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简史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木雕艺术同样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 到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利用木材 的柔韧性和易加工的特点,制作出各 种生活用品和艺术品。
明清时期,木雕艺术达到了巅峰。这 一时期,木雕作品不仅在工艺上追求 精益求精,而且在题材和风格上也呈 现出多样化。木雕作品多用于建筑、 家具和祭祀用品等领域,如故宫的木 雕装饰、江南地区的窗棂雕刻等,都 展现了木雕艺术的独特魅力。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中国美术史概述 • 绘画艺术 • 雕塑艺术 • 建筑艺术 • 工艺美术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01
中国美术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中国历 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02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加深,中国美术史在国内外学术界 受到广泛关注。
03
研究中国美术史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艺术的发展脉络, 挖掘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唐宋元明清的石雕艺术
唐宋元明清时期,石雕艺术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佛教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佛教石刻的发 展,如敦煌石刻、龙门石窟等。同时,民间石雕也逐渐兴起,如福建的客家土楼、安徽的 徽派建筑等,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展现了石雕艺术的魅力。
木雕艺术的发展历程
木雕艺术的起源
明清时期的木雕艺术
现代木雕艺术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艺术的传入,推动了石窟 艺术的兴起,如敦煌莫高窟、 云冈石窟等。
元明清时期
文人画、版画等艺术形式逐渐 兴起,中国美术逐渐形成了独 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美术史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
中国美术史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 标准,强调意境、气韵生动、笔墨情趣 等。
VS
影响
中国美术史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标准被广泛传 播和借鉴。同时,中国美术史也是中国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 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秦汉时期的壮丽
秦汉时期,石雕和陶塑进一步 发展,如秦始皇兵马俑等。
唐宋元明清的繁荣
唐代开始,佛教雕塑兴盛,如 龙门石窟等;宋代以至明清, 雕塑逐渐世俗化,如卢沟桥的
狮子等。
中国雕塑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宗教雕塑
多以佛教、道教等宗教题材为主题,如敦 煌石窟、乐山大佛等。
陵墓雕塑
多用于纪念历史人物或贵族,如明十三陵 等。
古代
古代中国的建筑风格主要 受到木材和砖瓦等天然材 料的影响,以木结构为主 ,注重流线型的设计和精
细的雕刻。
近代
近代中国的建筑开始受到 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出 现了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 ,如上海外滩的建筑群。
现代
现代中国的建筑则更加多 元化和创新化,各种新型 材料和技术被广泛应用, 如北京奥运会的鸟巢体育
如何学习和研究中国美术史
01 学习基本史实
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基本史实和 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时期和地 域的美术风格和特点。
02 深入阅读和研究
阅读相关学术著作、论文和艺 术品评论,深入了解中国美术 史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03 实地考察和调研
前往博物馆、美术馆和遗址等 实地考察和调研,亲身体验古 代美术作品的魅力和价值。
中国绘画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山水画
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注重表现 自然景观的意境和气韵。
壁画
以墙壁为载体,绘制大型场景 或主题,注重表现宏伟、壮观 的场面。
人物画
以人物形象为主题,注重表现 人物性格、情感和神态。
花鸟画
以花卉、鸟类等动植物为主题 ,注重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美 感。
漆画
以漆为颜料,绘制在漆器或木 器上,注重表现华贵、细腻的 质感。
美术史的分类

