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病人约束带的使用
约束带使用的观察及护理
![约束带使用的观察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c8aac82783e0912a3162a8c.png)
妇产科 黄欢
2021/6/16
1
学习目标
• 约束带的定义 • 使用约束带的目的 • 约束带使用的操作方法 • 注意事项
2021/6/16
2
约束带的定义
是一种保护病人安全的装置,用于躁动病人 有自伤或坠床的危险,治疗需要固定身体 某一部位时,限制其身体及肢体的活动。
2021/6/16
2021/6/16
8
膝部约束带
• 固定膝部,限制病人 下肢活动
• 病人两膝上衬棉垫→ 膝部约束带横放于两 膝上→宽带下两头带 各固定一侧膝关节→ 宽带两端系于床缘上。
2021/6/16
9
注意事项
◆约束病人要非常谨慎,符合约束病人的适应症.使用时必须得到主管医生 ,护士长或主班护士的同意方可执行.
3
使用约束带的目的
◆控制病人危险行为的发生(如自杀,自伤,极 度兴奋冲动,有明显攻击行为),避免病人伤 害他人或自伤.
◆意识障碍,谵妄躁动病人防止坠床. ◆对治疗,护理不合作的病人 保证治疗护理得
以顺利实施.
2021/6/16
4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向病人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尽量争取 取得病人的配合.
◆约束带的使用一定要在护士的监视之下,并保证被约束病 人不受其他病人的伤害,更应防止病人挣脱约束带而发生 危险.
◆做好记录.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束部位, 解除约束时间,执行人等,并做好交接班.
2021/6/16
11
2021/6/16
12
谢谢
2021/6/16
13
结束语
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2021/6/16
10
约束带的使用PPT课件
![约束带的使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470155d4d8d15abf234e1e.png)
木、刺痛、冰冷时,应立刻放松约束带,必要时行局部
按摩。
8.约束带只能作为保护患者安全、保证治疗的方法,使用时
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者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
束。 2021/3/7
CHENLI
7
约束操作技术并发症及处理
1 患者及家属焦虑、紧张、恐惧 2 皮肤擦伤
3 关节脱位或骨折 4 肢体血液回流障碍
5 压疮 6 疼痛
2021/3/7
CHENLI
82021/3/7CH NhomakorabeaNLI9
2021/3/7
CHENLI
10
2021/3/7
CHENLI
11
2021/3/7
CHENLI
12
2021/3/7
CHENLI
13
2021/3/7
CHENLI
14
课后思考
• 1.约束带的松紧程度以什么为宜?
• 答:能放进1~2指为宜
约束带的使用
2021/3/7
CHENLI
1
课程内容
约束带的定义 约束带使用目的 约束带使用方法及流程 使用注意事项
约束操作技术并发症及处理
2021/3/7
CHENLI
2
约束带定义
是一种用于躁动患者,限制其身体及 肢体的活动,防止患者自伤或坠床的 保护性装置。
2021/3/7
CHENLI
3
约束带使用目的
签知情同意书
3.告知事项:约束目的、部位、时间、并发症、配合事项
4.实施: 5.观察:
观察约束效果 观察约束部位皮肤完整性及血液循环情 观察患者的呼吸和面色
6.记录:
约束原因、方法和部位, 起止、松解和间隔时间 患者全身和约束部位皮肤情况 约束带引起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措施及效果
约束带的使用管理及流程教学课件PPT
![约束带的使用管理及流程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d12ea3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4.png)
做好记录.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 的数目,约束部位,解除约束时间,执行人 等,并做好交接班.
准备
实施
观察 记录
床边交接 班
约束带使用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瞳孔、活动能力:约束部位皮肤情况: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对使用约束带的认知和 接受程度并进行解释
病人准备:将患者肢体摆放于功能位置
约束带的使用 管理及流程
学习目标
约束带的定义 使用约束带的目的 约束带使用的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约束带
是一种保护病人安全的装置,用于 躁动病人有自伤或坠床的危险,治疗需 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其身体及 肢体的活动。
使用约束带的目的
控制病人危险行为的发生(如自杀,自伤,极度 兴奋冲动,有明显攻击行为),避免病人伤害他 人或自伤.
分类
膝部约束带: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固w C定on膝ten部t d,es限ign制, 1病0 y人ear下s e肢xpe活rie动nce 病人两膝上衬棉垫→膝部约束带横放 于两膝上→宽带下两头带各固定一侧 膝关节→宽带两端系于床缘上。
意识障碍,谵妄躁动病人防止坠床.
