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以预科班《我都做对了》为例
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以预科班《我都做对了》为例一、概述本文旨在以预科班《我都做对了》这一具体课例为基础,深入分析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通过对该课例的详细剖析,我们期望能够揭示出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都做对了》这一课以其生动有趣的课文内容、贴近生活的语言点以及富有挑战性的练习设计,成为预科班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语言水平、文化背景和学习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首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我都做对了》这一课进行概述,然后结合具体的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深入剖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得失。
通过对这一课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将总结出一些有效的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有益的启示。
1. 对外汉语综合课的重要性与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综合课作为核心课程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也是连接其他单项技能课(如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等)的桥梁。
通过综合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提升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进而更好地适应汉语环境下的生活和学习。
综合性强。
综合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文化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
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汉语知识体系,形成系统的汉语学习框架。
实践性强。
综合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
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文化性突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综合课在教授语言知识的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介绍中国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情景设计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情景设计案例分析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情景设计案例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因此,设计合理、趣味盎然的课堂教学情景是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以下将以一个实际案例进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情景设计的分析。
案例背景:教学目标:帮助学习者提高汉语口语能力,学会描述人的外貌特征。
学习者特点:初级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对汉语表达有一定基础,但在描述人物方面尚需提高。
情景设计:本次课堂的主题是“描述人的外貌特征”。
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了以下情景:1. 导入情景 (5分钟)首先,教师设计一个图片展示环节。
教师在投影仪上展示几张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人的图片,然后请学习者描述图片中人的外貌特征,并与同桌分享自己的观察。
通过这个环节,学习者可以积极参与,锻炼自己的描述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描述来学习和借鉴。
2. 单词学习与运用 (15分钟)接下来,教师将相关的词汇(如身高、体型、脸型、发型、眼睛、鼻子等)通过多媒体资料展示给学习者。
教师可设计多种互动方式,如图片朗读、词汇搭配,来帮助学习者学习和掌握这些词汇。
3. 句型训练 (20分钟)为了帮助学习者将所学词汇运用到句子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句型练习。
如:“他有一双大眼睛。
”、“她是一个瘦高个。
”、“他长着一头黑色短发。
”等。
在练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方式,如抢答、对话练习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4. 情景模拟 (30分钟)为了让学习者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教师设计了情景模拟环节。
教室中设置几个角色扮演的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描述者和一个被描述者。
在模拟中,描述者需要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来描述被描述者的外貌特征,被描述者则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来对描述者的描述进行回应。
通过这个环节,学习者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锻炼实际中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5. 总结反思 (10分钟)最后,教师设计了一个总结反思环节。
对外汉语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案例分析在国际交流中,对外汉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对对外汉语教学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成功案例。
在某个国际学校,一位资深的对外汉语教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成功地帮助一批外国学生掌握了一定水平的汉语。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对外汉语教学失败的案例。
在某个留学机构,一位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了辍学的情况。
经调查发现,这位教师缺乏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导致学生对学习汉语产生了厌倦情绪,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创新案例。
在某个在线教育平台,一群年轻的对外汉语教师通过互联网技术,开设了一门生动有趣的对外汉语课程。
他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成功的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结合互联网技术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也是一个创新的方向,可以为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希望本文的案例分析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对外汉语教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学习汉语,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拓展职业机会、甚至是为了移民定居。
对外汉语教学的案例也日益丰富多样,本文将针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在不同情境下的教学特点和策略。
案例一:留学生中文课堂教学在留学生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们通常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汉语水平、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也各不相同。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灵活的教学计划,注重差异化教学。
对于汉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组织一些开放式的讨论或互动活动,以促进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化交流;对于汉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采用更直观的教学方式,多使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知识。
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鼓励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汉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多开展一些文化体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案例二:对外汉语在线教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对外汉语课程开始采用在线教学的方式进行。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对外汉语在线教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同时也面临着师生交流不畅、学习参与度不高等挑战。
