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国古籍善本书目_集部_曲类分类献疑_李寒光

合集下载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制的图书
01 简介
目录
02 标示错误
03 版本著录错误
04 遗漏之处
05 两种著录
06 书目完善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是《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制的图书。
简介
凡是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并流传较少的古籍,年代下限大致断至清代乾隆以及在此之后 辛亥革命前有特殊价值的刻本、抄本、稿本、校本,都作为善本在收录之列。编排方法基本按四部分类法排列, 并增设丛书部,故分为经、史、子、集、丛书五部。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经部,丛书部和史部分别于 1990年和1992年出版。著录项目有书名(含卷数)、著者和著作方式、版本等。每部书均有编号,书末附藏书单 位代号及检索表,并另编书名、作者、版本、批校题跋者索引。
版本著录错误
1、《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清别集书名编号12237的《遗安堂诗文集四卷》,清王连瑛撰,清康熙五十五 年王氏治古堂刻本。《征求意见稿》著录同(见集部清别集,书名编号1325)。查善本目录卡片,著录的是“清 康熙五十五年永城王氏治古堂刻本”。仔细阅读此书中的序文后,上述著录中的“王氏治古堂”应为“吕氏冶古 堂”之误。吕履恒在康熙丙申年即五十五年的序文中,有“先生(注:指王连瑛)既卒,嗣君安甫属(注:“属” 通“嘱”)予序而梓之,区为四卷,卷若干首”句。考“冶古堂”,系吕履恒的室名。《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 部清别集类著录有吕履恒撰的《冶古堂文集五卷》(书名编号12876,清乾隆十五年吕宣曾刻本),系吕履恒去 世后,由“淳安方楘如及其门人石屏张汉选定”。
作为图书馆古籍编目整理队伍中的一员,对于《中国古籍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是心存敬仰的,借助于工作和 研究的机遇,又借助于《稿本中国古籍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书名索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等书的便利,在此 将一些发现或心得公之于世,其中有的观点和看法纯属“一家之言”,并未经有关专家或团体认定,故而肯定有 不足和错误在里面,实望得到有识之士的指点和批评。

中国馆藏和汉刻本古籍书目

中国馆藏和汉刻本古籍书目

中国馆藏和汉刻本古籍书目
中国馆藏和汉刻本古籍书目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中国馆藏和汉刻本古籍书目:
1.《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献集成,包括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类,共存书七百二十四种八万六千卷。

2.《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巨型百科全书,共收录二万四千余种,八万一千余卷。

3.《古文观止》:清代文学家孔颖达编选的一部文言文选集,收录了从古代先秦时期到明朝中期的各类文言文佳作。

4.《文心雕龙》:南朝梁代刘勰所著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

5.《资治通鉴》:宋代司马光所著的一部中国历史著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通史。

6.《孙子兵法》:中国古代兵法著作之一,是中国古代兵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7.《道德经》: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经典之一。

8.《周易》:中国古代六经之一,是一部卜筮经典,包含了六十四卦
和爻辞等内容。

9.《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10.《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只是中国馆藏和汉刻本古籍书目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古籍书目未被列举出来。

这些古籍书目不仅保存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中国古典文献中的音乐考略

中国古典文献中的音乐考略

更好 的 了 改 变 旧 的风 俗 习惯 . 没有比用 音 乐来 教 化 更 好 的 了 使 人 民 臣服 . 没 有 比 用礼 教 更 好 的 方 式 了 ” 指 出 了 用 音 乐 改善社会风 气 . 提升 民众素养 . 是 君 主 治 国、 人 民守 规 的至 尊 法宝
流 等 方面 亦 发挥 了不 容 小 觑 的 功 用 . 值 得
《 韩非子》 一 书 由法 家 学 派 的代 表 人 物, 战国时期 的政治家、 思 想 家 韩 非 子 所 作。 音 乐 的语 录 辑 录 如 下 : 《 外储 说 右 上 篇
第 三 十 四》: “ 夫 教 歌者 , 使 先 呼 而诎 之 , 其
育 人 民礼 貌 和 顺 . 没 有 比 听 从 自己 的 兄 长
用 音 乐 来 教 化 人 心 .通 过 演 奏 音 乐 的 举 例, 来治理朝廷礼 仪规范、 协 调 官 员 人 际 关系 , 使 音 乐服 务于 统 治 阶 层
人 了解 古代 音 乐 发 源 、 传 承 音 乐 思 想 提 供
要作用。
关键词 : 中 国古 典 文 献 《 韩 非子 》 《 孝 经》 《 尚书 》 音 乐 考略
中国的古典文 献博大精 深、卷帙 浩
导之以礼乐, 而 民和 睦 : 示之以好恶 . 而 民
其位 ,众 诸 侯 互 相 礼让 堂 下 有 管 乐 、 / J k
繁。 按 内容 可 分 为 经 、 史、 子、 集 四大 类 , 在
- > - j 声 乐 的 方 式 实例 . 歌 者 强 调 气 息 把 握 的
《 尚 书》 是儒 家学 派 的 “ 五经” 之一 , 汇
集 了 从 上 古 时期 至 春 秋 时 期 各 类 古 籍 文 献, 收 录 百 余 篇 国学 佳 作 , 其 中 不 乏音 乐

中国古典文献复习

中国古典文献复习

中国古典文献复习资料一、填空题。

(共20分)《文献通考》宋元时代马端临《通志》南宋郑樵《释名》东汉末刘熙《方言》西汉杨雄《通典》唐杜佑《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百川学海》宋左圭《北书钩》《贩书偶记》近人孙殿起《直斋书录解题》南宋陈振孙《中原音韵》元周德清《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读书杂志》清王念孙《经籍纂诂》清阮元《北堂书钞》隋虞世南《群斋读书志》南宋晁公武二、名词解释。

(共8题,计40分)1、文献参考答案: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

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

2、校雠参考答案:校雠是简册时代校书的一个环节,所谓“校雠“就是今天校勘中的对校,也即版本校。

由于那时简册笨重,这一工作通常由两个人来完成,而今天的校勘含义较“校雠”宽泛了许多,除对校外,还包括本校、他校和理校等方法。

3、七略参考答案:是刘歆在刘向撰写《别录》的基础上继续整理群书,并把《别录》各叙录的内容加以简化而形成的我国第一部官修分类目录,包括“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再在前面加上一个总论性质的“辑略”。

