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排序算法课程设计报告
排序算法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算法。
2. 通过编程实现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
3. 分析不同排序算法的性能,比较其优缺点。
4. 培养编程能力和算法思维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Python3.73. 开发工具:PyCharm三、实验内容1. 算法选择: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2. 实现排序算法3. 分析算法性能4. 比较不同排序算法的优缺点四、实验步骤1. 设计排序算法(1)冒泡排序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比较相邻元素的值,将较大的元素向后移动,较小的元素向前移动,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2)选择排序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遍历整个序列,在未排序的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将其与序列的第一个元素交换,然后继续在剩余未排序的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重复此过程,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3)插入排序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将未排序的序列中的元素插入到已排序的序列中,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4)快速排序快速排序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选取一个基准值,将序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小于基准值,另一部分大于基准值,然后递归地对这两部分进行快速排序。
(5)归并排序归并排序是一种分治策略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序列划分为两个子序列,分别对这两个子序列进行排序,然后将排序好的子序列合并为一个有序序列。
2. 编写排序算法代码```pythondef bubble_sort(arr):n = len(arr)for i in range(n):for j in range(0, n-i-1):if arr[j] > arr[j+1]:arr[j], arr[j+1] = arr[j+1], arr[j]def selection_sort(arr):n = len(arr)for i in range(n):min_idx = ifor j in range(i+1, n):if arr[min_idx] > arr[j]:min_idx = jarr[i], arr[min_idx] = arr[min_idx], arr[i]def insertion_sort(arr):n = len(arr)for i in range(1, n):key = arr[i]j = i-1while j >= 0 and key < arr[j]:arr[j+1] = arr[j]j -= 1arr[j+1] = keydef quick_sort(arr):if len(arr) <= 1:return arrpivot = arr[len(arr) // 2]left = [x for x in arr if x < pivot]middle = [x for x in arr if x == pivot]right = [x for x in arr if x > pivot]return quick_sort(left) + middle + quick_sort(right) def merge_sort(arr):if len(arr) <= 1:return arrmid = len(arr) // 2left = merge_sort(arr[:mid])right = merge_sort(arr[mid:])return merge(left, right)def merge(left, right):result = []i = j = 0while i < len(left) and j < len(right):if left[i] < right[j]:result.append(left[i])i += 1else:result.append(right[j])j += 1result.extend(left[i:])result.extend(right[j:])return result```3. 分析算法性能(1)冒泡排序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空间复杂度为O(1)。
算法课设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算法在计算机科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加深对算法设计与分析的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本实验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本次实验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排序算法、贪心算法和动态规划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1. 排序算法(1)实验目的:熟悉常见的排序算法,理解其原理,比较其优缺点,并实现至少三种排序算法。
(2)实验内容:- 实现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三种算法。
- 对每种算法进行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 编写测试程序,对算法进行性能测试,比较不同算法的优劣。
(3)实验步骤:- 分析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的原理。
- 编写三种排序算法的代码。
- 分析代码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 编写测试程序,生成随机测试数据,测试三种算法的性能。
- 比较三种算法的运行时间和内存占用。
2. 贪心算法(1)实验目的:理解贪心算法的基本思想,掌握贪心算法的解题步骤,并实现一个贪心算法问题。
(2)实验内容:- 实现一个贪心算法问题,如活动选择问题。
- 分析贪心算法的正确性,并证明其最优性。
(3)实验步骤:- 分析活动选择问题的贪心策略。
- 编写贪心算法的代码。
- 分析贪心算法的正确性,并证明其最优性。
- 编写测试程序,验证贪心算法的正确性。
3. 动态规划算法(1)实验目的:理解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动态规划算法的解题步骤,并实现一个动态规划算法问题。
(2)实验内容:- 实现一个动态规划算法问题,如背包问题。
- 分析动态规划算法的正确性,并证明其最优性。
(3)实验步骤:- 分析背包问题的动态规划策略。
- 编写动态规划算法的代码。
- 分析动态规划算法的正确性,并证明其最优性。
- 编写测试程序,验证动态规划算法的正确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排序算法实验结果:- 冒泡排序:时间复杂度O(n^2),空间复杂度O(1)。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合并排序快速排序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合并排序与快速排序一、引言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合并排序和快速排序是两种经典而常用的排序算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排序算法进行分析和设计实验,通过对比它们的性能和效率,以期得出最优算法。
二、合并排序合并排序是一种分治算法,它将原始数组不断分解为更小的数组,直到最后细分为单个元素。
然后,再将这些单个元素两两合并,形成一个有序数组。
合并排序的核心操作是合并两个有序的数组。
1. 算法步骤(1)将原始数组分解为更小的子数组,直到每个子数组只有一个元素;(2)两两合并相邻的子数组,同时进行排序,生成新的有序数组;(3)重复步骤(2),直到生成最终的有序数组。
2. 算法性能合并排序的最优时间复杂度为O(nlogn),其中n为待排序数组的长度。
无论最好情况还是最坏情况,合并排序的复杂度都相同。
合并排序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来存储临时数组,所以空间复杂度为O(n)。
三、快速排序快速排序也是一种分治算法,它将原始数组根据一个主元(pivot)分成两个子数组,一个子数组的元素都小于主元,另一个子数组的元素都大于主元。
然后,递归地对这两个子数组进行排序,最后得到有序数组。
快速排序的核心操作是划分。
1. 算法步骤(1)选择一个主元(pivot),可以是随机选择或者固定选择第一个元素;(2)将原始数组根据主元划分为两个子数组,一个子数组的元素都小于主元,另一个子数组的元素都大于主元;(3)递归地对这两个子数组进行快速排序;(4)重复步骤(2)和(3),直到每个子数组只有一个元素,即得到最终的有序数组。
2. 算法性能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ogn),其中n为待排序数组的长度。
最坏情况下,当每次选择的主元都是最小或最大元素时,时间复杂度为O(n^2)。
快速排序是原地排序,不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所以空间复杂度为O(1)。