在对外汉语在线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提高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比如设计在线课程游戏、实时互动问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在线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文化,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和交流。
口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学习汉语的最终目的。
在口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多进行口语练习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流。
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的情感体验,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相关的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达中融入情感,提高口语表达的自然度和流畅度。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的传授,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播。
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
精心整理对外汉语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该课课型为口语课,教学对象为留学生本科二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为课文“让我们轻松一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目标生词,学会征求意见和学会得体的表达肯定和否定的想法。
在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了情景教学的教学方法来帮助教学。
二、案例主题情境教学法指以情境教学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假设一定的情境,实现达到语言交际的目标。
汉语情境教学法,就是指教师根据留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遵循留学生在中国日常生活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形象,假设具体生动的语言情境.使抽象的语言形式变成生动具体的可视语言,创设尽可能多的汉语语言环境,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感受汉语、说汉语。
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或模拟情境,充分利用生动、形象、逼真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情境中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用汉语表达思想感情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表达的能力,激起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
该教学法的特点是:将言、行、情境融为一体,有较强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语言课堂可避免陷入枯燥无味的泥潭,同时也可避免我们常说的学了不会用的现象。
三、案例描述1.教师利用问题导入课程。
师: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一周了,那周末你们想做什么呢?生1:约朋友在家打牌、做饭。
生2:在家生3:出去玩。
师:好,但是你已经忙了一周了,应该轻松一下,那你除了在家还想做什么?生2:上网师:是你一个人出去玩还是想约朋友一起去玩?生3:约朋友一起。
2.教师利用导入时创造的情景与学生对话以此来来复习上节课的生词(轻松、约、主意、依我/你看、打牌、打麻将、看展览、听音乐会、爬山)。
①师:你们已经学习了一周,忙了一周,那周末应该......生:休息休息。
师:你们应该休息休息,轻松轻松。
那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呢(教师抽同学回答问题)生1:听音乐。
生2:去吃泰国菜生3:跟朋友出去玩。
教师询问学生4:学生3的主意是什么?学生3的主意是什么?生4:跟朋友出去玩。
对外汉语教育中案例分析(3篇)
第1篇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对外汉语教育在我国逐渐兴起。
本文以《西游记》教学为例,分析对外汉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探讨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文化理解能力。
关键词:《西游记》;对外汉语教育;案例教学法;文化理解一、引言对外汉语教育是我国特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有汉语基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本文以《西游记》教学为例,探讨对外汉语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应用。
二、案例分析背景《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人们喜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对外汉语教师将《西游记》作为教学素材,以期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文化理解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以下问题:1. 学生对《西游记》文化背景了解不足,难以理解故事情节;2.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3. 学生汉语基础参差不齐,难以满足个性化教学需求。
三、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1. 案例选择(1)文化背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如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的文化背景。
(2)情节设计:选取故事情节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片段,如“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语言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语言表达,如成语、俗语、歇后语等,帮助学生提高汉语水平。
2. 案例导入(1)图片展示:通过展示《西游记》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场景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故事概述: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问题提出:针对故事情节,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 案例分析(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心理和行为。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范文大全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范文大全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案例一:2011年*月*日:今天教了五年级的学生。
让他们写自己的名字。
有一个学生写他的姓是瘳。
我问他你是不是姓廖?他说是。
我说你写错了后面的两个点应该没有。
他不但没有承认错误反而还大声地跟我说:我以前也这样写,我妈妈也这样写,我的老师也这样写。
然后我给他看一本词典,但是我恰巧带的是一本小的词典,里面没有廖这个词。
这个学生跟我说,你自己也看词典嘛!我跟他说我想给你看你写错了。
他还不服说你不相信就问我妈妈,问我的老师,我的老师是从中国来的。
中国来的老师有什么了不起?案例分析:这个案例暴露出很多问题,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第一,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对汉语本体知识的掌握必须过硬,否则教给学生错误的知识,只会误人子弟。
如案例中的事件,就是由中国的汉语老师教错了汉字才引发的。
该案例中,中国老师之所以教错,很可能是因为他本身就认为“廖”字就应该有后面的两个点,由此可见该教师对汉字的掌握并不过硬,最起码对“廖”和“瘳”两个字的区别并不清楚。
把错的东西当成正确的教给学生,自然会出现问题。
第二,在教授过程中,如遇到自己不确定的字词或知识点,一定要查阅、确认之后再告诉学生正确答案,不能凭自己的感觉或猜测来应付学生。
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案例中,如果该生之前的老师能负责地查阅词典、确认之后再教给学生“廖”字的正确写法,也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发生教错的事,其一可能是如第一条中所述,老师本身对知识的掌握有问题;其二,则是老师也不知道正确答案,而随意地拿自己也不确定的答案来应付学生,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表现。
