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他的革命精神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先生逝世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月,肩及肋骨皆出现剧痛,最后的 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2月,开始续译《死魂灵》第二部。 5月15日再发病,医生诊断胃疾,自后发热未愈,31日,史沫特 黎女士引美国邓医生来诊断,情况不乐观。6月,身体略有好转, 鲁迅及身边的人都认为“鲁迅先生好了”。十月十七日出访鹿地 亘及内山完造。十八日天还没亮,又发病了,气喘不止。鲁迅写 了一封信,委托内山完造请医生过来,这是鲁迅的绝笔。19日上 午5时25分逝世。
奴性
鲁迅将奴性列为国民劣根性中最 重要的环节,并进一步指出其特 征:一方面逆来顺受,自甘于卑 贱屈辱贫寒而不自知;另一方面, 一朝得势,便以贵凌贱,以强凌 弱,以富凌贫,加倍压迫自己的 同胞。
05
吃人性
根据以上分析,鲁迅认为,中国的国民劣根性集中到一点,就是所谓“吃人”, 他说:“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 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 两个字是‘吃人’!”所谓吃人,在他看来,既是指中国古代野蛮残酷的风俗, 但更多地是指对独立自主人格和自由平等权利的否定或抹煞。他指出,封建统治 者不但从肉体上奴役人民,而且从精神上压抑人民,千方百计扑杀人的主体性。 鲁迅将精神上的吃人分为三个层次:
看客性
鲁迅早年怀着医学救国的理想赴 日本留学,在一次看幻灯片时, 画片上日军在中国砍杀替俄国做 侦探的中国人,围观的中国人体 格强壮,神情呆滞,对同胞的惨 死无动于衷,鲁迅将这种人称为 “看客”,认为在看客态度浸润 下的国民,对国家进步民族独立 毫不关心,只是一群失去灵魂、 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
奴 性
许广平:鲁迅的爱人(1898—1968),广东番禺人, 曾是鲁迅的学生,她照顾着鲁迅后半生的生活。 1917年就读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担任 天津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主编,并在周恩 来领导下参加了“五四运动”。1923年考入北京女 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成为鲁迅的学生。1949年 后历任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 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民主促进会副主席、全国 文联主席团委员等职务。1968年3月,受“四人帮” 逼害,在北京病逝,终年70岁。 周海婴:鲁迅和许广平的儿子(1929—2011),无 线电专家。
文坛先声
民国七年(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 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 号。 民国九年(1920年),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中国小说史, 6月,读《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盛赞译者。9月,发表小说《风波》。 民国十二年(1923年),8月,小说集《呐喊》出版;12月,作《娜拉走 后怎样》演讲,兼任女师大,世界语学校教师;《中国小说史略》上册出 版。 民国十三年(1924年),7月,赴西安讲《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8月返 京。11月,《语丝》周刊出版,鲁迅在首期发表《论雷峰塔的倒掉》,自 此鲁迅成为《语丝》作家群的主将之一。
宣统元年(1909年)8月,归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 教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珪寿的植物学翻译。 宣统二年(1910年),8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1911年,写个人的 第一篇小说文言小说《怀旧》。 民国元年(1912年),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 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从本年起至1917年, 他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校对古籍,其中也对佛教思想进行了一定的 研究。 民国五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 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 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 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
鲁迅指出,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的限 制,中国与其他文明交往很少,在缺乏比 较的情况下,中国人往往以为惟我文明, 而视异族外国为“无所创成”的“蠢蠢四 夷”,这种虚骄自大既不能使民族复兴, 也不能使国家富强,其结果“非自杀以从 古人,将终其身更无可希冀经营”。
自 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看 客 性
自 私 性
自私性
鲁迅指出,在封建专制制度的长 期奴化与压抑下,形成了只顾一 己一家私利,不顾国家民族命运 的自私性。
第一,吃人与被吃。就像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描写的,社会 和家族都不能容忍有个性的人,不能容忍异端思想,而是像对待 他笔下的狂人一样,必欲吃之而后快,即千方百计地扑杀人的主 体性和人格,体现了无视人权、压抑人性的卑劣国民性。 第二,吃人者也被吃,被吃者也吃人。一个人具有 双重人格,既是被压迫被欺凌的对象,强者的奴仆, 又去压迫别人,成为更弱者的主人,因而具有主子 与奴才的双重人格。 第三,吃人者自吃。即以自我为对 象,自觉地压抑、扑灭自我意识, 自觉地摧毁自己的个性,自觉地选 择奴隶生涯,对一切非人压迫变得 高度麻木无知,逆来顺受。
反抗与绝望
——
鲁迅及其革命精神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 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 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 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 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 方向。”
01 02 03
鲁迅生平 家庭成员 鲁迅对国人劣根性的剖 析 名人对鲁迅的评价
目 录
This Is A List
04
鲁迅生平
Part One
光绪七年(1881年)9月25日(夏历辛巳年八月初三), 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幼名阿张,长根, 长庚,学名周樟寿。 光绪十八年(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 余影描图画。与章闰水建立友谊。 光绪十九年(1893年),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狱,父周伯 宜又抱重病,家产中落, 全家避难于乡下。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 路学堂,学开矿。这期间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 对他以后的思想具有一定影响。除读新书外,爱骑马运 动,敢于和旗人子弟骑马竞赛。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月,矿路学堂毕业。3月,公 费赴日本留学。在日本学习期间,接受了革命 (revolution)思想,故取笔名鲁迅(Lution),以表 达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局面的决心。课余喜欢读哲学与 文艺之书,尤其注意与人性及国民性有关问题。
