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分块施工中的换撑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深基坑地下室楼板换撑技术的应用

深基坑地下室楼板换撑技术的应用
堕 I 墼

。 .

深基坑地 下室楼板换撑 技术 的应用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l f o o r s u p p o r t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d e e p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措 施 ,; 隹备 护 目镜和 口罩 ,做好施工现场的通风工作 。
1 静态爆破拆除原 理及 施工方法
在 更换 支 护 技 术 时 就 要 对 旧的 结 构 进 行 拆 除 ,对 于 结
2楼板换撑技术
2 . 1 施工案例一 在 一 处 项 目施 工 中 ,在 地 下 四层 项 目施 工 中,要 加 强 混凝土 的强度 让 混凝 土 支撑 的设计 强度达 到标 准 的 8 5 %。在 到达 8 5 % 的要求之后就 可以对楼板进 行拆除 , 该 建筑 的所 有地 下室结 构 中都 存在 钢筋 混凝土 的支 护结 构 ,先要拆 除 ,就要确保底层的稳定性 ,然后从地下一楼 开 始逐 渐的向下施工 ,同时在每一次施工的过程中都要注 意以下地 下四层 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以及受力情况。有时 会将最底层 的支护结构保留 ,而具体的情况就要看建筑 的
程 度 。 同 时 在 在 施 工 中 尽 量 疏 散 无 关 的人 员 防 止 爆 破 时 沙 土 飞 溅 让 人 体 受 伤 ,现 场 的 施 工 人 员 也 必 须 要 求 采 取 防 护
种钢筋 混凝 土的支撑结构 ,在这样 的结构 中,i I '  ̄ B - , J - 支撑
结构需要在 施工 结束后拆除 ,但是很多时候会 因为建筑结 构变形 ,或者其他原 因导致设计的支持结构不能达到技术 要求 ,所 以需要采用新的支撑技术提高地下室的稳定性。

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地下室换撑施工技术

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地下室换撑施工技术

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地下室换撑施工技术摘要:在深基坑混凝土内撑的体系中,换撑施工是工程施工到一定部位的必然过程。

为保证基坑的稳定性,本文以工程实例分析了深基坑内撑体系换撑施工的相关内容,就内撑体系换撑施工技术进行了探究,总结了基坑变形控制的摸索与实践,以期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内支撑;换撑;施工工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土地资源日趋紧张,那么建筑开始朝着高层和地下方向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深基坑地下室工程。

内支撑体系是基坑安全的重要保障,而内撑体系的换撑工作是指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让换上去的支撑逐步取代内支撑结构体系,发挥支撑作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实现支护结构内力转移和再分配,是保障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及后期使用质量而必须要经历的环节。

1.工程概况随着我国城市地铁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沿线的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此类基坑对变形控制要求高。

某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387733.62m2,基坑深约21.4m~22.8m,基坑东面临近地铁主干线,基坑开挖上口线距离地铁站外墙约10.4m,地铁保护区范围内不可设置锚索。

结合场地地质情况,为保证施工进度要求以及基坑结构安全,基坑支撑体系在地下室结构施工前的基坑土方开挖阶段采用反压土与支护桩结合的形式,反压土开挖前采用钢支撑与支护桩结合方式,内支撑体系最终采用地下室混凝土主梁结构作为支撑的形式。

结合本工程实际施工情况,下面将从内支撑顶板结构施工难点分析、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基坑变形监测与分析、材料与设备、质量安全环保措施等方面对类似内支撑结构施工要点进行阐述。

2.施工难点分析(1)基坑安全系数较高本工程东侧基坑开挖上口线距离地铁站外墙约10.4m,基坑变形累计值要求控制在15mm以内,内支撑区域结构施工过程中不可对靠地铁一侧进行扰动。

(2)结构施工跨度大、高度高内支撑区域跨度约为13m左右,基坑深度为20m,属于大跨度悬空作业。

地下室分块施工中的换撑施工技术

地下室分块施工中的换撑施工技术

地下室分期开发的结构换撑施工技术编著:杨新礼2009-4-1一、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地下空间的效益日益显著,许多大型酒店及地铁周围开发的地块均设有大型的地下商场及停车库,收益颇丰。

因地下室深基坑施工难度大,施工工序复杂,所以占用工期长。

为了早日取得经济回报。

许多大面积的地下室,开发商都选择分期开发,以此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深基坑地下室的分期施工就会出现先开发地块与后开发地块的换撑问题。

换撑施工是深基坑施工中关键环节,换撑材料的选择、换撑布置形式、换撑处结构施工以及换撑处基础和外墙板的防水抗渗等问题,若处理不当将会对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对换撑施工进行必要的技术措施,能有效地保证整个基坑的安全、基坑周围土体压力的合理传递、已施工好的地下室结构位移、外墙板及底板防水等,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本文结合某工程地下室施工,提出了地下室分期施工中换撑的每个过程时应注意问题,关键技术问题,以及主要质量控制方法。

为同类型的地下室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二、工程概况该工程地下室面积约为18000,地上由三栋高层,一栋20层的酒店(高88m)、二幢23层的办公楼(高100.8m)及裙房组成。

