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生者--唐山大地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 大家都知道,在世界万物中,唯有生命最 为珍贵,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失去生
命,就失去自我,失去生活的权利,我们 要热爱生命。
【合作探究】
如果你是陈俊华或者郝永云, 面临当时的情况,你会怎么想?你 会怎么做?你认为生存的价值在哪 里?我们该如何看待生命价值?
温馨提示: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 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 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 息!
珍惜生命,不惧挫折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 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 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 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 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 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 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 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 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 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 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 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秘诀: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珍爱生命格言
•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 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 取。
• 我只有一次生命,而且它又相当短,我为什么在 自己最不想做的事情上浪费我的生命呢?
•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 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 价值。
碑身高 30米,由 4 根相互独立的梯形变 截面钢筋混凝土碑柱 组成,主体上端造型 有四个收缩口。
• 碑身:四周高 1.5
米处,为 8 幅花岗 岩浮雕。
• 匾额:在碑身高
8.5米处镶有一块长 3.86米、宽 1.6米的 不锈钢匾额,上刻 “唐山抗震纪念碑” 七个大字。
抗震纪念 馆
• 唐山抗震纪 念馆
“生命的消失不仅仅在于外在的灾难, 而更在于虚弱的人类本身。”
思考
是什么引起作者如此思考的呢?
• 一类死难者的遗体引起了我的疑虑和深 思。
• 他们显然不是死于砸伤或挤压伤。完整 的尸体上,留下的只是一道道指甲抠出 的暗红色的血痕。
陈俊华夫妇自救的过程
呼救。 推梁木、砸钢筋、搬石头。 失望。 摸到了菜刀,寻求砍出去、劈出去。 开始绝望。 有了渴生的信念,坚持下去。 获救。
渴生者
唐山大地震时间
1976年7月28日 凌晨3时42分53.8秒
震级:7.8级
242419人死亡! 25061人肢体残废! 15886户家庭解体!
唐山大地震
抗震纪念碑 地震纪念墙
抗震纪念 碑
• 主碑:碑 座高 3米, 碑身高 30 米。
• 副碑:碑 宽 9.5米, 高 2.96米
• 主碑:碑座高 3米,
纪念 墙
唐山大地震纪念墙
纪念墙
渴生者
钱钢
作者简介
• 钱刚:浙江杭州人,生于1953年.1984年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唐山大地震期间,他 以救灾队员的身份来到唐山。1984年他又 以记者和作家双重身份,重新奔走在刚刚 复苏的唐山大地上,写出了影响深远的报 告文学作品——《唐山大地震》。《唐山 大地震》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获1986 年全国十大畅销书奖、1987年金钥匙奖。 作品还有《海葬》《蓝军司令》等。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 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 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 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 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 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 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 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 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学习目标
• 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 理清文章结构,理解在灾难面前人类精神 的可贵;
• 结合报告文学特点,分析课文。
知识要点
•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 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 裁。也是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 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 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 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
翰·怀斯曼 《生存手册》
——约
课外扩展
你知道哪些身陷绝境的求生方法?
这种情 况下你 如何自 救?
老汉下河捕鱼身陷绝境
弹尽粮绝身陷绝境的战士们
身陷绝境时不放弃一丝生的希望
身陷绝 境时不 放弃一 丝生的 希望
身残志坚的人
身残志坚的人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 但它永存人世。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
• 我国从晚清开始出现报告文学。
文章结构
• 第一部分:(1——5)概述唐山大地震产 生的危害,抒写作者对生命存在的思考。
• 第二部分:(6——20)说明面对自然灾害 人类的脆弱和恐惧,并以陈俊华夫妇的渴 生经历为例,充分说明了渴生信念的重要 性。
思考
作者对生命的存在做了怎样的思考呢?
思考
• 陈俊华夫妇为什么能够获救?
思考
• 他具有渴生信念。
• 一方面,他对妻子的爱,使他有了责 任感。
• 另一方面,妻子需要他,让他坚持撑 下去。
想一想
陈俊华夫妇创造的是怎样的 人类精神奇迹呢?
