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环境1——室外气候2013

合集下载

城市热环境

城市热环境

③城市布局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组团式多中心 相结合的布局,将城市规划成扇形等不规则形状, 其间镶嵌农田、绿地,这要比大片集中的城市更 利于通风降温。
④要合理布局城市建筑物,要特别控制城市上风 向的建筑高度和密度,防止因建筑过高和过密对 风的阻挡导致大量热量和温室气体的滞留。
—控制人口和规模
人口在城市的集聚造成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城市 空间内部自然通风的难度。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城市人口 规模及城市空间规模,特别是空间上连续的建成区的规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合理确定绿地布局和规模
应因地制宜,见缝插针,采用森林公园、生态廊道建 设、立体绿化、屋顶绿化的绿化的多样化绿化方式, 实现多层次绿化。
大力推广屋面绿化、堡坎墙绿化、外墙绿化以及边坡 草坪绿化等绿化方式。
—增加湿地面积
离湿地中心越近温度越低,对湿地周围环境 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因此,应该保留城市现有 的湖泊、河流等水域湿地,也可人工建设湿地。
这种环流可将在城市上空扩散出去的大气 污染物又从近地面带回市区,造成重复污 染。
当天气系统主导的本地风速极小时,热岛 环境表现得更为明显。
城市热岛对建筑热工设计的影响
城市热岛---气温升高、湿度降低 建筑保温设计更加容易; 建筑防热设计更加困难; 建筑防潮设计更加简单。
使围护结构内表面结露和内部结露的可能性减 少。
城市热岛的特征
城市热岛是指温度的差异,与温度的绝对 值没有直接关系;
城市规模越大,人口越多,密度越高,热 岛效应越强;
热岛效应随季节和地区的不同而不同; 热岛效应白天弱、夜间强; 晴天无风时强、阴天风大时弱。
四、热岛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1、形成热岛环流—在大天气系统风速较弱情况 下,形成乡村-城市间的低速环流;

居住小区室外活动空间微气候差异及其适宜性等级划分姜之点

居住小区室外活动空间微气候差异及其适宜性等级划分姜之点

居住小区室外活动空间微气候差异及其适宜性等级划分Microclimate Difference of Outdoor Activity Space in Residential Quarter and Division of Its Suitability Grade■ 姜之点 JIANG Zhidian 杨 峰 YANG Feng 陈虹屹 CHEN Hongyi摘 要:基于城市矢量数据,建立3个理想化典型居住小区模型,并划分6类室外活动空间;借助ENVI-met 和RayMan 模型,开展室外微气候和不同人群舒适度的定量评价;进而叠加夏冬两季热感觉等级累积时长,确定室外空间适宜性类型。

结果表明:高开发强度小区近地面空间平均温度更低、风速更大、室外活动空间环境平均差异更小;人体热感觉变化主要受辐射环境作用,昼夜差异显著,通常老幼群体较普通成年人对室外环境变化更敏感,尤其是在建筑阴影下和风速更大的建筑与入流风场方向相切处,但热感觉等级基本一致。

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不同室外活动空间微气候和舒适度差异的理解,并可直观引导室外空间规划设计和活动设施空间落位。

关键词:室外活动空间;微气候差异;生理等效温度;人群差异;适宜性等级Abstract: Based on city vector data, three ideal typical residential quarter models are established, and six categories of outdoor activity spaces are divided; by the aid of ENVI-met and RayMan model softwar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outdoor microclimate and comfort of different crowds is developed; cumulative duration of thermal sensation level in both summer and winter are further added, so as to determine the suitability type of outdoor space. It is shown by result: in the near ground space in the residential quarter with high development intensity,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s lower, the wind speed is greater and the average difference of outdoor activity space environment is smaller; change of human thermal sensation is mainly affected by radiation environment effec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ay and night is significant, young and old groups are usually more sensitive to change in outdoor environment than ordinary adults, especially at the place under building shadow, the building where wind field change is faster and inflow wind field directions are tangential to each other, but their thermal sensation levels are basically identical. The research result is helpful for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to the quantitative difference in microclimate and comfort in different outdoor activity spaces, and it can be intuitive guidance to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outdoor space as well as the space location of activity facilities.KeyWords: outdoor activity space; microclimate difference; physiolog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 group difference; suitability grade0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转向存量更新,住区规划设计日益强调环境舒适、空间适宜,加之不同群体存在舒适度感知差异,针对“全龄化”的室外环姜之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峰,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作者;陈虹屹,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湿热地区步行商业街夏季室外热环境实测分析

