2期大 学 数 学V ol.25,№.2 2009年4月COLLEGE M A TH EM A TICS Apr.200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探索张韵华, 邓建松, 岳兴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合肥230026)1 中科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情况简介一、专业名称的演变1952年高等学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院系调整,设立了综合性大学13所、高等师范院校33所,这些高校均有数学系,专门培养数学专业人才和公共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师.1955年,北京大学等高校开始在数学系里设立“计算数学”专业,60年代一批留学前苏联的回国学者如冯康院士、石钟慈院士、吴文达教授、苏煜城教授和李岳生教授等,他们是国内计算数学专业的开拓者和先驱,他们领导了国内计算数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1984年按教育部要求“计算数学”专业更名为“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这一阶段各高校按教育部要求对该专业增加了计算机课程的内容,例如,数据结构、数据库和软件工程等课程,为数学系计算数学毕业生到信息产业就业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为了进一步淡化专业、拓宽培养口径,1998年教育部对所有专业的数量与名称进行了统一的调整,将原来的八个数学学科专业合并为三个专业,即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及(与经济类的统计学合一的)统计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由信息科学、计算数学、运筹学和控制论四个主干专业方向整合而成.她是随着科学计算、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在数学学科内形成的一个新的重要学科分支.以科学计算为共性基础和联系纽带,由以前的计算数学专业、计算数学及应用软件专业、运筹学和控制等专业并融入信息学组建而成.其中计算数学所占比例最大.至1998年调整专业目录前,全国设立计算专业的学校约有70个,全国设立信息专业的学校还不足10个,专业点不足80个.一方面新专业的名称吸引了生源,另一方面信息产业逐步认识到数学基础训练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信息与计算”成了招生热门专业.从1998年全国不足80个专业到至2004年全国已有426所高校开办了该专业,当年招生人数约为27774人,成为所有理科专业中发展最快,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目前该专业在各高校从属的院系也并不统一,大多数放在数学学院或数学系下,也有放在计算机系下;有的学校将运筹学与控制论方向放在信息与计算专业中,有的则放在“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中.专业名称更名后很多学校增加了信息类课程,例如,信息论基础.近年来,许多院校都对信息科学专业的专业内涵、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涉及人才培养的问题作了认真深入的研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教育部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举办全国性有关信息和计算专业的教学研讨会. [收稿日期]2007-03-24 [基金项目]2005年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05002)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多次在暑假举办“全国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暨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班针对如何办好这一专业以及教师培训等问题进行研讨,聘请有关专家就“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内涵、专业规范、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作相关报告.例如,开设数学实验、数学建模、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基础、分形与小波和偏微分方程数值解等课程,促进和提高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整体办学水平.二、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历程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由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亲自主持创办并任首届系主任,关肇直、吴文俊、冯康、林群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曾在此任教.数学系建系之初,以科学院数学所为依托,从1958年建系起就设立了计算数学专业,冯康先生首任计算教研室主任.担任过计算教研室主任的还有石钟慈院士、常庚哲教授、李翊神教授、冯玉瑜教授和刘儒勋教授和奚梅成教授.经过近五十年的艰苦创业和求实创新的治学,现已形成一支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师资队伍,拥有长江讲座教授舒其望,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发来教授,在职和返聘教授9名,副教授和讲师8名,45岁以下的教员都具有博士学位.同时聘任石钟慈院士、鄂维南博士为华罗庚大师讲席教授,王东明博士为吴文俊大师讲席教授,聘请清华大学韩厚德教授为兼职教授.本专业培养了象余得浩、舒其望、鄂维南、王东明、蔡伟、杜强、陈发来等优秀的计算数学专业人才.科大数学系一直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每学期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参加全国信息与计算科学方向的教学研讨会,不断对原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做了适应性的修改和完善.2004年申报省级教改项目:“信息与计算科学课程建设”.2 专业建设目标和培养方案一、人才培养的目标科大数学系从华罗庚创办之初就定下了加强基础的“宽、厚、实”的教学指导思想,并一直延续至今.