鲁迅对国人劣 根性的剖析
Part Three
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思考过国民性问题。新文化运动时期,他通过《文 化偏至论》、《坟·摩罗诗力说》、《坟·灯下漫笔》、《野草·墓碣文》和《呐 喊·狂人日记》等杂文和小说,多角度透视了中国人的精神素质,揭示出自大 性、自私性、看客性、奴性、吃人性等冷漠、狭隘、愚昧、落后的心态和行为, 认为它们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的进步。 自大性
家庭成员
Part Two
鲁迅家庭成员
周介孚:鲁迅祖父(1838-1904),本名致福,后改名福清,字震生, 号介孚,一号梅仙。翰林出身,曾外放江西金溪县任知县,后因科场 案入狱,使得周家开始走向衰落。周介孚“自由读书的主张与实践” 为鲁迅“在传统教育的封闭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 蒋氏:鲁迅祖母(1842-1910),周介孚后妻,周伯宜继母,她逝世时鲁迅亲 自为她办理丧事,她性幽默,常给鲁迅讲民间故事,给他以民间文化的启迪, 同时她隐忍的性格也给鲁迅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周伯宜:鲁迅父亲(1861—1896),本名周凤仪,字伯宜。 他思想开明,是洋务运动的同情者。后为病魔所缠,他的病使鲁迅 饱尝了生活的困顿艰辛。 鲁瑞:鲁迅母亲(1858—1943),她慈祥而刚毅,善 良而果敢,思想比较开通,对鲁迅有极大影响。
朱安:鲁迅的合法妻子(1878—1947),浙江 山阴丁家弄(今绍兴市丁向弄)人,祖上曾做 过知县一类的官。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 朱安,虽然识字不多,但是懂得礼仪,性格温 和,待人厚道。1901年4月3日,鲁迅母亲在没 有征得儿子同意的情况下,贸然去朱家“请 庚”。结果在两个年轻人根本都不认识的情况 下,由双方父母作主,定下了决定朱安一生命 运,并给鲁迅和朱安带来痛苦终生的婚姻大事。 1906年28岁时与25岁的鲁迅完婚。她与鲁迅做 了二十年的挂名夫妻却完全过着独身生活。鲁 迅母亲的生活一直是由她照顾。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11月,鲁迅参加了鼓吹革命的“浙学会”。此会乃 “光复会”的肇始。 鲁迅宏文学院的同学、光复会骨干沈瓞民 1961年回忆说,那时候的鲁迅革命意志 当时正值日俄战争,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 坚决,认为改良必败,誓做“革命之骁将”,“战斗精神”“光芒四射”。 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刀的日本士 1904年11月,蔡元培、陶成章等人在上海成立光复会。 12月,陶成章在日本成 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 立光复会东京分部,浙学会的老同志纷纷加入,鲁迅应该也是第一批加入的。具 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 体时间应该是寒假期间, 1904年年底或者1905年年初。 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 光绪三十二年( 1906年),1月,课间观“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决定 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 弃医从文。6 月,将学籍列入“东京独逸语协会”所设的德语学校。夏秋间,被 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威严 骗回国与朱安结婚。旋即复赴日本, 7月,从仙台回到东京,不再入学读书,专 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 门从事文艺译著工作,此后几年通过不同方式学习了德语,俄语。 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中国人,一群 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 国人的思想不觉的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 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 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 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名人对鲁迅的 评价
Part Four
毛泽东: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 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 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 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叶圣陶: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 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 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老舍: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 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 茅盾:要冒这一切伟大的永久纪念的必得办到,由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 鲁迅逝世时,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下这样的话: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 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怀鲁迅》
革命之路
1927年10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 他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等许多革命社团。1930年二月“自由大同盟”开成立会。三月二日参加“左翼 作家联盟成立会”。浙江省党部呈请通缉“反动文人鲁迅”。四月往同文书院 讲演,题为:《流氓与文学》。1933年一月四日蔡元培函邀加入“民权保障同 盟会”,被举为执行委员。五月十三日至德国领事馆为“法西斯蒂”暴行递抗 议书。 鲁迅在反文化“围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与共产党人交往密切,坚决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以“窃火者”自喻,致力于中外 文化交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 出了大量的心血。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
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 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 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 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