湿热地区步行商业街夏季室外热环境实测分析

湿热地区步行商业街夏季室外热环境实测分析王艺;倪阳;何江;韦进【摘要】In hot and humid areas of China, ai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 were relatively high in summer,as well as the solar radiation. Hot and humid weather conditions may cause pedestrians uncomfortable and even heat stroke walking on the urban pedestrian streets. So, the thermal quality of outdoor environment on urban pedestrian streets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attract business around these pedestrian streets, but also provides vitality for urban public space. In this paper, the field measurement of out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on the typical pedestrian streets in Nanning in a typical summer day.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reve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on the investigated pedestrian passages due to different surrounding materials and building forms. It is concluded that effective sun-shading is the key factor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edestrians feel comfortable on the pedestrian passages in the hot-humid climate.%我国湿热地区夏季空气温度和湿度相对较高,太阳辐射强烈,人们在此种气候条件下的室外步行商业街区活动可能会造成身体不适,甚至是中暑.因此,高品质的室外热环境既对于步行商业街区在吸引人流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也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活力.通过对南宁市典型步行商业街区夏季室外热环境变量进行测试,从而得出热环境与周围材质和建筑类型有关,遮阳形式是决定人在步行通道空间中是否感到舒适的重要因素.【期刊名称】《南方建筑》【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4页(P120-123)【关键词】湿热地区;步行商业街区;夏季热环境;现场测试【作者】王艺;倪阳;何江;韦进【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111随着城市无序的扩展,热岛现象等热环境问题正在加剧,尤其是我国南方湿热地区。

建筑物理(建筑防热)

建筑物理(建筑防热)
热压的大小取决于进排气口的温差和高差,温差 与高差愈大,热压愈大,通风量就愈大。
通风间层高度
试验表明:间层高度增高,对加大通风量有利, 但增高到一定程度后,其效果渐趋缓慢。
如图几种通风屋顶在不同高度的空气间层情 况下的热工效果。
由图可见,间层高度以20~24cm左右为好。 因此,一般情况下,采用矩形截面通风口,房 屋进深为9~12m的双坡屋顶或平屋顶,其间层 高度可考虑取20~24cm,坡顶可用其下限, 平屋顶可用其上限;如为拱形或三角形的截面, 其间层高度要酌量增大,平均高度也不宜低于 20cm.
二、防热途径:
1. 室内过热的原因:
室内过热的原因: 主要是强烈的太阳辐射 和较高的室外气温,室 外风速、风向,空气湿 度及环境特点也在某种 程度上起作用。
夏季室内热量的主 要来源:如图示。
2. 防热途径:
减弱室外热作用:主要办法是正确选择房屋朝向和布 局,防止日晒;同时绿化周围环境,降低环境辐射和气温, 并对热风起冷却作用;外围护结构表面采用浅色,减少对太 阳辐射吸收,从而减少结构的传热量。
无土种植屋顶的重量进位同厚度铺土种植屋顶的1/3, 而保温隔热效果却提高3倍以上。
对有、无蛭石种植层的屋顶进行对比测定。
(六)外墙隔热: 外墙的室外综合温度较屋顶低,因此在一般的房屋建
筑中,外墙隔热与屋顶相比是次要的。但对采用轻质结 构的外墙或需空调的建筑中,外墙隔热仍需重视。
三、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无论在房屋布局,细部处理和建筑形式等方面, 都因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手法和 地方特点。
例1。云南省西双
版纳一带的民居。
气候类型夏热冬寒
设计要点 保温
隔热保温通风
表面积小、窗 小、墙保温 (爱斯基摩)

第2-2讲建筑室外热环境

第2-2讲建筑室外热环境

7 12.515.2
8 15.318.2
9 18.321.5
10 21.625.1
11 25.229.0
12 >29.0
6 9.912 12.4
强风
粗枝摇摆,呼
呼响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风名 风的目测标准
疾风 大风 烈风
树杆摇摆,迎 风步艰
大树摇摆,细 枝折断
大枝折断
狂风 拔树
暴风 有重大损毁
建筑朝向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 对于北半球,水平面最强、南向次之、西向和
东 向再次之,北向最弱。
6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建筑热工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2 室外热环境(气候)
➢ 空气温度 室外气候分类的主要因素,热工设计的主要依据 空气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 太阳辐射,迟滞效应; ❖ 地表状况(下垫面)大气的对流作用 ❖ 海拔高度、地形地貌 空气温度的变化特点 ❖ 周期性变化——日周期和年周期 ❖ 日较差和年较差,自南向北逐渐增大
11
2018年10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2 室外热环境(气候)
风级 风速 风名 风的目测标准 风级 风速
0 0-0.5 无风 缕烟直上 1 0.6-1.7 软风 缕烟一边斜 2 1.8-3.3 轻风 树叶沙沙响 3 3.4-5.2 微风 细枝动不息 4 5.3-7.4 和风 细枝摇动 5 7.5-9.8 清风 大枝摆动
7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建筑热工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2 室外热环境(气候)
➢ 空气湿度 空气中水蒸汽的含量,常用相对湿度或绝对湿度 来表示 空气湿度变化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主要受地面性质、水陆分布、 季节寒暑、天气阴晴等因素影响 ❖ 一般陆地大于海面;夏季大于冬季;晴天大于 阴天 ❖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及年变化趋势一般与气温变 化相反,但由于我国南方大多地区受海洋气候 影响较大,夏季的相对湿度要高于冬季

