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再认识及治疗策略PPT精品课程课件
合集下载
成人高位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股骨处理 ppt课件
12
软组织松解
➢关节囊、疤痕组织、骨赘全切 ➢臀大肌粗线上半部分松解 ➢内收肌松解 ➢髂腰肌适当松解 ➢股直肌和缝匠肌附着点松解 ➢股薄肌和股二头肌在坐骨的附着点松解
13
软组织松解
➢关节囊、疤痕组织、骨赘全切 ➢臀大肌粗线上半部分松解 ➢内收肌松解 ➢髂腰肌适当松解 ➢股直肌和缝匠肌附着点松解 ➢股薄肌和股二头肌在坐骨的附着点松解
➢股骨颈截骨 ➢逐步的转子间截骨
根据关节囊僵直程度可进行逐步的转 子间截骨 甚至将小转子全部切除
➢大转子处理
21
转子间截骨技术要点
➢股骨颈截骨 ➢逐步的转子间截骨
根据关节囊僵直程度可进行逐步的转 子间截骨 甚至将小转子全部切除
➢大转子处理
22
转子间截骨技术要点
➢股骨颈截骨 ➢逐步的转子间截骨 ➢大转子处理
32
转子下截骨技术要点——转子下截骨远端处扩髓
按照非骨水泥型假体的要求,对股骨远端部分,即短缩截骨的远端, 进行最终的髓腔准备 如应用全多孔涂层柄,股骨髓腔扩髓的直径应比远端假体直径小 0.5mm 对于有凹槽的组合柄,股骨远端髓腔扩髓至略小于远端假体主直径 0.5mm。
33
转子下截骨技术要点——假体插入对合
髂腰肌紧张影响复位且与杯 前缘撞击引起腹股沟区疼痛
14
软组织松解
➢关节囊、疤痕组织、骨赘全切 ➢臀大肌粗线上半部分松解 ➢内收肌松解 ➢髂腰肌适当松解 ➢股直肌和缝匠肌附着点松解 ➢股薄肌和股二头肌在坐骨的附着点松解
15
截骨选择
16
上移>4cm的处理
上移>4cm软组织松解同时行股骨短缩截骨 避免坐骨神经损伤
30
转子下截骨技术要点——扩髓和转子下近端截骨
软组织松解
➢关节囊、疤痕组织、骨赘全切 ➢臀大肌粗线上半部分松解 ➢内收肌松解 ➢髂腰肌适当松解 ➢股直肌和缝匠肌附着点松解 ➢股薄肌和股二头肌在坐骨的附着点松解
13
软组织松解
➢关节囊、疤痕组织、骨赘全切 ➢臀大肌粗线上半部分松解 ➢内收肌松解 ➢髂腰肌适当松解 ➢股直肌和缝匠肌附着点松解 ➢股薄肌和股二头肌在坐骨的附着点松解
➢股骨颈截骨 ➢逐步的转子间截骨
根据关节囊僵直程度可进行逐步的转 子间截骨 甚至将小转子全部切除
➢大转子处理
21
转子间截骨技术要点
➢股骨颈截骨 ➢逐步的转子间截骨
根据关节囊僵直程度可进行逐步的转 子间截骨 甚至将小转子全部切除
➢大转子处理
22
转子间截骨技术要点
➢股骨颈截骨 ➢逐步的转子间截骨 ➢大转子处理
32
转子下截骨技术要点——转子下截骨远端处扩髓
按照非骨水泥型假体的要求,对股骨远端部分,即短缩截骨的远端, 进行最终的髓腔准备 如应用全多孔涂层柄,股骨髓腔扩髓的直径应比远端假体直径小 0.5mm 对于有凹槽的组合柄,股骨远端髓腔扩髓至略小于远端假体主直径 0.5mm。
33
转子下截骨技术要点——假体插入对合
髂腰肌紧张影响复位且与杯 前缘撞击引起腹股沟区疼痛
14
软组织松解
➢关节囊、疤痕组织、骨赘全切 ➢臀大肌粗线上半部分松解 ➢内收肌松解 ➢髂腰肌适当松解 ➢股直肌和缝匠肌附着点松解 ➢股薄肌和股二头肌在坐骨的附着点松解
15
截骨选择
16
上移>4cm的处理
上移>4cm软组织松解同时行股骨短缩截骨 避免坐骨神经损伤
30
转子下截骨技术要点——扩髓和转子下近端截骨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精品PPT课件
28位病人中其中15位病人的年龄在5-15岁, 跛行、疼痛和疲劳感是特征性症状。
另外13位病人年龄为16-46岁,其中6位被 确诊为骨性关节炎。
LeScolan首次提出髋臼发育不良可以诱发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论点。
4.1939年,Weberg通过测量CE角将髋关节
