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酸盐岩油气藏探明储量分布特征

合集下载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油气勘探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油气勘探

汇报提纲
1、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概述 2、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及成因 3、碳酸盐岩储层油气勘探方向
8
1-1、塔中型台缘高能相带礁滩体储层
(1)塔中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礁储层不发育,塔中30、44井见有少
量的格架岩,但规模很小,并完全为胶结物充填,不是有效储层, 这与原先认为的礁油气藏有很大的不同; (2)棘屑灰岩常常被作为礁来看待,而事实上这套棘屑灰岩形成于 潮下浅滩环境,是塔中地区非常重要的优质储层;
天然气3880亿方
中1
中古1 中古5
中古7 塔中83
(3)轮南凸起及斜坡部位奥陶系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展现多层系立体含油的 勘探前景:奥陶系潜山油藏(轮南油田+塔河油田)探明储量7.67亿吨,形成年680万 吨的产能;斜坡部位良里塔格组、一间房组和鹰山组勘探取得重大进展,具有形成 10亿吨级油区的有利条件,被认为是岩溶喀斯特储层
(3)巴楚一间房组露头生物礁地质建模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塔中Ⅰ号 坡折带礁储层的认识,塔中Ⅰ号坡折带台地边缘是棘屑灰岩滩储层
勘探最有利的地区;
海绵格架岩
4879.00- 4887.00m
4857~4888工业油气流(油40.8方/日,气92200方/日), 但岩心和薄片揭示真正出油的层段为4879-4887m井段的 棘屑灰岩和砂屑灰岩,不在生物礁发育段
气151亿方
TZ82 ZG4
ZG7 TZ721
塔中72-塔中16井区
W
控制面积:120km2 储量:油4114万吨
气121亿方
4
(2)塔中北斜坡鹰山组油气勘探有新发现,中部塔中722井获得高产油气流,中古 5、7井油气显示活跃,西部甩开的预探井-中古17井喜获高产油气流,中古1井钻遇 良好储层,被认为是岩溶喀斯特储层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引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在西亚地区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中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因而促进了现代碳酸盐沉积物的研究工作。

由于这些发现,石油工业部门感到对浅水碳酸盐的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石化作用的基本知识的缺乏,于是展开对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的研究工作。

碳酸盐岩是重要的烃源岩和储集岩,在当前国内外的大油田中,碳酸盐岩占很大比例,据统计,在世界上储量在0.14亿吨以上的546个油田中,就数目而论,以碳酸盐岩为储集层者虽然只占总数的37.9%,但就储量而言,则占57.9%。

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平均储量为2亿吨,而砂岩油气田的平均储量仅为0.9亿吨。

碳酸盐岩储集层不仅具有如上所述的高储量,而且往往具有极高的产能。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9口日产量达万吨以上的高产井,其中8口属于碳酸盐储集层。

显然,碳酸岩储集层中的石油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激励我们去了解碳酸盐岩作为储油岩所应具有的性质。

我国的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有着悠久历史,如四川在碳酸盐岩地层中采气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至今仍为我国重要的碳酸盐岩气田分布区。

此外,近年来在华北盆地老第三系和震旦亚阶至奥陶系中也证实了高产能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存在,更进一步开拓了碳酸盐储集层在我国的广阔前景。

随着国内外对碳酸盐岩研究的日益深入,当前已从根本上改变了认为碳酸盐岩是单纯化学沉积的观点,绝大部分的现代海洋碳酸盐都是生物成因的。

与此同时,对碳酸盐岩含油性的研究和认识也获得了新飞跃。

碳酸盐岩孔隙空间特征在碳酸盐岩储集层中常见的和对油气储集作用影响较大的空隙类型,目前已知有以下几种。

①粒间孔隙:是指碎屑碳酸盐岩颗粒之间的孔隙,如内碎屑之间、生物碎屑之间、鲕粒直间的孔隙等。

其特征与碎屑岩的的粒间空隙相似。

碳酸盐岩的粒间孔隙一般是原生的,但也可以是次生的,如大颗粒之间的微晶基质的选择性溶解造成的粒间孔隙。

②粒内孔隙:组成碳酸盐岩的各种颗粒内部的孔隙,如骨屑、团块、内碎屑、鲕粒等颗粒内部的空隙。

世界海相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现状与展望

世界海相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现状与展望
发达国家碳酸盐岩勘探开发技术日趋成熟。随着油气地质学理 论的进展,勘探技术水平的提高,世界碳酸盐岩勘探开发方兴未艾。
汇报内容
1、引言 2、碳酸盐岩资源现状 3、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技术与方法 4、碳酸盐岩油气主要开发技术 5、碳酸盐岩勘探开发技术展望 6、结论与认识
2 世界碳酸盐岩资源现状
2.1 世界碳酸盐岩油气储量
四川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累积厚度约3000m,其中有孔段只有250m 左右。只占其总厚度的约10%。其孔隙度一般为3-6%,渗透率多数 在0.01×10-3-1×10-3μm2之间,属孔渗性极低的储层。
3 碳酸盐岩油气资源勘探技术与方法
3.3 碳酸盐岩储层
碳酸盐岩储层从岩性分为白云岩及石灰岩两大类。大型碳酸盐岩油气田 中,晚前寒武纪-奥陶纪及三叠纪碳酸盐岩储层多数为白云岩储层,而白垩纪 -第三纪碳酸盐岩储层主要为石灰岩。
油气田数量(个)
70
60
58
50
40 36
30
20 10
10
0
18
8 4
13
世界目前已确认的7口日产量达到1万吨以上的油井,也都产自 碳酸盐岩油气田。至于日产量稳产千吨以上的油井,也绝大多数是 在碳酸盐岩油气田中。
1
9
2 世界碳酸盐岩资源现状
2.3 世界碳酸盐岩油气藏及分布
世界上在一些沉积盆地中发现了大量的岩性地层油气藏。如在 美国、加拿大、苏联、墨西哥、利比亚、印度和中国都在碳酸盐中 发现了这类油气藏,其中有一些属于大油气田。由于碳酸盐岩沉积 体系的多样性及成岩作用的复杂性,很难对碳酸盐岩油气藏的类型 进行定义及分类。根据碳酸盐岩储层的分布及几何形态,可以划分 出六种油气藏类型,即碳酸盐滩、生物建隆、泥质白云岩/泥灰岩、 白垩、不整合及岩溶型、晚期埋藏成岩型(图)。

