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G6PD缺乏症(蚕豆病)禁用食品和药物
(G-6-PD)缺陷的情况下,食用新鲜蚕豆后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
坏而致病,然而缺乏G-6-PD的红细胞却可以免受疟原虫(疟疾的病原体)的侵扰,因为疟原虫只有在完美无缺的红细胞中才能生存。
这种病多见于儿童,男性患者约占90%以上。
大多食蚕豆后1至2天发病,早期症状有厌食、疲重时有尿团、休克、心功能和肾功能衰竭,重度缺氧时还可见双眼固定性偏斜。
此时如不及时抢救可于一至二天内死亡。
所以出现以上症状的病人,应马上送医院诊治。
蚕豆病是遗传性疾病。
原则上确定是蚕豆病患者禁食蚕豆。
但不是连续或一次进食大量的蚕豆就一定导致蚕豆病发病。
早期有恶寒、微热、头昏、倦怠无力、食欲缺乏、腹痛,继之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此后体温升高,倦怠乏力加重,可持续3日左右。
与溶血性贫血出现的同时,出现呕吐、腹泻和时常于1~2日内死亡。
诊断原理该病通过性联不全显性遗传,G-6-PD基因在X染色体上,病人大多为男性,男女之比约为7∶1,在生吃蚕豆后数小时至数日(1~3天)内突然发热、头晕、烦躁、恶心,尿呈酱油样或葡萄酒色,一般发作诊断特征1. 有进食青蚕豆或吸入蚕豆花粉史。
2. 临床特点:①潜伏期数小时至48小时。
②中毒表现:早期有恶寒、微热、头昏、倦怠无力、食欲缺乏、腹痛,继之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此后体温升高,倦怠乏力加重,可持续3日左右。
③实验检查: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MHb)正常人还原率>75%(比色法),蚕豆病患者MHb还原率31%~74%(杂合子遗传者),还原率<31. 人工催吐。
2. 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3. 25%硫酸镁口服导泻。
4. 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5.必要时换血或输入鲜血。
7. 对症处理。
禁止食用的食品珍珠末,金银花,川莲,牛黄,腊梅花,熊胆,保婴丹,切记禁食蚕豆或蚕豆生加工品,避免在蚕豆开花,结果或收获季节去蚕豆地.2.禁止使用的日用品紫),庄生之Cooling bath冲凉液(有金银花成份),白花油,万金油或红花油等(均含有水杨酸),有些杀虫剂的喷雾则肯定可以使血液溶解!3.禁用药物乙酰苯胺,美蓝,硝咪唑,呋喃旦叮,呋喃唑酮,呋喃西林,苯肼,伯氨喹啉,扑疟母星,戊胺喹,磺胺,乙酰磺胺,磺胺吡啶,噻唑酮,甲苯胺蓝,SMZ,TNT等.4.慎用链霉素,氯霉素,磺胺异恶唑,SMM,磺胺脒,SML,SMPZ,TMP,秋水仙碱,氯奎,奎宁,异烟肼,散列痛),消炎痛,非那西汀,尼美舒利,双氯芬酸,布洛芬,氨基比林(安乃近,安痛定),安替比林,苯妥英5.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和尿潜血,0~3岁次/半年,≥4岁次/年.6. 一旦患病,最好上医院看病,并向医生说明患有蚕豆病.7. 锻炼好身体,增强免疫力.平时多给BB喝水,多晒温和的阳光,呼吸新鲜的空气,有条件的话带他去爱婴坊等地方游泳也不错.8.您要买日常用品有成分介绍的也注意一下其成分,有以上禁忌的就不要用了.服药禁忌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宜服用氧化性药物,如伯氨喹啉、磺胺类、呋喃类、维生素K3、K4、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砜类等药物及中药珍珠末、腊梅花、川连等。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遗传学研究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遗传学研究概述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性贫血。
本文将探讨G6PD缺乏症的遗传学特征、致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该遗传性疾病。
一、遗传学特征G6PD缺乏症是X连锁隐性遗传方式的一种遗传性疾病。
这意味着男性只需要一个受影响的基因就可以表现出该缺陷,而女性则需要两个受影响的基因才会表现出该缺陷。
因此,男性的患者比例较高。
二、致病机制G6PD是体内重要的代谢酶之一,在细胞内起着氧化还原反应催化剂的作用。
当体内存在G6PD活性降低或完全丧失时,红细胞无法抵御氧化应激,导致氧化应激损伤和溶血。
此外,某些药物、感染和食物摄入等因素也可触发病发。
三、临床表现G6PD缺乏症的临床表现通常与红细胞溶血有关。
在孟加拉国、地中海地区和非洲等高发地区,尤其是登革热高发地区,G6PD缺乏症更容易引起急性溶血危机。
急性溶血反应可以导致黄疸、贫血以及肝脾肿大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
四、遗传咨询和筛查由于G6PD缺乏症的遗传方式与表型变异性复杂,遗传咨询和筛查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
对那些家族中有G6PD缺乏症患者或携带者的人进行基因检测可帮助确定个人是否具有遗传风险,并进行相应的建议和干预。
五、治疗与管理目前对于G6PD缺乏症还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
在急性溶血危机发作时,积极处理黄疸、维持液体平衡和红细胞输注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此外,避免接触过敏源和提供足够的营养也对预防和管理G6PD缺乏症患者至关重要。
结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性贫血。
通过了解其遗传学特征、致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可以更好地辨识该疾病并进行有效的管理。
遗传咨询与筛查对于预防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治疗与管理方面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
未来,我们希望能通过深入的遗传学研究为G6PD缺乏症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和有效的方案。
《G6PD缺乏症》课件
详细描述
G6PD缺乏症的发病率存在地域性差异,主要在热带 和亚热带地区高发。该疾病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种 族之间存在差异,一些地区或种族的发病率较高,如 地中海地区、东南亚、非洲和南美等地的某些人群中 ,G6PD缺乏症的发病率可高达10%-20%。而在一些 西方国家,如美国和欧洲,G6PD缺乏症的发病率相 对较低,约为2%-5%。
生活管理
