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腺瘤20 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支气管肺癌课件

支气管肺癌课件
肺癌的早期诊断包括两方面的重要因素.
诊断
诊断
诊断
诊断
鉴别诊断
肺结核
肺结核球 肺门淋巴结结核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肺炎 肺脓肿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鉴别诊断
一、肺结核
(一)肺结核球
多见于年轻患者,多无症状,多位于结 核好发部位(上叶后段和下叶背段)。病灶 边界清楚,可有包膜,内容密度高,有时含 有钙化点,周围有纤维结核灶,在随访观察 中多无明显改变。如有空洞形成,多为中心 性空洞,洞壁规则、较薄,直径很少超过 3cm,常需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
粟粒性肺结核发病年龄相对较轻,有发热等全 身中毒症状。X胸片上病灶为大小一致,分布均 匀,密度较淡的粟粒结节。而肺泡癌两肺多有大 小不等的结节状播散病灶,边界清楚、密度较深、 进行性发展和扩大,且有进行性呼吸困难。根据 临床、实验室等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可以鉴别。
多层螺旋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CT引导下经皮肺内 肿块穿刺活检术, 对部分难以确诊的 肺内病变无需开胸 探查便可取得精准 病理诊断,时间短、 有利医生及时为肿 瘤患者进行针对性 治疗。
影像学及其他检查
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MRI在肺癌的诊断价值基本与CT相似, 在某些方面优于CT。
(二)肿瘤局部扩散引起的症状
Horner综合征
(二)肿瘤局部扩散引起的症状
Horner综合征
(二)肿瘤局部扩散引起的症状
7.臂丛神经压迫综合征 肿瘤压迫臂丛交感神经引起。患侧上肢 麻木、无力、火灼样疼痛、夜间重。
(三)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
肺癌转移至脑、中枢神经系统时,可发生头痛、 呕吐、眩晕、复视、共济失调、脑神经麻痹、一 侧肢体无力甚至半身不遂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 时可出现颅内高压的症状。

肺粘液表皮样癌预后因子分析

肺粘液表皮样癌预后因子分析

气管、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的预后因子CHIN C-H, HUANG C-C, LIN M-C, CHAO T-Y, LIU S-F. Respirology 2008; 13: 275–280背景和目的:支气管粘液表皮癌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恶性和侵袭性。

患者预后与肿瘤组织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还不确定。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分析这种癌症的预后。

方法:对1991~2006年的支气管粘液腺癌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研究分析了15例患者。

组织学分级越高的患者,鳞状细胞的比例越高(P=0.019);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鳞状细胞的比例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的患者(P=0.015)。

IA期、IB期、IIB 期患者预后(10年生存率为87.5%)明显好于IIIB期、IV期患者(1年生存率为28.6%;2年生存率为0,P=0.001)。

肿瘤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组织学分级也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低级别的肿瘤患者预后(1年生存率80%;5年生存率57.1%)优于高级别的肿瘤患者(1年生存率20%)(P = 0.035)。

结论:肿瘤组织学鳞状细胞的比例可能是肿瘤恶性水平的一个标志。

TNM分期是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预后的重要决定因素。

引言:支气管粘液表皮癌是一个罕见的癌肿,发生于支气管粘液下层,占原发性肺癌的0.1~0.2%,1952年,被Smetana等人描述为支气管腺癌。

目前,支气管粘液表皮癌被定义为一种恶性上皮肿瘤,由粘液细胞、中间和鳞状细胞以固态、腺状、囊状排列。

方法:回顾研究了长庚医院1991年5月至2006年9月期间的病历。

共研究15例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

对以下因素进行了分析:肿瘤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射线、支气管镜和组织病理学特征,肿瘤的位置,肿瘤的分期,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

通过支气管镜检查确定肿瘤是中央型或外围型。

采用TNM分期方法。

由经验丰富的肺病理学家进行肿瘤标本的组织病理审查,组织学分级和细胞组成也进行了评估。

支气管良性病变2例分析

支气管良性病变2例分析

肺 癌 的 纤 支 镜 内活 检 或 刷检 有时 也 因 种 种病变 , 可呈桑椹样 、 菜花样 、 息肉样等等 。 一旦发现上述病变 , 多被诊断为支气管癌。 因为 支气 管内肿瘤大 多为 恶性 , 而极少 良性 , 比例 早年平均 为 其
护。
542 表面染菌密度 : 月 l .. 每 一2次
采 样 时 间 : 毒 后 l 钟 之 内( 类 洁 净 用 房 , 为 静 消 0分 各 作
态实 测数据) 剂室配剂结束后和各类洁净用房的上午 1 、配 0
541 空 气 沉 降 菌 浓 度 ; 月 1 2次 ._、 每 — 1空 气 沉 降菌 浓度 应 在 配 剂 开 始 、 . 中间 和 结 束 前 抽 检 3 — 4次 。在 每 个 回风 口 中部 摆 放 3个 西 0培 养 皿 , 降 05小 9 沉 . 时 后 , 3℃ 下 培 养 2 h 菌 落 计 数 的每 皿 平 均 值 应 符 合 以 在 7 4, 上 标 准 , 皿 最 大 值 不 应 超过 平 均 值 3倍 。 单
阴影 , 曾被 诊 为肺 结 核 。纤 支 镜 发 现 右 上 叶 开 口附近 一 圆形
粉红 色息 肉样 病变 , 表面光 滑 , 界清楚( 1, 边 图 )病检为支气 管黏膜慢性炎症 , 发现癌细胞。 未 临床诊断 : 肺癌 。 术后诊断 : 支气管腺瘤。 例二 : 女性 ,9岁 , 4 断续咯血一年余 , 胸片示右肺 门稍增
支 号管 良n 病 变 = 例 分析 生
周质胜 谢泉馨 2 魏建群 2
c E市 第二 人 民医院 l 1阜
中 图 分 类 号 : 6 . R5 22
2 6 1 阜阳市肿 瘤 医院 3 0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支气管肺炎的病例报告与疾病流行趋势分析

