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媒介定位策略——以知音传媒集团三大刊群为例
知音杂志社资料大全
![知音杂志社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36f6cb5960590c69ec3764e.png)
知音杂志社资料大全/page/1.html集团简介湖北知音传媒集团简介知音传媒集团前身是知音杂志社,1985年1月创办,靠3万元起家,现总资产7.68亿元、净资产5.22亿元,年经营收入3.48亿元、净利润0.74亿元、利税1.4亿元。
下属《知音》、《知音•海外版》、《打工》、《好日子》、《商界名家》、《知音女孩》、《知音文摘》、《知音漫客》等8种期刊和《新周报》、《第1生活》2份报纸,刊报月发行总量1000余万份。
集团还下属印务公司、网络公司、影视公司、动漫公司、文化公司、物业公司、木兰花家政服务公司、知音加拿大出版公司及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等9个子公司和单位,形成了以《知音》杂志为核心的期刊出版、广告经营、书刊发行、网络媒体、印刷制版、物业开发、高等职业教育等多元产业构成的产业格局,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在全国期刊行业居首位。
2006年8月,经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知音传媒集团。
2008年,集团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单位奖;2009年,集团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
2000年1月,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成立湖北知音期刊出版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5/14/news215041495.shtml)其中品牌杂志《知音》月发行量600余万份,居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五位,三次荣获中国期刊最高奖——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奖和国家期刊奖。
/95/14/news215041495.shtml知音杂志社创办于1985年1月。
经过长期艰苦创业和发展,知音除拥有品牌杂志《知音》以外,还下属6种子刊、1家子报、5个子公司、1个网站和1所学院。
全社员工280多人。
全年经营额2.7亿元,利税收入7000余万元。
知音自创办起,首开湖北省报刊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之先河,建立了一整套有利于竞争的内部管理机制,其核心是工资奖金的激励机制,人才使用的竞争机制,科学高效的内控管理机制。
知音管理模式为全国报刊界所推崇和效仿。
媒介定位
![媒介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a97212f44693daef5ef73dda.png)
受众定位要以全面细 致的调查研究为基础, 经过多方论证再作决 断,要尽量避免主观 随意。
《中国国家地理》是由《地理知识》改版而 来,刊名的更换,代表着其定位的改换。 《地理知识》(1950.1-2000.9):纯科普 类杂志,以传播地理科普知识为宗旨 《中国国家地理》(2000.10 - ):融科 学性、普及性、时尚性为一体的科学传媒 ;
媒介定位
受众定位
功能定位
受众定位
是指立足于对媒介市场的分析以及对媒介 产品的市场占位分析,确定媒介的目标受 众。 目标受众就是指媒介希望能够成为自己受 众的人群。 媒介定位首先要解决受众定位问题
媒介定位首先要解决受众定位问题
受众是媒介的消费者,受众的市场需求 为媒介创造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市场需求=人口+购买力+购买意愿
内容:运用新闻规律,在知识性和科学 性基础上,强调报道内容的新闻性。以 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新近发生的有价值 的新闻事件和相关人物为线索,发挥杂 志深入详细报道的专长,挖掘新闻事件 背后的自然、人文背景,在此基础上, 向人们传递地理知识和信息。 2008.10
宗旨:推开自然之门 昭示人文精华
风格特色:自然与人文相互交织,用地 理阐释人文,用人文昭示地理魅力。 立 足于中国本土,注重地理与人文的结合, 用人文视角阐释地理,同时也用地理观 点来分析人文问题。
内容的选择
对媒介的态度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望:对媒介的满意度
以及对媒介存在问题的意见和改进的建议
受众调查的方法
访谈法 可控性强 花费的人力、时间、费用较多,范围较 窄 被调查者在问题理解方面容易出现误差 保真性较差。
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
![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ab4c2a0722192e4536f6cf.png)
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作者:黄潇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第05期摘要: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
基于价值链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标准,通过分析湖北知音传媒集团历年数据和具体业务,识别其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知音;传媒集团;核心竞争力;价值链分析;识别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5-0029-01根据战略管理理论,企业能够长期保持竞争优势,获得良好的成绩的关键在于其有意识地建立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成立20多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益,其前身知音杂志社是全国报刊出版界第一个完成公司制改造,由事业法人转变为企业法人的杂志社。
在报刊遇冷的数字时代湖北知音传媒集团能够逆势而上,关键就在于其坚持围绕其核心竞争力展开的多元化战略。
1核心竞争力理论概述1.1核心竞争力与价值链理论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这一描述性概念,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累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