生活管理对于G6PD缺乏症的预防和 缓解非常重要,包括保持良好的作息 规律、适当的运动和心理调适等。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感染,特别是 在季节交替时。
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保持心情 愉悦和放松。
04
G6PD缺乏症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避免食用蚕豆及其制品
对于G6PD缺乏症患者,应避免食用蚕豆及其制品,以降低溶血风 险。
止痛药等。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 行,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
用。
饮食管理
饮食管理是G6PD缺乏症的重 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的 饮食调整可以减轻症状和预防 发作。
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E、 B族维生素等抗氧化物质的食 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 类等。
避免食用含有氧化物质的食物 ,如豆腥、荞麦、马齿苋、菠 菜、空心菜等。
推广和应用。
感谢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G6PD酶是红细胞中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能够保护红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由于G6PD酶活性缺乏,红细胞 抵抗氧化应激能力下降,当患者接触某些氧化应激物质时,红细胞易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细胞膜破裂,细胞 内的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浆中,引发溶血性贫血。
流行病学
总结词
G6PD缺乏症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特别是在热带 和亚热带地区高发,发病率约为2%-15%。
医学专题G6PD缺乏症
临床表现
根据诱发溶血的不同,可分为以下5种临床类型 ㈠伯氨喹琳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
是由于服用某些具有氧化特性的药物而引起的急性溶血。 此类药物包括:抗疟药(伯氨喹琳、奎宁等),镇痛退热 药(安替比林、非那西汀),硝基呋喃类(呋喃西林、呋 喃唑酮),磺胺类药,砜类药(噻唑砜等),萘,苯胺, 维生素K3、K4,奎尼丁、丙磺舒、川连、腊梅花等。常 于服药后1-3天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有头晕、厌食、恶 心、呕吐、乏力等症状,继而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溶 血严重者可出现少尿、无尿、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溶血呈自限性是本病的特点,轻症的溶血持续1-2天或1周 左右,临床症状逐渐改善而自愈。
夫妇双方或任一方有G-6-PD缺乏者,孕母于产前 2-4周每晚服苯巴比妥30-60mg,可减少新生儿黄 疸。分娩时取脐血做G-6-PD缺乏症的筛查。母产 前及婴儿忌用氧化性药物或使用樟脑丸储存衣服, 孕母忌吃蚕豆及蚕豆制品。
谢谢!!!
敬请指正
㈣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某些药物(如奎宁等)可诱发免疫 性溶血性贫血,该病直接Coombs、间接Coombs试验阳性 可资鉴别。
治疗
㈠一般治疗 避免感染,禁止使用抗疟药、奎尼丁、磺胺类、
解痉镇痛药、硝基呋喃类、维生素K3和K4等药物, 避免食用蚕豆,避免使用樟脑丸。在急性溶血期 间应供给足够水分。 ㈡药物治疗 如无溶血不需治疗,出现溶血时给予补液,注意 水电解质平衡机肾功能衰竭,特别应注意补充碳 酸氢钠,防止血红蛋白在肾小管中形成管型,防 止肾功能衰竭,纠正酸中毒。5%碳酸氢钠35ml/kg静滴。短程使用氢化可的松静滴,可减少 红细胞的破坏。
鉴别诊断
㈠新生儿ABO溶血症 血型不合,母亲多为O型血,新生 儿A或B型,血清特异性血型抗体检查有助于诊断。
g6pd缺乏症(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G6PD缺乏症(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是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酶缺乏病,俗称蚕豆病。
G6PD缺乏症发病原因是由于G6PD基因突变,导致该酶活性降低,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
疾病简介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世界上最多见的红细胞酶病,据统计全球约有近4亿人G-6-PD缺陷。
本病常在疟疾高发区、地中海贫血和异常血蛋白病等流行地区出现,地中海沿岸、东南亚、印度、非洲和美洲黑人的发病率较高。
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区之一,分布规律呈“南高北低”的态势,长江流域以南,尤以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为高发区,发生率为4%-15%,个别地区高达40%。
中医学名G6PD缺乏症其他名称蚕豆病英文名称glucose-6-phos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G-6-PD所属科室内科- 血液内科主要症状慢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起病、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主要病因进食新鲜蚕豆禁用磺胺嘧啶、SMZ、SMZ—TMP等传染性无传染性疾病分类本病有多种G-6-PD基因变异型,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或蚕豆病,感染诱发的溶血,新生儿黄疸等。
发病原因诱因有:①蚕豆;②氧化药物:解热镇痛药、磺胺药、硝基呋喃类、伯氨喹、维生素K、对氨基水杨酸等;③感染:病原体有细菌或病毒。
发病机制本病是由于调控G-6-PD的基因突变所致。
呈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
由于G-6-PD基因的突变,导致红细胞葡萄糖磷酸戊糖旁路代谢异常,当机体受到伯氨喹啉型药物等氧化物侵害时,氧化作用产生的H2O2不能被及时还原成水,过多的H2O2可致血红蛋白和膜蛋白均发生氧化损伤。
最终造成红细胞膜的氧化损伤和溶血。
溶血过程呈自限性,因新生的红细胞G-6-PD活性较高,对氧化剂药物有较强的“抵抗性”,当衰老红细胞酶活性过低而被破坏后,新生红细胞即代偿性增加,故不再发生溶血。