科大数学系长期坚持淡化专业界限,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宽口径、有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强,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在一到三年级不分专业,统一学习基础课,将加强基础落在实处.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础,全面的物理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能力.通过加强基础将部分学生培养成从事科学前沿、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人才;通过计算机和软件开始的训练,将部分学生培养成从事科技、教育、信息、军事等领域的应用开发和管理技术人才.为毕业后到信息、金融和企业单位就业创造条件.二、课程培养方案本专业学制4年.弹性学制为3到6年.要求修读的课程由四部分组成,通修课、学科群基础课、专业课和高级课程(即本硕贯通课).本科生必须修满160学分,并且符合学分结构要求才能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优秀毕业生往往能修满180学分左右.下列各层次的课程设置.1.通修课(61学分)按照教育部对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规定,通修课包括政治、英语、物理、计算机类课程和电子类课程.其中物理课程涵盖普通物理及相关试验课程,总计16学分.计算机类包括C 语言、数据结构与数学库等课程.2.学科群基础课(69学分)其中有数学分析(15学分)、解析几何(3学分)、初等数论(3学分)、线性代数(8学分)、实变函数(4学分)、常微分方程(4学分)、近世代数(4学分)、微分几何(4学分)、复变函数(4学分)、拓扑学(4学分)、偏微分方程(4学分)、泛函分析(4学分)、数理统计(4学分)、概率论(4学分).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数学基础课程训练,贯彻了科大宽厚实的基础教学指导思想.5第2期 张韵华,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探索6大 学 数 学 第25卷3.专业课(29学分)包括专业必修课(15学分)和专业选修课(选14学分)专业必修课:数学建模(3学分)、数值分析(3学分)、数值代数(3学分)、偏微分方程数值解(3学分)、Sobolev空间与有限元(3学分);专业选修课:数学实验(2学分)、数学基础(2学分)、符号计算系统(2学分)、软件工程(2学分)、理论力学(3学分)、整体微分几何(3学分)、信息论基础(3学分)、数学史(2学分)、代数编码(3学分)、控制论(3学分)、计算数论(2学分)、数理经济学(3学分)、网络安全(3学分)、计算数论(3学分)、高等几何(3学分).4.高级课程即本、硕贯通课(27学分)图论(3学分)、现代密码学(3学分)、计算机图形学(3学分)、控制论(3学分)、逼近论(3学分)、非线性数学导论(3学分)、并行算法(3学分).本、硕贯通课是科大专业课程的特色课程,即选定一部分专业课程为本、硕贯通课程,即供高年级本科生选修,也供低年级研究生选修.其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授课课时从属于研究生课程体系.每年都有90多人次本科生选修本、硕贯通课程.5.大学生研究计划大学生研究计划有别于大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其主要宗旨是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师或科研人员课题组工作,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及熟悉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让学生了解和参与科学研究的前沿,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大学生研究计划”分为学年和暑期两种,前者要求学生一年的课余时间,后者是利用暑假期间,在选定教师的指导下从事目标和任务明确的科研工作.利用科学院和科大“所系结合”的方针,大三暑假学生可去中科院北京研究生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各研究所参与实践、实习活动,并与大学生研究计划、毕业论文结合起来.3 科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特色一、加强基础长期坚持加强基础教育的宽、厚、实,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分析、几何和代数的课程坚固学生的数学基础,重视学科群基础课的深度和广度.2006年教指委指定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规范中规定各校可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在A类专业必修课选择不少于2—3门,A类专业必修课给出了数学基础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而我校将A类课程全部揽入到学科群基础课中.其中A类必修课:微分几何,实变函数论,泛函分析,抽象代数,拓扑学,复变函数论,常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让学生在三年的基础课程学习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在四年级选择适合个人发展的专业时做好了准备.有利于培养宽口径、有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强,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的人才.二、淡化专业淡化专业的措施:我系前三年不分“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和计算科学”专业,统一学习数学基础课.第四年学生根据学生的志愿选择专业,并按基础数学专门人才和数学应用人才两种模式培养.通过开设专业选修课,学生自主选课,自然分流,适当引导和调整.除了完成本专业的必修课外,学生也可以选修任一方向的课程.目标是培养知识与能力并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及交叉学科的人才,在课程结构上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加强了物理学,计算机学科及人文素质类课程的学习.增大学生选修其他学科的课程以及学习双学位课程.