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甲)(乙)各章思考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1
● 哪些环境因子影响植物水势变化
水势是指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与摩尔体积纯水的化学势之差。

典型的植物细胞水势主要由渗透势或溶质势、压力势、衬质势和重力势组成。

即++++=g m p s ϕϕϕϕϕw
环境因子主要通过影响渗透势和压力势来影响植物细胞的水势。

1.s ϕ是由于溶质颗粒(分子和离子)的存在而降低的水势。

因此,凡是影响细胞液浓度的外界条件都能改变其渗透势。

①水分:处于干旱胁迫下的植物往往主动积累无机和有机物质,进行渗透调节,降低细胞的渗透势来提高保水力。

②土壤盐分含量:土壤盐分过多,造成土壤水势降低。

土壤盐分含量也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细胞形态从而影响压力势的大小。

2.p ϕ是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使水势增加的值。

因此,凡是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环境因子均可以影响植物细胞水势。

①光照:光照促进气孔开放,减少气孔阻力。

同时提高气温和叶温,增加体内外的蒸气压梯度,加快蒸腾速率。

②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促进蒸腾作用。

③大气相对湿度:在温度相同时,大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的蒸汽压就越大,叶内外的蒸气压差就变小,蒸腾速率下降。

④风:微风吹散气孔外边的水蒸气促进蒸腾,强风降低蒸腾。

光照、温度、大气相对湿度、风通过改变蒸腾作用的强弱,改变植物细胞的膨压,从而改变植物水势。

3.此外,土壤溶液浓度改变也会通过改变压力势改变植物水势。

当土壤溶液浓度升高时,土壤溶液水势降低,植物细胞失水,严重时质壁分离,压力势减小为零;反之,当土壤溶液浓度降低时,植物细胞吸水,细胞体积膨胀,膨压增大,压力势增大,从而改变植物水势。

● 影响根系吸水的外界因素
1. 土壤有效水分状况。

土壤有效水易被根毛吸收,是植物吸水的主要来源。

当土壤含水量下降时,土壤溶液水势亦下降,土壤溶液与根部之间的水势差减小,根部吸水减慢。

2. 土壤通气状况。

充足的氧气能促进根系发达,扩大吸水表面,还能够促进根的呼吸作用,提高主动吸水能力。

缺氧和CO 2浓度过高,短期内使细胞呼吸减弱,影响主动吸水。

长期会引起无氧呼吸积累酒精,根系中毒。

3. 土壤温度: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利于吸水
不适低温——水分黏度增大,扩散速率降低;原生质黏度增大;呼吸作用减弱
过高——加速根的老化,使根的木质化部位几乎达到根尖,吸收面积和速率减小;引起酶钝化。

4. 土壤溶液浓度:直接影响土壤水势。

如盐碱土上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5. 蒸腾作用:
a. 光照。

光照促进气孔开放。

还通过提高气温和叶温,增加叶内外的蒸气压梯度,加快蒸腾速率
b. 温度。

一定范围内升温使水蒸气分子通过气孔的扩散过程和水分从细胞表面的蒸发都加速
c. 大气相对湿度。

越大,蒸腾速率越小
d. 风。

微风促进;强风引起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为什么植物容易在夏季中午萎蔫?夏季中午不能给花浇水
夏季晴天温度高,中午蒸腾作用强烈,根系吸水及转运水分的速率较慢,不足以弥补体内蒸腾失水,植物产生萎蔫。

若在夏季中午浇冷水,由于土壤温度突然急剧下降,根毛受到低温的刺激,就会立即阻碍水分的正常吸收,使植株产生“生理干旱”,叶片焦枯,严重时会引起全株死亡。

Chapter 2
●如何提高植物养分利用率(p66)
1.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外界因素
a.温度适合
b.氧气:通气良好,有利矿质营养的吸收,有效地防止无氧呼吸及强还原性造成的有害物对根系的毒害。

c.pH:
影响到根系的带电状况和离子有效性。

组成根细胞的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影响到矿质元素的有效性
d.离子间作用:
协同作用:一种离子的存在促进另一种离子的吸收,从而提高了后者的有效性
拮抗作用:一种离子的存在能抑制植物对另一种离子的吸收
2.优良品种
a.推广高产和高收获指数品种的推广
b.养分高效品种的推广
c.有效基因的发掘和转基因:将一些与N、P、Fe、Zn等高效利用相关的基因转入农作物提高养分利用效
率。