四、实验设计为了验证合并排序和快速排序的性能和效率,我们设计以下实验:1. 实验目的:比较合并排序和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实验报告_冒泡排序法(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冒泡排序算法的实现方法。
3. 分析冒泡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4. 通过实验验证冒泡排序算法的效率。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C++3. 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 2019三、实验原理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多次比较和交换相邻元素,将待排序的序列变为有序序列。
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相邻的两个元素进行比较,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即第一个元素大于第二个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2. 重复步骤1,对相邻的元素进行比较和交换,直到整个序列的最后一个元素。
3. 第一轮排序完成后,最大的元素被放置在序列的最后一个位置。
4.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对剩余的元素重复步骤1和步骤2,直到序列的倒数第二个元素。
5. 重复步骤3和步骤4,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四、实验步骤1. 编写冒泡排序算法的C++代码,实现上述算法步骤。
2. 在主函数中创建一个待排序的数组。
3. 调用冒泡排序函数对数组进行排序。
4. 输出排序前后的数组,验证排序结果。
五、实验代码```cpp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 冒泡排序函数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for (int i = 0; i < n - 1; i++) {for (int j = 0; j < n - i - 1; j++) { if (arr[j] > arr[j + 1]) {// 交换相邻元素int temp = arr[j];arr[j] = arr[j + 1];arr[j + 1] = temp;}}}}// 打印数组函数void printArray(int arr[], int n) {for (int i = 0; i < n; i++) {cout << arr[i] << " ";}cout << endl;}int main() {// 创建待排序的数组int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int 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打印排序前的数组cout << "排序前的数组:\n";printArray(arr, n);// 调用冒泡排序函数bubbleSort(arr, n);// 打印排序后的数组cout << "排序后的数组:\n";printArray(arr, n);return 0;}```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运行实验程序,输出排序前后的数组,验证排序结果是否正确。
设计各种排序课程设计
设计各种排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排序算法原理,包括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
2. 能够理解各种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并分析其优缺点。
3. 学会运用排序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对数据列表进行排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编程实现排序算法的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算法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成果的团队意识。
3. 增强学生面对问题时的自信心,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具体分解如下:1. 学生能熟练描述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的原理及实现过程。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编写代码实现这三种排序算法,并对算法性能进行简单分析。
3. 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进行解决。
4.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态度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5.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具体安排如下:1. 排序算法原理:- 冒泡排序:介绍冒泡排序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 选择排序:阐述选择排序的核心思想,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 插入排序:讲解插入排序的基本步骤,以及如何实现。
2. 排序算法性能分析:- 时间复杂度:介绍时间复杂度的概念,分析三种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 空间复杂度:解释空间复杂度的含义,对比三种排序算法的空间复杂度。
3. 编程实践:- 编写代码:指导学生利用编程工具,实现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
- 性能测试:通过设计测试用例,分析排序算法的性能。
4. 实际应用:- 问题分析:针对实际问题,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
- 解决方案:讨论并实现解决问题的方案。
排序算法课程设计
排序算法课程设计专业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 掌握各种排序的基本思想2. 掌握各种排序的算法实现3. 掌握各种排序的算法优劣分析花费的时间计算4. 掌握各种排序算法所适用的不同场合。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1)冒泡、直插、选择、快速、希尔、归并、堆排序算法进行比较;(2)待排序的元素的关键字为整数。
其中的数据用伪随机产生程序产生(如10000 个,1000个),再使用各种算法对其进行排序,记录其排序时间,再汇总比较;(3)将每次测试所用的时间,用条形图进行表示,以便比较各种排序的优劣。
三:课程设计的实现( 1) 直接插入排序#include <iostream.h> typedef int keytype;struct datatype{keytype key;};/* int rand(void);void srand(unsigned int seed ); */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io.h>#include<time.h> #include<windows.h> void InsertSort (datatype a[], int n) //用直接插入法对a[0]--a[n-1] 排序{int i, j;datatype temp; for(i=0; i<n-1; i++){temp = a[i+1]; j = i;while(j > -1 && temp.key <= a[j].key){a[j+1] = a[j];j--;}a[j+1] = temp;}}void main(){/*srand((unsigned)time(NULL));// 随机种子*//*time_t t; srand((unsigned)time(&t));*/ time_t t1,t2;srand((unsigned)GetCurrentTime()); datatype num[10000];t1=GetCurrentTime();for(int i=0;i<10000;i++){ num[i].key=rand();}int n=10000;InsertSort(num,n); for(int j=0;j<10000;j++) cout<<num[j].key<<endl;t2=GetCurrentTime();cout<<"The t1 time is:"<<t1<<"The t2 time is:"<<t2<<" t2-t1:"<<t2-t1<<endl;getchar();}(2)希尔排序#include <iostream.h>/* int rand(void);void srand(unsigned int seed );*/#include<stdlib.h>#include<stdio.h>#include<time.h> #include<windows.h> typedef int keytype;struct datatype{ keytype key;};void ShellSort (datatype a[], int n, int d[], int numOfD) //用希尔排序法对记录a[0]--a[n-1] 排序//各组内采用直接插入法排序{int i, j, k, m, span;datatype temp;for(m = 0; m < numOfD; m++) {span = d[m];for(k = 0; k < span; k++)for(i = k; i < n-span; i = i+span)temp = a[i+span]; j = i;while(j > -1 && temp.key <= a[j].key) {a[j+span] = a[j];j = j-span; } a[j+span] = temp;void