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
正常值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值75%以上,荧光斑点试验10分钟内出现荧光,硝基四氮唑蓝纸片法呈紫蓝色。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正常值为12.1土 2.09IU/gHb(37 ℃)。
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黄疸、蚕豆病、药物性溶血、感染诱发 溶血等。如只有红细胞G-6-PD活性降低和(或)性质改变,而无溶血等临床表现,则称为红细胞G-6-PD缺乏或缺陷。 在我国,红细胞G-6-PD缺乏症是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症中最常见的一种。 需要检查的人群:父母有该疾病且婴 儿也表现出以上症状的。息不良,饮食不当,过度疲劳。 检查时要求: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
检查过程
(1)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由于G6PD缺乏,红细胞不能生成足够的 NADPH,试管中加入美蓝 (作用如氢离子 传递物,在还原型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及 NADPH的作用下可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正铁血红蛋白 )时,高铁血红 蛋白还原低于正常值 (75%以上 ),严重者低于 30%.本法简便,适用于过筛试验或群体普查。缺点是有假阳性。 (2)荧光斑点试验NADPH在长波紫外线照射下能显示荧光。G6PD缺乏的红细胞内NADPH少,所以荧光出现延迟。 G6PD正常者10分钟内出现荧光,严重缺乏者30分钟仍不出现荧光。可依此推测 G6PD的活性,试验操作方便,采 血少,特异性也高。 (3)硝基四氮唑蓝纸片法红色滤纸片被 G6PD正常红细胞还原成紫蓝色,严重缺乏者仍为红 色。
相关疾病
小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黄疸,贫血
相关症状
生理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新生儿贫血,溶血性贫血,贫血,黄疸
谢谢观看
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
介绍
01 正常值
《G6PD缺乏症》课件
G6PD缺乏症的治疗和管理
治疗方法: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避免引发溶血危机的食物、药物和毒素。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症状,但 必须经过医生的指导和监控。
避免引发溶血危机的食物、药物和毒素
了解哪些食物、药物和毒素可能触发溶血危机对患者的管理至关重要。遵循医生建议和制 定适当的饮食和用药计划。
演变趋势和预后:溶血危 机的风险
溶血危机是G6PD缺乏症患者最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虽然每个人 的预后都不同,但遵循医生的建 议可以减少发作的风险。
最新发展:基因治疗和药 物研究的进展
当前,对于G6PD缺乏症的研究 仍在进行中,包括基因治疗和药 物研究。这些进展可能为G6PD 缺乏症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新的方 法和选择。
G6PD缺乏症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但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类型会因不同的基因突变而有所 差异。
2
疾病的发作时间、频率和持续时间
疾病的发作时间不确定,可因诸多因素(如感染、药物、精神压力等)而引发。发作频率和 持续时间也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3
与其他疾病相似的症状
G6PD缺乏症的症状与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似,导致了常常被误诊和混淆的情况。正确的诊断 对于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可能会出现。我们期待着未来对G6PD 缺乏症的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遗传咨询和预防措施
对于有G6PD缺乏症家族史的人群,遗传咨询可以帮助他们了解风险和预防策略。避免家族 中的近亲婚姻可以减少G6PD缺乏症的发病风险。
G6PD缺乏症的预后和展望
G6PD缺乏症和生活质量的 影响
G6PD缺乏症可能对个体的生活 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但通过合理 的治疗和管理,大多数患者可以 过上正常的生活。
怎么看g6pd报告单
怎么看g6pd报告单G6PD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缩写,是一种重要的酶,它在人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G6PD缺乏症是一种由于G6PD酶缺乏而引起的遗传性疾病。
G6PD缺乏症主要是因为红细胞内G6PD酶的活性降低或缺乏,导致红细胞对氧化性药物、感染、饮食等因素的应激反应能力下降,从而引起溶血性贫血。
因此,对于患有G6PD缺乏症的人来说,平时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及在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一些药物的使用。
在进行G6PD检测后,我们会得到一份G6PD报告单,这份报告单对于了解我们的身体状况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怎么看G6PD报告单。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报告单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样本编号等。
这些信息对于确保报告单的准确性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核对这些基本信息是否与自己的身份信息一致。
接下来,我们需要看报告单上的实验结果。
通常,报告单上会列出G6PD酶的活性水平,一般以单位/克血红蛋白(U/g Hb)来表示。
正常人的G6PD酶活性水平在8.0-18.0 U/g Hb之间,如果低于8.0 U/g Hb,则说明G6PD酶活性降低,存在G6PD缺乏的可能性。
而如果高于18.0 U/g Hb,则说明G6PD酶活性正常。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报告单上的具体数据来判断自己的G6PD酶活性水平是否正常。