《七略》第一次展示了我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方法,它以学术性质作为分类标准。

在著录上确立了较为完全的著录方法,除编有内容提要外,还利用了“互见法”和“分析法”。

4、索引参考答案:索引是揭示文献内容出处,提供文献线索的检索工具,是把一部或多部文献中的具体内容摘录出来,注明出处,并按一定的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考的文献。

古今又称玉键、针线、韵检、通检、备检、引得等。

索引最先出现于明代。

“索引”一词,原从日语引进,一度依据英文index译为“引得”。

现通行和规范术语为“索引”。

经史子集之集部

经史子集之集部

唐诗
【盛唐诗歌】 到公元8世纪初,唐王朝出现了所说的 “开元盛世”,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 诗歌创作领域也出现大批优秀诗人,写 下内容异常丰富的诗歌。其中田园山水 诗和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占相当比重,李 白、杜甫也出现在这时。
唐诗
【边塞诗歌】 在唐代的对外战争中,许多文人参与进 去,对边塞和军旅生活有亲身体验,从 戎而不投笔,写诗描绘苍凉的边塞风光, 赞颂将士们的勇武精神,或诅咒战争带 来的灾难,于是有了边塞诗派。
宋词
一首词,只有一段,称为 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 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 叠。 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 令、引、慢、三台、序 子 、法曲、大曲、缠令、 诸宫调九种。 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 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 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 之的;近,以音调相近, 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 长的。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 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
《御筆詩經圖》 - 乾隆帝御筆寫本
诗经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 《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 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 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
诗经
诗经
诗经
楚辞
元曲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 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屈原像
汉赋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 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 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擒文”;从赋 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赋是 两汉400年间最流行的文体,是汉代文 学的代表。
5%
汉赋分为大赋和小赋。大赋又叫散体大 赋,规模巨大,结构恢宏,气势磅礴, 语汇华丽,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长篇巨 制。西汉时的贾谊、枚乘、司马相如、 扬雄,东汉时的班固、张衡等,都是大 赋的行家.小赋在保留汉赋基本文采的基 础上,创造出篇幅较小、文采清丽、讥 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赵壹、 蔡邕、祢衡等都是小赋的高手。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考试试题卷A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考试试题卷A

A汉书艺文志B隋书经籍志C隋书艺文志D四库全书总目5、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中与史记并称西汉最伟大的两部着作的是A;A七略B别录C汉书D世说新语四、名词解释20分五厄:5分:每一要点1分隋代牛弘所总结的书籍被焚毁的五次厄运;即:秦始皇下令焚书,坟籍扫地皆尽,此为第一厄;王莽末年,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为第二厄;汉献帝移都时,吏民扰乱,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此为第三厄;刘曜、石勒覆灭京华,朝章国典,从而失坠,此为第四厄;周师入郢,梁萧绎悉焚典籍于外城,此为第五厄;伪书:1一书的公认着者及时代并非这书的真正着者及时代,这书就称之为伪书;2不能清晰地判断一书的真伪,往往会给我们阅读研究利用古籍带来误解;3伪书具有史料、文学、语言学、思想等多方面价值;4因此,我们辨伪的根本目的并非要从古文献中剔除伪书,而是要弄清这些文献的真实着者、书名和着作内容、年代等,使人们能准确地了解其价值和正确利用;5要了解中国古籍中的伪书状况,可以借助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罗根泽诸子考索、张心澄伪书通考、郑良树续伪书通考等专门着作;善本:5分:每个要点1分,例证2分1文物价值与学术价值较高的版本叫善本;2从文物标准来看,时代较早、稀见程度较强的版本是善本;3学术意义上的善本可归纳为八个字:精注精校,不缺不讹;⑷善本是个随时间发展而变化的概念;五、文献阅读20分一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教材论述,完成文后各题:10分:每一小题2分二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教材论述,完成文后各题:10分:每个要点1分六、简答题10分1,我们研究文献学的目的是什么3分:每个要点2分文献学是通向文献宝库的门径,是打开文献宝库的钥匙;我们研究文献学的目的在于:⑴全面认识文献,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用比较少的时间,找到尽可能全的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⑵同时还要有能力对这些资料的不同版本进行鉴别,确定较早的较全的较可靠的版本;⑶而且有能力对原始文献作整理加工,自己使用以外,还可供更多的人使用;2,作业典藏散佚七、论述题题20分12分,2—7每要点3分;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的演变过程大致如何1古籍分类的目的,一是为了查找方便;二是总结学术源流;我国古籍分类的方法大致经历的演变过程是:六分法→九分法→七分法→四分法→五分法→六分法;2六分法;中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产生于西汉;当时刘歆编撰的七略,将图书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大类三十八小类,其类例创于刘向而定于刘歆;这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原书已佚,其分类法为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沿袭;3九分法;继承刘向刘歆分类体系而又有所发展的是刘宋时王检的七志:经典志六艺小学史记杂传;诸子志;文翰志;军书志;阴阳志;术艺志;图谱志地域及图书;道经;佛经;七志已佚,据梁阮孝绪七录序及隋志,其分类概况如此;4七分法;七志之后有七录:经典录、记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术伎录内篇五录、佛法录、仙道录外篇二录;七录已佚,仅七录序保存于广弘明集卷三; 5四分法;晋荀勖的中经新簿把图书分为甲经、乙子、丙史、丁集四个部,李充编制晋元帝四部书目,正式确立了四分法的次序;唐初的隋书经籍志总结前人经验,采用了南北朝以来赋予四部的经、史、子、集专名;从此之后,中国历代公、私书目,大多是用被视为永制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制的;清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6五分法;清末张之洞书目答问别立丛书部;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七百八十九家收藏古籍的机构联合编制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共分经、史、子、集、丛五部,本质上仍是四部分类法的延续;7六分法;从二零零四年起,山东大学杜泽逊受国家清史委员会委托,主持编纂清人着述总目,相当于艺文志;考虑到清后期西学东渐,译书甚多,借鉴晚清一些书目的做法,拟定了经部、史部、子部、集部、西学部、丛书部六部分类框架,也是从学术发展和图书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刊总目(Word)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刊总目(Word)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刊总目(影印本)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编,由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年出版,16开精装本,共175册,书号ISBN 978-7-5402-2410-3,定价139800元。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社会科学综合性大学,古籍文献资料在教学科研中占据重要地位。