main(){/*srand((unsigned)time(NULL));// 随机种子*/ /*time_t t;srand((unsigned)time(&t));*/time_t t1,t2; srand((unsigned)GetCurrentTime()); datatype num[10000];t1=GetCurrentTime();for(int i=0;i<10000;i++){num[i].key=rand();}int n=10000, d[]={1000,100,10,1},numOfd=4;ShellSort (num,n,d,numOfd);for(int j=0;j<10000;j++)cout<<num[j].key<<endl;t2=GetCurrentTime();cout<<"The t1 time is:"<<t1<<"The t2 time is:"<<t2<<" t2-t1:"<<t2-t1<<endl;getchar();}(3)直接选择排序#include <iostream.h> typedef int keytype; struct datatype { keytype key;};/* int rand(void);void srand(unsigned int seed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io.h> #include<time.h> #include<windows.h> void SelectSort(datatype a[], int n) /*用直接选择排序法对a[0]--a[n-1] 排序*/{int i, j, s; datatype temp; for(i=0; i < n-1; i++){s = i;for(j = i+1; j < n; j++) if(a[j].key < a[s].key) s=j;if(s != i){ temp = a[i]; a[i] = a[s]; a[s] = temp;}}}void main(){ /*srand((unsigned)time(NULL));// 随机种子*/ /*time_t t;srand((unsigned)time(&t));*/ time_t t1,t2;srand((unsigned)GetCurrentTime());datatype num[10000];t1=GetCurrentTime();for(int i=0;i<10000;i++){ num[i].key=rand();}int n=10000;SelectSort(num,n);for(int j=0;j<10000;j++)cout<<num[j].key<<endl;t2=GetCurrentTime();cout<<"The t1 time is:"<<t1<<"The t2 time is:"<<t2<<" t2-t1:"<<t2-t1<<endl;getchar();}(4)堆排序#include <iostream.h>typedef int keytype;struct datatype{keytype key;};#include<stdlib.h>#include<stdio.h>#include<time.h>#include<windows.h>void CreatHeap (datatype a[], int n, int h){int i, j, flag;datatype temp;i = h; // i 为要建堆的二叉树根结点下标j = 2*i+1; // j 为i 的左孩子结点的下标temp = a[i];flag = 0;//沿左右孩子中值较大者重复向下筛选while(j < n && flag != 1){ //寻找左右孩子结点中的较大者,j 为其下标if(j < n-1 && a[j].key < a[j+1].key) j++;if(temp.key > a[j].key) //a[i].key>a[j].keyflag=1; //标记结束筛选条件else //否则把a[j] 上移{a[i] = a[j];i = j;j = 2*i+1;}}a[i] = temp; //把最初的a[i] 赋予最后的a[j]}void InitCreatHeap(datatype a[], int n){int i;for(i = (n-1)/2; i >= 0; i--)CreatHeap(a, n, i);}void HeapSort(datatype a[], int n){int i;datatype temp;InitCreatHeap(a, n); // 初始化创建最大堆for(i = n-1; i > 0; i--) //当前最大堆个数每次递减1{〃把堆顶a[0]元素和当前最大堆的最后一个元素交换temp = a[0];a[0] = a[i];a[i] = temp;CreatHeap(a, i, 0); //调整根结点满足最大堆}}void main(){ /*srand((unsigned)time(NULL));// 随机种子*/ /*time_t t;srand((unsigned)time(&t));*/time_t t1,t2; srand((unsigned)GetCurrentTime());datatype num[10000];t1=GetCurrentTime();for(int i=0;i<10000;i++) {num[i].key=rand();}int n=10000;HeapSort(num, n);for(int j=0;j<10000;j++) cout<<num[j].key<<endl; t2=GetCurrentTime();cout<<"The t1 time is:"<<t1<<"The t2 time is:"<<t2<<" t2-t1:"<<t2-t1<<endl;getchar();}(5)冒泡排序#include <iostream.h> typedef int keytype; struct datatype {keytype key;};#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io.h> #include<time.h> #include<windows.h> void BubbleSort(datatype a[], int n) //用冒泡排序法对a[0]--a[n-1] 排序{int i, j, flag=1;datatype temp;for(i = 1; i < n && flag == 1; i++){flag = 0;for(j = 0; j < n-i; j++){ if(a[j].key > a[j+1].key) { flag = 1; temp = a[j]; a[j] = a[j+1]; a[j+1] = temp;}}}}void main(){/*srand((unsigned)time(NULL));// 随机种子*//*time_t t; srand((unsigned)time(&t));*/ time_t t1,t2;srand((unsigned)GetCurrentTime()); datatype num[10000];t1=GetCurrentTime();for(int i=0;i<10000;i++){ num[i].key=rand();}int n=10000;BubbleSort(num, n); for(int j=0;j<10000;j++) cout<<num[j].key<<endl;t2=GetCurrentTime();cout<<"The t1 time is:"<<t1<<"The t2 time is:"<<t2<<" t2-t1:"<<t2-t1<<endl;getchar();}(6)快速排序#include <iostream.h>/* int rand(void);void srand(unsigned int seed );*/#include<stdlib.h>#include<stdio.h>#include<time.h> #include<windows.h> typedef int keytype;struct datatype{keytype key;};void QuickSort(datatype a[], int low, int high)//用递归方法对对象a[low]--a[high] 进行快速排序{int i, j; datatype temp; i = low; j = high; temp = a[low]; while(i < j)//在数组的右端扫描while(i < j && temp.key <= a[j].key) j--;if(i < j){a[i] = a[j];i++;}//在数组的左端扫描while(i < j && a[i].key < temp.key) i++;if(i < j){a[j] = a[i];j--;}}a[i] = temp;//对子对象数组进行递归快速排序if(low < i) QuickSort(a, low, i-1);if(i < high) QuickSort(a, j+1, high);}void main(){/*srand((unsigned)time(NULL));// 随机种子*//*time_t t;srand((unsigned)time(&t));*/time_t t1,t2; srand((unsigned)GetCurrentTime());datatype num[10000];t1=GetCurrentTime();for(int i=0;i<10000;i++){ num[i].key=rand();}int n=10000;QuickSort(num, 0, 9999);for(int j=0;j<10000;j++)cout<<num[j].key<<endl;t2=GetCurrentTime();cout<<"The t1 time is:"<<t1<<"The t2 time is:"<<t2<<" t2-t1:"<<t2-t1<<endl;getchar();}(7)归并排序#include <iostream.h>/* int rand(void);void srand(unsigned int seed );*/#include<iostream.h>#include<stdlib.h>#include<stdio.h>#include<time.h>#include<windows.h>typedef int keytype;struct datatype{keytype key;};void Merge(datatype a[], int n, datatype swap[], int k)//对有序表a[0]--a[n-1] 进行一次二路归并排序,每个有序子表的长度为k //一次二路归并排序后新的有序子表存于swap 中{int m = 0, u1,l2,i,j,u2;int l1 = 0; //给出第一个有序子表下界while(l1+k <= n-1){l2 = l1 + k; //计算第二个有序子表下界u1 = l2 - 1; //计算第一个有序子表上界u2 = (l2+k-1 <= n-1)? l2+k-1: n-1; //计算第二个有序子表上界//两个有序子表合并for(i = l1, j = l2; i <= u1 && j <= u2; m++){if(a[i].key <= a[j].key){swap[m] = a[i];i++;}else{swap[m]=a[j];j++;}}//子表2 已归并完,将子表1 中剩余的对象顺序存放到数组swap 中while(i <=u1){swap[m] = a[i];m++;i++;}//子表1 已归并完,将子表2 中剩余的对象顺序存放到数组swap 中while(j <=u2){swap[m] = a[j];m++;j++;}l1 = u2 + 1;}//将原始数组中不足二组的对象顺序存放到数组swap 中for(i = l1; i < n; i++, m++) swap[m] = a[i];}void MergeSort(datatype a[], int n)〃用二路归并排序法对对象数组a[O]--a[n-1]排序,swap用于临时存放对象{ int i, k = 1; //归并长度由1 开始datatype *swap = new datatype[n]; //动态数组申请while(k < n){Merge(a, n, swap, k);//将记录从数组swap 放回a 中for(i = O; i < n; i++) a[i] = swap[i];//归并长度加倍k = 2 * k;} delete []swap;}void main(){/*srand((unsigned)time(NULL));// 随机种子*//*time_t t;srand((unsigned)time(&t));*/time_t t1,t2;srand((unsigned)GetCurrentTime());datatype num[10000];t仁GetCurre ntTime();for(int i=0;i<10000;i++){nu m[i].key=ra nd();}int n=10000;MergeSort( num, n);for(i nt j=0;j<10000;j++)cout< <nu m[j].key«e ndl;t2=GetCurre ntTime();cout«"The t1 time is:"<<t1<<"The t2 time is:"<<t2<<" t2-t1:"<<t2-t1<<endl;getchar();}四:课程设计的结果对个随机数排序所用时间五:课程设计的结论在数据多的情况下,归并排序能够在最短的运行中完成排序,其次希尔排序, 堆排序,快速排序。
常见算法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常见算法的设计原理、实现方法以及性能分析。
通过实际编程,加深对算法的理解,提高编程能力,并学会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选择了以下常见算法进行设计和实现:1.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
2. 查找算法:顺序查找、二分查找。
3. 图算法:深度优先搜索(DFS)、广度优先搜索(BFS)、最小生成树(Prim算法、Kruskal算法)。
4. 动态规划算法:0-1背包问题。
三、实验原理1. 排序算法:排序算法的主要目的是将一组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常见的排序算法包括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和堆排序等。
2. 查找算法:查找算法用于在数据集中查找特定的元素。
常见的查找算法包括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
3. 图算法:图算法用于处理图结构的数据。
常见的图算法包括深度优先搜索(DFS)、广度优先搜索(BFS)、最小生成树(Prim算法、Kruskal算法)等。
4. 动态规划算法:动态规划算法是一种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子问题,通过求解子问题来求解原问题的算法。
常见的动态规划算法包括0-1背包问题。
四、实验过程1. 排序算法(1)冒泡排序:通过比较相邻元素,如果顺序错误则交换,重复此过程,直到没有需要交换的元素。
(2)选择排序:每次从剩余元素中选取最小(或最大)的元素,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3)插入排序:将未排序的数据插入到已排序序列中适当的位置。
(4)快速排序:选择一个枢纽元素,将序列分为两部分,使左侧不大于枢纽,右侧不小于枢纽,然后递归地对两部分进行快速排序。
(5)归并排序:将序列分为两半,分别对两半进行归并排序,然后将排序好的两半合并。
(6)堆排序:将序列构建成最大堆,然后重复取出堆顶元素,并调整剩余元素,使剩余元素仍满足最大堆的性质。
2. 查找算法(1)顺序查找:从序列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比较,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遍历完整个序列。
排序数学活动教案7篇
排序数学活动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军训心得、学习心得、培训心得、条据文书、读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military training experiences, learning experiences, training experiences, doctrinal documents, post reading feedback,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排序数学活动教案7篇仔细编写教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自信心,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教案来指导教学,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排序数学活动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排序算法课课程设计书
排序算法课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排序算法的概念、原理和常见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理解排序算法的应用场景和性能特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排序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编写排序算法代码的能力;能够对给定的数据集进行排序,并分析排序算法的执行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和算法的兴趣,使其认识算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排序算法的相关知识,掌握常见的排序算法,具备运用排序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对计算机科学和算法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排序算法的概念和原理:介绍排序算法的定义、分类和性能评价指标。
2.常见排序算法:讲解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基本排序算法,并通过实例演示其实现过程。
3.排序算法的应用场景和性能特点:分析不同排序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
4.排序算法的代码实现:让学生动手编写排序算法代码,培养其编程能力。
5.排序算法的执行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分析:讲解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概念,并分析不同排序算法的复杂度。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排序算法的相关知识,了解常见的排序算法,并具备运用排序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排序算法的相关概念、原理和算法实现,引导学生掌握排序算法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排序算法的应用价值和性能特点。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编写排序算法代码,培养其编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排序算法的优缺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各种高级排序算法集合
4.原地归并排序 最好时间复杂度 O(nlogn) 平均时间复杂度 O(nlogn)
十个算法的实测效率可以分为四类讨论。
第一类为快速排序和两个非原地归并排序,这三个算法的元素比 较、移动的效率都不错,并且都有着非常紧凑的内循环,极其有效地利 用了缓存的优势,所以在实测中速度最快。
第二类为堆排序、希尔排序和 Comb Sort,这三个算法的内循环 不如第一类算法紧凑,并且希尔排序和 Comb Sort 都不是严格的
13
O(nlogn)算法,所以实测中速度慢于第一类算法。 第三类为原地归并排序和 Smooth Sort,这两个算法虽然都有着
很好的理论复杂度,但由于自身实现过于复杂,对复杂度的改进带来了 较大的常数因子,所以这类算法速度更慢。
第四类算法为 Library Sort 和 Slow Sort,这两个算法在元素的比 较和移动次数上都有很大优势,但由于这两个算法都是基于折半查找, 每次元素访问的地址相差巨大,当 n 很大时基本上无法利用缓存进行加 速,所以实测的效率最差。
5.希尔排序
最好时间复杂度 O(?)
平均时间复杂度 O(?)
最坏时间复杂度 O(?)
