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X年3月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资料
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

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一、培训目的和背景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包括医院、诊所等,患者因接受医疗服务而感染的一类感染。
保洁员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一员,负责清洁和消毒工作,对院感的预防和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保洁员的院感知识水平,减少院感风险,特举办本次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
二、培训内容1. 院感概述- 介绍院感的定义、分类和传播途径。
- 强调院感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危害性。
2. 个人卫生和防护- 个人卫生意识的培养,包括勤洗手、保持清洁、穿戴整洁等。
- 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3. 清洁操作规范- 介绍清洁操作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 强调清洁工具和清洁剂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 演示清洁操作的正确姿式和技巧。
4. 消毒知识- 介绍消毒的定义和作用。
- 介绍常用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
- 强调消毒操作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5. 废弃物管理- 强调正确的废弃物分类和处理方法。
- 介绍医疗废弃物的特点和处理要求。
6. 环境清洁与消毒- 介绍医疗环境清洁和消毒的重要性。
- 介绍清洁和消毒的频率和方法。
三、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本次培训将采用线下面授的方式进行,时间安排为每周一次,每次培训2小时,共计5次。
培训地点为医院会议室,具体时间和地点将通过内部通知进行发布。
四、培训评估和考核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将进行培训评估和考核。
评估内容包括培训先后的知识测试和培训满意度调查。
考核结果将作为保洁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之一。
五、培训后的跟进措施培训结束后,将建立院感知识学习小组,定期组织保洁员进行学习交流和经验分享。
同时,医院将加强对保洁员的监督和指导,确保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院感防控要求。
六、总结本次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旨在提高保洁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院感风险,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希翼通过培训,使保洁员更加了解院感知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医疗机构的安全运行做出贡献。
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

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一、培训目的本次培训旨在提高保洁员对院感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其对院感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操作技能,从而确保医疗机构的清洁卫生环境,保障患者和员工的健康安全。
二、培训内容1. 院感概述1.1 院感定义:院内感染的概念、特点及对医疗机构的影响。
1.2 院感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
1.3 院感常见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等。
1.4 院感预防措施: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灭菌等。
2. 保洁员的角色和责任2.1 保洁员在院感防控中的重要性。
2.2 保洁员的基本职责:清洁工作、垃圾处理、环境消毒等。
2.3 保洁员的行为规范:个人卫生、着装要求、工作流程等。
3. 清洁工作的操作规范3.1 清洁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拖把、扫帚、清洁剂等。
3.2 清洁区域的划分和顺序:公共区域、病房、手术室等。
3.3 清洁工作的频率和要求:日常清洁、定期清洁、终末清洁等。
3.4 清洁工作的注意事项:避免交叉感染、正确使用消毒剂等。
4. 垃圾处理和废物分类4.1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
4.2 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标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等。
4.3 垃圾处理的操作规范:集中采集、正确封装、定期清运等。
5. 环境消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1 环境消毒的目的和意义。
5.2 环境消毒的基本原则:选择适当的消毒剂、正确使用消毒剂等。
5.3 环境消毒的方法和操作规范:表面消毒、空气消毒、器械消毒等。
6. 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6.1 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和功能: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6.2 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标准:防护级别、适合场景等。
6.3 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佩戴、脱除、存放等。
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讲解PPT、视频等形式,详细介绍院感知识的相关内容,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保洁员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操作演示:现场演示清洁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环境消毒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一、培训目的保洁人员是公共场所卫生的重要保障力量,为了提高保洁人员的院感知识水平,增强其对院感防控工作的认识和能力,本次培训旨在全面介绍院感知识,提供相关防控措施和操作规范,帮助保洁人员更好地履行职责,确保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
二、培训内容1. 院感概述1.1 院感定义: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过程中,由医疗服务引起的新发感染。
1.2 院感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等。
1.3 院感危害:院感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2. 常见院感病原体及防控2.1 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2.1.1 防控措施:保持手部卫生、正确使用消毒剂、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区域等。
2.2 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
2.2.1 防控措施:保持通风良好、定期清洁和消毒有关设施、正确处理感染物品等。
2.3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
2.3.1 防控措施:勤洗手、佩戴口罩、避免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等。
3. 院感防控措施3.1 个人防护3.1.1 手卫生:正确洗手、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