此外,开设了较多的专业选修课程,特别是一些交叉性学科,如数学物理,生物数学,金融数学,信息安全,信息论等等,以促进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在宽口径的培养计划中,两个数学专业所学课程只相差2—3门专业限选课,多数学校的限制性选修课又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和计算科学分为两类,学生需从两类中各选一定学分的课程.我系专业选修课没有分类,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课程范围.也为以后学生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选择专业都提供了更大的选择范围,例如,鄂维南教授在本科选择基础数学,读研选择了计算数学.三、加强培养应用能力和意识在重视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培养应用能力,一方面开设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等有明确应用目标课程和大学生研究计划,另一方面在数学分析和线性代数等数学基础课程中注重选择有应用背景的例题,贯穿应用数学的意识.例如常庚哲教授在讲授数学分析、陈发来教授在讲授线性代数课中都将基础知识与数学的应用结合起来,让数学基础课程生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学生的欢迎.四、本硕贯通课程选定一部分专业课程为本科、硕士贯通课程,即供高年级本科生选修,也供低年级研究生选修.其授课课时与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衔接等做全面的研讨,开设贯通课程使得分流读研的学生有时间与精力去学习其它更多的课程,有利于打好基础,并尽早进入课题研究的前沿.开设贯通课程为获得推荐的读研学生和有专业兴趣的学生提供了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和发现学生的专业兴趣,并为学生在读研期间尽早进入相关的科学研究方向打下基础.据统计,自1999年以来,每年都有90多人次本科生选修本硕贯通课程.五、研究型教学形式大学生研究计划是新型的研究型教学形式,是将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的形式,可以校内或校外做.利用科学院和科大“所系结合”的方针,近10年来每年暑假都有大三学生去中科院北京研究生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各研究所参加大学生研究计划.2005年暑假2002级16名学生到中科院及研究生院、国家安全实验室做大学生研究计划,从师于袁亚湘、高小山、曹礼群、尚在久等著名教授,这也给导师了解学生,学生选择读研方向提供了机会,其中有些学生重返科学院做毕业论文,有的推荐到他的导师下继续读研.例如,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李嘉禹教授、高小山教授,国家信息安全实验室冯登国教授都招收了去中科院做大研计划的学生.六、拓展优质教学资源每个学校的专业选修课程与该学校的专业教师方向紧密相关的.为了扩大学生的专业面,让他们了解最新专业进展,通过聘请国内外计算数学等方向的专家学者和校友到校讲课和专场讲座,拓展了优质教学资源.例如,2005年4月由布朗大学舒其望教授,普林斯顿鄂维南教授,北卡蔡伟教授、张智民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汤涛教授共同开设了80学时的高级数值分析课程,每人讲授一个专题,各专题的学时不等,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张上游教授利用轮休回国讲授了一学期的计算数学专业课程.聘请国内计算数学专家清华大学韩厚德教授、中科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所王烈衡教授来校讲授计算专业课程.专家讲授的课程以及和专家的交流,受到学生的欢迎,使学生接触到学科最前沿的方向和成果,开阔了专业视野,得到了与国际一流水平接轨的培训.通过交流也促进了科大的专业建设.4 专业建设中需要研讨的问题一、人才培养目标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培养不同领域的专门人才.中科大一直按研究型大学类型发展,在人才培养中尤其加强基础训练.过去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数学系是专门培养数学研究和数学教学人才的.近5年来数学系每年约80名本科毕业生,按毕业后2年统计,85%的学生继续深造,在国内外读研,15%的直接就业,主要在信息和金融产业,再看毕业后10至20年的学生,不足15%的学生从事数学科研和教学工作,85%以数学和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怎样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综合考虑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7第2期 张韵华,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探索8大 学 数 学 第25卷二、学科群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关系学科群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时分配是一个长久的话题,在制定学科群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计划时要与学生的毕业出路结合起来考虑.专业课程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基础课程是以训练和熏陶数学思维方式为主,“训练”比“传授”难度高,需要的时间更多,“训练”严谨的数学思维方式是培养数学创新能力基础.怎样处理好两者内在的衔接关系和外在的学时冲突?三、专业课程内容调整目前国内“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特别是计算科学专业课程大都沿袭五六十年代前苏联的课程体系,内容较陈旧,未能反映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因此,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需要作较大的调整.例如,传统课程注重强调算法细节而忽略算法的思想与编程实现;一些问题有更好、更新的算法,一些旧的算法需要淘汰.专业课程调整内容过少达不到质的变化,调整内容再多也不能讲全所有新方法.怎样处理专业课程内容调整中质和量的关系?[参 考 文 献][1] 肖铁树.高等数学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周远清.建设高水平的高等理科教育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16-18.[3] 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规范[J].大学数学,2003,19(1):6-10.。