第三,学生很容易对老师产生盲目的信任,认为只要老师说的都是对的。
所以,首先老师要尽可能的提升自己,对自己讲授的每句话负责,确保教给学生的都是正确的。
其次,老师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犯错的时候,所以老师还要教学生学会怀疑,告诉学生老师的话也可能会出错,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提出来,大家一起求证,鼓励大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随着中国的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学习汉语产生了兴趣,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也变得尤为重要。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就是通过研究和探讨真实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来总结和分析其中的教学特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下面将以一则对外汉语教学案例为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某外国人学生学习汉语情况某外国人学生,名叫小明,来自韩国,已在中国留学一年。
在他学习中文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
由于中文和韩文语言结构、发音等方面的差异,小明在学习中文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感到特别困难。
小明对于中文的汉字书写也感到头疼,他觉得汉字太难写了。
小明还抱怨说,他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感到很孤单,因为他的中文水平还不够高,与中国人交流的时候总是会有语言上的障碍。
针对以上情况,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需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针对小明在语音、语法和词汇方面的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中韩语言结构的差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音、语法和词汇意识,帮助学生弥补差异造成的影响。
针对小明对汉字书写的困难,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汉字书写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针对小明在学习中文过程中感到孤独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团体活动,多与中国同学进行交流,增强语言实践能力,提高交流水平。
通过以上对每个问题的针对性措施,小明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更系统、全面、有力的教学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这也同时充分说明了针对性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针对外国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意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比如中文歌曲学唱、汉语潮流话题讨论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心理,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在非华语言环境下,向非华语言背景学习者传授汉语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活动。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汉语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汉语教学也逐渐成为热门的教学领域。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对外汉语教学案例,探讨其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案例。
在某个国家的语言学校,一位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一个难题,学生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能力较差,导致他们在阅读和写作中遇到了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比如通过拼音教学、汉字书写练习、词语搭配练习等,帮助学生提高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同时注重巩固和复习,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个案例反映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之一,学生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多样化。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学习习惯等都有所不同。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另一个案例是关于口语教学的。
在某个对外汉语培训机构,一位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欠缺,比如词汇量不足、语法结构混乱等。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情景对话练习、角色扮演、实地实践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训练,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个案例反映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注重实践和体验。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让他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实践和体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通过对外汉语教学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对外汉语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交流能力的提高。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这是一个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真实案例。
该案例发生在一所外语学校,学生为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
他们的母语分别为英语和法语,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案例描述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了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一篇短文进行教学。
这篇短文是关于春节的,内容包括了春节的传统习俗和节庆活动。
教师首先给学生们介绍了春节的重要性和由来,然后让学生们阅读短文,并对其进行理解和分析。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们对一些生词和句子的理解有困难,比如“除夕夜”,“拜年”等。
为了帮助学生们理解,教师引导学生们使用课堂上学习过的汉语词汇和结构进行猜测,并对学生们的猜测进行了纠正和解释。
然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思考和回答一些与春节有关的问题,比如“你们国家有类似的节日吗?”“你们在节日里都做些什么?”等。
在讨论中,教师还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文化和节日经验,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学生们积极发言,介绍了自己国家的一些传统节日,比如圣诞节和复活节,以及庆祝方式和活动。
教师在学生们分享的过程中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加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对汉语的兴趣。
教师通过演示和模仿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们跟读和模仿短文中的一些句子和表达方式。
并对学生们的发音和语调进行纠正和指导。
学生们通过反复朗读和练习,逐渐掌握了短文的内容和语音特点。
三、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采用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短文。
教师通过预先给学生们介绍春节的背景和由来,为学生们打下了学习的基础。
然后,在阅读短文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们猜测和分析生词和句子,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师还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思考和回答问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通过跟读和模仿的方式,加强了学生们的口语能力和语音训练。