第二节室外热湿环

第二节室外热湿环

• ●避免或减弱热岛现象的措施: • ▲在城市中增加水面设置、扩大绿化面积。 由于水的热容量大,并且可以通过蒸发吸 收热量。绿化则除蒸发吸热外,对日辐射 还有一定的反射作用,尤其在夏季日辐射 照度很大时,可以显著降低周围的空气温 度-------绿化可以改善建筑周围小气候。 • ▲避免方形、圆形城市面积的设计,多采 用带形城市设计。
2 建筑气候分区及对建筑热工设计 的基本要求
•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房屋建筑提出不同的 要求。炎热地区需要通风、遮阳、隔热, 以防止室内过热。寒冷地区需要采暖、防 寒和保温。为了明确建筑和气候两者的科 学联系,使建筑可以充分地利用和适应气 候条件,做到因地制宜,我国和世界分别 进行了气候分区。
1.2.1我国的气候分为五大区:
• ●山谷风 • ▲在山区,局部的温差会 造成局部地风型。 • ●风向和风速 • ▲风主要是由于地球表面 接受的日辐射不均匀所引 起的空气流动造成的,同时 受到地形、地势、地表覆 盖、水陆分布等局部分布 的影响,对一个地区来说 风的变化有一定规律。
山谷风形成示意图
▲地区的风向频率图(又称风玫瑰 图)表示当地的风向规律。
表示风的强弱用风速。气象学上将 风分为十二级。(如下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D)空气湿度 • ●空气湿度,是指大气中的水 蒸气含量,湿度的表示可以用 绝对湿度、相对湿度以及大气 中水蒸气分压力来表示。 • ▲温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影响 空气湿度如右图 • ▲水蒸气压力主要随季节而变, 通常夏季高于冬季。 • ▲水蒸气压力在竖向高度上的 递减量较气压的递减更快,因 此,水蒸气的浓度随着海拔高 度而降低。水蒸气压力最大的 年变化发生在季风影响的区域 内;这些季风从海洋上带来了 热的湿空气,又从内陆带来了 干燥的空气。

建筑热环境-热工基础

建筑热环境-热工基础

一、人的生存条件 由建筑塑造的室内热环境不仅为人的生存提供
了保障,而且使人在此基础上可以获得更高的 舒适度。 人是高度复杂的恒温动物,需保持37度体温 人对环境有适应性的生理反应 保障人类在各种环境中生存下来的三大发明: 生火取暖、缝制服装及建造原始遮蔽物。
25
因纽特人的服饰
羽绒内衣 海豹皮衣
材,造价低廉,冬暖夏凉,不怕火灾,隔音性能好。
15
不严格要求物理环境的建筑
为宗教、政治服务,仅部分对采光有神秘性要求
意大利狄奥多理陵墓
埃及卡纳克神庙 玛雅文明
16
地球环境还可持续发展吗?
空调采暖的普及 使人们不再关心 建筑的性能
遍布全球的玻璃和钢筋盒 子建筑
17
建筑能耗现状
目前美国社会能耗比例
sin = cos cos h cos + sin sin sin A = cos sin h /cos
太阳高度角
54 54
太阳方位角
关于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与太阳通过的路径长度密
切相关,从而影响日射强度太阳高 度角低则日射强度小
太阳高度角低
冬季 清晨和傍晚 高纬度地区
44 44
建筑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
-10~0℃

5700 ℃
-5~35℃
20-28℃
地 10~15℃
45
45
-5~35℃
水 0~30℃
太 阳 辐 射
紫外线
可见光
46 46
近红外线
长波 红外线
太阳总辐射能量比例
太阳常数1353W/m2:大气层外的辐射强度 进入大气层后被反射和吸收,光谱成分有所改变,辐射强
度有所改变。太阳高度角是重要影响因素。

