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常规及生化全项的临床意义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生化检验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体内的生物化学状况,从而辅助诊断疾病、评估病情、指导治疗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化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血糖:血糖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供应物质,用于评估糖尿病、低血糖和其他代谢紊乱相关疾病。
2.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用于评估肝功能的异常,如肝炎、肝硬化等。
4.肾功能指标:包括血尿素氮、肌酐、尿酸等,用于评估肾脏功能的异常,如肾炎、慢性肾脏病等。
5.电解质:包括钠、钾、钙、镁等,用于评估体内电解质平衡的情况,如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等。
6.乳酸和酮体:用于评估酸碱平衡的情况,如酸中毒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7.尿常规:包括尿蛋白、尿白细胞、尿红细胞等,用于评估泌尿系统炎症、肾损伤等情况。
8.炎症和感染指标: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用于评估炎症和感染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
9.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癌抗原(CA)125、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用于评估肿瘤的筛查、监测和治疗反应。
10.甲状腺功能指标:如甲状腺素(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功能减退等。
11.骨代谢指标:如钙、磷、碱性磷酸酶、骨密度等,用于评估骨代谢紊乱的情况,如骨质疏松、骨折等。
12.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的异常,如出血倾向、血栓形成等。
13.电解质和酸碱指标:如电解质浓度、酸碱平衡指数等,用于评估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异常的情况,如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等。
以上只是部分常见的生化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指标可以通过生化检验来评估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三大常规和生化全项的临床意义精品PPT课件

性、小细胞性)
4、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 (1)用于缺铁性贫血(IDA)的诊断与疗效观察 ❖ (2)用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 (3)用于贫血的分类
5、白细胞计数(WBC)
9、血小板压积(PCT)
❖ 增长:见于骨纤、脾切除、慢粒等。 ❖ 减低:见于再障、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10、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 PDW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异质性参数, PDW增大见于 急淋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粒、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血栓性疾病等。
尿常规
❖ 1、颜色:淡黄色透明 ❖ (1)近无色透明:极度稀释的尿液。 ❖ (2)黄色:服用黄连素、维生素B2等药物。 ❖ (3)橙黄色:浓缩尿,如脱水、发热等。尿胆红素增加,
三大常规及生化全项的临床意义
1、红细胞(RBC)计数和血红蛋白(HGB,Hb)
❖ (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运动、 感情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等。长期多次献血者亦可代 偿性增多。
❖ (2)生理性减少:3个月的婴儿-15岁以前的儿童,红细胞 和血红蛋白可较正常低10%-20%,妊娠中、后期孕妇、老 年人。
❖ (1)生理性增加: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 动、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 (2)病理性增加:大部分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尿毒症、 中毒、恶性肿瘤、心肌梗塞、严重烧伤、传单病、白血病、 急性出血等。
❖ (3)病理性减少: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 疾、再障、X线及镭照射、化疗后、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 性疾病。
6、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简介生化全套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
不同的医院,生化全套检查的项目会有差别,但大致的项目不会相差太大。
生化全套检查用途1、用于常规体检普查2、疾病的筛查和确证试验生化全套检查是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对身体情况的一种了解,有时也可以检查出来潜伏的疾病,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就需要定期的检查,如肝功能检查,防止病情突然发作,及时进行治疗。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2.血清天门冬氨酰基转移酶测定3.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4.血清碱性磷酸酶5.血清白蛋白测定6.血清白蛋白测定7.球蛋白8.A/G9.血清总胆红素测定10.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11.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12.血清前白蛋白测定13.ALT/AST14.血清总胆固醇测定15.血清甘油三酯测定16.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7.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8.血清载脂蛋白A1测定19.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20.血清载脂蛋白a测定21.尿素测定22.肌酐测定23.尿素测定24.血清碳酸氢盐测定25.乳酸脱氢酶测定26.血清肌酸激酶27.血清肌酸激酶-MB同功酶活性测定28.血清a羟基丁酸脱氢酶测定29.钾测定30.钠测定31.氯测定32.钙测定33.葡萄糖测定临床意义: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生化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docx

