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地的丰收——记小麦育种专家李生荣研究员

合集下载

李振声简介

李振声简介

李振声——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因为他,中国的小麦产量猛增150亿斤一、人物简介李振声,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

1931年 2 月出生于山东淄博,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

历任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研究实习员,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 ( 后改名为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 ) 助理研究员、农业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遗传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遗传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等职,现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研究员,当选过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系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二、人物贡献及所获荣誉李振声先生主要业绩是在小麦远缘杂交和染色工程研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是,通过小麦远缘杂交研究,培育成了一些杂种新类型和小 4、5、6号小麦新品种,特别是小 6号在生产中表现最为突出,小 6号作为陕西省骨干小麦品种持续了15年,累计推广面积1、2亿亩,增产粮食60亿斤。

二是,通过小麦染色体工程研究,使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进入实用化,首创国际新成果。

三是,通过小麦高效利用土壤营养元素育种研究成果,指出了选育能利用较少肥料而生产较多谷物的品种的可能,从而为农业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由于上述重大贡献,受到国际小麦遗传学界的支持,在1988年和1993年李振声先生分别被选为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工程学术讨论会和第八届国际小麦遗传学会议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并当选为两会议下届国际组委会的主席。

李振声先生的论文、专著颇多,其代表专著有《植物远缘杂交概说》,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小麦远缘杂交》,由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由于李振声先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多次受表彰与奖励: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2年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983年获陕西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1986年获陕西科技进步特等荣誉奖;1989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0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十年磨一剑,一朝见锋芒——记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文仁来研究员

十年磨一剑,一朝见锋芒——记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文仁来研究员

十年磨一剑,一朝见锋芒——记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文仁来
研究员
《农业科技通讯》编辑部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15(000)005
【总页数】2页(P1,332)
【作者】《农业科技通讯》编辑部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增量效应”粉垄和“亦粮亦菜”淮山药的研发梦——记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韦本辉 [J], 张绪勇
2.一粒闪光的种子十年艰辛的付出——记广西农科院专家文仁来及其团队 [J], 贾海琴
3.改革创新铸辉煌建功立业“辣椒张”——记湖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张继仁研究员 [J], 苏争艳
4.汗洒沃土为丰年——记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文仁来研究员 [J], 刘尧
5.诉说有关玉米的一切——记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育种中心主任黄长玲 [J], 户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白度小麦领域的领头雁——记山东农业大学小麦育种专家田纪春教授

高白度小麦领域的领头雁——记山东农业大学小麦育种专家田纪春教授
自然 白度 的小 麦 新 品种 。2 0 0 1年 山东 省 审定 的山农 单 产 显 著 提 高 、保 证 全省 小 麦 8年连 续 增 产方 面 起
优 麦 3号 为 “ 国第 一 个 通 过省 级 审 定 的 天 然 高 白 到 了关 键 作用 。 田纪 春教 授 培 育 的高 产 广适 小 麦 新 我
业 . 默 耕耘 , 后培 育 出 7个 国家 和 省 审定 的小 麦 的指标 , 受农 民和 面 粉加 工 企 业 的欢 迎 。据统 计 , 默 先 深 新 品种 . 为我 国粮 食安 全 做 出 了巨大 贡献 , 麦 农 亲 田纪 春 教 授 育 成 的“ 农 ” 被 山 系列 高 白度 小 麦 品 种 , 推
0 切 的称 为 “ 级 小 麦 育 种 带 头 人 ” “ 白度 小 麦 领 广 种植 面积 6 0万 亩 以上 ,累计 加 价销 售 优 质 小 麦 超 和 高 域 的领 头雁 ” 。

1 0亿 左 右 , 造社 会 经 济 效 益 1 8亿元 , 农业 创 . 6 为 针 对 国 内外 1 0多 年 来 小 麦 单 产 徘 徊 不 前 的 局
人 风采216 物 01 .
摩 柏j 业l l
高 白度 小 麦领 域 的领 头 雁
记 山东农业 大学小麦育种 专家 田纪春教授
本 刊 编 辑 部
现 任 农 业 部 “ 物 高 白度 的专 用粉 , 可调 剂其 它 面粉 的粉 色 。 因此 , 谷 也 品 质 监 督 检 验 测 试 中 2 0 0 2年 科 技 日报 等报 刊 就 以 “ 东省 育成 高 白度 小 山 心 ” 务 副 主 任 . 东 麦 品种 ” “ 白度 小麦 品种来 了 , 粉增 白剂该 下 课 常 山 、高 面