地下室总计二层,底板面标高为-10.25m(相对标高),出地面相对标高0.00对应于绝对标高4.55m,实际地块周围地面绝对标高约为3.9m。

地下室顶板厚度为0.25m,地下一层板厚为0.15m,筏板厚度为0.60m,各主楼筏板厚度为2.0m,垫层厚度约为0.2m。

实际土体开挖深度为:非主楼处14.75m,主楼处16.15m。

基坑围护结构为直径为1000@1200的钻孔灌注桩,外加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

支撑为2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为了满足酒店需在10年5月1日前开业,业主将整个地下室分割为两块进行施工。

第一块(一期)为酒店主楼所在位置,施工面积为3600,第二块为办公楼所在位置,施工围12000。

中间用围护桩隔开。

一期酒店施工至地面以上时开始施工二期。

地下室施工中内支撑拆除的_换撑_方法

地下室施工中内支撑拆除的_换撑_方法

转换撑平面布置
图"
转换撑构造
短了工期, 避免了窝工带来的经济损失。 基坑和周边道路、 房 屋在严密监测下未见任何异常现象。这表明,对于地下室结 构施工中内支撑拆除后支护结构和基坑的安全问题,以木支 撑为转换撑的“ 换撑 ”方案,不失为一个可靠、有效、经济合 理、 施工简便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 ) -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337 , + - 陈仲颐 叶书麟, 基础工程学 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3!7 , ! - G95 H 44 木结构设计规范 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447
!F
福建建设科技
!""#= CD= E
施工技术
“换撑” 地下室施工中内支撑拆除的 方法
李树华(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 #&"""#)
’提 要( “换撑 ” 对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内支撑的拆除问题进行了讨论,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 方案, 显著缩短了施工工 期, 并节约了施工成本,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内支撑拆除; 换撑; 施工工期; 施工成本
图!
基坑支护剖面
收稿日期:!""# $ "% $ "%
施工技术
89 : ) ; + ) ( < =) > <=+ * )!7 + : )++ ?$ ; @
福建建设科技
+22!7 $67 &
+3
图! 下室外墙和围护 桩上, 作用是定位 和限制木支撑的 移位, 同时也便于 木支撑的安装。 木 锲可以使木支撑 顶紧围护桩。 &7 结语 本工程通过 实施 “换撑”方 案,使第一道支 !7 ! 转换撑间距计算 本工程采用 !+22 松原木,AB : )+ ))7 )’ : )!7 4$ ; @+ . 截 单根松原木支撑轴压承载力 $ : AB) 面积 C : "D+ : !)&)E@@+ 。 则转换撑间距 1C : $ ; 8C : &!!7 ’ ; "!7 ! : ’7 3@. C : &!!7 ’?$。 由于桩距为 )@, 故取 1C : E@. 19 : $ ; 89 : &!!7 ’ ; )++ : !7 E@。 东面基坑虽然挖深较小, 但紧邻城市道路, 为安 19 : !@。北面、 全计, 转换撑间距按 1C : E@ 取用。而基坑西面是砖结构民房, 容易开裂, 为安全计, 此处转换撑间距加密一倍, 即 1 : !@。转 ( 为简明清晰起见,只画出转换撑位置处 换撑平面布置如图 ! 的围护桩 ) 。 !7 & 构造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一些辅助构件—— — F 形箍和木 锲, 如图 "。 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地 F 形箍由角钢和钢筋焊接而成, ( 上接第 ++ 页 * 撑得以在回填前 爆破拆除,使地 下室结构施工顺 利进行,大大缩

拆撑及换撑施工方法

拆撑及换撑施工方法
2、拆除第三道支撑体系主体结构施工至地下三层顶板(钢管立柱位置楼板开洞)→在桩与地下室外墙间施工传力块→传力块达设计强度拆除第二道支撑体系。
3、拆除第二道支撑体系主体结构施工至地下二层顶板(钢管立柱位置楼板开洞)→在桩与地下室外墙间施工传力块→传力块达设计强度拆除第一道支撑体系。
4、拆除第一道支撑体系主体结构施工至地下一层顶板(钢管立柱位置楼板开洞)→在肥槽与地下室外墙间施工传力块→传力块达设计强度拆立柱。
绳锯切割施工工艺
临时支撑
临时支撑采用Φ48.3×3.6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至支撑梁底,临时支撑纵横间距均为600mm,步距为1200mm,脚手架宽度为支撑梁宽每边加800mm工作面,临时支撑纵向设置剪刀撑,剪刀撑角度为45°~60°,并设置抱箍。
支撑梁临时支撑
换撑结构施工
地下室外墙与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混凝土传力块,强度为C30。混凝土传力块宽度为0.7、1.4m,厚度0.6m,高度0.3m,传力块支撑在外墙上,与地下室结构同时施工。传力块施工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搭设,立杆纵距0.9m,横距与传力块间距相同,步距为1.2m。
拆撑总体部署
拆除顺序
1、土方挖至基坑底→施工主体结构底板→在桩与底板间施工素混凝土传力板→施工主体结构至地下四层顶板(钢管立柱位置楼板开洞)→在桩与地下室外墙间施工传力块→传力块达设计强度拆除第三道支撑体系。
第1章
施工项目
内容
拆撑方式及投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械
栈桥板采用240型镐头机拆除,局部操作不便的边角及接近支护桩的位置采用人工风镐拆除,铲车转运混凝土块。内支撑梁分块采用绳锯进行切割。
人工拆除时,首先采用钢管、扣件搭设的脚手架给拆除人员提供拆除平台、采用空压机、风镐将支撑梁混凝土结构上层及两侧的混凝土保护层扒皮剥筋,将钢筋露出,用气割将钢筋切割取下,再用空压机风镐将混凝土破碎拆除,最后切割底部钢筋。