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
不同的医院,生化全套检查的项目会有差别,但大致的项目不会相差太大。
生化全套检查用途1、用于常规体检普查2、疾病的筛查和确证试验生化全套检查是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对身体情况的一种了解,有时也可以检查出来潜伏的疾病,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就需要定期的检查,如肝功能检查,防止病情突然发作,及时进行治疗。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2.血清天门冬氨酰基转移酶测定3.血清γ -- 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4.血清碱性磷酸酶5.血清白蛋白测定7.球蛋白8. A/G9.血清总胆红素测定10.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11.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12.血清前白蛋白测定13. ALT/AST14.血清总胆固醇测定15.血清甘油三酯测定16.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7.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8.血清载脂蛋白A1 测定19.血清载脂蛋白 B 测定20.血清载脂蛋白 a 测定21.尿素测定22.肌酐测定23.尿素测定24.血清碳酸氢盐测定25.乳酸脱氢酶测定26.血清肌酸激酶27.血清肌酸激酶-MB同功酶活性测定28.血清a羟基丁酸脱氢酶测定29.钾测定30.钠测定31.氯测定32.钙测定33.葡萄糖测定临床意义: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常规生化检查项目有什么临床意义?这篇文章告诉你

常规生化检查项目有什么临床意义?这篇文章告诉你生命和健康十分珍贵,人类对于身体和疾病的认识不断进展并屡有突破,但总体上医学仍存在许多局限,疾病的不断演变,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拥有一个健康身体,除管控好自己的生活方式外,出现身体不适情况应尽早就医治疗并遵守医嘱,尽快得到治愈。
医护人员借助各种医学诊疗技术做出疾病诊断,并制定医治方案,其中生化检查项目对临床诊治的意义十分重要。
一、什么是生化检查项目生化检查是现代医学诊断和治疗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人体血液或体液中的特定代谢物进行检测,主要通过测定血液、尿液、脑脊液等样本中化学物质量与质的变化,为医护人员提供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及健康评价等信息,判断被检者是否存在潜在疾病或排除某些疾病。
常见的生化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及心肌酶等项目,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生化检查项目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实践中。
本文重点介绍一些常规生化检查项目及在临床上的意义。
二、生化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1.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生化指标。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具有合成、代谢、解毒、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肝功能异常是多种疾病早期标志,因此肝功能检查在临床上非常重要。
肝功能检查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总胆红素(TBIL)及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
其中,ALT和AST是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重要指标。
ALT指标能敏感地反应肝细胞损伤,其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及肝硬化等疾病,AST指标常与肝细胞损伤的程度承正相关,其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疾病与中毒性肝炎疾病。
TBIL是评估肝胆系统功能指标,如果患者出现黄疸、肝脏疾病或肝外疾病等TBIL水平会升高。
ALP则是评估肝胆系统胆汁分泌和排泄功能指标。
肝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同时还可以监测肝脏病变的进程和治疗的疗效。
“三大常规项”检查及临床意义

“三大常规项”检查及临床意义“三大常规项”检查及临床意义:一、血常规血常规的主要项目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中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比、中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等。
二、尿常规尿常规主要项目有:尿的颜色,尿的酸碱性(PH值),尿的比重及蛋白定性和镜检测定尿的沉渣计数。
其主要内容有:镜检尿中的白细胞、脓细胞和红细胞(正常红细胞、皱皮红细胞、及影细胞)上皮细胞、复粒细胞及其它精子。
以及在病理情况下各种管型相似物质。
三、大便常规大便常规主要内容有:大便颜色,硬度粘液度。
以及镜检大便者有无蠕虫病(钩虫卵、蛔虫卵、鞭虫卵)等各种寄生虫检查。
三大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在无病理情况,三大常规值都处于正常范围,但当患了疾病,或身体受到某种(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机械的)不良刺激和创伤时,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平衡条件受到破坏,其正常值就发生变化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当患了流感、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感染等征灶时,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就升高,分类细胞已因此而增高或减少。