发育不良的严重程度数据化。他认为正常 的CE角>25º,24-20º为可疑发育不良, CE角<20º为肯定发育不良。通过对17位 CE角<20º但是没有骨性关节炎的病人进行 随访发现,经过4-28年之后所有病人都发 展为骨性关节炎。而且其关节炎的程度与 CE角的减少程度成正比。
这一分型对于选择何种手术有临床指导意义。
生物力学特点:
髋臼发育不良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主 要是髋臼顶的髋臼骨骺发育延迟所致。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正常步行时 可承受相当于人体重的3倍负荷,如跳跃时则 承受体重的5.5倍。
曾对7-14岁正常儿童与髋臼发育不良儿 童,通过计算机应用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 了髋关节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正常儿童髋 关节受力股骨头平均为226.8N/cm2,髋臼 为210.5N/cm2,即髋关节承受200N/cm2 的压力。
3.1924年,LeScolan将28位髋臼发育不良和髋关 节半脱位的病人的髋关节畸形分为五组: (1)髋臼浅,不伴有半脱位; (2)臼顶很窄,伴有轻度半脱位; (3)相对正常形态的髋臼顶,但是明显倾斜; (4)髋臼不仅窄,同时有倾斜,股骨头轻度变平 伴有半脱位; (5)臼顶几乎不存在,股骨头松弛,半脱位。
髋臼发育不良 (acetabular dysplasia)
髋臼发育不良
一.概念 是指由于髋臼先天发育缺陷造成髋臼对股
骨头的覆盖不良,主要表现为髋臼外上方和 前方缺损,髋臼变浅,髋关节中心外移。可 以伴有髋关节不同程度的半脱位,但是从关 节结构来讲其股骨头仍然在真性髋臼内。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诊断治疗pptppt课件
精选课件
6
1、单侧患儿双 下肢不对称: 患侧臀部增 宽,腹股沟 纹变短,臀 纹升高或数 量增多。
精选课件
7
皮纹前后不对称
精选课件
8
2、股动脉搏动感觉减弱:
腹股沟与股动脉交叉点以下一横指可扪到股动脉,有股骨头衬 托,搏动强而有力。股骨头脱位后,衬托消失,搏动减弱,检查需 两侧对比观察。
3、Allis征或Galeazzi征:
28
正常髋关节超声标志
精选课件
29
超声诊断标准及分型
精选课件
30
不同类型DDH超声表现
精选课件
31
DDH的早期诊断:国外模式
欧洲:全民筛查
生后3-72h,产房B超筛查 可疑对象2月、3月复查
美、加:体格检查+高危人群筛查
新生儿期:家庭医生体检 超声检查: 高危因素或体检阳性
精选课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2
国外模式:效果与问题
诊断提前:平均8个月 有效的干预 需手术例数下降
新生儿期
精选课件
33
中国DDH早期筛查
一、天津、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
二、2008年开展,至今很少看到天津市内2~3 岁DDH儿童。
精选课件
34
精选课件
35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 早期诊治体会
精选课件
1
定义
❖ 先天性髖脱位 ( CDH )
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
1991年: AAOS 和 POSNA 建议将 CDH 更名为 DDH ❖ 发育性髖关节发育不良 ( DDH )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共56页PPT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髋臼发育不良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45
46
47
Thinks !!