鉴于传媒集团特有的公共属性,对传媒的社会影响力和对受众的认知提升的贡献将会直接影响到其竞争优势,故将社会影响力和认知提升贡献作为本文核心竞争力的识别的重要标准,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明显优于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各种资源和能力综合作用产生的合力,这种合力表现为企业在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等一系列价值活动中的某个或几个战略环节上保持长期竞争优势,通过更好的实现传媒的社会功能和提升受众的认知价值,获取稳定超额利润。
波特把价值活动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
其中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销售和服务,辅助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
多维视角下的“《知音》现象”内涵阐述
![多维视角下的“《知音》现象”内涵阐述](https://img.taocdn.com/s3/m/c128bfe716fc700abb68fcfd.png)
多维视角下的“《知音》现象”内涵阐述作者:蒋海军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6年第4期文/蒋海军《知音》现象”的内涵和兴起是本课题研究的起点,“《知音》现象”的概念从20世纪90 年代被提出以来,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界定。
华中科技大学的彭巧莲、李铁锤曾指出:“《知音》已经成了一种现象,其一是爆发式的发展,其二是给业界带来深不可解的谜团。
”“《知音》现象”的含义非常丰富,它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产业现象、传媒现象,还是一个文化现象、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既具有文化产业的一般规律,又具有《知音》自身的发展个性,同时也展现了大众消费时代新闻再生产的一个路径。
解密“《知音》现象”,或许可以为大众传媒产业改革发展和传统媒体转型融合提供一些借鉴的思路。
一、大众文化消费的产物“大众传媒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大众传媒与之相关的文化产业构成了现代人生存的重要环境和条件,人们的审美心理也与之相应而呈现新的特征。
”《知音》作为大众文化中的一种主流刊物,它更多的反应了大众的显意识和正面的文化建构,是一个研究大众文化的绝佳案例。
《知音》的广大读者群和消费群体看似是大众传媒的操控对象,但他们在阅读《知音》的同时,也是在实践一种文化行为。
当代大众文化研究代表人物约翰·费克斯曾指出:“文化产业所能做的一切,乃是为大众制造出文本库存或文化资源,以方便大众在生产自身的大众文化的持续过程中对之加以使用或拒绝。
”大众对文化产业所提供的文化产品是有选择性的,他们发现能暂且博得自己一乐或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资源。
正因为大众的选择,文化产业生产的产品需要满足大众的需求,否则将会失败。
约翰·费克斯认为,这一切必须追溯到大众文化利用这些产品和资源的出发点,即“相关性”,这也是大众文化的内核。
相关性是大众自我和产品之间的纽带,是文化产品对于“我”的价值及文化产品在日常生活的文化中所起的作用。
《知音》将纪实性、故事性和情感性融为一体,讲述平凡人们的故事,本身就是大众文化的产物。
数字化时代媒体企业战略与经营的转型分析——以知音传媒集团为例
![数字化时代媒体企业战略与经营的转型分析——以知音传媒集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48054a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c.png)
数字化时代媒体企业战略与经营的转型分析——以知音传媒
集团为例
宋亮亮
【期刊名称】《东南传播》
【年(卷),期】2015(0)2
【摘要】本文选取知音传媒集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发展历程中的环节梳理,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总结其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企业战略与经营方面的市场化战略、跨领域多元化经营战略、新媒体战略、品牌延伸战略的四大主要战略,同时指出其
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宋亮亮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09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全媒体时代图书编辑数字化转型分析 [J], 刘飞
2."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广告经营探索--以孝感日报传媒集团为例 [J], 肖新芳[1];
陈立吾[2]
3.数字化时代媒体企业战略的转型与创新探析——以视觉社交网站Pinterest为例的实证研究 [J], 崔海蒂
4.数字化时代媒体企业战略和经营的转型与创新探析——以《南方都市报》为例的实证研究 [J], 姜宇航
5.基于博弈论视角下的媒体经营管理——以《知音》杂志旗下小程序“知音传媒微刊”为例 [J], 蔡雅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媒介定位策略——以知音传媒集团三大刊群为例
![浅谈媒介定位策略——以知音传媒集团三大刊群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0752dce9ec3d5bbfd0a747c.png)
《 新周 报》 面 向3 岁 以上 的知识分 子 ( 男性 为主 ) 以关 注 时 : 5 以 ;
事 、 阔视 野 、 扬智 慧 、 慰 心灵 为 主 旨 , 盖 新 闻 、 知 、 开 激 抚 覆 新 人 文 、 生 四大 内容领域 。 人
知 音 动 漫 类 刊 群 定 位 分 析
把 产 品 在 潜 在 顾 客 的 心 中确
“ 服 务对 象做 什 么” 角 度出发 . 可 以称之 为 内容定 位 。 为 的 也 知 音 传 媒 集 团 三 大 刊 群 分 类
承 了《 知音 漫 客》 年 少 有 梦 , 春有 爱 ” “ 青 的办 刊宗 旨 , 强化 “ 动
漫” 色彩 。知音 动漫类 刊群 与 文化综 合类 刊群 的读 者相 比 , 读 者更 加低 龄化 , 漫 ” 的内容 也 更符 合 这个 群 体 的特 点 。知 “ 化 音动 漫类 刊群 各刊 的读 者和 内容定 位具 体 如下 : 《 知音 漫 客 》 面 向 l ~ 8 高 年 级 小学 生 、 中生 、 中 : 0 l岁 初 高 生; 以连 载漫 画故 事 为主 打 内容 , 持 “ 坚 故事 第 一 、 笑优 先 、 爆
据 消 费 者 对 某 种 一 定 的 市场 地 位 , 为产 品制造 一定 的特 色 , 即
树 立 一 定 的 形 象 , 以满 足 消 费 者
小说绘》 《 和 漫客 星 期 天 》 读 者 定 位 是对 《 , 知音 漫 客 》 者 的 读
碰 V
^ AI A OZ HE 厂 H
2 11 上半月) 01 ・ 1(