古籍善本是古籍藏书中最珍贵的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藏善本2400余种,2800余部。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刊》是一部大型综合古籍珍稀善本丛书,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中,精挑细选出的具有较高文献价值、版本价值,且在全国藏书单位中不超过三家收藏的珍贵古籍善本,其中大量难得一见的珍本以原貌公诸于世。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刊》共收录珍稀古籍善本134种,包括经部6种、史部32种、子部26种、集部69种,所用底本有稿本21种,抄本4种,刻本98种,木活字本10种。

其中,有一部分是该馆珍藏的孤本, 还有少量出版年代较晚但传世极罕的木活字本。

本书收录的成化刻本《咏史绝句诗注》、正德刻本《皇明开国功臣录》、嘉靖刻本《献子讲存》《易象大旨》、天启刻本《读史机略》等都是孤本或稀见的珍贵古籍。

清初刻本《选声集》、康熙刻本《赋镜录》《明田赋考》《希贤录》《群言沥液》、雍正刻本《半研居题咏》《白沙风雅》《言行汇纂》、乾隆刻本《五言排律依永集》、乾隆稿本《随围诗集》(有清戈涛、李学礼、李养诚、于大鲲评点)、清稿本《舜山是诚先生年谱》、光绪稿本《小留徐氏八修宗谱》、清稿本《仓场事宜初稿》、咸丰稿本《雪泥留印》、清稿本《砚樵山房文稿》、光绪稿本《毛穉澥诗集》、清稿本《知自主斋诗稿》、明抄本《新安詹氏家谱》等,这些珍贵古籍中,既有著名版本学家、校刻学家校刻的善本,也有名人学者题跋的批校本,还有不少是历代版本学家、藏书家所称誉的版刻精品。

同时,在这些珍贵版本中,还保留着许多评点,或眉批、或旁批、或总批,为版本目录学和文史研究工作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江苏艺文志》重复著录考

《江苏艺文志》重复著录考
《 斋诗钞 》 止 四卷 , 据光绪 《 金县 志 》 三 十 九 。其 锡 卷 生 平不 详 。又 见 赵 继 光 条 据 《 山历 朝 书 目考 》 , 字友声 。清吴县人 。著 录《 丽鸟媒》 云“ 传奇汇考标 目》 , 见《 卷下”。又《 苏 州卷 》 沈永 乔 : , 字树 人 , 字 友 声 , 冷庵 。清 吴 江 一 号 人 。 自晋侄 。著 录《 丽乌 媒》, “ 清姚 燮《 乐 考 云 见 今
野 。清 武进人 。明末诸 生 。 亦 著 录有《 野诗 钞》 ” 芑 四
卷 , 吴县 志 ・ 据《 艺文考三》 。又 , 彭定求条下亦 著
录《 孝经 纂 注》 卷 , “ 一 云 道光 元 年 重刻 本 , 京 图 书 南 馆藏 ” 。同 治《 州府 志 ・ 苏 艺文 二 》 云“ 珑 《 经 既 彭 孝 纂 注 》 卷 ” 又 云彭定 求有 《 经纂 注》,定 求 官 司 一 , 孝 “
伯条 云 : 字瑞 清 , “ 号沅 龄 。清 吴 县 人 。世 锦 三 子 。 ”
5《 . 镇江 卷 》 埏 , 丹 阳人 。据 光 绪 《 阳 县 荆 清 丹
志》 三十 五著 录《 上数 清 集 》 《 卷 江 、 痴情 记 传 奇 》 二
种 。又荆凌 云条 , 丹 阳人 。据 庄 一 拂 《 典 戏 曲 清 古 存 目汇考 》 十一 有 《 鸟 缘 》 种 。 《 典 戏 曲存 卷 花 一 古
亦著录《 环翠楼诗钞》 一卷 , 嘉 庆十年王芑孙校 有“ 刻本 , 世 锦 《 芸 馆 诗 钞 》 , 附 艺 后 苏州 市 图书 馆 藏 。 ” 国家 图书馆 、 上海 图书 馆 亦 有 是 刻 , 均作 王 熊伯 撰 。
《 江苏艺 文 志》 以字为 名 , 复著 录 。 重 2 《 州卷 》 《 县 志 ・ 文 考 四》 录元 和 .苏 据 吴 艺 著 彭元 起 《 南 书 屋 吟 草 》 种 。又 彭 兆 桢 条 著 录。 涧 一

中国古代音乐文献目录概要_上_

中国古代音乐文献目录概要_上_

中国古代音乐文献目录概要X(上)冯文慈 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必须从有关史料出发。

和一般史学研究的凭借相同,中国古代音乐的史料也可以区分为历史文献和史迹遗存两大类。

本文简要介绍前者。

有关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文献和史迹遗存都十分丰富,后者又包括传世的和考古出土的文物、乐器、壁画、绘画、石刻等等实物,还可以包括十分重要的存活着的特殊古老乐种。

大约在本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古代音乐的学术研究包括其历史研究,大多局限于文献方面,在实物方面则十分薄弱。

1934年,王光祈发表了《中国音乐史》,他在第二章第一节中提出对待音乐文化的历史实物应予重视的问题,说:“研究古代历史,当以‘实物’为重,‘典籍’次之,‘类推’又次之。

”当时在中国的文化界,现代意义的考古学刚刚起步,音乐考古几乎是一片空白。

从推动音乐考古和音乐史迹遗存研究来说,王光祈这一主张是切中时弊,很有历史意义的。

但是从理论上说,则实物与典籍不宜倚重倚轻,而是应该将它们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研究,因为它们具有各自的特点,不可互相代替的,只有互为补充才能相得益彰。

时至今日,就不必再继续倡导王说,不应对实物与文献强分轩轾。

因为事实上音乐学界不但存在着忽视实物史料的问题,也存在轻视文献的问题,两方面都需要加强。

(一)古代音乐文献的特点中国古代文献特点有三:一是根源深远,二是绵延不断,三是广博浩繁。

这三个一般性特点也表现在音乐文献方面。

中国在长期的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乐——当时的观念包括歌诗、器乐、舞仪,常常是作为统治阶级沟通人世与“天界”的媒介而存在;当乐和礼并提形成以后,乐又常常是礼的一种表现形态,或是做为礼的附庸而存在:这就决定了关于乐的文献不但根源深远,广博浩繁,而且在经、史等类古代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大约从东汉到宋代时期,当文士音乐、市民音乐相继出现并逐步成熟,取得相对独立地位以后,又由于中国独特的历史、社会、民族、文化诸多背景因素交叉影响,以及音乐文化本身固有特点的伸展,又促成音乐的交缘学科进一步扩展,关于音乐的文献也得到进一步扩充。