甚至因不小心,染上肝病或其它,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均会减少。
再若不慎,发生尿路感染,或阴道炎、肾炎之类;小便就会变红、变黑、褐或乳白色。
发生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肉眼血尿等症状。
经化验检查就会发现小便里有红细胞、白细胞,或其它透明管型、蜡样管型、可粒管型或结晶盐之类。
当感染寄生虫病时,化验检查可发现,大便里有蛔虫卵、钩虫卵等寄生虫宿主于人体。
患了消化系疾病,肛裂、痔疮,查大便定会发现大便色黑,形状各异;且潜血阳性。
总之,三大常规(血、尿、粪)已作为临床医生诊断疾病。
鉴别病患必不可少的重要检查方法。
也是检验师向临床医生提供可靠诊断的依据之一。
也是观察生理、病变的情雨表。
生化全套的意义

1. 血糖【正常值】3.6—6.1mmol/L 【意义】对于胰岛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不足或过多有鉴别意义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的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
2. 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值】24--32mmol/L。
【临床意义】对于判断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碱中毒有一定意义。
3. 尿素氮(BUN)【正常值】2.8—8.2mmol/L。
【临床意义】判定肾功能。
增高可见于各种原因的肾功能损害;肝功能严重损害时减低。
4. 肌酐【正常值】44---135μmol/L。
【临床意义】对急、慢性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5. 尿酸【正常值】150--440μmol/L。
【临床意义】增高:临床多见于痛风、急性及慢性肾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6. 钾【正常值】3.5--5.1mmol/L。
钠【正常值】135--147mol/L。
.氯【正常值】95--108 mol/L。
【临床意义】判定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7. 钙【正常值】2.1--9mol/L。
【临床意义】判定甲状旁腺机能,维生素D缺乏症,骨,多发骨髓瘤有意义。
8. 总蛋白(TP)【正常值】60-80 g/L。
白蛋白(ALB)【正常值】35--55g/L。
【临床意义】可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诊断、鉴别诊断意义9. 血清总胆红素【正常值】5.5--19μmol/L。
血清直接胆红素;【正常值】1.7—6.8μmol/L。
【临床意义】诊断、鉴别诊断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
心血管疾病、中毒时升高10. 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值】8—40U/L【临床意义】对肝胆疾病的诊断及病情变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11. 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值】5--40 U/L【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塞时升高,及其它脏器炎症时也常增高12. .r--谷氨酰转移酶或转酞酶(r--GT)【正常值】8--53 U/L。
【临床意义】肝胆系统病变特别是时明显增高。
13. 肌酸磷酸激酶(CK)【正常值】25-195U/L。
临床常用三大常规及血生化检测

三大常规及血生化检测一,尿常规二,血常规三,其他检查五,生化检测检验项目英文缩写正常值范围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GPT/ALT0-40U/L①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胞坏死。
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
③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
总胆红质素T-BIL0~18.8umo1/1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D-BIL:0~6.84umo1/1参考总胆红素总蛋白TP:60~80g/1血清总蛋白增加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
②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③结核,梅毒,血液原虫病等。
血清总蛋白降低①出血、溃疡、蛋白尿等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
血清白蛋白ALB35.0~55.0G/L与血清总蛋白测定基本相同碱性磷酸酶ALP成人20-110U/L儿童20-220U/L增高见于①骨髓疾患②肝胆疾患③其它甲亢甲状腺腺瘤、甲旁亢。
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γ-GT)<50U/L①明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晚期性肝硬化、胰头癌②轻中度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③酗酒,药物等所致胆固醇CHOCHO0~5.18mmo1/L<200①用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分析。
②用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判断。
甘油三脂TG0~1.6pmmo1/L青年<150老年<200增高见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
降低(低于人群的5%位数)无重要临床意义。
过低见于消化吸收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症。
高密度脂蛋白脂固醇HDL-C1.16-1.55mmo1/L男>40(1.03)女>45(1.16)胆固醇和冠心病患病数之间负相关已经被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1.生理性升高:运动(如运动员一般HDL—C较高)、饮酒、妇女服用避孕药、一些降胆固醇药物(如诺衡)等。
医院三大常规的临床意义

粪便常规
粪便虫卵检查未查到人体寄生虫肠道寄生虫病的 诊断多依靠在粪便中找到虫卵、原虫滋养体和包 囊。可在粪便中查到寄生虫虫卵有:蛔虫卵、钩 虫卵、鞭虫卵、蛲虫卵、血吸虫卵、东方毛圆形 腺虫卵、姜片虫卵、肝吸虫卵、牛肉绦虫卵、猪 肉绦虫卵等。可在粪便中查出的原虫滋养体和包 囊有:结肠阿米巴、痢疾阿米巴、布氏阿米巴、 微小阿米巴、脆弱阿米巴等。可在粪便中查到的 各种滴虫、鞭毛虫有:兰氏贾第鞭毛虫、人肠鞭 毛虫、肠内滴虫、结肠小袋纤毛虫等。可在粪便 中查到的虫体和节片有:蛔虫、蛲虫、钩虫、猪 肉绦虫、牛肉绦虫等。根据查到的各种寄生虫, 即可诊断为相应的寄生虫病。