对治疗,护理不合作的病人 保证治疗护理得以 顺利实施.
分类
• 1.宽绷带约束 先用棉垫包裹后用双套结系 床旁
• 2.肩部约束带 • 3.膝部约束带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向病人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尽量 争取取得病人的配合.
2、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约束部位,常 用约束部位为腕,踝关节.
注意事项
1、 在应用的约束过程中,应掌握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及 注意事项。
躁动病人约束带的使用
![躁动病人约束带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71f3828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c.png)
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 2.患者约束后要及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抚工作,评估患者病情,及时松解
约束。 • 3.必要时由医生协助解释工作或遵医嘱使用药物稳定患者情绪。
(二)皮肤擦伤
【临床表现】•Fra bibliotek约束部位(尤其是手腕、脚踝、腋下等部位)皮肤出现刮擦、发红、破皮。
【预防措施】 • 1.约束前尽量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争取患者的配合,避免其挣扎。 • 2.在约束部位垫一定厚度的软棉布。 • 3.注意约束的松紧度,尽量减少被约束肢体的活动度。
• 3.护理人员对上约束带或采取了约束行为措施的患者, 在护理记录单中要有记录。
约束带使用
• 4.对患者采取约束措施后,护士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至 少15分钟要巡视检查一次,检查约束带松紧是否合适、约 束患者器具是否安全、约束措施是否恰当、病情是否允许 终止约束情况。
• 5.病情稳定,评估可以解除约束时,护士要通知医生检查 患者,由医生决定是否解除约束。
约束带的使用方法
• 宽绷带约束法:常用于固定手腕和踝部。先用棉垫包裹手 腕或踝部,再用宽绷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 之不脱出,以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然后将带子系于床缘 上。
• 肩部约束带约束法:用于限制患者坐起。用布缝制成宽 5cm,长120cm的约束带,操作时患者两肩套上袖筒,腋 窝衬棉垫,两袖筒上的细带在胸前打结固定,将下面的两 条长带系于床头,必要时将枕头横立于床头,也可用大单 代替肩部约束带。
重症监护室临床患者躁动因素、护理措施及约束带护理安全和注意事项
![重症监护室临床患者躁动因素、护理措施及约束带护理安全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970c34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1.png)
重症监护室临床患者躁动因素、护理措施及约束带护理安全和注意事项重症监护室以期进一步监测病情变化,为加速患者康复、控制病人危险行为、避免伤害他人或自伤、防止坠床、撞伤等意外、确保患者安全以及护理诊疗工作的正常进行,临床上常对术后麻醉未清醒、烦躁不安、具有非计划性拔管倾向患者且不配合诊疗操作患者进行一定的约束。
约束带是一种保护患者自身安全的装置,用于有自伤、伤人或坠床危险的躁动患者,或需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身体及肢体活动的患者。
使用约束工具包括:上肢固定带、手部固定带开口型(球拍手套)、医用固定带上身型-绿色安全安全背心。
躁动相关因素1.管道刺激:躁动患者病情多较严重,各种引流管对于患者都是一种刺激。
2.体位改变:手术中、手术后或病情所致的被动体位、强迫体位引发患者不舒适感增加。
3.低氧血症:多发生在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
由于呼吸道分泌物导致气道阻塞,呼吸不畅。
4.其他因素:周围环境、声光冷热的刺激、患者的心理因素等都会造成患者躁动不安。
护理措施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躁动,为防止患者做出过激行为,引起自伤或伤人等意外事件,护士可以根据病情适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但在约束过程中要做到有效护理安全,我们提出以下护理对策。
(1)重视躁动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宣教,做好沟通工作。
(2)解除或减轻各种不良刺激,适当使用镇静剂,减轻伤口疼痛。
(3)掌握拔管时间和指征,尽早拔除各种管道,尽早解除管道的刺激,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4)重视心理干预,做好心理支持,解除思想顾虑,尽量满足患者要求。
(5)除上述护理措施外,加强监护,使用约束带进行约束,有效固定,保证各种管道安全和患者安全是护理措施中的重要内容。
使用约束带的护理安全1.约束的目的1.1保护患者,减少因意识改变造成的自我伤害,如坠床、意外拔管。
1.2保证患者治疗护理工作组顺利进行。
