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配套课件(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浙东学术

合集下载

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浙东学术》课件

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浙东学术》课件

文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尾一段,可以看做是补充论述。作者以 一问一答的设问方式,通过对质疑的辩驳,进 一步批判了“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 的风气,再次申明治学要“切合当时人事”的 思想,充分表现了作者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
通观全文,作者立论鲜明,引证丰富,反对空 言、提倡切实致用的思想贯穿始终,字里行间 洋溢着堂堂正气和烈烈激情,联系到作者当时 著文的老病困境,及今读之,不能不为之感动。
文化背景
清朝统治者在高压的同时,又采取怀柔政策,通过修 史、编书(《古今图书集成》及《四库全书》)等手 段,网罗“人才”,“净化”典籍,就更加助长了考 据之风。当时著名学者钱大昕自题画像说:“官登四 品,不为不达;岁开七秩,不为不年;插架图籍,不 为不富;研思经史,不为不勤;因病得闲,因拙得安, 亦仕亦隐,天之幸民。”钱氏这种精神状态,是大部 分乾嘉时期学者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与“只见树 木,不见森林”的考据之学相反,一些理学的末流仍 然空谈天人性命,比顾炎武描述的情状还要坏。章学 诚的《文史通义》,就是想纠正当时的这两种学风而 创作的。
汉代的董仲舒将周代以来儒家的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 杂以法家、道家思想,建立了“天人感应”学说,主张君权神授, 天限皇权。作为董仲舒的学生,司马迁不能不受他的影响。但司 马迁主要吸收了董仲舒关于历史演变、儒学兴起等论述,“亦欲 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著成《史记》,所 以章学诚称之为“经世之书”。而后世儒者弃实务虚,妄图以 “空言义理”来“尊崇德性”,流于空泛,为世所讥。需要注意 的是,这里所说的“儒者”,及下文所说的“近儒”,都是指朱、 陆学派的后学末流。对于朱、陆,章学诚还是很推崇的。《文史 通义》中,专著《朱陆》一文,指出:“宋儒有朱、陆,千古不 可合之同异,亦千古不可无之同异也。末流无识,争相诟詈,与 夫勉为解纷,调停两可,皆多事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九单元 相关读物—《浙东学术》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九单元 相关读物—《浙东学术》
(4)结尾一段,以一问一答的设问方式,通过对质疑的辩驳,进一 步批判了“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的风气,再次申明治学要 “切合当时人事”的思想,充分表现了作者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
3.比较《浙东学术》与《〈日知录〉三则》的异同。 【明确】(1)不同点:体裁不同。《〈日知录〉三则》是顾炎武的读 书札记,有长有短,一章一论。《浙东学术》是一篇综合性的学术著 作,其特点是系统、完整。
犹且不以空言制胜 ( ) 6.制 其牙机巧制(《张衡传》) ( )
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 ) 答案:动词,取得/名词,形制、构造/动词,控制
二、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名词活用
(1)朱陆异同,﹒干﹒戈门户
( )_________
(2)千古﹒桎﹒梏之府
( )_________
(3)而讲学者必有﹒事事
则吾不得而知之矣( )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 3.得 此言得之(《六国论》)( ) 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
答案:动词,能够/动词,得到/形容词,适宜、得当/副词,应当、 应该
固非空言著述也 ( )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 ) 4.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 ( )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 (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
三、名句默写 1.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____________。 2.浙东之学,____________,此其所以卓也。 3.知史学之本于《春秋》,____________,则知性命无可空言,而讲 学者必有事事,____________,亦且无以持门户矣。 4.后之言著述者,舍今而求古,____________,则吾不得而知之矣。 答案:1.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 2.言性命者必究于史 3.知《春 秋》之将以经世 不特无门户可持 4.舍人事而言性天

人教版语文选修系列《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配套课件: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9.2浙东学术