支气管肺炎的病例报告与疾病流行趋势分析

支气管肺炎的病例报告与疾病流行趋势分析摘要:本研究通过对一组支气管肺炎病例进行报告和分析,探讨该疾病的流行趋势。

我们收集了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检查结果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显示,支气管肺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感染源主要是呼吸道病原体。

本研究提供了有关支气管肺炎的详细信息,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1. 患者临床资料我们共收集了10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病例包括性别、年龄、症状、体征、病史等内容。

其中,男性患者占70%,女性患者占30%。

年龄分布在1个月至80岁不等。

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等。

体征方面,肺部啰音和呼吸困难是常见的表现。

2. 病理检查结果进行了支气管肺炎患者的病理检查,主要包括痰液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指标、病原学检测等。

痰液常规检查显示,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原体。

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包括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等。

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支气管炎病毒和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

3. 流行病学调查我们对支气管肺炎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以深入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高发人群。

调查结果显示,支气管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

高发人群包括老年人、婴儿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此外,季节变化也会影响疫情的流行。

冬季是支气管肺炎高发季节。

4. 疾病流行趋势分析通过对支气管肺炎的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我们发现该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其中,婴儿和老年人是高发人群。

此外,不同地区的发病率也存在差异,城市地区比农村地区高。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支气管肺炎病例的报告和分析,揭示了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和流行趋势。

我们发现支气管肺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婴儿和老年人是高发人群。

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策略应包括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免疫力、加强公共卫生宣传等措施。

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支气管肺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支气管肺癌PPT课件

支气管肺癌PPT课件

38.4%



Yang et al, 2005
中国肺癌死亡率

70年代~90年代上升111.85%
癌症中的死因由第四位攀升第一位
肺癌的病因

吸烟 大气污染
室内微小环境的污染
职业危害(石棉、氡、甲基乙醚、铬、镍、砷) 慢性肺部疾病


营养状况
遗传因素
吸 烟

肺癌病人中3/4有重度吸烟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高10~13倍 19岁以下开始吸烟,死于肺癌机会更大 吸烟与肺鳞癌、 小细胞肺癌(SCLC) 关系密切
发病率指每 100,000中的发病人数。
温带南美 男/女 55.1/7.6
Parkin DM, et al. CA Cancer J Clin. 1999;49:33-64.
肺癌的5年生存率
西欧/北欧
东欧 日本 澳洲 中国 中东/北非 中非/南非
7% 12% 21% 13%
8%
8% 10% 20%
肺癌的诊断
可疑肺癌的诊断 X光胸片 CT 扫描 ?PET 周围型肿瘤 中央型肿刺 支气管镜 电视辅助的胸腔镜 (楔形切除或针穿) 开胸手术
备选方案 痰细胞学检查 支气管镜 经皮细针穿刺 开胸手术
Adapted from DeVita VT, et al. Cancer: Principles & Practice of Oncology. 7th ed. 2005;753-845.
临床表现
远处转移 锁骨上、颈部等淋巴结肿大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束受压迫 肝转移
局部和远处扩散
脑 (10-50%)
引流淋巴结 心包 肺 胸膜 肝脏 (~35%) 肾上腺 (1035%) 皮肤 骨骼 (30-40%)

统计学符号书写要求

统计学符号书写要求

・12•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J Clin Exp Pathoi2041Feb;37(2)腺瘤,组织学形态为肿瘤呈乳头状在支气管外生长,形成丰富的黏液及纤毛细胞性微乳头,部分沿肺泡壁平坦生长,其下见单层或多层基底细胞增生,细胞无明显异型性。

免疫组化显示肿瘤腔面细胞TTFA阳性,Napsis A阴性,黏液细胞表达MUCT;基底样细胞p63、p44呈核阳性,CK5/6胞质阳性,TTFA阳性,KiW7增殖指数低(<1%)。

TTFT可以显示分化成熟的I型肺泡上皮细胞和cm—细胞,也可显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基底细胞,因此细支气管腺瘤基底细胞层pP3(或p40、CK5/6)和TTFT呈双阳性。

本例分化成熟的纤毛细胞和黏液细胞TTFT阴性或局灶弱阳性,Napws A呈阴性,黏液细胞MUCA阳性,与Chang等⑴报道一致。

分子遗传学检测显示细支气管腺瘤最常见的遗传学改变是发生在第14号外显子V640E内的BRAF突变⑷,文献报道比例约为38%,也可发生于EGFR的16号外显子缺失 (10%)、EGFR的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10%)、ALK重排J]、KRAS基因突变、AKT1突变5]等。

本例分子检测结果与文献报道类似,未发现新的基因改变位点。

鉴别诊断2-)肺浸润性黏液腺癌:在冷冻切片上,由于两者均可见大量的黏液细胞及细胞外黏液,且细胞异型性均不明显时,易误诊。

肿瘤具有连续的基底样细胞层和纤毛柱状细胞,可资鉴别J]o(2)腺泡型肺腺癌:细支气管腺瘤有时在冷冻切片上可见肺间质增宽,肺泡壁闭合出现腺样结构而过度诊断为浸润性腺癌;在常规HE切片中腺泡型肺腺癌细胞异型性明显,缺乏pP3阳性的基底细胞,间质为胶原纤维性间隔,可资鉴别。

(3、含有微乳头成分的肺黏液腺癌:观察微乳头是否具有纤毛细胞特征,以往有诊断为“纤毛细胞性高分化腺癌”,免疫组化检测pP3和TTFA呈阳性,均证实存在基底细胞层,纠正诊断为细支气管腺瘤。