拆撑及换撑施工方法

拆撑及换撑施工方法

拆撑及换撑施工方法拆撑(钢撑)是指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为了支撑构件的安装或拆除而暂时设置的支撑结构。

而换撑则是指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为了支撑构件的移动或调整而设置的支撑结构。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拆撑和换撑的施工方法。

拆撑施工方法:1.确定拆撑位置: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确定拆撑的位置。

拆撑位置应在结构的满足施工需要的位置上,并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安装主撑杆:在拆撑位置,先安装主撑杆,即起撑H型钢。

主撑杆应先用螺栓将其与结构固定,再用起垫板和起撑杆将其与结构连接。

主撑杆的数量和位置根据结构的需要确定,并参考设计图纸。

3.安装辅助撑杆:根据拆撑位置的需要,安装辅助撑杆。

辅助撑杆的安装方式与主撑杆类似,但数量和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4.加固支撑:在主撑杆和辅助撑杆安装完毕后,需要对支撑进行加固。

加固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设置加固支撑杆,即根据结构需要在主撑杆和辅助撑杆之间安装支撑杆,再用螺栓固定;另一种是设置垂直支撑杆,即在主撑杆的顶部和结构之间安装垂直支撑杆。

5.检查支撑:在拆撑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支撑进行检查。

检查包括支撑的稳定性、支撑与结构的连接情况等。

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

换撑施工方法:1.确定换撑位置:根据施工需要和结构要求,确定换撑的位置。

换撑位置应在结构的满足施工需要的位置上,并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安装移动支撑:在换撑位置,安装移动支撑,即起移撑H型钢。

移动支撑应先用螺栓将其与结构固定,再用起垫板和起撑杆将其与结构连接。

移动支撑的数量和位置根据结构的需要确定,并参考设计图纸。

3.移动和调整结构:通过移动支撑,将结构进行移动和调整。

移动支撑应根据结构的需要进行调整,以便达到预期的位置。

4.固定结构:在结构移动和调整完成后,需要将结构固定。

固定方式可以使用螺栓、焊接等方法进行。

5.检查结构和支撑:在换撑施工完成后,需要对结构和支撑进行检查。

检查包括结构的稳定性、支撑的连接情况等。

底板换撑施工方案

底板换撑施工方案

底板换撑施工方案1. 引言底板换撑施工是指通过更换原有建筑物的底板和撑条,以提升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底板换撑施工的方案及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2. 施工方案底板换撑施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确定施工计划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仔细规划施工计划。

首先要确定施工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清理现场的措施。

同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底板和撑条进行更换。

2.2 准备工作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影响施工。

其次,要检查建筑物的基础情况,确保底板和撑条的更换不会对建筑物的结构造成影响。

2.3 拆除原有底板和撑条在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可以开始拆除原有的底板和撑条。

应该先拆除撑条,然后再拆除底板。

在拆除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损坏其他部件。

2.4 安装新的底板和撑条拆除原有的底板和撑条之后,可以开始安装新的底板和撑条。

在安装之前,要确保新的底板和撑条的尺寸和规格与原有的相符合。

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固定的牢固性,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2.5 施工完工在安装新的底板和撑条之后,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如果发现有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和调整。

最后,要进行清理工作,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3. 注意事项在底板换撑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防止扩散: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现场管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定期清理垃圾和杂物,确保施工区域的通行畅通。

•质量把控:对安装的底板和撑条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要求,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结论底板换撑施工是有效提升建筑物承载能力和安全性的一种方法。

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的遵守,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确保建筑物的稳定运行。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请专业人员进行施工指导和监督。

拆撑换撑施工方案

拆撑换撑施工方案

拆撑换撑施工方案
首先,进行拆撑工作。

在施工前,需要对原有的撑墩或支架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拆除。

如果原有的撑墩或支架已经损坏或无法满足承重要求,就需要进行拆除。

拆除工作需要按照安全规范进行,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建筑结构造成更大的损坏。

在拆除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测量和评估。

测量建筑结构的尺寸和坡度,确定需要安装的新撑墩或支架的具体位置和规格。

同时,还需要对现
场的地质和土壤条件进行评估,确保新的撑墩或支架能够稳固地安装在地
面上。

接下来,进行新撑墩或支架的制作和安装。

根据之前的测量和评估结果,制作符合要求的新撑墩或支架。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和工艺,确保新的撑墩或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然后,使用吊车
或其他设备将新的撑墩或支架安装在指定的位置。