肩负农民嘱托 宛麦大地飘香——记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专家李金良研究员

肩负农民嘱托 宛麦大地飘香——记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专家李金良研究员

肩负农民嘱托宛麦大地飘香——记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专家李金良研究员魏德永;宋江春;郭长鸣【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2页(P1,4)【作者】魏德永;宋江春;郭长鸣【作者单位】河南省社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社旗473300;河南省社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社旗473300;河南省社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社旗473300【正文语种】中文“任何荣誉都不是我的追求,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农业科研工作者,就要把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很好的写在大地上。

一个人如能倾尽毕生精力把喜欢的事做好,把他的科研成果变成农民嘱托的粒粒种子、植根沃土、报效祖国,让每一个农民都有一个爽心的微笑,享受丰收的喜悦与快乐,那是我梦寐以求的,更是我开心的时刻。

”这是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作物学会和河南省小麦研究会理事、南阳市小麦研究会副理事长李金良研究员发自内心的真实表白。

李金良生于1963年,1981年7月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同年分配至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现在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工作。

工作第一年被派到农村去体验生活,他虚心向当地农民请教,并把书本上学到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农民,成为当时农民科学种田“专家”。

一位农民曾饱含眼泪拉着李金良的手说:“唉!都怪咱这儿没有高产抗病的好品种啊!小李,你回去给咱培育一个小麦新品种,让每亩再增产二三百斤小麦!”此情此景深深触动了他,农民需要知识,需要人才,更需要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

回到所后,李金良被分到小麦研究室工作,他不忘农民的嘱托,把目光瞄准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上。

南阳地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气候交汇地带,盆地气候土壤条件独特,病虫害严重。

要想育出一个适合本地气候特点种植的小麦新品种谈何容易。

李金良知难而上,北上南下,搜集了上千份育种材料。

为了搞好小麦育种,他在田间观察记载,一呆就是一整天,进麦田一身汗,出麦田两脚泥。

为了加快育种进度,他带领课题组的成员常年奔波于育种基地。

2024年李振声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最佳5篇).doc

2024年李振声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最佳5篇).doc

2024年李振声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最佳5篇)李振声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篇1除了亲力亲为选育小麦新品种,李振声还“运筹帷幄”,不断谋划粮食增产新方案。

1987年6月,李振声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当时,我国粮食产量已出现连续3年的徘徊不前。

如何进一步增产?李振声经过3个月的调研,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随后,他组织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被称为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

这项工程实施6年,为我国增粮504.8亿斤。

1995年,为打破我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

2003年,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李振声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李振声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篇2他曾在祖国西北耕耘31载,培育推广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他曾组织开展多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助力我国粮食大幅增产。

在70余年的科学生涯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始终把“回报国家”作为奋斗目标,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少年时经历了上世纪40年代初的大饥荒,人们以树叶树皮、蒜皮葱根充饥的场景令他至今难忘,他深切体会到粮食的宝贵,立志要让中国人吃饱饭。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儿时从不敢想的事。

”李振声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1951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

1956年,他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杨凌工作。

李振声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篇3除了亲力亲为选育小麦新品种,李振声还“运筹帷幄”,不断谋划粮食增产新方案。

他组织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被称为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

2023年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范文

2023年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范文

2023年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范文2023年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范文(精选篇1)除了在小麦远缘杂交育种方面的突出贡献,李振声院士还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

这一创新系统为小麦育种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育种效率和精准度。

他通过这一系统,成功地培育出了更多适应不同环境和需求的小麦品种,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关注小麦育种的同时,李振声院士也深刻认识到土壤肥力对于小麦生长和产量的重要性。

他积极开展对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研究,开辟了小麦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

通过选育具有高效吸收和利用磷、氮元素的小麦品种,不仅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

这一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性思考,符合共和国勋章评选中对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李振声院士的贡献不仅局限于科研领域。

他还积极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了黄淮海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

在这场战役中,他带领科研团队深入基层,与农民紧密合作,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农民,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2023年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范文(精选篇2)李振声1931年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遇到连续大旱,村里人把树皮都吃光了。

因为饥饿,他父亲患上严重的胃病,在他13岁时撒手人寰。

这让李振声深知粮食的珍贵。

1948年,完成高中二年级学业的李振声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决定辍学到济南寻找工作。

那时,山东农学院一则招生启事中的“免费食宿”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试考成功,从此走上小麦育种的道路。