中国美术简史课件

中国美术简史课件

第二节 绘画
艺术特色:在艺术处理手法上具有鲜 明特色。首先,在构图上,通过穿壁 的蛟龙将人间、地下两部分联成一体, 又通过昂扬的龙首与迎候在天门的司 阍,构成升天的气氛,使画面的三部 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其次,将墓主画 在旌幡中心部位,并且通过跪迎与随 从婢仆的衬托,显示出墓主人的高贵 身份。墓主形象或成正侧面,或成五 分之三的半侧面,形貌服饰皆刻画得 惟妙惟肖,各种神禽异兽姿态矫健, 勾线流畅挺拔,设色庄重典雅,展示 了西汉绘画的卓越水平。
西 汉 马 王 堆 汉 墓 型 帛 画
T
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色:
画像石是汉代美术的集大成者,艺术成就斐然,时代 特征鲜明。其多为散点透视,平面布局,或满铺布陈,或 分层分栏,构图通常都显得非常饱满、充溢,散发着一股 强大的张力和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此外,汉代 画像石在造型上具有明显的早期绘画特征,尤其是在人物 形象的塑造上,画家、刻工并不擅长对人物进行细致描绘, 因而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人物形体大貌的刻画上,并且通过 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动态神情,其造型简洁概括、 稚拙朴实、生动传神。另外,通过抓住故事冲突的关键部 分,把握事态转折的瞬间,运用精心设计的构图和人物夸 张的戏剧性动作,在定格的画面中展示故事的发展,突出 故事的主题,也是汉画像石的重要风格特征之一。
综观汉代画像石,从中既能体味到其作为雕塑所拥有的体 量感和力度感,又能感受到其构图、造型以及线条所表露
出的平面感和绘画性。作为特定历史时代下雕塑与绘画相 结合的产物,汉画像石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感和独具特色 的风格面貌。其构思新颖别致,线条刚劲流畅,构图饱满 充盈,布局错落有致,造型拙朴夸张,主题情节突出,风 格或浑厚质朴,或凝重典雅,或严谨工整,或粗犷奔放, 或清新明快,或洒脱恣肆,或简洁疏朗,画面充满了力量、 运动和气势,体现出宽广豪迈、博大精深的气魄和时代精 神。恰如鲁迅先生所言:“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中国美术史简介 • 古代美术 • 近代美术 • 现代美术 • 中国美术的未来展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中国美术史简介
起源与发展
起源
中国美术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 代,当时人们已经开始制作彩陶 、雕刻石器、绘制岩画等。
民族文化
中国现代美术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 和发展,通过艺术作品展现中华民 族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实验艺术与新媒体
实验艺术的探索
中国现代美术中的实验艺 术通过运用新材料、新技 术和新观念,拓展了艺术 的边界和表现力。
新媒体的崛起
新媒体艺术借助数字技术 、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 术等手段,为观众带来了 全新的艺术体验。
壁画与石刻
壁画与石刻是中国古代美术的 另一种重要形式,其历史悠久
,艺术价值也非常高。
壁画主要绘制于宫殿、寺庙、 墓室等建筑物的墙壁上,其内 容广泛,包括神话传说、历史
故事、宗教信仰等。
石刻则主要是在石头上雕刻文 字、图案等,其代表作品有《 石鼓文》、《熹平石经》等。
壁画与石刻的艺术风格和表现 手法各不相同,但都反映了当 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
艺术特点与风格
01
02
03
写意性
中国美术注重表现作者的 情感和思想,强调作品的 写意性和意境美。
装饰性
中国美术作品常常具有强 烈的装饰性,注重形式美 和色彩搭配。
文化内涵
中国美术作品蕴含着丰富 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不同 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 民的生活状态。

1016中国美术简史2-原始社会美术解析PPT精品课件

1016中国美术简史2-原始社会美术解析PPT精品课件

中国美术简史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Fine Arts第二部分第一章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彩陶工艺制陶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

在新石器时代各个著名的文化时期,如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都有不同特色的陶器工艺,是中国美术史的开始。

一、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于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滝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苴蛊省到泡南省之间。

1916年6月当瑞典人安找生教授在山西勘探铜矿资源的时候,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了一批古新生代的生物化石并大规模收集整理,瑞典东方博物馆坐落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一个叫船之岛的美丽小岛上,据说这里以收藏众多的亚洲各国艺术品而声名远扬,其中中国的文物就占了百分之八十。

