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_评选与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企划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多元,

“流行语”这一青年社会文化心态的符号表征(沈杰语)已经今非昔比。大量的新词新语在青少年的现实生活中流动、翻新,折射着一代新人喜怒哀乐的生存状态,需要青年研究者去及时地了解、认识与把握。

从研究的方向和手段来看,起步阶段的“青年流行语”研究,为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不同城市青年中流行的词语(词条),为我们留下一份了解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城市青年的珍贵资料,但研究者多从不同城市的方言切入,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与简单语言学阐释的特点。

近两年有些研究者开始采用社会学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网上调查、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青少年“流行语现象”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认为这样的研究方向与方法是合适的:(1)将“流行语”视为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一种现象,重点探讨“流行语”背后青少年的社会文化心态;(2)主要采取社会学实证的研究方法,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加以分析、阐释。以下的有些文章在这两方面做了不少探索和努力,但应该说还只是一个开头、一个新的起步,未来之路还需更加坚实地走下去。

让我们:点击“流行语”,进入“新世纪”!■

●点击“流行语”●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

评选与分析报告

□沈 杰 杨长征

[前 言]

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策划、主持,与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YNET网站承办,上海青年报社、重庆青年报社、广州青年报社及其相关网站联动,网上评选“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的活动,于2002年2月6日至3月31日举行。有2001名35岁以下的青年上网投票,在30几个候选词语中,评出自己认为的“2001年中国青年最为流行的10个词语”。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的评选结果及排序如下:(1)“9.11”;(2)本・拉登;(3)申奥成功;(4)入世;(5)WTO;(6)“翠花上酸菜”;(7)出线;(8)QQ;(9)反恐;(10)flash。

此次评选活动是成功的。青年网民评选出的“十大青年流行语”,突出地表现出2001年中国青年社会文化心态上的三个主要特征:(1)全球化背景下强烈的世界关怀与问题意识;(2)“中国年”中空前高涨的民族自豪感与发展期待;(3)

网络时代的迷恋新奇与流行文化追逐。尽管要求最终评选出的流行语只有10个,但是通过这些有限的词语,仍然可以看到它们所表征的事件及其意义,在当前青年社会文化心态中所占据的地位甚至比重。可以说,世界意识、祖国关怀、娱乐需求,构成2001年中国青年社会文化心态空间的三个主要方面。换言之,通过“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的评选,勾画出当代中国青年群体的三大特征:最为强烈的世界意识,最为广泛的祖国关怀,最为入时的娱乐需求。

此次评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新华社“新华网”、《中国日报(英文版)》、《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相继做了宣传、报道,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就此播出话题节目。通过网上评选,为以后“青年流行语”的深入研究探索了经验、积累了资料。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将在此次评选活动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就“青年流行语现象”作进一步的专题调研。

5

特别企划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

评选”活动的意义、目的

“青年流行语”,是指主要由年轻人创造、使用,并在年轻人中流行的词语。“青年流行语”涉及当代社会的重大事件、现象、问题与时弊,以及青年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如人生意义、生活方式、爱情、友情、就业、消费、时尚等等,具有信息量大、时尚性强、传播面广的特点,准确、生动、形象、及时地反映着当代社会时局与年轻人文化心态的变化,往往能够引起传媒与公众的强烈关注。评选出当年在青年中最流行的词语,无疑具有相当的新闻效应与青年流行文化研究的价值。

近年来,一些报刊曾举办过“十大流行语”的评选活动,发表过有关的文章报道,一些专家、学者也从事过“青年流行语”的调查与研究。例如:1993年《大学生》杂志举办的“大学生评选大众十大流行语”活动;周晓虹的“1993年十大流行语调查”;郑欣的“1998年十大流行语调查”;《风流一代》刊载的《’98中国流行语》;《中国青年报》刊载的《盘点’99娱乐流行语》;1999年零点调查公司关于中学生最喜欢的口头禅的调查;《青年研究》刊载的“’99大学校园十大流行语调查”等,均引起过一定的社会反响。

以往这些零星的评选、调查、报道和研究,尽管具有一定的社会反响,但调查不够权威、系统,方法陈旧,缺少连续性与完整性,尤其是没能与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结合,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即时性、时效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与北京青年报社主办,YNET及相关网站联动承办的“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的网上评选,及其后续活动,将会大大弥补上述不足。

通过当年流行语的评选,反映、记载中国社会的动态与当代青年的心态,推出一个权威、持久、影响广泛的“文化时尚品牌”,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与参与,扩大有关报刊社与相关网站的社会影响,促进有关问题研究的深化,是该项活动要达到的主要目的。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

评选活动的实施

1、参与此活动的纸媒体与网站同时联动,参

与网站同时开设《点击流行语 进入新世纪——评选“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的窗口与页面。

2、YNET网站设计制作此次评选活动的页面,提供投票系统。其他协办网站做相关链接,并在主页显要位置及bbs首页放置此次活动banner。

3、根据近几年有关流行语评选的素材与资料,经过专家论证,提出“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的数十个候选词语,供网民投票评选。

4、评选日期:2002年2月6日至3月31日。

5、评选规则:(1)请您在候选词语中选择1-10个您认为2001年中国青年中最流行的词语。(2)您也可推荐候选词语之外的词语。(3)按要求填写“个人资料”后,点击“投票”。拒填个人资料者,选票无效。(4)评选截止后,按词语的点击率高低排序。点击率前10位的词语,即为此次活动评选出的“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

6、投票者“个人资料”:(1)姓名;(2)性别;(3)年龄;(4)文化程度;(5)职业;(6)所在地;(7)个人电子信箱。

7、候选词语(专家提供34条):申奥成功、出线、米卢、入世、WTO、“9.11”、本・拉登、反恐、新婚姻法、价格听证、知本家、海归派、零距离、黑哨、下课、足彩、韩流、小资、唐装、美眉、闪客、MP3、QQ、Flash、灌水、宽带、飘/漂、酷、哇噻、炭疽热、美女作家、有没有搞错、翠花上酸菜、流氓兔。

8、候选词语之外,网民推荐并选择的词语一定数量后即时登录,并保留于数据库。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

评选结果及相关数据

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和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YNET网站承办的“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活动,于2002年2月6日开始,至3月31日结束。

网民选出的“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结果如下:(1)“9.11”;(2)本・拉登;(3)申奥成功;(4)入世;(5)WTO;(6)翠花上酸菜;(7)出线;(8)QQ;(9)反恐;(10)flash。

在这次“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