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学与_古今之争_何卫平

合集下载

试论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的性质

试论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的性质

试论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的性质黄丽丽(汉语大词典编纂处,上海200001)提要: 今古文经学的对立是学术体系的全方位对立,它们在学派宗旨、学术内容、治学方法、学术渊源和思想资料等诸方面有很大的歧异。

这两大学派斗争的性质是学术成分参杂着政治成分。

在阶级社会中学术是脱离不了政治的,但学术有其独立的价值所在,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一种学术或学派衰朽了,自有另一种学术或学派兴起以矫正其弊病或取而代之。

今古文经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斗争和融合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 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斗争;性质中图分类号: I20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7)02-0094-08一、目前学术界的六种意见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是我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一个极予人启迪的经典个案。

前贤时哲对此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讨,建树甚多。

但在这两大学派的斗争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上,则见仁见智,观点至今仍有分歧。

目前主要有六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是学术观点之争。

如清季廖平认为今古两派学术观点截然不同,各自为家,今文学派宗奉孔子,以 王制为本,谓孔子是托古改制的政治家;古文学派宗奉周公,以 周礼为本,谓孔子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史学家,故两派壁垒森严,势如水火、阴阳!。

第二种意见认为是政治斗争和政治利益之争。

如蒋逸雪说:∀汉代今、古之争,自来视为学术论难,今观武帝之于河间献王,光武之于桓谭、尹敏,以及经师之作伪篡易,是属于学术问题者少,而属于政治问题者多也。

#∃范文澜也指出:∀今文经学反映着统治阶级当权部分的政治利益;和它相对立的古文经学,反映着不当权部分的政治要求,就是要求古文经学也作为入仕的一条道路%%争斗的结果,由于得势部分的腐朽无能崩溃下去了,原来不得势的部分一方面与某些崩溃中的得势部分相混合,一方面取得了胜利成为得势者。

#&孙筱则认为今文学派是维新派,其观点是王权专制政治的反映;古文学派是守旧派,其观点是宗法政治的反映,代表了两汉时诸侯王国和豪门世族的要求;今古文之争是汉代各种政治斗争的表现。

《老子》四章(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知足者富”是说财富没有边界,一味地追逐财富,永不知足,就永远不会满足, 懂得“知足”,才是一种真正的富足。
“强行者有志”讲的是,唯有心怀大志者,方能坚持不懈。一个人的志向越远大, 越强烈,就越能够坚持下去。反之,志向越弱,行动越不能持久。
(第六十四章):本章重在“治国”。强调治事者要遵循自然规
律,不妄加干预,妥善处理。
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
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
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而不亡者寿。 意思是,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 存,这就是寿
译文:认识别人的人智慧,了解自己的人聪明。战胜别人的人有力 量,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有道之人身 死而“道”长存,这就是长寿)。
文本研读
(第十一章):重在“论道”。通过对车轮、陶器、房屋等的
观察和思考强调“无”的用处。
和泥(制作陶器)
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 gǔ 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 shān zhí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
车轮的中心部位 在
门窗 助词,取独 揉和 黏土
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
解析
强调自我修养,要做“自知”、“自胜”、“自足”、“强行”的人。在老子看 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自胜”就 是今天说的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 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与大道“复归”,从而 “死而不亡”。
老子认为,个人品行修养,重在修身。对外的“知人”“胜人”固然可贵,对内 的“自知”“自胜”更为重要,更符合大道。

经今古文之争名词解释

经今古文之争名词解释

经今古文之争是中国清代经学中的重要派别之争。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本是指经书的文字和篇章结构,并没有什么政治内容。

但到西汉末年,两种经学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东汉的古文经学家贾逵、许慎等认为刘歆将“左氏传”、“毛诗”、“周礼”等归入官学是“颠倒五经”,“离其宗旨”,并指责刘歆“非毁先帝,嫉害圣人”。

东汉末年,郑玄兼采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著《六艺论》批评“今文师说立于学官,而古文之学,至郑犹不绝”。