二、彩陶工艺•彩陶:考古学名词,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马家窑、大汶口等文化中,均发现有彩绘花纹的陶器。

•代表文化:彩陶文化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代表性文化,花卉题材繁多,多与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与信仰崇拜有关。

其中尤以仰韶文化中的彩陶最具代表性。

•制作方法:彩陶文化时期的制陶技术以手制为主,其中较多使用捏塑、泥条盘筑等方法。

彩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为900^1050°C,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色的图案。

因陶土中含有铁的化合物 ,在高温中氧化,故陶胎呈红色,又称红陶。

•彩陶的分布地区很广,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东北等地区都有发现,而以黄河中上游最为发达。

以下按时代的发展先后,以及艺术的特点不同.介绍仰韶文化彩陶工艺的几种主要类型。

半坡型•半坡文化就是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他位于陕西省西安半坡村。

年代距今约6800^6300年。

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等。

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

中国美术史简编课件

中国美术史简编课件

中国美术史简编课件概述史书中被称为“帝王”的人,都同文化创造和劳动工具创造有关:燧人氏发明火;伏羲氏作八卦;神农氏造耒耜,作陶器。

苍颉造文字;史皇作图画,曾画过蚩尤的像,并把“神荼”、“郁垒”画在桃木板上以御百鬼;禹铸九鼎,上面雕饰着鬼神百物之形,使民分辨“神奸”。

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体现在石器工具上。

新石器时代陶器在实用性的前提下,发展了美的造型和装饰,所以新石器时代的美术绝大部分都与陶器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也在陶器的造型和装饰上得到表现。

第一节、石器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是把砾石的边沿加以敲打,现出厚刃,可为敲砸之用,没有进行第二步加工。

继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之后的磨光石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

以磨和钻孔技术和极整齐对称形式成为石器工具发展的高级阶段。

先民已有多种多样的审美创作活动,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约三万年前的一件石墨装饰品, 中央有穿孔,可系绳佩挂。

钻孔是人找到深度和厚度的劳动,钻孔突破平面,发展了第三空间,是雕塑造型的基本因素。

山顶洞人已采用赤铁矿粉末与红色泥岩作染色材料。

第二节、玉器我国古代有极发达的玉石工艺,玉石器具有多种形式:圭、笏、璧、环等,在古代社会的宗教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及审美价值。

儒家哲学中关于玉的学说,成为古代美善合一的美学思想的一部分。

良渚玉器造型宏大雄浑,风格严谨深刻,纹饰以神秘莫测的兽面引人入胜,阴线雕刻和浮雕完美组合。

“神似”是红山文化古玉最大的特色,玉匠能巧妙地运用玉材,寥寥数刀,把器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传神。