饶阳凹陷蠡县斜坡中部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沉积储层及油藏特征

饶阳凹陷蠡县斜坡中部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沉积储层及油藏特征
中 国 石 油 勘 探
第1 8 卷 第 6期 C HI NA P E TR O L E UM E X P L O RA T I O N 2 0 1 3 年 l 1 月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7 7 0 3 . 2 0 1 3 . 0 6 . 0 0 5
渗特 征 ,油藏类型 以构造一岩性和岩性地层 为主 ,成藏条件较为复杂 ,主要受 沉积 微相 和储层物性控制 。高阳地区位
于滨 浅湖区 ,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分布最厚 ,主要发育生物灰岩和鲡状灰岩 ;西柳地 区位于半深湖区 ,主要发育 白云 质灰岩 ,储层 物性 最好 。优选这两个 区带 ,为蠡 县斜坡 中段碳酸盐岩重点勘探 区带 。 关键词 :饶 阳凹陷 ;蠡 县斜坡 ;碳酸盐岩 ;沉积储层 ;沉积微相 ;油藏特征
Ab s t r a c t : Ce n ra t l Li x i a n s l o pe o f Ra oy a n g s a g i s a f a vo r a b l e a r e a f o r c a r b o n a t e d e v e l o p me n t ,wh i c h i s d o mi n a t e d b y b i o l i t h i t e l i me s t o n e ,
Ke y wo r d s : Ra o y ng a s a g , Li x i n a s l o p e , c a r b o n a t e , s e d i me n t a r y r e s e r v o i r , s e d i me n t a r y mi c r o f a c i e s , r e s e r v o i r f e a t u r e

中国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前程远大——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李阳

中国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前程远大——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李阳

问:李院士,中国碳酸盐岩油气藏主要特征有哪些?答:碳酸盐岩所指的是由沉积形成的碳酸盐矿物组成的岩石总称,主要为石灰岩和白云岩两类。

碳酸盐岩圈闭中所聚集的油气聚集我们就称之为碳酸盐岩油气藏。

该油气藏在全球油气开采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据统计,碳酸盐岩油气资源量约占全球油气资源总量的70%,已探明的油气可采储量约占全球可采储量的50%,产量占63%。

中国碳酸盐岩油气藏具有资源丰富、油气藏类型多、地质条件复杂的特点。

我国碳酸盐岩油气探明储量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四川、渤海湾、鄂尔多斯和珠江口盆地。

其中,石油储量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渤海湾和珠江口盆地,天然气储量主要分布在四川、鄂尔多斯和塔里木盆地。

截至2015年底,中国共发现碳酸盐岩油气田234个。

问:中国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答:中国碳酸盐岩油气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汉代,四川盆地就已经出现天然气井。

1840年以前,自贡地区产生了中国最早的自流井气田,都是碳酸盐岩气藏。

1840年以后,开始开采三叠系嘉陵江组碳酸盐岩中的天然气。

1949年以来,碳酸盐岩油气藏一直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根据开发建设情况,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四川盆地为重点的油气开发阶段(1950-1975年)。

四川盆地是中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大规模勘探始于1953年,以地表油气显示以及与构造相关的裂缝气藏为主要勘探目标,相继发现了卧龙河气田(1957年)、威远气田(1964年)、中坝气田(1971年)等大中型气田。

1974年四川盆地天然气年产量达到30亿立方米。

第二阶段是以任丘油田为代表的前第三系裂缝潜山油气藏开发阶段(1975-1996年)。

与气田相比,中国碳酸盐岩油田勘探开发时间晚一些。

1975年在渤海湾第三工作中的李阳院士中国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前程远大——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李阳■ 本刊特约记者王大锐从20世纪50年代规模化勘探开发至今,我国已有近70年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开发历史。

某油藏开发指标界限研究

某油藏开发指标界限研究

某油藏的开发指标界限研究目录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I)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 I V 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XII)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评语 (XIII)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 X IV 中文摘要 ..................................................................................................................... X V 外文摘要 .................................................................................................................... X VI 1 绪论 (1)1.1 前言 (1)1.2 背景 (1)2 某油藏地质特征和动态特征研究 (4)2.1 油藏地质特征 (4)2.2 油藏动态特征 (5)3 某油藏开发指标评价方法优选 (8)3.1 含水与水驱状况评价方法 (8)3.2 能量状况评价方法 (9)3.3 产量评价方法 (17)4 某油藏开发指标界限研究 (22)4.1 含水上升率界限 (22)4.2 压力水平保持界限 (23)4.3 产量递减界限 (25)5结论 (32)参考文献 (33)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特征与评价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特征与评价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特征与评价碳酸盐岩储层是一种常见的油气储集岩层,其孔隙特征对于油气的储存和流动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本文将从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孔隙连通性以及孔隙评价等方面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特征进行论述。

一、孔隙类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类型主要有溶蚀孔、溶洞孔和颗粒溶蚀孔等。

其中,溶蚀孔是由于地下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其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溶洞孔是在溶蚀孔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而成,通常呈洞穴状;颗粒溶蚀孔则是岩屑颗粒被溶解而形成的。

二、孔隙结构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包括孔隙度、孔隙分布和孔隙连通性等。

孔隙度是指岩石中的孔隙空间占总体积的百分比,是评价储层孔隙性质好坏的重要指标。

孔隙分布则是指孔隙在岩石中的分布情况,通常包括均质分布和非均质分布。

孔隙连通性是指孔隙之间是否能够形成连通通道,进而影响流体在储层中的运移。

三、孔隙评价对于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评价,常用的方法包括孔隙度测定、孔隙结构表征和物性参数计算等。

孔隙度可通过测定样品的饱和水、气渗透性或密度等方法来进行确定。

孔隙结构的表征通常通过介电常数测量、浸泡法、压汞法和扫描电镜等来进行分析。

物性参数的计算则基于孔隙度、孔喉直径和孔隙联通程度等指标。

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评价还需要考虑天然岩芯和井测数据,并结合地质背景、沉积环境和压力温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孔隙评价,可以帮助石油工程师和地质学家更好地理解储层的储集规律和流体运移规律,从而指导油气勘探开发工作。