清初学者黄宗羲、朱权、毛奇龄等都是明末清初的学者,他们反对明末的空疏学风,提倡经世致用。

他们认为,今文经学注重阐发义理,古文经学注重训话名物,两者有互相补充的作用,不应互相攻击。

但是到了康熙后期,清代中叶以后,王阳明学说流派占据统治地位。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高二语文精品备课资源(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高二语文精品备课资源(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天圆地方 ”说
天是圆形平盖,在人的头顶 孔子、曾子 上方悬置,地是方的,静止
不动
①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②存在 着比较明显的漏洞
较早形成了中国人对宇 宙形状的认识
“宣夜”说
郗萌(记载 着)
日月星辰自由漂浮在虚空中 ,它们之间相互独立,没有 联系
①不能给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 ②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
似乎更接近宇宙的实际 ,是人类进一步认识宇 实质问题是什么?简要概括浑盖之争的特点与意
义,以及表现了怎样的科学传统。
浑盖之争是指盖天说和浑天说之间的论争,实质是有关宇宙结构问题的论证。 特点:①争议延续时间长,从公元前2世纪一直持续到公元12世纪;②参与人员多、规模 大、涉及面广;③影响深远,成就丰富;④注重以实际测量的方式进行检验(重以实践检 验真理);⑤学术争议较少受政治、宗教权威的影响。 意义:①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 就的获得。②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程度,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态 度。 传统:重视实际校验,严谨务实。
平、杨雄、 葛洪、祖暅
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
、朱熹等
①与实际天象符合得最好;②没 有地球观念,没有意识到海洋也 是大地的一部分
更加符合观察依据;制 定了更符合实际天象的 历法;成为主流认识
(2).中国古代历史上围绕着盖天说与浑天说发生了哪些旷世之争?请填 写下面表格。
时间
主要参与人物
分歧所在
争论结果(成就)
4、有人认为,“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主要是指“浑盖之争”,文章交代 “天圆地方说”“宣夜说”这部分内容和文章中心无关,应该删去。你 同意这种观点吗?请阐明你的看法。
观点一:同意。从内容方面看,天圆地方说”“宣夜说”这部分内容游离于文章中心之 外,不属于“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的内容,删去之后,文章内容更集中。从结构方面看, 文章第1段提出“中国天文学史上的旷世之争就是浑盖之争”之后,接着介绍“浑盖之 争”的内容及过程,最后总结“浑盖之争”秉持的原则及意义,结构完整且紧凑。

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

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

今古学派今古学派,是指儒家经学中的两个学派,即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间的争论虽然由来已久,但冠以学派之名则是晚近的事。

据钱穆、李学勤等学者的研究,晚清以前的学者虽常常论及古文经书、今文经书,且做了大量考证与辨伪工作,—但却没有以今文、古文来分派。

以今文、古文来分派的始作俑者是近代的廖平,廖平于1886年撰《今古学考》,提出汉代经学分为今文、古文两派,彼此对立,如同水火,“西汉今学盛,东汉古学盛”,及至郑玄,两派归于涡灭。

这以后康有为撰《新学伪经考》,强调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分,他的观点,明显是受廖氏启发再加发挥而成的。

自此以后,学术界一般接受了这个说法。

从历史上看,“古文”与“今文”对举,始见于《史记》。

司马迁除提及“古文《尚书》”(《儒林列传》篇)外,还声称“余读《春秋》古文”(《吴太伯世家》篇),但他没有提出古文经与今文经对立的概念。

至班固撰《汉书》,沿袭刘歆《七略》的图书分类法,正史志书开始划分今文经与古文经两类。

所谓“今文经”,是指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即当时今文)写成的经籍;而“今文经学”,就是指对今文经典所作的章句训诂与经义的阐释解说。

所谓“古文经”,是指用战国时东方六国的文字写成的经籍;古文经之“古文”,有其严格的时间与地域限定,它既与春秋时期文字有别,更与殷、周之世文字殊异,此外还有鲁、齐、梁、楚等地文字间的差异;而“古文经学”,就是指对古文经典所作的章句训诂与经义的阐释解说。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不仅在经籍文字的字体上明显不同,而且在文字、篇章等形式上,在经籍中有关名物、制度、解说等内容上,也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所以会出现,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直接相关。

秦王朝建立后,为了强化专制君主集权统治,秦始皇在采取了“书同文,车同轨”等重要措施之外,实施了统一思想的文化政策,而“焚书”就是其体现之一。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丞相李斯借博士官淳于越批评秦朝不行分封制之由,提出了“焚书”之议:“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评伽达默尔解释学的问答逻辑_何卫平

评伽达默尔解释学的问答逻辑_何卫平

第36卷第3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5月Vol.36 No.3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May1997评伽达默尔解释学的问答逻辑何卫平摘 要 问答逻辑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理论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他思想中最具有独创性的部分之一。

它来自两个方面的启示: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和柯林伍德的对话逻辑。

伽达默尔通过对两者批判性地融合与升华建立了一种与哲学解释学相适应的问答逻辑,这种逻辑从一个非常重要的侧面深刻地揭示了理解和解释的本质,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解释学理论,至今仍是一个非常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对话;问答逻辑;解释学辩证法传统辩证法——从柏拉图到黑格尔——既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又具有逻辑学的意义。

康德之后,黑格尔在一个新的立场上把辩证法和逻辑学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思辨逻辑。

