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广泛推广,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是为了一味地为追求成绩而“死教书、教死书了”。相反,要在保证学习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并养成良好的
数学学习方法,使之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去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正确思维方式的开发和培养比较容易,不好的数学学习方式也很容易形成。所以作为小学的数学教师就要更加注重课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看法。
一、规范数学学习的教育观
在很多学生和家长,甚至教师的脑海里数学学习的目的就是学生能在每次考试中取的良好的成绩。使得很多教师和家长就强制性地传授给孩子知识,并通过各种手段,例如题海战术、补习班等让孩子增加课外的知识。学生也被这所谓的“好意”而东奔西跑地学习,整个神经都绷得紧紧的疲惫不堪。而这样劳累的结果可能也会达到教师和家长的要求,但却使得现在的学生都没有自己学习和消化知识的能力了,而是教师把东西消化好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养成了“不假思索”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完全不能脱离教师自己去解决数学问题。仔细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是我们一味地追求成绩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
的主体——学生的感受而导致的恶劣后果。
为了改善这种教学,我们首先就得规范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待数学学习的目的性。万物只要存在就有其存在的道理。数学学科学习的道理并不是肤浅地只追求试卷的高分,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规范其教育性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进行题海战术,死板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开发;也使得家长们不再单纯地以成绩来评判自己孩子的学习好坏了,这样对学生来说学习也变得更加灵活和有趣。
二、充分体现课堂的主体——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前那种教师是主体,学生被动记忆的死板模式,而是通过各种适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通过反复的探讨努力获得正确的知识。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种适宜的教学方式,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1.问题式教学。为了能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需要制造一系列的相关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并在探索中知识得到升华。例如在讲解“圆面积的求法”时,我们是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及组合图形的面积后来学习圆形面积的,那么在学习圆形面积之前我们提出问题:以前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求法我们是通过拆分或组合的方法而推理出的面积公式,那么现在的圆——这个曲线图形能否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呢?如果能,它可以怎样拆分或组合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如果不能,又有没有
其他的解决方法。
这样的问题使得学生有所疑惑,也正是这种疑惑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发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潜能,使得学生们开始积极思考,运用他们那独特的、创造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无论对与错在他们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对此知识的印象非常深刻,便能牢牢的将其掌握。
2.启发式教学。对于知识的学习,教师在传授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阻力和挫折,那么学生在得到新的知识后会更加的记忆犹新。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我们可以适当地给予提示,让看似很难,学生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在老师的提示下再经过学生的思考就能
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例如:学习完简便运算之后,有些习题中会出现一些看似非常难但是方法得当之后又非常简单的简算题,往往这些简算题并不是运用常规的四则运算。请看这样一题:■+■+■+■+■+■这题看起来非常难,甚至教师刚看到都觉得无从下手,但是运用恰当的方法后就非常的简单。那么在学习这道题的解决方法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做这样几道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方向: 1-■=()=■;■-■=■=■×■;■-■=()=■×■。学生将这几道题算出来之后就很容易推理得到■=■-■;■=■-■;■=■-■;■=■-■;■=■-■;■=■-■。所以这道题就很容易解出:■+■+■+■+■+■=■-■+■-■+■-■+■-■+■-■+■-■=■-■=■。学生通过自己的推理得到了这道题的简算方法,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再遇到这样类型的题一定会快速、正确地解答
出来。这样启发式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再出几道类似的题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
3.探讨式教学。探讨式教学是在学生明确学习内容的前提下而进行的,要求所学的内容必须能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理所得到,不能太难以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1)在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时,在正方体体积运算公式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简单的讨论就能轻松的总结出来。(2)在学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之后对于“分配律”的学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并且每组给出用分配律能简单算出的式子,让学生通过不断地讨论、演算而得到简算方法。
三、教师要严松有度
严,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于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要严格要求学生,不能错写和漏写,从小就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例如:在学习解方程时,大纲要求,在解题过程的前面必须有“解”字。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不写一定要给予相应的惩罚。
松,是指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要灵活掌握,只要运算正确,解题思路准确我们就应当给予肯定,没有必要和答案的方式方法完全一致。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在做题时只有题目要求简便运算时才会运用简算方法,在一些计算题和应用题当中即使算式能够简算学生也不简算。我课下和一些学生做过探讨,有些学生是只要不要求简算就想不起来简算,有些则是怕简算之后会被判错。
无论是哪种原因,想要改正这种习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就应当在保证正确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由发挥,从而使学生树立自己独特的数学思维方式。
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用心设计更适合学生培养创新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不但能掌握学习方法还能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既能取得好成绩,又养成了良好的创新能力。
(责编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