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宝能股权大战

合集下载

万科宝能之争

万科宝能之争

解读“万科宝能之争”金融1401班 U201414511伍嘉慧一、万科宝能股权之争事件脉络:二、宝能举牌万科的原因:1. 万科股权的高度分散。

长期以来,万科第一大股东华润股份有限公司仅持有其股份的14.94%,公司高管主要来自于华润和万科管理层自身。

2. 万科财务状况非常优良。

首先公司利润增长的潜力大而且稳定,其次万科的偿债能力也非常好,财务结构稳定可靠,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负债率长期低于40%。

3. 万科股价A、H倒挂的现象长期存在。

H股股价长期高于A股,而且H股溢价经常排名在所有A、H股并存股票的第一位。

4. 国内证券市场投资环境的变迁。

随着央行货币政策的逐步宽松,从长期投资的理念来看,经营稳定、治理规范、业绩良好的蓝筹股会逐步成为投资的“稀缺品种”。

二、各方的目标1.宝能其一,宝能很多项目融资成本远超10%,而万科的信用评级是AAA,以其低廉的融资成本带来的是4%不到的发债票面收益率。

如果宝能向万科注入自身的地产项目的话,在资产负债率不变的情况下,融资成本会大幅下降,这对降低融资成本有很大帮助。

其二,宝能与万科的现代企业规范化运作完全不同样,很可能会掏空上市公司,尽可能多的为自己这次投资计划带来满意的回报率。

其三,从理论上讲,当宝能系持有万科20%股权后,这意味着万科净利润将按比例进入前海人寿和钜盛华的收益。

2.华润其一,利用宝能牵制不听话的万科管理层,必要时候可以适当换掉一部分;其二,最好能回购宝能手上的万科股份,重回自己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其三,力图控制万科,使其成为自己的傀儡;其四,绝对不能让深圳地铁集团进入。

3.恒大其一,财务投资,布局A股市场。

万科A股涨势显然尚未结束,恒大此次出手是“只赚不赔”。

其二,万科由于深陷股权漩涡,人困马乏,这也是恒大买入万科股权、打击竞争对手的好时机。

其三,举牌万科有极大的广告价值。

从投资万科被曝光的第一天开始,恒大就频繁登上各媒体头条,配上恒大7月刚发布的漂亮半年业绩报表,吸睛十足。

宝能万科之争时并购的会计处理

宝能万科之争时并购的会计处理

宝能万科之争时并购的会计处理近年来,宝能和万科之间的并购之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宝能作为一家知名的投资公司,通过购买万科的股权来实施并购,这场争夺战涉及到许多复杂的会计处理。

本文将围绕宝能万科之争时的并购事件展开,重点探讨其会计处理方法和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权或资产来实现合并的行为。

在宝能万科之争中,宝能通过购买万科的股权,试图获得对万科的控制权。

而在会计处理方面,这一并购行为会给宝能和万科的财务报表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为了准确反映并购后的财务状况,宝能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处理。

首先,宝能需要根据购买万科股权的成本对其进行计量。

这包括购买万科股权的现金支付、发行股票或者发行债券等交换成本。

其次,宝能需要将购买万科股权的成本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分类。

一般情况下,宝能会将该成本归类为投资性房地产或关联企业等项目。

在会计报表中,宝能需要对并购相关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确认和计量。

宝能在购买万科股权后,会获得万科的资产和负债。

宝能需要对这些资产和负债进行评估,并根据其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此外,宝能还需要对可能存在的商誉进行评估和计量。

商誉是指超出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代表了被购买企业品牌价值、市场份额等无形资产。

对于并购后的利润和现金流量的处理,宝能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宝能需要将被购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量纳入到自己的财务报表中,以反映并购对公司整体业绩的影响。

此外,宝能还需要根据并购合同的约定,对可能存在的并购补偿和遗留风险进行估计和计提。

宝能万科之争时的并购会计处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宝能并购万科后,公司的总资产和总负债会发生变化。

通过购买万科股权,宝能使自己变得更加庞大,资产规模和财务实力得到提升。

其次,宝能并购万科后,公司的利润和现金流量也会发生变化。

宝能将受益于万科的业绩和现金流量,从而对公司整体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宝能还通过并购提高了公司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优势,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权威专家深度解析宝能万科股权之争

权威专家深度解析宝能万科股权之争

万科独董华生表示,宝能如以收购控制万科为目的,将两败俱伤;万科还可通过修改章程反击宝能1月15日晚间,万科发布公告,申请万科A股继续停牌,并预计在3月18日前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或报告书。

“万宝之争”仍将继续。

从2011年起担任万科独立董事的著名经济学家华生,近日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专访,这也是他第一次通过媒体就“万宝之争”表态。

由于万科尚未召开董事会会议,华生表示是以经济学家的身份接受采访。

华生认为,“万宝之争”的核心在于宝能是否要收购和控制万科,但宝能至今并未披露其真实意图,这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猜测。

此次万科面临的危机首先来自万科管理层自身的懈怠与失误。

宝能如以收购控制万科为目的,两强相争必有一伤,甚至两败俱伤或多败俱伤。

最好的结果,是各方把趋势和风险看清楚,在规则的范围内做互利的妥协。

谈万宝之争焦点宝能的真实意图是关键新京报:万宝之争的焦点是万科管理层与宝能的较量,他们之间的矛盾点在哪?华生:宝能和万科一样,也是做房地产的企业,但客观说,过去听说过这个企业的人恐怕不多。

并购重组是推动资本市场前进、增加市场活力的重要杠杆。

但好的资本市场是优胜劣汰,强大的行业龙头兼并弱势企业。

行业中的落后者收购重组龙头标杆企业,很难是资本市场良性运作的方向。

其实作为财务投资者,宝能与万科并无利害冲突,还可以交流互补。

但若宝能要收购、控制万科,就会跟万科特别是现管理层的利益与诉求产生绝对的对立。

因为宝能的文化确实是家族企业,老板一统天下、说一不二、亲力亲为,而万科管理层特别是王石认为,自己几十年把万科做成一流的规范企业,向来以老大自居,根本无法接受被人收购去为二三流的地产企业打工。

一山肯定不容二虎。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能理解王石开始就跟宝能老板谈崩的原因。