知音 传媒 集 团下属 1 份 期刊 O 2 份报 纸 . 中有3 其 份百 万报 刊 ( 月
发行 量超过 1O 份 的报 刊 )《 0万 :知
做读者真正的知音
![做读者真正的知音](https://img.taocdn.com/s3/m/7876317a680203d8cf2f2481.png)
做读者真正的知音—浅析《知音》集团的品牌历练【摘要】:《知音》,一本令众多读者感动万千的情感类杂志,一经发售,便在期刊上引起了强烈回响。
而其集团传奇般的发展历程,更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个大型企业持久弥新的品牌历练:以知音文化塑造品牌、以高质量确保品牌、以人本管理丰富品牌、以改革创新延伸品牌、以集团多元化拓展品牌。
【关键词】:知音;情感;品牌;多元化1985年1月,一份大众生活类杂志诞生于黄鹤之乡—江城武汉,其以情感主打的期刊一经出刊,便受到了读者的大力追捧。
现如今,它已成长为中国传媒业的一颗璀璨明珠,并以罕有的霸气占据着中国期刊市场的一方天地,它便是众所周知的《知音》。
据《知音》官方网站称,《知音》现在的月发行量已达600多万份,居世界综合性期刊最新排名第五位,全国各类杂志排名第二位,稳居新闻纪实类杂志之首。
时代的进步,技术的更新使其现已发展为一个横跨多种行业经营的现代杂志集团,除品牌杂志《知音》出版以外,业务领域扩展到广告经营、书刊发行、照排印刷、物业发展、网络开发、教育普及等多个领域,且均做出骄人成绩,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大众生活期刊的排头兵。
任何期刊的成功,都有其循迹可寻的独特之处。
当然,《知音》也不例外。
在赢得高度评价、获得较高发行量的背后,是一个集团坚持不懈的拼搏与创新。
将近三十年的时光,见证的是《知音》集团一路艰辛、果敢的品牌历练。
一、知音文化塑造品牌纵观《知音》的成长历程,它是鲜明地以情感取胜的大众休闲类期刊。
情感话题为期刊的主打,率先在中国期刊界推出了具有哲学理念的“人情美、人性美”的办刊原则,强调刊物要“深入家庭、深入生活、深入心灵”,“呼唤人情友情,讴歌至爱真情”即是它的真实写照1。
可以说,《知音》是唯一一个将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杂志。
于是这便形成了人人颂扬的品牌核心——知音文化。
(一)定位上:追求人最本质的需求1文心,李艳华:《知音》杂志发展的三大战略探究.载于编辑之友.2005第1期任何一个人,不论他处于何种层次,都有对情感与寻求轻松休闲的需求,以及在阅读心理上对故事的好奇远甚于其他文本。
媒介定位
![媒介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e5aef36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c.png)
市场定位是指媒介经营者在发现一定的市场机会,井对新闻传媒市场作出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后,确定目标市 场的决策策略。正确的市场定位的基本前提是:目标市场存在需求空间,市场竞争尚未恶化。市场定位就像在夹 缝中找位置、定目标,将本来极大极广的市场区域缩小到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传播。市场 经济条件下的新闻媒体,面对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要想成为竞争的胜利者,找准其市 场定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成功的市场定位往往成为致胜的法宝。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指出:新媒体正日益成为众多舆情热 点的首发媒体。在2010年138起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新媒体首次曝光的为89起,占比65%,比2009年的56%提高 了9个百分点;传统媒介曝光的为47起,占比34%,相比2009年下降10个百分点。新媒体正与传统媒体一道成为社 会主流媒体。
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要注意加强这几方面的分析研究:
(一)、媒介受众的数量和购买能力。这是确定目标受众的首要条件。因为如果受众的数量达不到一定规模, 或者受众还不具备相应的购买能力,媒介产品的出售就难以形成规模,这将影响媒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媒介受众的信息需求获得满意的度。媒介定位应以受众需求全部或部分尚未得到满足为前提。这有 两种情况,一种是受众客观上存在的需求还未被意识到;另一种是这种需求已被意识到,但现有媒介还不能完全 满足它。这种信息需求尚未满足的状态为媒介开拓市场创造了可能。
简介
标准
方法 分析研究
确定媒介的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借鉴产品市场定位的一些手段和方法,对受众加以细分。 受众细分的标准主要指标有:
媒体行业的品牌定位建立和塑造传媒品牌的独特定位
![媒体行业的品牌定位建立和塑造传媒品牌的独特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100e1a2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c.png)
媒体行业的品牌定位建立和塑造传媒品牌的独特定位在媒体行业中,品牌定位是建立和塑造传媒品牌独特定位的重要步骤。
媒体品牌定位是指通过通过独特的特点和核心价值观来确定用户的认知和感知。
在这个高度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建立品牌定位是提升知名度、增加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媒体行业的品牌定位建立和塑造传媒品牌的独特定位。
1. 品牌定位的重要性品牌定位是将媒体品牌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的重要手段。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用户面对大量的信息时很容易产生选择困难。
品牌定位能够帮助传媒品牌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别开来,让用户能够准确而快速地选择自己所需的媒体资源。
2. 品牌定位的步骤品牌定位的建立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
首先,需要确定传媒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和定位目标。
核心价值观是传媒品牌的灵魂,是品牌所要传达的价值观念和服务理念。
定位目标是品牌在特定市场中所要达到的目标。
其次,需要分析目标用户的需求和心理。
通过了解用户需求,才能确定品牌的差异化要素。
最后,需要通过品牌传播和营销,将品牌定位传达给用户并形成认知。
3. 建立独特的传媒品牌定位在媒体行业中,要建立独特的品牌定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要明确传媒品牌所要服务的目标用户群体。