1951年,李振声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工作。

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他被调往位于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育种人生——记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新疆兵团农七师棉花育种家李家胜

育种人生——记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新疆兵团农七师棉花育种家李家胜

然后放苗 、封 土 、定苗、锄草 ……直到 农业 科 学研 究 所 试验 助理 工 们说 起 李
说起这 个品种时 ,李家胜 脸上洋溢
收获单株棉 花 ,每一株 棉花他都 不知道 家胜的 认真 劲 , 佩服 地竖 起 大拇指 。有 着幸福的笑容 。当新陆早 1 号通过国家 3
摸 了多少遍 ,他能够清 楚地记起哪 一 行
“ 我就 像一个农民 , 把棉花看作 自己 找 了出来 , 后 又重新 种 了一颗 。 回 然 他 术 之一 ,李家 胜在 这方面 下 了大工 夫 儿女的农民” 。李家胜这样 定位 自己。他 头 对 工人们 说 :“ 这可不 能 出错 ,如果 在近两 个多月 的时 间里 ,他 几乎天 天泡 着装朴素 ,略显黝黑的脸上 显出几分平 出错 了 ,会给 以 后 的 育种 工 作带 来 很 在 棉 花地 里 ,一 遍一 遍 地看 棉 花 的 株
里, 他先后 参加 和主持了国家 、自治区、
新疆兵 团农七 师棉花育种家李家胜
口 毕玉 昆 钱 军 刘 华
兵团棉花 育种课 题 ,并取得 了丰 硕的成 ,李家胜 说 。起 初年轻 的 果 。 - 晨的薄雾刚刚散去 , 塞 深秋 的棉田里, 马虎的 工作 ”
渭棉 上 挂 露 叶 还 着 珠。
着棉花 育种工作。 埋 在 土 里 了 。工 来自把 这 个 错误 告 诉 了
这个 棉花新品种培 育花费了李家胜
李 家 胜 ,按 照 工 人所 指 的 行 子和 播 种 十几年的心血 。从 18 年 ,他就 开始 了 99 地 点 , 家胜单 腿跪 在棉 田 里 , 层一 漫长的杂交选育工作 。 李 一 层拨 开 种子 上 面 的浮 土 ,把 那颗 种 子 亲本选 配是育种工 作成功的关键技

麦田守望者——李振声

麦田守望者——李振声

012传奇LEGEND从扎根大西北31年对小麦远缘杂交成功研究,到黄淮海6年的小麦治理,再到使盐碱地成功培育出耐盐小麦,农业专家李振声用他精心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使贫瘠土地焕发生机,他把一生年华献给了祖国的黄土地。

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948年,济南解放。

这一年,李振声考入了山东农学院,在这里他开始对小麦育种产生了兴趣。

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科院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的小麦亩产50公斤左右。

1956年,我国北方麦区大面积小麦条锈病流行,仅仅在黄河流域就造成100多亿斤的减产。

25岁的李振声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号召,离开北京赴陕西杨凌。

在陕西,李振声看到小麦因病减产很着急,农民精心栽培的小麦这么体弱多病;而野草没人管,却长得很好。

李振声想,能不能通过小麦与牧草杂交来培育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他就此开始了对小麦远缘杂交的研究。

为此,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做了大量生物学特性观察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没想到,这一研究,就是二十多年。

1987年,我国粮食三年没有增加,但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

也是在那一年,在西北扎根了31年的李振声临危受命,深入黄淮海地区,改造当地的盐碱地、沙荒地和涝洼地,力争粮食增产。

经过六年,两期的治理,全国粮食就达到了九千亿,黄淮海地区,增加的粮食是504.8亿斤。

2007年,因在小麦远缘杂交和染色工程研究中的重大建树,以及为农业持续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李振声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然而他却说,当时自己并不希望得这个奖。

他说:“对于奖项,当时我并不希望得到这个奖,为什么?国家给你这么高的荣誉,你怎么来向国家回报啊。

当时我已经75岁了,我想我的身体还可以,所以就继续做调研,所以我们开始就组织了一个环渤海项目。

”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匮乏,土壤盐碱度高,在这样的土地上发展粮食生产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一心想为国家多做点事的李振声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通过让普通小麦和耐盐植物杂交,李振声课题组成功培育出了耐盐小麦,渤海粮仓项目实施一年,就使得环渤海地区1/10的盐碱地走上了增产之路。

情系黑土地——记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内蒙古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副局长李仁杰