新京报:可以理解为,您认为宝能的战略意图相当关键?华生:宝能多次举牌,现已稳居第一大股东。

我觉得这时候信息披露是非常重要的,到目前为止宝能没有披露,也没有被要求披露,这是不应该的。

《商法》经典案例-万科大战宝能

《商法》经典案例-万科大战宝能

起步于物流的宝能系涉足地产最早可追溯 至1998年,当时的标志项目是福田中港城。 其后的几年里,宝能先后进入酒店、金融、 文化旅游等产业,目前已然塑造成横跨城市 综合物业开发、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和现代 金融产业的“宝能系”。 在频频开发新项目的同时,也有深圳地产界 人士称宝能集团为“地标专业户”,宝能系旗 下涉足房地产行业的公司至少有30家。银行 、信托、保险等是宝能系融资的三大主力渠 道。
2 毒丸计划是什么鬼
焦土计划: 趁着董事会还没改选,将万科的业务全线放 缓,低价出售所有资产,将万科的股价随业 绩大幅下挫,让宝能系爆仓撤退。 焦土计划实施的可能性分析: 大家且听我们的解说者慢慢道来
3 万宝大战发展始终
万科原有十大股东与现今对比
(事情开端)
7月10日 前海人寿(宝能系)买 入万科A约5.5亿股,占万科A总股 本的约5% (事态进一步发展)
1 宝能是何方神圣 宝能为何盯上万科
今年在保险资金投资中,以地产为代表的权益性资产最被看好。数 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已有30家A股上市房地产企业的前十大股 东名单中有保险资金身影。万科作为中国发展最为成熟的开发商, 受到险资青睐并不出奇。万科虽然是世界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但是,
万科是一家股权分散的公司,所以容易被资本大鳄盯上。
3 万宝大战发展始终
1)收购一线城市市中心物 业,减少手头现金(将现 金流变为非流动资产) 2)部门整体外包,分散上 市公司利润(部门所有员 工都将成为万科外部事业 合伙人,编制逐步转入新 公司) 3)分拆物业等板块,获取 其他上市平台(将物业管 理、商业地产、物流地产 、养老地产等业务分拆上 市,完成了合伙人改制, 进一步分散利润)
1)弹出计划 2)弹入计划 3)负债毒丸计划 4)人员毒丸计划

宝万之争:万科股权争夺战的资本运作解析

宝万之争:万科股权争夺战的资本运作解析

宝万之争:万科股权争夺战的资本运作解析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资本市场发生了一场备受瞩目的股权争夺战——宝万之争。

这场争论的焦点是万科企业的控制权,争夺战中的主要角色是宝能企业和王石领导的万科管理团队。

本文将从资本运作的角度,对宝万之争进行详细的剖析。

宝万之争的导火索是宝能企业在2015年举牌万科,收购万科股份,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

这一举动引起了万科管理团队的高度警觉,他们认为宝能企业的收购行为威胁到了万科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

于是,万科管理团队开始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试图阻止宝能企业对万科的控制。

在这场股权争夺战中,资本运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宝能企业通过杠杆资金,筹集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收购万科股份。

而万科管理团队则通过股份回购、增发新股等手段,试图改变股权结构,阻止宝能企业对万科的控制。

我们来分析宝能企业的资本运作策略。

宝能企业主要采用了杠杆资金进行收购,这使得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的资金,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

然而,这种运作方式也存在风险,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可能导致宝能企业的资金链断裂。

宝能企业的收购行为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关注,他们曾因此受到处罚。

面对宝能企业的进攻,万科管理团队采取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

他们启动了股份回购计划,回购部分股份,以减少宝能企业在万科的持股比例。

万科管理团队还推出了增发新股计划,希望通过引入新的股东,改变股权结构,阻止宝能企业对万科的控制。

万科还采取了一些法律手段,试图证明宝能企业的收购行为违法。

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来看,万科管理团队的策略有一定的效果。

股份回购和增发新股计划有助于改变股权结构,降低宝能企业在万科的持股比例。

然而,这些措施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股份回购需要大量的资金,可能会对万科的现金流造成压力。

增发新股则可能导致原有股东的股权被稀释,引发不满。

总的来说,宝万之争是一场复杂的股权争夺战,涉及到众多的资本运作手段。

在这场争夺战中,宝能企业和万科管理团队都展现出了出色的资本运作能力。

万科与宝能股权之争案例研究

万科与宝能股权之争案例研究

万科与宝能股权之争案例探究引言:股权之争是商业世界中常见的状况,不同股东之间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屡屡引发激烈的争议。

本文将就中文大陆曾经发生的一个备受关注的股权之争案例进行探究。

该案例发生于2016年,涉及到的两家核心公司为万科集团及宝能控股集团。

在这场引人瞩目标官司中,股东们分别代表各自的利益并争夺控制权,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本文将介绍案件的背景,分析双方主要的争议点,以及案件的最终结局。

一、背景万科集团是1992年由中国房地产业著名企业家王石创立的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

宝能集团则是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综合型企业集团,业务涵盖金融、地产、教育等多个领域。

两家公司都在中国市场具有极高的著名度和重要性。

2016年,宝能控股集团通过并购和大量买入万科股份,成为了万科的最大股东。

公司内部的权力再次被重塑,股东们对公司的进步方向和决策产生了分歧。

二、争议点和论点1. 宝能控股集团主张改革,推行多元化战略:宝能控股集团认为万科应该转型为多元化企业,并且加大对金融、教育等领域的投资。

他们指出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认为多元化能够降低风险,并提高公司长期的可持续进步能力。

2. 万科集团坚持品牌战略和专业化进步:万科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和部分股东坚持目前品牌集中、专业化的进步策略。

他们认为通过持续创新,强化品牌优势,万科可以在房地产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3. 万科集团对宝能控股集团的违规行为提出指控:万科集团认为宝能控股集团通过违规手段买入万科股份,违反了市场规则,损害了各股东的合法权益。

万科集团发告状讼,要求宝能集团予以违约,撤出万科的股权。

三、角逐和调解宝能控股集团的插足引发了万科集团高层的不满和恐慌。

在股东大会上,万科高管及其他小股东集体投票,并通过了一项决议,要求宝能控股集团退出万科。

此后,宝能控股集团也提告状讼,坚持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对此次争议高度重视,主持了几轮调解会。