不同的用户群体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品牌定位要符合目标用户的需求。
其次,要通过深入了解市场和竞争对手,找到品牌的独特优势。
这些优势可以是媒体资源、技术实力、报道品质等。
再次,要通过有效的品牌传播和营销手段,将品牌的独特定位传达给用户。
品牌传播可以通过广告、宣传推广等方式进行。
最后,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保持品牌竞争力。
媒体行业发展迅速,市场变化快速,品牌定位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和用户心理。
4. 塑造传媒品牌的独特定位品牌定位的塑造需要综合运用品牌形象设计、品牌口碑管理和品牌传播等手段。
首先,要通过品牌形象设计来塑造品牌的外部形象。
设计有吸引力和独特性的品牌标志和视觉形象,可以增加传媒品牌的辨识度和吸引力。
新媒体写作中的品牌定位与传播策略
![新媒体写作中的品牌定位与传播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e26494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6.png)
新媒体写作中的品牌定位与传播策略品牌定位是指企业或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传播策略则是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将品牌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
在新媒体时代,品牌定位和传播策略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写作中的品牌定位与传播策略。
一、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企业或产品在竞争市场中树立独特形象的过程,旨在使消费者对品牌形成明确的认知和偏好。
新媒体写作的品牌定位更加注重形象包装和情感营销。
以下是一些新媒体写作中的品牌定位策略。
1.明晰品牌核心价值品牌定位首先应明确品牌的核心价值,即企业或产品对于消费者的价值所在。
新媒体写作中,可以通过故事叙述、情感渲染等手法突出品牌的独特性和虚拟形象。
2.目标受众定位在新媒体时代,精准定位目标受众是品牌定位的关键。
写作者应该明确品牌所面向的受众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偏好,进而通过新媒体传播方式与受众进行有效互动。
3.强化品牌形象新媒体传播中,形象是品牌定位的重要常量。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内容呈现、视觉设计等手法提升品牌形象的独特性和吸引力,使目标受众产生共鸣和认可。
二、传播策略品牌定位之后,选择适当的传播策略至关重要。
在新媒体写作中,为了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传播效果,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传播策略。
1.多媒体传播新媒体时代,多媒体传播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
写作者可以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品牌内容创作,并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2.内容营销内容营销是一种通过创作有趣、有价值的内容来吸引受众的传播策略。
写作者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的主题、时事评论等方式,引发受众的兴趣,进而加深对品牌的认知和关注。
3.用户互动新媒体时代,与用户进行互动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策略。
写作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回答用户的问题、解决用户的需求,增加品牌的亲和力和用户黏性。
4.口碑传播口碑传播是一种通过用户口口相传推广品牌的传播策略。
在新媒体写作中,写作者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内容和服务,赢得用户的赞誉和口碑,从而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媒介的核心受众定位
![媒介的核心受众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7ef1190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2.png)
媒介的核心受众定位理论与思考新闻爱好者2OO3/11媳n略酶艰荤矗睾譬媒介的市场定位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媒介自身定位和媒介的受众定位.当前,媒介之争已经成为受众之争.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受众就等于赢得成功,而赢得受众的第一步就是明确传播对象.所以,受众定位是媒介定位的关键,而核心受众定位又是受众定位的关键.无论哪一种定位,成功的秘诀在于,寻求市场"缝隙"和传播"盲点",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作为商业化运作的结果,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媒介格外重视受众调查,每一种媒体,每一家媒体都确立自己的核心受众,并根据受众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传播内容.我国新闻媒介这些年也开始关注核心受众的定位问题.关于核心受众定位,有这样一些因素需要考虑:一,受众区域定位新华社1999年4月26let《地区性报纸占据中国报业市场主导地位》的消息报道:"一项覆盖中国60个主要城市的报纸读者调查显示,在各城市let报平均阅读率排名前三位的报纸几乎都是当地报纸."一份名为《六城市报纸影响力研究》的调查报告研究发现,我国当前区域报纸的影响力高度集中.各城市60%以上的居民,均认同一家报纸在当地最有影响.这6家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无一例外地属于当地报纸:《华商报》(西安,82.09%),《楚天都市报》(武汉,79.4%), 《广州日报》(广州,71.48%),《成都商报》(成都,66.17%),<新民晚报》(上海,66.01%), 《北京晚报>(北京,61.3%).①比较而言,富有社区归属感的,.能贴近居民实际需要的报纸往往能更多地赢得市场."新闻本土化"现象在国外早就被不少媒体认识,像<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这样的世界级大报在半径150公里以内的区域集中了80%以上的发行量.即使在华盛顿城外紧邻的地区,要想找到一份《华盛顿邮报》都需要巧妙的手段.