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政经经典笔记-包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政经是政治理论中的重点、难点,今年在考研试卷中分值由原来的18分增至20分,一般在辨析和分析题中会出一道,另外会有大量的客观性试题(单选、多选)。

▲马政经有两个特点:

1、理论性(重点在概念、名词的理解和对理论知识的整体把握);

2、一般性(表现在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都适用,重在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改革措施等)。

▲怎样答辨析题

1、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主要的关键的概念进行解释说明;

2、题目无非两种模式:非此即彼(全对或全错)、亦此亦彼(错中有对、对中有错);

3、轻判断、重分析。

▲政经必背知识点

1、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有:利润,平均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润,股息,利息,农业利润,资本主义地租。

2、揭示阶级剥削范畴有:相对剩余价值,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

3、揭示单个资本家对本企业职工进行剥削的范畴有:绝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4、揭示三大阶级相互关系的范畴有:资本主义地租。

5、掩盖资本主义剥削范畴的有:利润,利润率,平均利润,生产价格,资本主义工资的表现形式。

6、高于平均利润的有: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利润。

7、与平均利润相当的有:产业利润,商业利益,银行利润,农业资本家所得的利润。

8、低于平均利润的有:借贷股息。

9、资本主义地租与平均利润不可比

10、商品的内在矛盾有:价值与生产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1、衡量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是货币,内在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一章导论(非重点、属于预备知识)

1、马政经产生于19世纪中叶

2、其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1)产业革命及其后果:

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替代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

②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其矛盾加深,导致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思想理论来源:

①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劳动价值论)②空想社会主义

3、马政经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其主体和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

(2)马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是其最重要的理论贡献。

4、马政经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体系

(1)是生产关系所有的环节和过程,是整个体系;

(2)其理论基点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5、研究方法:

(1)结合生产力状况、坚持生产力标准;

(2)两个层面:

①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的实质)

②经济体制(资源配置方式、资源运行机制)

第二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绝对重点章、每年必考)

专题一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概念及关系)

1、概念

[经济制度](本质层面)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体制](形式层面)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特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和运行方式。

2、关系——既联系又区别

①区别:经济制度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

②联系: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它决定经济体制的性质、特点和发展方向;经济体制受经济制度等因素的制约。

专题二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1、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从经济体制角度说的。

2、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商品经济——交换

3、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

发展方向: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

4、商品经济在自身发展中要经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

专题三商品理论

1、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

△二者关系:对立统一

①对立:表现在商品交换的过程和结果上,这个“过程和结果”指买卖双方价值和使用价值只能得其一。

②统一:a. 二者缺一不可;b.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例: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a. “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

b. “按质论价”(同一种商品效用和使用价值可以比较)

c. “优质优价,劣质劣价”

解:对于同一种商品,一定量的价值存在于一定量的使用价值之中。

2、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1)概念

[具体劳动]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们体力和脑力的凝结。(形成商品价值的实体)。

(2)二者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联系:二者是生产同一商品的两个方面。

区别:

①二者表示的经济关系不同(具体劳动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表示人与人的关系)

②二者性质不同(具体劳动不同质,不可进行数量上的比较;抽象劳动同质,可进行数量比较)

③二者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具体劳动创造价值或使价值转移;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

(3)地位

①体现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的创新和发展;

②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关键)——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商品价值量的决定(重点)

(1)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一段时间内(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

(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①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a.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b.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

c.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形式(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生产管理等);

d.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

e.自然条件的优劣。

②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之间呈反比例变动。

4、货币不是物,是等价值劳动之间的关系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①二者矛盾是:私人劳动要通过交换成为社会劳动、被社会承认。

②其原因:

a.这一矛盾能否解决是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b.这一矛盾贯穿于私有制商品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c.这一矛盾决定了一系列概念范畴的产生。

专题四货币

1、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自身发展的产物

(1)商品价值形式发展四个阶段(记住名称):

①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②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

③一般价值形式;

④货币形式。

(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它与价值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金银天然是货币。”——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2、货币的概念和本质

概念有两层含义:①货币是商品;②不是一般的而是特殊的商品。

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产生的后果:

①商品内在矛盾外化(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外化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②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了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专题五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有五个方面: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前两个是基本职能。重点把握以下三个。)1、价值尺度

(1)概念:用货币来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

(2)货币是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其内在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货币通过价格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4)价值尺度、价格、价格标准三者的关系(01年考过)

(5)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多选):

①价值;②供求;③货币自身的价值(在现实中取决于纸币的发行量,和价格成反比);④政府的经济政策;⑤商品生产者间的竞争。

(6)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可以是观念的货币,不必是现实的货币(如商品的价格标签)。

2、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1)流通手段就是购买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