万科与宝能的股权之争

万科与宝能的股权之争

万科与宝能的股权之争险资入股地产,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一旦涉及万科、宝能和作为险资大鳄的安邦,又涉及到整个万科集团的控制权,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

一场蓄谋已久的“野蛮人”入侵,一轮中国最大地产公司的股权“混战”。

让万科成为整个资本市场的焦点。

万科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正在筹划股份发行,用于重大资产重组及收购资产,公司A股和H股票自2015年12月18日下午起停牌。

截至昨日收盘,野蛮人“宝能系”以22.45%的持股比例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持股市值603亿元。

面对“宝能系”的步步紧逼,万科选择了缓兵之计。

随着万科停牌,“宝能系”跃居第一大股东,这场持续了近半年的股权混战暂时落幕,然而万科的控制权之争恐怕才刚刚开始。

回看宝能系的增持轨迹还原A股史上最大的股权争夺战。

先来回顾一下,这场A股市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股权争夺战。

2015年1月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开始买入万科股份。

2015年7月10日,在A股市场疾风骤雨式的暴跌中,前海人寿却在八个交易日内累计买入5.527亿股万科A,总股本的5%,达成举牌。

2015年7月底宝能系又买入5%,主力是钜盛华,前海人寿少量买入。

随后,前海人寿及一致行动人钜盛华不断增持,截至7月24日,前海人寿和钜盛华持有万科A股11.05亿股,占万科总股本的10%。

2015年8月26日晚间,万科再度发布公告称,钜盛华及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以集中交易及收益互换的形式,再度增持5%,股份至15.04%,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随后,此前20年一直身居万科大股东之位的华润,开始了反击,华润于8月31日和9月1日两次增持万科,共耗资约4.97亿元。

增持完成后,华润共计持有万科15.29%股份,重新夺回大股东之位。

11月27日至12月4日,钜盛华通过资管计划买入万科A股股票5.49亿股,此次权益变动后,钜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合计持有万科A股股票22.11亿股,占总股本的20.008%,取代华润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宝能万科股权之争引起的的思考与启示

宝能万科股权之争引起的的思考与启示

宝能万科股权之争引起的的思考与启示一、万科最大的问题是管理团队没有处理好与股东的关系万科是仅存最早的上市公司,深圳老五股之一。

万科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它原来初创时期产值增长了大概40多倍。

创立了万科品牌,创立了万科文化。

万科有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这个团队是以创业者王石、郁亮为主的团队对万科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发生收购万科事件?首先是万科企业做得很好,尤其是房地产业务做得非常好,成为了明星企业,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

当然以王石为首的管理团队也存在一些问题。

他们以创业者自居,对股东尊重不够,尤其是没处理好与大股东的关系,没有很好地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缺乏战略眼光,对万科未来的发展没有一个宏伟的蓝图计划。

在这种情况下,万科是有危机的,但是他们自己没看到危机,对危机的处理准备不足。

王石是优秀企业家,但不是现代企业家。

王石创立了万科,成为明星企业家,成为企业领袖。

但对万科的进一步发展是否做到尽职尽责,引起了人们的质疑。

的确,这些年吸引人们眼球的是王石到处游学,讲学,做顾问,还有登山等等。

这和华为的任正非,格力的董明珠是不一样的。

王石是优秀企业家,但是他不是现代企业家,他也不是一个战略家。

为什么说不是现代企业家呢?他对股权不重视,在万科关键时候他放弃股权(不能完全用道德来解释,也与体制有关),但是后来他又搞管理层收购,被人指为叫做内部人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解决好管理团队和股东的关系,这是万科管理层存在的致命问题。

二、宝能对万科的收购是一种市场行为宝能为什么收购万科呢?这里面很复杂,我分析宝能收购万科是看到了万科的市场价值,看到了万科品牌,宝能收购万科是为了获取万科的控制权、管理权,按自己的意志来改造万科,这可能是它的目的。

宝能收购万科合不合理?如果说它的举牌收购符合法律程序和市场规定,应该说是合理的,无可厚非。

收购万科股票资金,无论是自有资金(含保险资金)、资产管理计划所获资金,或来自银行的杠杆资金,只要从市场上收购可流通股票,在企业内部形成的股权就是有投票权的股权,这是不容质疑的。

万科的股权战争之宝能vs万科PPT课件

万科的股权战争之宝能vs万科PPT课件
2015年1-6月: 股票数量较少,未引起注意
前海人寿和矩盛华 7月24日第二次举牌 拥有10%的股权
宝能系 截止到12 月 4 日, 占总股本 20.008%,
再次跃升至公司 第一大股东。
前海人寿 7月11日第一次举牌: 买入万科5%的股份
2020/3/29
前海人寿和矩盛华 8月26日第三次举牌
持股瞬间增长到15.04% 成为了万科的第一大股 东
2020/3/29
16
2.2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宝能系的资金来源?
钜盛华
2015年11月,钜盛华和华福证券共同融资200亿元,成立深圳 市浙商宝能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据我们从网络上查到的一些资 料,华福证券背后的出资方是浙商银行。而浙商银行如何给 “宝能系”输出资金,答案是其隐形的一个子公司——浙江浙 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宝能系 截至12月17日, 已占万科总股本的22.45%
3
1 宝能系举牌万科始末
2020/3/29
4
1 宝能系举牌万科始末
2020/3/29
5
8月26日
2020/3/29
11 月 27 日至 12 月 4 日
12月7 日
万科股价一路下行, 至收盘万科每股报 18.02 元,跌幅达
5.06%
由于宝能系的再次大规 模增持,万科股价出现 放量大涨,短短六个交 易日内涨幅达 31%。
2020/3/29
12
2.2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宝能系的资金来源?
“宝能系”的资金之谜?
12月22日,深圳银监局股份制银行监管二处下发文件,要求各股 份制银行、城商行分行、将“宝能系”企业在该行的授信及信用 情况向股二处进行反馈。这表明深圳银监局在向银行摸底“宝能 系”的贷款情况,而这也代表了外界对宝能系资金来源之谜的疑 问。