这个逻辑虽然还像康德先验逻辑那样是知识论,但已不复是单纯的理智性的知识论,而同时也是以现象学为基础的本体论和历史观。

哲学解释学辩证法¹也有自己的逻辑,这就是问答逻辑。

问答逻辑也就是问答辩证法,它同样超出了一般知识论的范围,伽达默尔有意用这种开放性的逻辑结构来刻画解释学意识的特征。

这从一个方面表现了他在理论上的独创性。

我们知道,伽达默尔将人类思想中的逻辑划分为三种,即科学的“独白式”逻辑,黑格尔绝对唯心论的“辩证式”逻辑和解释学的“对话式”逻辑。

我们可以将第三种也就是问答逻辑看成是与解释学辩证法密切相关的一种新型逻辑。

伽达默尔的出发点是,解释学经验具有开放性,它可以用一个开放性的逻辑结构来描述,这种描述应从问题入手。

因为在一切经验包括解释学经验中预先设立了问题的结构。

经验的开放性意味着问题性,如果没有问题被提出,我们是不可能有经验的。

经验所具有的辩证的否定性和开放性,体现于问题的结构之中。

历史意识与解释学循环

历史意识与解释学循环

历史主义大体经历 了两个 阶段 : 古典历史 主义和新的历史主义② 。古典历史主义对应于古典解释
作 者简介 : 何 卫平, 华 中科技 大学人 文学院哲学 系教授 , 武 汉, 4 3 0 0 7 4 。 ① 参见【 英I n . P . 里克 曼: 《 狄 尔泰》 , 殷 晓蓉、 吴 晓明译 ,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 1 9 9 2 年, 第1 1 2 页。 ( 这里所谓“ 新 的历史 主义” 是相对“ 古典 历史主义” 而言 的, 与后现代主义 的“ 新历史主义” 不 同。
循环 : 古典解 释学循环涉及整体和部分 的关 系; 新解释学循环超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而变成理解和前
理解 之 间 的循 环 , 而且 又涉及 前 理解 与事 情本 身之 间 的关 系 。伽 达默 尔对 此做 过提示 , 他 的作 为新 解释
学扛鼎之作的《 真理与方法》 的第 2 部分 的主题——将历史意识上升为一种解释学 的原则——的正面论
史 主义 。
关键 词 : 历 史 意识 ; 解释 学循 环 ; 施莱 尔马 赫 ; 历史 学派 ; 狄 尔泰 ; 海德 格 尔 ; 伽达 默尔
中图分 类号 : B 0 8 9 .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5 8 0 4 ( 2 0 1 4 ) 0 2 — 0 0 3 1 — 0 9
述 实 际上是 从解 释学循 环 开始 的 , ③ 这 一 点发人 深 思 。当伽 达默 尔说 “ 历史 学 的基础 是解 释学 ” @ 时, 这其 中就包 含 了历 史 意识 与解 释学 循 环 的关 系 。如果 说 历史 主 义与 解 释学 之 间存 在着 某 种对 应 , 那 么历史 意 识 与解释 学通 过解 释学循 环 也存 在着 某种对 应 。

2024学年上海市浦东区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学年上海市浦东区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学年上海市浦东区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2024.11一、名篇名句默写1.按要求填空。

(1),先治其国。

(《•大学之道》)(2)譬如平地,,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3)《〈老子〉四章》中,告诫人们“做事应谨慎小心,坚持始终如一,才不致功败垂成”意思的句子是“,”。

二、语言文字运用2.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的乐观豁达……①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④苟利国家生死以A.①③④②B.④③①②C.④①②③D.①④②③(2)以下是一份讲座通知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甲)为了更好地向同学们普及健康知识,(乙)提高同学们的防病意识,(丙)我们特邀请专家作题为“健康校园,防患未然”的讲座。

(丁)届时欢迎同学们光顾。

A.(甲)B.(乙)C.(丙)D.(丁)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钱穆先生在论述中国传统学术特点时曾说:“中国传统,重视其人所为之学,而更重视为此学之人。

中国传统,每认为学属于人,而非人属于学。

故人之为学,必能以人为主而学为从。

当以人为学之中心,而不以学为人之中心。

”钱氏所说,诚为的论。

……②即将过去的这一个世纪大师级的人物中,眼光最锐利的一个人是马一浮。

马一浮学养之深和悟慧之高,在二十世纪百年中国学苑里难得有与之相匹敌之人。

如果说陈寅恪立基于地上,马一浮则飘渺于云中。

早在孩童时期马即才惊四座。

九岁所作指题限韵五律,已有超尘之象。

十六岁绍兴县试,同考者有周树人、周作人昆仲,而马一浮名列第一。

民国成立后,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邀他出任教育部秘书长,只到职十余日,就以“我不会做官,只会读书,不如让我回西湖”为由,挂冠而去。

【最新】西方解释学的哲学转型的一个重要动力

【最新】西方解释学的哲学转型的一个重要动力

西方解释学的哲学转型的一个重要动力!何卫平!!吴卫内容提要!西方解释学的哲学转型是在德国完成的,它的第一个阶段直接和路德的宗教改革有关,后者的“唯有圣经”的原则推动了字义解释的发展以及圣经解释学和语文解释学的结合,同时近代启蒙的理性精神以及由此开始兴起的历史意识,激发了人们对超越具体内容解释的一般方法论的兴趣,最后在浪漫主义的代表施莱尔马赫那里导致了一门真正的作为哲学的解释学在西方的最终建立。