3.1.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3.2 环境清洁3.2.1 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区域、设施设备等。
3.2.2 正确处理感染物品、废弃物等。
3.3 空气消毒3.3.1 定期对空气进行消毒,保持通风良好。
3.3.2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
4. 操作规范4.1 清洁工具的正确使用:选择合适的清洁工具,正确使用清洁剂和消毒剂。
4.2 清洁顺序的合理安排:从干净区向污染区进行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4.3 废弃物处理:正确分类、包装和处理废弃物,避免污染环境。
三、培训方式本次培训将采用线下面授的方式进行,培训时间为每周五上午9:00-11:00,地点为公司会议室。
培训内容将由专业的院感防控专家进行讲解,结合案例和实际操作进行演示,以便保洁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一、培训背景和目的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的感染。
保洁人员是医院院感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医院环境的清洁与卫生,对于院感的预防和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为了提高保洁人员的院感知识水平,减少院感的发生,本次培训旨在加强保洁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意识。
二、培训内容1. 院感概述- 什么是院感- 院感的危害和影响- 院感的分类和传播途径2. 院感预防与控制- 院感预防的重要性- 个人卫生与手卫生的重要性- 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 消毒与清洁工作的规范操作- 环境清洁与消毒的标准和要求3. 常见院感病原体介绍- 细菌、病毒、真菌等常见院感病原体的特点和传播途径- 常见院感病原体引发的疾病和预防措施4. 个人防护知识- 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更换- 各类防护用品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个人卫生和清洁的重要性5. 案例分析与讨论- 分析过去发生的院感事件- 总结原因和教训-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三、培训方式和时间本次培训采用线下面授的方式进行,培训时间为两天,每天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00。
四、培训评估和考核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培训评估和考核。
评估内容包括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个人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核形式为闭卷考试,考核内容与培训内容相符。
五、培训效果评估为了了解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将进行效果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参训人员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对培训师的评价以及对培训后能力提升的感知。
六、培训师资和资源本次培训将由医院感染控制科的专业人员担任培训师,他们具备丰富的院感知识和培训经验。
培训所需的教材、PPT等资源将由医院提供。
七、培训后的跟进和支持为了保证培训效果的持续性,医院将建立健全的跟进机制,定期对参训人员进行培训后的指导和辅导。
同时,医院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确保参训人员能够将培训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

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一、背景介绍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医院内感染。
作为医院的一员,保洁员在日常工作中与各种病原体接触的机会较多,因此,保洁员的院感知识培训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的内容和要求。
二、培训内容1. 院感基础知识- 院感定义:什么是院感,包括感染的传播途径、感染的种类等。
- 院感危害:院感对患者、医务人员及公众的危害。
- 院感预防措施: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消毒灭菌等。
2. 个人卫生- 手卫生: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消毒液的使用。
- 穿戴防护用品:佩戴口罩、手套、帽子等防护用品的正确方法。
- 咳嗽礼仪: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的方法,避免飞沫传播。
3. 环境卫生- 清洁消毒知识:正确选择和使用清洁剂、消毒剂。
- 医疗废物处理:正确分类、包装和处理医疗废物。
- 环境清洁:医院各个区域的清洁要求和方法。
4. 感染控制- 隔离措施:各种类型的隔离措施及其要求。
- 医疗器械消毒:各种医疗器械的正确消毒方法。
- 感染报告和监测:发现感染病例时的报告和监测程序。
三、培训要求1. 培训形式- 线下培训:由专业的院感培训师进行面对面培训,包括讲解、演示和互动。
- 线上培训:通过在线视频、PPT等形式进行培训,保洁员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学习。
2. 培训周期- 初次培训:新入职的保洁员需在入职后的一个月内完成初次培训。
- 定期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定期培训,以巩固和更新保洁员的院感知识。
3. 培训评估- 培训考核:培训结束后,进行知识测试,确保保洁员掌握了相关知识。
- 培训证书:合格的保洁员将获得院感培训合格证书,作为个人培训成果的认可。
四、培训效果评估为了评估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问卷调查:向保洁员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培训内容和形式的满意度。
2. 知识测试:定期进行知识测试,检验保洁员对院感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观察评估:通过观察保洁员的工作表现,评估他们是否按照培训要求进行操作。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标题: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引言概述:保洁人员是医院环境卫生的重要保障者,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医院院感控制工作的成效。
因此,对保洁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一、院感知识的重要性
1.1 院感病原体的种类和传播途径
1.2 院感病原体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危害
1.3 院感控制的重要性和措施
二、保洁人员在院感控制中的作用
2.1 保洁人员的工作职责和重要性
2.2 保洁人员在院感控制中的具体工作内容
2.3 保洁人员在预防院感中的作用和责任
三、院感知识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3.1 院感知识培训的内容和范围
3.2 院感知识培训的形式和方式
3.3 院感知识培训的周期和持续性
四、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的实施
4.1 培训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4.2 培训内容的讲解和演示
4.3 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五、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的效果和意义
5.1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对医院院感控制的贡献
5.2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保护作用
5.3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对医院环境卫生的改善和提升