国学入门答案

国学入门答案

第一讲1.2国学热现象引发的思考1.北京三希堂,北京线装书局影印的《十三经注疏》所采用的底本是正确答案:武英殿本2.殿本《十三经注疏》由于校勘认真,刊刻精工,可以称之为正确答案:善本3.我国宋代的书坊就是现在的正确答案:书店4.《国故论衡》一书的作者是正确答案:章太炎5.对乾隆四年武英殿刊刻的《十三经注疏》描述不当的一项是正确答案:坊间所刻1.3国学之名与国学之义1.“旧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最初是由谁提出的正确答案:张之洞2.近代所说的“国学”指的是正确答案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3.“国学”一词,最早见于正确答案:《周礼•春官宗伯•乐师》4.“国学”这一概念,有时又指藏书讲学的“学馆”和()正确答案“书院”5.中国人称本国的学术为国学,外国人则称中国的学术为正确答案汉学1.4国学就在我们身边1.打破砂锅璺到底,“璺”是指陶瓷器具上的正确答案:裂纹2.文字学在中国传统学术中属于?正确答案:小学3.“五经魁首”是科举时代五经试士每经所取的第一名。

五经指的是?正确答案:《易经》《书经》《诗经》《礼经》《春秋经》4.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

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正确答案:乐曲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哪部经典?正确答案:《诗经·邶风·击鼓》国学入门初阶--第一讲作业1.“国学”一词,最早见于()正确答案:《周礼•春官宗伯•乐师2.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正确答案:《论语》3.“国学”一词作为统揽中国学术的概念提出来是在什么时候( )正确答案:19世纪末期4.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书院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 )正确答案:历代书院都是官办的5.中国人称本国的学术为国学,外国人则称中国的学术为( )正确答案:汉学6.《张衡传》中写道:“因入京师,观太学。

”太学是封建社会教育行政机构的最高学府,以下的教育机构与太学性质相同的是( )正确答案:国子监7.“伏罂而听”中“罂”指的是()正确答案:陶器8.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 )正确答案:刎颈之交9.“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国学常识“集部”包括哪些典籍

国学常识“集部”包括哪些典籍

国学常识“集部”包括哪些典籍《四库全书》集部将其分为楚辞类、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共收历代作家总集、别集各种点校、集解本以及诗文评及计1282部,26757卷。

其中一些诗文评和笔记小说被收入子部的杂家和道家类别之中。

属于楚辞类有:王逸《楚辞章句》、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吴仁杰《离骚草木疏》、萧云从《离骚图》、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戴震《屈原赋二十五篇》、张诗《屈子贯》、方绩《屈子正音》、马其昶《屈赋微》等。

文学总集有:萧统《文选注》、冯惟呐《古诗纪》、沈德潜《古诗源》、王士祯《古诗选》、徐陵《玉台新咏》、郭茂倩《乐府诗集》、杜文澜《古谣谚》、韩元吉《古文苑》、孙星衍《续古文苑》、许敬宗《文馆词林》、李昉等《文苑英华》、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元结《箧中集》、殷璠《河岳英灵集》、芮挺章《国秀集》、高仲武《中兴間气集》、姚合《极玄集》、韦庄《又玄集》、韦榖《才调集》、无名氏《搜玉小集》、姚铉《唐文粹》、郭麏《唐文粹补遗》、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元好问《唐诗鼓吹》、高棅《唐诗品汇》、胡震亨《唐音统签》、康熙四十六年御定《全唐诗》、清圣祖《古文渊鉴》、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王士祯《唐贤三昧集》、洪迈《万首唐人绝句》、陈沆《诗比兴笺》、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曾国藩《十八家诗钞》、乾隆三年御定《唐宋文醇》、乾隆十五年御定《唐宋诗醇》、吴之振等《宋诗钞》、杨亿《西昆酬唱集》、孔延之《会稽掇英总集》、北宋人编《圣宋文选》、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桑世昌《回文类聚》、魏齐贤、叶棻《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真德秀《文章正宗》、谢枋得《文章轨范》、陈仁子《文选补遗》、无名氏《三国文类》、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祝尧《古赋辨体》、傅习《元风雅》、高棅《唐诗品汇》、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王志坚《四六法海》、李兆洛《骈体文钞》、梅鼎祚《古乐苑》、《东汉文纪》、《两晋文纪》、《宋文纪》、《南齐文纪》、《梁文纪》、《陈文纪》、《北齐文纪》、《后周文纪》、《隋文纪》、《释文纪》、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陆时雍《古诗镜、唐诗镜》、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方回《瀛奎律髓》、王相《千家诗》、吕祖谦《宋文鉴》、庄仲方《南宋文苑》、陈起《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陈述《辽文汇》、元好问《中州集》、房祺《河汾诸老集》、郭元釬《全金诗》、张金吾《金文最》、顾嗣立《元诗选》、苏天爵《元文类》、钱谦益《列朝诗集》、朱彝尊《明诗综》、《明诗纪事》、沈德潜《明诗别裁》、陈济生《天启崇祯两朝遗诗》、程敏政《皇明文衡》、《新安文献志》、黄宗羲《明文海》、周亮工《赖古堂文选》、徐世昌《晚晴簃清诗汇》、陈衍《近代诗抄》、魏源《皇朝经世文编》、沈粹芬等《清文汇》、陈元龙《历代赋汇》、严可均《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胡震亨《全唐诗》、嘉庆十三年编《全唐文》、康熙四十五年编《佩文斋咏物诗选》、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康熙五十年编《全金诗》、李调元《全五代诗》、乾隆十二年官撰《皇清文颍》、姚鼐《古文辞类纂》、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陈焯《宋元诗会》、俞宪《盛明百家诗》、曾枣庄等《全宋文》、曾枣庄《宋文纪事》、傅璇琮等《全宋诗》。