在这个过程中,信仰和理性的冲突与交汇构成了它的重要动力。

本文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中,着重突出了路德和施莱尔马赫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解释学!信仰!理性!新教!路德!施莱尔马赫〔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我们知道,西方解释学的哲学转型!是在德国实现和完成的。

从"*."-世纪开始,它经历了四个世纪,一共有两个阶段和两个层次。

两个阶段指近代和现代;两个层次指方法论.认识论和本体论。

我们这里着重在第一个阶段、第一个层次上进行探讨,之所以如此,除了它的基础性的地位外,还在于它的承先启后的作用。

一、西方解释学史前史的相关意义的追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具有哲学意味的“12342526789:”(1234252678;)这个词以及与之相应的这门学科产生于"-世纪,然而在它之前有一个漫长的发生过程,我们这里首先需要进行一种史前史的追溯,以为我们的主题作一种铺垫与过渡。

从语词上,我们应区分“2<2=2:8:”(2<2=2:2)和“>2342526789:”(1234252678;),前者指对文本的考证性的“注释”、“注解”,后者主要是指解经的一般原则"。

特殊的原则依赖于一般的原则,它进一步演变成具有哲学意义的“解释学”。

从古代学科的划分上来看,在西方,解释的艺术最初与教育的需要分不开,并伴随着这种需要发展起来。

学无中西

学无中西

如何认知中国传统学术,如何认知西学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困扰晚清学术界的重大历史课题。

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古今(新旧)中西”之争,是晚清学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平心而论,在那场争论中,表现杰出的学者不多,而王国维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王国维的中西学术观可简述为“学无新旧,无中西,无有用无用”。

王国维不仅对当时学者热衷于“古今中西”之争的现象大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将学术强分为“古今中西”毫无道理。

他在《国学丛刊序》一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学之义,不明于天下久矣!今之言学者,有新旧之争,有中西之争,有有用之学与无用之学之争。

余正告天下曰:‘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

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

’”王国维的“三无”说依凭的是理性分析方法。

他从学术分类的基本原理入手,肯定人类学术具有通约性。

他指出,一切学术依其功能都可以归为科学、史学、文学三大类,“凡事物必尽其真,而道理必求其是,此科学之所有事也;而欲求知识之真与道理之是者,不可不知事物道理之所以存在之由,与其变迁之故,此史学之所有事也;若夫知识道理之不能表以议论,而但可表以情感者,与夫不能求诸实地,而但可求诸想像者,此则文学之所有事。

”在他看来“科学”的出现,起源于人类对事物“尽真”、“求是”的需要,“史学”的形成,导因于人类探求事物的变迁轨迹以及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文学”是人类“表情感”、“求诸想像”的产物,而人无分古今中西皆有此三种需求,因此,“古今东西之为学,均不能出此三者”。

由此出发,王国维提出“学无新旧”说。

他指出,学术研究的宗旨在于求事物的“真”与“是”,但事物的“真”与“是”是相对的。

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不独事理之真与是者足资研究而已,即今日所视为不真之学说,不是之制度风俗,必有所以成立之由,与其所以适于一时之故。

……故物理学之历史,谬说居其半焉,哲学之历史,空想居其半焉;制度风俗之历史,弁髦居其半焉;而史学家弗弃也。

解释学与认识论--一种历史眼光的透视

解释学与认识论--一种历史眼光的透视

解释学与认识论--一种历史眼光的透视
何卫平
【期刊名称】《人文杂志》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本文试图联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传统区分,澄清解释学与认识论之间的那种不即不离、若即若离的关系,强调这种关系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与合理性.在今天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存在着通过解释学进行融合的大的背景下,我们既要看到它们的联系,也要看到它们的差异,不能简单地、不加区别地用解释学代替认识论,或把解释学等同于认识论.
【总页数】6页(P1-6)
【作者】何卫平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505
【相关文献】
1.从解释学的“前见”看意识形态——一种文化认识论的解读 [J], 胡潇;罗良宏
2.从狄尔泰到海德格尔:解释学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刍议解释学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的转向 [J], 王亮
3.认识论行为主义对解释学和认识论的吸纳与间距——以“公度性”为考察中心[J], 熊杰;纪洪娟;;
4.论语言符号系统在广义认识论中的地位——兼论从解释学到广义认识论的发展
[J], 任平
5.解释学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兼评现代解释学 [J], 曹可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题学与解释学