除了G6PD酶活性水平外,报告单上还可能会列出一些其他相关的检测项目,比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
这些项目的结果也对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有帮助,我们可以结合这些数据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在看完实验结果后,我们还需要看一下报告单上的参考范围。
不同的实验室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参考范围,我们需要根据报告单上的参考范围来判断自己的实验结果是否正常。
如果实验结果在参考范围内,则通常说明G6PD酶活性水平正常;而如果超出参考范围,则可能存在G6PD缺乏的风险。
g6pd的组成
g6pd的组成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俗称蚕豆病,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红细胞缺陷性疾病,属于基因缺陷,由父母遗传给孩子。
G6PD属于人体代谢系统的重要组成物质,对吸收代谢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G6PD由G6PD基因编码,定位于X染色体xq28高密度区,长度18kb,由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组成。
G6PD有两种细胞异构体,活性形式为二聚体或四聚体。
G6PD缺乏患者在食用蚕豆、蚕豆制品或接触蚕豆花粉后引发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经过尿液被排出体外,导致重度贫血,尿出酱油尿,精神不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致昏迷、惊厥和急性肾衰竭,孩子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发病后应及时就医诊治。
g6pd实验室检查项目 -回复
g6pd实验室检查项目-回复G6PD实验室检查项目:了解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引言(150字):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
G6PD酶是人体红细胞内的一个重要酶类,它参与了抗氧化、细胞代谢、血红蛋白合成及维持红细胞稳定等多个生理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G6PD缺乏症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以及每个项目的意义和操作步骤。
一、项目1: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力测定(300字)为了检测G6PD缺乏症,常规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之一是测定红细胞中G6PD酶的活性。
该项目通过测量红细胞内的G6PD酶催化的底物转化速率来确定G6PD酶的活性水平。
这个测试的目的是确定G6PD缺乏或G6PD活性异常,从而为诊断和管理提供依据。
实验步骤:1. 收集血样:采血过程应遵守相应的消毒步骤和收集血液的准确量。
2. 提取红细胞:将血液样本离心,并分离出红细胞。
这可以通过使用离心技术或其他分离方法来实现。
3. 酶活性测定:将红细胞裂解并收集裂解液。
随后,将裂解液与催化试剂和底物反应,生成产物,并通过测量产物的生成速率来确定G6PD酶的活性。
意义: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是诊断G6PD缺乏症的关键实验室检查项目。
G6PD缺乏会导致G6PD酶活性的降低或丧失,从而使细胞无法应对氧化损伤,进而导致溶血现象的发生。
二、项目2:G6PD基因检测(400字)G6PD基因检测是通过分析G6PD基因的突变来确定G6PD缺乏症的存在。
该检查项目能够提供确切的G6PD基因型,并识别已知的G6PD缺乏突变,以研究患者的遗传背景以及确定患者是否携带相关的红细胞功能障碍风险。
实验步骤:1. 采集样本:通过口腔黏膜刮取或血液检测(抽血)采集样本。
2. 提取DNA:从采集的样本中提取总DNA。
这可以通过振荡提取法或其他相应的开裂技术来完成。
3. PCR扩增: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目标区域,以产生足够的模板用于后续操作。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ppt课件
7 焦虑:
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沟通,取得患儿及其家属信任。利用 所学的医学知识耐心详细地讲明该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让患儿及家属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思想顾虑和恐慌 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8.知识缺乏:
蚕豆病起病急,病情凶险,但目前此病症暂无法根治,重 在预防。因此加强对患儿及家人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病史汇报:
入院查体:T37.9℃,HR172次/分,R48次/分, Bp104/57mmHg,神清,精神软,颈软,全身皮肤及巩 膜苍黄,口唇黏膜苍白,呼吸略促,咽充血,双肺听 诊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哕音,心音中,律齐,未及杂音, 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明显肿大,四 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指端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s, 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血红蛋白 大量溢出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作用
Hb大量氧化成MetHb (高铁血红蛋白), Hb含量减少
胆红素大 量产生
临床表现:
①大多在食蚕豆后1至2天发病 ②中毒表现: 1.早期有恶寒、微热、头昏、倦怠无力、食欲缺乏、 腹痛 2.继而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 3.此后体温升高,倦怠乏力加重,可持续3日左右 4.溶血性贫血出现的同时,出现呕吐、腹泻和腹痛加 剧,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约50%患者脾大。 5.严重时有尿团、休克、心功能和肾功能衰竭,若急 救不及时常于1~2日内死亡。