中国古典文献学重点

中国古典文献学重点

古籍著作:1、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尤袤《遂初堂书目》高似孙《子绝》为宋代三大私家目录,官修代表王尧臣《崇文总目》,宋王俭《宋元徽元年四部书目录》2、刘鹗《铁云藏龟》第一部甲骨文集3西汉刘歆《七略》4四分法代表:魏郑默《中经》—西晋荀勖《中经新薄》(官修),《文章叙录》—东晋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5 五分法:张之洞《书目答问》采取丛书和经史子集四部并列6阮孝绪《七录》,王俭《七志》这两部私人编制的综合性系统目录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目录著作7唐毋煚《古今书录》8宋洪迈考证笔记《容斋随笔》9朱彝尊《经义考》10钱曾《读书敏求记》11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记》12 最早的政书唐刘秩《政典》,杜佑扩为《通典》,后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称三书为三通。

13元马端临“用功二十余年”《文献通考》14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15南宋目录学家郑樵《通志》金石略,艺文略,校雠略。

郑樵《通志·艺文略》将图书分为十二类15、明代郎金奎《五雅丛书》专科训诂学五种名著16明胡应麟《四部整流》指出考覈之法有八种。

胡应麟《四部正讹》是最早的辨伪学著作16金石在宋代成为专门之学,欧阳修《集古录》十卷是金石学专著的开端。

赵明诚仿体例做《金碌》三十卷,南宋洪适《隶释》,清王昶《金石萃编》是集大成作。

17《隋书经籍志》确定了四部分类法,总序论述了隋之前中国目录学的发展情况,正式确立“吏部”名目18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是构建现代史学理论体系开山之作。

《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新学伪经考》,《西学书目表》提出新的图书分类法,分为学政杂三大类。

19、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敢于质疑,振聋发聩。

20张心澄《伪书通考》历代古典文献的集大成之作21谢灵运《元嘉八年四部书目》22宋张攀《开皇四年四部目录》《中兴馆阁续书目》23明杨士奇《文渊阁书目》24解缙《永乐大典目录》25王应麟:南宋古文献学方面考据见长,著有《困学纪闻》26章学诚《文史通义》《校讎通义》27章炳麟著有《春秋左传读叙录》《文始》《小学答问》《国故论衡》28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名词解释:1、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四部分类法 剑南诗稿

四部分类法 剑南诗稿

四部分类法剑南诗稿
四部分类法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的一种,它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

这种分类法起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应用。

1. 经部:主要收录儒家经典著作,如《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

这些书籍主要涉及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历史事件等方面的内容。

2. 史部:主要收录历史著作,如《史记》、《汉书》、《三国志》等。

这些书籍主要涉及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地理志等内容。

3. 子部:主要收录诸子百家的著作,如道家的《老子》、《庄子》,儒家的《孟子》、《荀子》,兵家的《孙子兵法》等。

这些书籍主要涉及哲学、政治、军事、医学等方面的内容。

4. 集部:主要收录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这些书籍主要涉及文学创作、艺术鉴赏等方面的内容。

剑南诗稿是指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部诗集,名为《杜工部集》。

这部诗集收录了杜甫在四川剑南地区的一些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荡、民生疾苦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

剑南诗稿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唐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

历史文献学题型:填空题20、名词解释40、简答题20、论述题20王应麟《玉海》;版本学有叶德辉《书林清话》,是第一部版本学专著,辑译之书的鼻祖清末大官僚王懿荣-- 1899年鹗,第一部甲骨著录著作《铁云藏龟》--诒让《契文举例》---整理和研究甲骨文最有成就的是: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宋四大类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是宋太宗时编写完成《册府元龟》宋真宗时完成,都是北宋时编写的,故后世合称此四书为宋朝四大部书,或宋四大书。

目录学开端人物(六分法)成果:六分法即创始于歆的《七略》,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目录书籍史记三家注: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守节注)。

敦煌三大家:亮文、向达、王崇明正史:指官修的以纪传体为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

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

双璧: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振《直斋书目解题》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有解题的书目,在学术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名词解释文献、辨伪、辑译、向、三通、校勘、玄、四分法、六分法、底本:是校勘时选用的本子。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无文字讹误,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

版本:是相对于以前的抄本,专指雕版印刷复制的书籍。

最初指一种书籍经过多次传抄、刻印或以其他方式而形成的各种不同本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版本也开始应用于影视、软件等事物上。

尤氏《遂初堂书目》第一部著录版本的书目。

金石: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反切法:前面字的声母与后面字的韵母和声调,例如“都宗”“Dong”文献的涵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根据此定义,不仅传统的纸本载体,以及纸产生以前的竹木简牍、帛书这些习惯上归入文献围的记录文字容的载体形式属于文献,而且历代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摄影技术作品、影视胶片磁带录音磁带、电脑磁盘光盘等等,均属文献。

六十种曲目录

六十种曲目录

《六十种曲》明末毛晋(1599-1659)辑,毛晋,字子晋,常熟(今属江苏)人。

是著名的藏书家,藏书八万四千多册,大部分是明刻本,也有很多宋、元本,并建造了汲古阁、目耕楼来贮藏图书。

又以汲古阁的名义刻了许多书,所刻的书以底本精善、校勘审慎而受到重视。

《六十种曲》同样具有这一特点。

而且,其中有大约二十种左右的戏曲剧本,是现存剧本的最早或最好的版本。

《六十种曲》编于崇祯年间,分6帙,在3年内陆续出齐。

初印本没有总名称,而是在每帙第一种的扉页上题 “绣刻演剧十本”,每一种又题“绣刻某某记定本”,所以有人称这部书为《绣刻演剧十本》,或《绣刻演剧》。

康熙年间重印时,6套同时出齐,才有了《六十种曲》这一总标题。

书中收集《琵琶记》等传奇作品59种,杂剧《西厢记》1种,共60种。

59种中,既收汤显祖《还魂记》,又收硕园改本《牡丹亭记》。

这部书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的传奇总集,也是规模最大的戏曲总集。

它集中了元明两代一些著名的作家作品,选录了如《琵琶记》、《荆钗记》、《幽闺记》、《精忠记》、《鸣凤记》、《玉簪记》和汤显祖“四梦”等思想上、艺术上有较高成就的剧本,反映了编选者思想、艺术上的鉴别力。

因为《六十种曲》收了这么多南戏、传奇,而且元、明两代在这方面的最著名的作品——如南戏中的《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幽闺记》《杀狗记》,传奇中的《玉簪记》《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等——都已包括在内,所以,如要了解元、明两代南戏、传奇的概貌,它是一部简明扼要的基础书。