高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高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并利⽤计算机进⾏有关的信息表⽰、收发、存储、处理、控制等的理论⽅法和技术的学科;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络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等,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法主⼲课程1.公共课程:数学(⾼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政治(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论、⽑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英语、体育、2.专业基础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技术、数字逻辑、数值分析、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级语⾔、汇编语⾔、编译原理、图形学、⼈⼯智能、计算⽅法、⼈机交互、⾯向对象⽅法、计算机英语等。

3.专业⽅向课程: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络基础、计算机编译原理、计算机数据库原理、C语⾔/c++语⾔、Java语⾔等这⾥涉及了⼤量的数学专业的发展:1.⽬前计算机的技术展现了以下特点:A.智能化:具有模拟⼈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使计算机成为智能计算机.研究领域包括模式识别、图像识别、⾃然语⾔的⽣成和理解、博弈、定理⾃动证明、⾃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学习系统和智能机器⼈B.⽹络化:⽤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组成⼀个规模⼤、功能强、可以互相通信的⽹络结构C.多媒体技术:使多种信息(包括⽂本、视频图像、图形、声⾳、⽂字等)建⽴了有机联系,并集成为⼀个具有⼈机交互性的系统。

就是利⽤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众传播技术,来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计算机。

2.未来的计算机A.量⼦计算机:遵循量⼦⼒学规律进⾏⾼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的量⼦物理设备,当某个设备是由两⼦元件组装,处理和计算的是量⼦信息,运⾏的是量⼦算法时,它就是量⼦计算机B.神经⽹络计算机:⼈脑总体运⾏速度相当于每秒1000万亿次的电脑功能,可把⽣物⼤脑神经⽹络看做⼀个⼤规模并⾏处理的、紧密耦合的、能⾃⾏重组的计算⽹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3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3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第一篇:202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前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当前热门的专业之一,因此各大高校也纷纷开设了相关专业。

但是,不同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以及就业竞争力存在差异,因此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也成为了很多考生和家长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202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前十名。

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直以来就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其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都非常优秀。

清华大学拥有多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研究所,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人工智能学院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实践机会。

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非常强大。

该专业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都非常完备。

此外,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多个方向。

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也非常突出。

学校的计算机学院是国内著名的计算机教育和科研机构之一,竞争激烈。

该学院的实验室非常先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战环境。

上交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4.浙江大学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内最强的计算机专业之一,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领域都颇具优势。

浙江大学的计算机学院非常注重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科研机会和资源。

5.南京大学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备。

学校拥有顶尖的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实验室,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南京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也非常强大。