人教版语文选修系列《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配套课件: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9.2浙东学术
1.《浙东学术》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提示:①作者首先从“天人性命之学”切入话题,以“不可以空言讲 也”立论,由此展开全篇议论。②接着作者正反论证相结合,侧重指 出“空言”的危害与可笑。既而引用孔子的话语,予以证明。③作者 在接下来的论证中围绕“善言天人性命,未有不切于人事者”这一观 点,以史为线索,逐一展开陈述。既列举了“六经皆史”,关乎社会现 实;也谈到浙东之学,一定要考之于史,用之于世,所以卓然自立;还批 评了肇自朱熹、陆九渊的学术之争的深远危害等。④结尾一段,以 一问一答的设问方式,通过对质疑的辩驳,进一步批判了“舍今而求 古,舍人事而言性天”的风气,再次申明治学要“切合当时人事”的思 想,充分表现了作者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
5.明句式 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 被动句 此《春秋》之所以经世也 判断句 千古桎梏之府,亦千古荆棘之林也 判断句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1.天人性命之学,不可以空言讲也。故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 说,而为经世之书。
点评:汉代的董仲舒将周代以来儒家的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 合起来,杂以法家、道家思想,建立了“天人感应”学说,主张君权神 授,天限皇权。作为董仲舒的学生,司马迁不能不受他的影响。但 司马迁主要吸收了董仲舒关于历史演变、儒学兴起等论述,“亦欲 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著成《史记》,所以章学 诚称之为“经世之书”。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名词,事件 未有不切于人事者 名词,事情 事 而讲学者必有事事 动词,做 阳明得之为事功 名词,事业 犹且不以空言制胜 动词,取得 其制稍异于前 名词,规格,形式 制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动词,规定 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动词,统率 履至尊而制六合 动词,控制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经世致用浙东学术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经世致用浙东学术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相关读物 浙东学术
快乐晨读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社交网络上看到别人发表的某个见解,觉得谬误至极,于 是留言反驳,但往往完全说服不了对方,于是就演变成了一场各执己见,最终不欢而散的 辩论。更有的时候,觉得某个人的观点荒谬到不可理喻,与自己的“三观”完全不符,更 是恨不得拉黑对方,永不相见。
另一些时候,面对热点话题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想要告诉别 人这样的冲动是很难避免的,因为人是会思考的动物。比如巴黎恐袭事件之后,对于欧洲 是不是应该继续接收难民等问题;每个关心这件事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会在转发微博 或者文章的时候表明自己的倾向和立场。于是,往往会引来持不同观点的人的驳斥,最终 又变成一场两败俱伤的口水战。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未有不切于人事者(