3.合理施肥
a.遵循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率和报酬递减率等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
b.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测试结果及拟施用肥料利用率调整元素的合理用量
和比例。

c.改变肥料性状:推广复合肥料、有机无机复合肥料等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d.改进施肥方法: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在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合理的分期施肥,尤其注意营养临界期和营养
最大效率期;大力提倡施深肥。

e.精确施肥:与现代灌溉系统结合智能化、精准化施肥。

f.给不同的作物施用不同的肥:
菜类、桑、茶、麻等——多施氮肥(氮抑制豆科植物固氮)
甘薯、甜菜、马铃薯等块根,块茎类作物应多施磷、钾、硼
g.采用叶面施肥:补充养料,见效迅速;节省肥料,利用率高。

肥药混合
注意:浓度不要过高,过高会引起“烧苗”
营养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或沾湿剂
挥发性强的元素(肥料)不能用作根外追肥
追肥时间以傍晚或阴天为佳
●大田作物颜色发黄的分析
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而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的叶绿素的缘故。

因而凡是影响叶绿素代谢的因素都会引起植物失绿:
1.光。

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主要条件,从原叶绿素酸酯转变为叶绿素酸酯需要光,而光过强反而会受光氧
化而破坏。

2.温度。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受温度影响。

叶绿素形成的最低温度约为2℃,最适温度
约为30℃,最高温度约为40℃。

高温和低温都会引起叶片失绿。

高温下叶绿素分解加速,失绿更快。

3.营养元素。

N、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Fe、Mn、Zn、Cu等则在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有催化功能
或其他间接作用。

其中,N的影响最大。

4.氧。

缺氧引起Mg-原卟啉IX或Mg-原卟啉甲酯积累,影响叶绿素合成。

5.水。

缺水不但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而且促使原有叶绿素加速分解。

6.此外,叶绿素的形成还受遗传因素控制,如水稻、玉米的白化苗以及花卉中的花叶不能合成叶绿素,
有些病毒也能引起花叶病。

●植物缺绿症是由于缺少哪些元素
缺N、Mg、Fe、Mn、Zn、Cu时出现缺绿病
Chapter 3

●比较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
⏹相同点:
结构上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双层膜的细胞器,外膜透性大,内膜选择透性强,只有水和二氧二碳等小分子物质能自由进出,磷酸丙糖、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可通过内膜上的动转器与胞质发生交换功能上两者均能合成ATP,有部分遗传自主性,进行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并进行自我复制增殖。

两者共同参与光呼吸代谢,合成部分氨基酸等。

⏹不同点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内膜平滑,内膜以内有类囊体和类囊体垛叠而成的基粒,内囊体膜上有光合作用的若干复合体,是光合作用光能吸收、传递和光化学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最终形成同化力(ATP、NADPH)的场所,类囊体腔内还进行放氧反应。

内膜以内类囊体周围的溶液含有光合碳循环的全部酶类,是同化CO2为碳水化合物的场所。

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细胞器。

内膜折叠成嵴,内膜上有呼吸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的复合体,是呼吸作用好氧反应进行处。

内膜以内的溶液含有TCA循环的全部酶类,是碳水化合物氧化为CO2并脱氢的场所。

●从叶绿体生物合成的因素,分析早春叶色嫩黄、深秋色彩斑斓的原因
环境条件对叶绿体色素代谢产生影响。

主要有:
1.光照:光照对叶绿素合成和叶绿体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被子植物在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合
成不受光影响。

2.温度:植物叶绿素合成的温度范围较宽在2-40℃之间,最适温度为20-30℃。

喜温植物在10℃一下就难以合
成叶绿素,早春叶色嫩黄、深秋色彩斑斓以及早稻秧苗“节节白”等现象,都是低温影响叶绿素合成,显现类胡萝卜素(黄)和花青素(红)的原因
3.营养元素:N、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Fe、Mn、Zn、Cu等则在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有催化功能或
其他间接作用。

