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的诞生与发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结像器材” —— 照相机的诞生与发展
可使用的底片片基,同年由John Carbull用此片基生产出胶质底片; 1901年,由法国人发明了不易燃的赛璐珞(Celluoid)材料——安全底片。
.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 1888年,美国的G.伊斯曼制作了第一台“柯达”相机(使用6m长的感光材料, 拍100幅直径6cm的圆形画面底片,1889年改为胶卷——世界上最早的胶卷。
.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 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开始了固体电子学研究活动,1969年美国贝尔研究所的勃依尔 (Boyle)和史密斯(Smith)首先发表了有关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传感器 元件的研究报告。数码相机的感光媒介——传感器诞生了。
.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 1851年,英国的F.S阿切尔发明了“火棉胶”(卡洛汀)显影的湿版底片技 术。(“火棉胶”底片+蛋白相纸=湿版摄影法).
.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1861年,英国的Alexander Parkes发明了赛璐珞(Celluoid)材料; 1888年,美国的J.W.Hyatt在纽泽西的公司用赛璐珞(Celluoid)材料生产出
.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1841年,英国塔尔博特把墨底白图象的负片与另一张感光的药膜面 相贴,然后曝光、显影、定影,最后得到了无数张与原物影像一样的正 像,这种负片——正片法一直延用至今,缺点是负片纸基厚,印出的照 片清晰度差。以后,又发明用透明的片基代替纸基做负片并制成干板, 逐渐改用醋酸纤维做负片,照片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 应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传感器元件的数码相机。
.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 应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传感器元件的数码相机。
.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 应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传感器元件的数码后背。
.
.
第一台“柯达”相机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1889年,T.爱迪生从G .伊斯曼那里要来了宽70mm的胶卷,从中间切开成为35mm的胶片, 并在胶片两边打上转片小孔,现代意义的35mm的胶卷诞生;
1906年,德国化学家制成了对所有颜色都感光的“全色”黑白胶片; 1907年,Lumiere兄弟发明了加色式彩色底片; 1912年,Rudolph Fischer和H。Siegrist发明减色式彩色底片——彩色负片; 1935年,柯达公司生产出第一个三层乳剂的彩色正片(Kodachrom)柯达克罗母; 1947年,E.H.兰德博士发明了“波拉罗.兰德摄影法”——“黑白波拉胶片”诞生; 1960年,E.H.兰德博士发明了“波拉罗.兰德摄影法”——“彩色波拉胶片”诞生;
.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1826年,德国石版印刷工人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J·N·Niepce, 1765~1833),用涂有沥青的合金板放在暗箱中,将镜头对准他工作的室外, 经过8小时的曝光后,浸入熏衣草油中冲洗,得到了第一幅永久保留下来的影像 照片,此法称为“日光摄影法”。由于日光摄影法光敏度特别低,不可能成为 实用的摄影方法。
.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法国发明家达盖尔(L·J·M·Daguerre,1789~1851)改用银盐,在铜板 上涂上碘化银,感光性能大大提高,而用硫代硫酸钠溶解未感光的银盐就是 “定影”,1837年5月达盖尔使摄影成为现实,并命名为“达盖尔摄影法”。 1839年8月19日法国科学院与艺术学院正式发表了达盖尔摄影术,这一天被世界 公认为摄影术的诞生日。
一、摄影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
摄影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摄影术由两大组成部分∶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 ; “结像器材” —— 照相机。
.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对于一些物质的观察发现,经过阳光长期照射之后,它 们会改变颜色。我国宋代文人苏轼所编撰的《物类相感志》 中就记述银盐变黑现象。1725年,德国医学教授约翰·海因 里希·舒尔茨发现,将做粉笔的白粉与硝酸银混合于玻璃瓶 中,被日光照射的一面变成了黑色,未照光的一面为白色, 18世纪末,英国人托马斯·韦奇伍德将不透明的树叶、昆虫 翅膀放在涂有硝酸银的皮革上,在阳光下曝晒后,取下树叶 时出现了非常优美的白色轮廓图象,白色部分有感光能力也 逐渐变黑了,他虽然没有找到将图象固定下来的方法,但他 证实了摄影方法记录成像的可能性。
.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 2000年5月,佳能(Canon)公司推出高档数码相机EOS-D30,它使用CMOS代替 CCD。
.
“结像器材” —— 照相机的诞生与发展
.
“结像器材” —— 照相机来自百度文库诞生与发展
摄影术的发展首先是从照相机的发明开始的,而照相机的发明又与人类对 小孔成像的研究分不开。2400年前战国时期的墨翟在《墨经》中就记述了 用暗箱摄取影像的小孔成像的原理。在西方关于小孔成像的记载,最早见 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的 著作中,著名画家、科学家达·芬奇(L.Da.vinci,1452~1519)也曾 用小孔成像描绘景物。小孔暗箱虽能成像并得到应用,但其缺点是不能解 决影像亮度和清晰度的矛盾,于是出现了有透镜的暗箱形成的照相机的雏 形。 1558年,G·波儿塔(Giovanni Porta)就曾对暗室成像加以清楚的叙 述.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就发现,将墙壁上的小孔挖大,装上一个望远 镜的镜头,便可以形成一个更明亮、更清楚的影像.这些作为暗室用的房子, 主要是设在公共建筑里,或公园里,以供人们观赏.有些至今仍然留存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