空间复杂度
O(1)
是否稳定
否
希尔排序是变步长的插入排序,利用插入排序在数据基本有序时 速度较快的特点,先用较大步长的插入排序使数据变得基本有序,再用 小步长的插入排序完成整个排序过程。
排序算法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八种排序算法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编写关于八种排序算法的C语言程序,要求包含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简单项选择择排序、堆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
二、实验步骤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1.八种排序算法的复杂度分析〔时间与空间〕。
2.八种排序算法的C语言编程实现。
3.八种排序算法的比较,包括比较次数、移动次数。
三、稳定性,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比较时间复杂度函数的情况:时间复杂度函数O(n)的增长情况所以对n较大的排序记录。
一般的选择都是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的排序方法。
时间复杂度来说:(1)平方阶(O(n2))排序各类简单排序:直接插入、直接选择和冒泡排序;(2)线性对数阶(O(nlog2n))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和归并排序;(3)O(n1+§))排序,§是介于0和1之间的常数。
希尔排序(4)线性阶(O(n))排序基数排序,此外还有桶、箱排序。
说明:当原表有序或基本有序时,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将大大减少比较次数和移动记录的次数,时间复杂度可降至O〔n〕;而快速排序则相反,当原表基本有序时,将蜕化为冒泡排序,时间复杂度提高为O〔n2〕;原表是否有序,对简单项选择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影响不大。
稳定性:排序算法的稳定性:假设待排序的序列中,存在多个具有相同关键字的记录,经过排序,这些记录的相对次序保持不变,则称该算法是稳定的;假设经排序后,记录的相对次序发生了改变,则称该算法是不稳定的。
稳定性的好处:排序算法如果是稳定的,那么从一个键上排序,然后再从另一个键上排序,第一个键排序的结果可以为第二个键排序所用。
基数排序就是这样,先按低位排序,逐次按高位排序,低位相同的元素其顺序再高位也相同时是不会改变的。
另外,如果排序算法稳定,可以防止多余的比较;稳定的排序算法: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不是稳定的排序算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四、设计细节排序有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内部排序是数据记录在内存中进行排序,而外部排序是因排序的数据很大,一次不能容纳全部的排序记录,在排序过程中需要访问外存。
《排序算法》教学设计
《排序算法》教学设计项以江● 模块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
● 课标要求通过实例,掌握使用排序算法设计程序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什么是排序算法。
(2)学会用简单的数组处理、表示数据。
(3)掌握选择法与冒泡排序的原理。
(4)掌握两种排序VB程序的实现和优化,以及两种算法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初步学习分析解题的思路。
(2)通过实例,使学生能够使用选择和冒泡等排序算法设计程序,掌握其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精益求精的求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 教学重点两种排序算法的原理。
● 教学难点两种排序算法的实现过程与优化。
● 课堂组织流程● 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导入新课(1)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后,根据学生回答加以点评。
肯定排序在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2)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的问题:①大批量的数据用什么存储和处理?如何用随机函数产生一个指定区间的随机整数?②我们学过几种查找方法,其中二分查找的算法前提是什么?③如何实现数据交换?④列举日常生活中要对数据进行排序处理的实例。
设计意图:为新课作铺垫,使学生意识到排序的重要性。
2.排序方法的探索(1)教师活动:①教师给出10个随机排列的数据,要求学生讨论:我们手动实现从小到大排序的方法有哪些?②教师总结:选择法与冒泡法两种排序方法的理论基础(概念)。
(2)学生活动:①学生分组讨论,提炼排序的方法;②各组回答排序讨论的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索,寻找规律。
发挥小组协作作用,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3.探讨算法实现(1)教师活动:给出10个随机排列的数据,提问“怎样实现最大数放置于最后一个位置的算法”?(2)学生活动:学生用VB语句实现找极值的算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找“极值”的“打擂台”算法,为实现排序算法作铺垫。
4.算法的描述(1)教师活动:用自然语言描述出两种排序的算法。
(2)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并描绘出两种算法的流程图。
数据结构排序算法实验报告
移动次数 735219 247071 2997 7296 22836 4233
乱序 2 比较次数 496238 255211 499500 12927 14868 3788
移动次数 762636 256210 2997 7449 22 242989 499500 12951 14845 3818
希尔排序:void ShellSort(Element *list,int n) 记录移动和比较次数的变量:int countlm=0,countlc=0 希尔排序是将文件分组,然后进行插入排序,因此 countlm,countlc 的增量方式与直 接插入排序相同。
堆排序:void HeapSort(Element *list,const int n) 记录移动和比较次数的变量:int countrm=0,countrc=0 首先进行初始建堆 void Restore(Element *tree,const int root,const int n),将待排序文 件保存在完全二叉树中,从最后一个非叶节点开始,将其孩子结点与其进行比较, 每比较一次 countrc 加 1,若孩子结点比其大,二者交换 countrm 加 3,直到任意结 点的关键词大于等于它的两个孩子结点。在进行堆排序,将根节点与最后一个叶节 点交换,countrm 加 3,再进行初始建堆,直至完全排好序。
排序算法的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排序是计算机科学中常见的基本操作之一,它涉及到将一组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在数据处理、算法设计、数据分析等众多领域,排序算法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常见的排序算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二、排序算法概述排序算法可以分为两大类:比较类排序和非比较类排序。
比较类排序算法通过比较元素之间的值来实现排序,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
非比较类排序算法则不涉及元素之间的比较,如计数排序、基数排序、桶排序等。
三、比较类排序算法1. 冒泡排序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通过相邻元素之间的比较和交换来实现排序。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把它们交换过来;然后,对下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以此类推,直到没有需要交换的元素为止。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空间复杂度为O(1)。
虽然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较高,但它易于实现,且对数据量较小的数组排序效果较好。
2. 选择排序选择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
它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空间复杂度为O(1)。
与冒泡排序类似,选择排序也适用于数据量较小的数组排序。
3. 插入排序插入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经排好序的有序表中,从而得到一个新的、记录数增加1的有序表。
插入排序的基本操作是: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
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空间复杂度为O(1)。
对于部分有序的数组,插入排序的效率较高。
4. 快速排序快速排序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序的记录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均比另一部分的关键字小,则可分别对这两部分记录继续进行排序,以达到整个序列有序。
实现排序算法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掌握几种常用的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的实现方法。
3. 分析不同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4. 通过实际编程实现排序算法,提高编程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Python3.83. 开发工具:PyCharm三、实验内容1. 冒泡排序2. 选择排序3. 插入排序4. 快速排序5. 归并排序四、实验步骤1. 冒泡排序(1)编写冒泡排序函数:def bubble_sort(arr)。