(3)事而讲学者必有事事(

阳明得之为事功(


) )
) )
犹且不以空言制胜(

其制稍异于前(

(4)制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履至尊而制六合(

3.词类活用
(1)故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所谓价值观完全吻合的人,结果有一天糟了,突然发现他喜欢看《小 时代》……如果总是用排除的方式去交友,那最后可能会把你所有的朋友都删除掉。
也不要试图说服对方,因为这是一件基本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就算说服了对方,对你 又有什么意义和帮助呢?讨论的目的不是说服对方。讨论真正的目的,是倾听对方的观点, 看看是不是有你没考虑到的角度,有没有值得你思考和学习的地方,这样的讨论才是对你 自己最大的帮助。抱着这样虚心、谦和的态度,对方也会投桃报李,更容易接受或者理解 你的观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九单元 相关读物 浙东学术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九单元 相关读物 浙东学术
会稽,古地名,绍兴的别称,古吴越地,会稽因绍兴会稽 山得名。癸未,八岁,即公元前 2198 年,大禹大会诸侯于此。 绍兴的会稽山,原来叫作茅山。因大禹在此召集全国诸侯,“大 会计,爵有德,封有功”,禹会后病死而葬于此,为纪念大禹 的功绩,诸侯“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一、一词多义
1.书而 上素为 书不.经 谏闻世 寡诗之 人书.者书之.,训_受名__中_词___赏_名,__词__著__,___作___名泛___词___指__,__经__奏__书__章______ 《 从余 书.问 》古 曰: 事“ ,满 或招 凭损 几学 ,谦 书.受益 __动_。_词_”_,_写_名__字__词____,__《__尚__书_》_
5.胜犹 此 予 沛 刑且 时 观 公 人不 无 夫 不 如以 声 巴 恐 胜.空 陵 不 胜 杯.言 有 胜 杓 胜. .制 声 状 , ,胜 不 天.下 __能美超____皆 _辞好胜___过___叛的利_____之 _____禁___得__尽__住_______ 6.知吾 官 则 知 吾.与 知 知 史 生. .之 止 明 学 也共 而 而 之 有神 行 知 本 涯.欲 无 越 于 ,行 过 《 国 而矣 春 之 知.秋 政 _也感__》 _无知__通___涯管___“___理___知智____知____晓”___识___,,______懂智____得慧______
3.事不未而有讲如不学见切者诸于必行人有事.之事事..深者事切著__名__动__明词__词__也,____,事_____做名情______词____,__事___件__ 阳明得之为事.功 __名__词__,__事__业__ 犹且不以空言制.胜 _动__词___,__取__得__
4.制是廉履其颇故至制.、明尊稍赵君而异奢制制于..之民六前伦之合产制_名.__其_词__动___兵动,___词___词规___,____,格动____控____规,____词制____定形____,___式___统____率__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九单元 相关读物 浙东学术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九单元 相关读物 浙东学术

2.桎梏.( ɡù ) 4.迥.殊( jiǒnɡ )
二、一词多义
①故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 说法,学说 ②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 说出,道出
③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1.说 古代的一种文体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说”通“悦”,愉快
或 问:事功 气节,果 可 与著述相提并论乎? 有人问:事业功绩气节,真的可以和著述相提并论吗?
曰: 史学 所以 经 世,
固 非 空言
回答说:史学之所以可以经国济世,因为它本来就不是空洞的
著述也。且如六经,同出于孔子,
先儒 以为其功莫
著述啊。例如六经,同出自孔子之手,但是儒家先辈认为成就没
大于《春秋》, 正 以 切合当时 人事 耳。 后 有大过《春秋》的,正是因为它切合当时的社会现实罢了。后
之 言著述者,舍 今 而 求古, 舍 人事 而 来的人说到著述,舍弃今世却寻求古代,舍弃社会现实却
言 性天, 则吾 则是我不得而知的了。治学的人如果不懂得
斯 义, 不足 言史学也。 这个道理,就不值得称史学了。
一、识字注音 1.天铎.( duó ) 3.蕺.山( jí )
他曾参与《续资治通鉴》的纂修,又主修《湖北通志》,著有《文 史通义》9 卷,《校雠通义》4 卷,《方志略例》2 卷,《文集》8 卷, 《外集》2 卷,《湖北通志检存稿》4 卷及《未成稿》1 卷,《外编》 18 卷等。去世 120 年后由刘承干搜集整理出版了《章氏遗书》。
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强调把“六经之旨”和“当世之 务”结合起来考察,鉴古知今,以探索未来社会发展之路。可是清 代学术后来的发展,没有遵循他的路途前进。乾隆嘉庆时期,被称 为清王朝的“盛世”,而“乾嘉学派”又成为这一盛世在学术文化 上的点缀。“乾嘉学派”打着研究经典的旗帜,却漠不关心“当世 之务”。究其根本,还是清王朝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主义的 结果。当时著名学者钱大昕自题画像说:“官登四品,不为不达; 岁开七秩,不为不年;插架图籍,不为不富;研思经史,不为不勤; 因病得闲,因拙得安,亦仕亦隐,天之幸民。”钱氏这种精神状态, 是大部分乾嘉时期学者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与“只见树木,不 见森林”的考据之学相反,一些理学的末流仍然空谈天人性命。章 学诚的《文史通义》,就是为纠正当时的这两种学风而创作的。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九单元 相关读物 浙东学术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九单元 相关读物 浙东学术