6.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国内著名的计算机专业之一。

学校的计算机学院在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网络等领域特别突出。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配备了高水平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

人工智能专业排名前50名大学有哪些学校

人工智能专业排名前50名大学有哪些学校

人工智能专业排名前50名大学有哪些学校全国人工智能专业学校排名排名院校名称专业名称专业排名等级1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A+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A+3北京大学人工智能A4清华大学人工智能A5东南大学人工智能A6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A-7复旦大学人工智能A-8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A-9南京大学人工智能A-10浙江大学人工智能A-11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A-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B+13北京理工大学人工智能B+14天津大学人工智能B+16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B+17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B+ 18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B+19西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B+20国防科技大学人工智能B+21空军工程大学人工智能B+22北京工业大学人工智能B23南开大学人工智能B24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B25华东师范大学人工智能B26南京理工大学人工智能B2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工智能B 28厦门大学人工智能B29武汉大学人工智能B30中山大学人工智能B31华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B32北京交通大学人工智能B-33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B-35合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B-36福州大学人工智能B-37山东大学人工智能B-38湖南大学人工智能B-39重庆大学人工智能B-40西南交通大学人工智能B-41西安理工大学人工智能B-42陆军工程大学(原解放军理工大学)人工智能B- 43中国传媒大学人工智能C+44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C+45太原理工大学人工智能C+46长春理工大学人工智能C+47黑龙江大学人工智能C+48燕山大学人工智能C+49上海大学人工智能C+50中南大学人工智能C+人工智能专业课程有哪些1.认知与神经科学课程群具体课程: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基础、人类的记忆与学习、语言与思维、计算神经工程2.人工智能伦理课程群具体课程:《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3.科学和工程课程群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脑科学、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实验科学家和理论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寻找人工智能的突破点,同时必须要以严谨的态度进行科学研究,让人工智能学科走在正确、健康的发展道路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8.2 纹理映射
映射的确定 考虑由参数方程定义的曲面 p(u,v)=(x(u,v),y(u,v),z(u,v))。 通常采用如下形式从纹理元素对应到曲面上的 点 u = as + bt + c, v = ds + et + f, 只要ae ≠bd, 上述映射是可逆的。
21
8.2 纹理映射
11
8.2 纹理映射
把图像映射到曲面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 任务。
