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野外作业技术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野考古野外作业技术要点
1、考古测绘1
①、遗址测绘目的在于获取反映遗址地形地貌特征的地形图,地形图的内容至少应包括等高线2、水系3、沟壑、房屋4、主要交通线、测量控制点5、重要地表覆盖物6和其它重要标志性地物。
②、地形图至少应反映遗址现代微地貌特征和所处区域的自然景观,测绘后需绘制大比例尺地图7。
③、地形图的绘制可充分利用国家测绘部门所能提供的测绘
1考古测绘指使用测量仪器对遗址和遗迹现象进行测量及相应的绘图记录,主要包括对遗址地形地貌的测
绘和对遗迹现象空间分布形状的测绘。这里主要讲遗址的测绘,遗迹现象的测绘部分放在“记录要点”部分。
2等高距以米为计算单位,可根据不同遗址的地形地貌特征及不同比例尺的地图选择。地形平坦、比例尺
较大的地形图可绘制等高距1米或小于1米的等高线;地形起伏明显、比例尺较小的地形图可绘制等高距大于1米的等高线。
3包括河流、古河道(可由地表调查和勘探确定)、湖泊、池塘、现代重要水利设施(水库、人工渠、机井等)。
4包括城镇、村落和零散房屋。
5包括第五章第十四条遗址发掘测绘系统的自定义测量控制点和实地能够观察到的各级国家测绘网的测量
控制点。
6重要自然和人工植被。
7可根据遗址的大小选择1:1000、1:2000、1:5000或1:10000的大比例尺地图。
资料8,但必须与遗址三维测绘座标系统建立关联。
④、遗址测绘必须首先建立三维测绘座标系统,并在遗址上设立相应的永久性测量控制点9。大型遗址需设定多个测量控制点,以满足遗址各个区域测量精度的需求10。
⑤、遗址测绘尤其是大型遗址需同时考虑到考古及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对遗址进行适当的区域规划。11
2、考古调查12
(1)、区域调查
①、区域系统以全面系统记录调查区域13内地表14暴露遗迹遗8包括1:10000或1:50000等大比例尺地形图、各种航片、卫片。
9测量控制点的埋设应以水泥为桩,中间固定刻有精确的十字形基点的钢条。遗址至少应设立两个测量控制点,以永久性确定遗址三维测绘系统的基点和方向。
10大型遗址面积较大,需在各处设立测量控制点,并通过系统差分的方法解决诸如地球曲率等原因造成的测量误差,求得各测量控制点统一的三维坐标。
11大型遗址为了发掘工作的方便,可首先对遗址进行区域规划。遗址分区为照顾到探方编号的方便,即避免出现三位数字的情况发生,每区一般以400米×400米见方为宜。
12考古调查包括对一个小流域或区域的全面系统调查和对单个遗址的详细勘查两部分。
13这个调查区域指地理单位上相对独立的小区域,如一个小的河流流域。
14包括地面散落遗物和自然或人工断面所暴露的遗迹。
物状况为主要目标。区域调查又称“拉网式调查”15,
②、区域调查为多人参加的大型集体调查项目,必须设有调查领队,主持和协调各项工作。16
③、区域调查可采用的方法较为灵活,但均应强调工作的系统性17和全面性18。无论何种工作方案,均需设计制定供每个或每组成员填写的“区域系统调查记录表”。
④、调查前需要对调查区域进行规划,设置等面积的网格,为有效控制点19。调查过程中,,成员之间应保持固定距离,在领队统一协调、指挥下平行前进。每个或每组成员均要按照调查预案的有效控制点观察地表暴露遗迹遗物,并填写“区域系统调查记录表”,一个有效控制点需填写一张记录15国外也称为“全覆盖式区域调查”(Full coverage regional survey)。
16调查领队的职责为:主持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协调工作进度,审查各成员各项工作状况,主持编写调查报告。
17系统性主要是因为参加调查工作的人员较多,因此必须有切实可行的统一标准,以便调查资料的有效共享和对比研究。
18全面性主要指设定的研究区域内的每一块土地均应调查到,从而达到全覆盖的效果。
19单个有效控制点即拉网调查时网眼的大小,如调查成员之间保持40米的距离平行前进,每前进40米记录一次,那么一个成员所能记录的单个有效控制点的范围即单个网眼的半径为20米。一般来说,网眼越小,调查的分辨率越高,反映的地表暴露信息越丰富。
表。
⑤、有效控制点的大小,即网眼的大小可根据地表暴露遗迹遗物的不同情况做出即时调整,但必须随时记录在“区域系统调查记录表”上。
⑥、发现暴露遗迹现象较多的断面,应做重点清理,并单独记录20。
⑦、每天工作结束后,由专人收取、审核各成员填写的“区域系统调查记录表”21,填写审核意见,将表格数据输入相应的“区域系统调查数据库”22,并将表格及相关资料整理、归类、登记入库。
⑧、由领队主持,定期召开全体成员参加的调查工作总结会,20记录内容包括地形图上的断面长度、走向和清理部分所在位置的测绘,清理部分的文字(主要是填写“考古调查断面清理记录表”)、照片、绘图记录。
21包括表格中所记录的采集遗物、照片等相关资料的核对。
22数据库的格式无固定要求,但需与“区域系统调查记录表”相对应。
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工作方案。23
(2)、遗址勘查
①、遗址勘查旨在通过对单个遗址的详细勘查,全面了解遗址的堆积状况24、文化性质25、景观布局26、功能结构27等信息,建立遗址档案资料,为考古工作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必备的资料。
②、遗址勘查的主要方法有剖面清理、地表遗物采集和钻探,所有的勘查结果均需详细记录在大比例尺地形图28上。
③、剖面清理主要是清理、观察、记录遗址上不同地点地层断面所暴露的文化层堆积状况,并综合各地点的情况做出整体性的复原推断。
23由于不同调查区域环境、遗址保存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不同学术研究目标的需要,调查过程中常常遇到意想不到的客观条件的问题、技术问题或产生了一些新的学术问题。为了便于调查成员之间的沟通,定期的总结会和调查方案的适当调整是必须的。
24指文化层的分布范围、深度、厚度、层次结构、保存状况等。
25包括文化属性和时代的判断。
26与遗址的环境密切相关的古河道、湖泊、台地等景观信息也属于遗址勘查的范围。
27尽量搞清楚遗址的功能区划、布局结构,为聚落形态研究提供信息。
28为了记录的准确、便捷,提倡采用矢量化的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