减少:病理性: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 病、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极度严重感染、X 线照射、肿瘤化疗后和非白血性白血病等。
血液细胞常规检验
5、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N)2-7.7 X10^9/L 增多: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尿毒 症、急性汞中毒、急性氢中毒等。 减少: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或镭照射、 抗癌药物化疗、极度严重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 等。 淋巴细胞(L)0.8-4 X10^9/L 增多: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减少: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反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单核细胞(M)0.12-1 X10^9/L 增多: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 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
尿液分析
维生素C0-0.6mmol/L降低,常见于维生素C摄入量不足或 坏血病。当尿液中含氧化性物质时,结果也会偏低。长 期增高可能与肾结石形成有关。 尿比重1.015-1.025升高见于急性肾炎、糖尿病、高热、 呕吐、腹泻或心力衰竭。降低见于慢性肾炎、肾性肾盂肾 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或尿崩症。 隐 血0-10cells/ula、血尿常见于尿路炎症、急性肾炎、肾 结核、尿道炎、肿瘤,有白细胞时则表示有炎症;蛋白阳性、 尿沉渣中有肾上皮细胞、管型等时,应考虑肾炎;特别是 有红细胞管型时,是肾实质出血的佐证。b、血红蛋白尿见 于发作性血红蛋白尿症,还见于各种中毒、感染、链球菌 败血症、疟疾(黑水热)、灼伤、溶血性输血反应等情况。
三大常规及生化全项临床意义课件

红、白、脓细胞
❖ 红细胞:正常大便中不存在,大量出现时为肠道下部出血所 致。
❖ 白细胞:正常大便中可见少量白细胞,大量出现时提示炎症 反应。
❖ 脓细胞:提示炎症反应。 ❖ 巨噬细胞:细菌性痢疾的诊断依据。
生化全项
❖ 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间接胆红素(IBIL)
❖
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
总胆汁酸
❖ 增高提示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原发性胆管 性肝硬化、妊娠性胆汁淤积。
尿素
❖ 减少:较为少见,常提示严重的肝病。 ❖ 增高:各种疾病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及体内蛋白代谢异常;
肾功能减退;尿道阻塞
肌酐
❖ 可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主要 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衰竭时, MPV与PLT同时持续下降,造血功能抑制越严重, MPV越小, 当造血功能恢复时, MPV增大常先于PLT升高。 ❖ (5)其他方面应用: ①MPV增大:见于骨纤、ITP、血栓性疾病及血 栓前状态、脾切除、慢粒、MDS、巨大血小板综合征、镰刀细胞性贫血 等。② MPV减少:见于脾亢、化疗后、再障、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血清碱性磷酸酶
❖ 增高提示肝胆疾病,与转氨酶同时检测有助于黄疸的鉴别。 如:阻塞性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而转氨酶轻度 增高;肝细胞性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转氨酶 明显升高;
谷氨酰基转移酶
❖ 增高提示原发性肝癌、腺癌等,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 无肝转移和肝癌手术后有无复发时,阳性率可达90%
尿比重
❖ (1)增高:可见于高热脱水、蛋白尿、惊厥、心功能不全、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脂性肾脏病变等。
❖ (2)降低:尿崩症、高血压、肾盂肾炎等,或使用了利尿 剂和天然利尿剂(茶、咖啡等)。
三大常规检查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三大常规检查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发布时间:2021-03-04T06:37:19.32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0年第12期作者:史庆[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们较之于以往更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四川省威远县人民医院四川威远 64245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们较之于以往更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而三大常规检查则能让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知,从而让人们在饮食搭配和生活习惯上进行改善。
三大常规检验包括血检、尿检、便检,将三大常规检查运用于临床中来能很好地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信息,从而展开针对性的治疗,二本篇文章则主要对三大常规检查在临床中的意义进行介绍,然后在对三大常规检验中的部分注意事项进行说明,以期望对医护人员产生一定的帮助。
1.三大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三大常规检查已经被相应的医护人员和医疗专家证明了其在临床中的重要作用,是公认的最常用化验项目组合,其在临床中更是有着重要意义。
其一,血常规检查针对于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三个系统进行检查,然后得出其相应的数据资料,能够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血液疾病,从而对病人展开针对性治疗。
其二,尿常规。
尿常规能够详细了解病人泌尿系统的疾病以及疗效的结果,帮助医生对患者展开进一步诊治,通过尿常规能够了解炎症、结石、肿瘤等,同样尿常规更是能帮助病人直接了解到糖尿病、肝炎,通过尿常规,医护人员可对患者进行安全用药,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三,便常规。
便常规一般更容易帮助医生了解到患者的饮食习惯,判断疾病的位置。
通过便常规,医生以及护理人员能够了解到病人的饮食问题、营养问题以及肠胃问题。
除此之外,便常规还能作用于粪便细菌培养,治疗肠胃炎等疾病。
