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望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8
3、面部分候脏腑
a
9
《灵枢·五色》划分法
庭——首面 阙上——咽喉 阙中(印堂)——肺 阙下(下极、山根)——心 下极之下(年寿)——肝 肝部左右——胆 肝下(鼻端,准头、面
王)——脾
a
10
方上(即鼻翼)——胃 中央(颧下)——大肠 挟大肠(颊部下方)— —肾 面王以上(即鼻端两旁 上方)候小肠 面王以下(即人中部位) 候膀胱、胞宫
五 正病 色生病 脏 正色 (吉中之
顺)
肝青

心赤

脾黄

肺白

肾黑

病色交错
病生色 (吉中小 逆)
病克色 色克病
(凶中之 (凶中之
顺)
逆)















a
21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五色主病
a
22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五色组成】
青红
黄 白黑
a
23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临床意义】

a
11
《素问·刺热》篇划分方法
前额—庭、 颜 眉间——阙 鼻——明堂 颊侧——藩 耳门——蔽
a
左颊——肝 右颊——肺 额——心 鼻——脾 颏——肾
12
(四)常色与病色
常色 即正常的、无病的面色。 特点是明润、含蓄中国人属黄种人,其 正常面色(即正色)是红黄隐隐、明润 含蓄。
病色 指因病而发生异常改变的面色。 特点是晦暗、暴露。病色可反映不同性 质的疾病和不同脏腑的疾病。
午后两颧潮红
阴虚证
a
30
a
31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久病面色苍白时而泛红如妆
戴阳证
下元虚衰 真阳上越
病重
a
32
▪ 火形人主色——稍赤
▪ 夏 季 客 色——稍赤
▪ 心病真脏色——面赤暴露、枯槁晦暗
▪ 肺 病 难 治——面赤无华
a
33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白 色 】
虚证、寒证、脱血、夺气
气虚血少
阳虚寒盛
水寒内盛
血失温养
脉络拘急
血行不畅
a
52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面黑暗淡
肾阳虚
a
53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面黑干焦
肾阴虚
a
54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眼眶周围黑
肾阳虚水饮内停 寒湿带下
a
55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 长夏季客色——稍黄
▪ 脾病真脏色——面黄暴露、枯槁晦暗
▪肾 病 难 治——面黄无华
a
44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青 色 】
寒证、痛证、瘀血、惊风
经 脉 阻滞 气 血 不通
a
45
面色淡青或青黑
阴寒内盛、痛剧
a
46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面色与口唇青紫
心血瘀阻或心阳暴脱
a
47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心心
的《内经》中就有望色诊病的详细记载。
a
4
(一)望色诊病的原理
a
5
1、色与泽的意义 与关系
1、面部皮肤颜色——属血、属阴,主要 反映血液的盛衰和运行情况。在病理状态下 则反映不同性质和不同脏腑的疾病。
• 2、面部皮肤光泽——属气、属阳,是脏 腑精气外荣的表现,主要反映脏腑精气的盛 衰和病情轻重、预后。

暴阳

暴 脱
a
48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
惊风或欲作惊风
a
49
▪ 木形人主色——稍青
▪ 春 季 客 色——稍青
▪ 肝病真脏色——面青暴露、枯槁晦暗
▪ 脾 病 难 治——面青无华
a
50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黑 色 】
肾虚、寒证、水饮、瘀血
a
51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肾阳虚衰
中医诊断学
于涛
a
基础医学院 1
中医诊断学
第一章 望诊
第一节 望神 第二节 望色
a
2
望色
a
3

望色,又称“色诊”,是通过观察病人
全身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的颜色和光
泽的变化,用以诊察病情的方法。可按此 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病性的寒
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色诊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
a
15
善色
恶色
a
16
常色与轻病面色(善色)、重病 面色(恶色)鉴别表
五色
正常面色
青 如以缟裹绀
赤 如以缟裹朱
黄 如以缟裹栝萎实
白 如以缟裹红
黑 如以缟裹紫
轻病面色(善色) 重病面色(恶色)
如翠羽
如草兹
如鸡冠
如衃血
如蟹腹
如枳实
如豕膏
如枯骨
如乌羽
如炲
a
17
病色交错
【概念】正病正色——病与色相应。 病色交错——病色不相应。
脏腑 色
病性
a
24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灵枢·五色》





a
25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青黑 黄赤

a
痛 热 寒
26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赤 色 】
热证,亦可见戴阳证
面部脉络扩张 气血充盈
虚阳上越
a
27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满面通红
实热证
a
28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a
29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 就色与泽而言,泽的多少与有无,对判断病 情轻重和预后比色更为重要。
a
6
2、望面色的诊断意义
• 1、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手足三阳经 皆上行于头面,故面部的血脉丰盛,为 脏腑气血之所荣。
• 2、 面部皮肤薄嫩,其位最高,其色泽 变化易于外露。
• 3、易于观察。
a
7
• 1. 可以判断气血的盛衰 • 2. 可以了解病邪的性质 • 3. 可以确定疾病的部位 • 4. 可以预测疾病的轻重与预后
气血不能上充
a
34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
血虚证或失血证
a
35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面色 白
气虚或阳虚水泛
a
36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面色苍白
阴寒内盛或阳气暴脱
a
37
▪ 金形人主色——稍白
▪ 秋 季 客 色——稍白
▪ 肺病真脏色——面白暴露、枯槁晦暗
▪ 肝 病 难 治——面白无华
a
18
病色交错中生克顺逆
色生病:吉中之顺:
生 病色交错中,
克 相生为顺
病生色:吉中小逆


病克色:凶中之顺
病色交错中,
相克为逆
色克病:凶中之逆
a
19
病色交错简表(1)
肝病(木)
白(肺金)凶中之逆 黄(脾土)凶中之顺
青(肝木)正病正色 黑(肾水)相生之顺 赤(心火)相生之逆
a
20
病色交错简表(2)
a
38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黄 色 】
脾虚、湿证
脾虚机体失养 湿 邪 内蕴
a
39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面色萎黄
脾胃气虚
a
40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面黄虚浮
脾虚湿胜
a
Fra Baidu bibliotek41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黄疸
阳黄
a
阴黄
42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面色苍黄、腹筋起而胀
脾虚肝郁 血瘀水停
a
43
▪ 土形人主色——稍黄
a
13
常色可分为主色和客色
• 主色: 由于先天个体差异,偏于以某色 为主,百岁不变。
• 客色: 因各种非疾病因素影响而发生 正常变化的面色。如气候、昼夜、情绪, 饮食饥饱等
a
14
病色可分为善色和恶色
• 善色 :面色光明润泽者,说明虽病而脏腑 精气未衰,属新病、轻病、阳证,易治
• 恶色:凡面色枯槁晦暗者,说明脏腑精气 已变,属久病、重病、阴证,难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