G6PD缺乏症(蚕豆病)禁用食品和药物知识分享
蚕豆病是一种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所导致的疾病,表现为在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的情况下,食用新鲜蚕豆后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
疾病机理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有遗传缺陷者在食用青鲜蚕豆或接触蚕豆花粉后皆会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症——蚕豆病,致病机制尚未十分明了。
已知有遗传缺陷的敏感红细胞,因G6PD的缺陷不能提供足够的NADPH以维持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还原性(抗氧化作用),在遇到蚕豆中某种因子后更诱发了红细胞膜被氧化,红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生成过氧化脂质,损害细胞膜。
G-6-PD有保护正常红细胞免遭氧化破坏的作用,新鲜蚕豆是很强的氧化剂,当G-6-PD缺乏时则红细胞被破坏而致病,然而缺乏G-6-PD的红细胞却可以免受疟原虫(疟疾的病原体)的侵扰,因为疟原虫只有在完美无缺的红细胞中才能生存。
易发人群这种病多见于儿童,男性患者约占90%以上。
大多食蚕豆后1至2天发病,早期症状有厌食、疲劳、低热、恶心、不定性的腹痛,接着因溶血而发生眼角黄染及全身黄疸,出现酱油色尿和贫血症状。
严重时有尿团、休克、心功能和肾功能衰竭,重度缺氧时还可见双眼固定性偏斜。
此时如不及时抢救可于一至二天内死亡。
所以出现以上症状的病人,应马上送医院诊治。
疾病预防蚕豆病是遗传性疾病。
原则上确定是蚕豆病患者禁食蚕豆。
但不是连续或一次进食大量的蚕豆就一定导致蚕豆病发病。
临床表现早期有恶寒、微热、头昏、倦怠无力、食欲缺乏、腹痛,继之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此后体温升高,倦怠乏力加重,可持续3日左右。
与溶血性贫血出现的同时,出现呕吐、腹泻和腹痛加剧,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约50%患者脾大。
严重病例可见昏迷、惊厥和急性肾衰竭,若急救不及时常于1~2日内死亡。
临床诊断诊断原理该病通过性联不全显性遗传,G-6-PD基因在X染色体上,病人大多为男性,男女之比约为7∶1,在生吃蚕豆后数小时至数日(1~3天)内突然发热、头晕、烦躁、恶心,尿呈酱油样或葡萄酒色,一般发作2~6天后能自行恢复,但重者若不及时抢救,会因循环衰竭危及生命。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有哪些症状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症状,尤其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早期症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有什么表现?得了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会怎样?以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有哪些并发病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常见症状:头痛、头晕、少尿、疲乏、低氧血症、脾肿大、腹痛、背痛*一、症状大部分G-6-PD缺乏症患者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
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溶血性贫血,通常贫血是发作性的。
但某些特殊变异性可以导致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
一般来说,溶血与应激状态有关,主要有服用某些药物、感染、新生儿期或服用蚕豆等。
1.药物性溶血某些药物,如氯霉素,在严重的Mediterranean型G-6-PD缺乏症患者可以诱导轻度的溶血,但在轻度的A-或Canton型缺乏症患者则不会产生溶血,此外,同一G-6-PD变异型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程度不一样,如噻唑砜在某些G-6-PD缺乏患者可导致溶血,而同一类型缺乏的其他患者则表现正常。
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服用某些具有氧化特性的药物而引起的急性溶血。
此类药物包括:抗疟药(伯氨喹啉、奎宁等)、镇痛退热药(阿司匹林、安替比林等)硝基呋喃类、磺胺类药,砜类药、萘苯胺,大剂量维生素K、丙磺舒、川莲、腊梅花等,常于服药后1—3天出现急性血管充血。
有头晕、厌食、恶心、呕吐、疲乏等症状。
继而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溶血严重者可出现少尿、无尿、酸中毒和急性肾衰竭,溶血过程呈自限性是本病的重要特点,轻症的溶血持续1—2天或1周左右临床症状逐渐改善而自愈。
2.感染性溶血感染诱导的溶血性贫血可能比药物诱导的溶血性贫血更为常见,在G-6-PD缺乏症患者患发热性感染后几天内就可以出现贫血。
诱发G-6-PD缺乏症患者溶血的感染,较肯定的报道有伤寒、大叶性肺炎、肝炎等。
小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护理课件
何时需要就医?
药物使用
在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或抗疟药)前咨询医 生。
了解哪些药物可能引发危机是非常重要的。
何时需要就医?
定期检查
定期血液检查可以监测红细胞状况。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饮食管理
避免食用蚕豆、某些药物及氧化性食物。
该病缺乏症? 病因
该病由G6PD基因突变引起,导致酶活性降低。
此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男性更易受影响。
什么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黄疸、乏力和血尿等。
症状在接触某些药物或食物后可能加重。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群体
健康饮食可以减少发作风险。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避免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接种疫苗。
预防感染可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定期与医生沟通,了解病情及护理方法。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疾病管理。
如何应对突发情况?