(2)输入测试数据:arr = [5, 3, 8, 4, 1]。
(3)调用冒泡排序函数:bubble_sort(arr)。
(4)输出排序后的结果:print(arr)。
2. 选择排序(1)编写选择排序函数:def selection_sort(arr)。
(2)输入测试数据:arr = [5, 3, 8, 4, 1]。
(3)调用选择排序函数:selection_sort(arr)。
(4)输出排序后的结果:print(arr)。
3. 插入排序(1)编写插入排序函数:def insertion_sort(arr)。
(2)输入测试数据:arr = [5, 3, 8, 4, 1]。
(3)调用插入排序函数:insertion_sort(arr)。
(4)输出排序后的结果:print(arr)。
4. 快速排序(1)编写快速排序函数:def quick_sort(arr)。
(2)输入测试数据:arr = [5, 3, 8, 4, 1]。
(3)调用快速排序函数:quick_sort(arr)。
(4)输出排序后的结果:print(arr)。
5. 归并排序(1)编写归并排序函数:def merge_sort(arr)。
(2)输入测试数据:arr = [5, 3, 8, 4, 1]。
(3)调用归并排序函数:merge_sort(arr)。
排序方法课程设计
排序方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排序方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的原理与步骤。
2. 学生能运用所学排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分析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3. 学生了解排序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认识到排序方法在不同场景下的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编写简单的排序算法程序,对给定数据进行排序。
2.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排序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排序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排序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兴趣。
2.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认识到排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对计算机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排序方法,培养编程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排序方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排序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的原理与步骤- 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2. 排序方法的编程实现与应用- 编写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的代码- 分析排序算法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实际应用案例: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处理3. 排序方法的拓展与优化- 了解其他排序方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的原理及优缺点- 探讨排序算法的优化方法,如:减少交换次数、提高效率等- 分析排序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及改进方向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编程实践,深入理解排序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排序法的课程设计
排序法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排序法的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排序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对算法进行简单的分析。
3. 学生了解排序算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认识到排序在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编程实践,运用排序算法对数据进行排序。
2. 学生掌握算法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对排序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进行初步分析。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排序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2.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意见,提高沟通能力。
3. 学生认识到排序算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或计算机科学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培养编程能力和算法分析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或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和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排序算法基本概念:介绍排序的定义、排序算法的分类(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及排序算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2. 冒泡排序:讲解冒泡排序的原理、步骤,分析其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 选择排序:介绍选择排序的原理、步骤,分析其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对比冒泡排序的优缺点。
4. 插入排序:讲解插入排序的原理、步骤,分析其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并与前两种排序算法进行比较。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排序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起止时间课程设计:排序综合一、任务描述利用随机函数产生n个随机整数(20000以上),对这些数进行多种方法进行排序。
(1)至少采用三种方法实现上述问题求解(提示,可采用的方法有插入排序、希尔排序、起泡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
并把排序后的结果保存在不同的文件中。
(2)统计每一种排序方法的性能(以上机运行程序所花费的时间为准进行对比),找出其中两种较快的方法。
要求:根据以上任务说明,设计程序完成功能。
二、问题分析1、功能分析分析设计课题的要求,要求编程实现以下功能:(1)随机生成N个整数,存放到线性表中;(2)起泡排序并计算所需时间;(3)简单选择排序并计算时间;(4)希尔排序并计算时间;(5)直接插入排序并计算所需时间;(6)时间效率比较。
2、数据对象分析存储数据的线性表应为顺序存储。
三、数据结构设计使用顺序表实现,有关定义如下:typedef int Status;typedef int KeyType ; //设排序码为整型量typedef int InfoType;typedef struct { //定义被排序记录结构类型KeyType key ; //排序码I nfoType otherinfo; //其它数据项} RedType ;typedef struct {RedType * r; //存储带排序记录的顺序表//r[0]作哨兵或缓冲区int length ; //顺序表的长度} SqList ; //定义顺序表类型四、功能设计(一)主控菜单设计为实现通各种排序的功能,首先设计一个含有多个菜单项的主控菜单程序,然后再为这些菜单项配上相应的功能。
程序运行后,给出5个菜单项的内容和输入提示,如下:1.起泡排序2.简单选择排序3.希尔排序4. 直接插入排序0. 退出系统(二)程序模块结构由课题要求可将程序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即实现程序功能所需的函数):●主控菜单项选择函数menu()●创建排序表函数InitList_Sq()●起泡排序函数Bubble_sort()●简单选择排序函数SelectSort()●希尔排序函数ShellSort();●对顺序表L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函数Insertsort()(三)函数调用关系程序的主要结构(函数调用关系)如下图所示。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排序算法总结
排序算法:(1) 直接插入排序 (2) 折半插入排序(3) 冒泡排序 (4) 简单选择排序 (5) 快速排序(6) 堆排序 (7) 归并排序【算法分析】(1)直接插入排序;它是一种最简单的排序方法,它的基本操作是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排好的序的有序表中,从而得到一个新的、记录数增加1的有序表。
(2)折半插入排序:插入排序的基本操作是在一个有序表中进行查找和插入,我们知道这个查找操作可以利用折半查找来实现,由此进行的插入排序称之为折半插入排序。
折半插入排序所需附加存储空间和直接插入相同,从时间上比较,折半插入排序仅减少了关键字间的比较次数,而记录的移动次数不变。
(3)冒泡排序:比较相邻关键字,若为逆序(非递增),则交换,最终将最大的记录放到最后一个记录的位置上,此为第一趟冒泡排序;对前n-1记录重复上操作,确定倒数第二个位置记录;……以此类推,直至的到一个递增的表。
(4)简单选择排序:通过n-i次关键字间的比较,从n-i+1个记录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并和第i(1<=i<=n)个记录交换之。