万宝之争ppt课件

万宝之争ppt课件
25
三、案例分析
(二)宝能收购万科的资金来源
(1)股权质押融资
TEX
(2)资管计划
T
(3)前海人寿万能险保费收入
26
(二)宝能收购万科的资金来源
(1)股权质押
解读:宝能系主要通过钜盛华和前海人寿、宝能地产和举牌的万科进行 股权质押,从去年至今累计质押宝能地产6.7亿股,质押前海人寿22.1 亿股,质押万科A7.1亿股。姚振华还将宝能的30%的股权进行质押。 27
(二)宝能收购万科的资金来源
(2)资管计划融资
解读:通过7个带杠杆的资管计划,共取得资金182.5亿
28
(二)宝能收购万科的资金来源
(3)前海人寿保费收入
前海人寿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两款万能险,即海利年年和聚富产品。其累计耗资100多亿, 约有75亿元来自保险产品资金,约有22亿元来自自有资金,另有8亿元来源暂且不明。当 然,上述只是我们在网络上找到的一些数据,对于其真实性,尚且无法判断。事实上,依 靠万能险扩大保费规模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并非个案。
>
股份回购
>
帕克曼策略
>
诉诸法律
7
二、万科股权争夺战案例介绍
一、企业简介
(一)宝能系 宝能
宝能系是指以宝能集团为中心的资本集团。公开资料显示,深圳 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宝能系的核心。工商资料显示,宝能 集团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3亿元,姚振华是其唯一的股东。
宝能集团旗下包括综合物业开发、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 民生产业等五大板块,下辖宝能地产、前海人寿、钜盛华、广东云 信资信评估、粤商小额贷款、深业物流、创邦集团、深圳建业、深 圳宝时惠电子商务、深圳民鲜农产品多家子公司。

万科宝能系事件始末_宝能集团有什么背景

万科宝能系事件始末_宝能集团有什么背景

万科宝能系事件始末_宝能集团有什么背景推荐文章如何才能系统有效的学习asp 热度:如何才能系统有效的学习javascript 热度:如何才能系统有效的学习java 热度:如何才能系统有效的学习html 热度:如何才能系统有效的学习gre 热度:近日吵得沸沸扬扬的万科宝能系事件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但是作为一个外行肯定是不明觉厉的,下面店铺就给大家盘点一下这件事的始末。

万科宝能事件的始末12月17日前海人寿17日发行15亿资本补充债据报道,前海人寿17日发行公司2015年第三期资本补充债券,发行金额15亿元,首次划拨日为12月18日。

12月17日 20:30王石宣战:不欢迎宝能系成第一大股东,理由就是你信用不够!王石在北京万科谈话表示,“不欢迎的理由很简单:你的信用不够。

万科是上市公司,一旦上市,谁是万科的股东,万科是不可能一一选择的,但谁是万科的第一大股东,万科是应该去引导的,不应该不闻不问。

”12月18日郁亮今天傍晚将就宝能事件正式表态万科媒体负责人表示,今天傍晚万科总裁郁亮将会在公开场合对此事进行正式表态。

但目前万科更多的动作与底牌,还不能透露,傍晚郁亮的讲话更多是一种表态。

集团层面需要对外释放的信息,都已经在王石董事长的讲话当中。

12月18日宝能质疑王石:万科品牌属于企业还是个人继早间发布“恪守法律,相信市场的力量”声明后,宝能集团再度发声:万科作为一个品牌企业,其无形资产到底属于企业,还是部分人?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代表郁亮,代表员工、代表社会的秩序来发言,是否要有些代表资格的确认?一如既往地希望王石能够给新的大万亿万科提供战略导向,在股东变化的关键时刻,团结管理层,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工作,特别是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工作上来。

12月18日王石带领万科高层奔赴香港,郁亮昨日已赴华润置地商谈王石于17日高调发言拒绝宝能系入主万科之后,作为万科董事局主席的他随即开始了一系列阻击行动。

可靠消息显示,王石今日已经带领万科一众管理层奔赴香港。

万科股权之争

万科股权之争

万科股权变动——宝万之争摘要:万科股权及其分散,导致史上有两大股权大战,其一是君万之争,其二就是宝万之争。

本次主要介绍宝万之争,宝万大战从2015年打到了2017年,从最开始的“宝能系”野蛮进攻,王石求助华润但却没有得到支持,到后来的恒大趁势进入,万科开始引入深圳地铁的计划失败,到成功引入深铁,这一场大战战事惨烈,且获得了无数人的关注,如今终于接近尾声……关键字:宝万之争宝能系万科股权争夺1 公司简介1983年,王石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工作;1984年,他组建“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1988年,企业更名为“万科”;1991年1月29日,万科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交易,代码000002,由此踏上了万亿市值的征程。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众多地产大腕的众多公司中,万科是最早完成股份化、完成上市的。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科或万科集团),证券简称:万科A、证券代码:000002,证券曾用简称:深万科A、G万科A,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63号万科建筑研究中心,现任董事长为王石,总经理为郁亮。

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物业服务,其他业务有酒店业务、家居服务、长租公寓、养老业务、滑雪等。

2017年4月26日,万科A总市值:2257.51亿,市盈率:10.74。

2 公司股权发展历程2.1 股份制改造期1984年,万科前身注册成立。

万科前身“深圳现代科技仪器展销中心”注册成立,是深特发四级子公司,国营性质。

1988年,万科完成股份制改革,国家股60%,职工股占40%,王石“放弃”万科股权,选择职业经理人身份。

1991年1月,万科完成IPO,公开募集资金约2800万,国家股与职工股被整体稀释68%。

2.2 股权保卫期1993年,万科第一次股权激励,因法律限制中断实行。

1994年,君安证券联合其他股东逼宫,提出重组万科管理层,后被王石瓦解。

2000年8月10日,华润成为最大股东,万科引入华润成为最大股东(15.08%)。

万科股权之争案例(PPT86页)