论题学与解释学

论题学与解释学
何卫平
【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00)001
【摘要】西方解释学与修辞学的传统关系密切,而古老的论题学曾是修辞学的主要内容,可是后来,尤其在近代以来它逐渐为人们淡忘了,尽管如此,其意义和精神却并没有彻底消失.伴随着20世纪修辞学的复兴,它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记忆中,首先在法
学领域受到重视,又影响到整个精神科学领域包括解释学.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中隐含这个方面的内容.在这个学术背景之下进行深入挖掘,从修辞学与论题学的关系、论题学与辩证法的关系出发,然后推进到解释学与论题学关系的分析,揭示出这
样一些基本观点:解释学具有论题学的取向,它融修辞学、辩证法和逻辑学于一身,并和实践哲学相联系,从论题学入手可以帮助我们更具体、更深入地理解哲学解释学
的本质和意义.
【总页数】11页(P27-37)
【作者】何卫平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论《易传》的解释学:交感与会通——兼论《易传》解释学与西方解释学之异同[J], 林忠军
2.解释学的逻各斯与道的解释学——中西解释学的差异根源 [J], 刘毅青
3.解释学的越界与哲学的退缩和唯心主义化--解释学哲学化与哲学解释学化之历史意义评价 [J], 王金福;陈海飞
4.突破解释学循环的中国解释学建构——以徐复观解释学思想为例 [J], 刘毅青
5.当代美学的解释学困境及其可能——从解释学思路到生产美学 [J], 胡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术旨归:古今之别与中西之异

学术旨归:古今之别与中西之异

学术旨归:古今之别与中西之异
何中华
【期刊名称】《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27)001
【摘要】“学有中西”还是“学无中西”,不能作笼统的追问和回答.在“所指”的意义上是“学无中西”的;在“能指”的意义上又是“学有中西”的.晚清以来,东西方文化相遇之后,中国学术的演变呈现为辩证展开的轨迹和过程:“中学”→“西学”→“中学”的本土化.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检讨、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日益走向自信、中国问题的个案性的凸显、“西方中心论”的解构,成为中国学术本土化诉求的时代契机.
【总页数】6页(P16-21)
【作者】何中华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6
【相关文献】
1.曾国藩的阅读之道——正旁、看读之别以及汉宋兼采的学术旨归 [J], 张天杰
2.真诚观念的古今之变与中西之别:兼论经史关系 [J], 柯小刚
3.中西之异与古今之别 [J], 王焱
4.“古今之别”与“中外之异”——五四东西文化论争反思之一 [J], 郑大华
5.中西之别还是古今之异——“本土化”研究方法论的一个可能陷阱 [J], 程天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哲学解释学走向辩证法的两个重要契机

哲学解释学走向辩证法的两个重要契机

哲学解释学走向辩证法的两个重要契机
何卫平
【期刊名称】《人文论丛》
【年(卷),期】2000(000)001
【摘要】哲学解释学在从方法到本体的转折过程中返回到辩证法,这种返回得力于两大契机的推动,这就是对方法主义的批判和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扬弃,它们为伽达默尔打开了通向“解释学辩证法”~①的道路。

本文旨在对这两大契机作一番深入的清理和分析,以期从一个未曾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的侧面崭露它们对于伽达默尔思想发展的重要意义。