这个案例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都是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而设计的。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介绍本案例是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真实案例。
在某个国际语言学校中,有一位对外汉语教师正在开设一堂初级汉语课程。
这是一个针对来华留学的外国学生的课程,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较低,需要从零开始学习。
本案例将对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读音和书写,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日常交流。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包括拼音学习、词汇记忆、听力训练等等。
三、教学过程分析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直接教学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
在教授汉字拼音的时候,教师采用了直接教学法,让学生直接模仿教师的发音,然后进行练习。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拼音的发音规则,但缺点是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难以正确发音的情况。
在词汇记忆方面,教师引入了游戏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卡片配对游戏让学生记忆和巩固词汇。
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但可能会浪费一些时间,因为游戏进行的时间较长。
在听力训练方面,教师采用了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录音让学生听,并配合图表,要求学生在图表中填写相关信息。
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通过真实的语言环境来进行听力训练,并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巩固所学知识,但可能会有一些学生听力水平较低,无法完全理解录音内容。
四、教学效果评价从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教师的观察来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大部分学生在拼音发音、词汇记忆和听力训练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一些学习困难,特别是在拼音发音方面。
这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了课堂掌控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关注不够。
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以预科班《我都做对了》为例
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以预科班《我都做对了》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对外汉语教学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综合课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汉语水平提升。
本文以预科班《我都做对了》一课为案例,深入分析对外汉语综合课的课堂教学策略、方法及其效果,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参考,同时也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贡献实证案例。
《我都做对了》作为预科班的一节综合课,其教学内容丰富,涉及词汇、语法、听力、口语等多个方面,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常见的一课。
通过对此课的教学案例分析,本文将探讨如何在综合课中平衡各语言技能的培养,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互动,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本文还将分析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教学案例概述本案例研究的对象为某高校预科班的对外汉语综合课程。
该课程旨在通过综合性的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并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理解。
《我都做对了》是该课程的一个教学单元,该单元围绕日常生活场景展开,通过一系列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教学案例中,教师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需完成一系列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任务。
例如,模拟在餐厅点餐、在超市购物、询问路线等场景。
每个任务都设计有特定的语言目标和交际目标,旨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汉语进行沟通。
在案例中,教师注重学生语言输出的质量,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教师通过设计各种互动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汉语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还适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语言错误,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教学不仅需要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还需要通过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汉语。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情景设计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情景设计案例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情景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兴趣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则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情景设计案例,探讨如何利用情景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案例描述:这是一节面向初级水平的对外汉语课,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为此,教师设计了一个以购物为主题的教学情景。
在课堂上,教师扮演店员,学生扮演顾客,通过模拟购物情景来进行对话练习。
分析:1. 创设真实情境:教师以店员的身份出现,学生则客观身份是顾客,这样创设了一个真实的购物情境。
这种情境设计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真实交际场景中使用语言的需求,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 引发情感共鸣:购物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活动,教师利用这一点,帮助学生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参与情境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情境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一步增加学习的乐趣和情感共鸣。
3. 提供实践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需要用中文进行实际的购物交流。
通过与教师的对话,学生可以实践使用购物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培养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引导学习思考:在购物对话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如何用中文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
教师通过鼓励和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5. 组织互动活动:教师可以设置多种互动活动,如组队竞赛、角色切换等,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促进他们语言的自主运用。
6. 及时反馈与纠错:在对话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与纠错。
通过纠正学生的发音、语法错误或者提供更合适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及时改正并提高语言准确性,确保学习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7. 提供反思和总结:在情景设计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对话练习的过程和自己的表现。