老板钱得乐公口姜红开表示,"在纽约发行对我们完全没好处,除非有几份恰好落在广告公司之类的手中",他宣称:"我们的经济原理是设定为地方性报纸,我们依靠广告客户生存,我们认定我们的读者是常去光顾他们店面的人.我们知道我们也许能在全国成为销售很大数量的报纸,或者是全世界,但我们完全没有兴趣."《纽约时报》总编辑法兰克上台伊始,一反前任办"全国性大报"的思路,着眼点为"地方性报纸的成长".他强调:"我们一定要回到纽约地区,因为这是主要广告所在,也是我们的根据地,我们必须扎根在这个地盘."⑦一度喊出"全国性晚报"的《羊城晚报》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也收缩战场"打回老家",追求"地方新闻,羊城特色".《北京青年报》1996年以前提出的空间战略是"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并通过卫星传版等方式积极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分印点,与当地报纸争夺市场.但从1996年底开始,该报及时调整战略,提出"固守北京",撤回在北京以外的攻势,广告收入连年过亿元《广州let报》的发行定位在广州市和珠江三角洲,这个半径200公里以内的区域集中了96%的发行量.③报纸走地域化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在于,现代报业的收入主要靠广告.从总体上说,报纸的发行量越大,广告收入越多.广告商都愿意在发行量大的主流报纸上做广告.同时,广告商的选择还有地域化和专业化等因素."北青报"前社长崔恩卿提出,所谓"地域影响力"可以用物理学中的"压强原理"来解释,即在等量外力的作用下,受力面越小,压力越大;受力面越大,压力越小.一杯水泼向操场不会留下痕迹,一杯水泼在桌面就会让人拿起抹布去抹桌子."压强原理"表现在市场营销上,崔恩卿称之为"相对影响力原理",也叫做"小市场,大影响".假如一份发行5万份的报纸洒向全国,无异于一杯水泼向操场;全部集中在某一城市,相当于一杯水倒向桌面.当然后者的影响力更大,广告商在选择媒体做广告时,也一定会选择后者.④.其次,媒介的"地域影响力"与新闻价值的"接近性"要素与受众的"求近"心理有关.不同地区的受众除了对本地发生的新闻更为关注外,往往还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地区受众的特定需求.所谓"区域定位",其实针对的也是特定区域内受众的需求.比如,调查表明,北京的读者对体育和娱乐新闻的需求相对较高,上海的受众更关注国内新闻和财经新闻,广州的读者最关注国际新闻和本地新闻,成都读者倾向于关注国内新闻和本地新闻,武汉和西安的读者更倾向于从报纸中获取生活服务类信息.@ "地域影响力"或称"新闻本土性"的深层次要义还在于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对本地受众在长期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精神积淀和风土人情以及基本的价值标准的尊重.目前在世界各国,"一城一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主流报纸往往是该城市主流价值观的体现和支撑.成功的区域性媒体,都注重保存和挖掘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体现本地区的优秀文化传统.如广州报纸从版式到内容体现的岭南文化特色,北京与上海媒体分别显示的"京派"和"海派"文化特征,安徽卫视从台标到频道标志再到自办节目(如《相约花戏楼》)所追求的徽派文化特征.有这样一句话:"电视是天上飞的,越具全国性越好;报纸是地上跑的,越具地方性越好."的确,传播工具和传播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报纸比电视更需要确立其地域影响力.二,受众职业身份定位不同职业和身份的受众,兴趣爱好常常大相径庭,即使他们同在一个城市.任何一家媒体在进行核心受众定位时,都不可能将所有职业身份的受众的需求和爱好一网打尽.确定媒介所针对的主要传播对象的职业身份范围,是核心受众定位的关键.咽XINWEN.AIHAOZHE2003/11新闻爱好者近年来,颇受媒体青睐的受众群体被称为"新四有人群",即"有点权,有点钱,有点品位,有点闲(善于休闲)".这些受众由政府机关,教科文卫单位或企事业单位的公务员,专业人士或"白领人士"组成,可称之为"强社会行动能力人群"(简称"强力人群"),或"强势群体","主流群体","重量群体"等."他们在社会群体中属领军人物,起主导作用,各种需求旺盛,支付能力强劲,影响着生活时尚和消费潮流."⑥大多媒体想要吸引的,是他们的眼球;广告商觊觎的,也正是他们的口袋.广告创利与"强力人群"的关系十分密切.英国的《经济学家》发行仅5万份,广告价位长期居高不下,因为它的读者主要是西方世界的政要和大亨.美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夜线》播出时间很晚,谈论的多是一些高层次的政治,战略问题,收视率不高,但收视者是美国的决策者,广告收费很高.同样,中国的《计算机世界》发行量仅20万份,对于一张全国性大报来说不算什么,但由于面对I-I'行业的领袖人物,在IT行业中影响力大,受到I-I'广告业的大力追捧,年广告额达到2.3亿元.⑦当然,媒体热衷追逐"强势人群"带来的结果是对"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缺乏关怀.《中国青年报》《冰点》调查发刊辞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个社会中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已经无人关注,官员,大款,明星充斥着媒介,芸芸众生怎么样活着,他们在想什么,要求什么,愤怒什么,很少见到报道."⑧虽然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有些媒介重利轻义甚至见利忘义,但仍有一些传媒和传媒人在普通人那里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不少都市报一出现,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受众身份定位——老百姓或市民.《华西都市报》自称"市民的公仆",《燕赵都市报》致力于"为市井人家办报,让平民百姓爱读",<楚天都市报》希望"帮市民之所需,解市民之所难",《大河报》则"采缤纷天下事,入寻常百姓家".不管领导还是群众, "白领"还是"蓝领",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市民".再比如说,广播在电视的冲击下一度走向式微,一些从业人员认识到广播要发展, 不能靠过去的"广播"模式,必须代之以"窄XINWENAIHAOZHE播"的模式,彻底走专业化的道路.一些电台已开始针对特定职业和身份的受众,比如为学生,出租车司机等设计了有特色的节目. 三,受众年龄定位不同年龄的人对信息的需要也不尽相同,老人比较喜欢健康知识,养生之道之类的栏目,中年人对"硬新闻"更感兴趣,年轻人则希望了解游戏,娱乐,时尚等信息.所以,年龄定位也是核心受众定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时还是影响收视率,发行量,甚至广告收入的重要因素.大多数白领报刊或栏目都把受众目标锁定在消费能力旺盛的中青年身上.《北京晚报》原来的定位以老年读者为主,2000年重新做了调整,把中青年人作为阅读的生力军.