其中,N的影响最大。

4.O2:缺氧引起Mg-原卟啉IX或Mg-原卟啉甲酯积累,影响叶绿素合成。

5.水分:缺水时叶绿素含量下降。

可能是由于缺水叶绿素不能与膜蛋白结合而有力,易受强光破坏所致。

●如何提高植物生产力
在农业生产上:经济产量=生物学产量*经济系数,而生物学产量是由五个因素(光合面积×光合强度×光合
时间-光合产物消耗)相互作用的结果,经济系数则是有多少光合产物运输到了收获的经济器官之中。

因此,生产上提高产量的光合和同化物运输的原理主要是提高植物群体的光合生产率及更多的同化物运输到作物的经济器官。

在提高生物学产量方面:
1.增加光合面积。

使叶面积指数达到一个合适的值,通过合理密植、合适的肥水管理和良好的株型调节,
既能在最大生育期充分吸收光能,又能保持下部叶片的光照在光补偿点以上,防止叶片新老交替过快。

2.延长光合时间。

主要是指延长全年利用光能的时间。

生产上常用提高复种指数、合理的间套作和延长
单季光合时间。

当前特别是要充分运用设施栽培,来控制外界生长环境,延长全年种植时间,进行集
约化生产。

3.提高光合速率降低呼吸消耗。

在传统的高光效育种、提高CO2浓度和合适的肥水管理的基础上开展高
光效植物基因改良研究。

如吧C4植物光合关键酶转入C3植物,对光合关键酶进行分子结构改造,提
高其对CO2的亲和能力,抑制光呼吸、减轻光合光抑制等植物基因改良和化学措施的应用等。

在同化物运输方面:
充分认识由“源”到“库”,强库多分,弱库少分,优先供应生长中心;同侧运转,就近供应等基本规律,来协调源库关系,保护剑叶、果穗叶等提高“源”强度,通过培育大穗(果)、打顶摘心、生长调节剂的合理应用等手段控制“库”数量和大小。

同时通过合理的肥水管理等措施加快同化物运输。

●试述光呼吸和普通呼吸的异同
光呼吸是指高等植物的绿色组织只有在光下才发生的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它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是一种特殊的呼吸作用。

其速率远比普通呼吸(在这里特指有氧呼吸)高,其呼吸底物、生化途径及反应场所与普通呼吸完全不同。

1.呼吸底物:光呼吸的呼吸底物为RuBP;普通呼吸的呼吸底物为为有机物质,包括淀粉、果聚糖、葡萄糖及脂肪和有机酸。

2.生化途径:
(1)光呼吸的生化途径是乙醇酸的生物合成与代谢的过程。

RuBP与氧气和水结合,形成一分子磷酸乙醇酸和一分子3-磷酸甘油酸。

磷酸乙醇酸进入光呼吸,而3-磷酸甘油酸进入光合碳循环。

磷酸乙醇酸在叶绿体中被催化形成乙醇酸进入过氧化物体,在乙醇酸氧化酶催化下生成乙醛酸,乙醛酸在转氨酶作用下形成甘氨酸进入线粒体,甘氨酸催化形成丝氨酸,进行脱NH3、脱羧、放出CO2并产生NADH。

丝氨酸转回过氧化物体,先反应生成羟基丙酮酸,再催化形成甘油酸,返回叶绿体,在甘油酸激酶催化下成为3-PGA,进入卡尔文循环,再生RuBP。

(2)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糖酵解阶段位于细胞质中进行,是指将己糖在细胞质中降解成丙酮酸的一系列反应。

柠檬酸循环是指在有氧条件下,线粒体衬质中丙酮酸经柠檬酸和其他二羧酸逐步脱氢氧化,释放出CO2的过程。

柠檬酸循环等脱氢氧化产生的NADH 和FADH2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转化生成ATP和H2O。

3.反应场所:光呼吸反应在叶绿体、过氧化物体、线粒体中协同完成;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和线粒体中进行。