如何应对突发情况? 急救措施
如出现严重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家长应了解急救常识。
如何应对突发情况? 联系医生
保持与主治医生的联系,随时咨询病情变化。
医生可以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
如何应对突发情况? 记录症状
记录症状变化和药物使用情况,以便就医时提供 信息。
完整的病史有助于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
谢谢观看
小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需要就医? 4.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5. 如何应对突发情况?
g6pd缺乏症诊断标准
g6pd缺乏症诊断标准G6PD缺乏症,全称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限于男性。
本文将介绍G6PD缺乏症的诊断标准及相关指引。
一、临床表现G6PD缺乏症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其程度多因个体之间的差异而各异。
患者会出现贫血、黄疸、脾肿大等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腹痛、血尿等退行性溶血危象。
二、实验室检查对于临床怀疑G6PD缺乏症的患者,可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定诊断。
1. G6PD活性检测:G6PD缺乏症的诊断主要依靠G6PD活性测定。
可采用离心法、比色法或荧光测定法来测定红细胞中G6PD酶活性的水平。
2. 贫血检测: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并检查红细胞相关指标,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
3. 溶血指标:检测患者的间接胆红素、血清铁蛋白、尿胆原等指标,以评估溶血程度。
4. 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观察患者的红细胞形态,如有不规则形状或红细胞片状出现时,提示溶血性贫血可能与G6PD缺乏症相关。
三、诊断标准目前,关于G6PD缺乏症的诊断,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各国或地区会根据当地的人群特点和病情表现制定诊断标准。
1. 临床症状与体征:患者出现有贫血、黄疸、脾肿大等症状或体征。
2. G6PD活性:G6PD活性测定显示低于正常范围,但要注意,有些患者在发作期间G6PD活性水平可能正常。
3. 家族史:患者家族中有G6PD缺乏症的病史。
4. 基因检测:通过基因检测,发现G6PD酶编码基因突变,可以进一步确认G6PD缺乏症的诊断。
综上所述,要诊断G6PD缺乏症,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与体征、G6PD活性测定、家族史和基因检测等综合判断。
四、鉴别诊断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存在疑惑时,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排除其他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原因。
常见的鉴别诊断包括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感染性溶血性贫血等等。
五、治疗与管理针对G6PD缺乏症患者,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
在发作期间应注意休息、补充营养、预防感染等,同时避免接触引起溶血的药物和食物。
儿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管理篇
儿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管理篇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儿童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概述
2.病症的表现和影响
3.饮食和生活管理的建议
4.预防和护理措施
5.患者和家人的心理调适
正文
儿童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代谢疾病,主要表现为红细胞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活性降低,使得红细胞易受到氧化损伤,导致溶血性贫血。
这种疾病多发于男性,且病情轻重不同,部分人可无明显症状。
病症的表现和影响:
儿童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主要症状是溶血性贫血,表现为贫血、黄疸、红细胞碎片增多等。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少尿、昏迷、抽搐、谵妄、脱水、酸中毒等症状,甚至因急性肾衰而死亡。
饮食和生活管理的建议:
患者应避免进食可能导致溶血的食物,如蚕豆、豆腐、绿豆等。
要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食品,如糙米、燕麦和全麦面粉等。
避免过烫、过于坚硬的食物,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预防和护理措施:
对于已确诊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平时要注意避免感染,及时治疗相关疾病,避免使用对红细胞有
损害的药物。
患者和家人的心理调适:
儿童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患者和家人需要积极面对。
家人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的心态。
患者本身也要积极配合治疗,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
总之,儿童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需要长期坚持的饮食和生活管理,以及预防和护理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g6pd缺乏症确诊标准
g6pd缺乏症确诊标准G6PD缺乏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影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功能。
它是一种酶缺乏性疾病,当身体缺乏这种酶时,红细胞受到氧化应激时会发生溶血。
G6PD缺乏症的确诊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症状:G6PD缺乏症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症状的,但在暴露于氧化药物或特定食物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溶血性贫血的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黄疸、腹痛、尿液变色(发红或发蓝)和贫血。