情系黑土地——记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内蒙古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副局长李仁杰

情系黑土地——记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内蒙古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副局长李仁杰郝成【期刊名称】《农业发展与金融》【年(卷),期】1998(0)5【摘要】过去,人们来到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往往被那特有的草原风光所着迷。

如今,当一道新的风景线出现在这块黑土地的地平线上,使人更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那就是一望无垠、金浪滚滚的麦田……八月的草原如诗如画,那麦田更让人如痴如醉。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农牧场的大片麦田里,随风摇曳着整齐挺拔、麦穗饱满、籽粒透明的一种小麦品种。

谁能想到,它就是曾在60年代出现在我国华北、西北及日本、前苏联,造成大片麦田绝产而无法解决的"小麦矮丛病"的"克星",被称为"抗89100-8-1",简称"繁8"。

以"繁8"为代表的一系列优良品种的诞生,使小麦从每亩单产13.7公斤,提高到280【总页数】2页(P48-49)【作者】郝成【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26.3【相关文献】1.内蒙古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57531头奶牛上保险 [J], ;2.愿展翅雄鹰早日腾飞──访内蒙古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党委书记 [J], 曹育民3.黑土地上的丰收者──记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植保公司经理李仕臣 [J], 乃颐4.风雨历程55载激情飞扬谱写华章——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成立55周年庆典[J], 杨岚;范红光;李光明;张永昌5.饮誉八方的治喘名医——李氏两兄弟——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泰山中医药开发研究中心第三门诊部著名哮喘病专家李彪、李文 [J], 王立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_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_遗传学家李振声的故事

_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_遗传学家李振声的故事

探索先锋———遗传学家李振声的故事“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周跃建李振声生于1931年2月,是山东淄博人。

李振声的童年是艰苦的,生在农家的他13岁时父亲去世,留下母亲一人抚养4个孩子。

因为家庭贫困,李振声读高二的时候辍学,来到济南找工作,那时济南刚刚解放,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街上看到山东农学院在招生,并且可以提供学生上学期间的食宿。

这对李振声来说真是巨大的吸引。

后来他参加了考试,被该院农学系录取。

小时候挨饿的经历让李振声懂得粮食的珍贵,这也成为了他学习农业、从事农业研究的原动力。

1951年,李振声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遗传研究所前身)工作。

1956年,李振声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西—陕西杨凌,在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开始了小麦育种的研究。

那一年,我国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

这种被称为小麦“癌症”的病害,具有发生区域广、流行频率高、危害损失重的特点,会造成小麦产量的巨大损失,甚至绝收。

当时只有25岁的李振声忧心忡忡。

他决定对小麦品种进行改良,为农民培育出优良抗病的小麦。

李振声说:“变异的速度快,据25个国家统计条锈病平均5年半就能产生一个新的生理小种,而小麦育种的速度慢,8年才能育成一个小麦新品种。

想研究出优良抗病的小麦,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李振声通过多年对牧草的研究,发现长穗偃麦草等具有非常好的抗病性。

于是,李振声提出了通过远缘杂交将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选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的设想。

1964年的6月14日,对李振声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天。

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阴雨,结果那天突然放晴,一天的工夫,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

本来是一场天灾,但是李振声突然发现,有一个小偃麦杂种株系(小偃55)保持正常生长,穗叶茎呈金黄色,它的亲本长穗偃麦草也未青干,顿时他欣喜若狂。

之本栏责编花海波邮箱:mushi0662@ 后用它们做母本经过两次杂交,历时15年,终于育成了一个具有相对持久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

李振声小麦育种作文高中

李振声小麦育种作文高中

李振声小麦育种作文高中继赵先生之后,小麦育种大师当推在杨陵生活和工作了31年的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研究员。

1951年,李振声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

1956年,在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召唤下,李振声来到了大西北远离都市的偏僻小镇——陕西杨陵,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即后来的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陕西省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的前身)工作。

从此,他开始了在大西北长达31年的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生涯。

到陕当年,我国农业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这种被称为“小麦癌症”的流行性病害,发生区域广、流行频率高、危害损失重,对小麦产量影响巨大,甚至导致绝收。

时年25岁的李振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默默下定决心,要为农民培育出优良抗病的小麦品种。

通过多年对牧草的研究,李振声发现长穗偃麦草等具有非常好的抗病性,于是,他产生了通过牧草与小麦杂交,把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的想法。