通过三大常规检查,医生可对患者身体病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然后通过检查结果来对其展开临床治疗,这在医学界中更是一大重要进步。
2.三大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三大常规检查确实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三大常规检查却依旧有着一些注意事项,若是没有对这些注意事项进行有效的治理,那么则会对医护人员的后续工作带来巨大的麻烦。
一起谈谈三大常规检查临床意义与注意事项

一起谈谈三大常规检查临床意义与注意事项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作为临床诊断所需要的检查也越来越细致和准确,为医生对疾病的判断提供了更加确切的参考数值。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被公认为三大常规检查,已经成为临床诊断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之一。
下文就聊了解一下三大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临床意义1、血常规血常规的检查是对血液中含有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成分的量和质进行检测与分析。
通过血常规的检查可以发现身体是否有感染、贫血以及血液系统的疾病,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结合血常规来进行判断。
可以及时的发现并对一些疾病进行诊断。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水平增加可以用来判断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情况;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减少通常可以用来辅助诊断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以及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淋巴细胞的增高通常用来判断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疾病;而淋巴细胞减少多数出现在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大多数出现在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疾病发生的时候。
2、尿常规尿常规通常是对泌尿系统的疾病进行检查和诊断,也参与对身体健康的评估中。
尿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等。
主要是对炎症、结石、肿瘤以及肾移植手术之后等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身体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例如糖尿病、胰腺炎、肝炎等;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监测,例如庆大霉素、磺胺类等药物的副作用;对职业病进行轴助诊断,如铅、汞等重金属中毒。
3、便常规便常规需要检查的方面比较多,例如粪便的颜色,性状,粪便中有无红血球和白血球、细菌敏感试验、潜血试验(OB) 以及查虫卵等。
生化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生化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
不同的医院,生化全套检查的项目会有差别,但大致的项目不会相差太大。
生化全套检查用途1、用于常规体检普查2、疾病的筛查和确证试验生化全套检查是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对身体情况的一种了解,有时也可以检查出来潜伏的疾病,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就需要定期的检查,如肝功能检查,防止病情突然发作,及时进行治疗。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2.血清天门冬氨酰基转移酶测定3.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4.血清碱性磷酸酶5.血清白蛋白测定7.球蛋白8.A/G9.血清总胆红素测定10.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11.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12.血清前白蛋白测定13.ALT/AST14.血清总胆固醇测定15.血清甘油三酯测定16.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7.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8.血清载脂蛋白A1测定19.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20.血清载脂蛋白a测定21.尿素测定22.肌酐测定23.尿素测定24.血清碳酸氢盐测定25.乳酸脱氢酶测定26.血清肌酸激酶27.血清肌酸激酶-MB同功酶活性测定28.血清a羟基丁酸脱氢酶测定29.钾测定30.钠测定31.氯测定32.钙测定33.葡萄糖测定临床意义: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大常规及生化全项的临床意义

• 引言 • 大常规及生化全项概述 • 大常规及生化全项概述 • 大常规及生化全项的临床意义 • 大常规及生化全项的局限性 • 大常规及生化全项的发展趋势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常规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等,用于初步判断患者健康状况 。
生化全项
包括肝功、肾功、血糖、血脂等,用于评估患者内脏功能及 营养状况。
监测病情变化
通过定期检测血常规和生化全项指标 ,可以监测病情的变化情况,指导医 生调整治疗方案。
评估治疗效果
治疗后,血常规和生化全项指标的改 善情况可以反映治疗效果,有助于医 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大常规及生化全项在预防保健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
常规体检中包含血常规和生化全项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如贫 血、肝肾功能异常等。
加强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等多 个学科的交叉合作,共同推动大常规及生 化全项检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1
血常规指标中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可以协助诊断感染性疾病,