综上所述,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特征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和孔隙评价等方面的论述,可以深入了解碳酸盐岩储层的储层性质,进而为有效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古隆起在四川盆地台内碳酸盐岩丘滩体规模成储中的作用

古隆起在四川盆地台内碳酸盐岩丘滩体规模成储中的作用

天 然 气 工 业Natural Gas Industry第41卷第4期2021年 4月· 1 ·古隆起在四川盆地台内碳酸盐岩丘滩体规模成储中的作用杨 威 魏国齐 谢武仁 刘满仓 苏 楠 金 惠 武赛军 沈珏红 郝翠果 王小丹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摘要:台内碳酸盐岩丘滩体储层是四川盆地重要的油气储层类型,古隆起在台内丘滩体规模成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于其如何控制台内丘滩体储层形成与分布的认识还不够清楚,制约了该类储层油气勘探的进程。

为了给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依据,在分析该盆地克拉通期发育的4个古隆起形成、演化的基础上,研究了台内丘滩体规模储层的成因机制与特征,分析了主要层系台内规模储层的特征与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发育的4个古隆起对台内丘滩体规模储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其主要从沉积和成岩两个方面控制台内丘滩体规模成储,与海平面变化一起控制台内丘滩体的沉积规模和分布范围,控制台内丘滩体的层间岩溶作用和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与后期构造运动一起控制台内丘滩体的风化壳岩溶作用和破裂作用;②高石梯—磨溪古隆起主要控制上震旦统灯影组和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台内丘滩体规模成储,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主要控制上寒武统洗象池群和中石炭统黄龙组台内丘滩体规模成储,泸州古隆起和开江古隆起主要控制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台内丘滩体规模成储; ③盆地内发育6套规模台内储层,灯影组和龙王庙组台内丘滩体规模储层主要分布于古隆起核部,其他4套储层主要分布于古隆起斜坡部位。

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为预测四川盆地台内规模丘滩体储层提供了地质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四川盆地;古隆起;台内;碳酸盐岩;丘滩体;规模储集层;成因机制;天然气勘探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21.04.001Role of paleouplift in the scale formation ofintra-platform carbonate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s in the Sichuan BasinYANG Wei, WEI Guoqi, XIE Wuren, LIU Mancang, SU Nan, JIN Hui,WU Saijun, SHEN Juehong, HAO Cuiguo, WANG Xiaodan(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 Beijing 100083, China )Natural Gas Industry, Vol.41, No.4, p.1-12, 4/25/2021. (ISSN 1000-0976; In Chinese)Abstract: Intra-platform carbonate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s is an important type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s in the Sichuan Basin, and paleouplif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cale formation process of scale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 So far, however, the control action of paleouplift on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s has not been understood clearly enough, which restricts th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progress of this type of reservoir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deploy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four paleouplifts developed in the cratonic stage of the Sich-uan Basin. On this basis, the genetic mechanis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cale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s are studi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large-scale intra-platform reservoirs in the main series of strata are analyzed. And the following re-search results were obtained. First, the four paleouplifts developed in the Sichuan Basin plays an important constructive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scale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s. Their control actions mainly include sedimentation and diagenesis. Along with the sea level change, they control the sedimentation scale and distribution range of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They control the in-terlayer karstification and quasi-syngenetic dolomitization of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And together with the late tectonic move-ment, they control the weathering crust karstification and fracturing of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Second, Gaoshiti -Moxi paleou-plift mainly controls the formation of the large-scale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s in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and the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Leshan -Longnüsi paleouplift mainly controls the formation of the scale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 in the Cambrian Xixiangchi Formation and the Carboniferous Huanglong Formation, while Luzhou and Kaijiang pa-leouplifts mainly control the formation of the scale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s in the Triassic Jialingjiang Formation and Leikoupo Formation. Third, six sets of scale intra-platform reservoirs are developed in the Sichuan Basin. The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s of Dengying Formation and Longwangmiao Formation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ore of paleouplift, and the other four set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lope of paleouplift. In conclusion, thes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the geological basis for the prediction of scale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s in the Sichuan Basin and they are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Sichuan Basin; Paleouplift; Intra-platform; Carbonate rock; Mound-bank body; Large-scale reservoir; Genetic mechanism; Natural gas exploration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编号:2016ZX05007-002)。

碳酸盐岩储层

碳酸盐岩储层

世界碳酸盐岩储层碳酸盐岩中储集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

碳酸盐岩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层,约占全球储量的一半,产量已达到总产量60%以上。

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1/3油气资源储存于碳酸盐岩储层中,特别是中东、北美、俄罗斯的许多大型或特大型油气田均与碳酸盐岩密切相关。

碳酸盐岩和碳酸盐沉积物从前寒武纪到现在均有产出,分布极广,约占沉积岩总量的1/5至1/4。

碳酸盐岩本身也是有用矿产,如石灰岩、白云岩,以及菱铁矿、菱锰矿、菱镁矿等,广泛用于冶金、建筑、装饰、化工等工业。

我国碳酸盐岩油气资源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层系分布范围广泛,从震旦系至三叠系均有分布,约占大陆沉积岩总面积的40%。

据初步统计,我国有28个盆地发育分布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很大。

我国碳酸盐岩油气资源量约为385亿吨油当量。

我国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一般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多期岩溶叠加改造、多期成藏等过程,形成了与古风化壳有关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

近几年的实践表明,我国碳酸盐岩勘探正处于大油气田发现高峰期,是近期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之一。