万科股权之争案例(PPT86页)
2021/8/10
2
原因、目的
2.1 宝能持有万科股权比例变化情况
万科股东 宝能系旗下:前海人寿 宝能系旗下:钜盛华
7月10日 7月24日 8月26日 9月1日 12月4日 12月7日 12月10日 12月11日 12月15日 12月18日 5% 5.93% 6.66% 6.66% 6.66% 6.66% 6.66% 6.66% 6.66% 6.66%
2.8 万科反收购原因
4
解 释
2021/8/10
2.8 万科反收购原因
5
解 释
2021/8/10
2.8 万科反收购原因
6
解 释
2021/8/10
2.8 万科反收购原因
7
解 释
2021/8/10
2.8 万科反收购原因
8
解 释
2021/8/10
2.8 万科反收购原因
9
解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宝能系旗下 宝能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为华润深 国投信托有限公司,该公司持股比例达到了 17.88%。华润信托的最大股东即为华润股份 有限公司。这也可能是华润不采取行动的原因。
不用说,这位知名企业家,就是王石。 他一手创立的万科在度过30周年的里程碑、 坐上“世界最大的住宅地产商”宝座之后, 悄然迎来了危机。
1.3 王石和万科
万科:全球最大的住宅地产商,体量以千 亿计。
王石:万科创始人,中国商界的标杆式人 物——他创立企业,他稀释股权,他以职业 经理人为理想,又以登山、出书、八卦新闻 在人们心中留下印象。
• 现任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偏向于稳妥, 属于专业化的“技术官僚”,并且华润并 没有“不计代价”增持的充足理由,所以, 华润目前没有采取行动也是情理之中。

宝万之争:万科股权争夺背后的利益纷争

宝万之争:万科股权争夺背后的利益纷争

宝万之争:万科股权争夺背后的利益纷争我一直认为,商业世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宝万之争无疑是这场战争中的一次激战。

在这场股权争夺战中,各方利益的交织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商业世界的残酷与复杂。

宝能,这家以保险起家的金融巨头,突然宣布收购万科股权,意图明显:要么控制万科,要么将其私有化。

这一举动,无疑引发了万科管理层的强烈反击。

而我,作为万科的一员,也在这场反击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这场股权争夺战中,我看到了股东利益的冲突,也看到了企业管理层的坚守。

万科管理层深知,宝能的介入并非出于对万科的关爱,而是出于对其庞大资产的觊觎。

因此,万科管理层决定采取行动,保卫公司免受宝能的侵略。

我见证了万科管理层在这场股权争夺战中的坚定与勇敢。

他们积极寻求外部支持,与股东沟通,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他们也在内部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效率,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

然而,这场股权争夺战并非只有万科管理层和宝能之间的较量。

在背后,还有着更复杂的利益纷争。

各方势力在这场战争中角力,意图在这场资本游戏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我看到了监管部门的介入,他们试图在这场股权争夺战中维护市场的公平与秩序。

我也看到了其他房地产企业的观望,他们在这场战争中保持着谨慎的态度,等待着事态的发展。

在这场股权争夺战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商业世界的无常。

曾经的合作伙伴变成了敌人,而敌人也可能变成合作伙伴。

我看到了人性的贪婪与恐惧,也看到了勇敢与坚定。

如今,宝万之争已经告一段落,万科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然而,这场股权争夺战留给我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

我深刻认识到,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商业世界,只有时刻保持警惕,才能确保企业的安全与发展。

宝万之争,让我更加坚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是管理层的智慧和勇气。

只有管理层能够在这场股权争夺战中坚守阵地,才能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

未来,我将继续陪伴万科走过一个个艰难的时刻,共同面对商业世界的不确定性。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守初心,勇敢面对挑战,万科一定能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对万科宝能股权收购之争的法律思考

对万科宝能股权收购之争的法律思考

对万科宝能股权收购之争的法律思考何 丹 吴 静 武汉工程大学摘要:通过万科宝能的股权收购之争,反映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在市场中运营制度、经营模式的利弊,也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收购和反收购过程的立法缺陷,以及在应对恶意收购时的不健全之处。

本文揭示了我国现有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的不足并提出若干完善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敌意收购;反收购;法律制度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3-0370-02一、万科宝能股权收购之争2015年7月10日,宝能系首次举牌万科,前海人寿(宝能系)在二级市场买入万科5%的股份。

宝能利用机构、散户大规模抛售的机会低价收购万科股票,在短短两个月内迅速将持有的股份增加10%,达到了15%,至此正式打响对万科的股权收购战。

宝能在增持股份后,起持股比例已经超过华润,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随后华润很快进行了增持,但宝能在同年12月份以通过涨停的策略来抢购万科的股票。

至本年12月,宝能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22.45%,稳坐万科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万科自身的高管层明确表示反对宝能的此次收购,并且采取了停牌的策略。

万科在16年正式宣布深圳地铁成为其战略合作伙伴,实则是为了稀释自己的股份,此番举动遭到了第二大股东华润的反对。

同年,恒大进军万科,通过购入股份和附属公司增持股份,成为了第三大股东。

2017年,华润集团将其股份转让给深圳地铁,并且退出万科。

第三大股东恒大又将其股份的表决权转让给深圳地铁。

此时,虽然深圳地铁的股权比例还是低于宝能,拥有了恒大的转让使其在表决权上高于宝能,成为了万科的实际控制人。

2017年3月13日,前海人寿董事长姚振华在保监会开出“禁入保险业10年”的顶格处罚后卸任。

至此,宝能万科股权争夺大战告一段落,万科管理层最终守住万科的控制权。

二、从“宝万之争”看我国股权收购法律制度的不足“万科宝能股权收购之争”不仅直接反映了上市公司在市场中各种运营制度、经营模式的利弊,也反映出了我国公司收购和反收购过程的立法缺陷,以及在应对恶意收购时的不健全之处。