结语:通过对保洁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院感防控意识和能力,有效减少院感病原体的传播,保障医院环境卫生和患者安全。
希翼医院能重视保洁人员的培训工作,共同为院感控制工作做出贡献。
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

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引言概述:保洁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着各种潜在的感染风险,因此,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对于提高保洁员的工作质量和保障患者的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的内容。
一、个人防护1.1 穿戴防护服:保洁员在工作时应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防止感染源通过空气、接触等途径传播。
1.2 清洁手卫生:保洁员应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洗手,并在必要时使用手消毒剂,以保证双手的清洁。
1.3 避免交叉感染:保洁员应注意避免将不同区域的清洁工具混用,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交叉感染。
二、清洁操作规范2.1 区分清洁区域:保洁员应了解不同区域的清洁要求和操作规范,对于不同的区域使用不同的清洁工具和清洁剂,以确保清洁效果和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2 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洁员应按照规定的清洁频率对各个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殊是易受污染和高风险区域,如厕所、手术室等。
2.3 废弃物处理:保洁员应正确处理废弃物,将其分类储存和处置,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三、感染控制知识3.1 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保洁员应了解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2 掌握感染控制措施:保洁员应了解院感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手卫生、环境消毒、隔离措施等,以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
3.3 处理感染事故:保洁员应知道如何应对感染事故,包括报告上级、采取紧急措施和配合医护人员的处理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的扩散。
四、健康管理与心理辅导4.1 健康监测:保洁员应定期接受健康监测,包括体温检测和健康评估,以及接种疫苗等预防措施,以确保自身的健康状况。
4.2 心理辅导:保洁员在工作中可能面临一定的心理压力,应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以匡助他们积极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
4.3 职业培训:保洁员应接受定期的职业培训,包括院感知识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学习,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应对能力。
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

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一、培训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院感疾病在医疗机构中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给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保洁员作为医疗机构环境清洁的重要组成部份,掌握院感知识对于预防院感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因此,本次培训旨在提高保洁员对院感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其在医疗机构环境清洁中的工作效果,确保医疗机构的卫生环境达到标准。
二、培训内容1. 院感疾病概述- 什么是院感疾病- 院感疾病的传播途径- 院感疾病的危害和影响- 院感疾病的预防措施2. 医疗机构环境清洁工作规范- 医疗机构环境清洁的重要性- 医疗机构环境清洁的工作流程- 医疗机构环境清洁的标准和要求- 医疗机构环境清洁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 个人卫生和防护知识- 手卫生的重要性及正确洗手方法- 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 避免交叉感染的措施和方法4. 医疗垃圾管理- 医疗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医疗垃圾的采集和运输要求- 医疗垃圾处理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5. 环境消毒知识- 环境消毒的重要性- 环境消毒的方法和工具- 环境消毒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三、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本次培训将采用面对面授课的方式进行,培训时间为两天,每天4个小时。
培训内容将通过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形式进行,以提高学员的参预度和学习效果。
四、培训评估和考核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培训评估和考核。
评估和考核内容包括学员对于培训内容的理解程度、应用能力和工作效果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作为培训效果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表现优秀的学员将赋予相应的奖励和认可。
五、培训师资和资源本次培训将邀请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院感专家担任培训讲师,确保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同时,培训将提供相关的教材和学习资料,以便学员进行学习和复习。
六、培训后的跟进和支持培训结束后,将建立学员交流平台,为学员提供学习交流和问题解答的机会。
同时,将定期进行培训效果的跟踪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匡助。
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

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一、培训目的和背景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的感染。
院感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同时也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负担。
保洁员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院感的预防和控制。
因此,为了提高保洁员的院感知识水平,提升他们的工作效能和质量,本次培训旨在全面介绍院感知识,使保洁员了解院感的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意识。
二、培训内容1. 院感概述- 院感的定义和分类- 院感对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影响2. 院感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 血液传播3. 常见院感病原体- 细菌- 病毒- 真菌- 寄生虫4. 院感预防与控制- 手卫生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 消毒与灭菌的原则和方法- 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 环境清洁与消毒5. 个人防护-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方法 - 应急情况下的个人防护6. 院感监测与报告- 院感监测指标和方法- 院感报告的流程和要求7. 交叉感染的预防- 患者间交叉感染的防控措施- 医护人员间交叉感染的防控措施8. 院感知识在保洁工作中的应用- 清洁工具和清洁剂的选择和使用 - 清洁程序和频率的规范- 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分类三、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本次培训将采用线下面授的方式进行,培训时间为两天。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天:- 上午:院感概述、院感传播途径、常见院感病原体- 下午:院感预防与控制、个人防护第二天:- 上午:院感监测与报告、交叉感染的预防- 下午:院感知识在保洁工作中的应用、培训总结和答疑四、培训评估和考核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将对参训保洁员进行培训评估和考核。