48
出生时髋臼最浅和圆韧带的相对过长.是发育上 的生理现象、在这两种解剖基础上,此期对引起 髋关节脱位的各种因素最为敏感 。
儿童髋臼的正常发育主要依赖于股骨头对“Y”形 软骨中心的刺激 。
髋臼在 1.5岁之前的发育塑形潜力最大,5岁以后则 难以预料,约在8岁时基本停止。
13
髋臼发育不良的原因
遗传因素 羊水过少 胎位不正 体位不良
若患儿在5岁左右时,仍有残余的髋臼发育不良应 手术矫正,以使髋臼获得最大程度的发育和塑形, 使患儿在骨发育成熟时,髋关节成为正常或基本 正常的关节。
20
21
22
23
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治疗
骨盆截骨术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主要手段。 其目的是重建髋关节正常的解剖关系- 改变负重力
线,增加负重面积。同时还可使细胞活性增加, 改善髋关节周围的血运,促进髋臼软骨的发育, 预防成年后早发退行性改变,避免行髋关节置换 术。 骨盆截骨术式的选择基于患儿的年龄、病理解剖 特征和严重程度以及医生的临床经验。
11
髋臼的发育 (一)
髋臼是由髂骨原基、坐骨原基和耻骨原基向内生 长,并互相融合而成 。
髋臼直径(a1)和髋臼深度(a2)是衡量髋臼发育程度 的两个最基本的参数 。
髋臼直径和深度,两者不按比例增长。髋臼深度 在胎儿发育过程中逐渐变浅至出生时最浅。在新 生儿和婴儿期又逐渐加深 。
12
髋臼的发育 (二)
武威市中医院骨伤科:张胜年
1
专科医师培训(2-3年 或5年)
VS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5年)
时间:2012-8---2014-7(23个月)
地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6
47
Thinks !!
48
出生时髋臼最浅和圆韧带的相对过长.是发育上 的生理现象、在这两种解剖基础上,此期对引起 髋关节脱位的各种因素最为敏感 。
儿童髋臼的正常发育主要依赖于股骨头对“Y”形 软骨中心的刺激 。
髋臼在 1.5岁之前的发育塑形潜力最大,5岁以后则 难以预料,约在8岁时基本停止。
13
髋臼发育不良的原因
遗传因素 羊水过少 胎位不正 体位不良
若患儿在5岁左右时,仍有残余的髋臼发育不良应 手术矫正,以使髋臼获得最大程度的发育和塑形, 使患儿在骨发育成熟时,髋关节成为正常或基本 正常的关节。
20
21
22
23
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治疗
骨盆截骨术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主要手段。 其目的是重建髋关节正常的解剖关系- 改变负重力
线,增加负重面积。同时还可使细胞活性增加, 改善髋关节周围的血运,促进髋臼软骨的发育, 预防成年后早发退行性改变,避免行髋关节置换 术。 骨盆截骨术式的选择基于患儿的年龄、病理解剖 特征和严重程度以及医生的临床经验。
11
髋臼的发育 (一)
髋臼是由髂骨原基、坐骨原基和耻骨原基向内生 长,并互相融合而成 。
髋臼直径(a1)和髋臼深度(a2)是衡量髋臼发育程度 的两个最基本的参数 。
髋臼直径和深度,两者不按比例增长。髋臼深度 在胎儿发育过程中逐渐变浅至出生时最浅。在新 生儿和婴儿期又逐渐加深 。
12
髋臼的发育 (二)
武威市中医院骨伤科:张胜年
1
专科医师培训(2-3年 或5年)
VS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5年)
时间:2012-8---2014-7(23个月)
地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选择PPT课件
7
重建性骨盆截骨术
(2)Tönnis 三联截骨术
效果评价:
作者 Tönnis (1994)
随访 (年)
8
病例(髋) 外CE角(°)
216
20
Kirshnner(2002) 2.9
48
10.6 32.2
Van Bremen(2006) 3.5
38
前CE角(°)