草和小麦杂交,就好比是为牧草和小麦进行特殊的“婚配”,其目的是让小麦的后代获得牧草的抗病基因。

他的大胆想法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支持。

为解决小麦条锈病这一世界性难题,李振声另辟蹊径,开始对远缘杂交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从青丝到白头,这一干就是20年。

在无数次的试验、失败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带领课题组克服了小麦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后代不育、疯狂分离等困难,成功育成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和“小偃”4号、5号、6号、54号、81号等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并迅速推广,其中仅“小偃6号”就累计推广1.5亿亩,增产粮食40亿公斤。

小偃系统衍生良种7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大约在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了75亿公斤。

由于小偃系列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在黄淮流域冬麦区广泛种植,一时间,“要吃面,种小偃”的民谣广为流传。

20年的顽强拼搏,不但使李振声在小麦育种实践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且同时在小麦育种理论和方法方面取得了令世界震惊的突破。

育种专家 事迹

育种专家 事迹

育种专家事迹
育种专家的事迹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体现,以下提供两位知名育种专家的相关事迹:
1. 郭进考:河北省石家庄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小麦专家组顾问、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

他从高产到高产节水,培育出30个好品种。

在求学时,他选
择了农校,因为他认为科研育种来源于生产的需要。

毕业后,他进入条件艰苦的石家庄地区农科所,他和同事克服困难,四处求援,请教专家,搜集育种材料。

最终,他成功培育出“冀麦26”。

2. 聂守军:他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品质育种研究所所长、水稻育种专家。

他培育了48个水稻新品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亿亩,增收稻谷62亿公斤,创造社会效益近200亿元。

为了攻克水稻高产与优质并重这一育种难题,
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耐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育种专家的具体信息,可以阅读人物传记类书籍或新闻报道。

李振声小麦育种作文高中

李振声小麦育种作文高中

李振声小麦育种作文高中李振声一辈子与小麦结缘,也正是小麦让他声名大振。

2007年2月27日,他作为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唯一得主,站在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中央。

「弘扬科学家精神」李振声:从麦田里走来的科学家饥饿促其走上“弄麦”路“这就是我们培育的‘小偃6号’,你们看,多有嚼劲!”在自己的办公室,李振声从一株小麦标本上摘下一粒小麦籽。

这是他和同事们经20年努力培育出来的优质小麦种。

这个与麦为伍的科学家,最初走上“弄麦”之路,却源于早年饥饿的经历。

李振声1931年出生在山东淄博农村,幼时家境贫寒,13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一人带着4个孩子,日子过得愈发艰难,李振声读到高中一年级便辍学了。

1948年,济南解放。

此时,李振声只身来到济南找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墙缝里的一则广告——那是山东农学院的招生启事。

其中最让李振声感兴趣的内容是学校提供吃住。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李振声报考了,没想到还真的考上了。

“又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

”李振声格外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当时学校农场繁殖了几个优良品种,包括“齐大195”“扁穗小麦”“鱼鳞白”等。

假期回乡时,李振声就将这些小麦优良品种引入家乡,种植后确实比当地老品种增产,乡亲们都来换种。

看到这样的场面,“这让我产生了将来也要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想法”。

由草而麦,育出新品种其实,最初李振声是从事牧草研究的。

1951年大学毕业时,李振声被分配到中科院工作。

在北京期间,他跟随导师、土壤学家冯兆林从事种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曾经收集种植800多种牧草,对牧草研究有一定基础。

1956年,我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严重的条锈病大流行。

条锈病病菌感染小麦叶片,使叶子提早枯萎,甚至使小麦死亡。

真菌随风传播几千里,使小麦减产20%~30%。

“农民种了那么多年的小麦还是这么体弱多病,但是野草没人管,却生长得很好。

”对草有研究的李振声想,能不能通过小麦与天然牧草的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于是李振声提出通过远缘杂交,将天然牧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选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的设想。

李振声 为祖国担当的麦田守望者

李振声 为祖国担当的麦田守望者

李振声吴自良为祖国担当的麦田守望者为了那惊世的“礼炮”遗传学家, 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出生于山东淄博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他为中国的粮食增产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就是“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小麦亩产还不到50公斤。

1956年,大面积的小麦条锈病,仅仅在黄河流域就造成超过100亿斤的减产,培育出抗条锈病小麦新品种成为一项世界难题。

然而,李振声利用经过自然选择的牧草和小麦进行杂交,希望将杂草中的抗性基因融入到小麦中,经过20多年的努力,具有各种抗性的小偃6号研制成功。

到80年代末,李振声培育的小偃6号在全国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1.5亿亩,小麦增产超过60亿斤。