典型玉器有玉龙、玉兽形饰、玉箍形器等。

第三节、彩陶与黑陶陶器的分类陶器依用途可分为饮食器、炊煮器和储藏器。

其中盆、钵、碗、杯、豆、勺属饮食器;鼎、鬲、簋、釜、灶属炊煮器;壶、罐、瓶、瓮属储藏器。

如果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

如以器表装饰情况来划分,则有素陶、彩陶、印文陶和拟形陶。

装饰纹样有动物、植物和人形,但就彩陶来看,绝大部分是组合方式变化多端的几何纹样。

中国美术史课件

中国美术史课件

影响与贡献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 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为现代美术创作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灵 感源泉。
02
绘画艺术
山水画
五代南唐时期
以荆浩、关仝为代表,表现雄伟峻厚的北方 山水。
元代时期
以黄公望、王蒙为代表,将书法融入绘画, 形成独特风格。
五代北宋时期
以董源、巨然为代表,表现江南山水的烟雨 朦胧。
书法流派
如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各具特色和美感。
影响与贡献
对世界美术的影响
1
2
丰富了世界艺术的多样性,提供了独特的东方审 美视角。
3
对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美术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
影响与贡献
01
通过丝绸之路等途径,促进了中西方艺术的交流与融合。
02
对社会文化的贡献
03
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
北方园林
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代表,如北京的颐和园、北海公园等。北方园林规模宏大、气势磅 礴,注重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体现了皇家气派和尊贵地位。
岭南园林
岭南园林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等地区,以广州的陈家祠、福建的土楼等为代表。岭南园 林注重实用性和装饰性相结合,同时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
06
明代时期
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追求笔墨意趣和形 式美感。
花鸟画
五代时期
以徐熙、黄筌为代表,形成“徐黄异 体”的花鸟画风格。
宋代时期
以崔白、赵佶为代表,注重写生和笔 墨技巧。
元代时期
以钱选、王渊为代表,继承宋代传统 并有所创新。
明代时期
以边景昭、林良为代表,形成工笔和 写意两种不同风格。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张萱
《捣练图》、《虢 国夫人游春图》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八十七神仙卷》
周昉
《簪花仕女图》、 《挥扇仕女图》
书法家与作品介绍
01
02
03
04
王羲之
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 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
楷书《多宝塔碑》,气势磅礴 ,结构严谨
柳公权
楷书《玄秘塔碑》,骨力劲健 ,法度严谨
米芾
行书《蜀素帖》,用笔豪放, 气势飞动
雕塑家与作品介绍
戴逵
佛教雕塑《五华寺大殿佛像》
杨惠之
佛教雕塑《泗州大圣像》
贯休
佛教雕塑《十六罗汉像》
何朝宗
佛教雕塑《观音像》
06
中国美术史对世界艺术的影 响与贡献
对亚洲艺术的影响
东方绘画体系的形成
中国美术史对亚洲各国绘画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日本、韩国、 越南等国家的绘画风格都受到了中国绘画的启发和影响。
元代绘画
元代绘画在继承宋代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笔墨的运用和 情感的表达。元代绘画以山水画为主,代表画家有黄公望、 王蒙、倪瓒等。
明清美术
明代绘画
明代绘画在继承元代传统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个性和情感的表达。明代绘 画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要题材, 代表画家有沈周、文徵明、唐寅等。
清代绘画
清代绘画在继承明代传统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技法和形式的创新。清代绘 画以山水、花鸟为主要题材,代表画 家有石涛、八大山人等。
工艺美术的传承
中国的工艺美术如瓷器、丝绸、刺绣等在亚洲各国得到了广泛的传 承和发展,丰富了各国的物质文化。
建筑风格的交融
中国的建筑风格如宫殿、寺庙、园林等对亚洲各国建筑产生了深远影 响,如泰国的泰式建筑、印度的印度教建筑等都融入了中国元素。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课件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课件
钵 庙底沟类型
漩涡彩纹陶瓮 马家窑文化
❖ 素面陶:大汶口文化,显著特色1、色泽多样化,有红、褐灰、青灰、黑、 黄、白等。2、黑陶制作代表这一时期工艺最出色的成就。3、由于雕刻技 术的发达,陶器镂孔也随之普遍起来。龙山文化,以黑陶和灰陶等素面陶 为多数,以磨光的泥质黑陶为突出的典型风格。黑陶与白陶代表了这一时 期陶器美术的光辉成就。
黑陶罐 龙山文化
黄陶鬹 龙山文化
陶器三时期:一期、实用、粗劣、简单、种类少。二期、造型逐渐完美,实 用意义与艺术共存。三期、种类繁多、器物造型更加美观多样。
三、原始绘画
❖ 距今6000年左右,江淮一带泥墙上的动物壁画,是我国现知最早的建筑 壁画。
❖ 原始绘画的人物画次于动物画,主要见于陶盆和崖壁之上。 ❖ 1982年,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晚期遗址发现了距今5000年左右的地画。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岩画的国家,亦为岩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莲鹤方壶 春秋
❖ 玉石雕塑 ❖ 陶塑
玉跪式人 商 动物陶塑
三、先秦绘画
❖ 壁画:商代都城遗址安阳阴虚中有建筑壁画残迹。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庙堂壁画。
❖ 漆画:漆器的装饰性绘画。战国时期的漆器除了有几何纹动物纹之外,还 有一些绘画性较强的图像,内容有神异形象和现实生活的题材。
❖ 帛画:是在丝织品上的一种绘画样式,战国帛画是直接以墨笔画在绢上的 绘画真迹。《人物龙凤帛画》,1949年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该画表现 的是一楚国贵妇的“灵魂”在被具有神异力量的龙凤引导向天国飞升的景 象。《人物御龙帛画》,1973年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该画表现的是死者 之魂乘龙升天的景象。
二、原始陶器艺术新石器时代
❖ 典型风格分为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与黄河下游(大汶口—龙山 文化)的素面陶。