2.约束的部位:胸部、腰部、腕部、踝部。
3.约束医嘱3.1医生使用约束用具前由医生告知患者/家属,争取他们配合并签字同意后,及时下达保护性约束医嘱。
约束带使用护理操作规范考核评分标准
![约束带使用护理操作规范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f14a12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c.png)
约束带的使用法1.醐出防止高热、澹妄、昏迷、躁动及危重患者因意识不清而发生坠床、撞伤及抓伤等意外,确保患出限制患者身体或肢体的活动,确保治疗、护理顺利进行。
2.操作和序出评估(1)患者的生命征及意识状态。
(2)皮肤完整性;有无压疮、皮疹、潮红;有无局部外伤。
(3)躯体移动能力。
(4)患者家属对使用约束带的接受程度。
出准备(1)患者准备: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使用保护具的重要性和方法,愿意配合使用。
(2)护理人员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物品准备:尺寸适宜的棉织约束带4条,棉垫4块。
Fb告知(1)使用保护性约束具的目的是防止患者发生坠床、撞伤及抓伤等意外,以确保治疗、护理顺利进行。
(2)护士会对不能配合的患者,如拔管、抓伤口,给予手脚约束。
用绷带和棉垫束缚手腕及踝部,绷带以双套结的形式套于腕部,并垫以棉垫,保护皮肤,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会注意松紧度。
(3)对于四肢躁动较剧烈、发生打人、蹬踹、双腿跨越床档者护士会给予四肢约束,用特制约束带束缚肩部、上肢、膝部,同样内衬棉垫,以保持患者皮肤。
(4)在使用约束具期间,护士会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必要时,护士会进行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压危。
(5)在使用约束具期间,护士会将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并保证患者安全和舒适。
出实施(1)核对解释:备齐用物带至病室,进行三杳七对,向患者亲属或陪伴解释操作原因和过程,取胎作。
(2)体位: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3)如患者躁动不合作用合适力量控制患者。
(4)约束患者①宽绷带约束:先用棉垫包裹手腕或踝部,再用宽绷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不脱出(以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度),然后将带子固定于床缘上。
媚溢诔带:需限制患者坐起时可用筒式约束带固定筒式约束带用布制成,宽8cm长12cm。
操忸寸,将患者两根帽部套进袖筒,腋窝衬棉垫,两袖筒上的细带子在胸前打结固定,将下面两条较宽的长带系于床头。
⑨脑约束带:常用于固定布制成。
病人男70岁脑出血神志模糊躁动不安为保证病人安全使用约束带不正确的注意事项
![病人男70岁脑出血神志模糊躁动不安为保证病人安全使用约束带不正确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af1261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f.png)
病人男70岁脑出血神志模糊躁动不安为保证病人安全使用约束带不正确的注意事项正确使用约束带对于保证病人的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使用约束带也可能引发一些不当的情况,例如病人感到困窘、受伤或无法正常呼吸。
因此,在使用约束带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仔细评估:在考虑使用约束带之前,医护人员应详细评估病人的病情和神志状态。
确保病人的行为确实对自己或他人构成了威胁,使用约束带才是合适的选择。
2.明确指示:在使用约束带之前,医护人员应获得医生的明确指示。
这包括约束带的种类、使用时机、约束的方式和持续时间等。
3.固定位置:将病人的四肢固定在床上时要确保约束带的位置正确。
这些带子应该牢固地固定在床的结构上,并且适当调节位置和紧度,同时要确保不会影响病人的正常血液循环。
4.尽量避免单臂约束:使用单臂约束时,如果病人仍然能够利用另一只手来摘除约束带,就会对病人的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除非医生有特殊指示,否则应尽量避免使用单臂约束。
5.定时解除约束:约束带不能永久使用,医护人员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定时解除约束,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一般来说,应该每2小时监测一次病人的状况,以及约束带的必要性。
6.定期活动:使用约束带后,医护人员需要定期进行病人的活动,以预防肌肉僵硬和床垫上的压疮等并发症。
确保病人舒适、转动身体、进行关节活动,并及时更换姿势。
7.检查约束带捆绑:定期检查约束带的捆绑情况,确保其没有松脱或绑得太紧。
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8.临时使用:约束带不应该被视为永久性解决方案。
一旦病人的症状改善或其他替代措施可行时,应尽快解除约束。
医护人员需要重新评估病人的状况,并寻找其他方法来确保其安全。
9.记录观察:使用约束带时,医护人员应记录病人的观察结果。