与常规的砂岩油气藏相比,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程度较低。

对于以“潜山”起家的华北油田而言,碳酸盐岩油藏探明储量比例只有41.6%。

因储层具有典型的双重介质特点,渗流规律特殊,加之非均质性严重、开发技术不完善,开采效果迥异。

碳酸盐岩勘探技术发展近年来,中国石油开始全面开展碳酸盐岩物探技术研究,形成了成熟的碳酸盐岩配套技术,储层钻遇率大幅度提高,在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等地区发现了一批大型油气田,碳酸盐岩勘探成为油气储量产量增长的重要领域。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碳酸盐岩勘探以地表地质调查和重磁物探为主,发现了如四川威远、华北任丘等油气藏。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地震勘探技术在落实构造、发现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发现了塔里木盆地轮古、英买力潜山及塔中等含油气构造。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2)埋藏相对较深。
碳酸盐岩油气藏在几个地区埋藏相对浅的在3000米左右,深的超过
7000米。
2800-3400
铁山坡 剑阁
5000-7000m
4800-5800m 4200-4800m 3300-4400m
普光
生物岩隆相
3200-4100m
渡口河 七里北 罗家寨 黄龙场 五百梯
龙岗
4700-7000m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 主要问题与挑战
川庆物探公司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1、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分布和特点
2、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难点 3、地震勘探的技术思路
川庆物探公司
1.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分布和特点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难点一: 地表条件复杂。起伏地表、表层结构复杂、资料信噪比低
涵盖几乎所有陆地地貌
山地
盐碱滩
黄土
平原草地
沙漠
戈壁
川庆物探公司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出露地表岩性有碳酸盐岩、砂岩、砾岩、黄土、砾石、沙丘等
嘉陵江灰岩
须家河砂岩
砾岩
黄土
砾石
沙丘
川庆物探公司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1)分布广、储产量大、我国勘探程度低。
中国四川、塔里木、鄂尔多斯、华北、柴达木、准噶尔及南方等地区海相 碳酸盐岩均大量分布,碳酸盐岩油气藏分布也广。 据不完全统计: 可采储量占72%、产量占62%(全球) 探明油7.4%、天然气6.5%(我国)
准噶尔
塔里木 柴达木 鄂尔多斯 华北
四川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体特征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体特征
2 0 1 4年 2月
大庆 石油 地质 与开 发
Pe t r o l e u m Ge o l o g y a n d Oi l f i e l d De v e l o p me n t i n Da q i n g
F e h .. 2 01 4 V0 1 . 3 3 No .1
储集体 特征 ,包括沉积特征 、古岩溶储集体类型 、缝洞充填特征等 ,并提 出了油气勘探开发有利 区的研究方 气藏
中图分类号:T E l 2 2 . 2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0 O 0 — 3 7 5 4( 2 0 1 4 )0 1 — 0 0 2 1 — 0 6
Ab s t r a c t: S i n c e t h e d i s c o v e r y o f t h e ir f s t Chi ne s e Pa l e o z o i c ma r i n e g i a nt o i l f i e l d— Ta h e Oi l f i e l d i n 1 9 9 0,t h e s i g n i f - i c a n t p r o g r e s s h a s b e e n ma d e i n t he o i l& g a s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o i l ie f l d.By 2 01 1-t h e c umu l a t i v e p r o v e n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e r v e s ha v e r e s e a r c h e d 1 . 2 b i l l i o n t o ns o f o i l e q u i v a l e nt . Bu t d u e t o t h e s e io r u s c o mp l e x i t y o f t h e f r a c t u r e d—c a v e c a r bo n a t e r e s e r v o i r s a nd r a t h e r b i g g e r v e r t i c l a a n d h o r i z o nt a l c h a n g e s,t he d e v e l o p me n t d i ic f u l t d e t e io r r a t e s a g r e a t de 1 . On a t h e b a s e s o f t h e r e s e a r c h e s i n t h e r e c e nt —y e a r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d a t a,t he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o f t h e Or d o v i c i a n s e d i me n t a r y mi c r o f a c i e s e s a n d c a r bo n a t e r e s e r v o i r s,i n c l ud i ng t he s e d i me n t a r y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p la a e o ka r s t r e s e r v o i r t y pe s,i n f i l l e d f e a t u r e s o f t h e f r a c t ur e s a n d c a v e s e t c .a r e f u r t h e r ig f u r e d o u t , a n d mo r e o v e r t h e r e s e a r c h d i r e c t i o n s f o r t h e p l a y s o f t h e o i l a n d g a s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a r e p r e s e n t e d i n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评价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评价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评价碳酸盐岩储层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重要储备基质之一。

对碳酸盐岩储层的特征和评价有着深入的研究,可以帮助油气开发人员更好地了解储层的性质和潜力,并提供指导性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碳酸盐岩储层的特征和评价方法。

一、碳酸盐岩储层的特征碳酸盐岩储层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其主要特征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储层构造和成岩作用。

以下将对这些特征逐一进行介绍。

1. 孔隙度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是指储层中存在的孔隙和裂缝的总体积与岩石体积的比值。

碳酸盐岩的孔隙类型多样,包括生物孔隙、溶蚀孔隙、溶解缝、晶间隙和溶洞等。

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通常较低,但是由于溶蚀作用的影响,部分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可达到较高水平。

2. 渗透率碳酸盐岩储层的渗透率是指岩石中流体流动的能力,是储层导流能力的重要指标。

影响渗透率的因素包括孔隙度、孔隙连通性、孔喉半径和孔隙结构等。

通常情况下,碳酸盐岩储层的渗透率相对较低,但是由于孔隙结构的复杂性,有些储层的渗透率仍然较高。

3. 储层构造碳酸盐岩储层的构造特征包括裂缝、节理和构造缝洞等。

这些构造特征对储层的渗透性和储集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储层构造的研究和评价,可以了解储层的导流性和导存能力。

4. 成岩作用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岩作用是地质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改变。

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溶解作用、胶结作用和脱水作用等。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物性和储集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成岩作用的类型和程度,可以评价储层的成熟度和储集能力。

二、碳酸盐岩储层的评价方法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评价主要从储集条件、储集模式和储集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以下将介绍常用的评价方法。

1. 储集条件评价储集条件评价主要研究储层物性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和岩性特征等。

可以通过岩心分析、测井解释和物性实验等方法获取储集条件的参数,从而评价储层的物性和储集潜力。

2. 储集模式评价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模式包括溶蚀缝洞型、晶间孔隙型和胶结型等。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勘探技术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勘探技术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勘探技术碳酸盐岩是一种重要的储层类型,其具有特殊的地质特征和储层形成机制。