宝能万科股权之争

宝能万科股权之争

2015年12月23日王石表示不会实行“毒丸计划” 应对恶意收购,并在官方发布声明,欢迎安邦成为万 科重要股东,并愿与安邦共同探索中国企业全球化发 展的广阔未来,以及在养老地产、健康社区、地产金 融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安邦成为万科的“白马骑 士”。
宝能万科股权攻防战
3月13日 ,华润承诺 支持万科。17日首次 公开呛声万科。
18日,华润公开质疑。 23日,宝能和华润(持 股占39.53%)联合反对。
06
07
08
09
10
王石出局
2016年3月13日,万科引入 深圳地铁集团,以增发股 份行使支付400~600亿的对
价。
6月17日,万科披露重组 方 案 , 董 事 会 超 2/3 票 数 通过(11人,3反对,7赞 同,1回避)。
增持至9.452%;11月23日,
举牌公告称持股10%;29
日披露增持至14.07%
2017 年 1 月 12 日 , 万 科 临 时停牌,华润筹划转让所 持万科股份给深圳地铁; 3月16日恒大转让万科股 权给深圳地铁。
宝能最后撤离万科! 宝能系对于万科A总体买入成本约为 16.1元/股,持有数量为28.04亿股,占万科A 总股本的25.4%,以万科A股价33.64元/股推 算,宝能系的账面盈利也已经翻倍,超过 491亿元。 但姚振华被逼辞去前海人寿和前海财险 董事长,并且保监会将其逐出保险业,10年
6月26日,宝能提请罢免 万科董监事12人;6月30 日华润反对罢免议案;7 月4日万科复牌。
宝能万科股权攻防战
7月19日 ,万科举报 宝能资管计划违法违 规。
12月18日,万科称与深 圳地铁的重组预案未获 得部分股东同意,终止。
11
12

上市公司如何应对敌意收购——从宝能万科股权之争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如何应对敌意收购——从宝能万科股权之争案例分析

问题研究2017年第7期74上市公司如何应对敌意收购——从宝能万科股权之争案例分析娄小宇摘 要:2015年,资本并购市场风起云涌。

宝能和万科之间的股权争夺战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关注,成为了最受关注的资本市场收购案。

短短半年时间内,宝能系用数百亿资金取得了万科24.26%的股权,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

在宝能系的强势入侵中,万科管理层发表声明,不欢迎宝能系进入万科,因此管理层和大股东之间的争夺战就此拉开序幕。

在面对外来资本的“野蛮入侵”,上市公司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对,就是本篇文章主要探析的问题。

关键词:宝万之争 反收购措施 股权控制DOI: 10.16722/j.issn.1674-537X.2017.07.025一、上市公司收购和反收购上市公司,指的就是其公开发行股票通过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审核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进行收购交易,是指收购者通过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其所持有的股份在到达一定比例的时候,对公司实施控制。

上市公司的收购有协议收购和要约收购两种。

进行收购交易的过程当中,首先要持有目标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最后取得被收购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上市公司反收购,是指在面对被收购的情况下,被收购公司采取的反击措施。

上市公司的收购通常很广泛,有可能对上市公司产生巨大的影响。

通常的善意收购是在协议的基础上进行的,双方能够平等互惠,实现共赢。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收购都能够在平等自愿的状况下进行,当被收购方对收购方的行为不满,就会采取措施来应对这种不友善的行为,这时候被收购方通常会采取一些反收购措施来应对。

宝能万科之争就是一场收购与反收购的典型案例。

二、宝能万科股权之争原因分析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在1984年成立,1988年进军房地产行业,历经三十余载的发展,成为国内房地产公司的领头羊,当前的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和物业服务。

截止2014年底,万科已经布局中国大陆65个城市,主要产业在围绕渤海的津京冀地区、以上海作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还有以广州深圳为主的珠三角地区,以及以成都为核心的中西部地区。

著名经济法律案例分析(3篇)

著名经济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万科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之一,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然而,在2015年,万科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股权争夺战,这场争夺战的主角是宝能集团。

万科与宝能之争成为我国经济法律领域的一大热点,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案情简介1. 事件起因2015年,宝能集团通过旗下的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增持股份的方式,迅速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

在短短几个月内,宝能集团增持股份达到5%以上,触及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敏感线。

随后,宝能集团又增持股份至10%,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

2. 事件经过在宝能集团增持股份的过程中,万科管理层对此表示反对,认为宝能集团的增持行为违背了公司治理原则。

双方在股权争夺战中展开了一系列的较量,包括:(1)万科管理层在2015年7月15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否决了宝能集团提出的董事会、监事会候选人名单。

(2)万科管理层与深圳地铁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寻求深圳地铁集团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以对抗宝能集团的增持。

(3)2015年12月18日,证监会调查组进驻万科,调查宝能集团增持股份的资金来源。

(4)2016年1月,万科召开董事会,决定罢免宝能集团提名的董事、监事候选人。

(5)2016年2月,宝能集团向证监会递交了《关于申请撤销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行政许可事项的请愿书》,请求撤销前海人寿的保险业务许可证。

3. 事件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的较量后,万科与宝能之争最终以和解告终。

2016年6月,宝能集团将其持有的万科股份减持至10%以下,不再具备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资格。

万科管理层与深圳地铁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深圳地铁集团成为万科第二大股东。

三、案例分析1. 股权争夺战的法律问题(1)信息披露义务:根据《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在增持股份达到5%时,应当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宝能集团在增持股份过程中,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2)全面要约收购义务: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当收购人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达到30%时,应当依法向所有股东发出全面要约收购。

如何从公司治理角度理解万宝之争中的股权争夺战-精品文档

如何从公司治理角度理解万宝之争中的股权争夺战-精品文档

如何从公司治理角度理解万宝之争中的股权争夺战一、引言2015年年末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同时迎来了一场硝烟弥漫的股权争夺战――万宝之争,随后几经演绎,宝能入主万科取代华润一举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宝能系一方通过高杠杆的资本运作收购万科并企图干预管理层,引起了保监会和银监会在内的监管层以及财经圈、媒体圈的广泛关注,今年二月末保监会对宝能系做出行政处罚,这场华丽的资本盛宴最终以王石为代表的万科管理高层的胜利收场。

万宝之争表面上是万科管理层反对宝能控股的股权之争,实质上是万科管理层与宝能关于万科控制权的争夺,股权之争实际上争夺的是公司控制权,但无论以任何形式的争夺,各方均需按照现有的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去行使权利.而公司章程素有“公司宪法”之称,就其本质特征而言,是股东之间选择以公司作为共同利益实现载体的合作协议,也是公司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内部治理的基本准则,公司中董事、监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行动指南。

