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荔枝湾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荔枝湾路将复涌重现美景

荔湾因区内有“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美誉的“荔枝湾”而得名,而“荔枝湾”在何处?老广州都知道,十几年前,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荔枝湾涌被盖上了水泥板变成了荔枝湾路,十几年过去了,西关人心里总惦记着什么。今天,这个遗憾可以弥补了。记者昨日获悉,为擦亮荔湾的文化金字招牌迎亚运,荔湾区将全力推进“四区一街”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实施“金钥匙工程”,打造广州文化新地标,其中就包括在亚运会前将荔枝湾路回复当年荔枝湾涌的美景,同时,将荔湾湖公园的围墙打开,成为一个完全开放式的公园,还湖于民。

“荔湾区是吃文化饭的,要以文化来引领经济的发展。”昨日,荔湾区区长周亚伟透露,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区,荔湾区当前提出将文化工作与经济、城建工作同步发展,形成三足鼎立。

据介绍,所谓“四区一街”,分别指荔枝湾文化休闲区、陈家祠广场文化区、沙面欧陆风情区、十三行商埠文化区以及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关于“四区一街”,荔湾区委书记刘悦伦有更形象的说法,从地图上看,这几个地方就像一把钥匙,因此该项目又称“金钥匙工程”。

荔枝湾涌泛舟入湖

荔枝湾路将回复荔枝湾涌。“这一直都是西关人心里感到遗憾的事情,荔湾的名字来自于描述荔枝湾的‘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诗句,而诗中的美景实则反映的就是荔枝湾河涌景象,但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当中,荔枝湾河涌被城市包围,之后又变成臭水涌,再后来干脆将其覆盖变成马路。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当我们重新回过头来寻找荔枝湾时,才发现这是当初缺乏远见的一种做法。”荔湾区文化部门有关人士如是说。经过改造整治,从荔枝湾河涌泛舟入湖出珠江的美景将重现。

拆除周边建筑文塔显露真容

老西关都知道,在荔湾湖边上有一座文塔,位置就在龙津西路104号,据考究,文塔所在地曾是南汉刘王花坞故地,附近曾发现刻有“古之花坞”的石匾一块,还有半副刻有“祀崇花坞乐平康”的石联,而在古时,兴建文塔必须得到皇帝的御批,表彰当地出过有名的文人。从荔湾区有文塔的存在,足以说明千年来荔枝湾确实不断诞生文人雅士。但可惜的是,这座文塔一直以来隐藏在石屎森林中。在方案中,文塔周边建筑将全部拆除,建文塔小广场。

记者昨日来到文塔,塔前的建筑已被工棚包裹起来,工人正在里面拆房。荔湾区文管负责人称,只需大半个月,塔前的这栋楼就可以拆掉,广场建成后,文塔必将成为附近又一个显著的人文景观。

华苑”,每当荔熟之时,皇帝与妃子及臣子在那里赏荔游乐,称“红方宴”。明代

这里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荔湾渔唱”。清嘉道年间,岭南一代名园“海山仙馆”,宛如人间仙境镶嵌其间,“夏日,泊画船绿荫下,枝叶荫覆,渺不知人间有盫蒸气。”每当“荔枝红熟,绿树丛中,如缀如缯,游人乘画舫泛舟溪中,歌吹相鉴。”这一情景一直延续到解放初。虽然她后来由于人为与自然的种种因素,发生了许多变化,但荔枝湾在历史的风雨中跋涉了千百年却依然存在,在荔湾湖公园内保留着一段长约400米的故道。两岸古树嵯峨,浓荫掩映,一派岭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风情,弥足珍贵。

荔枝湾的衰败: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随着广州城区的扩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荔枝湾河溪两面成为菜农、贫民聚居之地,居民为建房屋砍掉了荔枝树,再加上四十年代末期荔枝湾附近成为了广州市近代工业的基地,造成了河涌污染,水质持续恶化,再也难以适应荔枝树的生长。

荔枝湾的消亡:1958年。建立了荔湾湖公园,保留了部分湖泊和水道,河道仍能被通逢源桥,南至多宝桥,但水系的各条支流被填平变成街道;随着周围的工厂建立和人口聚居,荔枝湾水系已经沦为大污水池,1985年前后,荔湾湖至多宝桥的水道被覆盖;1992年,随着泮溪酒家至逢源桥的最后一段水道被覆盖,荔湾涌的名称彻底成为历史。

新生:1999年,荔湾区政协提出了关于“复建荔枝湾故道”的提案,并在2009年正式实施,1992年填埋的最后一段河道重见天日。2010年10月16日凌晨,荔湾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涌,曾经的荔枝湾涌迎来新生。

文塔

文塔又称文笔塔、文昌塔,坐南朝北,高13.6米,底座为石脚,塔身为大青砖所砌,属明代中期至清代建筑,其整体风格与广州琶洲古塔和香港新界屏山聚星楼相似。文塔旁边有一棵参天细叶榕古树,树龄157年。

龙津桥

荔枝湾涌上的车行桥为龙津桥。荔枝湾涌共有5座桥:龙津桥、德兴桥、大观桥、至善桥、永宁桥,其中龙津桥为三拱桥,中间过水,两边行人,长57米。龙津桥与文塔相呼应,“一桥一塔”符合中国传统习惯,为荔枝湾重要景观。

西关大屋

龙津桥桥头有一座具有岭南风格的西关大屋,占地面积150多平方米,房屋主人是新加坡大华银行现任董事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