安装时需要注意不损坏
建筑结构,并确保撑墩或支架与建筑物的连接牢固可靠。

最后,进行验收和调整。

在安装完成后,需要对新的撑墩或支架进行
验收,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调整,确保新的撑墩或支架起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需要,可以进行一些补充工作,例如对撑墩或支架进行防腐处理,提高其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总结起来,拆撑换撑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拆除旧的撑墩或支架、测量和
评估、新撑墩或支架的制作和安装、验收和调整等步骤。

通过合理的施工
方案和严格的操作,可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提高建筑物
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深基坑分坑施工肋墙换撑施工工法

深基坑分坑施工肋墙换撑施工工法

深基坑分坑施工肋墙换撑施工工法一、前言深基坑施工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工程。

其施工难度大、风险高,对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肋墙换撑工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就深基坑分坑施工肋墙换撑施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肋墙换撑工法是一种常用的深基坑支护工法。

根据施工过程中不同应力状态的需求,通过不同的加固方式来达到增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目的。

肋墙换撑工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强等特点。

三、适应范围深基坑施工不仅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也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地铁等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肋墙换撑工法适应范围广,适用于各类深基坑的支护。

四、工艺原理肋墙换撑工法的施工工艺是通过肋墙与支撑体系相互配合,实现深基坑支护的目的。

其实际操作步骤为:先在深基坑的四周埋深打入钢管,再在钢管之间搭建钢骨架和钢板。

根据深度和应力状态的不同,施工现场进行换撑加固。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深度加固需要,将现场构件进行换撑,从而实现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强。

五、施工工艺1、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前要在现场进行勘察和梳理工程资料。

确定深基坑的大小和深度,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机具和设备的数量。

2、基坑开挖:根据设计尺寸和档高要求在现场进行基坑开挖。

开挖完成后对基坑内墙面进行清理、加固和防水处理。

3、肋墙施工:在基坑内固定立柱,固定肋墙龙骨,再固定肋墙骨架。

肋墙骨架与基坑墙壁垂直,之后开始固定肋墙板。

4、换撑加固:先在钢管上固定护栏板,之后对支撑板进行加固,最后通过换撑操作完成深基坑的加固。

5、施工完成:根据施工进度和情况,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保持现场整洁有序。

六、劳动组织肋墙换撑工法的施工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进行配合。

由施工队领导层对施工人员、机具设备和材料进行统筹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七、机具设备肋墙换撑工法的施工需要的机具设备主要包括挖掘机、钻孔机、铲斗车、破碎机、液压吊车等。

深基坑地下室楼板换撑技术的应用

深基坑地下室楼板换撑技术的应用

深基坑地下室楼板换撑技术的应用摘要:当前深基坑支护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内支撑梁在支护体系当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地下室结构越来越普遍,而在施工的过程中,支撑和拆除是每个工程中都有的项目,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采取楼板换撑技术能够非常好的解决支护因为内支撑拆除对结构稳定性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也可以在地下室外侧的基坑还没有进行回填施工的时候就对上部支撑梁进行拆除处理,同时开展主体结构的施工,这使得地下室的施工进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这种技术更加的简单,更加的实用,所以其也能够产生非常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深基坑;内支撑;楼板换撑在深基坑地下室支护施工的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过渡性支撑体系,如果工程的施工进入到特定的阶段之后,这一临时支撑体系就已经无法发挥其功能而被拆除,在施工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构自身的拆除时间、拆除方法和拆除之后的应力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楼板换撑技术的原理就是使得支护桩或者是地下连续墙结构能够由于内支撑拆除时候所产生的应力换撑楼板产生分化或者是传递给第三方,也就是说已经完成施工的强度也能满足要求的外墙和楼板结构当中,支护体系本身还是承担着支护的作用。

1、工程概况某地拟建建筑包括国际甲A写字楼、雅诗阁酒店两幢高层建筑物以及配套商业设施。

地上部均为23层、地下4层,结构形式为框支剪力墙和框筒结构。

场地南北方向长约420m,东西方向长40~100m,基坑开挖深度约20.1~21.0m。

2、基坑支护工程概况根据基坑的规模、深度、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等条件,按有关规范的规定,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定为一级,对控制变形要求严格,采用桩+锚+内支撑方案。

采用D1.0m钻孔咬合桩,间隔布置,桩间距0.8m,设2层支撑,拐角处3层,上部设两排锚索,锚索竖向间距3m,水平布置间距1.6m。

内支撑立柱采用@700钢管,壁厚8mm,内灌C30砼3、静态爆破拆除原理及施工方法因为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施工对周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本工程支撑梁拆除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决定采用静态爆破拆除的方式。

深基坑地下室换撑施工技术的应用

深基坑地下室换撑施工技术的应用

深基坑地下室换撑施工技术的应用摘要:换撑技术由于其作用独特,特别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内支撑型深基坑支护工程中。

本文以工程实例分析了深基坑内撑体系换撑施工的相关内容,就内撑体系换撑施工技术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内支撑;换撑引言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物不断涌现,地下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极大推动了基坑工程中换撑技术的快速发展。

深基坑工程中的换撑技术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来逐步取代发挥临时支撑作用的内支撑结构体系,从而保证临时性内支撑拆除后,工程能安全保质地继续进行。