这包括病人的舒适度、血液循环情况以及约束带的定时检查和解除。
这些记录有助于随后的护理判断和调整。
总之,正确使用约束带对于保证病人的安全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仔细评估病人的状况,并根据医生的指示和注意事项来使用约束带。
约束带的使用和操作PPT
![约束带的使用和操作PPT](https://img.taocdn.com/s3/m/9591b3e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c.png)
注意事项
(1)实施约束时,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 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二手指为原则。
(2)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状况。 (3)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病情稳定或者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需 较长时间约束者,每2小时松解约束带1次并活动 肢体,并协助患者翻身。 (4)准备记录并交接班,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 约束带的数目,约束部位,约束部位皮肤状况, 解除约束时间等。
嘱、补记录风险评估单和病程记录。 七、当需要约束的指征消失后,及时解除约束并做好相应记录。 八、住院患者若需要约束保护必须由家属(监护人)签《约束保护知情同意书》。 九、病人每次约束前必须经过医师评估,且有风险评估记录及对应的医嘱、病程记录、
护理记录,患者被连续约束48小时及以上,应当有上级医师查房并有上级医师查房记 录,决定是否需要继续约束。 十、连续约束超过7天必须请三级医师参加进行科内疑难病例讨论。住院时间超过30天 仍有约束须向医务科报告进行全院疑难病例讨论。
约束带操作
1.评估患者 (1)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
度、约束部位皮肤色泽、温度及完整性等。 (2)评估需要使用保护具的种类和时间。 (3)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约束的必要性,保
护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取得配合。
操作要点
(1)肢体约束法:暴露患者腕部或踝部,用棉垫包裹腕 部或踝部,将保护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下,稍拉紧,使 之不松脱,将保护带系于两侧床缘,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 单位及用物。
(2)肩部约束法:。暴露患者双肩,将患者双侧腋下垫 棉垫,将保护带置于患者双肩下,双侧分别穿过患者腋下, 在背部交叉后分别固定于床头,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单位 及用物。
(3)全身约束法:多用于患儿的约束。具体方法是:将 大单折成自患儿肩部至踝部的长度,将患儿放于中间,用 靠近护士一侧的大单紧紧包裹同侧患儿的手足至对侧,自 患儿腋窝下掖于身下,再将大单的另一侧包裹绷带 系好。
精神科约束带用具及用法
![精神科约束带用具及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03a47ef705cc1754270956.png)
约束用具及用法:用布制约束带,直接约束病人的四肢,用以限制病人的自身活动,来保护病人、控制病人的兴奋、躁动等危害行为。
用布长180-200厘米、宽35-40厘米,折叠成宽厘米,厚8层扎成长布带;或用200厘米的宽绷带或三角巾,打成长条,打成双套结或连马结,这种结法不会因病人挣扎、躁动而越来越紧。
操作法:用布垫包裹手腕或足、踝,将套结在棉垫外稍拉紧,以使手脚不易脱出,且不防碍血运为度。
1、双套结法取布带中间部位,将其折成两个套(如图),套在病人的手腕或踝部,再将两边长带分别从套结中间下面穿过拉出,在上面打结之后,将余带系于床栏上固定好。
2、连马结法将带子的一端拿在右手,另一手取带子的近端,将病人的腕或踝放在两手之间的带子上,将带子拉起,用长带在短带手上绕两周后,随手指将带子从对侧拉出,再将头端套进拉出的套口上,然后拉长带,使扣结拉紧,再将另一端布带固定的床栏上。
如下图:3、双脚固定法将横带放在双踝下,拉起带子的两端,向内侧交叉后,穿过脚踝下面的横带,稍拉紧,打死结后,再将余下的长带拉向床尾系于栏杆上。
如下图:4、大单结法限制病人的肢体活动A.肩部固定法将枕头横在床头,用斜折成长条的大单横放在病人背部两肩下,然后自两腋窝各拉出大单的一头绕到肩部上方,再穿过横在肩下的带子,缚于床头栏杆上。
如下图:B.上臂固定法将大单折成宽带状,横在病人身下,带的上边压在腋下,将带自缠绕上臂,从双臂下方向外侧方拉出,系于床缘边上。
如下图:C.两膝固定法将大单斜叠成宽带横放在大腿下面,拉着宽带的两端使向内侧压在腿上,并穿过下面横带,再拉向外侧使其压住膝部,将两端系于床缘。
如下图:。
病人男70岁脑出血神志模糊躁动不安为保证病人安全使用约束带不正确的注意事项
![病人男70岁脑出血神志模糊躁动不安为保证病人安全使用约束带不正确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e46be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0.png)