本文将介绍碳酸盐岩储层的四大特征,并探讨相关的勘探技术。

一、碳酸盐岩储层特征1. 孔隙度高:碳酸盐岩中普遍存在着丰富的溶蚀孔洞和裂缝系统,使得其孔隙度相对较高。

这些孔洞和裂缝是物理储集空间的重要来源,对储层的储集和流动起着重要作用。

2. 渗透性差:虽然碳酸盐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但其渗透性却相对较差。

这是由于碳酸盐岩的溶蚀孔洞具有不连通性、细小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使得流体在储层中的渗流受到一定的限制。

3. 孔隙类型多样:碳酸盐岩中的孔隙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海绵孔、缝状孔、溶蚀孔、溶洞和裂缝等。

这些孔隙种类的存在使得碳酸盐岩具备了多元的物理性质和流体储集方式,对勘探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储层非均质性强:碳酸盐岩是一种典型的非均质储层,储集空间的分布和连通性较复杂。

因此,在勘探过程中需要进行准确的储层描述和预测,以避免勘探风险和开发难度。

二、碳酸盐岩储层勘探技术1. 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是碳酸盐岩储层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

通过地震波在不同层位的传播速度和反射强度,可以识别碳酸盐岩储层的存在与分布,并获得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等信息。

2. 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是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详细的地质描述和解释的技术手段。

包括野外地质观察、岩心描述、层序地层分析等方法,可以帮助更全面地了解储层特征和分布规律。

3. 流体检测技术:流体检测技术是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储集能力和勘探潜力的重要手段。

包括测井、石油地质化学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可以确定储层的孔隙度、渗透性、流体类型、含气饱和度等参数。

4. 工程地质技术:碳酸盐岩储层开发过程中,由于其非均质性强,需要进行开发过程的综合研究和监测。

包括岩石力学测试、封隔技术和水驱技术等方法,可有效解决碳酸盐岩储层的工程问题。

综上所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孔隙度高、渗透性差、孔隙类型多样和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征。

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评价及发展对策建议

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评价及发展对策建议

2020年第6期 37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评价及发展对策建议唐红君1 黄金亮2 潘松圻1 唐 琪1 王亚莉3(1.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咨询中心;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摘 要: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在全国已探明气田储量中占比超1/3,加快未开发储量的动用可促进天然气进一步上产稳产。

基于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的分布、特点及未动用的原因分析,建立了探明未开发储量分类评价方法、标准及流程,并进行了分类评价。

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以低渗透—特低渗透和碳酸盐岩非均质气藏储量为主,集中分布在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盆地。

未开发储量中,近期可动用储量占27.4%,难动用储量占58.4%,待核销储量占14.2%。

我国难动用储量规模较大,在目前体制机制、技术经济及政策条件下无法动用,为此从油气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管理与技术创新、国家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难动用储量开发的具体举措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未开发储量;难动用储量;分类评价;有效开发中图分类号:TE155;F426.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2-302x.2020.06.006Suggestions on Assess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Proven butUndeveloped Natural Gas ReservesTang Hongjun 1, Huang Jinliang 2, Pan Songqi 1, Tang Qi 1, Wang Yali 3(1. China National Oil & Gas Strategic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100083, China; 2. CNPC Advisory Center, Beijing 100724, China; 3. 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Beijing 100083, China)Abstract: China’s proven but undeveloped natural gas reserves account for morn than one third of the country’s total proven reserves for gas fields.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of the undeveloped reserves can further increase and maintain China’s natural gas production.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on-producing reasons of China’s proven but undeveloped natural gas reserves,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method, standards and proces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proven but undeveloped reserves, thus, bringing such reserves under class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China’s proven but undeveloped natural gas reserves are mainly from the low-permeability to super low-permeability and carbonate heterogeneous gas reservoirs and concentrated in Sichuan, Ordos and Tarim basins. Of the undeveloped reserves, those that can be produced in the near future account for 27.4 percent, while the reserves difficult to be produced occupy 58.4 percent and the reserves to be written off amount to 14.2 percent. China has a large amount of the reserves difficult to be produced, which cannot be produced under the current structuring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陆上油气勘探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编号:2017ZX05001-005)。

准格尔盆地一西区克拉玛依组储层特征

准格尔盆地一西区克拉玛依组储层特征

小学劳技室的工作总结范文小学劳技室的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劳技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学劳技室是学校内重要的实践教学场所,对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一年的工作中,小学劳技室积极探索创新,致力于提高学科教育质量和服务师生满意度,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此机会下,我将对小学劳技室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认真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日常管理是劳技室工作的基础,必须严格执行,并不断加强。

上学期,小学劳技室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明确每种设备的使用规程和安全操作,劳技教师必须经过相关考试和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同时,每学期都会对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育质量小学劳技实验室以学生为中心,依托国家“科技创新与创意设计”主题课程,不断研究描绘创新教育、探索有益实践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开设了环保工具、科技创新等多个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能力培养和科技创新双重教育,有效促进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提升。

三、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融合小学劳技实验室致力于通过与其他学科融合,进一步拓展教育领域,创新教育形式。

比如,在科学课程中,配合老师的教学内容,开展科技创新实践,多次为教学贡献力量,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四、丰富校内外教育体验小学劳技实验室还积极组织校内外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其中包括学生活动日、艺术展示、科学展览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体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

五、积极践行实用创新劳技实验室重视实践,致力于打造实用创新型融合教育平台,如图书馆、创客工坊、数字化交互教室等。

通过这些平台,学生能够自主开展科技探究项目,将创新的想法和创造性的思维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科技创新向纵深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劳技实验室通过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实现教与学、人才培养的更好匹配,为孩子们提供了更丰富的体验和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加出色,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碳酸盐岩气藏开采技术进展