第一章室内热环境

第一章室内热环境

2020/1/29
建筑物理(热工、光学部分)
16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四)风
1.风——指由大气压力差所引起的大气水平方向的运动。
2.风的类型
(1)季候风(大气环流)—— 由于太阳辐射热在地球上照射不均 匀,使得赤道和两极之间出现温差,从而引起大气在赤道和两极 之间产生活动,即为大气环流。
(2)地方风——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引起的小范围内的大气流动, 如海陆风、山谷风、庭院风等。
2020/1/29
建筑物理(热工、光学部分)
12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室内热环境
预测热感觉指数(PMV-PPD)
• 最为全面的评 价方式,广为 采用
• 尽管PMV=0, 仍有 5%的人 感觉不舒适
• ISO推荐0.5~0.5为热舒 适环境
2020/1/29
建筑物理(热工、光学部分)
பைடு நூலகம்
13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22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4 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建筑途径
4.1太阳辐射热的利用与调节
(4)太阳房( solar house)
太阳房是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的重要方面。把房屋看作 一个集热器,通过建筑设计把高效隔热材料、透光材料、 储能材料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使房屋尽可能多地吸收 并保存太阳能,达到房屋采暖目的。
4 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建筑途径
4.1太阳辐射热的利用与调节
(3)被动式太阳能建筑(Passive solar house) 以墙、地板、屋盖等为主体,组成吸热、储
存、控制与分配太阳能的系统。不用机械力量而 靠对流、传导、辐射等传热机制吸收、蓄存、释 放太阳能的建筑。
2020/1/29

建筑物理复习整理[1]

建筑物理复习整理[1]

绿色建筑: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追求实现的目标。

尽量利用自然条件,与自然和谐的设计策略,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排废,运用适宜的工程技术创造现在社会的人居环境品质。

物理环境: 是指在城市区域范围或建筑物室内空间,由热(包括温度,湿度),光,声,空气(流速,气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与人们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的环境条件(品质)。

热岛效应:由于城市的人为热及下垫面向地面附近大气层散发热量比郊区多,气温也比郊区高,且由市中心向郊区逐渐降低影响:热岛范围内的空气易于对流吻合,但其上不的大气则显稳状态而不扩散,就像盖子一样,使发生在热岛内的各种气体污染物质都被围闭在热岛之中,因此,热岛效应对大范围的空气污染有很大影响。

由于热岛的产生,为改善热舒适对制冷,供热的需求出现了明显区别,也直接影响建筑物耗能城市物理环境变化浅析:热环境,光环境(玻璃幕墙,靡虹灯),声环境,空气环境--------------------------------------------------------1.1章室内外热环境---------------------------------------------------------1建筑热环境:是研究人们在建筑空间中的热舒适问题,以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改善建筑热环境,满足人们对热舒适要求,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2室外热环境:即室外气候,是指作用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上的一切热,湿物理因素的总称是影响室内热环境的首要因素3室内热环境:主要由室内气温,湿度,气流及壁面热辐射等因素综合而成的室内微气候。

4热舒适的必要条件:人体内产生的热量与向环境散发的热量相等,即保持人体的热平衡。

Δq= qm ±qc ±qr –qw W / m ²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蒸发必须使Δq=0 ,即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热量正好与人体在所处环境的热交换量处于平衡状态当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 %~30 %,辐射散热量占45 %~50 %,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量占25%~30 %时,人体才能达到热舒适状态,能达到这种适宜比例的环境就是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5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室外气候因素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其他设备的影响人体活动的影响6室外气候:太阳辐射,气温,空气温度,风,降水7空气湿度:指大气湿润程度绝对湿度:是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室外热环境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室外热环境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科研热词 湿球黑球温度 室外热环境 多元线性回归 黑球温度 风速 适应模型 节能 空气温度 电效率 热舒适 湿热地区 微气候 室内温度 太阳能微型直流风机 夏热冬冷地区 城市热环境 pv-trombe墙体
2011年 科研热词 热环境 辅助通风 生土民居 现场测试 热适应性 湿热地区 湿度 温度 模拟 教学建筑 建筑节能 建筑一体化 室外热环境 室内环境 室内热舒适 室内 实测分析 太阳能新风 太阳能 可接受温度范围 cfd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境 室内热环境 风环境 轻质围护结构 蓄热体 相变材料 热舒适,绿化 热岛潜势 热岛效应 建筑表面材料 建筑节能 巨构式教学建筑 屋顶绿化 居住区 小区建筑布局 室外热环境 室外微气候 室外庭院 室内温度 多层建筑 城市设计 图像分析 反射率
科研热词 适应性 试验研究 节能性 舒适性 耐受性 热环境 热感觉 气流组织 气候特征 大空间建筑 大空间 垂直温度梯度 冬季 侧下送风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推荐指数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室外热环境

室外热环境

是西北风,这一年太原夏季的最大
风频的风是东风 。
西
(2)如果仅考虑城市大气环境保 护,太原的石化工业应分布在城市 的西南角郊外,这是因为大气污染 严重的企业布置在最小风频的上风 向,对城区的影响最小。