1.工程概况某工程有地下两层,自然地坪标高为3.800m(相当于设计标高-0.150m),基坑底标高为-10.8m,故基坑深为10.65m。

整个基坑形状类似一个直角梯形,南北长142.9m,东西宽79.65m,基坑面积约为11000m2。

建筑物紧邻海河,对基坑的稳定性要求高,设计在基坑支护结构上用连排灌注桩、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和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相结合的支护系统形式。

基坑支护结构的坑边挡土护壁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外侧加设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支护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支撑体系混凝土强度为C30,见图1。

2.换撑技术设计原理为加快施工工期,不影响地下结构的连续施工,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结构采用微差起爆的爆破技术,确保一次爆破达到破碎效果。

同时为了保证外墙防水层和保护层的正常施工,采取以下换撑技术。

(1)原设计要求先进行负二层外槽的回填,然后在负二层梁板处浇筑同负二层梁厚的混凝土板带。

为了快速完成换撑带的施工,在负二层顶板框梁及次梁处,利用负二层梁板体系,将框架梁做出悬挑,直接延伸至支护桩,悬挑长度在600~1500mm,作为支撑体系卸荷。

梁截面为300mm×500(300)mm,具体配筋构造按03G101-1P66悬挑端A配置,见图2。

图1支撑系统剖面图2悬挑换撑梁配筋构造(2)建筑物拐角处的两侧,对撑的两侧,布泵的位置及重要敏感地带设置加强板,板厚200mm,构造水平钢筋螺纹φ12mm间距150mm,见图3。

拆撑换撑施工方案

拆撑换撑施工方案

拆撑换撑施工方案拆撑换撑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将原有支撑结构进行拆除,然后更换为新的支撑结构,以满足施工需要的一种施工方案。

拆撑换撑方案主要应用于以下情况:施工现场需要重新调整支撑结构位置;原有支撑结构无法满足新的施工要求;原有支撑结构损坏或老化等。

拆撑换撑方案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制定施工方案。

在拆撑换撑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拆除原有支撑结构的方法与顺序、更换新的支撑结构的类型和位置等。

在制定方案时,需要考虑所需材料和设备的准备情况,并进行详细的安全评估。

第二步:拆除原有支撑结构。

在进行拆除工作时,需要保证工人的安全,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拆除原有支撑结构时,可以使用拆除器械或者人工拆除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拆除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拆除速度,逐步拆除,以避免引起结构失稳。

第三步:准备新的支撑结构。

在拆除原有支撑结构后,需要准备新的支撑结构,并将其运送到施工现场。

在准备新的支撑结构时,需要保证材料的质量,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和制造。

第四步:安装新的支撑结构。

在安装新的支撑结构时,需要注意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根据施工方案,将新的支撑结构进行安装,确保其牢固稳定,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第五步:调整和检查。

在安装完成后,需要对新的支撑结构进行调整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如有需要,可以对支撑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和加固。

第六步:转换负荷。

在完成新的支撑结构的安装和调整后,需要将原有的负荷转移到新的支撑结构上。

在转换负荷时,需要保证负荷分布均匀,并且新的支撑结构能够承受所需的负荷。

拆撑换撑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提高施工效率。

拆撑换撑方案可以通过重新调整支撑结构的位置,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时间和成本。

2.提供更好的支撑条件。

拆撑换撑方案可以根据新的施工要求,选择更合适的支撑结构类型和位置,以提供更好的支撑条件。

3.防止事故发生。

拆撑换撑方案可以对原有支撑结构进行检查和维修,减少因支撑结构老化或损坏引发的事故风险。

超长地下室深基坑支护结构换撑施工技术

超长地下室深基坑支护结构换撑施工技术

超长地下室深基坑支护结构换撑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XXXX工程深基坑设计参数:长×宽×深=242.8m×72.8m×12.8m,坑底标高-12.80m,自然地坪标高-0.6m。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土质主要为粉砂土和粉质粘土;支护桩由φ1000mm@1200mm钢筋混凝土钻孔桩和φ850mm中心距1200mm三轴深搅桩组合而成,支撑结构由-3.00m和-9.00m两层内支撑梁以及冠梁、围檩、支护梁、立柱等组成。

支护桩及支撑结构由华东基础公司设计和施工。

基坑支护桩布置和支撑结构见图1所示。

图1 基坑支护桩及支撑平面位置示意图2 换撑施工所谓“基坑换撑”,就是指基坑在土方开挖阶段采用的内支撑型式,在地下室施工阶段,根据支撑的受力工况和先后条件在内支撑拆除前,按施工顺序自下而上进行换撑施工,然后分层拆除原支护桩的支撑结构,以满足施工空间并确保基坑在施工阶段稳定的施工过程。

1)支撑施工和拆除工况该支护结构的施工工况如下:工况1:第一道支撑施工完成,土方开挖至-3.8m;工况2:第二道支撑完成,土方开挖至-9.8m;工况3:地下室底板浇筑和负二层换撑砼完成,拆除第二道支撑;工况4:完成地下室一层楼板及负一层换撑,拆除第一道支撑。

2)换撑工艺流程换撑顺序:整个两层(-2F、-1F)地下室被后浇带自北向南依次分为A、B、C、D、E五个区,根据施工顺序,换撑及原支撑拆除顺序依次为:A、E(-2F)→B、C、D(-2F)→A、E(-1F)→B、C、D(-1F)(1)负二层换撑工艺流程负二层换撑是利用底板外延至支护桩(标高-10.90m处),底板与支护桩间用混凝土浇筑,代替围檩(-9.00m处)支撑基坑。