20 18.6 33.5
成功率(%)
85 68 81.7
低位脱位
半脱位
髋臼覆盖率100% 43°
髋臼覆盖率97.2% 30°
35
CASE 3 高位脱位
髋臼覆盖率96.7%
42°
PO 8Y
36
髋关节发育不良晚期阶段的外科治疗
2.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置换髋臼和股骨头的表面 保留臼与头的大部分软骨下骨 不侵及股骨颈和股骨髓腔 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环境
F/59Y
38° 144°
43
CASE 2 F/43Y
50° 140°
42° 142°
25
真臼位置假体置换的局限
术中真臼定位困难 肢体延长过多可能造成血管神经损伤
解决方法
闭孔作为解剖标志 充分松解软组织,单侧下肢一次延长≤ 4cm
26
髋臼的重建方法
I.常规髋臼置换, ≥48mm臼杯
II. 真臼加深小号髋臼,或植骨加深髋臼
27
髋臼的重建方法
III. 真臼位加深髋臼/髋臼内侧壁截骨(MWO)后, ≥48mm
Birmingham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 (BHR) : Simth & Nephew (MMT)
Conseve plus : Wright
重建性骨盆截骨术
(2)Tönnis 三联截骨术
效果评价:
作者 Tönnis (1994)
随访 (年)
8
病例(髋) 外CE角(°)
216
20
Kirshnner(2002) 2.9
48
10.6 32.2
Van Bremen(2006) 3.5
38
前CE角(°)
20 18.6 33.5
成功率(%)
85 68 81.7
低位脱位
半脱位
髋臼覆盖率100% 43°
髋臼覆盖率97.2% 30°
35
CASE 3 高位脱位
髋臼覆盖率96.7%
42°
PO 8Y
36
髋关节发育不良晚期阶段的外科治疗
2.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置换髋臼和股骨头的表面 保留臼与头的大部分软骨下骨 不侵及股骨颈和股骨髓腔 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环境
F/59Y
38° 144°
43
CASE 2 F/43Y
50° 140°
42° 142°
25
真臼位置假体置换的局限
术中真臼定位困难 肢体延长过多可能造成血管神经损伤
解决方法
闭孔作为解剖标志 充分松解软组织,单侧下肢一次延长≤ 4cm
26
髋臼的重建方法
I.常规髋臼置换, ≥48mm臼杯
II. 真臼加深小号髋臼,或植骨加深髋臼
27
髋臼的重建方法
III. 真臼位加深髋臼/髋臼内侧壁截骨(MWO)后, ≥48mm
Birmingham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 (BHR) : Simth & Nephew (MMT)
Conseve plus : Wrigh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患者相对年轻,对术后效果要求高
• 伴有髋臼和/或股骨的发育畸形
• 并发症相对较高
• 可达19%
• 翻修率可达40%(多数是髋臼翻修)
• 依据Crowe分型,来决定治疗方案。 • Crowe Ⅳ型手术难度最大。
1.croweⅠ型的处理
常规假体全髋关节置换
相对较少的骨性 畸形,常规假体 均能胜任:髋臼 假体可以毫不费 力的放置于原臼 处,获得足够骨 覆盖。旋转中心 的轻微改变,对 股骨长度没太大 影响,股骨侧重 建可顺利完成。
1.重建性髋臼截骨手术 : 术式: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 髋臼旋转截骨 时间:青春期后期到骨骼成熟 适应症:遗留的髋臼发育不良; 症状轻; 匹配的关节。
2.挽救性性髋臼截骨手术
术式:造盖术或Chiari截骨术 年龄:青少年到骨骼成熟 适应症:不匹配的关节;症状;其余的截骨术不 能
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TRA)