而且,从版本的角度看,它也很有特色。

01 琵琶记 元 高明 02 荆钗记 明 柯丹邱 03 香囊记 明 邵璨 04 浣纱记 明 梁辰鱼 05 寻亲记 明 范受益 06 千金记 明 沈采 07 精忠记 明 无名氏 08 鸣凤记 明 无名氏 09 八义记 明 徐元着 10 三元记 明 沈受先 11 南西厢记 明 崔时佩、李景云 12 幽闺记 元 施惠 13 明珠记 明 陆采 14 玉簪记 明 高濂 15 红拂记 明 张凤翼 16 还魂记 明 汤显祖 17 紫钗记 明 汤显祖 18 邯郸记 明 汤显祖 20 北西厢记 元 王德信 21 春芜记 明 汪錂 22 琴心记 明 孙柚 23 玉镜台记 明 朱鼎 24 怀香记 明 陆采 25 彩毫记 明 屠隆 26 运甓记 明 吾邱瑞 27 鸾鎞记 明 叶宪祖 28 玉合记 明 梅鼎祚 29 金莲记 明 陈汝元 30 四喜记 明 谢谠 31 绣襦记 明 徐霖 32 青衫记 明 顾大典 33 红梨记 明 徐复祚 34 焚香记 明 王玉峰 35 霞笺记 明 无名氏 36 西楼记 明 袁于令 37 投梭记 明 徐复祚 38 玉环记 明 杨柔胜 39 金雀记 明 无心子 40 赠书记 明 无名氏 41 锦笺记 明 周履靖 42 蕉帕记 明 单本 43 紫箫记 明 汤显祖 44 水浒记 明 许自昌 45 玉玦记 明 郑若庸 46 灌园记 明 张凤翼 47 种玉记 明 汪廷讷 48 双烈记 明 张四维 49 狮吼记 明 汪廷讷 50 义侠记 明 沈璟 51 白兔记 明 无名氏 52 杀狗记 明 徐<田臣> 53 昙花记 明 屠隆 54 龙膏记 明 杨珽 55 飞丸记 明 张景 56 东郭记 明 孙仲龄 57 节侠记 明 许三阶 58 双珠记 明 沈鲸 60 牡丹亭 明 汤显祖 《六十种曲》原刻初印本不多见,除去复本公私庋藏现存约42种,流失国外者约30种。

《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商榷

《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商榷

目录》 亦著录此书 , 书名作“ 芸书阁藤稿 ” 撰 ,
者 、 本 同 , 函一 册 。检 阅原 书 , 名 乃 作 版 一 书 “ 芸书 阁媵 稿 ” 者 当 为金 至元 。是 书 为 金 作 钺 辑 民 国刊 《 津金 氏 家 集》 一 , 中 国丛 天 之 《
书综录》著 录。《 联 目》书名 “ ” 作 东 芸 误
3 P 3 7 注汇 钞七 卷 . 32 评 清 张昶注 释 ( ) 清 张熙 宇辑 清咸 丰七 年刻朱 墨 套 印本
辽大
哈市
5 P辽宁
( 清)
按: 是书前后均 为《 家诗选》 七 评注本 ,
则此亦 当《 七家诗选》 之属。后五条又著录 : 石 批增注七家诗选七卷 ( ) 朱 清 张熙宇 辑评 张昶 注释 南 京李 光 明状元 阁刻朱 墨 套 印本 辽 大
的组织之一 ……《 竹西》 集该社谜家 之谜作 三百 五十 馀 条 , 由菜香 书屋 爱 素生 选 辑 。全
书二册 , 七卷 , 于 嘉 庆 二 十 四 年 己卯 ( 共 刊 一 八 一九 ) 春 。 ④爱 素 生 《 例 》 有 《 西 之 ” 凡 后 竹 春社钞 目次 》: 格 摘 要 一 册 、 花 馆 一 册 、 各 芦 疏 影 山房 一 册 、 桂 草 堂 一 册 、 香 书 屋 一 双 菜 册 、 社存 钞一 册 、 春 春社 续钞 一册 。书后有 补
要( 稿本 ) :丹徒丁立钧选。立钧 一 主讲 》“ …・ 南菁 书院……此《 南菁文钞三集》 , 者 乃立钧 主讲 书院时所选诸生课艺之作也 。先是 , 临 海 黄 以周 主讲 南 菁 书 院时 , 曾选诸 生课 艺 , 辑
所谓 《 汇 钞 》 卷 , 即 《 批 增 注 七 注 七 似 殊

中国古典文献学_在线作业一及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_在线作业一及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_在线作业一
总共30题共100分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
A.说文解字注
B.说文解字约注
C.说文通训定声
D.说文义证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A.银器
B.青铜器
C.铁器
D.黄金器
A.苏轼
B.欧阳修
C.王安石
D.苏辙
A.书目答问
B.轩輏语
C.遂初堂书目
D.郡斋读书志
A.文献通考
B.会要
C.通志
D.通典
A.说文解字注
B.尔雅
C.广韵
D.小雅
A.官修目录
B.一书目录
C.群书目录
D.私家目录
A.《永乐大典》
B.《太平御览》
C.《文献通考》
D.《艺文类聚》
A.六分法
B.四分法
C.十二分法
D.七分法
3. 元朝马端临积著《文献通考》是一部著名的典章制度通史,与()并称为“三通”。

(4分)
7. 孔子整理“五经”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这五经包括《诗经》、《周易》、《春秋》以及()。

(4分)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4. 类序列于书名之后,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
错误
正确
错误正确
错误正确
错误正确
错误正确
错误正确
错误正确。

_中国古籍善本书目_集部_曲类分类献疑_李寒光

_中国古籍善本书目_集部_曲类分类献疑_李寒光

_中国古籍善本书⽬_集部_曲类分类献疑_李寒光《中国古籍善本书⽬》集部·曲类分类献疑李寒光(⼭东⼤学⽂史哲研究院济南250100)⽂摘《中国古籍善本书⽬》在集部·曲类分类上存在不能将戏曲丛书明确归类的问题,本⽂通过分析具体条⽬,说明曲类设汇编之属的必要性,以对今后馆藏书⽬的编写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国古籍善本书⽬戏曲丛书Advice about Classification of Drama in The Catalog of Chinese Ancient Rare BooksLi Hanguang(Institute of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ilosophy,Shandong University,Ji’nan250100)Abstract:There is a problem in The Catalog of Chinese Ancient Rare Books,that is the current clas-sification cannot distinguish the series books of drama clearly.This thesis analyzes some specific ex-amples and proves the necessity of regarding series books of drama as a separate class,proposes some advice for future cataloging in libraries.Key words:The Catalog of Chinese Ancient Rare Books,Drama,Series books《中国古籍善本书⽬》(以下简称《善⽬》)对于丛书之分类归属有明确规定:“汇刻群书,归⼊丛书部,列于四部之后。