3.思想内容 其一,“六经皆史”论。关于我国史学的源流,《文史通义》 开卷便宣称“《六经》皆史也”。他提出“六经皆史”的命题, 以为《六经》皆属先王的政典,记述了古代的典章制度,说明 史之源起先于经,并且指明经术乃是三代之史而为后人所重视。
其二,有关历史编纂学问题。章氏发展刘知几的史学理论, 于“才、学、识”之外,提出“史德”问题。认为史学家治史 要有尊重历史真实的基本态度,即“填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 而不益以人”的态度。章学诚所说“史德”的内容,实际上就 是“尽其天而不益以人”的治史态度。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相关读物 浙东学术
◎走近先贤 中国“方志之祖”——章学诚
1.生平简介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浙江会稽(今绍兴 市)人,清代史学家、文学家,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一 位杰出的史学评论家。
章学诚少年时酷爱文史书籍,且能举其得失。后寓居北京, 游于内阁学士朱筠之门,得以遍览群书,并与钱大昕、邵晋涵、 戴震诸名流往来甚密,讨论学术源流及异同。
会稽,古地名,绍兴的别称,古吴越地,会稽因绍兴会稽 山得名。癸未,八岁,即公元前 2198 年,大禹大会诸侯于此。 绍兴的会稽山,原来叫作茅山。因大禹在此召集全国诸侯,“大 会计,爵有德,封有功”,禹会后病死而葬于此,为纪念大禹 的功绩,诸侯“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一、一词多义
1.书而 上素为 书不.经 谏闻世 寡诗之 人书.者书之.,训_受名__中_词___赏_名,__词__著__,___作___名泛___词___指__,__经__奏__书__章______ 《 从余 书.问 》古 曰: 事“ ,满 或招 凭损 几学 ,谦 书.受益 __动_。_词_”_,_写_名__字__词____,__《__尚__书_》_

高中语文配套课件(人教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浙 东 学 术

高中语文配套课件(人教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浙 东 学 术

解放人们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渐东学术的主体道德意识学说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有积极作用。(4)
浙东学术为我国的教育思想史积累了宝贵的财富。浙东学派的各代表
栏 目

人物不仅是深刻的思想家,而且也是热心于教育事业的教育家。(5) 接
浙东学术特别是阳明心学促进了明清之际及以后的启蒙思想。


一生精力都用于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所著《文史通义》,与
链 接
唐刘知几的《史通》并称史学文学理论名著。曾编纂《史籍考》,拟
尽收古今史部书叙目凡例,总目达三百二十五卷,但书未完成,稿亦
散失。所修方志,传世有和州、亳州、永清三志。曾主修《湖北通志》,
现存遗稿数十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章学诚主张“学为实事,而非为空言”。所以他的见解,“颇乖
名词,事情 动词,做
阳明得之为事.功 名词,事业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犹且不以空言制.胜
动词,取得
其制.稍异于前 名词,规格,形式
制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动词,规定

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动词,统率
目 链
履至尊而制.六合 动词,控制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三、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故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 名__词__的___意_ 动用法,以……为本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文史通义》是怎样的一部书?作者在这部书中表露了怎样的 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个学派在宋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史上占有主导地位,对近世中国也产