《中国美术史》118页精品

《中国美术史》118页精品

精选2021版课件
26
这两幅帛画,在艺术处理手法上具有鲜明特 色: 首先,在构图上,通过穿壁的蛟龙将人间、 地下两部分联成一体,又通过昂扬的龙首与 迎候在天门的司阍,构成升天的气氛,使画 面三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其次,将墓主人 画在旌幡中心部位,并且通过跪应与随从的 衬托显示出墓主人的身份高贵;墓主人形象 画成正侧面或画成四分之三的半侧面,形貌 服饰皆刻画得惟妙惟肖;各种神禽异兽,姿 态矫健活泼,勾线流畅挺拔,设色庄重典雅, 展现了西汉绘画卓越的艺术水平。
7
雕塑
就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雕塑作品
是在新石器时代。从其材质来分,可分为陶 雕、石雕、玉雕、骨雕;从题材内容来分, 主要有人物、动物以及少量植物。代表作品 有: 山东日照龙山文化墓葬遗址出土的碧玉斧、 玉刀和玉铲;内蒙古翁牛特旗出土的一件玉 龙;辽宁阜新红山文化墓葬出土的玉龟、玉 鸟等。
是用来“辨神奸”的图腾符号。到春秋时就
基本消失
精选2021版课件
22
第三章 战国、秦、汉 美术
精选2021版课件
23
帛画
一、战国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 1949年长沙陈家大山楚 墓出土, 高31厘米, 宽22.5厘米, 画一贵妇着宽 袖细腰长裙, 侧身向左, 合掌而立, 在腾龙舞凤
的接应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人物御龙帛
精选2021版课件
32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 术
精选2021版课件
33
绘画艺术
著名画家
曹不兴,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 画家。传说他画屏风是落墨为蝇,使孙权误 以为真,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能力。
卫协,西晋画家,他的创作多是人物、故事 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谢赫评价称: “古画皆 略,至协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形 似,而秒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 卫协对六朝重气韵画风的形成最有影响。

中国美术简史PPT课件

中国美术简史PPT课件

黄铁山水彩画
陈 逸 飞 作 品 《 长 笛 手 》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一)
画家成功地运用了水 印木刻的技巧,塑形颇 具刀味,而套色却浓淡 有致。
《蒲公英》是版画家 吴凡的著名水印套色木 刻作品。吴凡的版画创 作多取材于平凡的生活, 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 的真谛,传达出普通人 的情愫,给观众以亲切 感。
1、意境美 2、结构美 3、笔墨美 4、意念和逆光美 5、墨韵美