通过自我反思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江西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机智案例分析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面临来自不 同文化背景、学习水平、年龄层次的 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机智来应对 各种突发情况。
江西师范大学作为国内知名的师范类 高校,承担着培养对外汉语教师的重 任。
研究目的与意义
分析江西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 师在教学中展现的教学机智, 总结其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
为其他对外汉语教师提供借鉴 与启示,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
反思与改进
教师具备自我反思能力,不断 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教学
方法和技巧。
对外汉语教师的启示
01
02
03
04
增强课堂管理能力
教师应掌握有效的课堂管理技 巧,确保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
。
提高教学应变能力
面对突发情况或学生问题,教 师应具备快速、准确的应变能
力。
培养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
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 与实践探索,为国际汉语教育 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02
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机智概述
教学机智的定义
01
02
03
定义
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应对突发情况或非 预期事件的敏锐反应和灵 活处理能力。
特点
快速、准确、创新、适应 性强。
来源
基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 学经验和个人特质。
最新进展。
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掌握课堂管理技巧,有效应对课 堂中的突发状况和学生的问题行
为。
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确保课堂 秩序井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
习环境。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 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增强学生的
归属感和参与度。
鼓励对外汉语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实践
对外汉语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其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对外汉语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对外汉语教育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对外汉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二、案例介绍(一)案例背景某语言培训中心开设了一门面向外国留学生的初级汉语课程,旨在帮助留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词汇、语法和听说能力。
课程为期三个月,每周四节课,每节课两小时。
学员来自不同国家,年龄在18-30岁之间,具有不同的汉语学习背景。
(二)案例描述1. 课程设置该课程共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包含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4个课时。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基本表达。
2. 教学方法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学员学习情况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点:(1)学习兴趣较高,但对汉语学习有一定恐惧感;(2)学习积极性较高,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3)对汉语语音、词汇掌握较好,但对语法和表达运用能力较弱;(4)学员之间交流较少,团队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三、案例分析(一)问题分析1. 教学方法单一案例中,教师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虽然能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但长期依赖多媒体教学可能导致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2. 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过于简单,未能满足学员的多样化需求。
部分学员反映,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 学员学习习惯不良部分学员学习兴趣较高,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不理想。
4. 团队合作能力不足学员之间交流较少,团队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二)解决策略1. 丰富教学方法教师应结合学员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游戏教学、案例分析等,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2.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员需求,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增加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实用语言知识,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一、背景介绍当今,汉语课堂是我国的社会和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向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
在中国,汉语老师经常采取课堂上在线授课的形式来教授汉语。
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二、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一个特殊的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可以帮助汉语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汉语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以下将为大家介绍一个外汉语课堂的典型教学案例。
1、教学环境的设计及学生的分组在这个外汉语课堂的教学中,教师采取了精心设计的教学环境,以便学习者能够进入一个充满活力的外汉语学习环境,既能够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也能确保他们在外汉语学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学习体验。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汉语水平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汉语老师,他们有责任帮助学生们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们可以在小组环境下学习比较复杂的汉语句子,较深入的交流,学生也能由此更好地参与汉语课堂的学习。
2、灵活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汉语老师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汉语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汉语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和汉语翻译软件来帮助解决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语言困难。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技术来获取学习资源和进行外汉语练习。
3、增加课堂活动的多样性为了使外汉语课堂更具有有趣性和多样性,汉语老师采取了游戏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学生们以抢答的形式回答汉语句子的问题,通过抢答的形式让学生们更加自信地进行外汉语训练,提升学生们在外汉语单词上的记忆力。
4、进行总结收尾汉语教师在每节课程结束前也会把重点内容做一个总结和回顾,确保学生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得到了有效的掌握和消化。
同时,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问卷调查,以有效反馈学生实际学习的情况和学习体验,如此方能确保学生学习的成果。
三、总结以上分析,汉语教师在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注重环境设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增加课堂活动的多样性,及时进行总结回顾。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案例一:在适应语言环境中教授初学者基础词汇情景:一位对外汉语教师在一所国外的语言学校教授初学者的汉语课程。