【总页数】13页(P336-348)
【作者】何卫平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89.2
【相关文献】
1.论伽达玛哲学解释学中黑格尔辩证法之影响--以其效果历史理论生成为例 [J], 刘歆立
2.历史辩证法与解释学——马克思哲学文本解读方法之思 [J], 储开林;孙慧
3.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纲要性文献——略论《谈谈辩证法问题》和《辩证法的要素》的重要意义 [J], 张伟民;彭泽农;林圃
4.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走向何处?——《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读后
[J], 刘森林
5.新世纪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两个方向——工程哲学和周易哲学 [J], 丘亮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科学时代的理性 》 薛华等译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 第8 9 8 8年, 5页。 ① 参见伽达默尔 : 《 — — 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研究 》 , 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 — 上海三联书店 2 第1章。 0 0 1年, ② 参见何卫平 :
何卫平 :解释学与 “ 古今之争 ”
·2 9·
, 人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 在此影响下 , 欧洲的意识危机” 它的源头 1 7 世纪出现了一 个 被 后 来 学 者 称 为 “ 是地理大发现和传教士的叙述 , 这些让西方人眼界大开 , 开始意识到自 己 的 文 化 价 值 不 再 是 绝 对 的 , 其 他文明 ( 如东方文明 , 包括中国古老的文明 ) 开始被承认 ① 。 另外 ,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 , 尤其在诸多领 域的大发现时期 , 如哥白尼日心学的提出 、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等 , 令以往的今人与古人的关系一 下子发生了颠倒 , 在这些领域 , 今人超过了古人 , 古代所具有的知识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 ; 亚里士多德的 “ 形式 ” 开始让位于 “ 规律 ” 的表述 , 这种经验逐步上升为哲学意识 , 有识之士 渐 渐 从 历 史 的 观 点 洞 察 到 , 古代只是人类的童年或少年时期 , 当下才是人类更成熟的时期 ② , 培根 、 笛卡尔都持这样的看法 ; 帕斯卡 尔强调应当将时代的更迭和演变视为一个作为整体的人类不断学习 、 成长的过程 ;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认 — —上 帝 所 构 成 的, 这 隐 含 有 进 化 论 的 因 素 ③。 从 他 们 的 为世界是由从最低级的单子到 最 高 级 的 单 子 — 这些表述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一种 “ 进步 ” 的观念的滋生 , 这种观念在西方作为 一 种 普 遍 的 世 界 观 出 现 于 并在 1 这里的“ 进步” 对于西方人来讲也就意味着向着愈来 1 7 世纪 , 7 世纪末和 1 8 世纪初被确 立 下 来 , 愈合理 、 自由和幸福的方向前进 。 它是 伴 随 着 科 学 、 启蒙和理性主义的发展被世俗化的, 并取代了“ 天 意” 的观念 , 人愈来愈看重自己的创造性并意识到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④ 。 。“ ( / 在这种背景下 , 产生了 “ 古今之争 ” 古今之争 ” u e r e l l e d e s A n c i e n s e t d e s M o d e r n e s T h e u a r - q q ) “ ” , 也就是 古代人和现代人的争论 这个名称最初用来指称发生在 r e l o f t h e A n c i e n t s a n d t h e M o d e r n s 、 , 世纪末 世纪初法国文学界的一场著名的争论 其主题是古代 作 品 和 今 天 的 作 品 谁 优 越 于 谁 。 我 1 7 1 8 文艺复兴以后 , 西方艺术的中心逐步由意大利转向了法国 , 法国具有深厚的古典主义传统 , 崇古 们知道 , 厚古薄今的倾向充斥法国文坛 , 随着法国思想日趋发达 , 上升到当时西方 风气甚浓 。 在 1 7 世纪末以前 , 文化的巅峰 , 这种崇古的风气开始受到质疑和冲击 , 反对之声渐起 , 它的导火索是 1 6 6 0 年前后有人以基 招致厚古派的打压 , 他们不能容忍的是与自己所崇敬和模仿的古希腊 督教的神迹为题材创作长篇史诗 , 罗马文学传统相对立的态度 。 再就是发生在 1 6 8 0 年就纪念性建筑的 铭 文 和 艺 术 作 品 的 签 名 应 当 用 拉 遭来非议 , 在当时著名的 古 典 主 义 者 、 诗人布瓦罗的强烈要 丁文还是法文的争论 。 一位作者用了法文 , 求下 , 作品的铭文和签名最后用拉丁文代替了法文 , 表面上看 , 厚古派占了上风 , 但却引发了后来更大的 冲突 。1 法国作家 、 曾担任铭文和美文学院秘书的沙尔 · 佩罗在法兰西学院朗诵他的诗作 《 路易 6 8 7年, ( , 大帝的世纪 》 诗中含有对古典作品的贬低 , 肯定现代作家并不 比 古 希 腊 L e S i e c l e d e L o u i s l e G r a n d) 罗马作家逊色 , 这引起了布瓦洛的强烈不满 , 从而招致两人之间长达 1 影响 2 年之久的关于古今的争论 , 我们既应当赞颂古典作品的成就 , 同时也应当通过自己的创造为 了法国文坛 。 