经、史、⼦、集四部中,同⼀部类之书汇编为丛书者,俱⼊所属部类。

《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商榷

《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商榷

《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商榷
李寒光
【期刊名称】《中国索引》
【年(卷),期】2011(009)003
【摘要】《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由于工程浩大,以及在编修过程中各图书馆著录规范不一等原因,仍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分类不当、书名之误、编撰者之误、版本著录之误等。

【总页数】5页(P26-30)
【作者】李寒光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5.1
【相关文献】
1.《千山诗集》初考--兼谈《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的3条款目
2.《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及索引的编纂
3.《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札记
4.《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订补
5.地方古籍联合目录的编纂重在校勘——《河东地区古籍联合目录》编纂例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曲类分类献疑李寒光(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济南250100)文摘《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在集部·曲类分类上存在不能将戏曲丛书明确归类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具体条目,说明曲类设汇编之属的必要性,以对今后馆藏书目的编写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戏曲丛书Advice about Classification of Drama in The Catalog of Chinese Ancient Rare BooksLi Hanguang(Institute of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ilosophy,Shandong University,Ji’nan250100)Abstract:There is a problem in The Catalog of Chinese Ancient Rare Books,that is the current clas-sification cannot distinguish the series books of drama clearly.This thesis analyzes some specific ex-amples and proves the necessity of regarding series books of drama as a separate class,proposes some advice for future cataloging in libraries.Key words:The Catalog of Chinese Ancient Rare Books,Drama,Series books《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以下简称《善目》)对于丛书之分类归属有明确规定:“汇刻群书,归入丛书部,列于四部之后。

经、史、子、集四部中,同一部类之书汇编为丛书者,俱入所属部类。

”即专科丛书各归其类,不列入“丛书部”。

这一原则在大部分类属中都贯彻得较好,在集部·曲类则存在明显问题,值得进行分析,以便得出更合乎编例、合乎学理的分类方案。

《善目》集部·曲类分为诸宫调、杂剧、传奇、散曲、俗曲、弹词、宝卷、曲选、曲谱、曲律、曲韵、曲评曲话、曲目等十三个种属。

然笔者在参加“国家清史项目”《清人着述总目》的编纂中认识到,此种分属之法没有给曲类丛书以相应的地位,不能将戏曲丛书明确区分。

兹择取数条,分析如下。

1.《善目》第2041页会真六幻十九卷,明闵齐伋编,明末刻本。

所收子目十二种:《会真记》一卷,唐元稹撰;《会真诗》一卷;《会真赋》一卷;《会真说》一卷;《钱塘梦》一卷;《董解元西厢记》三卷;《王实父西厢记》四卷,元王德信撰;《关汉卿续西厢记》一卷,元关汉卿撰;《围棊闯局》一卷;《五剧笺疑》一卷;《李日华南西厢记》二卷,明李日华撰;《陆天池南西厢记》二卷,明陆采撰。

案:《会真六幻》十九卷,国家图书馆、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院、甘肃省图书馆藏。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集部·曲类杂剧部分著录,《董解元西厢记》作二卷,《王实父西厢记》作《王实甫西厢记》,《围棊闯局》题元王□撰,《五剧笺疑》题明闵齐伋撰,又《园林午梦》一卷,凡十三种十九卷。

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集部·曲类亦著录,作《会真六幻》十二卷,明末刻本,明闵齐伋辑刻,与今国图所藏当为同一版本。

列其目如下:《会真记》一卷[附《会真诗》等]《董解元西厢记》二卷《王实父西厢记》四卷《关汉卿续西厢记》一卷附《围棊闯局》[元王生撰]《五剧笺疑》[明閔遇五撰]《李日华南西厢记》二卷《陆天池南西厢记》二卷附《园林午梦》可知《善目》所录《董解元西厢记》“三卷”为“二卷”之误,漏收《园林午梦》一卷,《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所录《王实甫西厢记》当作《王实父西厢记》,“父”与“甫”通,但据《善目》和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可知,盖当作“王实父”。

元稹《会真记》为唐传奇,属于子部·小说类。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云:元稹“所传小说,止《莺莺传》(见《广记》四百八十八)一篇。

”又:“《莺莺传》者,即叙崔张故事,亦名《会真记》。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亦著录元稹《莺莺传》:“诵芬室、暖红室等刊本《西厢记》也附此传。

诸本多题作《会真记》,乃据元稹《会真诗》而改。

”稹之《会真记》,实开后世诸《西厢》戏之先河。

《会真诗》、《会真赋》、《会真说》、《钱塘梦》附於《会真记》后,与《会真记》同为“六幻”之一。

《董解元西厢记》为诸宫调,《王实甫西厢记》为元杂剧之典范。

已无疑意。

《关汉卿续西厢记》为补《王西厢》之作,即《西厢记》第五本。

王国维《曲录》卷四著录:“《西厢记》一本,《六十种曲》本,元王实父撰,关汉卿续。

”惟入传奇部上。

《曲海总目提要》卷一《西厢记》条云:“王实甫撰。

草桥惊梦后四出,关汉卿补,事据《会真传》待月西厢而作,乃元稹实事。

”即为续《王西厢》之作,且与之合为一剧,则应归杂剧之属。

《围棊闯局》,《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元代杂剧编作王生撰:“此剧未见著录,明金台刊《西厢记》附刊本,明闵遇五刻《西厢记》附录本。

各家戏曲书簿未见著录,剧仅一折,系增补王德信《西厢记》第一本。

”《五剧笺疑》乃闵齐伋所作《西厢记》校勘记。

《李日华南西厢记》为传奇。

《曲录》卷四传奇部上著录。

题曰“南西厢”,以区别于杂剧《西厢记》。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明代传奇编李日华条亦著录,云:“此剧凡三十六出,以王实甫《西厢》北剧,不利于笙笛,改作南调。