学生们对汉语毫无了解,教师需要从基础词汇开始教授。
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发音和使用基础的汉语词汇。
2. 学会用汉语基础词汇表达简单的日常生活内容。
3. 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自我介绍,介绍汉语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2. 学习基础词汇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和实物,教授一些基础的汉语词汇,如数字、颜色、家庭成员等。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学生的模仿,教授正确的发音和使用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各种练习,如跟读、对话、填空等,巩固所学的基础词汇。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如游戏、小组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复习所学的基础词汇,并进行小结。
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5. 实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词汇进行实际应用,如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对话。
6. 反馈教师可以向学生征询意见,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案例二:在国际交流活动中教授汉语口语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在国际交流活动中流利地使用汉语。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2.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和对话,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不同情境下的口语表达。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口语表达能力。
3. 跨文化交流教师可以介绍一些与学生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方式和习惯,让学生理解并适应不同文化下的交流方式。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4. 实践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国际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使用所学的汉语口语。
可以邀请一些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或者外国人来学校进行交流,让学生有机会与母语者进行交流,提高口语应用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优秀范文五篇]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案例你学习法语么?一、教学对象汉语初级水平混合班二、教学目标:1、掌握生词的写法与读法。
2、掌握上声变调、“不”的变调、学习、们的用法。
3、i、u、ü的拼写规则。
三、教学重点、难点:1.i、u、ü自成音节时的拼写规则。
2.上声变调3.“不”的变调四、课时安排:两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五、教学过程1、打招呼提问,复习上节课的课文。
2、P27语音练习。
3、生词的讲解。
(1)、学习学习汉语、学习法语、学习课文(2)、法国-----法语;泰国-----泰语;中国-----汉语“法语”上声变调:两个三声连续,第一个发音变为二声。
如:nǐhǎo、měnggǔ、měinǚ、měihǎo、fǎyǔ等等雨伞--好雨伞--五把雨伞--五把好雨伞,体会上声变调(3)、说+语言如,说汉语、说英语、说法语、说泰语(4)、“不”的变调(不+四声,发音变为二声)不+一声:不吃、不安不+二声:不来、不如不+三声:不想、不好、不久不+四声:不去、不要、不会、不对(5)“们”的用法他们、她们、它们的区别老师们、同学们、美女们、孩子们(只能用在人后面,且不能用数量词修饰)4、课文的学习与阅读。
5、下课前复习当天所讲的知识点。
五、课后反思课堂气氛很好,大部分学生积极地配合。
但是,理论性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英语的使用使一些也门等阿拉伯国家、蒙古、老挝等亚洲国家的学生很难懂。
应该尽量使用汉语来解释,实在不行再考虑加入些英语的辅助。
在上声变调与“不”的变调的讲解中,没有明确解释上声变调是读音的变化,而“不”的变调是拼音的书写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下课之前提问当天所学知识,反响很好。
既使当天所学消化吸收,也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常见汉字的认读能力有所提高。
第二篇: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流程:T:现在开始上课,首先我要问大家几个问题。
对外汉语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案例分析在全球化的今天,学习汉语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作为一门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我们需要不断总结和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的案例,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我们将针对几个典型的对外汉语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初学者的案例。
小明是一名来自美国的汉语学习者,他对汉语的发音和语法规则一窍不通。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他对声调的掌握非常困难,经常发生错误。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让他大量听汉语,模仿汉语发音,进行口语练习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汉语发音和声调掌握得非常好,语法规则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针对初学者的教学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个中级学习者的案例。
小红是一名来自韩国的汉语学习者,她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汉语,但在阅读和写作方面遇到了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小红的词汇量较小,语法运用不够熟练。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了大量的阅读练习和写作训练,同时注重扩大她的词汇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红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中级学习者的教学需要注重词汇量的积累和语法运用的提高,同时要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个高级学习者的案例。
小李是一名来自法国的汉语学习者,他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语知识,但在口语交流和听力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听力训练,同时注重提高他的交际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李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高级学习者的教学需要注重口语交流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同时要注重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同时要注重词汇量的积累和语法运用的提高,同时要注重口语交流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案例分析2
参照视频内容,经小组讨论,就该课堂的教学背景方面从视频中的课堂内容及授课方式可以推出以下几点:
一、教学总体流程概述
1.课堂引入
在本堂课上课前,教师提醒学生这次的课堂需要录像,希望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大声一点,并且与学生讨论了录像的原因及使用方法。
由对话过程可以看出教师与同学之间互动良好,加之教师对录像的原因解释为传播中国文化,对学生的问题回答的角度也从较为轻松的一面出发,让同学们放下录像的紧张感,使得之后的课堂氛围也较为轻松,没有刻意准备、不自然的痕迹存在。
教师开始上课,并没有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安静下来,而是提高声调与同学们问好,“同学好!”学生条件反射性地回答“老师好!”很自然地就让学生安静下来,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
接着,教师提问个别学生,“Tom,你好吗?”“你忙吗?”“她是谁?”“她来自哪里”“你喝咖啡吗?”等典型问句,继续吸引同学注意的同时也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包括见面问好、询问国籍等,而且这些内容和本堂课所要教授的内容有内在的衔接之处,对学生在课
堂上积极思考起到了热身作用。
教师接着对学生介绍了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包括三个声母、三个韵母、如何礼貌地询问对方的姓名及如何请求某人的允许的表达法,是典型的功能型教学法的范例。
2.