(4)细支气管周围化生:是各种肺内炎症性病变的反应性化生性改变,其组织学特征与细支气管腺瘤类似,具有基底细胞层的双层结构,腔面细胞均可见纤毛和黏液细胞等特点。

经电子支气管镜电刀切除主气道肿瘤42例临床分析

经电子支气管镜电刀切除主气道肿瘤42例临床分析
【关 键 词】 电子 支 气 管 镜 高频 电 刀 气道 肿 瘤 气 道 阻塞
气 道 内 良性 肿 瘤 的 存 在 ,造 成 气 道 阻 塞 。气 道 阻 塞 可 引 起 咳 嗽 、咳痰 、憋 气 等 临 床 症 状 ,大 气 道 阻 塞 甚 至 可 致 窒 息 。 近些 年 随 着 电 子 支 气 管 镜 下 介 人 治 疗 的 发 展 ,为 这 些 疾 病 的 治 疗 提 供 了更 多 可 能 。 我 院 自 2006年 以来 ,开 展 了支 气 管 镜 下 高 频 电 刀 切 除 气 道 内 良恶 性 肿 物 .可 明显 缓 解 临 床 症 状 ,取 得 显 著 疗 效 。现 总 结 如 下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临床 资料 于 2006年 8月 ~2009年 6月 治 疗 起 到 阻 塞 患 者 42例 ,其 中男 26例 ,女 16例 。 年 龄 在 48~ 87岁 之 间 , 平 均 60.5岁 。患 者 均 有不 同 程 度 咳 嗽 、咳 痰 、憋 气 、咯 血 及 呼 吸 困 难 等 。病 变 部 位 位 于 主 气 管 18例 ,右 主 支 气 管 7例 ,左 主 支 气 管 1O例 ,右 中叶 开 明 4例 ,右 下 叶开 口、左 舌 叶及 左 下 叶 各 1例 。病 变 阻 塞 管 腔 从 ]/2至完 全 阻 塞 不 等 。鳞 状 细 胞 癌 24例 ,小 细 胞 癌 8例 ,腺 细 胞 癌 6例 ,大 细 胞 癌 4例 。 1.2 仪 器 和 设 备 日本 奥 林 巴 斯 BF260电 子 支 气 管 镜 、高 频 发 生 器 及 电 刀 、电 凝 设 备 、心 电 监 护 仪 、氧 气 和 吸 引 装 置 。 1.3 方 法 1)术 前 准 备 :同 常规 支气 管 镜 检 查 ,患 者 仰 卧 位 , 左 下 肢 放 置 内衬 盐 水 纱 布 包 裹 的 电 极 板 ,操 作 全 程 行 心 电 监 护 及 SPaO 监 测 。2)手 术 步 骤 :常 规 插 入 电子 支 气 管 镜 至 病 变 部 位 ,观 察 病 变 大 小 、性 状 、与 周 围组 织 结 构 关 系 。将 圈 套 器 经 活 检 孔 伸 出 插 入 气 道 ,其 绿 色 标 志 超 出 支 气 管 镜 前 端 1 cm以上 ,同时 打 开 高 频 发 生 器 电 源 开 关 ,调 电 切 功 率 25~ 4O w ,电凝 功 率 25~ 3O w 。 电 切 时 将 圈 套 器 环 绕 肿 物 其 底 部 ,助 手 拉 紧 收 缩 圈 套 器 ,足 踏 开 关 通 电 时 间 5~ 10 s,切 除 肿 物 。3)清 理 气 道 分 泌 物 ,局 部 电凝 止 血 满 意 后拔 出 气 管 镜 。 2 疗 效 评 价 2.1 气 遭 阻 塞 情 况 见 表 l。疗 效 判 定 标 准 :病 变 阻 塞 完 全 解 除 ,属 完 全 切 除 ;病 变 阻塞 管 腔 减 少 > 5O ,属 显 效 ;病 变 阻 塞 管 腔 减 少 在 2O ~ 5O ,属 有 效 ;病 变 阻 塞 管 腔 减 少 < 2O ,属 欠 佳 ;病 变 阻塞 管腔 增 大 ,属 无 效 。 2.2 肺 功 能 检 查 评 价 见 表 2。 疗 效 标 准 :术 前 术 后 FEV1 增  ̄w> 2o% ,FVC增 加 > 2O ,属 有 效 ;术 前 术 后 FEV1增 加 在 O~ 20 之 间 ,FVC 增 加 在 0~ 2O 之 间 ,属 缓 解 ;术 前 术 后 FEVl、FVC 无 变 化 或 减 少 ,属 无效 。 3 结 果

病案1----慢性支气管炎(单纯型)急性发作期

病案1----慢性支气管炎(单纯型)急性发作期

病案分析病案1----慢性支气管炎(单纯型)急性发作期男性,55岁。

患者近7年来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多发于冬春季节或气候变化时发作,每年冬季咳嗽持续3个月左右,因为开始两年较轻,未引起患者注意,故未就诊,自行服用“川贝清肺露”治疗。

其后咳嗽、咳痰发作时,患者到门诊就医,经过抗感染治疗,症状缓解,但气候变化时时常复发。

此次因为寒潮导致气温骤降,患者咳嗽、咳痰再次发作,咳白色粘液样痰,自己服用“螺旋霉素片”治疗3天,痰液转为黄色脓性,今来门诊就医。

既往身体健康,吸烟近30年,每天约20支,无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体温36.5°C,脉搏88/ min,呼吸24/ min,血压120/80mmHg。

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无紫绀,双肺可闻及散在的湿啰音。

心率88/min,律齐。

腹部无异常发现,四肢及脊柱正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HB168g/L,WBC9.8×109/L,N87%。

痰涂片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呈短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抗酸染色阴性。

胸片示两肺纹理粗乱,双下肺为甚。

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正常。

1.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单纯型)急性发作期(chronic bronchitis)2.诊断依据(1)反复咳嗽、咳痰7年,每年冬季咳嗽持续3个月左右,加重5天,且无其他心、肺疾病。

(2)血常规检查示中性粒细胞增多,符合急性发作期改变。

(3)痰涂片提示感染的存在,可能的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是慢性支气管炎感染时的常见菌。

(4)胸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改变。

3.鉴别诊断⑴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

具有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的特点,但多有反复的咯血史,且常有婴幼儿时呼吸道感染史。

可有杵状指,肺部湿啰音多固定于病变部位。

胸片示下肺纹理紊乱或呈卷发样。

胸部CT检查可以鉴别。

⑵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多有结核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乏力、盗汗、消瘦等,常有咯血。

胸片可见相应结核病变,痰涂片抗酸染色发现结核菌可确诊。

肺内4cm以下孤立阴影的诊断

肺内4cm以下孤立阴影的诊断

肺内4cm以下孤立阴影的诊断肺内孤立性阴影的诊断是胸内外科及放射科医师常遇到的问题。

本文就我院胸外科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84例4 cm以下的肺内孤立性阴影的诊断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男性166例,女性118例。