评估内容包括参预度、学习成果和培训反馈等方面。
考核方式将采用书面测试的形式,测试内容与培训内容相对应。
五、培训师资和资源支持本次培训将邀请具有丰富院感知识培训经验的专家担任培训讲师。
同时,将提供相关的培训资料和参考书籍,以便保洁员进行学习和复习。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一、培训目的本次培训旨在提高保洁人员对院感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其对院感防控工作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确保医疗机构的清洁环境达到标准,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
二、培训内容1. 院感概述- 院感的定义和分类- 院感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院感防控的重要性和目标2. 院感防控措施- 手卫生的正确方法和时机- 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更换- 环境清洁和消毒的标准操作流程- 废弃物管理和处理的要求3. 常见院感病原体- 细菌感染的特点和常见病原体- 病毒感染的特点和常见病原体- 真菌感染的特点和常见病原体4. 院感防控案例分析- 通过真实案例分析,探讨院感防控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分析院感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和改进空间5. 培训考核- 进行理论知识考核,测试保洁人员对院感知识的掌握情况- 进行实际操作考核,测试保洁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规范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授- 由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讲解,结合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要求进行讲解和演示。
2. 互动讨论- 鼓励保洁人员提出问题和疑惑,与专业人员进行互动交流,促进学习效果。
3. 实际操作- 在培训现场设置模拟环境,让保洁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演练,纠正错误操作和提高操作规范。
四、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培训将于XX年XX月XX日在医疗机构内举行,培训时间为上午9:00至下午5:00,具体地点将另行通知。
五、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后测评- 培训结束后,将对保洁人员进行知识考核,以评估培训效果和学习成果。
2. 培训反馈- 通过培训反馈问卷,收集保洁人员对培训内容和形式的评价和建议,以不断改进培训质量。
六、培训证书培训结束后,合格参训人员将获得由医疗机构颁发的培训证书,作为其参与院感知识培训的证明。
七、培训费用本次培训费用将由医疗机构承担,保洁人员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八、培训组织本次培训由医疗机构的院感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包括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师资的安排和培训现场的布置等。
3月X年3月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资料

保洁工人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重要性
3、通过培训,提高工勤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 增强工勤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责任感和主动参 与意识。
4、熟悉常用消毒的方法,消毒液的名称、功 能、配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工勤人 员防控感染的能力;提高操作技能。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工勤人员一般进行的都是环境及病区内物表的 清洁,最常用的消毒剂为含氯消毒剂,通常使 用的浓度为500mg/L。
工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2014年3月 感染管理科
培训内容
1、工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重要性 2、消毒隔离的基本知识 3、医疗废物的管理 4、工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5、手卫生
医院是个特殊的环境,是预防疾病、治疗疾 病及保健的场所。由于他的任务决定了他的环 境具有特殊性--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地方。
地面消毒
注意事项:
1、不同区域的拖把如病房、走廊、厕所不得混用并应 定点放置:拖把分池清洗,禁止在洗漱池冲洗,拖把 及水桶用后要洗干净进行消毒并悬挂,晾干备用。
2、用拖把对地面进行有序地擦拭,做到每个房间擦拭 后进行涮洗,并尽量做到换水,不准用一桶水多次涮 洗拖把。
3、一房间一拖把,使用后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
4、地面被呕吐物、分泌物或粪便污染时,应按照相应流程处理。 5、每日清洁消毒应按顺序进行:每日清洁应按照由洁到污顺序进行,从
治疗室即清洁区开始,依次为办公室、值班室、病房、走廊、厕所。
地面消毒
地面消毒方法:
(1)、当地面无明显污染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湿式清扫,用清 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1-2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 微生物。
病房的其他物品清洁、消毒
方法:
(1)、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溶液、可擦拭 或喷洒室内各种物品表面。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一、背景介绍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患者由于接受医疗服务而感染的疾病。
作为医疗机构的一员,保洁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医疗机构的卫生状况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为了提高保洁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本次培训旨在向保洁人员传授院感知识,加强其对院感防控的了解和掌握。
二、培训内容1. 院感基础知识- 院感的定义、分类和传播途径- 院感的危害和影响- 院感的预防措施和防控原则2. 个人卫生与防护- 手卫生的重要性及正确洗手方法-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避免交叉感染的措施和注意事项3. 环境清洁与消毒- 清洁工作的重要性和原则- 不同清洁场所的清洁方法和注意事项- 消毒工作的重要性和方法4. 废弃物管理- 废弃物分类和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医疗废弃物的特殊处理要求- 废弃物处理设施的使用和维护5. 应急处理与报告- 发现院感事件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应急报告的程序和要求- 院感事故的调查与处理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授- 通过幻灯片、讲解等形式,向保洁人员传授院感知识。