(5)快速排序:它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序的记录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均比另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小,则可分别对这两部分记录继续进行排序,以达到整个序列有序。
(6)堆排序: 使记录序列按关键字非递减有序排列,在堆排序的算法中先建一个“大顶堆”,即先选得一个关键字为最大的记录并与序列中最后一个记录交换,然后对序列中前n-1记录进行筛选,重新将它调整为一个“大顶堆”,如此反复直至排序结束。
(7)归并排序:归并的含义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序表组合成一个新的有序表。
假设初始序列含有n个记录,则可看成是n个有序的子序列,每个子序列的长度为1,然后两两归并,得到n/2个长度为2或1的有序子序列;再两两归并,……,如此重复,直至得到一个长度为n的有序序列为止,这种排序称为2-路归并排序。
设计各种排序课程设计
设计各种排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理解不同排序算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排序算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和算法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排序的基本概念、常见排序算法及其分析。
首先,介绍排序的定义、排序算法的评价指标以及排序算法的分类。
然后,分别讲解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常见排序算法,并通过实例分析各算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最后,介绍排序算法的应用,如最大子序列和问题、最小生成树问题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排序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原理。
其次,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排序算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排序算法解决问题。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动手编写代码,加深对排序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和参考书用于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多媒体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实例,实验设备用于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还需根据课程进度和教学需求,适时引入相关领域的拓展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团队协作等情况,占总评的30%。
作业主要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40%。
考试为闭卷考试,主要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占总评的30%。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共32课时,每周2课时,共16周完成。
教学地点为教室,教学进度安排合理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说明:1、学院、专业、年级均填全称,如: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2003说明:1、学院、专业、年级均填全称,如: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2003。
说明:1、学院、专业、年级均填全称,如: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2003。
说明:1、学院、专业、年级均填全称,如: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2003。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结果只给出了算法执行时间的阶,或大概执行时间。
试通过随机的数据比较各算法的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移动次数,以取得直观感受,对各种算法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的比较,针对各种不同数组如何选择更高效的排序方法,给出一定的指导。
各种算法的稳定性也至关重要,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各种算法的效果有明显差异,所以针对每种算法,都有不同的数据与之对应,该稳定性表明算法的稳定程度。
有效时间则为各种算法针对每组数据实际用掉的计算机时间,可以分析各种排序算法的时间效率。
关键字时间复杂度有效时间稳定性一问题重述1.1问题描述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结果只给出了算法执行时间的阶,或大概执行时间。
试通过随机的数据比较各算法的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移动次数,以取得直观感受。
1.2基本要求(1)对以下10种常用的内部排序算法进行比较: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折入排序;二路插入排序;希尔排序;起泡排序;快速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
(2)待排序表的表长不少于100;其中的数据要用伪随机数产生程序产生;至少要用5组不同的输入数据作比较;比较的指标为有关键字参加的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移动次数(关键字交换计为3次移动)。
二算法构建2.1算法思想所谓排序,就是要整理文件中的记录,使之按关键字递增(或递减)次序排列起来。
当待排序记录的关键字都不相同时,排序结果是惟一的,否则排序结果不惟一。
在待排序的文件中,若存在多个关键字相同的记录,经过排序后这些具有相同关键字的记录之间的相对次序保持不变,该排序方法是稳定的;若具有相同关键字的记录之间的相对次序发生改变,则称这种排序方法是不稳定的。
要注意的是,排序算法的稳定性是针对所有输入实例而言的。
即在所有可能的输入实例中,只要有一个实例使得算法不满足稳定性要求,则该排序算法就是不稳定的。
2.1.1插入排序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每步将一个待排序的记录按其排序码值的大小,插到前面已经排好的文件中的适当位置,直到全部插入完为止。
插入排序方法主要有直接插入排序和希尔排序。
①.直接插入排序(稳定)接插入排序的过程为:在插入第i个记录时,R1,R2,..Ri-1已经排好序,将第i个记录的排序码Ki依次和R1,R2,..,Ri-1的排序码逐个进行比较,找到适当的位置。
使用直接插入排序,对于具有n个记录的文件,要进行n-1趟排序。
②.希尔排序(不稳定):希尔(Shell)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先取一个小于n的整数d1作为第一个增量把文件的全部记录分成d1个组。
所有距离为d1的倍数的记录放在同一个组中。
先在各组内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后,取得第二个增量d2<d1重复上述的分组和排序,直至所取的增量di=1,即所有记录放在同一组中进行直接插入排序为止。
该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分组插入方法。
一般取d1=n/2,di+1=di/2。
如果结果为偶数,则加1,保证di为奇数。
希尔排序是不稳定的,希尔排序的执行时间依赖于增量序列,其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1.3).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每步从待排序的记录中选出排序码最小的记录,顺序存放在已排序的记录序列的后面,直到全部排完。
选择排序中主要使用直接选择排序和堆排序。
①.直接选择排序(不稳定)直接选择排序的过程是:首先在所有记录中选出序码最小的记录,把它与第1个记录交换,然后在其余的记录内选出排序码最小的记录,与第2个记录交换......依次类推,直到所有记录排完为止。
无论文件初始状态如何,在第i趟排序中选出最小关键字的记录,需要做n-i 次比较,因此,总的比较次数为n(n-1)/2=O(n^2)。
当初始文件为正序时,移动次数为0;文件初态为反序时,每趟排序均要执行交换操作,总的移动次数取最大值3(n-1)。
直接选择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2)。
直接选择排序是不稳定的。
②.堆排序(不稳定)堆排序是一种树形选择排序,是对直接选择排序的有效改进。
n个关键字序列K1,K2,...,Kn称为堆,当且仅当该序列满足(Ki<=K2i且Ki<=K2i+1)或(Ki>=K2i且Ki>=K2i+1),(1<=i<=n/2)。
根结点(堆顶)的关键字是堆里所有结点关键字中最小者,称为小根堆;根结点的关键字是堆里所有结点关键字中最大者,称为大根堆。
若将此序列所存储的向量R[1..n]看作是一棵完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则堆实质上是满足如下性质的完全二叉树:树中任一非叶结点的关键字均不大于(或不小于)其左右孩子(若存在)结点的关键字。
堆排序的关键步骤有两个:一是如何建立初始堆;二是当堆的根结点与堆的最后一个结点交换后,如何对少了一个结点后的结点序列做调整,使之重新成为堆。
堆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堆排序的平均性能较接近于最坏性能。
由于建初始堆所需的比较次数较多,所以堆排序不适宜于记录较少的文件。
堆排序是就地排序,辅助空间为O(1),它是不稳定的排序方法。
2.1.3交换排序交换排序的基本思想是:两两比较待排序记录的排序码,并交换不满足顺序要求的那写偶对,直到满足条件为止。
交换排序的主要方法有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①.冒泡排序(稳定的)冒泡排序将被排序的记录数组R[1..n]垂直排列,每个记录R[i]看作是重量为ki的气泡。
根据轻气泡不能在重气泡之下的原则,从下往上扫描数组R;凡扫描到违反本原则的轻气泡,就使其向上"漂浮"。