年龄在7~74岁之间,其中20。

50岁者183例,占68.3%。

1.2 主要临床症状:无症状者124例,胸痛143例,咳嗽171例,血痰68例,低热42例,其他18例。

1.3 病灶大小:本组病例病灶均在1~4cm之间。

其中≤2cm者48例,≤3cm者102例,≤4cm者134例。

1.4 病理诊断:结核瘤143例,肺癌82例,良性肿瘤59例。

其中支气管肺囊肿25例,炎性假瘤12例,错构瘤11例,球形肺炎6例,支气管腺瘤3例,平滑肌瘤2例。

2 讨论X线胸片上直径在4cm以下的肺内孤立性阴影诊断比较困难。

在临床工作中主要根据有意义的临床信息和x线信息来区别结核瘤、肺癌还是肺内良性肿瘤。

2.1 有意义的临床信息:①在病史中年龄和吸烟史有助于初步筛选可疑病例。

本组病例35岁以下者肺癌只有11例(占9.7%),而结核瘤和肺内良性肿瘤有102例(占90.3%)。

在吸烟者中肺癌较不吸烟者多12.4倍(73/9)。

②血痰不但是肺癌的主要早期症状,也是迫使病员就诊的重要原因。

本组有血痰的68例中53例肺癌,占77.9%。

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凡45岁以上,吸烟指数在20×20以上者,肺内块影、痰中带血,80%以上为肺癌。

③咳嗽是肺部疾病的常见症状,但是刺激性或暴破性咳嗽提示肺癌,以喉部发痒引起的轻咳多见于结核瘤。

④胸痛主要为周围型肺癌的症状,胸膜下结核球也可以有轻微胸痛,而肺内良性肿瘤多无胸痛。

⑤有内分泌症状、骨关节表现、类白血病反应和高烧不退者应考虑肺癌,本组共7例,占肺癌的8.5%。

2.2 有诊断意义的x线信息:①孤立阴影大小:以普通X胸片阴影最大直径计算,若直径>3cm以肺癌可能性大;<2cm良性可能性大。

150例肺内孤立结节/肿块的X线平片分析

150例肺内孤立结节/肿块的X线平片分析
【 摘要】 目的: 提高肺内 孤立结节 肿块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 回顾性分析 10 5 例通过病理诊断明确者进行 x线平片再分析。结果: 周围性肺癌1 0 4
例 ( 6.% ) 炎性 肿块 3 例 , 占 93 , 8 支气 管腺 瘤 4例 。结 论 : 结合 病史 。 认真 分析 病灶部 位、 态、 形 密度及 周 围情况是 鉴别诊 断的关键 。
外科杂 志 , 9 , :7 64 1 81 62— 7 . 9 9
邓春少。 梅骅. 前列腺增生症 ;起的膀胱逼屎肌功能变化[ ] 中 l J. 华
泌尿外科 杂志 ,97 1 :1 19 ,8 16— 18 1.
舒俊. 鬼针草台剂治疗前列腺肥大 的临床分析[ ] 西部医学,0 5 J. 20 。
医学信 息 ・源自12 ・ 08 N . 2 1 o5 00
压 IA F R _ IN DC L 0 M T ^ O


弱, 更容易破损。为了防止损伤尿道粘膜, 一定要识别尿道和前列腺组织 组织疏松, 血液丰富, 损伤时出血量大。缝扎前列腺包膜过程 中, 对该位置 的不同形态 , 了解尿道在增生前列腺组织内的位置和形态变异 。手术时解 应特别小心 , 针距应在 08一10 m之间 , . .e 针距太宽在结扎时容易撕裂静脉 剖层面要正确。使用剪刀紧沿前列腺表面锐性剥离尿道。保留尿道的疏 丛, 引起难以控制的出 血。缝针深度应穿过包膜全程, 要交锁缝合 , 保证缝 松结缔组织。本组因尿潴留病人住院而置尿管 , 4 后手术均有尿道水 扎范围内的血管全部被阻断。而且切开前列腺包膜时不能超过横行的交 3— d 血管的范围。 肿、 充血及尿道感染; l 另 例因术中解剖层面末认清而致小裂 口。修补时, 锁缝合包膜 I 动作一定轻柔 , 选择小针、 细线 , 以免引起更大的撕裂。 326 术后尿失禁本组 6例出现术后轻度尿失禁 , .. 均在拔除导尿管 322 膀胱颈部损伤当前列腺中叶较大, .. 特别是伴有粘连时, 在向下 后 l 2 一 周内症状消失。由于该手术方法是直视下操作 , 不会损伤外括约 牵引剥离中叶时, 其前方膀胱颈部粘膜被牵引而皱叠变形易误伤, 尤其是 肌 , 并完整保留内括约肌功能, 术后短期 内尿失禁即可恢复。术后尿失禁 膀胱颈部后唇。本组有 1 , 例 因为中叶增生明显, 留置尿管后 , 尿道粘膜水 的原因, 一是术前逼尿肌不稳定 ; 二是前列腺窝局部炎性水肿刺激对括约 肿, 因果断切开膀胱颈而避免了膀胱颈部后唇的损伤( 前壁切开修补缝合 肌 关闭机 制的影 响。 容易) 。如有损伤可修补后用三腔单气囊尿管注入 5 0毫升气囊, 术毕牵引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 三、进一步检查(3分) 1.动脉血气 了解血氧及酸碱平衡状况。 2.胸部X线检查 除外感染等。 3.肺功能检查 控制急性发作后评估监测治 疗。
• 四、治疗原则(4分) 1.吸氧。 2.可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 3.支气管舒张剂速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 剂。 4.急性发作控制后综合防治。
五)呼吸衰竭
• (一)诊断(4分)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肺部感染 1分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分 3.肺性脑病1分 4.Ⅱ型呼吸衰竭,酸碱失衡1分
• (二)诊断依据(4分) 1.病史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息20年,吸烟,COPD 基本明确;下肢水肿,考虑肺心病;加重伴意识 障碍考虑肺性脑病 2分 2.查体 口唇、甲床紫绀明显。颈静脉充盈。桶状 胸,肋间隙增宽,双肺叩呈过清音,散在干湿罗 音。双下肢水肿。1分 3.实验室检查 感染血象,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 衰竭1分
•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4分)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4分
• (二)诊断依据(4分) 1.年轻女性,发作性喘憋。1分 2.查体 端坐呼吸,口唇发绀,满肺哮鸣音。 2分 3.过敏性鼻炎病史。1分
• 二、鉴别诊断(5分) 1.心源性哮喘年轻,无心脏病史,无典型粉红色 泡沫痰等。1分 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多见于老年人,常有肺气 肿体征。2分 3.支气管肺癌癌瘤可出现喘鸣与呼吸困难。但肺 癌多表现为吸气期喘鸣,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支 气管舒张剂疗效不显。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常可 明确诊断。2分
• 查体:T 37.5℃,P 110次/分,R 26次/分, BP 135/70mrnHg。神志清,浅表淋巴结不大, 巩膜无黄染,口唇略发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 双肺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弱,呼气延长,双 肺散在哮鸣音,肺底部可闻及少许湿性哕音,心 界缩小,剑突下可见心尖搏动。肝肋下2cm,触 痛阳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脾肋下未及,移 动性浊音可疑阳性。双下肢水肿(++)。 辅助检查:WBC 5×109/L,N 92%。