病人男70岁脑出血神志模糊躁动不安为保证病人安全使用约束带不正确的注意事项使用约束带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手段,用于保护病人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然而,使用约束带需要谨慎,并应当遵循一些正确的注意事项。
下面是一些使用约束带时需要注意的正确操作:1.判断使用约束带的必要性:在决定使用约束带前,应当仔细评估病人的病情和行为表现。
只有在病人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严重伤害的风险极高的情况下,才应考虑使用约束带。
2.在使用约束带前与病人和家属充分沟通:在使用约束带之前,医务人员应与病人和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使用约束带的原因和目的,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和风险。
同时,也应听取病人和家属的意见和担忧,并尽量采取其他非约束手段来控制病人的行为。
3.使用合适的约束带:选择合适的约束带对于保证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约束带应该是柔软的材料,宽度适中,可以固定住病人的四肢,但不会太过紧绷或勒紧。
另外,约束带应该是易于解开的,以便在有需求的时候能够迅速解除。
4.定期解除约束带并进行检查:为了避免病人长时间处于约束状态,医务人员应定期解除约束带,并进行病情和行为的评估。
如果病人的情况有所好转或风险降低,应尽快解除约束带,给予自由。
5.监测病人的身体状况:使用约束带后,医务人员应定期监测病人的身体状况,确保病人没有出现过度勒紧、过热、憋气等不适。
如有任何不适应症状出现,应立即解除约束带,并及时采取其他措施控制病人。
6.提供足够的关怀和陪伴:在实施约束带的同时,医务人员应提供足够的关怀和陪伴,并尽量缓解病人的紧张和不安。
可以采取与病人交谈、给予安抚剂、进行身体接触等方式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焦虑情绪。
总而言之,使用约束带是一项需要谨慎操作的临床措施。
医务人员应在充分评估病人的状况和需求的基础上,与病人和家属进行充分沟通,选择合适的约束带,并在使用过程中持续监测病人的身体状况。
此外,还应提供足够的关怀和陪伴,以尽量减轻病人的不适和焦虑情绪。
约束带的使用操作流程
![约束带的使用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e7c70c0360cba1aa811da27.png)
约束带的使用操作流程接触患者前洗手。
评估患者:1. 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约束部位皮肤色泽、温度及完整性等。
2. 需要使用保护具的种类和时间。
3.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约束目的、安全性。
评估病人携治疗单到床旁核对床头卡、腕带,对患者家属说:“你好!请问你是3床×××的家属吧?我是3床的责任护士XX,因为×××头部受伤严重,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现在他这么躁动容易引起跌床、肢体损伤、加重病情,虽然已经使用了床拦,但是现在还是需要用约束带来限制他的活动,保证治疗和护理顺利进行,等会我要用约束带保护性约束他的肩、腕、膝、关节、踝部,等他病情稳定后就解除约束,他所用的约束器具都具有内垫,这种约束是安全的,您同意这样做吗?好的,谢谢,在约束前我看一下要约束的部位皮肤及四肢情况:皮肤完好,肢端血运好,手脚活动有力,请你等一下,我过去准备约束带,马上回来,谢谢!”回办公室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肩部约束带、膝部约束带、四肢约束带)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腕带,向患者家属解释,协助取合适体位,依次约束患者肩、膝、腕、踝关节。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约束部位,松紧能伸入1~2指)约束完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盖好被子,指导家属:现在我已经把他约束好了,在约束期间请你注意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有无损伤、变色、冰冷,手指、脚趾有无肿胀、变紫、变冷,如果出现这些情况或者有什么不正常的请你马上告诉我,还要注意保证他的肢体处于功能位,保持适当的活动度,我会每2个小时过来给他解开约束带,活动关节,协助翻身,这期间我们也会随时巡视病房的。
等他病情稳定后我会马上给他解除约束。
你配合得很好,谢谢。
洗手,回办公室记录,用后物品处置符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操作完毕。
病人身体约束操作及评分标准
![病人身体约束操作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95d7f40856a561253d36f21.png)
4
3
2
(4)约束带从缠绕操作者手指的线圈内穿出,系死结
5
4
3
2
(5)妥善固定,将保护带系于床沿
5
4
3
2
约
(1)病人双侧腋下垫棉垫
5
4
3
2
束
(2)保护带置于病人肩下
5
4
3
2
肩
(3)双侧分别穿过病人腋下
5
4
3
2
部
(4)在背部两侧交叉后分别固定于床头
5
4
3
2
6.