在培育出小偃6号的同时,李振声还在国际上首创了一套染色体工程育种方法系统,利用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性状,首次创制了蓝色单体小麦系统、自花结实缺体小麦系统,建立了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育种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极大缩短了外援基因导入小麦基因组的时间,意义重大。

李振声说:“中国人不仅应该而且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 —————————————◎ 来源|光明网◎ 图片|共产党员网1917年的12月25日,吴自良出生在浦江前吴村,他9岁进私塾,在上学的时候就因为能将四书五经倒背而被广为称赞。

那个年代正倡导以读书救国,所以吴自良院士怀抱志愿走出了前吴村。

1939年从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毕业后,他曾先后任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制造厂、昆明中央机器厂设计师、工程师,并于1943年底赴美留学,入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

1948年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旋即在该校金属研究所任博士后研究员。

1950年冬取道日本、香港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任唐山北方交通大学治金系教授。

他在科研路上披荆斩棘、百折不回,最终成为攻克原子弹“心脏”的优质“链条人”。

“侠之大者”李振声

“侠之大者”李振声

“侠之大者”李振声作者:伍里川来源:《时代邮刊·上半月》2022年第11期世间粮食,稻麦为大。

在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先生,“杂交小麦之父”则是李振声先生。

“南袁北李”,是世人对两位让中国人吃饱饭的英雄的朴实称谓。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

年少丧父的他,饱尝贫困之苦。

他懂得饿肚子的滋味,亦知晓传统小麦品种欠佳、产量低下意味着什么。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影响着一个人的立业方向。

在以优异成绩考上山东农学院之后,他把自己的名字填进了“小麦种植”专业。

这位农民的儿子,为了让农民填饱肚子,和小麦“死磕”上了。

在这所大学,李振声学到了真本事。

大学期间,他便获得了对优良品种进行改良试验的机会。

他曾将小麦新品种带回家乡种植,获得了大丰收,引得村人上门求小麦种子。

此事一时传为佳话。

概括而言,李振声在小麦领域,办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其一,完成了一个“前无古人”的科研成果。

上世纪50年代,李振声在中科院工作期间,受命支援条锈病肆虐下的西北地区。

此后,他潜心研究小麦抗病虫害课题。

他注意到麦子生锈而杂草却无恙的情景后,大胆提出了“远缘杂交”设想。

具体说来,就是用小麦和一种名叫粗山羊草的牧草进行杂交试验,这种草具有超强的抗病虫害能力。

草与麦素来水火不容,李振声何以想到“以草救麦”?一来,今天的小麦本身就是和杂草多次“远缘杂交”的结果;二来,进入中科院的初期,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收集各种牧草资料进行分类研究,因而掌握了800多种杂草的特性。

“远缘杂交”的想法,在一些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李振声不信这个“邪”,他坚持攻关不动摇。

这个试验一做就是20年,雜交小麦——小偃6号终于获得成功。

截至上世纪80年代末,小偃6号使我国的小麦产量累计增产60亿斤。

其二,提出了一个“价值连城”的建议。

1998年到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连续5年下滑的情况,人均粮食指标回到上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

李振声大声疾呼:必须调整政策,实现粮食恢复性生产。

程顺和:金色麦浪伴一生

程顺和:金色麦浪伴一生

20科研攻关孜孜不倦那时候,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种植红皮小麦主产区,这里地处南北交汇地带,雨水充足,小麦增产空间很大,但真正涉足其中进行研究,其中艰苦,只有程顺和自己知道:一方面,南方多雨多湿的气候使得小麦赤霉病高发;另一方面,小麦育种周期很长,一年中有9个多月,都要盯在田间地头按时、按量、按质进行粒播、观察、记录、测试和研究。

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究所试验察收集每饼干的,先后引进所里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联合收割机。

对于农业机械,不会用,他便带头学习,及时掌握最新理论。

只会俄语的他57岁重学英语;59岁学会电脑打字,61岁钻研先进的分子标记技术。

他的好学好钻研精神让年轻技术员们特别敬佩。

终于,靠着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程顺和及其团队在小麦遗传育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扬麦”系列在程顺和团队手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走向成熟。

1991年,程顺获评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在实验田程顺和与他的研究22团队在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有一位满头华发的九旬老人,精神矍铄,在此“行医”坚守67年。