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在暴露于氧化药物或特定食物后,医生可能会怀疑其患有G6PD缺乏症并进行进一步检查。
2.基因检测:G6PD缺乏症是由G6PD基因的突变引起的,因此进行基因检测可以确定G6PD缺乏症的诊断。
通过提取患者的DNA样本,可以进行突变的基因检测。
目前已知有数十种不同的突变与G6PD缺乏症相关,其中最常见的是G6PD A-、G6PD Mediterranean和G6PD Canton 等。
3.红细胞酶活性检测:红细胞酶活性检测是确诊G6PD缺乏症的主要方法。
该检测可以确定G6PD的活性水平,因为G6PD缺乏症患者的红细胞内G6PD活性通常降低或完全缺乏。
这种检测一般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来完成。
在确诊G6PD缺乏症后,医生通常还会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病史,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此外,医生还可能要求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血红蛋白测定、胆红素测定、骨髓穿刺等,以评估溶血性贫血的程度和其他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需要指出的是,G6PD缺乏症的确诊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特别是在没有症状的患者中。
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多次酶活性检测以确保准确性。
因此,确诊G6PD缺乏症需要深入的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最好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诊断。
总之,G6PD缺乏症的确诊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基因检测和红细胞酶活性检测。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患有G6PD缺乏症,并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从而为对该疾病的管理和治疗提供指导。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溶血性贫血是一组异质性疾病,是红细胞酶缺乏引起的溶血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这种疾病是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G-6-PD活性测定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手段。
目前还没有治愈这种疾病的方法。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红细胞酶疾病,其常见的原因包括蚕豆、氧化剂、解热镇痛药、磺胺、硝基呋喃、伯氨喹、维生素K、氨基水杨酸、感染等。
本病有很多种G-6-PD基因变异型,不同变异型产生不同程度的酶活性,因此临床表现不同。
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或蚕豆病:急性溶血是由服用某些具有氧化特性的药物或蚕豆引起的。
通常在服药后1-3天,或于进食蚕豆或其制品(母亲食蚕豆后哺乳可使婴儿发病)后24-48小时内发病,表现为急性血管溶血。
有头晕、厌食、恶心、呕吐、疲劳等症状,然后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严重溶血可出现少尿、无尿、酸中毒、急性肾衰竭。
自限性溶血是该病的重要特征,轻度溶血持续1-2临床症状在一周左右逐渐改善,自愈。
感染引起的溶血:细菌和病毒感染可诱发G-6-PD缺乏溶血,一般在感染后几天内突然溶血,程度较轻,黄疸不明显。
新生儿黄疸:在G-6-PD缺乏症高发地区G-6-PD缺乏引起的新生儿黄疸并不少见。
感染、病理产物、缺氧、母乳喂养的母亲服用氧化剂药物或新生儿佩戴樟脑丸气味的衣服可诱发溶血,但也有许多病例没有诱因可以检查。
主要症状为苍白、黄疸,一半的儿童可能有肝脾肿大,大多数黄疸大于出生2-4天后达到高峰,贫血多为轻度或中度,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慢性溶血常发生在婴儿期,表现为贫血、黄疸、脾肿;急性溶血可由感染或药物引起。
大约有一半的病例在新生儿期患有高胆红素血症。
G-6-PD与其他溶血性贫血相比,缺乏症的一般实验室检查没有特异性,其诊断取决于红细胞G-6-PD酶活性测定,G-6-PD筛选实验和酶活性定量测定缺乏症有几种方法。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意义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简称G6PD缺乏症)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目前溶血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该病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溶血性贫血大致相同,患者多数平时不发病,无症状。
发病时多见于蚕豆和某些药品、感染等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极少数患者则表现为慢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
该病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严重者可致新生儿核黄疸,造成永久性的神经损害以致智力低下,甚至死亡。
世界范围内约有4亿人受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G6PD缺乏症患病率超过5%的地区常规筛查G6PD活性。
研究显示该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在非洲热带、中东、亚洲热带和地中海某些地区、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区高发。
我国呈现“南高北低”,以长江流域以南为主,北方发病率较低。
我国的相关筛查情况:四川省成都地区发病率约6.1%(2013);海南省发病率为1.46%(2013);广东省玉林市新生儿缺乏症阳性率为 5.85%(2010);山东省聊城地区阳性率为 1.6%(2012);广东省东莞市G6PD缺乏率为3.33%(2012);云南省昆明市发病率是0. 6%(2012);广东省顺德区发病率为4.04%(2013);贵州省发病率为3.43% (2001);云南省傣族的部分地区发病率高达20%(2007)。
既往的研究受检测技术所限,女性杂合子由于酶活性有较大的异质性,生化检测方法常常不能检出,影响了群体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实施。
外显子1372的1376M、1388M和外显子2的95M突变仅在华人中发现,是中国人最主要的基因突变类型,占突变的68. 5%~91.0%以上。