3.课文讲解教学
在教授完本课的声母及韵母之后,教师开始正式进入课文的教授环节。
教师先用汉语说一遍“请打开书本。
”再说一遍“Please open your book.”之后又重复了一遍汉语,并用英语再解释了一遍英文义,以此来刺激学生听觉,加深学生对汉语的熟悉度,也逐渐培养一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固定课堂用语默契,一旦学生听得多了再下一次就知道什么意思了,增加了学生的汉语知识的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学省去了许多麻烦。
而且效果也很明显,有学生已经对这句老师重复了两遍的话感兴趣了,并且在下边跟着开始学习这种表达法。
教师先朗读了一遍课文,让学生多了一次熟悉课文的机会。
接着开始逐字逐句地解释分析,在这里说几个老师讲解课文的重点及讲课的细节。
1、教师讲解课文的特点之一是逐字逐句地对每一句话进行中英文对照的翻译,对词汇句子进行语素拆分教学:可以进来吗?教师的解释为:可以means CAN or MAY,进来means come in. So this is to say, May I come in?这种教学方法我们推测可能是和教材的设计有内在的联系,因为这本《新实用汉语课本》在这最前几课的课后注释中都是没有用到任何汉字,而是直接标拼音然后用英语直接翻译在后边的,因此推测,教师遵循这种英汉准确结合的方法,将课文中每一句话都准确地翻译为英语,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加快课堂效率。
而且,从教师准确的翻译中可以看出教师拥有多年海外生活及教学背景,双语的功力深厚,例如:您贵姓?教师翻译为:What’s your honorable third name?将语体的翻译也贯穿在其中了。
但是逐字逐句地用英文解释是否真的是最为行之有效,是否偶尔穿插一些简单汉语对学生的听觉进行刺激能更加有效地实现二语习得还值得商榷。
2、教师的讲解很有主次轻重之分,对于课文中有关语体的问题,虽然是重点但是不属于学生理解中的难点,教师的教授就点到即止,学生也能很快地接受。
在这篇课文中涉及语体的重点词有诸如“请”或“您”。
在“请”字的教学上,教师将“请”这一较难写的汉字写在了黑板上,并且进行适当的拓展来说明其语用特征,如:请进、请喝水/咖啡、请坐。
而在讲解“您”时教师直接讲解说杨老师地位或威望较之陆雨平高,所以陆雨平为了表示尊敬要称呼杨老师为“您”,而杨老师可以直接称呼陆雨平“你”,这样的解释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不用过多的赘述。
3、教师在讲解中也有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当讲解到“他是记者。
”这一句时,有学生对记者的发音存在疑虑,教师立刻做出反应,提示学生“记”字的声母即刚学到的j,在教师读了几遍之后学生还是有疑虑,教师就将记者一词的拼音标在了黑板上,败笔是“者”的拼音标错了,但这不是太严重的问题。
由此,我们还发现教师比较习惯于先在黑板上写汉字再标上拼音,但这对于汉语初学者来说也许会加大他们学习的难度,首先在初级阶段他们并没有认识多少汉字,其次从教材的设计上来看这个阶段是认拼音的阶段,所以借助先写拼音板书再加上汉字辅助的方法应该能更好地推动同学的汉语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的设计中“记者”这一词的选定也不是随便选的,因为本课的声母教学中有j,而上节课的声母教学中有zh,因此“记者”这一词语可以很好地辅助学生的声母掌握,我们推测也许正是因此,在学生针对这一词语提出问题时,教师很重视,不仅做了板书,还重复朗读了几遍以加深学生印象。
4、教师的综合课教学中最大的亮点是将中华文化的教学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过程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此以“您贵姓?”这句话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教师的教学思路为:姓(third/family name)→贵姓(a very polite way to ask one