支气管黏液嵌塞的CT诊断

支气管黏液嵌塞的CT诊断

支气管黏液嵌塞的CT诊断邵艳波;徐华强;朱莉莉;陈方奇;袁新平【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aging features and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 CT in bronchial mu-coid impaction. Methods CT data of 18 cases with bronchial mucoid impaction diagnosed by clinic and broncho-scop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CT showed finger-in-glove sign in 11 cases (61.1%), short tubular in 3 cases (16.7%), and grape-like sign in 4 cases (22.2%). The finger-in-glove sign in 11 cases was also observed in MPR images. Bronchial mucoid impaction showed no enhancement in 10 cases. 7 cases were accompanied with pulmonary arteries and its branches around. Conclusion The finger-in-glove sign is the character of bronchial mucoid impac-tion in CT finding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its characteristics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目的:探讨支气管黏液嵌塞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肺细支气管腺瘤病

肺细支气管腺瘤病
LOGO
肺细支气管腺瘤病
2021年WHO新分类
❖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BA) 是新近提出来的诊断名词,其组织学特点是与细 支气管黏膜上皮相对应的一种良性肿瘤。肿瘤的 主体位于细支气管外的肺实质内,虽界限清楚但 无包膜,呈乳头状和/或沿肺泡壁(平坦状)生长
❖ 好发于40岁左右的女性,少数可出现于儿童与青 少年。根据其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周围型和中 央型,周围型发生于肺内,临床上并无明显症状 :中央型发生于主支气管或叶、段支气管管腔内 ,此时可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
❖ 细支气管腺瘤(BA)与原位影。
❖ AIS和MIA肿瘤的最大肿瘤直径和实体成分的最大 直径均大于BA肿瘤。
❖ BA磨玻璃成分的CT值更高。
❖ BA的形态不规则、假性空洞和边界不清较另外两 种更常见。
AIS
MIA
BA
BA

气管肿瘤讲课PPT课件

气管肿瘤讲课PPT课件

发病原因和机制
吸烟:长期吸烟 是气管肿瘤的主 要原因之一。
职业暴露:长期 接触有害化学物 质或工业粉尘等 职业暴露也可能 导致气管肿瘤的 发生。
遗传因素:某些 遗传性疾病,如 结节性硬化症和 神经纤维瘤病等, 可能增加气管肿 瘤的风险。
空气污染:长期 吸入空气中的有 害物质,如二氧 化硫、氮氧化物 等,也可能导致 气管肿瘤的发生。
注意事项和误区
避免长期接触 有害物质
定期进行体检, 早期发现肿瘤
避免吸烟和吸 入二手烟
避免过度劳累 和精神压力
PART 5
气管肿瘤的典型病例分享
病例一介绍和治疗效果
病例一基本信息: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 病例一症状:咳嗽、呼吸困难等 病例一诊断:通过何种检查手段确诊为气管肿瘤 病例一治疗效果:手术或药物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情况
气管肿瘤的病因是什么? 气管肿瘤的病因可能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遗传等因 素有关。 气管肿瘤的病因可能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遗传等因素有关。
如何诊断气管肿瘤? 诊断气管肿瘤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胸部X线、CT、 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
诊断气管肿瘤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胸部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 学检查。 气管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气管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 化疗等,具体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治疗方案来确定。 气管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具体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病 情和医生的治疗方案来确定。
病例二介绍和治疗效果
病例二:一位52岁男性患者,因咳嗽、气喘等症状就诊,经过检查确诊为气管肿瘤。 治疗效果:经过手术切除和后续治疗,该患者恢复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病例三介绍和治疗效果

卵巢外恶性Brenner瘤1例

卵巢外恶性Brenner瘤1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J Clin Exp Pathoi 2021 Mar ;37(5)・ 367 •网络出版时间:2021 -3 -23 D :31 网络出版地址:htt y r ://6nr. cndi. 4ePkcms/kePil/32. 1073. R. 02212322. 0417. 033. htui•病例报道•卵巢外恶性Brenner 瘤、例李金龙、,潘芙敏*9,宋 欣、,刘爱军、,陈 薇、接受日期:6020-12 -07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北京D0853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病理科,北京140032作者简介:李金龙,男,技师。

E-mail : ****************陈薇,女,硕士,主管技师,通讯作者。

E-mail : chenw-UwD@ D7. com关键词:卵巢;恶性;Banner 肿瘤;病例报道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D01 -7399 (2021 )03 -0367 -02doi :12. 13515/P cndk cjcep. 0221.03. 032患者女性,63岁,因左腿肿胀3个月,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于2013年D 月D 日以“盆腔肿物”收治入院。