南 一年 夏季

太原
室外热环境
(五)降水
1. 定义 大气层
水蒸气

态 或

固 态


水雹

室外热环境
相对湿度
在温度和压力一定的条件下,一定容积的干空气所 能容纳水蒸气量是有限的,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未达到 这一限度时叫未饱和的湿空气,达到这一限度叫饱和湿 空气。
相对湿度指在一定温度及大气压下,湿空气的绝对 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量的比值。
室外热环境
年变化 规律
• 一般地区最热月相对湿度最小,最冷月相对湿度最大, 季风区例外。
海拔高度
E
D 地形地貌
室外热环境
3. 气温变化特点 年变化规律(地球公转)
-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大陆)或8月(沿海、岛屿) -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或2月。
日变化规律(地球自转 )
-日最低气温出现在6:00—7:00左右, -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左右。
室外热环境
(三) 空气湿度
绝对湿度
绝对湿度指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
2. 降水的性质
降水量
指降落到地面 的雨以及雪、 雹等融化后, 未经蒸发或渗 透流失而累积 在水平面上的 水层厚度,单 位:mm。
降水强度
降水时间
指单位时间 (24小时)内 的降水量, 单位:mm/d。
指一次降水过 程从开始到结 束的时间,以 h、min表示。

室外热环境

室外热环境

一、室外热环境(室外气候)室外热环境是指作用在外围护结构上的一切热物理量的总称,是由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降水等因素综合组成的一种热环境。

建筑物所在地的室外热环境通过外围护结构将直接影响室内环境,为使所设计的建筑能创造良好的室内热环境,必须了解当地室外热环境的变化规律及特征,以此作为建筑热工设计的依据。

与室外热环境密切有关的主要因素如下:(一)太阳辐射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热量的基本来源,是决定室外热环境的主要因素。

2.太阳辐射的组成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太阳直接射达地面的部分,称为直射辐射;另一部分是经过大气层散射后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散射辐射。

3.太阳常数在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处,垂直于人射光线的大气界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热流密度。

天文太阳常数(理论计算值):I0=1395.6W/㎡气象太阳常数(实测分析值):I0=1256W/㎡4.影响太阳辐射照度的因素大气中射程的长短,太阳高度角,海拔高度,大气质量。

5.太阳光谱太阳辐射能量主要分布在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区域,其中97.8%是短波辐射,所以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

(二)室外气温1.室外气温:指距地面1.5m处百叶箱内的空气温度。

2.变化规律室外气温由于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它的年变化、日变化规律都是周期性的。

(1)年变化规律:由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引起,形成一年四季气温变化,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大陆)或8月(沿海、岛屿),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或2月。

(2)日变化规律:由地球自转引起。

日最低气温出现在6:00—7:00左右。

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左右。

(三)空气湿度1.湿度: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可用绝对湿度或相对湿度表示,通常使用相对湿度表示空气的湿度。

2.变化规律一般来说,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空气的绝对湿度变化不大,但由于空气温度的变化,使得空气中饱和水蒸气压随之变化,从而导致相对湿度变化强烈。

(1)年变化规律:最热月相对湿度最小,最冷月相对湿度最大,季风区例外。

柳孝图《建筑物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柳孝图《建筑物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柳孝图《建筑物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篇建筑热工学建筑热工学的任务是依照建筑热工原理,论述通过规划和建筑设计手段,防护或利用室内外气候因素,解决房屋的日照、保温、隔热、通风、防潮等问题,创造良好的室内气候环境并提高围护结构的耐久性。

第1章室内外热环境1.1 复习笔记一、室内热环境1.室内热环境组成要素(1)室内热环境主要由室内气温、湿度、气流及壁面热辐射等因素综合而成。

(2)各种室内微气候因素的不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室内热环境。

2.人体热平衡与热舒适(1)热舒适热舒适是指人们对所处室内气候环境满意程度的感受。

人体对周围环境的热舒适程度主要反映在人的冷热感觉上。

(2)热平衡人们在某一环境中感到热舒适的必要条件是:人体内产生的热量与向环境散发的热量相等,即保持人体的热平衡。

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热平衡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q=qm±qc±qr-qw式中qm—人体产热量,W/m2;qc—人体与周围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量,W/m2;qr—人体与环境间的辐射换热量,W/m2;qw—人体蒸发散热量,W/m2;△q—人体得失的热量,W/m2。

从上式看出,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换热的余量即为人体热负荷△q。

△q值与人们的体温变化率成正比当△q>0时,体温将升高;当△q<0时,体温将降低。

当△q=0,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正好与人体在所处环境的热交换量处于平衡状态。