增加的专刊有:"新知周刊","时尚周末","e时代","资本财经","人才周刊","楼宇","汽车"等,使发行量成功上扬.当然,众多媒体把受众年龄定位在中青年人,同样存在对消费能力不强的其他年龄段的受众,比如老人,少年,儿童的歧视.四,受众文化教育程度定位不同媒体,不同栏目对自身核心受众的文化教育程度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而言,报纸读者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电视观众的受教育程度高,因为要成为报纸读者有一个基本的前提——识字,所以文盲受众自然被排除在外.大型综合性日报的受众比晚报,都市报的受众的文化水平高,时政类节目的受众比游戏类节目的受众文化素养高.主流媒体通常把自己的受众定位为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这一类人正是社会强势群体,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和投资决策能力,是广告商青睐的对象..地域,职业,年龄,文化这四个方面的因素是影响核心受众定位的决定性要素. 《中国经营报》是在受众定位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媒体o1996年之前,它还是一份办给专业户看的报纸,后对读者对象和市场进行研究发现: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期基本结束,一些认识到商业运作规律的经营者开始出现,他们是"市场竞争有序化的寻求者".这类读者就是《中国经营报》的核心读者,他们的基本条件为:1.年龄:25—45岁.超过此年龄上限者,不易于接受市场经济观念;不足此年龄下限者,观念尚未成熟.2.学历:大专以上.不受正规教育者很难参与有序竞争.3.身份:企业职员(含主管,经理等经营管理人员及自由职业者).4.职业取向:从事经营或管理(大公司经理,小公司老板).5.读报需求:对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的了解;对从业行业的认识;对经营思路的启迪;对管理概念的学习;对发展前景的预测;对经营或管理技巧的掌握.◎除了地域因素(《中国经营报》是全国发行), 前四个方面正是对读者的年龄,职业身份和文化教育水平的分析定位,第五个方面其实是媒介自身的定位.确立了新的读者定位后,该报取得了市场条件下的历史性突破.除此之外,影响核心受众定位的还有性别,民族等因素,以及偏好,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变量.比如《南方周末》在1998 年9月25日公布的一整版《对你我的调查》这样描述它的读者群:"1/3的读者学历在大专以上;90%的读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让社会变得更美好';价值观上突出表现为有社会责任感,对社会问题关注度高."这一状况与《南方周末》"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的宗旨较为一致,从精神层面对核心受众的内涵做了补充.总之,媒介只有在市场需求中找准自己的受众定位,并以满足受众需求为目标来设计和塑造自己,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注释:(1)(5)杨静《六城市报纸影响力研究》,《中华新闻报)2002年4月2日.(2)(6)罗建华《点击报界新概念》,《新闻记者)2000年11期.(3)(7)王荣《试论报纸的"有效发行"与"无效发行"》,《新闻大学》,2001年秋季号.(4)崔恩卿《城市报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选自万力主编《媒介经营与产业化操作实务》,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112页. (8)刘勇,《媒体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版,315页.(9)徐方《(中国经营报)改刊的市场化运作》,选自万力主编《媒介经营与产业化操作实务》,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122—123页.(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安徽大学新闻系讲师)编校:施宇啊。
女性期刊成功原因探析_以_知音_和_瑞丽_为例_陈桃珍
![女性期刊成功原因探析_以_知音_和_瑞丽_为例_陈桃珍](https://img.taocdn.com/s3/m/b081071a52ea551810a687b6.png)
第9卷第1期2009年1月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NAN MASSM E D I A VOC ATI O NAL TECHN I CAL COLLEGEVol .9No .1Jan .2009[收稿日期] 2008-11-29[作者简介] 陈桃珍,女,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管理系教师,副编审。
女性期刊成功原因探析———以《知音》和《瑞丽》为例陈桃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管理系,湖南长沙410100) [摘 要] 《知音》、《瑞丽》的成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一本女性期刊的成功,不仅要靠出色的内容、精美的设计、创新的营销,还要符合社会文化总体的走向,遵循读者心理的变化,这样才能越做越大,越来越强,成为期刊市场的畅销品。
[关键词] 女性期刊;《知音》;《瑞丽》[中图分类号] G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454(2009)01-0050-03 女性期刊是以女性读者为主要对象、以女性生活为主要题材的期刊。
女性期刊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商品,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在经历期刊大洗牌的风雨之后,不断修正其办刊宗旨和方向,逐步成为期刊领域的一个耀眼的亮点,占据着期刊市场的半壁江山,并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又强大的女性文化存在形式。
目前,我国女性期刊按售价可划分为三个层次:普及型、中档和高档。
普及型女性期刊的典型代表主要有《知音》、《家庭》等,其特点是图片较少,基本不采用彩色印刷,以讲述生活故事为主,内容通俗易懂,主要依靠发行获利。
中档女性期刊的典型代表为《女友》、《职业女性》、《都市丽人》等,这类期刊基本为彩印,比较注重期刊的文化含量,内容充实并注重品位,发行收入与广告收入并重。
高档女性期刊的典型代表为《瑞丽》、《时尚》、《世界时装之苑》等,这类期刊的特点是图片较多,图文比例约为1∶1,以时尚潮流资讯为主,印刷十分精美,广告多而且档次较高,主要靠广告收入获利。
知音传媒集团转型发展之探索与实践
![知音传媒集团转型发展之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93fa52970b1c59eef9c7b4c9.png)