碳酸盐岩气藏开采技术进展
气井出水降低气井产量 气藏非均质性导致开采不均衡和水侵不
均一 气藏开采可划分为无水采气、带水自喷
和排水采气三个阶段
碳酸盐岩气藏的开发开采技术进展
碳酸盐岩气藏数值模拟技术进展 典型碳酸盐岩气藏的开发开采技术
碳酸盐岩气藏数值模拟技术进展
现有商业化的数值模拟软件,如CMG、 ECLIPSE等,在碳酸盐岩气藏盐岩气藏开发和开采技术进展
主要内容
我国碳酸盐岩气藏分布及探明储量 碳酸盐岩气藏的地质构造特点 碳酸盐岩气藏开发中的主要特点 碳酸盐岩气藏的开发开采技术进展
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布
我国大型碳酸盐岩气田分布
➢ 截止1999年底,我国已经发现了16个大气田(探 明储量〉300×108m3),其中7个是碳酸盐岩大气 田
气藏数值模拟发展方向
模拟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模拟应用大型化和整体化 商业性软件包的开发及应用
水驱气藏开发难点
技术和管理要求高,工作强度大 采气速度低 产能递减快 采收率低 建设投资大,采气成本高
水驱气藏开采阶段的划分和特征
无水采气阶段 气水同产阶段 二次采气人工助排阶段(排水采气阶段)
碳酸盐岩气藏数值模拟技术进展
溶洞介质的处理
碳酸盐岩气藏气井出水类型
横侵型 水锥型
纵窜横侵型 纵窜型
碳酸盐岩气藏数值模拟技术进展
大裂缝的处理:
采用张量形式的渗透率来建立大裂缝储层的 渗流模型
采用不同的运动方程描述不同类型储层介质 的运动规律
数值模拟技术发展方向
网格技术 并行算法 网格粗化 自动历史拟合方法 数值解法 动态地质建模 分阶段模拟 三维动态显示
小产量阶段
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气藏开发特点
采气速度、采出速度与稳产年限关系图

中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勘探前景分析

中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勘探前景分析

中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勘探前景分析与国外相比,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多分布于盆地下构造层,具有时代老、埋藏深、时间跨度大、含油气层系多、成藏历史复杂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地质认识的深化、勘探技术的进步,我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①加大对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两大古隆起的探索力度,在塔北隆起南缘斜坡哈拉哈塘地区发现了奥陶系鹰山组岩溶缝洞型大油田;塔中断裂带北斜坡,奥陶系良里塔格组礁滩、鹰山组岩溶等多目的层获得重大突破。

②围绕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台缘带礁滩体勘探,发现了铁山坡、罗家寨、普光、龙岗等一批大气田;加强川中古隆起及斜坡区下古生界—震旦系碳酸盐岩勘探,获得战略性突破,发现寒武系龙王庙组特大型整装气藏。

③强化对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的勘探,于靖边气田西部岩溶带获得新突破,新发现奥陶系马五亚段新的含气层系。

从近期油气勘探发现看,含油气层系埋深普遍大于4000m,塔里木盆地甚至超过7000m,显示出深—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1、海相碳酸盐岩勘探发展趋势1.1关于深层的定义关于深层的定义,国际上尚没有严格的标准,不同国家、不同机构对深层的定义并不相同。

目前国际上大致将埋深大于15000英尺(4500m)的油气藏定义为深层油气藏。

中国2005年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颁发的《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将埋深3500~4500m定义为深层,大于4500m定义为超深层;中国钻井工程采用埋深介于4500~6000m为深层、大于6000m为超深层这一标准。

基于东、西部地区地温场的变化以及勘探实践,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将埋深介于3500~4500m定义为深层,大于4500m为超深层;西部地区将埋深介于4500~5500 m定义为深层,大于5500m定义为超深层,即使按照传统的西部地区深层定义,我国近年来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发现也都属于深层范畴。

1.2 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发展趋势1.2.1全球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海相碳酸盐岩在全球油气生产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 3

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 3

面积大、油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低
烃源岩方面,找到了大油田,但油气源不清楚
厚40m
厚40-60m
log(TOC)
我国南方碳
0.01
0.1
0.4 0.5 1
10

酸盐岩层系发育
T3-J


多套优质烃源岩, 但烃源岩、早期


T1+2


油藏的演化过程
界 海
及其衍生物对现
地层
P


今天然气藏的贡 献、动态演化过 程不明。
7、镶边型碳酸盐岩台地相
镶边碳酸盐岩台 地,经修正的 Wilson相模式的 标准相带
相带横向展布的常见类型(镶边台地模式内,相带的分布由 海平面的位置所控制,A.高水位;B.静止水位;C.低水位)
8、陆棚模式
无镶边冷水(温带)陆棚的水动力区以及亚分类, 浪基面的侵蚀范围在30m—70m之间变化,涨水时的 浪基面可达到120m,风暴天气浪基面约在2模式)
陆表海台地和陆表缓坡模式(该模式针对的 是很浅的沉积环境,可以延伸至很广阔的区 域,对于陆表海台地可达上千公里,对于陆 表缓坡可达上百公里。以低能量相为特征)
由海向陆分为X、Y、Z三带X带---深水低能带,波基面以下灰泥及浮游 生物碎屑——有利于生油
Y带----近岸高能带,波浪、潮汐 的主要作用带,礁、滩 ——良好的储集 相带
4、碳酸盐岩缓坡模式
单斜缓坡的碳酸盐岩缓坡模式(将缓坡分成内缓坡、中缓 坡和外缓坡;晴天浪底、风暴浪底分隔的三个区域能量不 同,缓坡长度在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之间变化)
5、塔克模式
6、威尔逊模式(1969, 1975)
1-盆地相;2-广海陆棚相;3-盆地边缘或深陆棚边缘相;4-碳酸盐台地前缘斜坡相;5- 台地边缘生物礁相;6-台地边缘浅滩相;7-开阔台地相;8-局限台地相;9-台地蒸发相。

碳酸盐油田调研报告

碳酸盐油田调研报告

碳酸盐油田调研报告碳酸盐油田调研报告摘要:本次调研报告旨在了解碳酸盐油田的特点、开发技术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

通过实地考察和相关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得出了一些关于碳酸盐油田开发的结论,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

一、引言碳酸盐油田是指由碳酸盐岩所构成的储层中含有油气的油田。

碳酸盐岩具有孔隙度高、渗透率低等特点,使得从碳酸盐岩中开采油气具有较高的难度。

而碳酸盐油田的开发技术在近年来有了重大突破,成为了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二、调研内容1. 碳酸盐油田的特点碳酸盐岩储层的特点是多孔、多缝,但渗透率较低,油气藏具有薄层、大中小型构造、低孔低渗和复杂孔隙结构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碳酸盐油田的开发难度较大,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提高采收率。

2. 碳酸盐油田的开发技术在碳酸盐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水平井、酸化、冲洗等。

