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16页PPT

合集下载

冀美版七下第8课《中国古代的彩陶艺术》经典课件(40张)(共40张PPT)

冀美版七下第8课《中国古代的彩陶艺术》经典课件(40张)(共40张PPT)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 高岭上作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 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烧成的。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 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 在烧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会被烧熔为玻璃质。
1、彩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代表: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 器型:圆底或平底的盆、小口长颈大腹壶、圆唇直口鼓腹罐 风格:朴实厚重 彩绘纹样:动物纹(人面纹、鱼纹、 鱼鸟结合纹、 鹿纹) 几何纹
彩陶船形壶
新石器时代,盛水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高 15.6厘米,长24.8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陶器
陶器的出现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加强了早期人类 定居的稳定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制陶是一种专门技术,一 般选用粘土,经过成型、入窑火烧而成。中国最早的陶器资料出现 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陶器
一、仰韶文化陶器 二、马家窑文化陶器 三、黑陶与白陶
一、仰韶文化陶器
★纹饰:人物纹;动物纹,有蝌蚪纹、蛙形纹;

最具有时代特征的为旋涡纹和波浪纹,纹饰旋转、起伏,给
人以 强烈的运动感.
彩陶舞蹈纹盆
彩陶舞蹈纹盆,盛水器,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型,青海大通上孙家寨 出土,高14厘米,口径28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它的另一个奇妙之处在于, 当盆中注入清水,随着水 的荡漾,人就像在这种 佳境中起舞,视觉上充满 动感。
马家窑文化彩陶漩涡纹双耳罐
马家窑文化中曲线构成的旋涡纹 饰是结构最复杂、完美而又有典 型意义的几何纹饰之一。作为器 物纹样的几何装饰手法,这件作 品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中高超的 构图技巧。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故名。

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和凉州的谷水流域一带。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曾经称甘肃仰韶文化。

考古认为人口压力、农业经济与狩猎、采集经济的结合是马家窑文化从仰韶文化中分化出去的主要原因。

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

马家窑文化是齐家文化的源头之一。

马家窑文化形成后,最先由渭河上游向洮河、大夏河和湟水流域传播。

第二阶段由渭河上游向东翻越陇山进入关中平原,向南翻越西秦岭山地,经西汉水上游进入白龙江下游。

第三阶段由白龙江下游经阴平道、扶文松州道南下岷江上游,由泾河上游翻越六盘山西进黄河支流清水河流域。

第四阶段由湟水支流大通河下游、黄河支流庄浪河谷、乌鞘岭至河西走廊东部,由洮河下游先后进入洮河上游和白龙江上游。

第五阶段在河西走廊和白龙江流域内继续扩展。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马家窑文化•外文名称The horse home kiln culture•发现1923年•地址甘肃省中南部地区•发现者安特生•代表遗址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年代3300B.C.E~2050B.C.E•文化亮点彩陶文化最初发现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因最安特生整理发掘彩陶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安特生(马家窑文化发现者)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年-前2100年。

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4年,安特生(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在甘肃临洮马家窑村发现一处远古文化遗址,定名为仰韶文化马家窑期,在当地发掘了大量的上古时代代表华夏文化的彩陶器皿。

一个沉寂几千年的文化瑰宝第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命名马家窑遗址虽发现较早,但以其命名却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