妇科检 查:左侧附件区可触及一大小7 0 cmx&2 cm 的质硬包块,边界欠清,固定,与左侧盆壁关系紧密,无压痛。

右侧附件区 未触及异常包块,无压痛。

绝经后女性卵巢癌ROMA 值、CAD5、人附睾蛋白4均阴性。

阴道彩超:右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左侧附件区可见一低回声包块,大小6. 7 cm x4. 0cm,边界尚清,内可见无回声区,范围4. 0 cmx 2. 0 cm,边界清。

D 月D 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盆腔肿物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粘连分离术。

病理检查 眼观:术中完整剥除2个肿物,剖开肿物,内 为烂鱼肉样组织,肿物及双侧卵巢送快速冷冻病理。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0例临床分析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0例临床分析

激素引起高血糖 、 感染 、 消化道出血等 , 要注意预防。B D患儿 的 P
生 活质量需要更多的关 注。 【 参考文献】
【 贺孝 良, 1 】 方丽. 支气管肺发育不 良 1 7例及文献复 习[. J 中国实用儿 ]
科杂志 ,0 72 (2 :2 — 2 , 2 0 ,2 1 )9 6 9 8
研 究组制定 的诊断标 准和分级[, 期诊断依 据可根据 以下几 3早 1 点 :1 ( )原发病 治疗好转后出现对呼吸机或对氧 的依赖 ;2 肺 () 部影像 学改变 : 双肺纹 理增 粗 , 呈紊 乱毛玻璃样改变 , 局限性肺 气肿 , 囊泡形成等间质性改变 ;3 除外先心病、 () 先天性肺发育不 全等各种原 因导致 的心功能不全 。
3 2 B D 的病 因 . P
28 1 2± . )g 其 中<10 g l例 ,0 0~10 g 3例 ,50 .(. 06 k , 6 3 00 10 5 0 10

20g 例 , 50 例。 50 >20g1 用氧时间 2 ~ 8。 5 9 6d 影像学改变 :例 6
胸片可见双肺野模糊 , 透光度减低似毛玻璃样 , 心缘模糊 , 3例肺野 有不规则斑片影 , 其问有多发小囊状透光区 , 例伴两肺过度扩张。 1

临床探讨 ・
21年3 00 月第 4 卷第 8 8 期
支气 肺发育 管 不良1例临 析 0 床分
谢贵 阳 王胜辉 袁新宇
( 河南省永城市人 民医院儿科 , 河南永城 46 0 ) 7 60 【 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 良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0例支气 管肺发育不 良的临床表现 、 血气 分析、 x线特点及机械通气策略 , 逐渐降低呼吸机参数直 至撤 机 , 应用药 物辅 助脱 离氧疗 , 用氧时间 2 9~6 d 8 。结果 1 0例 患儿 2 例治愈 , 4例好转 , 自动 出院。结论 支气管肺发育不 良重点在于预防, 4例 临床预后不容乐观 。 【 关键词】早产 ; L机械通气 ; 婴J ; 氧疗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肺内孤立结节/肿块的X线平片分析

肺内孤立结节/肿块的X线平片分析

肺内孤立结节/肿块的X线平片分析【摘要】目的提高肺内孤立结节/肿块的鉴别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通过病理诊断明确者进行X线平片再分析。

结果周围性肺癌52例(占69.3%),炎性肿块19例,支气管腺瘤2例,肺错构瘤2例。

结论结合病史,认真分析病灶部位、形态、密度及周围情况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关键词】肺内孤立结节中块X线平片鉴别诊断In lung Isolation Mass/Lump of X line Film AnalysedLIYong-fu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han,Guanghan,618300,Sichuan,China【Abstraet】Objective Raise differentiation diagnosis level in lung isolation mass /lump.Methods Review analysed pathology diagnosis explicit75patients,to X line film analyse again.Results Around type lung cancer 52 patients(occupy 69.3%),inflammation lump 19patients,bronchogenicgland cancer 2 patients,pulmonary hamaartoma 2 patient.Conclusion Integration medical history,earnest analysis pathological changes place,shape,density and aroundconditions are key of differentiation diagnosis.【Key words】In lung isolation mass/lump;X line film;Differentiation diagnosis肺内孤立结节/肿块的诊断与鉴别,是临床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鉴别诊断中的难点之一。

青年ICR小鼠自发性肺腺瘤的案例分析

青年ICR小鼠自发性肺腺瘤的案例分析

第44 卷第4 期2021 年4 月Drug Evaluation Research Vol. 44 No. 4 April 2021• 711 •青年ICR小鼠自发性肺腺瘤的案例分析周飞#,倪家敏#,黄暨生广州医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药物非临床评价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40摘要:目的完善I C R小鼠背景数据。

方法取48只正常青年I C R小鼠,动物饲养1周后实施安乐死术并进行大体解剖观 察,收集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等40多个脏器固定于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中,完成石蜡切片制作后进行H E染 色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结果所有小鼠大体解剖未见任何异常。

所有镜下组织病理学改变均考虑为该系小鼠自发性病理改 变。

仅1例小鼠肺脏可见灶性增生性改变。

低倍镜下可见肺实质中存在似岛屿样、细胞排列紧密的实体型嗜酸性组织团块,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组织团块对周围肺泡组织存在轻微的挤压,周围组织未见病理改变。

高倍镜下可见团块中的细胞分 化良好,胞核蓝染呈圆形、卵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胞质丰富呈嗜酸性粉染,可见微小空 泡;细胞之间界限模糊,细胞呈腺样排列。