髋臼上移
2.Crowe Ⅱ、Ⅲ型的处理
• 小杯技术,大多数患者都不需要植骨。
小臼杯技术
2.Crowe Ⅱ、Ⅲ型的处理
• 仅少部分患者需要植骨 • 髋臼坚实植骨技术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 髋臼假体固定方式:生物臼及骨水泥臼
2.Crowe Ⅱ、Ⅲ型的处理
结构植骨+水泥臼
2.Croweபைடு நூலகம்Ⅱ、Ⅲ型的处理
分型和分期
对应关系
CroweⅠ、Ⅱ型 Crowe Ⅲ型 Crowe Ⅳ型 Hartofilakidis I型 Hartofilakidis Ⅱ型 Hartofilakidis Ⅲ型
分型和分期
• 成人DDH的治疗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评估 可用Tonnis分期(和津山直一OAH分期相对应) 0期:患者无症状,X射线片仅显示髋臼发育不良,无骨 关节炎征象; 1期:股骨头外形轻度改变,关节间隙轻度狭窄; 2期:关节间隙明显狭窄,股骨头内囊性改变; 3期:关节间隙严重狭窄,股骨头严重变型,髋臼内壁 帘状骨赘形成。
2.Crowe Ⅱ、Ⅲ型的处理
手术难点: 臼顶残留大量骨缺损,臼杯安放困难。 解决方法: 不植骨:1.上移并内移髋臼,高旋转中心(Harris)。 2.小臼杯技术,加深髋臼。 植 骨:1.结构性植骨,生物臼固定。 2.结构性植骨,水泥臼固定。
2.Crowe Ⅱ、Ⅲ型的处理
• Harris建议高旋转中心技术(<2 cm)
生物力学研究
由于髋臼对股骨头的覆 盖减小,髋臼和股骨头 的匹配度下降,使得正 常状态下的界面接触变 成点面接触,严重时变 成点状接触,造成髋关 节的不稳定和关节软骨 的承重面积减小,单位 面积所受的应力增加, 即发生了应力集中。 正常成人髋关节单位面积关节 软骨承重约15 kg/cm2,而DDH 单位面积关节软骨承重可达 150~250 kg/cm2,继而引发关 节的退行性变,软骨变性磨损, 股骨头和髋臼负重区的骨硬化 和囊性变,关节周围骨赘形成, 最终产生髋关节继发性骨关节 炎。
分型和分期
Crowe分型
A/B x 100% Grade 1 = <10% Grade 2 = 10 – 15% Grade 3 = 15 – 20% Grade 4 = >20%
A/C x 100% Grade 1 = <50% Grade 2 = 50-75% Grade 3 = 75-100% Grade 4 = >100%
治疗方法的选择
依据脱位的严重程度、骨关节炎的不同程度和关
节面的匹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一.截骨矫形 二.全髋表面关节置换(TRA) 三.全髋关节置换(THA)
一.截骨矫形手术
• 适应症:
适于年龄较小( <40岁),股骨头半脱位轻
croweⅠ型,股骨头和髋臼对合关系良好,髋骨 性关节炎不重的患者。
⑴.髋臼侧的重建处理?
髋臼位置的选择? 高位重建? 真臼水平重建?
Stans等(1998)90例随访16.6年,臼杯中心越向外侧和上方
松动的可能越大(松动组外移9.27mm:未松动组3.09mm ; 松动组上移10.41mm:未松动组3.55mm )
• •
⑴.髋臼侧的重建处理? 臼杯固定方式的选择? 骨水泥臼杯联合自体骨植骨 髋臼重建 Harris和Crothers(1976)年最 先提出和应用该技术 Harris和Shinar(1997)两组随 访16.6年,松动加翻修率在60% 左右
结构植骨+生物臼
3.Crowe Ⅳ型
⑴.髋臼侧的重建处理? ⑵.股骨侧的重建处理? ⑶.髋周软组织的平衡重建?
⑷.肢体短缩不等长的对待?
病理解剖学特点
• 髋臼: 浅而扁平 臼缘发育差,臼窝内脂肪和纤维组 织充填 髋臼前上方有骨缺损 可有假臼形成 • 股骨头:小或扁平或不规则 圆韧带肥厚 • 股骨: 前倾角增大可达45o以上 髓腔变形或狭窄 • 关节囊:拉长 上移 “葫芦”形 较肥厚 • 其他: 周围软组织挛缩等
精品课程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 的再认识及治疗策略
授课人:XX XX
开始上课!