但佩罗实际上强调的是 , 之增添新内容 , 使之更加丰富多彩 、 日臻完善 。 当时许多名人都卷入 到 这 场 争 论 中 , 除了上面提到的布 还有拉 · 封丹 、 拉辛等人 , 他们都属于厚古派 , 而另外一些名人 , 如作家丰特奈尔 、 法兰西学院的 瓦洛外 , 大部分院士以及社会上有学问的女士们 , 则属于崇今派 , 两大阵营唇枪舌剑 , 各不相让 , 这场 “ 古今之争 ” 围绕着是古代作品优于现代作品 , 还是现代作品优于古代作品展开 , 是 坚 持 厚 古 薄 今 还 是 厚 今 薄 古, 最 后厚今派取得了胜利 ⑤ 。 法国文坛上的 “ 古今之争 ” 也 蔓 延 到 英 国 。1 这场争论是 7 世纪末 英 国 也 出 现 了 类 似 问 题 的 争 论, ( 他写了一篇论文《 论 古 今 学 术》 1 6 9 2 年由厚古派人物威 廉 · 坦 普 尔 爵 士 引 起 的 , A n E s s a u o n t h e y p ) , 《 》 《 》 ( ) , 竭力推崇 伊索寓言 发拉利斯书简 认 为 这 a n d M o d e r n L e a r n i n E i s t l e s o P h a l a r i s A n c i e n t g p f 后 些古代作品所达到的水准是现代人所无法企及的 。 这种观点遭到了崇 今 派 人 物 威 廉 · 沃 顿 的 反 驳 , ( 者在 《 古今学术的反思 》 中指出 , 时间是不断进步 R e l e c t i o n s u o n t h e A n c i e n t a n d M o d e r n L e a r n i n f p g) 今人的作品可以胜过古人 , 而另一位崇今派人物 、 当时英国最杰出的 古 典 学 者 理 查 德 · 本 特 雷 经 过 的,
解释学与 “ 古今之争 ”
何卫平
摘 要 :“ 古今之争 ” 在西方思 想 史 上 是 一 个 重 要 的 事 件 , 同时也是 一 场 持 续 的 运 动。它 由最初的孰优孰劣的问题转化为两者之 间 的 关 系 问 题 , 促进了西方人的历史意识以及历 史主义 、 历史哲学和辩证法的发展 , 由此对解释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现代解释学的发展 , 可以说伴随着 “ 古今之争 ” 其研究内容受到它的规定 , 从中引发出来的问题及其意义不仅 是重要的而且是深远的 。 ;历史意识 ;历史主义 ;现代性 ;解释学 ;伽达默尔 ;施特劳斯 关键词 :“ 古今之争 ” 在我们以往的西方哲学史的研究中 , 对近代历史意识的兴起以及与之相关的 “ 古今之 争” 未能给予充分的注意和一定的地位 。 例如 , 我们在谈及德国古典哲学中辩证法发展的 背景时 , 往往会提到自然科学的进步和法 国 大 革 命 的 影 响 等 , 这 些 虽 然 不 错, 但笔者总觉 得还有一个重要的事件不应忽视 , 那就是 持 续 欧 洲 百 年 之 久 的 、 时至今日仍有影响的“ 古 。 当人们开始自觉地用一种历史的眼光看待一切的时候 , 这是思想上的一次质的 今之争 ” 飞跃和巨大的进步 。 然而 , 这一点长期以来却没能在我们的哲学史教科书中反映出来 , 可 能是因为 “ 古今之争 ” 最初更多涉及到的是文艺问题 , 所以被忽视了 。 其实 , 它的意义远远 极大地推动了西方人历史意识的发展 , 以及历史主义的形成 。 超出了这个范围 , “ 古今之争 ” 不仅影响到这些方面 , 而且通过它们 , 还影响到解释学 。 西方近现代解释 , 学的发展伴随着 “ 古今之争 ” 伽达默尔明确 地 强 调 应 当 把 近 代 西 方 的 “ 古 今 之 争” 纳入到 它 是 历 史 意 识 觉 醒 的 前 奏 ①。 然 而 在 笔 者 看 来 , 绝不仅如 解释学史前史的范 围 来 考 虑 , 此, 其实它所造成的影响贯穿于整个现代解释学的发展之中 , 包括从古典解释学到新解释 学 。 这个方面我们过去尚未提到一个很 高 的 层 次 来 认 识 。 虽 然 十 几 年 前 笔 者 在 拙 著 《 通 — — 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研究 》 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 — 中已谈到了一点 ② , 但由于受当时的主 题以及认识水平的限制 , 其内容和意义未能充分展开 , 因此现在想借本文的系统探讨对这 个缺憾作点弥补 。
《 , 历史主义 》 黄艳红译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 第4 0 1 0年, 0页。 ① 参见卡洛 · 安东尼 : 《 , 学术的进展 》 刘运同译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 第8 0 0 7年, 4页。 ② 参见弗兰西斯 · 培根 : 《 上册 , 耿淡如译 , 商务印书馆 2 第8 1 9 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 》 0 0 9年, 1~8 2页。 ③ 参见乔治 · 皮博迪 · , 北京三联书店 2 第7 0 0 2年, 2~7 3页。 ④ 参见卡尔 · 洛维特 : : / / / / h t t b a i k e . b a i d u. c o m v i e w 6 7 9 6 ” 的历史回顾
“ 古今之争 ” 是西方近代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 它产生于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之间 , 背景很复杂 , 并不是孤立的 。 在中世纪以后的文艺复兴时期 , 已开始出现对现代人能与古 代人相媲美的伟大功绩和成就的赞美 , 同中国有关的三大发明即印刷术 、 火药 1 6 世纪初 , 和指南针影响了欧洲人交往的扩大 , 它们 为 现 代 西 方 人 在 思 想 的 传 播 和 视 野 上 超 越 古 代
·3 0·
武汉大学学报 ( 人文科学版 ) 7卷 第4期 第6