吴冠中 (1919— )
吴冠中终生探索中西艺术结合之路, 兼作油画与水墨画,走出了一条油画中国 化,中国画现代化的新路,并被国内外誉 为是中国绘画走向现代的杰出代表。 吴冠中是中国文化部为健在的艺术家首 次举行大型个人作品展的画家;吴冠中被 誉为“艺术诺贝尔奖”中国第一人。
林风眠的水墨山
水,运用了西洋画的 光感、质感、色彩、 结构等各方面的表现, 使中西艺术取长补短, 合而为一,创造出植 根於传统,又有时代 气息,色彩丰富协调 又墨韵生动的艺术风 格。此作多用浓墨, 色彩浓丽,突显出视 觉上的新鲜感和质感, 摆脱了传统水墨画的 表现公式。
林风眠《秋艳》
林风眠的作品具有 很强的表现主义色 彩,从中透出特有 的一种孤寂、空漠 的情调,一种平和 而含蓄的美。
六、五代两宋时期美术
步辇图(部分) 阎立本
八、明清时期美术 唐代国势强盛,给绘画发展造成十分有利的条件。
步辇图(部分) 阎立本
1、理解美术作品的立意和主题;
下面是著名中国画《江山如此多娇》 傅抱石、关山月合作
这样巨大幅面的山水画高5米半、宽9米,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在一幅画面上同时表
现出我国幅员辽阔、气势雄伟的壮丽山河,也是前人从未尝试过的。我们看到画面上一 轮红日从东方升起,普照着大地;山峦起伏,连绵不绝,浩浩瀚瀚,郁郁苍苍。其下飘 然的烟云,回绕着整个大地。古老的长城,奔腾的黄河,婉蜒的长江,世界屋脊的珠穆 朗玛峰,都形象地跃然于画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汉石雕——马踏匈奴 运用循石造型的手法,集圆雕、浮雕、线刻于一体,作 品注重整体块面结构的把握而绝不在乎细部雕琢,人物、 动物肢体均不作镂空处理,而以浮雕或线刻表现作品,充 满体量感和力度感,风格厚重沉稳,质朴大气。堪称 “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作品运用象 征主义的艺术手法,借一匹威武雄健的战马来展现大汉王 朝的强盛以及霍去病抗击匈奴、捍卫王朝的英雄气概这 一主题。战马昂首屹立,庄重威严充满自信和高傲,匈奴败 将则蜷缩于战马胯下,一幅惊惧惶恐、狼狈不堪之相.胜败 两者鲜明的形象比照,赋予作品丰富而含蓄的想象空间, 体现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统一.作品造型伟岸, 内涵丰富,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结合的典范。
中国美术简史
主讲人 王老师
第一章 石器时代的美术
第二章 夏商周美术
第三章 秦汉美术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
第五章 隋唐五代美术
第六章 宋辽金元美术 第七章 明清美术 第八章 近现代美术
第一章 石器时代的美术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美术
1、美术的起源 2、美术的早期形态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雕塑
1、陶塑与泥塑 2、石、玉雕刻 2、壁画、地画与岩画
旧石器时代晚期装饰物和刻纹制品的出现,标志着造 型艺术从生产工具中的彻底解放,是人类美术实践的第一 次质的飞跃,因此在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雕塑
一、陶塑与泥塑
1、陶塑——新石器时代最主要的雕塑艺术形式,数量 多,分布广。
陕西华县柳子镇仰韶文化——鸮首形陶器盖 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作为拟形器的陶塑:
3、骨牙器与漆器 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镶嵌绿松石骨管 陕西西乡仰韶文化——小型骨雕人头像 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透雕象牙梳、透雕象牙筒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象牙雕蝶形器 上海福泉山良渚文化——兽面纹象牙雕刻器 浙江余杭反山良渚文化——象牙雕刻器 二、建筑 木骨泥墙建筑——即墙体采用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然后 涂泥的方式 干栏式建筑——主要采用木料,分上下两层,下层架空, 上层居住
龙山文化
2、石器与玉器
河北邯郸磁山文化——石磨盘、磨棒 南京北阴阳营文化——七孔石刀 上海青浦嵩泽文化——环形石斧
内蒙古赤峰兴龙洼文化、南京北阴阳营文化、山东日照两 城镇龙山文化、临朐朱封龙山文化、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 浙江余杭瑶山和反山良渚文化、安徽含山凌家滩等 器物类型:工具、装饰品和礼器
斧、刀、锛、锥、珠、管、坠、镯、箍、佩、笄、玦、璜、 璧、琮、钺等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
1、彩陶装饰绘画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的工艺与建筑