1.C4植物叶片上都有花环结构。

以玉米为例,在叶脉的维管束周围有一层富含叶绿体的维管束鞘细胞,其外
为一至数层叶肉细胞。

两类细胞间有许多胞间连丝,但C3植物无此结构,维管束鞘细胞不仅小,而且缺乏叶绿体
2.C4植物具有两种羧化酶,PEP羧化酶和Rubisco,前者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用于CO2固定,后者集中于维
管束鞘细胞,使CO2转化为糖类。

3.PEP羧化酶对二氧化碳亲和力远远超过RuBP羧化酶,有把外界低浓度CO2浓缩到维管束鞘细胞中的作用—
—“CO2泵”。

●试比较不同光合途径植物的光合代谢
高等植物的CO2同化途径有三条:C3途径、C4途径和CAM途径。

其中C3途径是最基本和普遍的,因为只有C3途径具备直接合成糖类的能力,作为生物体内合成蔗糖、淀粉及脂肪和蛋白质的原料;另外两条途径只起固定、运转或暂存CO2的作用,不能单独形成糖类。

根据植物光合途径的不同,我们将植物分为C3植物,C4植物和CAM植物。

只具有C3途径的植物成为C3植物,如水稻、棉花等。

C3途径:光合作用中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是三碳化合物的CO2同化途径。

✧羧化阶段--在RuBPcase的羧化作用下,催化CO2与RuBP加H2O反应生成2分子3-PGA。

✧还原阶段--利用“同化力”ATP和NADPH把3-PAG还原为GAP
✧RuBP再生--GAP重新形成RuBP
C3植物固定1分子CO2实际上消耗3分子ATP和2分子NADPH
●C4植物:
C4植物光合途径包括C3途径和C4途径。

如玉米、高粱等。

其中C4途径分为CO2固定、CO2还原、CO2转移和PEP再生四个阶段。

CO2固定:在PEPcase的催化下,PEP和碳酸氢根形成OAA。

CO2还原:OAA运入叶绿体,被还原成苹果酸或天冬氨酸。

CO2转移: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的C4化合物脱羧放出CO2,CO2即可被C3途径再次固定成为光合产物。

PEP再生:在维管束消息报中的C3化合物到达叶肉细胞,重新被催化形成PEP。

固定1分子CO2为磷酸丙糖,实际消耗5分子ATP
●CAM植物:
CAM植物光合途径包括C3途径和CAM途径,如景天、仙人掌等。

CAM途径为:夜间CAM植物气孔开放, C4途径固定CO2,淀粉减少,苹果酸增加,细胞液变酸。

白天气孔关闭,利用光能,C3途径同化CO2,苹果酸减少,淀粉增加,细胞液pH上升。

水分充足时,有些植物叶片白天也气孔开放,CO2直接进入C3途径,合成淀粉。

C4途径和CAM途径都有PEP羧化酶,都是C3途径的附加过程,但是两者也存在明显差异,C4植物具有空间上的特点,叶肉系薄进行CO2预固定,转入维管束鞘细胞进一步同化为糖类;而CAM植物则具有时间上的特点,在同一细胞内夜间进行CO2预固定,白天再同化为糖类。

Chapter 4
●油料种子为什么要浅播
油料种子中含脂肪多,萌发时,耗氧多,呼吸商小。

种子如果播种过深会影响正常的有氧呼吸,对物质转化和器官的形成都不利,特别是根的生长和分化会受到明显的抑制。

因此应浅播,保证O2供应。

●粮油种子的储存
(1)充分干燥种子。

谷类12-13%,大豆11%,油菜籽8-10%。

超干贮藏新方法。

(2)降低粮食温。

-4—4℃。

超低温保存新技术。

(-193℃)
(3)调节气体成分。

充氮,充二氧化碳或密封自行缺氧。

Chapter 5
●怎样利用同化物分配规律为生产服务
同化物分配的总规律是:由源到库,由某一源制造的同化物主要流向与其组成源-库单位中的库:
1.多个代谢库同时存在时,强库多分,弱库少分,近库先分,远库后分;
2.优先供应生长中心;
3.就近供应;
4.同侧运输。

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上这些基本规律,来协调“源”“库”关系,能过保护剑叶、果穗叶等提高“源”强度,通过培育大穗(果)、打顶摘心、生长调节剂的合理应用等手段控制“库”数量和大小。