①实 际 上 并 不 是 古 人 的 作 品, 考证和鉴定指出坦普尔所推崇的 《 发拉利斯书简》 而 是 后 人 的 伪 托。 这 场
诗人德莱顿等人的加入而扩大 , 这 里 尤 其 要 提 到 英 国 著 名 作 家、 对垒由于杰出的学者查尔斯 · 波义耳 、 《 格列佛游记 》 的作者斯威夫特的参与 。 他曾担任过坦普尔的私人秘书 , 深受后 者 “ 崇 古 非 今” 思想的影 响, 对古典作品情有独钟 。 他也卷入到这场争论之中 , 在选边站 中 , 他 支 持 厚 古 派, 反 对 崇 今 派, 作为跟 ( , 进, 他写了 《 书籍之战 》 此书代表着英国 “ 古今之争 ” 的高潮 , 也成了英国这场 T h e B a t t l e o t h e B o o k s) f 从而对产生于 1 争论的最著名的文献 ② , 7 世纪末的古今孰优孰劣问题的争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 后来的列奥 · 施特劳斯对它评价甚高 。 可以说 , 在英国 , 书籍之战 ” 就是“ 古 今 之 争” 的 别 称。在 当 时, 法国的 “ 古今之争 ” 与英国的 “ 书籍之战 ” 遥相呼应 , 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头 。 斯威夫特与牛顿是同时代人 , 后者真正确立了现代自然科学 的 地 位 , 显 现 出 今 人 超 出 古 人 的 典 范。 这对当时的文艺观点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 一些人开始从古典的眼光中走出 , 认为现代作品能够胜过古代 人的水平 。 然而斯威夫特坚决反对这种看法 , 认为古典作品的深刻是现代作品所达不到的 , 宣称它们可 可笑的 。 他写下的 《 书籍之战 》 就是讽刺 、 挖苦崇 今 派 的 。 在 这 部 杰 作 里 , 他想象图书 以被超越是无知 、 馆的各种书籍可以从书架上跳出来相互进行观点的论战 , 他把它们描述为类似进行战争的军队 , 用古代 战争 ” 来隐喻古典派阵营和现代派阵营之间进 行 的 激 烈 交 锋 , 他借用培根 的书籍和现代的书籍之间的 “ 《 , , 新工具论 》 中的比喻将古典思想形容为 “ 蜜蜂 ” 认为它们给人类带来 “ 甜蜜和光亮 ” 而将现代思想形容 , 蜘蛛 ” 它妄图构造成一个世界 , 但却对人类毫无用处 ③ 。 可见这里的 “ 书籍之战 ” 就是文学形式表现 为“ , 出来的 “ 古今之争 ” 此书作者的立场无疑是保守的 、 复古的 , 但其引发出来的问题却非同一般 。 法国的 “ 古今之争 ” 主要集中于文艺领域 , 英国的 “ 书籍之战 ” 则涉及到更广泛的学术领域 , 包括自然 “ 书籍之战 ” 中的 “ 书籍 ” 就说 明 了 这 一 点 。 法 、 英“ 古今之争” 的结果是厚今派相对复古派占了上 科学 , 风, 它标志着古典主义的衰落 , 并带来了社会风气的改变 , 从此人们对古代人 、 古典作品不再抱着一种顶 礼膜拜的心态 , 进步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 而且不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 , 人们开始相信 , 今人通过 “ 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与古人相媲美 , 甚至超过古人 。 可以说 , 古今之争 ” 在1 7 世纪和 1 8 世纪之间划了 一道分界线 , 它表明旧的时代就要过去 , 新的时代就要到来 ④ , 这就是启蒙主义的时代 。 如果只就从法 、 英的 “ 古今之争 ” 的具体内容而言现在看来价值并不大 , 但它所产生的问题效应却是重要的 、 持久的 。 接下来一个世纪 , 整个欧洲都讨论起这个问题 。“ 古今之争 ” 最初是文学史上的表述 , 所争论的具体 — — 古代作品和现代作品孰优孰劣 — — — 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今胜昔 , 问题 — 还是今不如昔 , 后来漫延到 历史文化 、 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 。 这里有一个重要人物值得提到 , 他就是 1 8 世纪意大利的维柯 。 , 意大利的 “ 古今之争 ” 产生于 1 奥尔希批判布乌尔的 《 心 灵 活 动 中 正 确 思 维 的 方 法》 这场 7 0 3 年 G. 争论直接影响了后来被 誉 为 西 方 人 文 主 义 之 父 的 维 柯 ⑤ 。 维 柯 无 疑 处 于 近 代 欧 洲 “ 古 今 之 争” 的高潮 , 中, 他的思想深刻反映了这场 “ 古今 之 争 ” 这是我们理解他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角度和背景。众所周 知, 维柯是历史哲学的创始人 , 而“ 古今之争 ” 对他的历史哲学有着重 要 的 影 响 。 例 如 , 在其标志性的著 作《 新科学 》 中, 维柯不主张刻板地模仿古人 , 而是强调要将对古人的研究 与 今 人 的 评 价 结 合 起 来 , 反对 受古人的压迫 , 为过于沉重的历史包袱所累 。 维柯那个时代的人 , 要 么 站 在 古 人 的 立 场 上, 要么站在今 人的立场上 , 而维柯力图解决他们之 间 的 对 立 。 他 从 总 体 上 承 认 历 史 进 步 的 观 点 ( 尽管有循环论的色 , 彩) 如他虽然强调想象力的源初地位 , 但也看到它后来不得不让位于理性 , 即所 谓 从 “ 诗 性 之 思” 到“ 散 — — 这充分体现了他的历史主义观点 , 文化之思 ” 的发展 — 但他同时也承认古代的经典作品有其不可企及 性 ⑥, 只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 再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了 。 维柯对 “ 古今之争 ” 的态度具有辩证性 , 和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