当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量占45%~50%,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量占25%~30%时,人体才能达到热舒适状态,能达到这种适宜比例的环境便是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

3.人体热平衡的影响因素(1)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qm①qm主要决定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率及对外作机械功的效率。

②单位时间内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能量,称为新陈代谢率,通常用符号m表示,单位为W/m2(人体表面积),1met=58.2W/m2。

建筑热工学重点知识归纳

建筑热工学重点知识归纳

第一章:室内热环境1.室内热环境的组成要素:室内气温、湿度、气流、壁面热辐射。

2.人体热舒适的充分必要条件,人体得热平衡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必要条件。

人体按正常比例散热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

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量占45%-50%,蒸发散热量占25%-30%影响人体热感的因素为: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环境平均辐射温度、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和人体衣着状况。

4.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1)室外气候因素太阳辐射:以太阳直射辐射照度、散射辐射照度及用两者之和的太阳总辐射照度表示。

水平面上太阳直射照度与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成正比关系。

散射辐射照度与太阳高度角成正比,与大气透明度成反比。

太阳总辐射受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高度和地理纬度等因素的影响。

空气温度:地面与空气的热交换是空气温度升降的直接原因,大气的对流作用也以最强的方式影响气温,下垫面的状况,海拔高度、地形地貌都对气温及其变化有一定影响。

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一年中相对湿度的大小和绝对湿度相反。

风:地表增温不同是引起大气压力差的主要原因(以及降水) 2)室内的影响因素: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其他设备的影响;人体活动的影响5.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

6.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对流换热影响很大,至于人体是散热还是得热,则取决于空气温度的高低。

7.影响人体蒸发散热的主要因素是作用于人体的气流速度和环境的水蒸气分压力。

8热环境的综合评价:1)有效温度:ET :依据半裸的人与穿夏季薄衫的人在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所反应的瞬时热感觉作为决定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评价标准。

2)热应力指数:HSI :根据在给定的热环境中作用于人体的外部热应力、不同活动量下的新陈代谢产热率及环境蒸发率等的理论计算而提出的。

当已知环境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平均辐射温度以及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便可按相关线解图求得热应力指标。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篇建筑热工学第一章建筑热工学基本知识习题1—1、构成室内热环境的四项气候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

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环境而言,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

冬季,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气流速度不同时,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

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时,3m/s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1—2、为什么说,即使人们富裕了,也不应该把房子搞成完全的“人工空间"?答:我们所生活的室外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它要求人有袍强的适应能力。

而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级其舒适的室内环境,会导致人的生理功能的降低,使人逐渐丧失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危害人的健康.1—3、传热与导热(热传导)有什么区别?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与单纯在流体内部的对流传热有什么不同?答:导热是指同一物体内部或相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于分子热运动,热量由高温向低温处转换的现象。

纯粹的导热现象只发生在密实的固体当中。

围护结构的传热要经过三个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

严格地说,每一传热过程部是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综合过程.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即包括由空气流动所引起的对流传热过程,同时也包括空气分子间和接触的空气、空气分子与壁面分子之间的导热过程.对流换热是对流与导热的综合过程。

而对流传热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它是因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的。

1—4、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外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对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在辐射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

建筑物理知识点

建筑物理知识点

建筑物理知识点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建筑热工学第一章:室内热环境1.室内热环境的组成要素:室内气温、湿度、气流、壁面热辐射。

2.人体热舒适的充分必要条件,人体的热平衡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必要条件。

人体按正常比例散热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

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量占45%-50%,蒸发散热量占25%-30%3.影响人体热感的因素为: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环境平均辐射温度、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和人体衣着状况。

4.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1)室外气候因素太阳辐射以太阳直射辐射照度、散射辐射照度及用两者之和的太阳总辐射照度表示。

水平面上太阳直射照度与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成正比关系。

散射辐射照度与太阳高度角成正比,与大气透明度成反比。

太阳总辐射受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高度和地理纬度等因素的影响。

空气温度地面与空气的热交换是空气温度升降的直接原因,大气的对流作用也以最强的方式影响气温,下垫面的状况,海拔高度、地形地貌都对气温及其变化有一定影响。

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一年中相对湿度的大小和绝对湿度相反。

风地表增温不同是引起大气压力差的主要原因降水2)室内的影响因素: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其他设备的影响;人体活动的影响5.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

6.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对流换热影响很大,至于人体是散热还是得热,则取决于空气温度的高低。

7.影响人体蒸发散热的主要因素是作用于人体的气流速度和环境的水蒸气分压力。

8..热环境的综合评价:1)有效温度:ET依据半裸的人与穿夏季薄衫的人在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所反应的瞬时热感觉作为决定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评价标准。