知音传媒集团转型发展之探索与实践作者:雷一大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6年第2期雷一大[收稿日期] 2016-01-11[作者简介] 雷一大,男,湖北武穴人,湖北知音传媒集团代董事长、总经理,编审。
湖北知音传媒集团现有9 刊、3 报、4 个网站、1 个学院和9 个子公司,业态集新闻出版、图书发行、动漫开发、影视传播、文化教育、会展经济、家政服务及物业开发为一体。
在传统媒体全球性断崖式下滑、诸多不利因素相互叠加的情况下,知音集团领导班子精准决策、改革创新、谋求转型,带领集团广大员工创造了业界奇迹:2015 年实现净利润6500 万元,与上年度基本持平,主营业绩同比还略有增长。
在传统文化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在新媒体异军突起、传统媒体举步维艰的环境下,知音集团如何做到“风景这边独好”?如何创造出产业布局逆势发展、利润逆市飘红的骄人业绩?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本文对此略作陈述,以示学界。
一、精准决策,谋求转型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改变。
自2008 年以来,传统媒体便开始止步不前。
知音集团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精准决策、谋求转型,通过一系列措施,《知音》《新周报》《知音海外版》等第一代传统报刊呈现出止跌态势,并得到稳定发展。
2014 年底,知音集团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在坚持巩固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新媒体产业,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在创收方面,稳定主业、守住底线、拓展亮点,形成两到三个新的盈利模式和创收源头,为集团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管理上继续强化知音“以发展求生存,以实力求地位”的企业理念,采编一线以业绩为考核目标,行政后勤以工作满负荷、高效率为考核目标,全面实行奖优罚劣、优胜劣汰。
通过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各项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狠抓质量、拓展市场,推动《知音》系列报刊稳步发展针对报刊亭式零售市场的萎缩,知音集团领导班子及时调整策略,制定了“碎片化营销、个性化定制”的发展战略:一是加大邮局发行奖励力度,巩固和提高了期刊的订阅量;二是根据客户需求,合作推出商务刊、婚庆刊和形象刊。
传媒多元化经营的路径抉择及风险规避-2019年精选文档
![传媒多元化经营的路径抉择及风险规避-2019年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5d47329eff9aef8951e0617.png)
传媒多元化经营的路径抉择及风险规避近年来,我国传媒多元化经营取得了显著进展,有效促进了传媒经营实力的提升。
但与此同时,多元化经营中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也对传媒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实现传媒多元化经营中的“趋利避害”成为各级传媒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传媒多元化经营的现状当前我国传媒多元化经营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一是横向多元化。
传媒利用自身长期积累的技术、人才、管理、品牌等资源,开发与原有经营项目具有较高关联性的产业门类,打造关联产业的集群优势,提升传媒的综合竞争力。
比如湖南出版集团旗下的《潇湘晨报》兼并了红网,同时开发了湖南手机报,使集团经营业务迅速拓展到网络信息服务领域。
湖北知音传媒集团以旗下品牌杂志《知音》为依托,组建了《知音》网站,形成了覆盖平面与网络媒体的多元化经营格局。
当前出版企业、广电企业涉足多媒体经营已经日趋普遍。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可以较好地嫁接与延伸原有产业的优势,以相对成熟的经营模式、经营理念拓展准同质化市场的容量边界,以发展规模的扩大来实现经营绩效的提升。
作为一种成本相对低廉的多元化演进方式,它可以有效规避“异类行业高跨度经营”带来的经营风险。
第二类是纵向多元化。
传媒依托现有平台,积极向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供应、初始资源储备与交易,产业链下游产品销售与市场开发等经营项目拓展,构建集约型、一体化产业链,更好地消除产业壁垒,减少中间交易成本,更好地掌握市场话语权。
比如重庆出版集团和云南出版集团开始涉足上游的纸业贸易等。
第三类是跨行业多元化经营模式。
传媒利用在累积利润和沉积资本,开展跨行业经营,开辟新的产业门类。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业务涉及餐饮、房地产、教育、科技、金融等领域,参股江苏银行XX公司、南京证券XX公司。
浙江日报组建新干线投资公司,专门从事资本运作,与浙江绿城房地产股份公司合资成立浙江报业绿城投资公司进入房地产领域。
安徽出版集团进军医药、旅游、酒店等多个领域,重组安徽中国旅行社,2009年全集团2/3的销售额来自多元产业。
媒体广告的品牌定位策略
![媒体广告的品牌定位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758b98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e.png)
媒体广告的品牌定位策略在今天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品牌定位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认真思考和制定的战略之一。
媒体广告作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品牌定位策略更是至关重要。
首先,要明确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定位。
在制定媒体广告品牌定位策略时,企业需要深入了解自身的品牌核心价值和独特竞争优势,找到自己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地方。
只有清晰地定义了品牌的核心定位,才能有效传递给目标受众,引发共鸣。
其次,选择适合的媒体平台进行传播。
不同的媒体平台有着不同的受众群体和传播效果,企业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和媒体平台的特点来选择最适合的传播渠道。
例如,针对年轻人的产品可以选择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广告投放,而针对高端消费群体的产品则可以选择在高端杂志或电视广告上投放。