无论春夏秋冬,他常年穿行在各个洞窟之间,专注地修复着壁画和塑像。

一幅幅起甲、酥碱、烟熏等病害缠身的壁画,一个个残缺损毁的塑像,在他的精雕细琢下,奇迹般地起死回生,变得光彩照人。

他,就是被誉为我国“文物修复界泰斗”的敦煌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李云鹤。

他是国内成功修复敦煌唐代壁画的“第一人”、国内石窟整体出色成绩,高德荣先后两次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22年还被评为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及名利,程顺和谦虚地说,“有人说我是‘南方麦王’,我哪里是什么‘麦王’,我只想尽早回到田里,甘做‘麦田守望者’。

”谈及未来,年逾生最坚定的选择。

”异地搬迁成功复原的“第一人”,国内运用金属骨架修复保护壁画获得成功的“第一人”……一声承诺,毕生执着李云鹤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壁画与彩塑保护修复专家,1933年生于山东青州。

小麦良种“绵阳19号”

小麦良种“绵阳19号”

作者: 李生荣
作者机构: 绵阳市农科所
出版物刊名: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主题词: 小麦良种;春性;蛋白质含量;成穗率;芽鞘;条锈;冠毛;腹沟;分蘖力;长卵形
摘要:<正> 绵阳19号由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在1979年从绵阳11号变异单株中选育而成。

省内外试种、示范表现良好,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85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该品种春性,早熟。