如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
诊断贫血
02
血常规指标中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可以协助诊断贫
血的类型和程度。
评估器官功能
03
生化全项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可以评估肝脏功
能,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以评估肾脏功能。
大常规及生化全项在评估治疗效果中的应用
技术创新
个性化诊疗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大常规及 生化全项的检测将更加快速、准确、自动 化。
随着精准医学的兴起,针对不同个体开展 个性化的大常规及生化全项检测将成为可 能,有助于实现精准诊疗。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简介生化全套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
不同的医院,生化全套检查的项目会有差别,但大致的项目不会相差太大。
生化全套检查用途1、用于常规体检普查2、疾病的筛查和确证试验生化全套检查是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对身体情况的一种了解,有时也可以检查出来潜伏的疾病,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就需要定期的检查,如肝功能检查,防止病情突然发作,及时进行治疗。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2.血清天门冬氨酰基转移酶测定3.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4.血清碱性磷酸酶5.血清白蛋白测定6.血清白蛋白测定7.球蛋白8.A/G9.血清总胆红素测定10.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11.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12.血清前白蛋白测定13.ALT/AST14.血清总胆固醇测定15.血清甘油三酯测定16.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7.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8.血清载脂蛋白A1测定19.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20.血清载脂蛋白a测定21.尿素测定22.肌酐测定23.尿素测定24.血清碳酸氢盐测定25.乳酸脱氢酶测定26.血清肌酸激酶27.血清肌酸激酶-MB同功酶活性测定28.血清a羟基丁酸脱氢酶测定29.钾测定30.钠测定31.氯测定32.钙测定33.葡萄糖测定临床意义: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常规生化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临床应用范围
健康体检
常规生化检查是健康体检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及早发现潜在疾病。
疾病诊断
根据生化指标的变化,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 检查结果,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病情监测
对于已确诊的患者,常规生化检查可用于监 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预后评估
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作为预后评估的依据 之一,指导临床治疗和康复。
常规生化检查项目及 临床意义
目录
• 常规生化检查概述 • 血液常规生化检查 • 尿液常规生化检查 • 粪便常规生化检查 • 脑脊液及其他体液生化检查 • 生化检查注意事项与质量控制
01
常规生化检查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常规生化检查是指通过生物化学方法 对人体血液、尿液等样本进行检测, 以了解人体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
尿酸测定
02
检测关节液中尿酸的含量,对于诊断痛风性关节炎具有重要意
义。
类风湿因子测定
03
检测关节液中类风湿因子的含量,有助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等
疾病。
临床应用及意义
脑脊液生化检查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如脑膜炎、脑炎、脊髓炎 等。
浆膜腔积液生化检查
有助于鉴别积液的性质和病因,如漏出液和渗出液、良恶性积液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 供依据。
目的
常规生化检查旨在评估人体各器官功 能状态,发现潜在疾病或病理生理改 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项目分类
血液生化检查
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项目的检 测。
尿液生化检查
主要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酮体、胆红素 等指标。
其他生化检查
如电解质、心肌酶谱、淀粉酶等项目的检测,根据临床需要选择。
生化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生化检测项目临床意义生化检测是临床医学中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通过测定血液、尿液和其他体液中的生物化学指标,可以反映人体内的生化代谢状态和功能异常,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监测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生化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
1.了解体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通过测定血液中的电解质水平,可以评估机体对水和电解质的恢复能力,帮助判断病人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指导治疗。
2.评估肝功能:肝脏是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肝功能测试可通过测定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和总胆红素等指标来评估肝脏的代谢功能、解毒功能和合成功能,对肝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评估肾功能:肾脏是体内的排除废物和调节水平的主要器官,肾功能测试可以通过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尿酸等指标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和排泄功能,帮助判断肾脏疾病和监测肾功能的改变。