1、工艺 2、建筑
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左右 突出特征是:实用与装饰并重,工艺与造型结合 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 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前5000年-前3000年) 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前4300年-前2500年) 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前2900年-前2000年) 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前3300年-前2050年)
综观汉代画像石,从中既能体味到其作为雕塑所拥有的体 量感和力度感,又能感受到其构图、造型以及线条所表露
出的平面感和绘画性。作为特定历史时代下雕塑与绘画相 结合的产物,汉画像石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感和独具特色 的风格面貌。其构思新颖别致,线条刚劲流畅,构图饱满 充盈,布局错落有致,造型拙朴夸张,主题情节突出,风 格或浑厚质朴,或凝重典雅,或严谨工整,或粗犷奔放, 或清新明快,或洒脱恣肆,或简洁疏朗,画面充满了力量、 运动和气势,体现出宽广豪迈、博大精深的气魄和时代精 神。恰如鲁迅先生所言:“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
第一节 雕塑
(1、陶塑 2、石雕与玉雕 3、青铜器 4、木雕)
第二节 绘画
(1、帛画2、宫殿壁画3、墓室壁画4、工艺装饰性绘画)
第三节 画像石与画像砖
(1、汉代画像石 2、汉代画像砖)
第四节 书法
(1、秦代书法 2、汉代书法 )
第五节 工艺与建筑
(1、工艺 2、建筑)
秦俑的艺术特色: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 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陶俑以军阵布局排列,整齐有 序,象征着守卫秦始皇陵园的宿卫军。利用众多直立静 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 忘的印象。俑群规模宏大,场面壮观,气势撼人,主题 鲜明,展现了秦军威武雄壮、所向披靡的气概风貌,洋 溢着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
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前5000-前3300年) 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前3300年- 前2200年)
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前4400年-前3300年)
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前3000年-前2600年) 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前3500年前后)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美术
一、美术的起源
劳动是审美发生和造型艺术起源的最原始、最根本的 动因。人类的劳动实践,尤其是制造和使用石质工具的实 践,在审美发生和造型艺术起源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美术的早期形态
西 汉 马 王 堆 汉 墓 型 帛 画
T
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色:
画像石是汉代美术的集大成者,艺术成就斐然,时代 特征鲜明。其多为散点透视,平面布局,或满铺布陈,或 分层分栏,构图通常都显得非常饱满、充溢,散发着一股 强大的张力和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此外,汉代 画像石在造型上具有明显的早期绘画特征,尤其是在人物 形象的塑造上,画家、刻工并不擅长对人物进行细致描绘, 因而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人物形体大貌的刻画上,并且通过 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动态神情,其造型简洁概括、 稚拙朴实、生动传神。另外,通过抓住故事冲突的关键部 分,把握事态转折的瞬间,运用精心设计的构图和人物夸 张的戏剧性动作,在定格的画面中展示故事的发展,突出 故事的主题,也是汉画像石的重要风格特征之一。
