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作者:文辉来源:城市中国网添加日期:年月日
一、发展现状
、县域经济的范畴
截止到年,我国共有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个市辖区、个县级市、个县、自治县、个旗、个自治旗、个特区、个林区)。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主要包括县级市和县,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主,包括县城关镇,镇域经济和乡村经济。
不包括市辖区,市辖区一般是地级市辖区,属于城市经济范畴。
、主要数据(以下数据来源于网络)
)县域人口
年,县域内人口(常住人口)总数约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年,县域人口(常住人口)平均万人。
)县域经济
从县域经济总量来看,年,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万亿元,约占全国的,占到半壁江山;全国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值为元,是全国的。
全国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有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
从全国县域经济平均规模来看,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亿元。
)百强县和贫困县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为:人口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元。
中部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西部百强县平均规模:人口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年全国贫困县个。
其中在公布的名单中,各贫困县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中部省份县,西部省份县。
在所有省份中,贫困县最多的是云南,有个;其次是陕西和贵州,有个。
二、存在问题
、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一是东中西区域不均衡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直接传导到县域经济。
百强县在东部沿海地区,贫困县以中西部地区为主。
二是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平均规模的不平衡。
差异性非常大。
地区生产总值规模最大的是亿元,最小的是亿元,最大的三个省份是江苏、山东、浙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最大的是亿元,最小的是亿元,最大的三个省份是江苏、上海、浙江。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个县域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值是最低个县域的倍。
三是资源禀赋导致的发展不平衡。
有些山区县资源匮乏,山地多平地少,交通不便,有些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受资源价格上涨因素影响,从贫困县一跃成为百强县,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县市多数是探明资源储量和开发的结果。
四是城市对资源的极化效应太强。
中国五级行政管理体制,其中县是处在第四层级,属于行政等级管理体制资源分配的下游,各种重大项目、资金、土地指标等行政资源明显分配不公。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
县域经济大部分以农业经济为主,三产结构中农业产值比重较大,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发展缺少龙头企业;有的县农业比重超过。
农业是个提供稳定的就业的产业,旱涝保收的产业,既不能带来大量税收,也不能使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产业结构单一现象严重,一业独大,一方面对其他产业发展不利,另一方面自身发展也有周期性,波动性。
要素资源缺乏。
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导致县域发展产业缺乏必要的要素资源支撑。
城镇化水平低,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发展缺乏经济基础。
镇域经济不发达,小城镇发展落后。
从百强县发展经验来看,都有很强的镇域经济作支撑,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一带的专业镇,发展各类单一化、专业化的产业,一个图钉,一双袜子,一个打火机都可以做成一个大的产业,甚至还可以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
、县域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