对马家窑文化的夏鼐先生(马家窑文化命名者)命名,以及是否将半山、马厂类型包括在内,考古界曾有过许多争议,到目前为止意见还没有完全统一。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赏析-PPT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赏析-PPT
,未见得繁复的装饰纹样。 西汉中期:繁复和多样化。所饰的刻划花纹,有水波、卷草
、云气和人字纹等。 东汉:原始瓷器仍带有明显的原始瓷和彩陶的装饰风格。装
饰花纹基本上仍是弦纹、水波纹和贴印铺首等几种。
青釉直纹双系罐 战国
黑桃云雷纹提梁盉 战国 树纹瓦当 战国
细弦纹
汉代绿釉镤首瓶
汉代鸟纹瓿
制陶方法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作方法大致可分为 手制、模制和轮制。从早期的手制经慢轮修整, 发展到快轮制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换句话说,最早制陶是没有陶轮的,大约在距今 7000年后才产生了慢轮,在距今5000年前后黄河 下游的龙山文化才发明并使用了快轮。
官府控制的制陶作坊,侧重于建筑用陶的烧造; 第二阶段,西汉武帝至汉末,陶器地方色彩明显减弱,统一
性初步确立,成功烧制出低温铅釉陶; 第三阶段,东汉时期,制陶的发展势头骤然减弱,浙江地区
出现真正的瓷器制品——青釉瓷和黑釉瓷。
彩绘仙人戏龙虎陶壶(西汉)
白瓷豆 东汉 青釉水波纹四系罐(东汉)
战国秦汉时期陶瓷工艺
白陶雕刻饕餮纹双耳壶 商
灰陶绳纹鬲 商
白陶刻纹豆 商
从器身由上到下,沿口下方先是层线状的凸弦纹,腹部的云雷纹,高 足上的钱纹和底座上的饕餮纹。豆是器物名称,陶豆大约在商朝中期开始 出现。
白陶刻花尊 商
灰陶斝 商
战国秦汉时期
战国彩绘陶壶
战国: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 百越地区,盛行灰陶、印纹 硬陶和原始瓷器,在其他各 地,使用泥质灰陶为主,夹 砂陶次之。由于分割割据, 陶器呈现浓郁的地方特色。
战国:陶器的造型艺术更加明显。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千 差万别,历史传统和生活习俗的不同,使陶器造型多 姿多貌。
秦代:由于陶俑的大量烧制,陶器的造型艺术达到了一个 前所未有的高度。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是1924年在甘肃临洮马家窑发现的一种文化遗址。它是受仰韶文化影响发展起来的。与仰韶文化关系密切但又有一定差异,因此有人曾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据测定马家窑文化距今约四至五千年。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的东北部,以洮河和涅水的中下游为中心,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
马家窑文化的陶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多以泥条盘筑法制成,焙烧温度在1000℃左右。器物种类有钵、瓮、豆、瓶、盂、杯、壶等。由于类型不同,器物造型略有区别。在装饰方面多见彩陶。
马家窑类型装饰在马家窑文化体系中最为精彩,纹饰线条均匀柔和,波线、曲线大量应用,图案以几何形纹为主,还有动物纹和人物纹。一些纹饰如鱼纹、火焰纹比仰韶文化更加生动逼真。最具艺术特色的是波纹和漩涡纹,其组织结构巧妙,线条优美,笔锋流利生动,委婉曲折,在漩心中央与交错相连的涡线空档处饰以圆点,象征着波浪上跳跃的水珠,整个图案奔腾动荡,使观者如身临其境。此外,某些马家窑类型器物通体布满纹饰,连器物内壁皆绘纹饰,俗称内彩。
半山型的纹饰表现手法多样,以曲线构成的纹饰花样较多,如同心圆纹、螺旋纹、圆圈纹、葫芦形纹、网纹、连弧纹等。锯齿纹很常见,多用来作镶边。还有一种最特殊的人形播谷状的谷神纹。在颜色上多见黑彩、红彩,同时有少数紫红色彩。半山型的纹饰构图有很强的立体效果,很多器皿平视与俯视所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此是半山类型纹饰的显著特征。
马厂类型的彩陶,某些器物加涂红色陶衣,早期纹饰以很宽的黑边紫红带构成,晚期纹饰以红色或黑色线条构成,常见纹饰有大圆圈纹、菱形纹、变体蛙纹、波浪纹、人形纹等。纹饰线条无论粗细,描绘得非常规整,以折线、曲线、圆圈纹,回纹为基本纹饰进行多种形式马家窑文化彩陶珍品。一是彩陶盆,高12cm,口径33cm,底径15cm。此盆以泥质红陶制作,盆施黑彩,内绘以底为中心的旋纹,外绘弧线纹和圆点纹。整个图案虽然旋动多变,但组织得相当严密,这是设计者深思熟虑的结果,即在器形中心对称各方,设辅助定位点,后将各点连接,形成主次结构,再展开多元的图案花纹。这种卓越的图案定位法,显示了陶工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彩绘技术的精湛熟练,线条多用柔美的弧线,用笔流畅自然,色调单纯明快,浓亮如漆,对比强烈,艺术效果极佳,是马家窑类型彩陶器中的上乘之作。二是麦纹彩陶罐,高42cm,口径11cm,底径10cm,筒形直颈,丰肩鼓腹,下收成小平底,器身为鱼篓形网纹和麦纹,腹间有双半环形耳。三是网纹彩陶罐,高42cm,口径12cm,底径10cm,筒形直颈,丰肩鼓腹,下收成小平底,由黑红彩绘成的网纹,优美怡人,每组网纹之间绘有带状两边带锯齿状的竖条纹饰,形制稳重美观。四是三口两系葫芦纹彩陶三联罐,高30cm,口径5.5cm,底径8cm,葫芦形网状纹与圆饰横纹相互配合,极显雅致,腹间有双半环形耳,有着强烈的韵律感,具有马家窑文化的突出特征。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PPT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PPT

填充著各种单独纹样,而这件彩陶
瓶上的树形植物纹样较为罕见。
•.
•9
马厂类型几何纹彩陶
10. 彩陶四大圆圈纹壶
• 简介:1982年青海省民和 县阳山出土,青海省文物 考古研究所藏。 高42厘米, 口径11.9厘米, 底径12.5 厘米 。

泥质红陶。侈口,短
颈,鼓腹,双耳。黑、红
两彩,颈部格子纹,肩腹
马厂类型几何纹彩陶
1.彩陶三角折带纹弯柄罐
• 简介:1988年甘肃省永登县出 土,甘肃省博物馆藏 高11.6厘 米 ,口径9.5厘米 ,底径4.9厘 米。

土黃陶。罐腹一側有一弯
曲的长柄,器型新颖独特,为
饮用的器皿。黑、红彩纹。口
內绘正倒三角形带纹和线纹,
器表通体绘三角折带和复道三
角形线纹,器內外的彩纹相似
7.彩陶盘
• 简介:1985年青海省民 和县新民出土,青海省 民和县博物馆藏。 高4.9 厘米, 口径14.8厘米 , 底径7.8厘米 。

泥质红陶。敞口,
浅收腹,腹壁一对镂孔。
黑、红两彩,內彩为同
心圆圈十字形纹,十字
形纹间空处填充格子纹,
口沿平行短线纹,外口 部绘一周黑彩宽带纹。
•.
•7
马厂类型几何纹彩陶
•.
•3
马厂类型几何纹彩陶
4.彩陶圆圈纹罐 •简介:1976年青海省乐 都县柳湾出土,青海省 彩陶研究中心藏 。高 19.2厘米 ,口径17.8厘 米, 底径12厘米 。 • 泥质红陶。大口, 鼓腹,双耳。黑、红两 彩,口部饰锯齿紋,径 部饰折线纹、锯齿紋, 腹部黑、红彩间作八個 圆圈纹,圆圈內填充菱 形格子纹。
作,仅此一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