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厚江-葡萄月令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厚江《葡萄月令》教学实录

师:我们今天学习汪曾祺的《葡萄月令》,课前把课文看过三遍的同学请举手(没有学生举手);看过两遍的举手(没有学生举手);看过一遍的请举手(少数学生举手);一遍也没看的请举手(半数以上的学生举手)。向你们的坦诚表示敬意。没有预习是正常的,很多同学学语文是不预习的。其实不预习也不是大错。我们上课一起好好学,一样能把课文学好。

师:据说,汪曾祺先生写了这篇散文后,非常得意。后来,人们一般也把它当做汪曾祺的代表作。(板书:代表作)可是它能“代表”什么呢?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它首先能代表的是汪曾祺的“汪氏语体”(板书:汪氏语体),汪曾祺的散文和一般人不一样,这不一样首先表现在语言上。究竟是什么语体?请同学选课文的一小段,通过你的诵读,读出“汪氏语体”的特点。

【一名学生朗诵课文描写“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的选段,语气平淡,语速中等】

师:大家认为他读得怎么样?认为读得好的请举手(多数学生举手)这么多同学认为读得好,请一位同学说说好在哪里。

生:他读出了汪曾祺先生语言的特点,就是平淡、朴实、自然。

师:很好。这篇文章其实不好读,那种情感比较外显的文章,是好读的,而这样一种情感比较内敛的文章很难读。因为它不能用语音的技巧,一用,就破坏了文章。就如我们这位同学归纳的,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是平淡、质朴。读这样的文章,最高的技巧就是不用技巧。刚刚那位同学读得非常好,他读得很陶醉。如果我建议的话,还可以再读得慢一点,节奏还可以再舒缓一点,这种平淡的味道可能更好。

师:品味一篇文章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要从语言本身入手。有人说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就体现在好几个“多”上。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本,看看能找到语言的几个“多”。(板书:多)找到越多的“多”,那就读得越细、越深入了。大家发现几个“多”了?找到一个就说一说。

【学生阅读课文,小声讨论】

师:找到“多”的举举手。

【有学生举手找到一个,有学生找到三个】

生:首先找到很多描写时间的词。

师:这些表现时间的词有何作用?

生:成为全文的线索。

师:这篇文章行文是什么线索?

生:他种下了葡萄,从1月到12月,是个时间过程,葡萄的生长过程。

师:这个“多”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结构特点。再找找语言方面的“多”

生:文中写色彩的词语多,还有很多的语音助词。

师:举个例子看看。

生:比如说,“树枝软了”、“树绿了”、“树醒了”。

师:这位同学找得很不错,其他同学有没有找到?

生:描写多,抒情多。

师:抒情有直接有间接,那么直接抒情多还是间接抒情多?

生:直接抒情多。

师:哪些句子是直接抒情(学生未能举例)找了半天还没找到,说明(直接抒情)多不多?

生:不多。

师:不要轻易下结论,也不要因为找不到而着急。让黄老师和你们一起找,好吗?从句子长短来看,长句多还是短句多?

生:(齐)短句多。

师:再从修辞的角度看,哪些修辞多?

生:(齐)拟人多,比喻多。

师:整篇文章来看,用修辞的句子多还是不用的多?

生:(齐)不用比喻的多。

师:不用比喻的语言是什么语言呢?

【学生在下面说“白描、平实”】

师:对,所以虽然文学性的语言不少,但总体来看,口语化的语言比较多。(板书:口语多)可见,文章的“淡”,主要就体现在口语多上。如果这篇文章就是淡,就是口语化,它就算不得是散文语言的极品。这篇散文是淡,但是淡的好,那什么样的语言淡的好呢?

生:(齐)淡而有味。

师:这篇文章的“淡而有味”的“味”体现在哪里呢?它运用了口语化的语言,同时又有文学的色彩,这非常难,一般人写不好。要把口语的语言和文学的语言融合得天衣无缝,这非常非常难。它的句式是短的多,但有没有长句啊?

生:(齐)有。

师:长句和短句又结合得这么好,这也增加了语言的味道。当然,更重要的味道就像吃葡萄一样,我们还要慢慢地欣赏。因为语言的“味”不仅仅表现在语言本身。

除了语言,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也是汪氏散文的代表(板书)。那么这篇文章的写法有什么特点?

生:这篇散文是以时间为序来安排结构的。

师:大家在读的时候觉得,这篇散文是更讲究技巧,还是不讲技巧?

生:(齐)不太讲究技巧。

师:也就是说写法比较简单(板书)。武术里有句话叫“无招胜有招”,而在文章里面,

没有技巧往往是最高的技巧。这简单的写法能写成精品,有其艺术的规律在其中,简单却能体现其艺术的匠心。请同学们围绕这一点谈一谈,它“简单”中的匠心体现在哪里?

【学生讨论】

生:还写到别的树,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色彩也很丰富,展现了非常美丽的画面;因为用了口语化的语言,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很有亲切感;很多地方语言很幽默、风趣;拟人和比喻让人觉得很有美感,而且很幽默。

师:除了写到桃花梨花,还有一些其它的内容。比如,四月引用了《图经》。——散文中引用文献,是很难的。运用口语,一难;把口语和文学语言融合在一起,二难;又把学术文献的语言融在里面,三难。融的天衣无缝,一般人做不到。——我们再从写法来看。本来这篇文章是个简单的结构,以时间为序,而又写了桃花等,在内容丰富的同时,写法上又富于变化。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生:(齐)形散而神不散。

师:所以写散文要把它“散”开去,“散”开去了文章就显得摇曳而有变化。另外,在结构上,十二个月是不是平均用力?

生:(齐)不是。

师生:(齐)有详——有略,有长——有短。

师:大家看看,哪些段落写得长,哪些段落写得短?

【大家在下面回答:五月,还有八月】

师:为什么有的段落长,有的段落短呢?长的段落写得长的原因是什么?首先这几个月从葡萄生长来讲——(学生齐)最重要。还有什么深层的原因?

生:这几个月葡萄长得好。

师:这个“好”是怎么个“好”。能不能说得具体一些?

生:天气好。(学生笑)

师:你看,这也暴露了写作中的问题,对吗?写文章能不能这样写啊?天气好就多写一点?(学生笑)这几个月除了对葡萄的生长最重要以外,还有深层的原因,是因为这几个月的葡萄园有什么特点?

【有学生答:生命力、生机】

师:对,具有生机,具有了生命的活力,最容易引起作者内心的共鸣,所以作者才详写。

师:下面,我们给同学们一个更有难度的任务。假如让你把汪曾祺的文章缩写成一篇短文,你能缩写到多少字,而且内容比较全,忠实于原文。看谁缩写得最快,缩写得最短,内容最全。在草稿纸上写一写也可以,在书上圈一圈也可以。一个人完成也可以,两三个同学商量也可以。

【学生讨论、活动,老师巡视、指导3分钟】

师:缩写的字数在50字以内的同学请举手。(一名学生举手)就请你来说一说。大家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