同时通过合理的肥水管理等措施加快同化物运输。

除此之外,植物体在一定的发育时期常发生同化物的再分配和再利用。

细胞的内含物无论是无机离子或是有机物质,甚至细胞器也可以发生讲解被运输出细胞并转移到植物体的生长部位或贮藏器官被重复利用。

因此去除生殖器官可以延缓营养器官的衰老。

北方农民用“三蹲棵”的做法,在霜冻前将玉米连杆带穗收割,竖立成垛,使茎叶不致冻死,这样茎叶中的同化物会继续向穗转移。

Chapter 6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培养基的基本成分
❑培养基成分
1.水分:
常用蒸馏水来配置培养基,而最为理想的水应该是纯水(蒸馏、离子交换树脂)。

2.无机营养物:
➢大量元素:
植物细胞中构成核酸、蛋白质、酶系统、叶绿体及生物膜必不可少的元素
C、H、O、N、P、K、S、Ca、Cl、Mg
N有硝态氮和铵态氮两种形态。

➢微量元素:
需要量很少,一般为10-5—10-7mol/L,稍多则产生毒害。

Fe(二价)、Mg、Mn、Zn、Co、Mo、Cu
3.有机营养成分
➢碳源和能源:糖类—蔗糖(最多效果也最好)、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添加浓度以30g/L较多
➢维生素类
➢氨基酸及有机添加物
氨基酸及其酰胺类物质、水解酪蛋白(CH)、水解乳蛋白(LH)
天然的有机物:椰子乳、番茄汁、酵母提取物(0.5%)
4.植物生长调节剂
用量虽然微小,但是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生长素类
➢有强到弱:2,4-二氯苯氧乙酸> 萘乙酸> 吲哚丁酸> 吲哚乙酸
(2,4-D)(NAA)(IBA)(IAA)
见光分解,高温灭菌易破坏
➢作用:
a.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诱导生根
b.2,4-D诱导不定胚
c.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配合使用,对于器官形成和植株再生可以起到调控作用。

⏹细胞分裂素类
➢有强到弱:
噻重氮苯基脲>玉米素>2-异戊烯腺嘌呤>6-苄基腺嘌呤>激动素
(TDZ)(ZT)(2-iP)(6-BA)(KT)
价格较贵
高温灭菌易破坏
➢作用:
a.促进细胞分裂
b.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和不定胚的产生
c.高浓度会抑制根的产生
⏹赤霉素(GA3)
有时用,e.g.菠菜的组织培养,GA3对器官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脱落酸(ABA)
抑制植物生长,促进休眠。

在资源保存和超低温冻结保存时,可用ABA来促进植物组培休止生长和抗寒性形成,以使冻结保存获得成功。

⏹乙烯
5.琼脂(最常用的凝固剂)
一般情况下:纯净度高,含杂质少的琼脂用量一般为6-10g/L
培养基的pH偏低,增加琼脂用量
加热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均会影响其凝固性。

6.pH值
培养基灭菌前,PH一般被调到5.0-6.0,最常见的为5.7-5.8
调整pH时,常用1N或0.1N NaOH或HCl进行
pH过高时,培养基变硬;过低会影响培养基的凝固
7.其他添加物
防褐化物质:活性炭、维生素C等
抑制杂菌:当培养灭菌较困难的植物材料时,加抗生素抑制杂菌生长。


五大类激素的生物合成和生理作用
Pin蛋白那个图片
Chapter 7
●根冠比影响因素
1.土壤水分:
水分多,根冠比下降;水分少上升——“旱长根,水长苗”(水稻)
2.土壤通气状况:
通气好根冠比上升,通气不好根冠比下降。

但如果缺氧过久,枝条因得不到足够的肥水而生长受抑。

3.土壤营养状况:
N多,蛋白质合成旺盛,根冠比下降
4.光:阴天,根冠比下降;光照好根冠比上升
5.温度:由于根的最适温度小于冠部,温度低是根冠比变大;温度高时,根冠比变小。

6.修剪枝条:根冠比下降
●生产上如何调节植物根冠比
1.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增施P、K肥,减少N肥,中耕松土,使用三碘苯甲酸、整形素、矮壮素等生长抑制剂
或生长延缓剂可增加植物的根冠比。