”《陆天池南西厢记》亦为传奇,《曲录》卷四传奇部上著录。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亦著录,庄一拂引陆采自序云:“李日华取实甫语翻为南曲,而措辞命意之妙,几失之矣。

予自退休日时缀此编,固不敢媲美前哲,然较之生吞活剥者,自谓差见一斑。

”可知,陆氏《南西厢》乃不满于李氏《南西厢》传奇而与之相较所作,亦传奇之属也。

《园林午梦》一种,明李开先撰,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著录为杂剧:“《今乐考证》著录。

明万历间刘龙田刻《西厢记》卷尾附录本,明崇祯间闵遇五辑刻《六幻西厢》附录本,暖红室《汇刻传奇·西厢记》附录本。

……此剧系《一笑散》之第二种,原有明嘉靖间刻本,未传。

”故《会真六幻》十九卷,除却附刻内容不算,计有唐传奇一种、宋金诸宫调一种、元杂剧二种、明传奇二种,实为丛书。

因西厢故事以王实甫《西厢记》最为人知,故从目录学“即类求书,因书究学”来看,可入集部·曲类,然《善目》径入杂剧之属,则欠妥。

2.《善目》第2053页堂乐府六卷,清黄兆森撰,清康熙五十五年自刻本。

所收子目五种:《郁轮袍》一卷、《梦扬州》一卷、《饮中仙》一卷、《蓝桥驿》一卷、《忠孝福》一卷。

入杂剧之属。

《古曲戏曲存目汇考》著录:《郁轮袍》、《梦扬州》、《饮中仙》、《蓝桥驿》,乃黄氏所撰杂剧四种,合称《四才子》,与《善目》所收《四才子奇书》四卷合。

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黄之隽(初名兆森)条,亦著录此四剧。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清代传奇编又著录黄氏《忠孝福》一种,凡二卷三十出。

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黄之隽条云:“所撰杂剧4种:《郁轮袍》、《梦扬州》、《饮中仙》、《蓝桥驿》,合刻为《四才子奇书》;传奇《忠孝福》,统称《堂乐府》,今存。

”与《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清代杂剧全目》合,故《堂乐府》作为一部丛书包含杂剧和传奇。

《善目》径入杂剧之属,不妥。

3.《善目》第2077页复庄今乐府选□□种□□卷,清姚燮编,稿本。

存三百九十五种六百三十二卷。

入杂剧之属。

今残本《复庄今乐府选》三百九十五种分别藏于浙江图书馆(存二百五十四种四百零一卷)、宁波天一阁(存一百三十七种二百十六卷)、中国国家图书馆(存四种五卷)。

其中第一册首有“复庄今乐府选总目”,为光绪十三年冯辰元编,今存浙图。

“目录抄写在定海蒙学堂功课表空白处,依次著录衢歌五种,铉索一种,元杂剧九十二种,明杂剧二十五种,清杂剧四十种,元院本二种,明院本七十一种,清院本一百七十四种,元散曲二种,明散曲八种,清散曲十一种,共四百三十一种。

”虽然此目有分类不当之处,郑振铎在《姚梅伯的今乐府选》中曾指出:“王实甫的《西厢记》和吴昌龄的《西游记》,明明是杂剧,却因篇幅较长之故,而也被误列入‘元院本’中。

”但《复庄今乐府选》除杂剧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非杂剧。

《善目》入杂剧之属,显名不副其实。

案:浙江图书馆张宗祥先生编有浙图藏《复庄今乐府选》详目,《复庄》所收戏曲种类,亦可识焉。

详见《浙江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

4.《善目》第2140页镫月闲情二十卷,清唐英撰,清乾隆嘉庆间唐氏古柏堂刻本。

所收子目十七种。

入传奇之属。

《清代杂剧全目》唐英条:“制有杂剧十三种,传奇四种,总题曰:《古柏亭传奇》,流传于世。

”所录杂剧十三种者:《笳骚》、《佣中人》、《芦花絮》、《梁上眼》、《三元报》、《十字坡》、《英雄报》、《虞兮梦》、《麵缸笑》、《梅龙镇》、《女弹词》、《清忠谱正案》、《长生殿补阙》。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清代杂剧编唐英条亦著录杂剧十四种,其中十二种与傅氏《清代杂剧全目》重,较《清代杂剧全目》缺《梁上眼》一种,多出《野庆》、《旗亭》二种,庄一拂曰此二种未刻,佚。

又《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清代传奇部分唐英条收其传奇三种:《天缘债》、《转天心》、《双钉案》。

《明清传奇综录》著录唐氏传奇五种:《转天心》、《巧换缘》、《天缘债》、《双钉案》、《梁上眼》。

其中《梁上眼》一种,傅惜华云:“《曲录》著录此剧,惟入‘传奇’类。

”当以傅惜华为是。

唐英所撰戏曲十九种,“总题《灯月闲情》,后人称《古柏堂传奇》、《古柏堂曲》、《古柏堂杂剧传奇》或《古柏堂乐府》等。

”(见《清代杂剧全目》)除《野庆》、《旗亭》二种失传外,另外十七种即《善目》所收者。

此十七种既有杂剧,亦有传奇,且杂剧种数居多,《善目》入传奇之属,实为不妥。

5.《善目》第2147页红雪楼九种曲十三卷,清蒋士铨撰,清乾隆蒋氏红雪楼刻本。

所收子目九种:《冬青树》一卷、《雪中人》一卷、《四弦秋》一卷、《一片石》一卷、《第二碑》一卷、《香祖楼》二卷、《空谷香》二卷、《桂林霜》二卷、《临川梦》二卷。

入传奇之属。

据《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著录,《四弦秋》、《一片石》、《第二碑》乃蒋氏所作杂剧三种,《冬青树》、《雪中人》、《香祖楼》、《空谷香》、《桂林霜》、《临川梦》六种为传奇。

此九种,《清代杂剧全目》、《明清传奇综录》分类与《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同。

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蒋士铨各剧盖于蒋氏在世时由红雪楼陆续刊印,后合刊以上九种,名《藏园九种曲》,又名《清容外集》、《红雪楼九种曲》、《红雪楼九种填词》、《香祖楼九种曲》、《蒋氏九种曲》、《蒋定甫九种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