- 重点讲解院感的定义、分类、传播途径、危害和影响,以及预防措施和防控原则。
2.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让保洁人员了解院感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 培训师将引导保洁人员分析案例,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3. 模拟操作- 通过模拟操作的方式,让保洁人员掌握正确的清洁和消毒方法。
- 培训师将现场演示正确的操作流程,并指导保洁人员进行实际操作。
4. 视频教学- 播放相关视频,展示正确的清洁和消毒操作方法。
- 通过观看视频,保洁人员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培训效果评估1. 知识测试- 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知识测试,检验保洁人员对院感知识的掌握程度。
- 测试内容包括院感基础知识、个人卫生与防护、环境清洁与消毒、废弃物管理、应急处理与报告等方面。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的感染事件。
保洁人员在医疗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
因此,为了提高保洁人员的院感知识水平,本次培训将重点介绍院感知识及相关操作规范。
二、院感知识培训内容1. 院感概述1.1 什么是院感1.2 院感的危害和影响1.3 院感的传播途径2. 常见院感病原体及防控措施2.1 细菌感染2.1.1 常见的细菌感染病原体2.1.2 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2.1.3 细菌感染的防控措施2.2 真菌感染2.2.1 常见的真菌感染病原体2.2.2 真菌感染的传播途径2.2.3 真菌感染的防控措施2.3 病毒感染2.3.1 常见的病毒感染病原体2.3.2 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2.3.3 病毒感染的防控措施3. 院感防控操作规范3.1 手卫生3.1.1 手卫生的重要性3.1.2 手卫生的正确方法3.2 环境清洁与消毒3.2.1 清洁与消毒的区别3.2.2 清洁与消毒的操作规范3.3 医疗废物管理3.3.1 医疗废物的分类与处理3.3.2 医疗废物管理的注意事项 3.4 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3.4.1 防护用品的种类和用途3.4.2 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更换4. 院感事件上报和处理4.1 院感事件的上报流程4.2 院感事件的处理措施4.3 院感事件的预防和改进三、培训效果评估为了确保培训的效果,将进行培训效果评估,评估内容包括:1. 参训人员对于院感知识的掌握程度2. 参训人员对于操作规范的理解程度3. 参训人员的培训反馈和建议四、培训材料准备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将准备以下培训材料:1. 培训PPT,包含详细的院感知识和操作规范2. 培训手册,供参训人员参考和复习3. 实物展示,如手卫生演示、清洁消毒工具展示等五、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本次培训将采用面对面授课的方式进行,培训时间为2天,每天4小时,共计8小时。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一、背景介绍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于是导致的新发感染。
保洁人员作为医疗机构中重要的一部份,负责清洁和消毒工作,对院感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保洁人员的院感知识水平,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二、培训内容1. 院感概述1.1 什么是院感1.2 院感的危害和影响1.3 院感的传播途径1.4 院感的预防措施2. 感染控制2.1 感染控制的定义和目标2.2 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2.3 感染控制的措施和方法2.4 感染控制的个人防护措施3. 清洁和消毒3.1 清洁的定义和目的3.2 清洁的步骤和方法3.3 消毒的定义和目的3.4 消毒的种类和使用方法4. 医疗废物管理4.1 医疗废物的分类和特点4.2 医疗废物的采集和处理4.3 医疗废物管理的注意事项5. 个人卫生与手卫生5.1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5.2 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5.3 手卫生的目的和原则5.4 正确的手卫生步骤6. 环境清洁与消毒6.1 医疗环境清洁的重要性6.2 医疗环境清洁的标准和要求6.3 医疗环境消毒的目的和方法6.4 医疗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讲解PPT、视频教学等方式,详细介绍每一个培训内容的相关知识点和要点。
2. 互动讨论:设置问题环节,引导保洁人员积极参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实际操作:在培训现场设置摹拟环境,让保洁人员亲自操作清洁和消毒过程,加强实际操作技能。
四、培训评估1. 知识测试:培训结束后进行知识测试,检验保洁人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实际操作评估:对保洁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和操作规范进行评估,确保培训效果。
五、培训效果跟踪1. 培训后跟进:定期进行培训后的效果跟踪,了解保洁人员在工作中是否能够正确应用所学的院感知识。
2. 问题解答:对保洁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匡助。
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

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一、培训背景和目的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感染的现象。
保洁员作为医院环境清洁和卫生管理的重要角色,必须具备一定的院感知识,以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和安全,减少院感的发生。
本次培训旨在提升保洁员的院感知识水平,增强其对院感防控的认识和能力。
二、培训内容1. 院感概述- 院感定义:什么是院感,院感的分类和特点- 院感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 院感的危害:院感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危害及其严重性2. 院感防控措施- 手卫生: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液的选择和使用、手消毒的步骤和要点- 病房清洁:清洁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清洁流程和注意事项- 医疗废物管理:正确分类和处理医疗废物,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环境消毒: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消毒方法和频率- 防护用品的使用:正确佩戴和处理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空气净化: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和维护,保持室内空气清新3. 院感监测和报告- 院感监测指标:常用的院感监测指标和评估方法- 院感报告制度:如何填写院感报告,报告的重要性和流程4. 培训考核- 通过培训后进行知识测试,测试内容涵盖培训内容的重点和要点- 培训合格标准:达到合格分数线,即可获得培训合格证书三、培训方法和时间安排1. 培训方法- 理论讲授:通过PPT、视频等形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互动讨论:鼓励学员提问和参预讨论,增强学习效果- 视觉教学: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直观呈现知识内容2. 时间安排- 培训时间:估计为2天,每天4小时,共计8小时- 培训日期:根据参训人员的安排,确定具体的培训日期四、培训师资和资源1. 培训师资- 院感专家:邀请具有丰富院感防控经验的专家进行培训讲解- 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人员:提供医院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实际案例和经验分享2. 培训资源- 培训教材:编写院感知识培训教材,包括PPT、讲义等- 视频资料:采集相关的院感培训视频资料,辅助培训讲解- 案例分析:准备一些典型的院感案例,供学员进行分析和讨论五、培训效果评估和总结1. 培训效果评估- 知识测试:培训结束后进行知识测试,评估学员的掌握程度- 学员反馈:采集学员的培训反馈和建议,以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2. 培训总结- 培训总结报告:撰写培训总结报告,总结培训的成果和不足之处- 培训成果展示:通过展示学员的学习成果,宣传培训的效果和价值六、培训后续跟进1. 培训证书颁发:对于合格的学员,颁发培训合格证书,以鼓励和肯定其学习成果2. 培训成果应用:鼓励学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医院环境的卫生管理水平3. 培训反馈采集:定期采集学员的培训反馈,了解培训效果和改进的空间,以提升培训质量以上是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的详细内容和安排,通过本次培训,相信保洁员们能够提升自身的院感防控能力,为医院的环境卫生做出更大的贡献。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资料