保护具只能短期使用,使用时肢体处于功能状态,使用松紧适宜,每小时观察受压部位的血循环,根据病情及时解除约束
10
9
8
7
7.跟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解注意事项
4
3
2
1
8.记录约束时间、方式、部位、原因
4
3
2
1
9.定时评估约束部位的血供
4
3
2
1
合计
病人身体约束操作及评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分值等级
得分
目的
1.预防病人伤害自己或他人
2.协助意识欠清且躁动不安的病人能安静卧床休息,预防意外发生
5432来自用物棉垫数块、保护带或约束衣
5
4
3
2
操
作
步
骤
1.护士仪表端庄,洗手,戴口罩
5
4
3
2
2.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5
4
3
2
3.跟家属做好解释,戴手套
3
2
1
0
4.身体约束的需要,使用约束的指证:
病人男70岁脑出血神志模糊躁动不安为保证病人安全使用约束带不正确的注意事项
![病人男70岁脑出血神志模糊躁动不安为保证病人安全使用约束带不正确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91e2d7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5.png)
病人男70岁脑出血神志模糊躁动不安为保证病人安全使用约束带不正确的注意事项使用约束带是一种常见的保护措施,它可以防止病人在失去控制或产生暴力行为时伤害自己或他人,但如果没有正确使用约束带,可能会对病人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以下是使用约束带时应注意的事项:1.充分考虑和权衡利弊:约束带的使用应该是作为最后的手段。
在考虑使用限制时,医护人员应该权衡治疗的风险利益,尽可能避免使用,因为约束带会限制病人的自由和权利。
2.制定计划:所有使用限制的患者应该得到正确和安全的使用指导,以及详细的制定计划。
计划应该明确列出使用什么类型的约束带、多久使用,何时解开等等。
3.使用适当的约束带类型:不同迫切情况需要不同类型的约束带。
选择适当类型的约束带,如手铐、胸带或腰带并加以正确使用。
4.始终保持观测:病人的情况应得到严格的观察和记录,以确保他们能够舒适地呼吸,避免担心和紧张。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视病人,必要时需要进行措施,以确保他们的舒适和安全。
5.平静沟通:确保病人和家属清楚他们的状况和使用约束带的目的。
在使用约束带的过程中,要通知病人和他们的家人,在可行的情况下获取许可。
6.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并调整约束带确保病人的舒适和安全。
必要时,定期解决的事项需要重新调整或紧缩。
7.解除约束带时谨慎:在解除约束带时应该非常小心地移开它,以确保病人没有从解开带子中受到伤害。
在解除约束带前应该再次确认是否安全。
总之,为了确保病人的安全和保护其自由权利,正确和谨慎使用约束带非常必要。
医护人员应该秉持高度的道德和医疗职业道德要求,并顺利完成相应的工作守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束带使用管理
限制患者行为主要是指对 • 有严重精神症状、抑郁症 • 麻醉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躁动 • 有伤人、自伤及自杀可能的患者 • 使用镇静类药物, 需加强监护并限制患者活动范围,通过使用 约束带等方式保护患者,防止意外发生。 限制患者行为的措施一定严格掌握指征,尽 可能减少使用。
约束带使用
约束带的使用方法
• 宽绷带约束法:常用于固定手腕和踝部。先用棉垫包裹手 腕或踝部,再用宽绷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 之不脱出,以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然后将带子系于床缘 上。 • 肩部约束带约束法:用于限制患者坐起。用布缝制成宽 5cm,长120cm的约束带,操作时患者两肩套上袖筒, 腋窝衬棉垫,两袖筒上的细带在胸前打结固定,将下面的 两条长带系于床头,必要时将枕头横立于床头,也可用大 单代替肩部约束带。 • 双膝约束带:用于固定膝部,限制患者下肢活动。膝部约 束带宽10cm,长250cm,用布制成。操作时两膝衬棉垫, 将约束带横放两膝上,宽带下的两头带固定一侧膝关节, 然后将宽带两端系于床缘上,也可以用大单代替。
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概论: 约束技术是指为了保证患者安全及治疗的顺利进行,根 据患者病情及治疗的需要,使用各种约束用具将患者身体 的某个或某几个部位固定制动的方法。 根据约束部位不同可分为手约束法、肢体约束法、肩部 约束法、全身约束法等。
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