公司章程的制定也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控制权归属问题。

二、股东利益至上与利益相关者利益至上(一)股东利益至上股东利益至上的潮流兴起可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处于工业经济时代,企业或者公司往往由股东亲手创立,股东所提供的物质资本具有相对稀缺性和专用性,而包括知识技能在内的人力资本对企业财富创造的作用不明显,专用性也相对较弱,股东至上理所当然。

(二)利益相关者利益至上时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伴随着新兴企业的大规模出现,以知识、技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要素在企业发挥的价值超过原股东所持有的资本,该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同时也承担了企业相应的风险,股东对企业的作用或者重要性逐渐下降,因此公司治理演变成实现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单单谋求股东权益的最大化.(三)万科股权争夺战从公司治理领域来看,万宝之争是“股东利益至上"与“利益相关者利益至上"争论的在中国一个现实版本。

从企业理论的层面来看万科的股权争夺战,万宝之争是公司治理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还是基于“企业是一种契约联结体"的理论。

万科股权之争案例分析

万科股权之争案例分析
亿。购入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 0.682%,本次购入后,钜盛华及其一致 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数量占公司总
股本的 24.972%
相关参与方的行为——恒大
中国恒大集团在11月10日至11月17日期间继续增持万科企业股
01 份有限公司至9.452%,至此,中国恒大总计持有10.434亿股万
科A股,占万科总股本的9.452%,总计耗资222.6亿元人民币。
万科的公司治理模式
万科属于股权分散的公众控股上市公司, 最大的股东比例不超过15%,万科不仅 规定了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利 益相关着的责任和权力分布,而且明确 了在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 程序,即使没有控股权,以王石为首的 职业经理团队也能实际控制公司。华润 没有过度干涉万科的决策,成为一个真 正的财务投资者。股权的分散为万科营 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企业环境。
02
重组终止
03
获得表决权
04
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万科公告称,已经于3月12日与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 了一份合作备忘录。收购标的初步预计交易对价介于人民币 400亿~600亿元之间。万科拟主要以定向增发股份的方式支 付对价。
2016年12月18日,万科A发布公告称,其与深圳地铁集团的重 组预案未得部分主要股东同意,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召开股东大 会。经董事会同意,公司终止了与深铁集团的重组。
围绕万科股权展开的宫斗大戏,之后发生戏剧性反转。
万科和安邦先后在其集团官网公开发表声明,表达互相 欣赏和支持的态度。这两份声明直接粉碎了此前关于 “宝能系与安邦是一致行动人”的猜测,这意味着宝能 系离控股股东所需的股份数额尚有差距,王石获得一张 至关重要的好牌。
行动
大股东深铁的行为
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法定名称: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石 公司总部:深圳 成立时间: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之一 上市时间及地点:1991年1月,公司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是
深交所第二家上市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以大众住宅开发为核心业务,并确 定了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区域为中心的三大区域城市群 带发展以及其它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策略。万科地产以其准确的市场定位、 超前的规划设计以及优质的物业管理,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积极做法
前序:如今宝万之争延续至今的惊涛骇浪再次证明了管 理层的忧虑。因此,将万科的实际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不再受他人的制约,这应该就是万科管理层在此次危机之中的 最大感悟和最迫切之事。
建议: 万科急需改进并设计好法人治理结构, 保证老大的决策权和收益,以便公司按 照既定的愿景,文化和规划高效可持续 发展。 另外,弥补公司章程中的漏洞
第二个问题:万科大部分董事是否由股东而不是由公司创始人提名?能否中途更换任 期未满的董事? 律师答复:这是万科公司章程的第二个漏洞,公司创始人丧失了对公司大部分董事的 提名权。根据《万科公司章程》第九十七条和一百二十一条,万科董事由股东提名。 股东可以随时更换董事,无论是否任期届满。万科创始人,无法掌握公司董事会,丧 失了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股权结构的重要性 这次事件中,双方都没有对错之分,更不 由于股权结构决定这公司控制权 用进行道德绑架,无外乎是资本的博弈。 的分布,进而决定所有者与经营 但是,这事件也折射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性质,因 值得思考。万科今天的困难,固然是善的 代价,但是难道就没有企业家精神遗失的 而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基 原因?作为一个管理者,在其融资最大化 础;而公司治理效率的高低最终体现 的同时,还必须要考虑公司的控制权问题。 在公司的经营绩效上。
第三是:万科的股票有没有分 AB股之分,即公司创始人是否拥有一票否决权,是否拥有 一票等于别人20票的权利? 律师答复:这是万科公司章程的第三个漏洞,公司没有毒丸计划。其所为的定向增发,方案 需要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也就是需要目前持股超过两成比例的宝能系同意,而且现金增发仅 律师答复:这是万科公司章程的第一个漏洞,公司创始人没有为自己保留公司的控制权。根据 仅是为阻止恶意收购,不仅降低了每股收益EPS,同时净资产收益率ROE也下降,中小投资者 《万科公司章程》第十五条和第四十七条,万科股东是同股同权。创始人没有一票否决权,没 就可能站在宝能系一边,阻止方案的通过,何来毒丸? 有保留创始人一票等于别人 20票的权利。拱手将公司的控制权交付给资本市场。