想一想
• 是一种渴生的信念。 • 其实就是信仰在发挥作用。 • 时代需要信仰,我们需要信仰。
“求生的意志,是指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决不放弃……人的意 志坚强程度各不相同,不过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增强。你可以获取所有 的知识,拥有一切的工具,但是没有坚定的意志,你仍然难逃劫难。”
• 大家都知道,在世界万物中,唯有生命最 为珍贵,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失去生
命,就失去自我,失去生活的权利,我们 要热爱生命。
【合作探究】
如果你是陈俊华或者郝永云, 面临当时的情况,你会怎么想?你 会怎么做?你认为生存的价值在哪 里?我们该如何看待生命价值?
温馨提示: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 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 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 息!
珍惜生命,不惧挫折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 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 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 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 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 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 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 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 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 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 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 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秘诀: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珍爱生命格言
•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 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 取。
• 我只有一次生命,而且它又相当短,我为什么在 自己最不想做的事情上浪费我的生命呢?
•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 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 价值。
碑身高 30米,由 4 根相互独立的梯形变 截面钢筋混凝土碑柱 组成,主体上端造型 有四个收缩口。
• 碑身:四周高 1.5
米处,为 8 幅花岗 岩浮雕。
• 匾额:在碑身高
8.5米处镶有一块长 3.86米、宽 1.6米的 不锈钢匾额,上刻 “唐山抗震纪念碑” 七个大字。
抗震纪念 馆
• 唐山抗震纪 念馆
“生命的消失不仅仅在于外在的灾难, 而更在于虚弱的人类本身。”
思考
是什么引起作者如此思考的呢?
• 一类死难者的遗体引起了我的疑虑和深 思。
• 他们显然不是死于砸伤或挤压伤。完整 的尸体上,留下的只是一道道指甲抠出 的暗红色的血痕。
陈俊华夫妇自救的过程
呼救。 推梁木、砸钢筋、搬石头。 失望。 摸到了菜刀,寻求砍出去、劈出去。 开始绝望。 有了渴生的信念,坚持下去。 获救。
渴生者
唐山大地震时间
1976年7月28日 凌晨3时42分53.8秒
震级:7.8级
242419人死亡! 25061人肢体残废! 15886户家庭解体!
唐山大地震
抗震纪念碑 地震纪念墙
抗震纪念 碑
• 主碑:碑 座高 3米, 碑身高 30 米。
• 副碑:碑 宽 9.5米, 高 2.96米
• 主碑:碑座高 3米,
纪念 墙
唐山大地震纪念墙
纪念墙
渴生者
钱钢
作者简介
• 钱刚:浙江杭州人,生于1953年.1984年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唐山大地震期间,他 以救灾队员的身份来到唐山。1984年他又 以记者和作家双重身份,重新奔走在刚刚 复苏的唐山大地上,写出了影响深远的报 告文学作品——《唐山大地震》。《唐山 大地震》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获1986 年全国十大畅销书奖、1987年金钥匙奖。 作品还有《海葬》《蓝军司令》等。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 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 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 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 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 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 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 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 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学习目标
• 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 理清文章结构,理解在灾难面前人类精神 的可贵;
• 结合报告文学特点,分析课文。
知识要点
•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 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 裁。也是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 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 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 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
翰·怀斯曼 《生存手册》
——约
课外扩展
你知道哪些身陷绝境的求生方法?
这种情 况下你 如何自 救?
老汉下河捕鱼身陷绝境
弹尽粮绝身陷绝境的战士们
身陷绝境时不放弃一丝生的希望
身陷绝 境时不 放弃一 丝生的 希望
身残志坚的人
身残志坚的人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 但它永存人世。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
• 我国从晚清开始出现报告文学。
文章结构
• 第一部分:(1——5)概述唐山大地震产 生的危害,抒写作者对生命存在的思考。
• 第二部分:(6——20)说明面对自然灾害 人类的脆弱和恐惧,并以陈俊华夫妇的渴 生经历为例,充分说明了渴生信念的重要 性。
思考
作者对生命的存在做了怎样的思考呢?
思考
• 陈俊华夫妇为什么能够获救?
思考
• 他具有渴生信念。
• 一方面,他对妻子的爱,使他有了责 任感。
• 另一方面,妻子需要他,让他坚持撑 下去。
想一想
陈俊华夫妇创造的是怎样的 人类精神奇迹呢?
想一想
• 是一种渴生的信念。 • 其实就是信仰在发挥作用。 • 时代需要信仰,我们需要信仰。
“求生的意志,是指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决不放弃……人的意 志坚强程度各不相同,不过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增强。你可以获取所有 的知识,拥有一切的工具,但是没有坚定的意志,你仍然难逃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