如图1“两次换撑分界线”以下。

①工艺流程图支护桩清理、找平→底板防水上翻→底板与换撑整体浇注→换撑结构砼养护→原负二层支撑拆除②主要施工工艺及要求支护桩帷幕清理:换撑标高内(即底板厚度范围)支护桩帷幕上的虚土、松动砼块若不清理彻底,会造成换撑受力时变形量增大,换撑支护后的基坑产生位移增大,不利基坑的稳定。

分隔围护中预埋或穿插型钢作为分期施工地下室新型换撑施工工法

分隔围护中预埋或穿插型钢作为分期施工地下室新型换撑施工工法

分隔围护中预埋或穿插型钢作为分期施工地下室新型换撑施工工法分隔围护中预埋或穿插型钢作为分期施工地下室新型换撑施工工法一、前言在地下室施工中,换撑施工工法是保证施工过程稳定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的换撑施工工法,即分隔围护中预埋或穿插型钢作为分期施工地下室换撑的方法。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预埋或穿插型钢作为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换撑构件,能够有效地支撑施工期间的土体和水压力,确保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2.钢材的使用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同时具有良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3.采用预埋或穿插型钢作为换撑构件,能够减少施工阶段间换撑的时间和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4.该工法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和不同类型的地下室施工,能够满足各种施工工程的需求。

三、适应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各类地下室施工工程,包括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地下综合体等。

尤其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下室施工。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预埋或穿插型钢作为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的换撑构件,利用钢材的强度和刚度支撑土体和水压力。

具体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1.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钢材的类型、尺寸和长度。

2.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位置进行预埋或穿插型钢的安装。

3.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钢材的应力和变形情况,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根据施工的进度和需要,适时拆除和更换预埋或穿插型钢。

五、施工工艺1.进行地下室基坑的开挖和侧墙支护。

2.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预埋或穿插型钢进行临时换撑。

3.进行地下室底板和墙体的施工。

4.根据施工进度和需要,适时拆除和更换预埋或穿插型钢。

六、劳动组织根据具体施工规模和进度,合理组织施工队伍,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七、机具设备为了实施该工法,需要以下机具设备:1.挖掘机:用于地下室基坑的开挖。

2.换撑机:用于预埋或穿插型钢的安装和拆除。

3.钢筋切断机:用于对预埋或穿插型钢进行切割和处理。

4.测量仪器:用于监测钢材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浅谈地下室楼板换撑技术的应用

浅谈地下室楼板换撑技术的应用

浅谈地下室楼板换撑技术的应用摘要:为了保证地下室楼板结构换撑施工的质量,需要技术人员掌握换撑施工的关键点,并根据换撑施工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就地下室楼板结构在换撑施工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下室;楼板;换撑在目前建筑物的地下室结构建设之中,通常会选择使用钢筋混凝土材质的结构作为地下室建设阶段的支撑结构,而在整体项目建设完工之后,由于这种临时性的支撑结构在支撑强度方面、稳定性方面的影响,需要施工人员根据地下室的实际需要,建设新的支撑结构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1.静态爆破类型的楼板拆除技术1.1静态爆破技术概述在对地下室楼板结构进行更换施工之前,需要技术人员将临时性的楼板结构拆除,并且楼板结构的拆除工作对于后续的施工有一定的影响。

目前,在楼板拆除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的拆除技术就是静态爆破类型的拆除技术,这种技术在使用中主要是运用了定向爆破这一技术,在地下室的楼板结构上进行多点同时爆破的方式,这样就能有效控制爆破的范围以及破坏力,保证楼板结构在破碎之后全部都掉落到地下室的底部,这样即达到了破坏楼板结构的目标同时也不会对建筑物的其他部分带来破坏,是一种高效、高质量的施工方式。

1.2静态爆破关键点在使用这项技术进行楼板结构破坏的时候,由于这项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以及危险性,所以需要技术人员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并在实际的爆破施工中,使用专业的知识根据楼板结构的厚度以及构成材料,科学的设定所需要使用的爆炸物的类型以及数量,同时还要在精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好爆炸物安放的位置,在安放炸药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转孔技术来将爆炸物放置到楼半结构的内部。

在整个拆除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能保证项目的建设质量,应按照相应科学的拆除顺序进行施工,如果盲目、无规律的进行拆除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建筑物中横梁结构的稳定性受到较大影响。

在大多数地下室楼板结构拆除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先拆除楼板结构中次梁,在完成这项拆除工作之后在进行主梁结构的拆除。

分隔围护中预埋或穿插型钢作为分期施工地下室新型换撑施工工法(2)

分隔围护中预埋或穿插型钢作为分期施工地下室新型换撑施工工法(2)

分隔围护中预埋或穿插型钢作为分期施工地下室新型换撑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室工程的建设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保证地下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新型换撑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一种分隔围护中预埋或穿插型钢作为分期施工地下室新型换撑施工工法,以期为读者提供有关该工法的详细信息和实用指导。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特点在于采用分隔围护、钢筋混凝土换撑和预埋或穿插钢材等方式,有效解决地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围护结构失稳和安全问题。