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八单元 浙东学术

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八单元 浙东学术
为一舍) 学者不知斯义,不足言史学也(能够) (5)足 非利足也(脚) 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足够)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3.分古今 (1)天人性.命.之学 古义:万物的天赋和禀受。今义:人和动物的生命。 (2)不可以空.言.讲也 古义:抽象的理论说教。今义:空话。 (3)儒者欲尊德.性. 古义:人的天赋禀性。 今义:讽刺人的话,表示看不起他的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等。 (4)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义:具体的历史事件。今义:做事。 (5)未有不切于人.事.者 古义:社会现实。今义:事理人情。 (6)而讲.学.者必有事事 古义:谈论学问。今义:公开讲述自己的学术理论。
相关读物 浙东学术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四 十三年(1778)进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 家。
53岁时助编《续资治通鉴》,并主修《湖北通志》。晚年目盲, 仍孜孜于著述,口授他人代书。章学诚终其一生,从事于古今学术 的总结批判工作。由于生活动荡,他在这方面的重要论著,几乎全 部撰写于车尘马足之间,死后,才由其子汇刻成《文史通义》和 《校雠通义》,1920年,他的全部著述被合刻为《章氏遗书》。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1.注字音
天铎.(duó)
桎梏.(gù)
蕺.山(jí)
迥.殊(jiǒng)
2.解多义
把握文脉主旨
彼不事所事(做)
(1)事 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事故,变故)
吾得兄事之(侍奉,为……服务)
犹且不以空言制胜(取得)
(2)制 其牙机巧制(构造)
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步糸统调音
第九单元经世致用
浙东学术
第9章扩步糸统调咅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章学诚(1738-1801),清代史学家、思想家。

字实斋,会稽(今浙
江绍兴)人。

乾隆进士。

曾官国子监典籍,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

后人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协助编纂《续资治通鉴》等书。

一生精力都用于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

所著《文史通义》,与唐刘知几的《史通》并称史学文学理论名著。

曾编纂《史籍考》,拟
尽收古今史部书叙目凡例,总目达三百二十五卷,但书未完成,稿亦散失。

所修方志,传世有和州、亳州、永清三志。

曾主修《湖北通
志》, 现存遗稿数十篇。

章学诚主张“学为实事,而非为空言” °所以他的见解,“颇乖人
:讎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好恶”,直到他死后,才更被人重视。

提出“道(理)寓于器(事物)”命题,认为“道”是客观事物之规律,“求道”应根据对事物的实际考察。

所提出“六经皆史”之说,
主张治经以考证史料和发挥义理相结合,将治经引向治史,反映其解脱
旧经学传统束缚学术趋向。

论文注重内容,反对拟古和形式的倾向, 批
判了当时桐城派的流弊。

其学说至清末始为人重视。

1922年有《章氏
遗书》刊行。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目链接


龜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一、注音
天铎 d 】】6 Sill j f
迥殊Ji&ng
• • •
二、解释词义
'而为经世之爭
名词,著作
上半谏寡人者,受中赏名词,奏章 书{素不闻诗予之训名词,泛指经书
《半》曰:满招损,谦受益名词,《尚书》
、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T
頁爲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此《春秋》之所以经世也动词,治理知有史而不知有经
右词,经学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形容词,整既
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动词,经过六艺举传皆通习之
名词,经书
I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动词,治理
环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名词,事件』未有不切于人事者名词,事情
'而讲学者必有事事动词,做
、阳明得之为事功名词,事业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犹且不以空吕制胜动词,取得
其卿稍异于前名词,规格,形式
制{是故明君剣民之产动词,规定
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动词,统率
、履至尊而制六合•动词,控制
_龜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三、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故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
后人贵经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看重
朱陆异同,干戈门户名词活用为动词,动干戈
• •Array不得不殊门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另外建立四、分析句式类
型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被动句此《春秋》之所以经
世也判断句
千古桎梏之府,亦千古荆棘之林也判断句
扩步糸统调音




一、多维探究——激活你的思维
1.浙东学术是怎样一个学术帮派?它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
提示^浙江自古为“文化之邦”,宋明以后,更是人才辈出,学
派林立,文化繁荣,形成了在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浙东学派”。

这个学派在宋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史上占有主导地位,对近世中国也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

从大致上看,浙东学派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北宋时期,这是浙东学术的萌芽时期。

第二阶段是南宋时期,这时形成了浙东诸学派。

第三阶段是明代,这个时期主要是以阳明心学的兴起为主要内容。

第四阶段是清代的浙东学派。

这个时期是浙东学术的全盛时期,主要代表有一代大儒黄宗羲、史论大家章学诚、史学纂修专家邵晋涵等。

T頁爲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2.明清之际的浙东学术具有怎样的特点?