通风换气
保持医院内的空气流通,定 期开窗通风,以减少病原体 在空气中的传播。
合理垃圾处理
正确分类和处理医疗废物, 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
1
分类
将医疗废物分为不同的分类,例如感染性废物、有害废物、一般废物等。
2
收集
使用适当的容器和包装材料收集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确保安全和卫生。
3
处理
根据不同类别的医疗废物,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焚烧、消毒或安全填埋。
常见院感疾病介绍
感染病原体 流感病毒
细菌感染 食物中毒
传播途径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通过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品 食物或饮水中的微生物
症状和预防 发热、咳嗽、打喷嚏、频繁洗 手 发炎、溃疡、佩戴手套 腹泻、呕吐、食物安全
佩戴手套
在接触患者体液、被污染的物体或表面时,应佩戴 适当的防护手套。
戴口罩
在接近患者时,尤其是在处理飞沫风险较高的情况 下,戴上口罩。
使用清洁消毒剂
使用适当的清洁产品和消毒剂,确保表面的干净和 环境的卫生。
环境卫生防控
定期清洁消毒
定期清洁和消毒医院的地面、 工作台、床位等表面,以减 少感染患者的风险。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资 料
提供保洁人员关于院感(医院感染)的全面培训,帮助他们了解院感的基本 知识和预防措施,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与安全。
院感疾病的和咳嗽喷嚏传播,如流感等。
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患者、污染的表面和物体传播,如细菌感 染等。
食源传播
通过食物或饮水中的微生物传播,如食物中毒等。
院感的基本预防原则
1 洗手
勤洗手是预防院感的基本措施,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保洁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保洁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介绍保洁员在医院环境中工作,直接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和污染物。
因此,他们需要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从而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传播,并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本文将为保洁员提供一些基础医院感染知识,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培训内容1. 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或与医疗活动相关的感染。
根据感染部位和时间的不同,医院感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院内感染: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医疗相关感染、交叉感染等;•手术切口感染:手术过程中切口受到感染;•呼吸道感染:由于呼吸机使用不当或病人不慎造成;•尿路感染:导尿过程中引起的感染。
2.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医院感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了解这些途径有助于我们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传播:如通过病人的血液、鼻喉分泌物等直接接触传播;•间接传播: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医疗器械、床单等间接传播;•经血液传播: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如注射器的重复使用等。
3. 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为了预防医院感染,保洁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和安全:•手卫生:保洁员应定期洗手,并使用合适的肥皂或消毒剂;•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要使用合适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环境清洁:保洁员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医院的各个区域,特别是常接触的物体和表面;•垃圾处理:正确处理医院内的垃圾和污染物,确保其无害化处理;•定期培训:保洁员需要定期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4. 健康监测和报告保洁员在工作期间可能会接触到一些病患,为了及时发现和防控医院感染,他们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总结医院感染对病患和医护人员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保洁员在医院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接受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保洁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医院感染的知识和预防措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为医院的卫生和安全做出贡献。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

传染性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洗涤前应进行预处理(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高温煮沸处理后,《有专用消毒浸泡池》),再单独清洗、消毒。
01
被服洗涤要点
01
04
02
03
主洗时要掌握好“低水位”的控制,一定要将加热过程中蒸汽的含水量预留出位臵,应在15共分为宜。
主洗分两步洗,第一步,加入强力医用洗衣粉,30-55℃间洗涤5-10分钟;第二步,开启蒸汽到80℃再洗8-10分钟。低温洗涤可清除人体排泄污垢、血迹、药渍;而高温可杀菌、消毒,增加织物的亮度。
被服处理要点
病人出院时,值班护士应将被服清点、收回 洗衣房应每天深入各病区,要按传染、非传染分开收取病人使用后的被服,发放干净被服。 病人使用过的被服应放置于病区指定地点,值班护士与洗衣房工作人员当面清点,以脏换净。以脏换净时,值班护士要认真检查干净被服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被服有无污渍、有无破损、掉扣(掉带)等,存在以上情况者一律退回。严禁在病房、走廊清点被服。 污染严重的被服要装入污物袋内送出病区。
被服洗涤要点
02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污渍较多的被服应实行重点除污、除渍处理,必要时应采取手工排洗和延长浸泡时间后再行洗涤。
03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所有被服都应进行预洗,用20-30℃左右的温水,洗涤3-5分钟,这不仅可以清除布草表面的各类污垢、药渍、血渍,同时有清除大量微生物细菌功能,为主洗彻底清除被服纤维内的污垢做好准备。对重垢被服,加入适量洗衣粉以增强污垢溶解、分解力度。