2)热应力指数: HSI根据在给定的热环境中作用于人体的外部热应力、不同活动量下的新陈代谢产热率及环境蒸发率等的理论计算而提出的。

当已知环境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平均辐射温度以及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便可按相关线解图求得热应力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太阳向宇宙空间 发射的电磁波和 粒子流。 是地球大气运动 的主要能量源泉
气候
地球下垫面
包围在地球外部的一层气体总称为大气或大气圈。大气圈以地球 的水陆表面为其下界,称为大气层的下垫面。它包括地形、地质 、土壤和植被等,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
室外气候的主要因素

建筑环境气候学:是研究建筑环境气候的规律性和建筑物如
降水:从大地蒸发出来的水汽进入大气层,经过凝结后又降到
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分简称降水。
是指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融化后, 未经蒸发或渗透流失而积累在水平面上的 水层厚度,以mm为单位。
降水量
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等级 以24小时的总量(mm)表示。 小雨:<10mm,中雨:10~25mm, 大雨:25~50mm,暴雨:50~100mm。

太阳常数:
在地球与太阳平均距离处,垂直于入射光线的大气界面上单位面 积 上 的 热 辐 射 流 Io w/m2 , 从 理 论 上 计 算 得 到 叫 天 文 太 阳 常 数 Io=1395.6w/m2;实测叫气象太阳常数Io=1256w/m2。
Io
基本概念1
日照与太阳辐射


太阳光谱:
1、太阳辐射是来自太阳的电 磁波辐射. 2、在地球表面上,太阳光谱 的波长范围约在0.28~3.0 微米之间。 3、太阳光谱可大致划分为三 个区段:紫外线(Uv)、可见 光、红外线(i r)

水蒸汽压力:主要随季节而变,通常夏季高于冬季。水蒸汽压力在竖向高度
上的递减量较气压的递减更快,因此,水蒸汽的浓度随着技海高度而降低。 水蒸汽压力最大的年变化发生在季风影响的区域内;这些季风从海洋上带来 了热的湿空气,又从内陆带来了干燥的空气。
太阳辐射 影 响 因 素
空气温度
地面性质 降水
空气流速
空气湿度的系列概念
求限制阳光的直射。
日照与太阳辐射



日照基本原理:
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规律:
1、基本概念:自哥白尼以来,人们都知道地球绕太阳每年旋转一圈 并绕其地轴每24小时旋转一周,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并 非正交射



日照基本原理:
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规律:
2、黄道面和四季:地球绕地轴自 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 轨道平面称为黄道面。 由于地轴(即地球南北极联线) 是倾斜的,与黄道面成66°33’的 交角;而且在公转运行中,这个 交角和地轴的倾斜方向都是不变 的,这样就使太阳光线的直射范 围在南北纬23°27’之间作周期性 变动,从而形成一年中春、夏、 秋、冬四季的更替。



一、风的基本概念:
C.地方风:
由于地方性质不同,如水陆分布、地理起伏、地表状况不同,引起空气的 流动。海陆风、季风、山谷风、庭院风、巷道风等。
风、降水与湿度
风、降水与湿度
下垫面性质
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可用指数形式表示
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V=V0(Z/Z0)n
风、降水与湿度


二、风与城市设计:
地面受到强烈冷却,造成空气不流动,浓雾不散空气污染物质长期沉 积。
气温
地势影响
B
隆起的地形上部,气温受到 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 升温,夜间不易降温,气温 日较差较小
纬度影响
从东南至西北逐渐增大
A 影响因素
C
下垫面性质
海洋上的气温日较差 比陆地上的小。不同 颜色、湿度的土壤、 植物覆盖等也有一定 的影响

大气透明度:衡量大气透明程度的标志,其值越接近1,大气越清澈, 太阳辐射被大气吸收的越少。
基本概念2
气温



一、气温的变化和室外计算温度
1、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基本概念: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 影响因素:纬度影响、地势影响、下垫面性质影响、天气影响、季节 影响
气温


一、气温的变化和室外计算温度
光 环境
由光(照度水平和 分布、照明的形 式)与颜色(色调 、色饱和度、室 内颜色分布、颜 色显现)在室内 建立的同房间形 状有关的和室外 空间的生理和心 理环境。
声 环境
建筑空间环境 控制学的一门 分支. 它主要研究的 内容是室内厅 堂音质和环境 噪声控制.
热环境感知分析与改造设计
室内光环境与分析(结合光箱)



建筑气候区划和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建筑气候区划的意义和分级
A.意义:概括出各地区的气候特点;适应不同气候条件;明确各地建筑
的基本要求;为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环境设计提供所需的气候参数, 以合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改善和提高城市与建筑环境质量,充分发 挥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季节影响
各个地区变化多样
E
D
天气影响
云雨多的地区气温日较差小
风、降水与湿度