水平井的应用可以提高有效网厚度;酸化技术可以溶解或变性储层中的碳酸盐矿物,增加渗透率;冲洗技术可以清除沉积在孔隙中的固体颗粒,提高渗透率。

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碳酸盐油田的采收率。

3. 碳酸盐油田的发展状况目前,碳酸盐油田的开发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一些先进的开发技术被应用于碳酸盐油田中,取得了较高的采收率。

但是,碳酸盐油田的开发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储层多变性、油气分布不均等。

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碳酸盐油田的技术还有待加强。

三、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对开发提出了挑战。

2. 水平井、酸化和冲洗等技术手段对碳酸盐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3. 目前碳酸盐油田的开发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继续加强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提高对储层特征的认识。

2. 加大对碳酸盐油田开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寻求更有效的开发手段。

3. 加强国内外合作,分享经验与技术,推动碳酸盐油田的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 究 ,提 出 了 “生 储 组 合 分 类 法 ”,并 把 这 些 碳 酸 盐 岩 油 气 藏 类 型 划 分 为 湖 相 型 、海 生 海储型、 新生古储型和新生新储型四类。石油地质储量以海生海储型和新生古储型为 主 ,分 别 占 碳 酸 盐 岩 油 气 藏 石 油 总 储 量 的 40.11% 和 37.12% ;天 然 气 地 质 储 量 则 以 海 生海储型独占绝 对 优 势 ,占 碳 酸 盐 岩 油 气 藏 天 然 气 总 储 量 的 93.28% 。 从 油 公 司 、 盆 地、 层系、 埋深以及油品等多角度进行了探明储量分布特征的研究 ,揭示了各种分布 规律。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气藏; 油气藏类型; 探明储量; 分布特征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E15
35.7% ;油气探明可采储量 1 434.5×108 t 油当量,约 占 50.6% 。 而且储量规模大、产量高的油气藏多为碳 酸盐岩油气藏,如阿拉伯盆地的 North Field 白云岩 气田,可采储量达 220.1×108 t 油当量;阿拉伯盆地的 Ghawar 台内颗粒滩油田,可采储量多斯、 珠江口、 北部 湾、 百色、 柴达木、 酒西、 苏北等盆地获得发现,包 括海相和湖相碳酸盐岩油气藏。 统计到 2007 年底, 已在全国 234 个油田或气田中探明碳酸盐岩储层油 气储量(不包括南海南部):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223 479.34×104 t,可 采 储 量 41 884.23×104 t, 分 别 约
我国碳酸盐岩油气藏也有着广泛的分布, 已在
收稿日期:2008-10-30
MARINE
ORIGIN
PETROLEUM
GEOLOGY
谢锦龙等:中国碳酸盐岩油气藏探明储量分布特征
25
油气藏进行了探明储量分布特征的研究, 包括油气 藏类型、油公司、盆地、层系、埋深以及油品等多个方 面。 本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方向具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有利于提高油气勘探效益和把 握勘探形势。 本文有关矿权和储量 方 面 的 数 据 统 计 到 2007 年 12 月 31 日止。
1984 —1999 年 全 国 储 委 石 油 天 然 气 储 量 公 报 、 2000—2007 年全国石油天然气 储 量 评 审 表 和 全 国
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数据库
[8-10]
,参 考 全 国 石 油 天
然气储量套改成果报告, 从多角度对我国碳酸盐岩
表1 分 类 方 案 分 类 依 据
碳酸盐岩油气藏类型主要分类方案 主 要 类 型 用 途 和 优 点
24
勘探 评价 ·
文章编号:1672-9854(2009)-02-0024-07
海 相 油 气 地 质
第 14 卷 第 2 期 2009 年 4 月
中国碳酸盐岩油气藏探明储量分布特征
谢锦龙 1,2, 黄 冲 2, 王晓星 2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 2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通过对我国 1465 个碳酸盐岩油气藏 ( 或储量计算单元 ) 探明储量的统计分析
2 油气田。 另外,在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江汉盆地古
近系潜江组、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古近系核桃园组等 地发现湖相薄互层碳酸盐岩储油层。 已探明储量的湖相碳酸盐岩类型主要有颗粒碳 酸盐岩、骨架碳酸盐岩、生物灰 ( 云 ) 岩、泥晶碳酸盐 岩、陆屑混染碳酸盐岩五大类; 油气藏类型主要有透 镜状和薄层状岩性油气藏、 地层超覆圈闭为主的地
该类油气藏是指主力油气源为海相烃源岩, 储层为海相成因的碳酸盐岩, 它是海相油气勘探 的 主 要 对 象 。 我 国 已 在 分 布 于 112 个 油 气 田 中 的 863 个海生 海 储 碳 酸 盐 岩 油 气 藏 ( 或 储 量 计 算 单 元 ) 探明了石油地质储量 89 639.27×104 t,技术可采储量
8
酸盐岩油气藏的储层类型主要为生物礁、颗粒滩、白 云岩、岩溶风化壳这四类。在上述的 313 个大型—特 大型碳酸盐岩油气田中,有油田 208 个,探明石油可 采 储 量 750.1 ×10 t , 占 探 明 油 气 总 可 采 储 量 的
8
52.3% ; 气田 105 个, 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 684.4× 108 t 油当量,占探明油气总可采储量的 47.7% 。
26