病 因
DDH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 可能起始于胚胎期软骨原基阶 段,因为软骨发育障碍或者软 骨骨化障碍所致。成人髋臼发 育不良是由婴幼期的相关病变 迁延至成年所致,约10%的病 人具有家族遗传史
病理解剖特点
DDH骨性改变:髋臼关节面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倾 斜和狭窄,随着畸形和半脱位程度的增加,髋臼 对股骨头的覆盖越来越小,关节面的倾斜度随之 加大,髋臼变浅,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越来越小, 髋关节中心渐渐外移和上移,继而发生了半脱位 或全脱位。 软组织改变:包含关节囊,髋臼唇,髋臼圆 韧带,髋臼横韧带的改变。
优点:
1.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关节解剖形态和骨量 2.保证了髋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性
手术禁忌症:
1.颈干角<110° 2.股骨头上囊性病变直径大于1 cm或范围超过头25% 。 3.髋臼位置过高,双侧肢体长度差异太大。 4.股骨颈、股骨头骨折或存在骨缺损的患者。 5.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
三.全髋关节置换(THA)
分型和分期
Crowe分型(图示)
Crowe I
Crowe II
Crowe III
Crowe IV
分型和分期
Hartofilakidis分型
I型:发育不良,虽有不同程度的不全脱位,但股 骨头仍包含在真臼中。 II型:低位脱位,股骨头已位于假臼中,但假臼
仍有部分与真臼相接,术中真臼很容易被忽略。
III型:高位脱位,股骨头向后上方移位,假臼位于 真臼后上方骼骨翼上且真假臼不相接。
• 伴有髋臼和/或股骨的发育畸形
• 并发症相对较高
• 可达19%
• 翻修率可达40%(多数是髋臼翻修)
• 依据Crowe分型,来决定治疗方案。 • Crowe Ⅳ型手术难度最大。
1.croweⅠ型的处理
常规假体全髋关节置换
相对较少的骨性 畸形,常规假体 均能胜任:髋臼 假体可以毫不费 力的放置于原臼 处,获得足够骨 覆盖。旋转中心 的轻微改变,对 股骨长度没太大 影响,股骨侧重 建可顺利完成。
1.重建性髋臼截骨手术 : 术式: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 髋臼旋转截骨 时间:青春期后期到骨骼成熟 适应症:遗留的髋臼发育不良; 症状轻; 匹配的关节。
2.挽救性性髋臼截骨手术
术式:造盖术或Chiari截骨术 年龄:青少年到骨骼成熟 适应症:不匹配的关节;症状;其余的截骨术不 能
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TRA)
髋臼上移
2.Crowe Ⅱ、Ⅲ型的处理
• 小杯技术,大多数患者都不需要植骨。
小臼杯技术
2.Crowe Ⅱ、Ⅲ型的处理
• 仅少部分患者需要植骨 • 髋臼坚实植骨技术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 髋臼假体固定方式:生物臼及骨水泥臼
2.Crowe Ⅱ、Ⅲ型的处理
结构植骨+水泥臼
2.Croweபைடு நூலகம்Ⅱ、Ⅲ型的处理
分型和分期
对应关系
CroweⅠ、Ⅱ型 Crowe Ⅲ型 Crowe Ⅳ型 Hartofilakidis I型 Hartofilakidis Ⅱ型 Hartofilakidis Ⅲ型
分型和分期
• 成人DDH的治疗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评估 可用Tonnis分期(和津山直一OAH分期相对应) 0期:患者无症状,X射线片仅显示髋臼发育不良,无骨 关节炎征象; 1期:股骨头外形轻度改变,关节间隙轻度狭窄; 2期:关节间隙明显狭窄,股骨头内囊性改变; 3期:关节间隙严重狭窄,股骨头严重变型,髋臼内壁 帘状骨赘形成。
2.Crowe Ⅱ、Ⅲ型的处理
手术难点: 臼顶残留大量骨缺损,臼杯安放困难。 解决方法: 不植骨:1.上移并内移髋臼,高旋转中心(Harris)。 2.小臼杯技术,加深髋臼。 植 骨:1.结构性植骨,生物臼固定。 2.结构性植骨,水泥臼固定。
2.Crowe Ⅱ、Ⅲ型的处理
• Harris建议高旋转中心技术(<2 cm)
生物力学研究
由于髋臼对股骨头的覆 盖减小,髋臼和股骨头 的匹配度下降,使得正 常状态下的界面接触变 成点面接触,严重时变 成点状接触,造成髋关 节的不稳定和关节软骨 的承重面积减小,单位 面积所受的应力增加, 即发生了应力集中。 正常成人髋关节单位面积关节 软骨承重约15 kg/cm2,而DDH 单位面积关节软骨承重可达 150~250 kg/cm2,继而引发关 节的退行性变,软骨变性磨损, 股骨头和髋臼负重区的骨硬化 和囊性变,关节周围骨赘形成, 最终产生髋关节继发性骨关节 炎。
分型和分期
Crowe分型
A/B x 100% Grade 1 = <10% Grade 2 = 10 – 15% Grade 3 = 15 – 20% Grade 4 = >20%
A/C x 100% Grade 1 = <50% Grade 2 = 50-75% Grade 3 = 75-100% Grade 4 = >100%
治疗方法的选择
依据脱位的严重程度、骨关节炎的不同程度和关
节面的匹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一.截骨矫形 二.全髋表面关节置换(TRA) 三.全髋关节置换(THA)
一.截骨矫形手术
• 适应症:
适于年龄较小( <40岁),股骨头半脱位轻
croweⅠ型,股骨头和髋臼对合关系良好,髋骨 性关节炎不重的患者。
⑴.髋臼侧的重建处理?