• • • • • • (一)患者及家属焦虑、紧张、恐惧 (二)皮肤擦伤 (三)关节脱位或骨折 (五)肢体血液回流障碍 (六)压疮 (七)疼痛
•
•
•
•
(三)关节脱位或骨折
【预防措施】 • 1.约束前向患者告知,尽量争取患者配合,避免用力挣扎牵拉。 • 2.掌握正确的约束方法,避免用力过猛,肢体约束于功能位。 • 3.评估患者病情,及时松解约束,尽量避免长时间约束患者。 • 4.需长时间约束者,定期松解、活动肢体。
【处理措施】 • 1.理疗,如电刺激疗法、红外线、磁疗等。 • 2.功能锻炼,并可配合针灸、按摩、推拿等。 • 3.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复 合维生素B等。 • 4.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功能恢复情况。 • 5.不断评价治疗与护理的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
(二)皮肤擦伤
【临床表现】 • 约束部位(尤其是手腕、脚踝、腋下等部位)皮肤出现刮擦、发红、破皮。 【预防措施】 • 1.约束前尽量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争取患者的配合,避免其挣扎。 • 2.在约束部位垫一定厚度的软棉布。 • 3.注意约束的松紧度,尽量减少被约束肢体的活动度。 【处理措施】 • 1.根据患者病情,尽早松解约束。 • 2.交待患者勿抓、挠。对于皮肤擦伤部位,用0.5%聚维酮碘溶液外涂,保 持局部的清洁干燥。 • 3.若发生溃烂、破损,则换药处理。
(五)肢体血液回流障碍
【临床表现】 • 约束部位以下皮肤青紫、肿胀,感觉麻木、疼痛,严重者发生坏死。 【预防措施】 • 1.约束时用多层软棉布衬垫。 • 2.约束后多巡视患者约束的松紧情况,避免因患者过度挣扎而致约束过紧。 • 3.评估患者病情,及时松解约束,尽量避免长时间约束患者。 • 4.需长时间约束者,定期松解、活动肢体。 【处理措施】 • 1.立即松解约束,活动肢体,以促进血液回流。 • 2.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肿胀部位。 • 3.局部按摩、理疗等。 • 4.发生局部组织坏死者请外科医生协助处理。 • 5.密切观察,记录病变部位皮肤情况。 • 6.不断评价治疗与护理的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
使用约束带的注意事项
• 4.使用约束带时,约束带下应垫衬垫,固定 松紧适宜,其松紧度以能伸入1-2根手指为 宜。注意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约束部位的 血液循环,包括皮肤的颜色、温度、活动 及感觉等;每2小时定时松解一次,并改变 患者的姿势,给予受约束的肢体运动,必 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 5.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每次观察 结果、相应的护理措施、解除约束时间。 • 6.注意观察行为受约束患者的心理变化,加 强心理疏导和护理。对约束患者行为的相
(六)压疮
【临床表现】 • 受压部位皮肤压痕、疼痛甚至破溃。 【预防措施】 • 1.约束时用多层软棉布衬垫。 • 2.评估患者病情,及时松解约束,尽量避免长时间约束患者。 • 3.需长时间约束者,定期松解、活动肢体,变换约束体位与约束方法,并按 摩受压部位。 • 4.保持皮肤及床单位清洁干燥。 【处理措施】 • 1.松解约束或更换约束部位与方法。 • 2.皮肤未破损的受压部位予以局部按摩,涂抹塞肤润。 • 3.皮肤破损者换药处理。
• 1.医生或护士发现有需要采取措施约束患者行为的情况 时,医护之间要及时相互沟通,由医生下达临时医嘱, 医嘱注明限制患者行为持续时间,最长时间不得超过24 小时。 2.若限制患者行为的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医生必须对 限制患者行为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护士遵医嘱在采取约束患者行为前,主管医生或值班医 生要向患者或家属说明约束患者的必要性,约束患者的 方法、开始时间和可能持续的时间、约束患者后可能出 现的意外情况、拒绝约束患者可能造成的后果、家属如 何配合等,并征得患者家属的口头同意。 3.护理人员对上约束带或采取了约束行为措施的患者, 在护理记录单中要有记录。
(七)疼痛
【临床表现】 • 患者自觉约束部位或制动肢体疼痛,甚至感觉全身疼痛,松解后不能活动自 如。 【预防措施】 • 1.做好解释与安抚工作,使患者从心理上接受约束这一保护性的干预措施 • 2.避免长时间约束患者。 • 3.避免约束过紧。 【处理措施】 • 1.评估疼痛是否存在关节脱位或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如有关节脱位或骨折, 则暂停活动。 • 2.松解约束后,在工作人员保护下逐步活动肢体,以免产生剧烈疼痛。
小细节、大事件
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往往造成难以挽回的损 失!