通过在地下室周围的土壤中预先安装或穿插钢材,形成稳定的“框架”,支撑土体和保护地下室结构。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分期施工的地下室工程,在地下室顶板回填土质量较差或存在地下水位较高等特殊情况下尤为适用。

该工法不仅适用于住宅地下室工程,也适用于商业、政府和医疗等各类地下室工程。

四、工艺原理此工法通过预先设计好的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相结合,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其中,分别对围护结构的分隔、钢筋混凝土换撑、预埋或穿插钢材等技术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解释。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是整个工法的核心,涉及到工法的每个施工阶段。

从地下室顶板的拆除、土方开挖、钢筋混凝土换撑的安装、预埋或穿插钢材的定位等,每个细节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施工过程。

六、劳动组织在劳动组织方面,本文对施工人员的组织、合理的施工流程和协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劳动组织的合理安排和施工流程的优化有助于提高工程效率和施工质量。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对机具设备的种类、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便读者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机具设备。

八、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

本文对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材料验收、施工工艺控制、实际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等方面。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九、安全措施在施工中,安全问题必须放在首位。

地下室楼板后浇带均匀设置槽钢换撑施工工法(2)

地下室楼板后浇带均匀设置槽钢换撑施工工法(2)

地下室楼板后浇带均匀设置槽钢换撑施工工法地下室楼板后浇带均匀设置槽钢换撑施工工法一、前言地下室楼板后浇带均匀设置槽钢换撑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的地下室混凝土后浇带施工工法。

它通过在混凝土后浇带中设置槽钢换撑来增强后浇带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使得地下室楼板工程能够更加牢固和安全。

二、工法特点1. 提高后浇带的承载能力:通过槽钢换撑的设置,能够有效增强后浇带的承载能力,使得楼板工程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2. 均匀布置换撑:槽钢换撑的布置均匀,能够保证后浇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均匀,避免出现局部应力过大的情况。

3. 施工简单高效:该工法的施工过程相对简单,能够快速进行,提高施工效率。

4. 节约材料成本:通过合理设计和布置槽钢换撑,能够在保证楼板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材料成本。

三、适应范围地下室楼板后浇带均匀设置槽钢换撑施工工法适用于地下室混凝土楼板工程,特别是对于跨度较大、荷载较大的楼板工程效果更佳。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在混凝土后浇带中设置槽钢换撑,实现了后浇带的增强,提高了楼板工程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通过合理设计换撑的位置和数量,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能够使得后浇带受力更加均匀,有效避免局部应力过大的情况。

五、施工工艺1. 混凝土地下室楼板浇筑完成后,进行夯实和养护。

2. 根据设计要求,在后浇带位置设置槽钢换撑,确定换撑的位置和数量。

3. 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槽钢,组成槽钢换撑结构。

4. 将槽钢换撑固定在地基中,确保换撑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5. 进行槽钢换撑与后浇带的连接,确保其能够承受后浇带的荷载。

6. 进行后浇带的混凝土施工,确保混凝土能够完全填满槽钢换撑。

六、劳动组织按照施工计划和工艺要求,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分工,配合进行槽钢换撑的设置和混凝土浇筑。

七、机具设备1. 混凝土搅拌机:用于混凝土的制备。

2.起重机:用于安装槽钢换撑。

3. 焊接设备:用于槽钢的焊接。

4. 手动工具:如螺丝刀、扳手等,用于槽钢换撑的安装和连接。

临地铁深基坑地下室换撑施工工法(2)

临地铁深基坑地下室换撑施工工法(2)

临地铁深基坑地下室换撑施工工法临地铁深基坑地下室换撑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发展的进一步加快,地铁交通的建设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深基坑地下室换撑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的工法,能够有效解决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的支撑和稳定性问题,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二、工法特点临地铁深基坑地下室换撑施工工法有以下特点:1. 与传统施工相比,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2. 采用高强度的钢筋和支架,使整个工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3. 可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灵活调整支撑体系,满足不同场地的施工要求。

4. 采用预制构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施工方式,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整体稳定性。

5. 工法成熟且经济实用,已在多个地铁工程中得到应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三、适应范围临地铁深基坑地下室换撑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地铁站点周围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对基坑支撑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工程。

2. 地下室设计要求较高,需要通过换撑施工工法来保证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工程。

3. 基坑周边建筑物密集,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建筑物不受影响的工程。

四、工艺原理临地铁深基坑地下室换撑施工工法基于以下原理:1. 通过在基坑四周安装钢支撑和混凝土墙板,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体系,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通过安装预制构件和现浇混凝土,加强基坑周边地面和支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临地铁深基坑地下室换撑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基坑标高确认和方案设计:根据地铁站点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基坑的标高和换撑方案。

2. 钢支撑安装:按照设计方案,在基坑四周安装钢支撑,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体系。

3. 混凝土墙板施工:在钢支撑上安装预制墙板,并使用现浇混凝土填充墙板之间的空隙,增加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4. 地面处理:对基坑周围的地面进行处理,确保支撑结构与地面的紧密连接。