2.通过增施N肥,提高地下水位,使用GA、油菜素内酯等生长促进剂等措施可降低根冠比。

3.运用修剪与整枝等技术也可调节根冠比。

●顶端优势在生产上的应用
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叫顶端优势。

近年来研究表明,植物的顶端优势的存在是多种内源植物激素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

利用顶端优势:麻类、烟草、向日葵、玉米和高粱
消除顶端优势,促进分枝:幼龄果树去顶,促进侧枝生长,提高结果量;棉花摘心,防治徒长,减少蕾铃脱落;
移栽植株时,由于切断了主根而常使侧根生长更好。

●试论述光照、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
◆温度
在植物代谢基础上进行的植物生长发育,绝大部分都是由酶促反应控制的过程。

因此,植物各个代谢过程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合适的温度是进行植物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温度过高或过低:
1.均不利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吸收、运输和利用,导致植物生理干旱和营养缺乏,轻者生长下降,重
者死亡。

2.导致光合下降呼吸上升,特别是无氧呼吸增加,导致植物饥饿,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3.导致生物体内有机物合成下降,分解加快。

植物促进型激素下降而抑制型增加,引起生长受阻,
衰退老化加快。

4.引起生物膜受损,代谢区域化破坏,能量产生下降,造成细胞自溶。

5.温度还直接影响到植物成花,高温会导致需低温春化的植物不能开花,而低温引起喜温植物花粉
发育不良,导致结实率低和不结实,直接影响到后代繁育。

6.导致植物冻害和热害。

总之,植物的生命活动只有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温度影响植物水分、矿质、光合、呼吸、合成、运输、生长、分化、开花、结实、衰老和死亡。

Chapter 8
●描述春化和光周期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种子春化处理。

使萌动种子经过春化的低温处理。

花诱导加速,提早开花、成熟,在育种快繁中有重要作用。

2.适时播种——水稻的光敏核不育
植物对低温和光周期长短要求不同,必须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

需要低温春化的作物(麦子、油菜等)在秋冬季节播种;长日植物播种在花芽分化时有大于其临界日长的季节。

短日植物则播种在花芽分化时有短于其临界日长的季节。

3.不同纬度的异地引种
北半球:短日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延长,宜引早熟品种。

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宜引中迟熟品种。

4.调节开花期:
杂交育种使父母本花期相遇;花卉生产上,通过控制光周期调节开花期,如菊花提早开花,短日照处理(延长暗期);推迟开花,暗期中断
●花发育的四轮模式
A-萼片A和B--花瓣B和C--雄蕊C-心皮
Chapter 9
●植物衰老的概念
指植物的器官或整个植株的生命功能衰退,最终导致自然死亡的一些列恶化过程
●植物衰老的种类
1.整体衰老:整个植株衰老,在开花结实后全株衰老死亡(一年或二年生一次结实植物)
2.地上部衰老:植株的地上部分器官随着生长季节结束而死亡,由地下器官生长而更新(许多多年生及球茎
类植物)
3.脱落衰老:发生季节性的夏季或冬季叶片衰老脱落(许多多年生落叶木本植物)
4.渐进衰老:老的器官和组织逐渐衰老和退化,被新的器官和组织逐渐取代(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
●分析植物衰老的机制(生理生化变化)和如何调节衰老
◆生理生化变化
1.外部表现为:生长速率下降,叶色发黄,同时在内部也发生了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

2.光合色素的丧失: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叶绿素a/b比值减小,最后导致光合能力丧失;
3.核酸的变化:RNA总量下降,尤其是rRNA的减少最为明显。

DNA含量也下降,但下降速度小于RNA
4.蛋白质的变化:蛋白质分解超过合成,游离氨基酸积累。

核糖核酸酶、蛋白酶、酯酶、的含量或活性
增加。

5.呼吸作用异常。

呼吸速率先下降、后上升,又迅速下降,但降低速率比光合速率降低得慢。

6.激素变化:促进生长的植物激素如IAA、CTK、GA等含量减少,而诱导衰老的植物激素ABA和乙烯含
量升高。

7.细胞结构变化。

膜结构破坏,细胞产生自溶而解体。

◆调节衰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