第五节 工艺与建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玉的分类:礼玉、饰玉、实用玉 二、建筑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郑州二里岗商城、安阳小屯 殷墟、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凤雏遗址 高台式,亦称台榭式,即先以土夯筑数层高台,然后于 顶部建造宫殿,并在不同台阶上加筑回廊,最终形成中 间为夯土实心,而外观看似层阁叠嶂的宏伟壮观之建筑。
第三章 秦汉美术
第二章 夏商周美术
第一节 青铜器
1、先秦青铜器概说 器 2、夏商西周青铜器 3、春秋战国青铜
第二节 雕塑
1、青铜雕塑 2、石、玉雕刻 3、陶塑与漆木雕
第三节 绘画
1、壁画 2、帛画 3、工艺装饰性绘画
第四节 书法 第五节 工艺与建筑
1、工艺 2、建筑
第一节 青铜器
一、先秦青铜器概说 实用器具: 炊食器、饮食器、水器、酒器、工具、兵器、乐器、车 马器等 炊食器:鼎、鬲等 饮食器:簋、豆、盂等 水器:盘、鉴、匜等 酒器:爵、斝、觚、盉、尊、壶、卣、觥、壘、彝等
彩陶:以天然矿物颜料在打磨光滑的泥坯上进行绘制,经 入窑烧制后,在橙红色器底上呈现出黑、红、白等色的纹 样图案的陶器 彩陶装饰纹样:斜线纹、弧线纹、波折纹、三角纹、圆点 纹、条带纹、网纹、圆圈纹以及动植物纹样、人物图像。 黑陶:泥坯在入窑烧制的最后阶段,从窑顶注水熄灭木炭 经烟熏渗碳后形成的陶器
大汶口文化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
第一节 绘画
1、墓室壁画 2、石窟壁画 3、工艺装饰性绘画 4、画 家 与传世作品 5、画学论著
第二节 雕塑
1、陵墓雕塑 2、石窟雕塑 3、寺观雕塑
第三节 砖石画像 1、画像砖与砖画 2、石刻画像 第四节 书法
1、三国、西晋书法 2、东晋书法 3、南北朝书法
第五节 工艺与建筑
1、工艺 2、建筑
顾恺之在艺术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 1、在绘画理论方面有卓越贡献:所著《论画》通过对汉 末魏晋以来的画家和作品的评论,阐述了他的艺术主张。 文章后半部分主讲临摹方法,但表达了他对画人物的要求。 他提出“迁想妙得”、“以形写神”、“悟对神通”等观 点,成为他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的重要部分。另一篇《画 云台山记》是他的山水画创作设想,从中可了解早期山水 画的部分面貌。他是中国绘画史上有较多史料,又有作品 摹本及理论著述流传至今的最早的画家,他对后来绘画艺 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浙江余杭反山良渚文化——玉琮 反山墓地——玉钺 余杭瑶山良渚文化——透雕牌饰 安徽含山凌家滩——玉鹰等
琮(玉雕) 良渚文化
第三节
一、彩陶装饰绘画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
1、仰韶文化的彩陶装饰绘画 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 半坡类型彩陶——西安半坡、临潼姜寨 庙底沟类型彩陶——河南陕县庙底沟
花瓣纹盆 仰韶文化庙底沟型
鹳鱼石斧缸 仰韶文化庙底沟型
2、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装饰绘画
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在甘青地区的变体和发展,上承 庙底沟类型,前后分石岭下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 型四个类型
瓮 马家窑文化半山型
舞蹈纹盆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
二、壁画、地画与岩画 1、壁画与地画 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壁画残片——已知最早壁画 宁夏固原麻黄剪子齐家文化居址——几何纹壁画残片 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一居址地面——地画 (黑彩绘制) 2、岩画 主要分布:新疆阿尔泰山、天山、甘肃祁连山、黑山、内 蒙古阴山、宁夏贺兰山、云南沧源、广西左江、江苏连云 港等地
《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的主题是:极度贬 以人性的基础上高扬神性。
艺术特色:人物皆作正侧面的立像,都位于画面的中心位 置,男子英武潇洒,女子端庄虔诚,人物面部描绘均体现 了对象的年龄、气质,通过衣冠服饰表现其身份,比例匀 称,仪态肃穆,具备了一定的肖像画要素。而人物的服饰、 龙的造型仍然透出较强的装饰气息,具有明显的早期绘画 的特征。造型为单线勾勒,平涂设色,略施渲染,构图完 整和谐,线条流畅硬朗。作品为丝帛质,用毛笔绘制,并 且以线条作为造型的骨干。这一切充分表明,中国传统绘 画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征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形成。
陕西华县太平庄仰韶文化——陶鸮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