髋臼位置的选择? 高位重建? 真臼水平重建?
Stans等(1998)90例随访16.6年,臼杯中心越向外侧和上方
松动的可能越大(松动组外移9.27mm:未松动组3.09mm ; 松动组上移10.41mm:未松动组3.55mm )
• •
⑴.髋臼侧的重建处理? 臼杯固定方式的选择? 骨水泥臼杯联合自体骨植骨 髋臼重建 Harris和Crothers(1976)年最 先提出和应用该技术 Harris和Shinar(1997)两组随 访16.6年,松动加翻修率在60% 左右
结构植骨+生物臼
3.Crowe Ⅳ型
⑴.髋臼侧的重建处理? ⑵.股骨侧的重建处理? ⑶.髋周软组织的平衡重建?
⑷.肢体短缩不等长的对待?
病理解剖学特点
• 髋臼: 浅而扁平 臼缘发育差,臼窝内脂肪和纤维组 织充填 髋臼前上方有骨缺损 可有假臼形成 • 股骨头:小或扁平或不规则 圆韧带肥厚 • 股骨: 前倾角增大可达45o以上 髓腔变形或狭窄 • 关节囊:拉长 上移 “葫芦”形 较肥厚 • 其他: 周围软组织挛缩等
精品课程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 的再认识及治疗策略
授课人:XX XX
开始上课!
病 因
DDH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 可能起始于胚胎期软骨原基阶 段,因为软骨发育障碍或者软 骨骨化障碍所致。成人髋臼发 育不良是由婴幼期的相关病变 迁延至成年所致,约10%的病 人具有家族遗传史
病理解剖特点
DDH骨性改变:髋臼关节面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倾 斜和狭窄,随着畸形和半脱位程度的增加,髋臼 对股骨头的覆盖越来越小,关节面的倾斜度随之 加大,髋臼变浅,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越来越小, 髋关节中心渐渐外移和上移,继而发生了半脱位 或全脱位。 软组织改变:包含关节囊,髋臼唇,髋臼圆 韧带,髋臼横韧带的改变。
优点:
1.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关节解剖形态和骨量 2.保证了髋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性
手术禁忌症:
1.颈干角<110° 2.股骨头上囊性病变直径大于1 cm或范围超过头25% 。 3.髋臼位置过高,双侧肢体长度差异太大。 4.股骨颈、股骨头骨折或存在骨缺损的患者。 5.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
三.全髋关节置换(THA)
分型和分期
Crowe分型(图示)
Crowe I
Crowe II
Crowe III
Crowe IV
分型和分期
Hartofilakidis分型
I型:发育不良,虽有不同程度的不全脱位,但股 骨头仍包含在真臼中。 II型:低位脱位,股骨头已位于假臼中,但假臼
仍有部分与真臼相接,术中真臼很容易被忽略。
III型:高位脱位,股骨头向后上方移位,假臼位于 真臼后上方骼骨翼上且真假臼不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