4.诊断和监测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生化检测可以通过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胰岛素等指标来进行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监测血糖控制和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
5.评估血脂代谢:异常的血脂代谢和脂蛋白水平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之一,生化检测可以通过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等指标来评估患者的血脂代谢情况,帮助早期发现和干预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6.检测炎症和感染:生化检测可以通过测定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和前白蛋白等指标来评估机体的炎症反应和感染程度,协助诊断和监测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7.检测肿瘤标志物:许多肿瘤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会释放出特定的肿瘤标志物,通过测定血清中的癌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癌胚抗原(CA125、CA19-9等)等指标,可以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的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红细胞比积
(1)增高: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与血红蛋 白增多、脱水等。 (2)减低:各类贫血时随红细胞的减少而有不同程度的降 低。
3、红细胞参数平均值计算临床意义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 用于各种贫血的分类(正常细胞性、大细胞性、单纯小细胞 性、小细胞性)
4、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1)用于缺铁性贫血(IDA)的诊断与疗效观察 (2)用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3)用于贫血的分类
5、白细胞计数(WBC)
(1)生理性增加: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 动、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2)病理性增加:大部分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尿毒症、 中毒、恶性肿瘤、心肌梗塞、严重烧伤、传单病、白血病、 急性出血等。 (3)病理性减少: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 疾、再障、X线及镭照射、化疗后、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 性疾病。
隐血
溶血性黄疸、血尿、血经蛋白尿、肌红蛋白尿等。常见于尿 路结石、结核、肿瘤、白血病、紫癜、血友病、阵发性睡眠 性血红蛋白尿症、各种中毒、感染、败血症、烧伤、输血反 应等。
尿比重
(1)增高:可见于高热脱水、蛋白尿、惊厥、心功能不全、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脂性肾脏病变等。 (2)降低:尿崩症、高血压、肾盂肾炎等,或使用了利尿 剂和天然利尿剂(茶、咖啡等)。
亚硝酸盐
阳性提示泌尿系统细菌感染。
红、白细胞
红细胞增加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或恶性肿 瘤。 白细胞增加表示泌尿系统(上、下)有感染性、非感染性炎 症,各种肾损害(包括免疫性炎症和移植肾排斥反应)。
管型
偶见于正常人清晨浓缩尿中; 少量透明管型:轻度或暂时性肾或循环功能改变; 较多的颗粒管型:肾实质性病变,如:肾小球肾炎
尿糖
葡萄糖尿常发生于血内葡萄糖含量大于8.4mmol/L时,此界 限称为肾糖阈。尿糖升高原因: (1)生理性:饮食因素 (2)妊娠期:任何阶段都可出现糖尿,以中末期多见。 (3)糖尿病: (4)肾性糖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5)半乳糖尿:机体缺乏半乳糖激酶,摄入半乳糖或乳糖 时不能正常代谢。 (6)果糖尿:肝中果糖激酶的遗传缺陷所致。 (7)其他原因:生长激素增多、甲亢、肾上腺素、皮质醇 分泌增加等。
三大常规及生化全项的临床意义
韩秋琼
1、红细胞(RBC)计数和血红蛋白(HGB,Hb)
(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运动、 感情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等。长期多次献血者亦可代 偿性增多。 (2)生理性减少:3个月的婴儿-15岁以前的儿童,红细胞 和血红蛋白可较正常低10%-20%,妊娠中、后期孕妇、老 年人。 (3)病理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 症。 (4)病理性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 量失血。
对肝功能的评估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血清碱性磷酸酶
增高提示肝胆疾病,与转氨酶同时检测有助于黄疸的鉴别。 如:阻塞性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而转氨酶轻度 增高;肝细胞性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转氨酶 明显升高;
谷氨酰基转移酶
增高提示原发性肝癌、腺癌等,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 无肝转移和肝癌手术后有无复发时,阳性率可达90%
(2)减少 ①中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疟疾、再障、粒细胞缺乏、 x线和镭照射、化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②淋巴细胞: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 粒细胞白血病等。
7、血小板计数(PLT、BPC)
(1)生理性变化:正常人血小板计数一天内可有6%-10% 居民较低,高原较高;静脉血比末梢高10%,月经前略 低,月经后升高,妊娠中晚期升高,分娩后降低,运动后升 高,休息后恢复。 (2)病理性减少:再障、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ITP、 脾功能亢进、DIC、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用肝素治疗等。 (3)病理性增多:原(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粒、真 红、急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脾切除术后。