穗长方形,顶芒,白壳,穗长10—12cm。

每穗有结实小穗20个左右,不实小穗1—2个,结实40—45粒。

麦粒红皮,长卵形,大而饱满,腹沟浅,冠毛多,千粒50克左右,蛋白质含量15.05%。

芽鞘为白、紫两种颜色,幼苗近直立,叶色浓绿,分蘖力强,上林成穗率中等,上部叶片功能期长,株高85—90cm,茎杆粗壮,抗倒伏力较强。

高抗条锈。

适应性广。

一般亩产400公斤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研制及强优势组合筛选” 等国家、 省、 市 级 重 大 成 强 优势 小 麦 杂交 种 绵杂 麦 1 6 8通 过 国家 、四川 及
科 技项 目 3 5项 。 甘 肃 审定 , 是我 国第一 个 通过 两 个 生态 区 ( 冬 小麦 和
李 生 荣 研究 员 从 事小 麦 研 究 3 6年 . 育 成 小 麦 品 春 小 麦 ) 审定、 适应 性 广 泛 的杂 交小 麦 品种 。主持 研 种 3 1个 。 均通 过 品种 审定 。作 为第 一 完成人 。 主持育 究 形 成绵 杂 麦 1 6 8高 产栽 培 技术 、 高产 制种 技 术 、 亲
计划 “ 西 南 优质 高 产 冬小 麦 育 种技 术 研 究及 新 品种 品种 试 验 、 示 范 和推 广 工作 , 使 育 种成 果 尽 快转 化 为 选育” 。 国家 小 麦 育 种 攻 关 “ 高 产 抗 病 优 质 小 麦 新 品 生产 力 。主 研完 成 ( 排名 笫 5 ) 的“ 高产 优质 小 麦 品种 种选 育 研究 ” 。 农业 科 技成 果转 化 资金 项 目 “ 国审高 绵 阳 1 1号 ” 成果 荣 获 国 家 技术 发 明一 等 奖 : 主 持 完 产 抗病 小麦 新 品种 绵 麦 3 6 7的 中试 与 示 范 ” , 农 业 产 成 ( 排名 第 1 ) 的“ 大穗 型 丰产 优质 白皮大 粒小 麦新 品
“ 小麦 优 质 专 用 品种 和 杂交 小 麦 育种 研究 ” 。四川 省 进 步三 等奖 和绵 阳市 科技 进 步一等 奖 。 农 业 厅 重 点项 目 “ 优 质 小麦 新 品种选 育 及 配 套栽 培
在 小 麦 杂 种 优 势 利 用 研 究 中取 得 突 破 性 进 展 。 技术研究 ” . 绵 阳市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杂 交 小 麦 育 种 新 创 制优 异 温 光 型两 系 不育 系 6个 , 恢复系 1 1 个 。育
人 物 风 采2 0 1 3 . 8
舭衅 如 龇l l
为 了大 地 的 丰 收
记小麦育种专家李 生荣研究员
本刊 编辑 部
现 任 四 川 省 绵 阳市 农 验对 照 品种 。 1 1个新 品种 获植 物新 品种权 保护 证 书 。 业 科 学 研 究 院 小 麦 研 究 所 创制 可供 育 种 利用 的骨 干 亲本 材料 9份 。发 表论 文 名誉 所 长 。 四川 省农 作 物 品 1 0 1 篇, 其 中主 笔发 表 5 7篇 。参 与 《 中国小 麦 品种 志
品种被推荐为重点推广品种或高产创建主导品种 。 程顺 和 、刘 旭 三位 院士 及 国 内外 知 名专 家 组 成 的鉴
绵麦 3 7从 2 0 0 8年 至今 是 四川 省 小 麦新 品种 区域 试 定组 一 致认 为 : “ 中 国二 系 杂交 小 麦 技术 ( 下转 2 5页)
专 题 论述 2 0 1 3 . 8
讯》 杂 志编 委 的李 生荣 研 究员 , 1 9 5 2年 生 于 四川省 绵 态条 件 。以选 育 大穗 型 品种 为 主 攻 目标 .率 先 提 出
阳市 , 1 9 7 7年 四川 农 学 院农 学专 业毕 业 后 , 分 配到 绵 “ 品种 商 品 性 育 种 ” 理念 , 以“ 矮秆为基础 , 抗病 为前 阳市农 业 科 学研 究 院 ( 所) 从 事 小麦 新 品种选 育 及 示 提 , 穗重 为 中心 , 调 整株 叶型 , 提 高穗 粒数 ” 的育 种 策 范 推广 工作 。
业 结构 调 整 重 大研 究 专 项 “ 弱 筋 小麦 新 品 种选 育 及 种 选 育 与 应 用 ” 、 “ 多抗 丰 产 优 质矮 秆 小 麦 品种 绵 麦 高 产 优 质配 套 栽 培研 究 ” 。 四川 省 小麦 育 种 攻关 课 题 3 7选 育 与应 用 ” 成果 , 2 0 0 9年 、 2 0 1 1年获 四川 省科 技
略 为指 导 , 积 极探 索 , 不 断 创新 , 总结 出“ 四同 步一交
李 生 荣 研 究 员 先 后 主 持 承 担 了 国家 8 6 3项 目 叉” 育 种技 术 和 方法 。 加快 小麦 新 品种选 育 及育 种新
“ 强 优 势 小 麦杂 交 种 的创 制 与 应用 ” ,国家科 技 支 撑 材 料 和杂 交 小麦 强优 势 组合 筛 选 进程 .积极 开 展 新
成品种 2 2个 , 其 中绵麦 4 8 、 绵麦 3 6 7 、 绵麦 5 1等 8 本高产 繁育 技 术规 程应 用于 生产 。 主研 ( 排名第 2 ) 的 个 品种通 过 国家 审 定 ,并成 为 国家级 推广 品种 ; 7个 “ 中国二 系 杂交 小 麦技 术 体 系创 建 ” 成果 , 经庄巧生、
3 . 3 拓展 思 路 。 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农 业抓 效 益
舭 维吼
重庆 “ 山多 地少 草 坡 丰盛 ” 的 自然 条件 也 是 我 国
巴掌 田” “ 鸡 农业 除 了生 产功 能 外 , 还 具有 生 态 、 休 闲观 光 功 很 多 省份 农业 发展 面 临的 同样 问题 。在 “ 上依 靠 提 高科 技 含量 提 升 土地 产 出 、 依 靠 提 高 能 。发 展农业 旅 游 能有效 拓 展农 业功 能 , 延 伸农 业 产 窝地 ”
种 审 定 委 员 会 麦 类 专 业 委 ( 1 9 8 3 ~ 1 9 9 2 ) } 、 《 四川 小 麦 》 、 《 中 国小 麦 品种 改 良及
员会 委 员 。 四川 省 市州 麦 类 系谱 分 析 》 、 《 雨养 农 业 区 的小麦 育 种 》 等 专 著 的编 写 联合 育 种攻 关 组组 长 , 国家 工作 。育 成 品种 推广 6亿 多亩 。增 加 产值 1 0 0多亿
小 麦 产 业 技 术 体 系 绵 阳综 元 , 获 国家 技 术发 明一 等奖 及部 省 、 市 级重 大 科 技成
合试 验 站站 长 . 中 国作 物 学 果奖励 2 5项 次 。
会小麦产 业分会第 二届委员 会委员 , 《 农 业 科 技 通
李生 荣 研究 员 根 据西 南 麦 区气 候 特 点 和小 麦 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