采取投票权限制,中国《公司法》第43条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出资比例行 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万科可以利用这个规定,把大股东 的投票权限定在一定比例之下,不管大股东持股多少,他的投票权也只有投票权限 那么多,这样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大股东的决定力度。
‘消极’做法
要么随时做好激流勇进的思想准备,应对 第二、第三、第四个‘宝能’,因为公司 的规则还是谁占股大谁说了算。 就像王石之前所说,既然放弃了股权,谁想 要成为万科的大股东,就不是管理层所能左 右的。王石并不在乎自己的控制权。但他不 甘心的其实是被‘卖油条’的收了。当年放 弃40%的个人股份,就随时做好了交给国家 的准备。政治觉悟一直是有的。为国操盘, 赚功与名,这本身是王石的人生理想。
第一即是股份回购,通过大规模买回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来改 变资本结构的防御方法。股票一旦被大量购回,在外流通的本公 司股票减少,股价一般会上升。如果目标公司提出以比收购者出 价更高的价格来回购其股票,则收购者也不得不提高其收购价格, 导致其收购难度增加。
第二则是员工持股计划,公司鼓励自己的员工持有公司股份,而员工为自己 的工作及前途考虑,不会轻易出让自己手中拥有的本公司股票。如果员工持 股数额庞大,则目标公司的防线就比较牢固。在2015年8月31日的万科 临时股东大会上,万科总裁郁亮,就面对股东推出了此计划,他说: “我们的员工持股计划已经在执行,希望对管理层有更大的约束和 激励。我们需要好好地研究如何更好地激发管理层与股东间的利 益。
应适当改变分散的股权结构,根据公司所面临的市场及发展情况,尝 试改革建立适度分散型的股权结构,即股东均衡型,这样既避免一股 独大,又不至于使股权过于分散,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利益的同时也具 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利用股票回购等方法从中小股东手中回收一定额度的股份, 保证自己的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使公司高层的股权相对 集中起来,不应该将公司交由资本市场; 深度执行员工持股计划。将股权下放,让员工持有一定的公司股 份,培养他们的忠诚度,同时也起到了激励作用,一举两得。
3
没 有 制 定 相 应 章 程 防 止 恶 意 收 购
4
大 股 东 、 中 小 股 东 、 管 理 层 利 益 如果万科预先设有反收购机制,在宝能第 一次举牌时就有所反应,就不会面临现在 的尴尬局面进退维谷。盲目自信于事业合 伙人制度而轻视了资本防御; 在本次股权博弈中,万科只关注了个别相 对持有量较大的大股东,而不曾考虑中小 股东利益,也没有尝试联系他们共同抗敌。 回顾以往的经营决策,万科对中小股东的 利益重视程度也不足,主要依靠其在房地 产的地位吸引投资。
提高敌意收购者的收购代 价,让白衣骑士控股公司, 赶走野蛮人
寻找万科信赖的白衣骑士
发行股票、购买资产, 稀释宝能股份
万科已经于3月12日与深圳地铁集 团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根据备 万科安邦宣布联手 忘录 ,万科将以发行新股的方式, 2015 年 12月23日晚间,万科集团官网 购买深圳地铁集团下属公司的全部 发布一则《关于欢迎安邦保险集团成 或部分股权,而深圳地铁集团将注 为万科重要股东的声明》称,安邦保 入部分优质地铁上盖物业项目的资 险集团在举牌万科后,万科与其进行 产到该收购标的中。如交易成功, 了卓有成效的沟通,万科欢迎安邦成 深圳地铁将由此获得万科非公开发 为万科重要股东,并愿与安邦共同探 行股票,有望跃居第一大股东之位, 索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广阔未来, 一举将宝能系逼上绝路。一旦深圳 以及在养老地产、健康社区、地产金 地铁成功重组万科,宝能系持股势 融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必被稀释。
公司股票代码:A(000002)
12月17日20:30 万科A的灵魂人物王石在内部会议上高调发声,“我、 郁亮和团队不欢迎宝能系成为万科A的第一大股东”, 不给姚振华一丝面子。 12月18日 万科总裁郁亮18日早上给出了一句特爷们回复: 局面是清晰的,齐心是必然的”。 12月18日11:30,万科A高开小幅调整后大举上攻, 一路冲至涨停板,截至午间收盘,万科A报24.43元 /股,涨10.00%,逾75万手封单。受股权争夺事件的 刺激,12月至今万科股价启动以来,14个交易日内, 万科已经录得5个涨停,12月以来股价涨幅接近70%。 12月18日12:55,万科紧急宣布停牌, 单方面宣布 关闭战场,称有重大资产重组。
一、股权高度分散
在持股股东中,没有任何一家持股超过30%, 在1994年A股市场里程碑式的君万之争,当时 公司资料中也显示“无实际控制人”。截至 君安证券已经秘密联手数家万科股东,目标明确 -2015 年6 月30 日,即宝能系突袭万科之前, 夺取万科管理权。万科紧急停牌三天,之后查出对 万科最大的股东华润股份占总流通股比例仅为14.89%。 截至2015 年6 月30 日,万科集团的总市值约为1590 手老鼠仓的行迹,寻得对手软肋所在,随后向证 亿元,想要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即超过华润股份 监部门举证,最终以君安一方放弃改组而告终。 14.89%的持股量,外来资本只需投入约240 亿元的资金。 涉险过关后,万科并未因此而改变持股过于 万科富得流油,现金流非常强,不过更为关键的是万科 分散的股权结构。 能够变卖的家当很多,“仔卖爷田”都能大赚一笔。 当没有人收购时,这种股权结构对于管理层是 万科的估值和市盈率都很低,这样的企业买来便宜, 卖了值钱。 利益最大化,万科之前享受了这么多年股权分散带 万科的股权非常分散会导致“公地悲剧”,人人 来利益最大化的好处,就必须让股东尽可能分散, 都想薅羊毛、挖墙角。觊觎万科的“局外人” 才能达到这一目的,也必然要付出可能被收购的代价。 绝不在少数,正如郁亮所说万科正被很多门外 的野蛮人盯着。
白衣骑士是指当公司成为其他企业的并 购目标后(一般为恶意收购),公司的管 理层为阻碍恶意接管的发生,去寻找一 家“友好”公司进行合并,由后者和敌意 收购者展开标购战,而这家“友好”公司被 称为“白衣骑士”。一般来说,受到管理 层支持的“白衣骑士”收购行动成功可能 性很大,并且公司的管理者在取得机构投 资者的支持下,甚至可以自己成为“白 衣骑士”,实行管理层收购。
起因:1988年万科股份化改造,4100万资产做股份,40%归个人, 60%归政府,明确资产的当天王石放弃了自己个人拥有的股权一 直到今天在万科拥有极少的股份。
其一,王石当年主动放弃了万科股权,创始人没了股权,公司就 很容易易主。如今谁成为相对大股东,谁就能控制万科,‘血洗’ 董事局。管理层没有控股权的公司,发生公开地悲剧的概率很 大。股东之间为争夺企业控制权而展开权利斗争的概率会相应 增加,并可能一次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其二,万科实行同股同权的制度,创始人没有给自己保留公司的 控制权,大部分董事由股东而不是创始人提名。万科去年设计了 事业合伙人制度,也正试图重构股东、管理层、员工之间的关系。 然而国内当前的法律框架,并不支持同股不同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