8、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MPV的临床意义要结合PLT变化才有价值,但可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1)当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致血小板减少时, MPV减少; (2)当血小板在周围血液中破坏增加时, 导致血小板减少,MPV增大; (3)血小板分布异常致血小板减少时, MPV正常; (4) MPV增大可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征:骨髓造血功能 衰竭时, MPV与PLT同时持续下降,造血功能抑制越严重, MPV越小, 当造血功能恢复时, MPV增大常先于PLT升高。 (5)其他方面应用: ①MPV增大:见于骨纤、ITP、血栓性疾病及血 栓前状态、脾切除、慢粒、MDS、巨大血小板综合征、镰刀细胞性贫血 等。② MPV减少:见于脾亢、化疗后、再障、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a-L-岩藻糖苷酶
是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物和诊断的可靠指标。阳性率为81.2%。 肺癌、子宫癌、肝硬化、糖尿病、妊娠期间也可见升高。
谷丙、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增高:肝胆疾病: 其他: 谷草转氨酶增高:肝胆疾病: 心肌梗死(48小时内),3-5天恢复正常。
胆碱酯酶
常用于监测有机磷农药中毒,现主要用于肝功能的检测,
(7)深黄色(豆油色):为胆红素尿,多见于黄疸性肝炎。 也可见于服用维生素B12、大黄等药物。 (8)乳白色(乳糜样):多因淋巴管阻塞引起,常见于丝 虫病等。 (9)白色或浑浊尿: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10)蓝绿色:多见于服用美蓝、消炎痛、氨苯蝶啶片等药 物后。 (11)浑浊尿液:多见于尿中有盐类结晶、脓尿、菌尿、血 尿、乳糜尿等
尿酸
增高:见于痛风、核酸分解代谢过盛、排泄障碍、氯仿中等、 一氧化碳中毒、妊娠反应、重症肝病。
二氧化碳结合率
增高:代谢性碱中毒(如:幽门梗阻等)、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肌麻痹、肺气肿等)。 降低: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腹泻、肾功能衰竭等)、呼吸性 碱中毒
酮体
尿中酮体增加时,称为酮尿症,常见于未控制得糖尿病、运 动、寒冷刺激、饥饿、呕吐、痢疾等
胆红素
尿中胆红素阳性,常见于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疸、病毒性或 中毒性肝炎。阴性可能为溶血性黄疸。
尿胆素原
阴性常见于完全阻塞性黄疸检查;阳性常见于溶血性疾患、 肝细胞性黄疸、心力衰竭、败血症、猩红热等。
粪常规
颜色:棕黄色 灰白色:钡餐后、服硅酸铝、阻塞性黄疸、胆汁减少或缺乏。 绿色: 红色: 柏油样:上消化道出血。 酱色:阿米巴痢疾、食用大量咖啡、巧克力等。 米泔水样:霍乱。
性状
正常时为有型软便。 球型硬便:便秘时。 粘液稀便:见于肠壁受刺激或发炎时,如肠炎、痢疾、急性 吸血虫病等。 粘液脓性血便:多见于细菌痢疾。 酱色粘液(可带脓)便:多见于阿米巴痢疾。 稀汁样便:可见于急性肠胃炎,大量出现时见于伪膜性肠炎 及隐孢子感染。 米泔样便并大量肠粘膜脱落: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扁平带状便:直肠或肛门狭窄所致,排除直肠癌。
总胆汁酸
增高提示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原发性胆管 性肝硬化、妊娠性胆汁淤积。
尿素
减少:较为少见,常提示严重的肝病。 增高:各种疾病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及体内蛋白代谢异常; 肾功能减退;尿道阻塞
肌酐
可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主要 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透明度
同浑浊尿。
酸碱度
(1)评价肾小管功能 (2)用尿PH检测监测肾结石和泌尿系统病人的尿液酸碱度 变化情况,指导临床用药。 (3)作为尿液检验结果综合评价指标
蛋白质
(1)生理性蛋白:在人体功能正常情况下短暂出现,一般 不具病理意义。 (2)功能性蛋白尿:剧烈运动、寒冷、情绪激动和发热等 (3)体位性蛋白尿:体位相关 (4)摄食性白蛋白尿:高蛋白饮食 (5)肾前蛋白尿:多发骨髓瘤、溶血性疾病、大面积肌肉 创伤、炎症等。 (6)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 能衰竭等。 (7)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酸中毒、重金属(汞、镉 等)、多囊肾、肾移植等。
红、白、脓细胞
红细胞:正常大便中不存在,大量出现时为肠道下部出血所 致。 白细胞:正常大便中可见少量白细胞,大量出现时提示炎症 反应。 脓细胞:提示炎症反应。 巨噬细胞:细菌性痢疾的诊断依据。
生化全项
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间接胆红素(IBIL) 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 (IBil),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DBil),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 大便排出。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TBil)。上述的任 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 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 血性黄疸;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或者因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转化成胆汁, 或者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 素升高,这时就发生了肝细胞性黄疸;一旦肝外的胆道系统发生肿瘤或出 现结石,将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疸。肝炎患 者的黄疸一般为肝细胞性黄疸,也就是说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升 高,而淤胆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前白蛋白、总蛋白(TP)、白蛋白、球蛋白、白 球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