将该例小鼠的肺部病灶诊断为支气管-肺泡型肺腺瘤。

结论这是首次在5〜6周龄青年I C R小鼠中对肺腺瘤的报道,该例自发性肺腺瘤将I C R小鼠肺肿瘤的最早发生点定位到了5〜6周龄。

关键词:青年I C R小鼠;背景数据;毒性病理;自发性;肺腺瘤中图分类号:Q95-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6376 (2021) 04-0711-04D O I:10.7501/j.issn. 1674-6376.2021.04.005Case report: Spontaneous lung adenoma in a young ICR miceZHOU Fei,NI Jiamin,HUANG JishengDrug Non-clinical Evaluation Center of Guangzhou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Guangzhou General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zhou 51024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s To enrich the background changes of ICR mice. Methods Forty eight healthy young ICR mice were euthanized and observed for gross anatomy after one week. More than 40 organs including heart, l i v e r, spleen, lung and kidney were collected and fixed in 10% neutral buffered formalin solution. Paraffin sections were made for H E staining and histo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Results The gross anatomy of a l l mice was normal. All 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considered as spontaneous pathological changes. Only one mouse lung showed focal proliferative changes. Under the low power microscope, there were island like solid eosinophilic tissue masses with closely arranged cells in the lung parenchyma, with clear boundaries with the surrounding tissues. The tissue masses had slight compression on the surrounding alveolar tissues, and no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found in the surrounding tissues. At high magnification, the cells in the mass were well differentiated with round, oval, fusiform or irregular nuclei stained with blue, unclear nucleoli and rare mitotic figures; the cytoplasm was abundant with eosinophilic powder staining and tiny vacuoles; the boundaries between cells were blurred and the cells were arranged in adenoid. The lung lesion of this mouse was diagnosed as bronchoalveolar pulmonary adenoma. Conclusion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 s the f i r s t case report of the lung A/B adenoma in the young ICR mice and w e reset the time of commence of the lung adenoma in I CR mice as young as 5 〜6 weeks old.Key words: ICR mice; background data; toxicological pathology; spontaneous; lung adenoma毒性试验中的组织病理学评价不仅需要识别因受试物而引起的靶病变,还应区分该动物品系的 背景病理改变[|]。

细支气管腺瘤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分析

细支气管腺瘤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分析

细支气管腺瘤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分析于丽丽;吴建宇;王伟;齐广伟;茹国庆【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22(44)8【摘要】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腺瘤(B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21年4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明确诊断的15例B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进行观察和总结。

结果BA男女发病比例为8:7,发病年龄36~78(63.40±10.79)岁,肿瘤最大径0.5~1.6(0.87±0.32)cm;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CT检查示BA多位于肺外周,呈磨玻璃样结节、实性结节或有中央腔形成的亚实性结节。

15例BA患者中,5例(33.3%)为近端型BA,10例(66.7%)为远端型BA。

典型的组织学特征为具有双层的组织学结构,近端型BA腔面细胞主要由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和黏液细胞构成,远端型BA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及Club细胞等非纤毛立方上皮细胞构成,缺乏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和黏液细胞;腔面层下为连续的基底细胞层。

BA基底细胞p40、p63、细胞角蛋白5/6均强阳性,近端型BA基底细胞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强阳性,远端型BA腔面细胞及基底细胞均TTF1阳性。

14例患者接受手术切除,预后良好,随访均无复发或转移。

结论BA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罕见肺部肿瘤,无特异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治疗上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预后良好,其独特的病理学特征可以很好地帮助明确诊断。

【总页数】7页(P841-845)【作者】于丽丽;吴建宇;王伟;齐广伟;茹国庆【作者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病理科;杭州市儿童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细支气管腺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2.细支气管腺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3.2型糖尿病患者结直肠腺瘤临床病理特征和进展期腺瘤危险因素分析4.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17例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分析5.乳腺叶状肿瘤和巨纤维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附89例临床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支气管腺瘤的诊治体会:附13例分析

支气管腺瘤的诊治体会:附13例分析

支气管腺瘤的诊治体会:附13例分析
寇仁业;诸海波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1990(30)5
【摘要】支气管腺瘤为原发于支气管上皮及腺体的低度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常易误诊为肺部感染或肺癌。

本文对我院自1967年6月以来收治的13例支气管腺瘤作一分析,并浅谈些诊治体会。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寇仁业;诸海波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105
【相关文献】
1.垂体腺瘤的临床诊治体会(附85例分析) [J], 朱世佳;李玺;黎胜真
2.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附13例分析) [J], 郭景东;高福坤
3.儿童癔病的诊治体会(附13例分析) [J], 廖红群;刘跃梅;杨赟;王长浦
4.支气管和隆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附13例分析) [J], 雍海宏;杨晓君;墙华
5.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内窥镜的应用(附13例病例分析) [J], 赵奎明;左焕琮;张小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腺瘤20 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5-10-16T15:37:20.803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7月第30卷供稿作者:赵雄飞张伟罗昭全徐鹏[导读] 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剖胸手术治疗支气管腺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提高患者治愈率,避免患者死亡,降低术后复发率,极大改善患者预后。

赵雄飞张伟罗昭全徐鹏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摘要】目的:探析支气管腺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20例支气管腺瘤患者,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术后,20例患者均恢复,死亡率为0%,未见严重并发症。

20例患者的病理检查最终为12例支气管类癌、3例粘液表皮样癌、5例支气管囊性腺样。

结论:剖胸手术治疗支气管腺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提高患者治愈率,避免患者死亡,降低术后复发率,极大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支气管腺瘤;临床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3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481-02Bronchial adenoma of 20 cases of clinical analysisXiong-fei zhao, zhang wei, Luo Zhaoquan Xu Peng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621000【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bronchial adenoma. Methods: to collect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1 and December 2011, treatment of 20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denoma, using retrospective analysis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Results: postoperative, 20 patients were restored, mortality was 0%,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Pathologic examination of 20 cases with end of 12 cases of bronchial carcinoid tumor, 3 cases of mucous epidermoid carcinoma, 5 cases of bronchial cysts gonads. Conclusion: cut open chest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denoma better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mprove the cure rate in patients with, to avoid patients died,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rate, greatly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Key words】bronchial adenoma; Clinical treatment; The effect支气管腺瘤[1]主要是指患者的支气管粘膜出现良性腺样增生,在我国肺癌发病中占1.5—2%。

但是我国临床诊断中,把其与腺样囊性癌、支气管类癌、粘液表皮样瘤等都归入支气管腺瘤的范围中。

支气管腺瘤属于低度恶性肿瘤的一种,其发病率很低,集中发病于中青年群体中。

类癌型腺癌普遍存在局部侵犯现象,严重时影响患者支气管壁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其向外生长,出现肺门肿块[2],发生远处转移。