一、风的基本概念:
1 2 3
风向
风吹来的方向,用 16个方位表示。
风频
了解某地各风向出 现频率程度的特征 量,用各风向出现 的次数占风向总观 测次数的百分率来 表示。
风玫瑰图
风向分布图。
风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是一种可再生的洁净的又可以就地取用的自 然能源,它是一种矢量,既有速度又有方向。


基本概念1
日照与太阳辐射
基本过程
日照与太阳辐射
基本过程
日照与太阳辐射
基本过程
日照与太阳辐射
太阳
总辐射照度
太阳直射辐射照度
太阳直射,即太阳光 线的直接透射,具有 方向性,产生阴影。 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 内接收的太阳辐射能 量即为照度。
太阳散射辐射照度
散射辐射,由天空散射 辐射和地面散射辐射 组成,无方向性,不 产生阴影。
风、降水与湿度


一、空气湿度的变化:
空气湿度的大小与地表的蒸发量 密切相关。 在与地表垂直的高度上,空气湿 度随着高度的增大而递减,递减速度 的快慢主要受地表温度和空气流动 (风)的影响。
空气湿度的垂直变化
风、降水与湿度

绝对湿度的日、年变化:在一日中黎明前最少,而午后最高;在一年中,
最热月最大,而最冷月最低。(地表蒸发的旺盛导致)
(1)由于地球的旋转,吹向赤道风 因而偏转向西; (2)吹向两极的风因而偏转向东; (3)上述两种作用近赤道区最小, 近极区最大。
风、降水与湿度



一、风的基本概念:
C.地方风:
由于地方性质不同,如水陆分布、地理起伏、地表状况不同,引起空气的 流动。海陆风、季风、山谷风、庭院风、巷道风等。
风、降水与湿度
1、盛行风与城市设计:
季节变化型
主导风向型
无主导 风向型
准静止风型

2、局部环流与城市设计:
风、降水与湿度


二、风与城市设计:
1、盛行风与城市设计:
风、降水与湿度


二、风与城市设计:
1、盛行风与 城市设计:
风、降水与湿度


二、风与城市设计:
1、盛行风 与城市设计:
风、降水与湿度


一、降水的基本性质:
2、室外计算温度:对建筑起决定作用的是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气温,
所以,我国建筑气候区划是使用各地最热月(7月)和最冷月(1月) 的平均温度为主要指标。 实际用于建筑热工计算的室外计算温度并不是这些最冷月或最热 月的平均气温,而是通过对各地历年的气温观测数据按照一定的原则 统计计算所得出的数据。

3、逆温现象及危害:上层空气较下层空气热的现象叫逆温现象,

特征
城市气候

城市区域的热环境:
城市热环境的主要表征量为热舒适度,影响这一指标的主要因 素是温度、湿度、太阳辐射、风和人的服饰及活动量,后2个指标 因人而异,前4个指标与城市化程度密切相关。 城市区域微热环境调节 影响城市区域做热环境的因素很多,借助于数学模型可以模拟 部分因素对气温的可能影响,并对造成的可能最大影响程度作了 初步的估计。 根据其影响关系得出了一些结论: 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建筑 设计和环境设计,可以对城市区域微热环境的改善起到很好作用。 比如,城市干道的走向不仅影响日照,而且对太阳辐射热和风 速有明显影响,这些都是对局部区域热环境起作用的主要因子。 因而根据本区域的主导风向等因素规划城市道路系统有利于减弱 城市热岛效应。
室外气候的主要内容
1 2 3 4 5
日照与太阳辐射 气 温 风、降水与湿度
城市气候 建筑气候区划和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室外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带:根据气候因子或气候要素具有纬向带状分布特征而划分
的地带称为气候带。
室外气候的主要因素
大气大范围运动的 状态。某一大范围 的地区(如欧亚地 区、半球、全球) ,某一大气层次( 如对流层、平流层 、中层、整个大气 圈)在一个长时期 (如月、季、年、 多年)的大气运动 的平均状态或某一 个时段(如一周、 梅雨期间)的大气 运动的变化过程都 可以称为大气环流 。

B、山地多于平地, 迎风坡多于被风坡;
C、由于地形的影响, 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向 风谷地年降水量可达 500mm以上。



风、降水与湿度


一、空气湿度的变化:
空气湿度是表示大气的湿润程度,指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通常用相对湿度或绝对湿度来表示。
相对湿度的周期性日变化
在一日中黎明前最高,而午后最低, 在一年中最冷月最高,而最热月最低; 变化程度是大陆大于海面,夏季大于冬季,晴天大于阴天。
建筑物理概论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2013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