再者,要注重广告内容的创意和情感共鸣。
一则好的广告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产品或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精彩的内容和生动的画面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让消费者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只有让受众感受到品牌所传递的情感和价值,才能有效地吸引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
最后,要不断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
媒体广告品牌定位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数据分析和反馴,根据反馆结果对广告内容、平台和传播方式等进行优化和调整。
只有不断地尝试和优化,才能让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综上所述,媒体广告的品牌定位策略是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明确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定位、选择适合的媒体平台传播、注重广告内容的创意和情感共鸣以及不断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企业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建立起真正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牌形象。
广告投放与媒体定位的思考——以《三联生活周刊》为例
![广告投放与媒体定位的思考——以《三联生活周刊》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b7066c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c.png)
广告投放与媒体定位的思考——以《三联生活周刊》为例周婧
【期刊名称】《现代商贸工业》
【年(卷),期】2008(20)12
【摘要】杂志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种,也是广告商们竞相争夺的一块重地.由于媒体本身的独特性使得广告商们在杂志上投放广告的时候,必须考虑广告产品和报纸的消费者的重合度问题.以<三联生活周刊>为例,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总页数】2页(P149-150)
【作者】周婧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相关文献】
1.《三联生活周刊》小图标游离背后的深思考——兼对杂志"尾标"规范及应用初探[J], 郑亚灵
2.党报的主流媒体定位及其思考 [J], 刘冰;孙琦
3.中国数字广告投放隐患及革新应用方式分析\r——以网络综艺广告投放为例 [J], 杨博群;向思源;向盼
4.知识服务时代构建融合出版新生态的实践与思考——以《三联生活周刊》知识服务平台中读APP为例 [J], 张煜君;刘宗元
5.疫情语境下微信公众号报道的小人物叙事——以“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疫情专题为例 [J], 梁雨珠;王琼;罗宜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企业报刊传播定位“内外”谈
![企业报刊传播定位“内外”谈](https://img.taocdn.com/s3/m/41d766c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b.png)
企业报刊传播定位“内外”谈
程歌
【期刊名称】《商界名家》
【年(卷),期】2003(000)006
【总页数】2页(P90-91)
【作者】程歌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7.5
【相关文献】
1."刊企互动"助推企业弯道超车——丝绸企业报刊新闻传播策划与创新培训班在杭召开 [J], 吴萍
2.20世纪上半叶国内外英文报刊中的鲁迅传播 [J], 黄芳
3.新媒体时代传统报刊在新闻传播格局重构中的功能定位研究——以《南方都市报》为例 [J], 李潇莹
4.传媒背景下的企业报刊--对中国企业报刊角色定位的一些考察 [J], 曹宇
5.企业面临的形势、政策、理论、经验——本栏目精选于国内外企业管理报刊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媒介定位策略——以知音传媒集团三大刊群为例
作者:李明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刊名:
新闻爱好者(上半月)
英文刊名:Journalism Lover
年,卷(期):2011(11)
1.胡勋璧在2009年第二届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上的演讲:《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做大做强知音产业》
2.蔡雯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 2001
3.艾·里斯;杰克·特劳特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 1991
1.朱冬知音传媒集团期刊的网站研究[学位论文]2008
2.胡勋璧相互助推方能相得益彰——知音传媒集团的品牌延伸与多元化经营[期刊论文]-传媒2008(9)
3.木东.王丽明为理想挥洒一腔热血——访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总经理、总编辑胡勋璧[期刊论文]-今传媒(学术版)2009(12)
4.胡勋璧坚持改革创新促"知音"快速发展[期刊论文]-编辑之友2009(3)
5.胡勋璧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知音传媒集团的实践和探索[期刊论文]-中国记者2009(10)
6.任婕纪实性风格与故事化手段的结合--解析《知音》的编辑特点[期刊论文]-出版科学2005(6)
7.张永霞贴近读者就贴近了市场[期刊论文]-新闻爱好者(上半月)2010(9)
8.范雪芬传媒集团如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期刊论文]-新闻前哨2011(6)
9.胡勋璧品牌资源延伸与规模化经营--解读"知音"发展之路[期刊论文]-出版发行研究2004(10)
10.胡勋璧.关前《知音》提高创新竞争力的三项战略举措[期刊论文]-出版发行研究2006(1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wahz20111101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