检测东南亚地区及中国人常见的(包括了80%以上的突变类型) 11种G6PD基因突变( 95A→G、392G→T、487G→A 、493A→G、592C→T、871G→A、1024C→T、1311C →T、1360C→T、1376G →T 、1388G→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世界上最多见的红细胞酶病,本病有多种G-6-PD基因变异型,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或蚕豆病,感染诱发的溶血,新生儿黄疸等。
本病是由于调控G-6-PD 的基因突变所致。
呈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世界上最多见的红细胞酶病,据统计全球约有近4亿人G-6-PD缺陷。
本病常在疟疾高发区、地中海贫血和异常血蛋白病等流行地区出现,地中海沿岸、东南亚、印度、非洲和美洲黑人的发病率较高。
我国分布规律呈“南高北低”的态势,长江流域以南,尤以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为高发区,发生率为4%-15%,个别地区高达40%。
疾病分类
本病有多种G-6-PD基因变异型,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或蚕豆病,感染诱发的溶血,新生儿黄疸等。
发病原因
诱因有:①蚕豆;②部分氧化药物:解热镇痛药;磺胺药;硝基呋喃类;伯氨喹;维生素K3、4;对氨基水杨酸等;③感染:细菌或病毒。
发病机制
本病是由于调控G-6-PD的基因突变所致。
呈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
由于G-6-PD基因的突变,导致红细胞葡萄糖磷酸戊糖旁路代谢异常,当机体受到伯氨喹啉型药物等氧化物侵害时,氧化作用产生的H2O2不能被及时还原成水,过多的H2O2可致血红蛋白和膜蛋白均发生氧化损伤。
最终造成红细胞膜的氧化损伤和溶血。
溶血过程呈自限性,因新生的红细胞G-6-PD活性较高,对氧化剂药物有较强的“抵抗性”,当衰老红细胞酶活性过低而被破坏后,新生红细胞即代偿性增加,故不再发生溶血。
蚕豆诱发的溶血是蚕豆嘧啶核苷及伴蚕豆嘧啶核苷对红细胞氧化作用的结果。
病理生理
G-6-PD是红细胞糖代谢戊糖磷酸途径(包括GSH代谢途径)中的一种重要酶类,其主要功能是生成潜在抗氧化剂红细胞还原型辅酶Ⅱ(NADPH),后者为维持谷胱甘肽还原状态所必需。
由于G-6-PD缺乏,NADP不能转变成NADPH,后者不足则使体内的两个重要抗氧化损伤的物质GSH及过氧化氢酶(CAT)不足,从而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膜均易于发生氧化性损伤。
血红蛋白氧化损伤的结果,导致Heinz小体及高铁血红素生成;红细胞膜的过氧化损伤则表现为膜脂质和膜蛋白巯基的氧化。
上述变化使红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并诱发膜带3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形成衰老抗原,为自身抗体所识别,最终易被单核一巨噬细胞所吞噬。
由于G-6-PD缺乏红细胞本身对氧化性损伤的抵御潜力,故在任何氧化性刺激下均可造成溶血。
临床表现
本病有多种G-6-PD基因变异型,不同变异型产生不同程度酶活性,故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或蚕豆病:是由于服用某些具有氧化特性的药物或蚕豆而引起的急性溶血。
常于服药后1-3天,或于进食蚕豆或其制品(母亲食蚕豆后哺乳可使婴儿发病)后24-48小时内发病,表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
有头晕、厌食、恶心、呕吐、疲乏等症状,继而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溶血严重者可出现少尿、无尿、酸中毒和急性肾衰竭。
溶血过程呈自限性是本病的重要特点,轻症的溶血持续1-2天或1周左右临床症状逐渐改善而自愈。
感染诱发的溶血:细菌、病毒感染可诱发G-6-PD缺乏者发生溶血,一般于感染后几天之内突然发生溶血,程度大多较轻,黄疸多不显著。
新生儿黄疸:在G-6-PD缺乏症高发地区由G-6-PD缺乏引起的新生儿黄疸并不少见。
感染、病理产物、缺氧、给新生儿哺乳的母亲服用氧化剂药物,或新生儿穿戴有樟脑丸气味的衣服等均可诱发溶血,但也有不少病例无诱因可查。
主要症状为苍白、黄疸,半数患儿可有肝脾肿大,黄疸大多于出生2-4天后达高峰,贫血大多数为轻度或中度,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
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CNSHA):在无诱因情况下出现慢性溶血,常于婴儿期发病,表现为贫血、黄疸、脾肿大;可因感染或服药而诱发急性溶血。
约有半数病例在新生儿期以高胆红素血症起病。
辅助检查
红细胞G-6-PD缺乏的筛选试验:常用3种方法。
①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正常还原率>0.75,中间型为0.74~0.31,显著缺乏者<0.30。
此试验简易,敏感性高,但特异性稍差,可出现假阳性。
②荧光斑点试验:正常10分钟内出现荧光,中间型者10~30分钟出现荧光,严重缺乏者30分钟仍不出现荧光。
本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③硝基四氮唑蓝(NBT)纸片法:正常滤纸片呈紫蓝色,中间型呈淡蓝色,显著缺乏者呈红色。
红细胞G-6-PD活性测定:这是特异性的直接诊断方法,正常值随测定方法而不同。
但需注意的是,在继续溶血时送检做本实验,酶活性可能正常,因代偿性造血增加,新增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的酶活性较高,可致假阴性,故应在溶血停止后3个月再复查,以确定是否为G-6-PD缺乏。
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在溶血时阳性细胞>5%,溶血停止时呈阴性。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患者此试验亦可为阳性。
诊断依据
若不受药物、蚕豆或感染等刺激,G-6-PD缺乏症患儿与正常小儿无异。
有阳性家族史或既往病史中有急性溶血特征,并有食蚕豆或服药物史,或新生儿黄疸,或自幼即出现原因未明的慢性溶血者、间歇性溶血者,均应考虑本病。
结合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
急救措施
对急性溶血者,应祛除诱因。
在溶血期应供给足够水分,注意纠正电解质失衡,口服碳酸氢钠,使尿液保持碱性,以防止血红蛋白在肾小管内沉积。
贫血较轻者不需要输血,祛除诱因后溶血大多于1周内自行停止。
贫血较重时,可输给G-6-PD正常的红细胞1-2次。
应密切注意肾功能,如出现肾功能衰竭,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新生儿黄疸可用蓝光治疗,个别严重者应考虑换血疗法,以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疾病治疗
急症溶血胺以上处理。
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可稳定红细胞膜,从而减轻溶血。
疾病预防
在G-6-PD缺陷高发地区,应进行群体G-6-PD缺乏症的普查;已知为G-6-PD缺乏者应避免进食蚕豆及其制品,忌服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并加强对各种感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