12
8.2 纹理映射
涉及到的坐标系 参数坐标系可以用来建立曲线、曲面。 纹理坐标系用来识别要被映射的图像上的点。 世界坐标系从概念上说,就是映射发生的地方。 .2 纹理映射
16
8.2 纹理映射
实际困难
假设要计算中心在(xs, ys)的一个矩形像素的颜色。 中心点对应于对象上的点(x,y,z) 。 如果对象是弯曲的,那么矩形像素的原像是一个曲 边四边形。 这个曲边四边形在纹理上的原像才是对当前矩形像 素的颜色有贡献的纹理元素。
17
8.2 纹理映射
1
第八章 离散技术
离散数据最重要的用途之一就是表 面绘制。 8.1 8.2 8.3 8.4 映射方法 纹理映射 OpenGL中的纹理映射 纹理生成
2
8.1 映射方法
图形显示卡可以每秒钟显示多达一千万个 多边形,但这个速度仍不能满足模拟许多 自然现象和天然物质的要求: 云 草 地貌 树皮 毛发 水波与火焰 越来越复杂的模型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法!
6
8.1 映射方法
纹理映射
环境映射
凹凸映射
7
8.1 映射方法
三种映射的共同点 作为片元处理的一部分。 改变单个片元的明暗值。 都与存储为一维、二维或三维数字图像的贴图有关。 保持低的几何复杂性,但能产生复杂几何的视觉效果。 都可能产生走样误差。
8
8.1 映射方法
映射技术是在绘制流水线的最后阶段实现的, 非常有效,这样可以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映 射。
类似于地图绘制中的映射肯定有变形。 常用在环境映射中。
27
8.2 纹理映射
立方体映射适合应用于正交投影中,也用 在环境映射中。
28
第八章 离散技术
8.1 8.2 8.3 8.4 映射方法 纹理映射 OpenGL中的纹理映射 纹理生成
29
8.3 OpenGL中的纹理映射
高级计算机图形学
讲 授:董兰芳 研究方向:科学计算可视化 图形、图像处理 模式识别 Telephone:0551-3603484 Email:lfdong@ Homepage: /~lfdo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视觉计算与可视化实验室
30
8.3 OpenGL中的纹理映射
纹理映射框架
14
8.2 纹理映射
映射函数 考虑从纹理坐标到曲面上一点的映射。 直观地看,需要如下函数 x=x(s,t) y=y(s,t) z=z(s,t) w=w(s,t) 实际采用的是间接方法。
15
8.2 纹理映射
逆映射 给定对象上的一个点,我们想知道它对应 于纹理中的哪个点。 此时需要如下形式的映射 s = s(x,y,z,w) t = t(x,y,z,w) 这样的函数一般是很难求出来的。
9
第八章 离散技术
8.1 8.2 8.3 8.4 映射方法 纹理映射 OpenGL中的纹理映射 纹理生成
10
8.2 纹理映射
以数组形式存储在处理器内存里的二维图像称为纹理, 此时数组元素称为纹素(texel),可以由应用程序生成, 也可以将照片扫描输入。 把离散数组看成一个连续的二维矩形区域纹理图案 T(s,t),独立变量s和t是纹理坐标一般把纹理坐标缩放到 [0,1]区间。
3
8.1 映射方法
例:橙子的建模 用橙色的球表示橙子太简单。 用更复杂形状代替球没有表示出表面的特性。 为了模拟所有的微凹,需要相当多的多边形。 可以将真实橙子的照片“粘贴”到简单的几何模型上。 以上过程就是纹理映射,结果可能仍然不令人满意, 因为所得曲面是光滑的,需要改变局部形状,可以采用 凹凸映射。
4
8.1 映射方法
三种映射方法 纹理映射利用图像填充多边形。 环境映射(反射映射)利用环境的图像进行纹理映射。 可以模拟高度镜面曲面。 凹凸映射在生成显示结果的过程中可以改变法向量。
5
8.1 映射方法
纹理映射的图案 具有固定样式的图案。 经常用于填充多边形的规则图案。 通过过程纹理生成的图案。 通过数字化处理后得到的图像。
映射函数:
s = u t = v
从纹理坐标到圆柱面上没有变形。 适合于构造与无底的圆柱面拓朴同构 的曲面上的纹理。
24
8.2 纹理映射
25
8.2 纹理映射
26
8.2 纹理映射
球面映射 半径为r的球的参数方程
x = r cos(2πu) y = r sin(2πu)cos(2πv), 0 ≤ u,v≤ 1 z = r sin(2πu)sin(2πv)
没有考虑曲面的弯曲为了填充曲面,纹理在 不同方向进行了不同拉伸。
22
8.2 纹理映射
两步映射 首先把纹理映射到一个简单的中间曲面上 例如:映射到圆柱上 然后从中间对象到实际对象的映射。
23
8.2 纹理映射
圆柱映射 高为h,半径为r圆柱的参数方程是
x = r cos(2πu) y = r sin(2πu) , 0 ≤ u,v≤ 1 z = v/h
纹理坐标到屏幕坐标的映射 xs=xs(s,t) ys=ys(s,t) (xs,ys)表示颜色缓存中的某个位置。
18
8.2 纹理映射
走样现象
19
8.2 纹理映射
用在纹理原像上对应区域的明暗效果的平均值赋给 当前像素很难实现,也不是完美的。 右图经上述处理后也得不到所需要的结果,但这个 问题来自于低分辨率的局限。 对于规则纹理,这种效果非常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