抹布:应分区使用,不得混用。用后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 要求:每擦一处及时清洗抹布,一房间一换抹布。 耐药菌感染病人的卫生洁具专用(抹布、容器) 拖布头:根据大小和功能分别使用,应分区使用,每房间更换,清水洗涤后再使用,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
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

保洁员院感知识培训一、背景介绍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于是导致的新发或者恶化的感染。
作为医疗机构的一员,保洁员在院感防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保洁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知识水平,本次培训旨在向保洁员传授相关的院感知识。
二、培训内容1. 院感的定义和分类院感的定义:院感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于是导致的新发或者恶化的感染。
院感的分类:院感可分为交叉感染和自身感染两大类。
2. 院感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院感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血液传播等方式传播。
院感的预防措施:保洁员在工作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定期洗手,正确使用消毒剂等。
3. 清洁与消毒知识清洁与消毒的区别:清洁是指去除物体表面的污垢,消毒是指杀灭或者去除物体表面的病原体。
清洁与消毒的步骤:先清洁后消毒,确保清洁彻底,消毒有效。
4. 常见院感病原体及其防控措施常见院感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防控措施:加强环境清洁,做好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工作,定期检查和维护空调、水源等设施。
5. 个人防护知识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使用方法:正确佩戴、脱下和处理个人防护装备。
6. 废弃物管理废弃物分类:将废弃物分为感染性废弃物、普通医疗废弃物和有害废弃物等进行分类处理。
处理方法: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采集、运输和处理。
7. 健康教育提高员工个人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三、培训效果评估为了确保培训的有效性,我们将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
具体评估方法包括:1. 培训先后的知识测试:通过问答形式对培训先后的知识进行测试,评估培训效果。
2. 观察评估:观察保洁员在实际工作中是否按照培训内容进行操作,评估培训效果。
四、总结通过本次培训,保洁员们将了解到院感的定义、分类、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掌握清洁与消毒知识,了解常见院感病原体及其防控措施,掌握个人防护知识,了解废弃物管理和健康教育等内容。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一、背景介绍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感染的病情。
作为医疗机构的一员,保洁人员在院感控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保洁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知识水平,本次培训旨在向保洁人员传授院感知识,提升其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培训内容1. 什么是院感院感的定义、分类、传播途径等基本概念介绍。
数据:根据统计数据,全球每年约有数百万人因医院感染而死亡。
2. 院感防控的重要性介绍院感对患者、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的危害。
数据:根据研究,院感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比非院感患者长1.5倍以上。
3. 个人卫生与穿戴要求保洁人员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包括洗手、穿戴工作服和个人防护用品等。
数据:研究表明,正确洗手可将感染率降低50%以上。
4. 清洁与消毒知识清洁与消毒的区别、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数据:正确的清洁和消毒措施可将院感发生率降低30%以上。
5. 垃圾处理与废物分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不同类型垃圾的处理方式和注意事项。
数据:合理的垃圾分类可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环境卫生水平。
6. 室内空气质量管理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如通风、空调系统的维护和清洁等。
数据: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可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7. 应急情况处理突发事件和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数据:合理的应急处理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伤害。
三、培训方式1. 线上培训通过在线视频、PPT等形式进行培训,保洁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主学习。
数据:线上培训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受到广大保洁人员的欢迎。
2. 线下培训由专业的院感培训师进行面对面培训,现场解答问题,提供实操演练。
数据:线下培训的互动性和实践性能够更好地提高保洁人员的学习效果。
四、培训效果评估1. 考试评估培训结束后进行知识考试,检验保洁人员对院感知识的掌握情况。
数据:考试合格率作为评估培训效果的重要指标。
2. 实操评估对保洁人员进行实操操作考核,检验其在清洁与消毒等方面的技能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3月 感染管理科
培训内容
1、工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重要性 2、消毒隔离的基本知识 3、医疗废物的管理 4、工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5、手卫生
医院是个特殊的环境,是预防疾病、治疗疾 病及保健的场所。由于他的任务决定了他的环 境具有特殊性--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地方。
使用后清洗干净并晾干,使用后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 浸泡消毒。
病房的其他物品清洁、消毒
病房各类用品表面的消毒: 病房内用品有桌子、凳子、床头柜等,一般
情况下室内用品只进行日常清洁卫生工作,用 清洁的湿抹布或消佳净消毒液每日2次擦拭各种 用品的表面,可去除大部分微生物。当室内各 种用品的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采取严 格的消毒处理,必须抹布必须做到一床一巾。
微生物:是很小的用肉眼看不见的,只能在 显微镜下才可以看见的微生物。
工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重要性
1、工勤人员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切断病源传播途径的具体实施者。
2、工勤人员长期接触被血液、体液沾染的污 物、敷料和锐利器物、患者排泄、分泌物等, 如不按清洁、消毒、隔离的要求操作,不规范 处置医疗废物极易造成医院环境污染,还可能 引起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因而成为医院感染 发生的一大隐患 。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近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刺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的碘伏 进行消毒,;
立即上报护士长!!!!