笔者随机抽选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接收的20例支气管腺瘤患者,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支气管腺瘤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2月救治的20例支气管腺瘤患者,其中男患者10例,女患者10例,患者年龄堆笑是16岁,最大是50岁,平均是(35.6±2.4)岁,患者普遍存在胸闷、气短、咳嗽、气急、发热、间歇性咯血等临床表现,2例患者的右侧胸痛伴有上下肢关节肿痛。

20例患者肿瘤部位如下:5例患者左主支气管,4例右中间段支气管,2例左上叶支气管,5例右主支气管,3例右上叶支气管,1例右下叶背段支气管。

1.2方法1.2.1诊断 20例患者在胸部X线摄片诊断中,4例患者没有发现异常所在,改换胸部CT检查;在胸部CT检查中,20例患者中,18例患者的支气管内存在肿瘤阴影,另2例患者的右肺下叶存在炎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20例患者中14例患者的支气管表面较为光滑,与息肉样新生物较为相似,4例患者质软,存在暗红色的肿块,且带蒂,2例患者的管腔较为狭窄,且不规则。

20例患者均接受刷检,16例患者开展组织活检,其病例结果证实是支气管腺瘤,4例患者是阴性。

而在痰细胞检查中,20例患者均是阴性。

1.2.2手术方法 20例患者均存在手术指征,开展剖胸手术,其中10例患者接受单纯支气管壁楔形切除术,8例患者接受肺叶切除联合支气管成形术,1例患者开展下叶支气管袖式切除术,1例患者使用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

2 结果在本次探究过程中,20例患者在我院治疗后,均顺利恢复,没有手术死亡患者,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例如呼吸系统、切口感染与循环系统等。

术后2周患者均进行放疗。

病理检查中确定,12例患者为支气管类癌、3例患者为粘液表皮样癌、5例患者为支气管囊性腺样。

3 讨论支气管腺瘤主要存在于患者气管黏膜腺体与气管粘膜中,主要向2个方向生长:肺组织与支气管腔。

一般情况下,女性群体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群体[3]。

支气管腺瘤的细胞较为均匀,且排列整齐,以实体细胞群、腺泡状等较为常见,有丝分裂较少,且细胞生长极为缓慢。

在早前支气管腺瘤的临床诊断中,将其纳入良性肿瘤的范围中,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10%患者的支气管腺瘤能够对邻近组织或是器官进行侵袭[4],并转移至患者淋巴结中,严重时,可转移至患者血道。

若患者出现肿瘤远处转移现象的话,原发肿瘤仍具备良性肿瘤特征,因此把支气管腺瘤纳入低度恶性肿瘤范围中。

支气管腺瘤主要包括三种类型:(1)支气管类癌:本研究中,12例患者属于支气管类癌,占60%,属于较为多发的一种支气管腺瘤类型,以存在于患者支气管壁粘液中的嗜银细胞为起源,在电镜检查中证实类癌细胞中存在神经分泌颗粒,且存在瘤细胞腺腔,细胞较为分化与成熟,不存在异型,在免疫组化染色中结果为NSE(++)[5];(2)粘液表皮样癌:本研究中,3例患者为粘液表皮样癌,占15%,较为少见,以患者主支气管黏膜的分泌腺或是肺叶支气管为起源,但恶性程度不一,恶性严重患者会出现纵膈淋巴结与肺门转移等现象;(3)支气管囊性腺样:本研究中,5例患者为支气管囊性腺样,占25%,以患者粘膜、腺管为起源,集中发生于支气管腔中,具有较高的恶性,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多存在外侵现象,根治目的难度较高。

支气管腺瘤的体征与临床症状受到患者肿瘤位置的影响,分为周围型与中央型。

本研究中的20例研究对象中,包括18例中央型,2例周围型。

一般情况下,周围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是胸部X线检查中存在肺部结节影。

患者支气管腔中的中央型腺瘤会对患者支气管产生阻塞作用,导致患者存在咯痰、气短、咯血、咳嗽、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存在皮肤潮红、腹痛、水肿、心悸、腹泻、皮肤瘙痒等临床表现[6],是类癌综合征的一种表现,需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类癌组织中的毛细血管较为丰富,会造成患者存在咯血症状,因此类癌组织在接受支气管镜检查时,应排除组织活检,以避免造成患者大咯血。

支气管腺瘤临床症状与X线表现均和原发性的支气管肺癌相类似,区别难度较高,术前确诊存在很大难度。

支气管腺瘤具备生长缓慢、淋巴结转移少、病程长、局部浸润等特点,因此主要使用手术治疗,并依据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实际情况给予辅助治疗,例如化疗、放疗等。

剖胸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保证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痊愈率,避免患者死亡。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笔者抽取在2011年1月—2014年12月时间段内我院救治的20例支气管腺瘤患者,均不存在手术禁忌症,接受剖胸手术治疗,术后,20例患者均恢复,未见死亡患者与严重并发症患者。

20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确诊为12例支气管类癌、3例粘液表皮样癌、5例支气管囊性腺样。

与郭志平[7]等人的探究结果极为相似。

综上所述,支气管腺瘤患者可使用经内镜手术切除术与剖胸手术治疗,但是,经内镜手术切除术患者术后的复发率较高,治愈效果不良,而剖胸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需进行支气管边缘组织冷冻切片检查,彻底清除患者支气管切缘的瘤组织,避免残留。

剖胸手术在支气管腺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避免淋巴结转移现象的出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1] 刘建伟,高学军,张庆广等.左肺并支气管腔内错构瘤1例[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1,27(4):235-235.[2] 张岩,王慧颖,张伟等.支气管乳头状囊腺瘤1例报告[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39(2):158-159.[3] 钟桂棉,张金娥,赵振军等.支气管内型错构瘤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6):594-596.[4] 柴燕玲,王颖,吴文娟等.支气管镜对胸部影像学正常咯血患者的诊断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4):531-532.[5] 毕波,李尚明,都丽萍等.成人肺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1例[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5,31(2):114-115.[6] 余英豪.支气管肺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1):63-66.[7] 郭志平,武端清.小儿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手术诊疗体会[J].天津医药,2012,40(11):1171-11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