’s family name;honorable)→中国人重视姓多过名,因此,当第一次认识一个中国人时应当先问他的姓:您贵姓?→历史原因:中国人会将历史上拥有一个姓的人认为是一个家族的,宗族观念很强。
→现实原因:中国人喜欢男孩多过女孩,认为男孩才是真正传人,因为男孩能继承家族的姓氏而女孩儿则不行。
→这句话的回答应该为:我姓X。
以上的这些部分就已经大体上教会了学生这样问的原因及回答方法,学生掌握起来也较快。
接着,教师开始针对学生的提问开始对姓名这一语言点进行文化上的更宽的扩张,加深同学的印象,同时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中国人的姓在前名在后,与英语作对比,解除学生的疑惑,同时解释了汉语中的family name, full name分别是哪部分。
在晚些时候的教学中,教师对“您贵姓?”这一句子的回答句做了扩展,贵姓前只能用你或您提问,不能用我或他。
接着教师教授“免贵,姓丁。
”这一回答法,教师由此又联系到英汉文化中对他人夸赞的不同反应,英美国家直接表示感谢而中国人则较为谦虚、迂回。
5、教师注重语音的教学,因此注重课文的带读和学生的朗读,每句话至少朗读3遍,朗读过程中同时还注重纠音。
如陆先生中sheng的轻声读法教师举例让学生反复地进行了朗读练习。
在之后还对重点的句式进行了反复的朗读,还让班级同学分角色、互换角色、齐声朗读。
6、课堂的安排十分完整,目的十分明确,课堂的教学重点、同学互相练习的内容、课后的作业等都直指掌握声母、韵母及请求允许、提问姓名这几个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也不错。
二、课程整体评价
从教师方面来说,可以推测该教师在海外多年,且具有深厚的双语能力,对中西方文化都有一定的理解。
教学经验丰富,对教材十分熟悉,并且可能不是第一次教授这本教材。
推断依据:教师英语流利、口音较为纯正、教态良好,与学生的互动恰到好处。
另外,由教师对“您贵姓?”这一句子的教授及文化的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十分深刻,一般没有经验的教师上课可能会从语体方面来解释“贵”这一词的用法,从说话者的身份上来解释为什么用“贵”,而且这篇课文从表面上来看主要是强调礼貌的用语,这种从语用上来分析的思维至少也算中规中矩,不会出差错。
但是,这位教师另辟蹊径,从文化方面来解释“贵”,认为中国人从历史上、现实原因上都十分重视姓,所以才用“贵”来提问,很自然地引入了文化的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中国的了解,也较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从教学法方面来说,教师主要采取的还是功能型教学法,即在上课初就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明确学习任务,并且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让学生切实地学到一些实用的东西。
就像上文中提到的,按照教学计划,从课堂的开始就紧紧围绕声母、韵母的教学,询问姓名的方式及请求允许的表达方式来进行讲解、操练,流程明确,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对“可以进来吗?”“您贵姓?”“认识您很高兴。
”这几个句子初步掌握了,再辅助课后的作业,朗读课文、背诵句子,那教学目的的完成就不在话下了。
此外,还有上文中提到的对于文化教学的方法,该教师的层层深入,逐渐拓展知识点外延的方法也很值得借鉴。
不足之处:教师的板书可以先写拼音再写汉字或者直接用拼音,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拼音学习,降低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中可以适当地多使用汉语,刺激学生的听觉,培养学生汉语语感,全部使用母语教学不一定能完全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质;
加入过多的文化知识是否合适也值得商榷,因为“免贵,姓X”在中国人中使用也不是太过频繁,对学生进行这种文化教学是不是应该从实用性及难度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