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最后任何两个气泡都是轻者在上,重者在下为止。
冒泡排序的具体过程如下:第一步,先比较k1和k2,若k1>k2,则交换k1和k2所在的记录,否则不交换。
继续对k2和k3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处理完kn-1和kn。
这时最大的排序码记录转到了最后位置,称第1次起泡,共执行n-1次比较。
与第一步类似,从k1和k2开始比较,到kn-2和kn-1为止,共执行n-2次比较。
依次类推,共做n-1次起泡,完成整个排序过程。
若文件的初始状态是正序的,一趟扫描即可完成排序。
所需关键字比较次数为n-1次,记录移动次数为0。
因此,冒泡排序最好的时间复杂度为O(n)。
若初始文件是反序的,需要进行n-1趟排序。
每趟排序要进行n-i次关键字的比较(1<=i<=n-1),且每次比较都必须移动记录三次来达到交换记录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次数达到最大值n(n-1)/2=O(n^2),移动次数也达到最大值3n(n-1)/2=O(n^2)。
因此,冒泡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n^2)。
虽然冒泡排序不一定要进行n-1趟,但由于它的记录移动次数较多,故平均性能比直接插入排序要差得多。
冒泡排序是就地排序,且它是稳定的。
②.快速排序:(不稳定的)快速排序采用了一种分治的策略,通常称其为分治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规模更小但结构与原问题相似的子问题。
递归地解这些子问题,然后将这些子问题的解组合为原问题的解。
快速排序的具体过程如下:第一步,在待排序的n个记录中任取一个记录,以该记录的排序码为准,将所有记录分成两组,第1组各记录的排序码都小于等于该排序码,第2组各记录的排序码都大于该排序码,并把该记录排在这两组中间。
第二步,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左边的组和右边的组进行排序,直到所有记录都排到相应的位置为止。
2.1.4归并排序归并排序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序子表合并成一个新的有序表。
初始时,把含有n个结点的待排序序列看作由n个长度都为1的有序子表组成,将它们依次两两归并得到长度为2的若干有序子表,再对它们两两合并。
直到得到长度为n的有序表,排序结束。
归并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可用顺序存储结构,也易于在链表上实现,对长度为n的文件,需进行log2n趟二路归并,每趟归并的时间为O(n),故其时间复杂度无论是在最好情况下还是在最坏情况下均是O(nlog2n)。
归并排序需要一个辅助向量来暂存两个有序子文件归并的结果,故其辅助空间复杂度为O(n),显然它不是就地排序。
五.基数排序设单关键字的每个分量的取值范围均是C0<=Kj<=Crd-1(0<=j<=rd),可能的取值个数rd称为基数.基数的选择和关键字的分解因关键字的类型而异.(1).若关键字是十进制整数,则按个、十等位进行分解,基数rd=10,C0=0,C9=9,d 为最长整数的位数.(2).若关键字是小写的英文字符串,则rd=26,C0='a',C25='z',d为最长字符串的长度.基数排序的基本思想是:从低位到高位依次对待排序的关键码进行分配和收集,经过d趟分配和收集,就可以得到一个有序序列.2.2模块划分Class mylist顺序表类,用于存储将要排序的数据。
Size()返回表中数据的大小;Full() 判断表是否满;Empty()判断表是否空;Clear()重置表为空;Traverse()遍历表中每一个元素;Retrieve()返回表中指定的元素;Replace()替换表中指定的元素;Remove()移除表中指定的元素;Insert()在指定的位置插入指定元素;Class Key键类,用于表中的数据,使之可比较,即每个元素都有一个与之相关联的Type类型数据。
Initialize()初始化键类;Operator 重载运算符;Class Random随机数类,随机产生一组数。
Random()构造函数;Random_Internet()产生随机整数函数;Random_real()产生随机实数函数;Reseed()重置种子函数,为time()提供非伪随机数的种子;Class sortable_list可排序的顺序表,继承与顺序表;insertion_sort() 插入排序函数;selection_sort() 选择排序函数;quick_sort() 快速排序函数;merge_sort() 归并排序函数;heap_sort() 堆排序函数;scan_sort() 基数排序函数;insertion_binary() 二路插入排序函数;bubble_sort() 冒泡排序函数;shell_sort() 希尔排序函数;class Timer时间类,用于计算各种排序所运行的时间;Reset()重置时间;Elapsed_time() 停止计时并返回时间;2.3数据结构顺序表结构类型class mylist {public:// methods of the List ADTmylist();int size() const;bool full() const;bool empty() const;void clear();void traverse(void (*visit)(List_entry &));Error_code retrieve(int position, List_entry &x) const;Error_code replace(int position, const List_entry &x);Error_code remove(int position, List_entry &x);Error_code insert(int position, const List_entry &x); protected:// data members for a contiguous list implementationint count;List_entry entry[10000];};键数据类型class Key {int key;public:static int comparisons;static int assignments;static void initialize();static int counter();Key ( int x = 0 );int the_key() const;Key &operator =(const Key &y);};bool operator ==(const Key &y,const Key &x);bool operator !=(const Key &y,const Key &x);bool operator >=(const Key &y,const Key &x);bool operator <=(const Key &y,const Key &x);bool operator >(const Key &y,const Key &x);bool operator <(const Key &y,const Key &x);随机数数据类型class Random {public:Random(bool pseudo = true);int random_integer(int low, int high);double random_real();private:int reseed(); // Re-randomize the seed.int seed,multiplier, add_on; // constants for use in arithmetic operations };可排序的顺序表数据类型template <class List_entry>class sortable_list:public mylist<List_entry>{public:sortable_list():mylist<List_entry>(){}void insertion_sort();void selection_sort();void swap(int low,int high);int max_key(int low, int high);void quick_sort();void recursive_quick_sort(int low, int high);int partition(int low, int high);void merge_sort();void recursive_merge_sort(int low, int high);void merge(int low, int high);void heap_sort();void insert_heap(const List_entry ¤t, int low, int high); void build_heap();void scan_sort();void insertion_binary();void bubble_sort();void shell_sort();void sort_interval(int start, int increment);};计算机时间数据类型class Timer{public:Timer();double elapsed_time();void reset();private:clock_t start_time;};三算法实现源程序#include <iostream>#include"sortable_list.h"#include"Timer.h"#include"Random.h"using namespace std;sortable_list<Key> the_list;sortable_list<Key> copy_list;void write_entry(Key &c){cout << ((Key) c).the_key() << " ";}void help() ////帮助函数{cout << "User options are:\n"<< "[H]elp [Q]uit (re)[F]ill list \n"<< "write [D]ata write sorted [O]utput \n"<< "[0] insertion sort --- Project 2P1d\n"<< "[1] selection sort --- Project 3P1\n"<< "[2] shell sort --- Project 4P2\n"<< "[3] quick sort\n"<< "[4] heap sort\n"<< "[5] insertion, with binary search --- project 2P2\n"<< "[6] scan sort --- Project 2P3\n"<< "[7] bubble sort --- Project 2P4\n"<< "[8] merge sort --- Project 7P4\n"<< endl;}void intro() ////介绍函数{cout << "Testing program for sorting methods for a contiguous list."<< endl;help ();}void main(){intro();int n;Random dice;////随机数Error_code report;Key target; //目标键char command = ' ';while (command != 'q' && command != 'Q') { //大循环函数,不退出一直循环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