• • • • • 一个滑落在跑道上的小铁片造成了空难 一个小小的零件不合格造成航天飞机爆炸 一份电文翻译错误造成一场战役的失败 一个微小的错误可能造成病人损伤甚至死亡 ……。
总结语
护理工作环环相扣! 护理安全人人有责! 工作中留心每一件事, 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 你人约束带的使用
2017年3月18日
主要内容
• • • • • 约束带使用目的 约束带使用管理 约束带的使用方法 使用约束带的注意事项 约束技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约束带使用目的
• 预防患者从床上、椅子或轮椅跌落。 • 限制活动。固定静脉输液手臂以防针头移 位,固定身体以免自行下床而跌落。 • 预防自伤。防止患者自行拔出导尿管或拆 除敷料。 • 预防攻击他人。
(三)关节脱位或骨折
【临床表现】 • 受伤关节或肢体疼痛、肿胀、活动障碍。 【预防措施】 • 1.评估患者的合作程度,对情绪特别激动、反抗强烈者可暂缓执行约束,并 邀请患者信赖的人给患者解释,尽量稳定患者情绪,争取患者的配合。 • 2.掌握正确的约束方法,避免用力过猛。 • 3.及时评估约束部位的关节及肢体活动。 【处理措施】 • 1.一旦发现异常,充分评估约束部位的关节及肢体活动,立即报告医生。 • 2.交待患者及家属受伤部位制动。 • 3.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检查,请相关科室会诊处理
(一)患者及家属焦虑、紧张、恐惧
【临床表现】 • 1.患者极不配合,吵闹反抗,挣扎抗拒约束。 • 2.家属表示不理解,责备工作人员,甚至自行松解约束。 【预防措施】 • 1.约束前向患者和家属做好知情同意及解释工作,告知患者及家属约束的目 的是为了保护患者,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 2.严格执行约束的相关制度,如严禁采用约束法惩罚患者;对于不合作及有 危险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要先予以警示,无效者再予以约束;实施约束时应态 度和蔼 【处理措施】 • 1.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与合作程度,及时予以解释,尽量争取患者及 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 2.患者约束后要及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抚工作,评估患者病情,及时松解 约束。 • 3.必要时由医生协助解释工作或遵医嘱使用药物稳定患者情绪。
•
•
约束带使用
• 4.对患者采取约束措施后,护士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至 少15分钟要巡视检查一次,检查约束带松紧是否合适、约 束患者器具是否安全、约束措施是否恰当、病情是否允许 终止约束情况。 • 5.病情稳定,评估可以解除约束时,护士要通知医生检查 患者,由医生决定是否解除约束。 • 6.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如果上约束带后或采取约束措施后, 仍难保证患者自身及其他人员安全的,要及时向医教部或 总值班报告,并将患者转到有完善措施的精神病专科医院 或专科病房,一确保患者安全。 • 7.在约束患者过程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医务人员医德 规范》,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 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注意对患者个人隐私的 保密。
(三)关节脱位或骨折
【临床表现】
• • 1.肌皮神经受损肱二头肌萎缩,肘关节屈曲受限。 2.肘正中神经损伤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拇指、示指及中指不能屈, 拇指不能做对掌运动;拇指、示指、中指远节感觉障碍最明显;鱼际肌 萎缩, 手掌变平坦,形成“猿手”。 3.尺神经受损屈腕力弱,环指和小指的远节不能屈;小鱼际肌萎缩变平坦, 拇指不能内收;骨间肌萎缩,掌骨间出现深沟,各指不能相互靠拢;各掌指 关节过伸,第4、5指的指间关节弯曲,形成“爪形手”;手掌、手背内侧缘 感觉丧失。 4.桡神经损伤前臂伸肌瘫痪,不能伸腕、伸指,抬前臂时呈“垂腕征”;感 觉障碍以第l、2掌骨间隙背面的“虎口区”皮肤最为明显。 5.腋神经损伤三角肌瘫痪,肩关节外展幅度变小或不能外展,三角肌 区皮 肤感觉障碍;若三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隆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肩” 畸形。 6.胸长神经受损前锯肌瘫痪,表现为“翼状肩”,上肢上举困难,不能做梳 头动作。
使用约束带的注意事项
• 1.约束带是一种保护患者安全的装置,用于 躁动患者、有自伤或坠床的危险、或治疗 需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其身体及 肢体的活动。在应用的约束过程中,应掌 握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 2.严格掌握保护具应用的适用证,维护患者 尊严,不能以约束来对患者进行威胁或处 罚。 • 3.保护具只能短期使用,使用时要让患者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