5. 基坑地下室施工:根据需求,进行地下室的结构施工,包括地下室底板、墙体和顶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室分期开发的结构换撑施工技术
编著:杨新礼2009-4-1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地下空间的效益日益显著,许多大型酒店及地铁周围开发的地块均设有大型的地下商场及停车库,收益颇丰。

因地下室深基坑施工难度大,施工工序复杂,所以占用工期长。

为了早日取得经济回报。

许多大面积的地下室,开发商都选择分期开发,以此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深基坑地下室的分期施工就会出现先开发地块与后开发地块的换撑问题。

换撑施工是深基坑施工中关键环节,换撑材料的选择、换撑布置形式、换撑处结构施工以及换撑处基础和外墙板的防水抗渗等问题,若处理不当将会对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对换撑施工进行必要的技术措施,能有效地保证整个基坑的安全、基坑周围土体压力的合理传递、已施工好的地下室结构位移、外墙板及底板防水等,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本文结合某工程地下室施工,提出了地下室分期施工中换撑的每个过程时应注意问题,关键技术问题,以及主要质量控制方法。

为同类型的地下室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二、工程概况
该工程地下室面积约为18000,地上由三栋高层,一栋20层的酒店(高88m)、二幢23层的办公楼(高100.8m)及裙房组成。

地下室总计二层,底板面标高为
-10.25m(相对标高),出地面相对标高0.00对应于绝对标高4.55m,实际地块周围地面绝对标高约为3.9m。

地下室顶板厚度为0.25m,地下一层板厚为0.15m,筏板厚度为0.60m,各主楼筏板厚度为2.0m,垫层厚度约为0.2m。

实际土体开挖深度为:非主楼处14.75m,主楼处16.15m。

基坑围护结构为直径为1000@1200的钻孔灌注桩,外加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

支撑为2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为了满足酒店需在10年5月1日前开业,业主将整个地下室分割为两块进行施工。

第一块(一期)为酒店主楼所在位置,施工面积为3600,第二块为办公楼所在位置,施工围12000。

中间用围护桩隔开。

一期酒店施工至地面以上时开始施工二期。

待二期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凿除一期与二期之间的分隔围护桩,将两块地下室连为一体。

为了保证一期酒店已施工完成的的结
构在二期地下室施工时不会出现过大位移而使
结构变形产生的裂缝,以及整个基坑的安全。

所以一期与二期之间的换撑需精心组织施工,
并增加必要的技术措施。

三、换撑施工中的技术措施基坑分块示意图
3.1、总体设想
一期与二期之间由围护桩分隔,一期基坑土体开挖完成后,地下室结构回筑时可以通过结构与围护桩之间的传力带使基坑四周的土体压力达到平衡。

二期基坑土体开挖完成后地下室结构回筑时,由于两块中间的分隔围护桩需凿除、两块结构连接时钢筋对接和两块交接处的防水均需要一定的工作面,导致二期结构就与分隔围护桩之间无法设置传力带。

同时为了保证中间分隔围护桩拆除后一期地下室结构出现过大位移,所以一期与二期结构在中间分隔围护桩未拆除之前必须设置型钢连换撑,以方便分隔围护桩拆除后结构回筑。

总的施工流程详如下。

1、一期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所有换撑
预埋件安放结束。

二期土体开挖至底板
设计后,浇筑混凝土垫层,并且将换撑处垫层加厚。

2、浇筑二期底板,待底板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时,施工一期与二
期之间的型钢换撑。

准备拆除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3、第二道支撑拆除完成后施工地下二层结构,并安放中板换撑预埋件、预留与一期搭接钢筋。

5、第一道支撑拆除完成后,施工地下一层结构,并在换撑处预留后浇带。

7、待换撑处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底板换撑型钢。

依次浇筑中板换撑处混凝土、拆除中板型钢换撑,浇筑顶板后浇带,
4、待中板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施工中板换撑型钢,准备拆除第一道混凝土支撑。

6、拆除一期与二期之间分隔围护桩。

结构施工完成后两个月浇筑底板换撑处混凝土。

3.2、型钢换撑的布置
为了方便底板止水带的设置以及围护桩拆除后底板换撑处结构施工,底板型钢换撑采用附着式设置。

在一期与二期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后,浇筑砼之前,将换撑预埋件固定在底板钢筋上,并控制好保护层。

本工程设计的预埋件为1.88*0.8*0.025的钢
板型钢对撑是用160*16的等边角钢焊接成460*460的格构柱。

由于钢板过大过重,人工无法安放,施工时将其分隔为2半,等就位好以后再重新焊接。

为保证钢板底下混凝土能振捣密实,需在钢板上开设四个直径为6cm 的振捣口。

钢板预埋时需对准分隔围护桩之间的空隙,这样等二期底板施工完成后能顺利将型钢对撑穿过围护桩与两边预埋件焊接。

底板换撑平面及剖面图
中板换撑时由于中板受力较大且中板厚度较薄,担心采用附着式换撑会使中板出现平面外失稳,加上中板无需设置止水带(楼板),所以综合考虑后,采用对撑式布置,型钢采用40a 工字钢间距3600。

在换撑部位设置加腋梁。

在施工一期时将预埋在加腋梁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