4、可疑暴露于HB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注射乙肝高价免役球蛋白 和乙肝疫苗。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6小 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 防性用药。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其它表面的消毒:包括门把手、水龙头、门窗、 洗手池、卫生间、便池等物表,这些地方容易 受到污染。通常情况下,每天用消毒水擦抹刷 洗处理,保持清洁。
不懂的地方多问护士长,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 进行安全的操作。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 毒处理。
终末消毒: 1、普通病房消毒:整理用物,将污被服撤下送洗----
(2)、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通常采用含氯消毒剂 (500mg/L)拖地或喷洒消毒地面。
(3)、如果地面被血液、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时,用覆盖材 料(纸巾、一次性布)初步擦拭,用500mg/L的含氯消 毒液适量倒在污染的地面30分钟,再用拖把拖干净;拖把 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净,晾 干备用
床垫、褥、枕心、棉胎用紫外线照射1小时---床单元 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病室开门窗通风---铺好 备用床,准备迎接新病人。
2、传染病病房消毒:将门窗紧闭,打开床旁桌,将 棉被抖开挂好,床垫竖起,用0.5%过氧乙酸进行喷雾 消毒----20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病床、床旁桌、椅、 地面------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按普通病房消毒步骤 消毒。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人或者疑视传染病人产生的 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标本。(大小便标本、血液等)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
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 的医用锐器
保洁工人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重要性
3、通过培训,提高工勤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 增强工勤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责任感和主动参 与意识。
4、熟悉常用消毒的方法,消毒液的名称、功 能、配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工勤人 员防控感染的能力;提高操作技能。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工勤人员一般进行的都是环境及病区内物表的 清洁,最常用的消毒剂为含氯消毒剂,通常使 用的浓度为500mg/L。
病房的其他物品清洁、消毒
方法:
(1)、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溶液、可擦拭 或喷洒室内各种物品表面。
(2)、紫外线灯照射: 1)悬吊式或移动式等消毒时,离污染表面不宜超过1米,
消毒有效区为灯管周围1.5米-2米。 2)紫外线灯管必须保持清洁,每周1-2次用酒精擦拭一
次,照射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根据物品及要杀的病原 微生物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照射时注意不要直接照射到人,以免引起伤害。
洗手方法
(内、外、夹、弓、大、立、腕)
七部洗手法----内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 互摩擦
七部洗手法----外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 互搓擦,左右交换
七部洗手法----夹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 指缝相互摩擦
七部洗手法----弓
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 在对侧掌心,左右 交换
药物性废物 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
药品。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化学性废物 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 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通知 关于发布《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
警示标识规定》的通知 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
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 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 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3、运送时不使用专用桶,和生活垃圾混放。
4、防护意识不到位,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5、医疗废物交接登记不及时,有遗漏现象。
医疗废物分类
感染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
医疗废物分类
感 染 性 废 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
的医疗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 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废弃的被服;其他被 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保洁人员与暂存处专职人员
医疗废物的运送
注意: 1、运送人员需进行适当防护:包括穿工作服、
戴口罩、手套。
2、运送过程中,应防止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 疗废物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 接接触身体。
医疗废物的交接和暂存
交接:医疗废物产生地医务人员和运送人员应共同清点 废物种类、数量,由运送人员统一记录,记录内容包 括:日期、部门及医疗废物类别、数量,交接人员分 别签名。
医院的分区:清洁区(限制)、污染区(非限制)、 半污染区(半限制)
地面消毒
地面清洁的要求:
1、所有地面包括走道、病房、洗手间、医护办公室,每天用清水或清洁 剂湿式擦拭;
2、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医院感染暴发时,使用消毒剂拖扫,每天至少2 次;
3、不同区域(污染与半污染区、清洁区)使用的清洁工具,应分开放置 ,不能混用;
地面消毒
注意事项:
1、不同区域的拖把如病房、走廊、厕所不得混用并应 定点放置:拖把分池清洗,禁止在洗漱池冲洗,拖把 及水桶用后要洗干净进行消毒并悬挂,晾干备用。
2、用拖把对地面进行有序地擦拭,做到每个房间擦拭 后进行涮洗,并尽量做到换水,不准用一桶水多次涮 洗拖把。
3、一房间一拖把,使用后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
七部洗手法----大
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手 大拇指旋转搓 擦,交换进行
七部洗手法----立
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 擦洗,交换进行
七部洗手法----腕
第七步 一手握另一手腕部 旋转搓擦,交换进 行
干手措施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1.2.2121.2.21Sunday, February 21, 2021
处理污染的物体表面、环境、衣物等时 应注意:
1、医院普通病区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床边、 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 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2、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 的被服、衣物时,应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 作服和环境。
3、对可重复使用的用具应清洗、消毒后使用,对隔离 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
4、地面被呕吐物、分泌物或粪便污染时,应按照相应流程处理。 5、每日清洁消毒应按顺序进行:每日清洁应按照由洁到污顺序进行,从
治疗室即清洁区开始,依次为办公室、值班室、病房、走廊、厕所。
地面消毒
地面消毒方法:
(1)、当地面无明显污染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湿式清扫,用清 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1-2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 微生物。
放入包装袋或锐器盒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 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病房看到的场景
正确的称重与封口
封口
交接
分类
称重 有效封口和标识
医疗废物的运送
盛装医疗废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应当使 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 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暂存:暂存地必须与生活垃圾存放地、医疗区、食品区 和人员活动密集区分开;防雨淋、防鼠、防蚊蝇、防 蟑螂;医疗废弃物处置公司每2天回收医疗废物1次, 并填写五联单。工作结束后消毒暂存地。
严禁私自处理或 贩卖医疗废物!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1、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洗;若是患 者的血液或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 水冲洗干净。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