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第十一章 法律关系 A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法律关系

一. 名词解释

1.法律关系2.法律关系的主体3.权利能力4.行为能力5.法律关系客体6.法律事实7.法律事件8.事件构成

二. 单项选择

1.根据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

A.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B.双边法律关系和多边法律关系

C.纵向法律关系和横向法律关系D.调整性法律关系和创设性法律关系

2.根据法律关系发生的方式不同,可以将其分为()。

A.调整性法律关系和创设性法律关系B.隶属的法律关系和平权的法律关系

C.双边法律关系和多边法律关系D.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

3.按照法律关系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把法律关系分为()。

A.调整性法律关系和创设性法律关系B.隶属的法律关系和平权的法律关系

C.双边法律关系和多边法律关系D.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

4.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称为()。

A.法律事实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D.法律关系的内容

5.()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

A.财产权B.人身权C.权利能力D.行为能力

6.凡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和现象称为()。

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事实D.法律关系内容

7.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称为()。

A.法律关系的内容B.法律事实C.权利能力D.行为能力

8.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那一项是错误的?()

A.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

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是具有行为能力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9.()是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联系的中介。

A.法律主体B.法律事实C.法律关系的客体D.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多项选择

1.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规范D.法律事实

2.在中国,根据各种法律关系的规定能够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A.公民(自然人)B.组织C.国家D.动物

3.确定公民有无行为能力的标准是()。

A.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B.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C.公民是否达到一定年龄D.公民神志是否正常

4.公民的行为能力根据其内容不同分为()。

A.权利行为能力B.义务行为能力C.责任行为能力D.权利能力

5.世界各国一般把本国公民的行为能力划分为()。

A.完全行为能力人B.限制行为能力人

C.无行为能力人D.不完全行为能力

6.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以下几类()。

A.物B.人格C.精神产品D.行为

7.某甲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套价值34万元人民币的商品房,银行每月从某甲的工资存折上扣划1300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某甲和银行之间的这种法律关系属于()。

A.基本法律关系B.隶属性法律关系C.相对法律关系D.普通法律关系

8.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可以形成法律关系()。

A.刘某因赌博欠吴某1万元

B.某区警方查出存在火灾隐患的企业,有关人员或被拘留或被处以重罚

C.何某为急事赶回家,将已过有效期的身份证涂改,机场安检站不予放行登机

D.任某在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

9.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

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些说法正确揭示了这一关系?()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四.简答题

1简述法律关系的特征。

2简述公民和法人在权利能力方面的区别。

3简述公民和法人在行为能力方面的区别。

4简述法律关系客体的特征。

五.论述题——试论法律关系的种类及其分类的意义。

六.案例分析

甲京剧团与乙剧院签订合同演出某传统剧目一场,合同约定京剧团主要演员曾某、廖某、潘某出演剧中的主要角色,剧院支付人民币1万元。演出当日,曾某在异地演出未能及时赶回,潘某生病在家,没有参加当天的演出,只是大部分观众退票,剧院实际损失1.5万元。后剧院向法院起诉京剧团,要求赔偿损失。试分析此案例中的法律关系。

该案例中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什么?

京剧团和剧院之间是何种法律关系?

第十一章法律关系

一. 名词解释

1.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

3.权利能力,又称权义能力(权利义务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它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

4 行为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5.法律关系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是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

6.所谓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法律事实首先应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外在现象;其次,应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

7.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8.事实构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所构成的一个相关的整体,被称为“事实构成”。

二. 单项选择

1 C 2A3D 4B 5C 6C 7D 8B 9B

三.多项选择

1ABD 2ABC 3ABCD 4ABC

5ABC 6ABCD 7CD 8BCD 9ACD

四.简答题

1.答: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具有如下特征:

一、法律关系是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

法律规范的存在是法律关系形成的前提。任何一种具体的法律关系都是以相应的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的。如果没有某种法律规范的存在,就不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关系。因为正是法律规范规定了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及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失的条件(法律事实)。当某种法律事实出现时,主体之间就以客体为中介形成某种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或义务。

二、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

由于法律关系是由法所调整或创设的社会关系,因而与一般社会关系不同,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任何个人或组织未经另一方主体同意,均不得任意地变更或废除法律关系的内容,不得侵犯另一方的权利或不履行应尽的义务。法律关系的任何一方如果无理拒绝或迟延履行义务,另一方有权请求国家有关机关责令对方履行义务或承担由于未履行义务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三、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答:公民的权利能力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首先,根据享有权利能力的主体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前者又称基本的权利能力,是一国所有公民均具有的权利能力,它是任何人取得公民法律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