针对我国已发现碳酸盐岩油气藏的特点, 本文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案,称为生储组合分类法,主 要根据沉积相(环境)、生储条件以及组合关系来进 行分类。 首先依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沉积环境分为湖 相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 后者再按主力生油条件 划分出海生海储和陆生海储碳酸盐岩油气藏, 根据 生储地质年代把陆生海储碳酸盐岩油气藏再进一步 划分为新生新储和新生古储碳酸盐岩油气藏(图 1)。
海相油气地质 2009 年 第 14 卷 第 2 期
层油气藏、 不受今构造限制的成岩圈闭油气藏,以 及构造油气藏和裂缝油气藏等。 湖相碳酸盐岩油气 藏 以 孔 隙 型 为 主 ,孔 渗 条 件 较 好 ,大 部 分 有 效 孔 隙 度大于 10% 。该类油气藏储量参数用常规方法求取 即可。
图2 图1 碳酸盐岩油气藏生储组合法分类方案
储层类型分类
储层碳酸盐岩石类型
石 灰 岩 油 气 藏 、白 云 岩 油 气 藏 、泥 质 碳 酸 用于勘探和开发各阶段, 为最常用 盐岩油气藏、生物礁滩油气藏 分类,更直观反映储层状况
三角端元分类
用于预探、 油气藏评价和开发各阶 储 层 中 孔 隙 、裂 缝 、溶 洞 的 构 孔隙型、裂缝型、溶洞型、孔隙 - 溶洞型、溶 段 ,便 于 储 层 特 征 描 述 和 储 量 计 算 成比例 洞 - 孔隙型、裂缝 - 孔隙、三重介质等 16 种 等 似孔隙块状底水油气藏、溶洞块状底水 油 用于油气藏评价和开发生产阶段, 便 于 可 采 储 量 标 定 、开 发 方 案 制 定 等
地表条件和开发状态分类
开采方式和驱动机理分类
开采方式和驱动机理类型
油藏、水压驱动油藏、气顶驱动油藏、溶解 气 驱 动 油 藏 、重 力 驱 动 油 藏 、综 合 驱 动 油 藏 轻质油藏、中质油藏、重质油藏、超重质油
流体性质分类
流体性质和相态
用 于 油 气 藏 勘 探 和 开 发 各 阶 段 ,特 藏;稀油油藏和稠油油藏;干气藏、湿气藏 别便于经济评价 和凝析气藏
油气藏成因分类
油气藏成因或成藏过程
原生油气藏、次生油气藏、再生油气藏、混 主要用于勘探阶段, 便于研究成藏 合油气藏 构 造 圈 闭 油 气 藏 、地 层 圈 闭 油 气 藏 、岩 性 规律和成藏模式 主要用于勘探阶段, 便于研究圈闭 成因类型及油气藏形态和分布规律
圈闭成因分类
圈闭成因或结构形态
圈闭油气藏、地貌圈闭油气藏和复合圈 闭 油气藏
行 过 研 究 ,张 抗 、周 总 瑛 等 人 [4-5] 对 2000 年 底 全 国 石油探明储量变化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翟 中 喜 、张 玲 等 人
[6-7 ]
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矿权区块内 2005 年底探明油气储量状况进行了分 析, 上述的研究和分析都是针对 2005 年底前的探 明地质储量,并且是以碎屑岩油气藏为主。 笔者尚 未见到专门针对我国碳酸盐岩油气藏探明储量分 布特征研究的文章和著作。 国外碳酸盐岩油气藏 统计分析对象一般以中型油气田以上的证实可采 储 量 和 以 中—新 生 代 地 层 为 主 , 但 对 我 国 的 研 究 也很少。 本文研究的碳酸盐岩油气藏是指储层为碳酸盐 岩的油气藏,并已向国家上交了探明储量。笔者根据
孔隙结构和流体产状分类
储 层 孔 隙 结 构 及 含 油 气 地 质 气 藏 、复 合 型 块 状 底 水 油 气 藏 、裂 缝 孔 隙 体中流体的分布产状 型内幕层状边水油气藏、裂缝溶洞型层 状 边水油气藏 地表条件、 储量丰度和开发 状态
陆上已开发高丰度油气藏、陆上未开发 低 用于油气藏评价阶段, 便于经济评 丰度油气藏, 海上已开发高丰度油气 藏 、 价、价值评估、采矿权转让和地面建 海上未开发低丰度油气藏等 8 种 定容气藏、封闭气藏、水驱气藏、弹性驱动 设设计等 用于油气藏评价和开发生产阶段, 便于可采储量标定、 开发方案制定 和开发井网部署等
占全国总储量的 8% 和 5.5% ;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 储量 20 761×108 m3,可采储量 13 616×108 m3,分别约 占全国总储量的 28% 和 33% 。 根据第三轮全国油 气资源评价和各油公司 2007 年资料,海相碳酸盐岩 油气资源量约 340×108 t 油当量,湖相碳酸盐岩油气 资源量约 45×108 t 油当量, 这两类碳酸盐岩油气藏 平均探明率约 11% ,是当前我国油气发展战略的主 战场, 因此有必要对碳酸盐岩油气藏类型和探明储 量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 查 全 衡 、 翟 中 喜 等 人 [1-2] 对 2005 年 底 渤 海 湾 盆地石油探明储量增长规律进行过研究,徐向华等 人 [3] 对 2001 年底塔里木盆地探明储量分布特征 进
谢锦龙
谢锦龙 1962 年生,高级工程师。 1983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质系,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在职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地质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通讯地址: 310023 杭州市西溪路 920 号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电话: (0571 )85224962
1 碳酸盐岩油气藏储量概况
碳酸盐岩油气藏在全球分布广泛,储量巨大。截 止 2005 年底,世界上已发现的各类大型—特大型油 气田 877 个, 合计油气探明可采储量 2 836.6×108 t 油当量。其中有 313 个为碳酸盐岩油气藏组成,约占
11 038.92×104 t;天然气地质储量 19 366.25×108 m3,技 术可采储量 12 983.13×108 m3(图 2)。 主要分布在四
川盆地普光、罗家寨、磨溪、五百梯、建南、威远、纳溪 等 98 个气田,塔里木盆地的塔河、轮古、塔中 4 号、 塔中 I 号、和田河、巴什托、亚松迪、牙哈、巴什托普 等油气田,以及鄂尔多斯盆地的靖边气田、乌审旗气 田等。该类油气藏储集类型丰富,如以普光气田为代 表的孔隙型, 以塔河—轮古油田和靖边气田为代表 的溶洞型,以纳溪气田、阳高寺气田为代表的裂缝型 等。 实际上这些油气藏都是由缝、洞、孔三者或其中 的两者组合成多重介质的储集类型, 孔渗条件变化 范围大, 往往是多期充注的混合油源或气源。 如轮 古—塔河油田至少有寒武系和中—上奥陶统两套优 质烃源岩, 其中寒武系烃源岩在中—晚奥陶世和二 叠纪为重要排油期,在新近纪为主要排气期。由于这 些油气藏为多重介质的储集类型, 有时油气藏内部 没有统一油水界面, 一般按裂缝系统或溶洞单元分 别计算储量, 或者渗流介质与管流介质储量要分开 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