讎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⑶渐东学术的主体道德意识学说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有积极作用o (4)
浙东学术为我国的教育思想史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浙东学派的各代表
浙东学术特别是阳明心学促进了明清之际及以后的启蒙思想。

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3.《文史通义》是怎样的一部书?作者在这部书中表露了怎样的
观点?
T頁爲~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提示:《文史通义》是一部纵论文史、品评古今学术的著作,是堪称能与刘知几的《史通》匹敌的第二部史学理论巨著。

作者在本书
中的主要观点有:①“六经皆史”论。

章学诚以为“六经”皆属先王的
政典,记述了古代的典章制度,说明史之源起先于经,并且指明经
是三代之史而为后人所重视。

②有关历史编纂学问题。

这是该书
内容之一,章学诚认为史家治史要有尊重历史真实的基本态度,即“填
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的态度。

③把方志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提岀系统的理论主张,始自章学诚。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二、审美鉴赏——培养你的情趣
《文史通义》是我国清代一部综论文史、品评古今的学术著作, 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它也是章学诚的代表作。

它和刘知几的《史通》一起被视为我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

章学诚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一位杰岀的史学评论家。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不仅批判了过去的文学和史学,也提出了编写文史的主张。

他对编纂史书的具体做法,又表现在他所修的诸种地方志之中。

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师学习举子业。

但他对此却很厌烦,于是偷偷说服了妻子,将金银首饰摘下,卖钱换来纸
笔,雇来县里的小书吏,连夜抄录春秋内外传,以及东周、战国时的子、
史书,然后根据自己的意图,把它们分析开后重新组合,编纂成纪、表、
志、传体裁的史书,共100多卷。

可是这些事情还没来得及完成,他便
因“馆师所觉,呵责中废”。

可见他在青少年读书时期, 主要经历也是用
在历史编纂学方面的。

他真正萌生撰写一部史学理论著作的想法,是在他29岁的时候。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ii*
章学诚曾说:“尝以二十一家义例不纯,体要多舛,故欲遍察其中得 学书》) 章学诚在太学志局的不幸遭遇,是促使他下决心着手撰写《文史
通义》的直接原因。

乾隆三十二年(1767),章学诚进入太学志局,参 与《国子监志》的编修工作。

但他一旦进入志局,便感到处处受牵制, 难
以施展自己的才干。

尤其令他气愤的是,志局监领嫉贤妒能,倚仗 自己手中的权力,颠倒是非,排挤和打击真才实学之士。

数年之后,
离开志局后不久,他给曾任顺天乡试考官、一向很关心和器重他 的朱春浦先生写了一封长信,通过叙述刘知几在史馆里的遭遇,不仅 暗示了自己离开志局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自己开始撰写《文史通义》 的原因和动机。

失利病,约为科律,作为数篇,讨论笔削大旨。

,气《与族孙汝南论 章学诚忍无可忍,于是愤然离开志局。

:讎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1772年,时年35岁的章学诚开始动笔写《文史通义》。

由于章一生贫穷,为了生计常常要四处奔波,使他不可能安稳坐
下来从事学术研究,所以《文史通义》一书的写作时断时续,进展十
分艰难和缓慢。

章学诚逝世前一年,因为积劳成疾,己经双目失明, 即
使这样,仍笔耕不辍。

但天不假年,他早己列入计划的《圆通》、《春
秋》等篇还未及动笔,便遗憾地死去。

可见,《文史通义》一书的写
作,自章学诚35岁起,至他64岁逝世时止,共历时29年。

但严格说
来,仍没有写完。

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